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圍繞產業發展投放貸款

圍繞產業發展投放貸款

發布時間:2021-03-16 00:47:36

⑴ 十二五期間如何優化商業銀行信貸結構

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2009年中國政府採取了投資拉動政策,商業銀行也加大了信貸投放,信貸資產規模急劇增加,存量資產和新增資產的結構發生了一些變化。盡管股改以來商業銀行信貸結構趨於優化,但是仍存在房地產業、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部分風險較高行業的貸款規模偏大等問題,未來商業銀行調整信貸結構應從以下六方面著手:科學配置信貸資源;通過信貸增量優化帶動存量優化;創新中間業務,帶動傳統業務發展;依託產業價值鏈,引導信貸資金投向;關注金融生態變化,明確信貸優先投放區域;緊緊圍繞"十二五"規劃,把握貸款行業投向。

⑵ 商業銀行按照國家經濟發展計劃和產業政策要求進行重點貸款,是遵守了公司信貸

商業銀行按照國家經濟發展計劃和產業政策要求進行重點貸款,是遵守了公司信貸(合法合規)原則。

⑶ 你認為如何才能有效的防範和化解信貸風險。盡快實現我區聯社經營效益的大幅度提升

加強貸款營銷力度 全面提高經營效益 ***信用社由於前些年在經營管理決策上的失誤,導致歷史包袱重,業務經營經營舉步維艱,近年來,該社在聯社黨委的科學決策和正確領導下,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改進作風,主動出擊,積極響應聯社黨委「緊緊圍繞效益轉,一門心思多賺錢」的號召,圍繞全面提高經營效益這一中心,切實加大貸款營銷力度,強化信貸管理,防範風險,實現了各項業務經營快速發展。截止2007年5月末,各項貸款余額達萬元,同比增加680萬元;不良貸款絕對額比年初下降33萬元;實現各項利息收入123萬元,同比增加60 萬元,收支品迭後實現賬面盈餘47.8萬元,同比增加55萬元,創有史以來最好成績。 一、認識明確—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切實增強發展意識 「發展才是硬道理」,全社員工一致認為,只有切實增強發展意識,全面提高業務經營效益,才是解決該社一切歷史問題的關鍵,才是走出困境,敢超兄弟信用社最為有力的措施。同時,「集體增效益,個人增收入」,也只有信用社發展了,經營效益提高了,蛋糕做大了,信用社員工的收入才能相應的增加。 二、執行有力—積極響應、貫徹落實聯社黨委號召 今年一開年,聯社黨委就提出了以「經營效益翻番」為首的「三大奮斗目標」,為全縣信用社加大貸款營銷力度,提高業務經營效益吹響了號角。信用社積極響應聯社黨委的號召,牢固樹立「沒有效益就不能生存,沒有效益就不能發展」的效益觀念,全社員工個個奮勇當先,創新營銷方式,爭搶優質客戶,全面佔領了蓬南農村金融市場。 三、作風深入—主動加強客戶聯系 該社要求全體職工徹底改變「官商」作風,打掉「衙門」習氣,牢固樹立「走出去,請進來」的工作作風,主動加強與客戶的聯系,真正與客戶建立起互惠、互利、共贏的新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走出去」就是深入了解和掌握客戶所需,積極開拓視野,努力發現、培養和選擇優質的貸款項目和黃金客戶。「請進來」就是經常性的商請客戶為該社提供各種項目融資信息、客戶資信信息以及改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建議。通過這種方式,培養了一批優質的固定客戶群體,如該社重點培育*********他們與信用社建立夥伴關系後,每月都會主動向該社匯報生產、經營情況,並且按季主動將貸款利息匯入該社。 四、措施可行—找准工作切入點和營銷對象 (一)更新營銷理念,找准工作切入點 針對該社歷史包袱沉重,資產質量低,經營效益徘徊不前的實際,在綜合分析成因之後,該社把「加強貸款營銷,竭力盤活不良貸款」作為改變蓬南信用社經營狀況的工作切入點。堅持按照「立足農村,支持三農;立足社區,服務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和貫徹落實「跳躍式」和「錯位式」發展戰略的要求,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理念,積極開展貸款營銷,走近客戶,貼近客戶,了解客戶,努力發展優質客戶群。 (二)因地制宜開拓農村市場,逐步形成新型的營銷格局 一是找准著力點,加大支農力度,扶持特色農業和綠色農產品生產。如******村發展花卉種植和大棚蔬菜種植,該社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後,認為很有發展潛力,於去年8月積極向該村種植戶投放16萬元種植貸款,今年開始初見成效。二是確定支撐點,增加對個體工商戶、涉農企業的信貸投入,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如該社貸款33萬元支持的裕龍澱粉廠,現已初具規模,並逐年壯大。三是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該社充分利用點多面廣,貼近農民的比較優勢,積極發放房地產抵押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助學貸款等低風險消費信貸業務,使之成為促進該社發展新的利潤增長點。 五、服務到位—贏得客戶青睞 該社始終堅持以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來贏得客戶,拓展市場,在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上狠下功夫。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快」的要求,做一流服務,爭一流速度,創一流業績,踐行服務承諾,構建快速通道,實現服務提速。並跟客戶提出以下的服務承諾:1、謝絕客戶宴請;2、無論申請借款金額大小一視同仁,3、凡屬申請8萬元以下的貸款,承諾24小時內投放給客戶,屬申請8萬元以上的貸款,承諾48小時內投放給客戶;4、為降低客戶資金成本,承諾給客戶簽訂最高限額貸款合同,隨用隨貸隨還。 六、考核逗硬—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 為了充分調動職工參與信貸營銷的積極性,增強責任感,提高信用社經營效益,該社建立了以效益為中心,激勵機制為動力的考核辦法,推行了貸款營銷目標考核制度,將崗位目標工資的60%作為考核工資,逐月下達目標任務,按月考核,次月兌現,取得了很好成效。自2009年1月起,該社累計發放各項貸款5590萬元,實現凈投放1362萬元。 七、強化管理—切實防範經營風險 一是嚴格按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做好小額農貸的評級、授信、頒證、發放和管理工作。二是在大額貸款發放上,嚴格執行「三查」制度,嚴禁違規放貸。三是加大對不良貸款的清收、處置力度,向貸款存量要效益。

希望採納

⑷ 人行哪些措施可以促進銀行投放貸款

不可以。
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保證貨幣幣值的穩定,中國人民銀行如果對政府發放貸款,政府除了財政稅收外,是沒有其他收入的,政府不能通過增加稅收來歸還銀行貸款,只能用政府權力壓制銀行用超發貨幣來對沖貸款,這會引起貨幣貶值,造成通貨膨脹。為了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所以,我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能向政府、政府部門提供貸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三十條 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貸款,但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除外。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擔保。

⑸ 如何加大放貸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措施

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截至7月末,我行各項貸款余額44.46億元(含貼現7.77億元),比年初增加4.41億元,增長11.02%,市場份額保持在全市金融機構前三位。

——一般貸款投放創新高。截至7月末,我行累計發放一般貸款1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億元;一般貸款余額36.7億元,比年初增加5億元,完成央行合意貸款增量全年計劃指標額度的99%,較計劃進度多投放1.02億元。

——加大票據融資力度。截至7月末,累計簽發銀行承兌匯票3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7億元,累計貼現33.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4億元;承兌匯票余額31.8億元,比年初增加13.8億元,票據業務保持全市金融機構市場份額第一;同時,為支持區域內實體經濟,嚴格執行央行信貸調控政策,我行不斷加大票據的轉出力度,騰出信貸規模,累計轉貼現賣出22.3億元。

——調整信貸期限結構,滿足企業生產經營需要。主動調整短期、中長期貸款比例,增加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滿足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需求。截至7月末,我行短期貸款余額25.55億元,佔比57.47%,比年初增加6.38億元,中長期貸款11.14億元,佔比25.06%,比年初減少1.43億元。

——積極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圍繞「兩化互動」和「五個自貢建設」,力促地方經濟發展。不斷加大對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富順晨光工業園區、榮縣郝家壩工業園區、沿灘工業園區、自流井工業集中區、貢井工業集中區、大安工業集中區的基礎設施項目和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截至7月末,累計向省、市重點項目授信6.22億元,涉及機械、化工、商貿、城市基礎設施、園區基礎設施、衛生、教育、旅遊等18個項目,向園區企業累計發放貸款近25億元。

——著力支持中小企業和「三農」發展。截至7月末,我行新增90戶小微型企業貸款客戶,小微企業授信戶數(含個人經營性貸款)1621戶,較年初增加278戶,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含貼現)246844.36萬元,佔全部貸款的55.52%,較年初增加63841.26萬元,增長34.89%,增速高於全部貸款增速23.87個百分點,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含貼現)增速不低於全部各項貸款增速。截至7月末,涉農貸款余額110770.5萬元,佔全部貸款總額的24.91%。其中:農林牧漁業貸款余額11570萬元,農村中小企業貸款余額95015.5萬元,涉農不良貸款余額220.5萬元,不良率0.2%。近年來我行涉農貸款逐年遞增,執行力強,效果良好。

⑹ 如何配合政府引進特色產業,提供信貸支持

一是積極配合政府做好項目對接工作。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督促銀行機構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市政府重點支持項目名錄,排列出信貸投放的重點領域和對象,並做好項目前期考察,合理安排全年信貸投放計劃,及時反映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積極向上級銀行爭取信貸規模、項目選擇和審批程序上的優惠政策。
二是高度重視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鐵嶺銀監分局在已經出台《支持小企業發展指導意見》的基礎上,將進一步督促銀行機構重點支持符合產業政策、環保政策的綜合效益型、技術成長型、經營特色型的優質小企業,並對小企業實行單獨管理,貸款利率在風險定價的基礎上合理浮動。
三是大力支持縣域經濟發展。鐵嶺銀監分局將積極落實《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指導意見》,結合轄區實際,認真做好促進、指導、支持、推動工作。同時,設立支持縣域經濟發展銀行機構市場准入綠色通道。積極協調、支持銀行機構在縣域內增設分支機構,特別是鼓勵縣域內網點空白的金融機構入駐。

⑺ 針對2017中央1號文件,金融業信貸工作應該如何有效結合開展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內容

一、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

1.統籌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要求,加快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三元種植結構。糧食作物要穩定水稻、小麥生產,確保口糧絕對安全,重點發展優質稻米和強筋弱筋小麥,繼續調減非優勢區籽粒玉米,增加優質食用大豆、薯類、雜糧雜豆等。經濟作物要優化品種品質和區域布局,鞏固主產區棉花、油料、糖料生產,促進園藝作物增值增效。飼料作物要擴大種植面積,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牧草,大力培育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加快北方農牧交錯帶結構調整,形成以養帶種、牧林農復合、草果菜結合的種植結構。繼續開展糧改飼、糧改豆補貼試點。

2.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穩定生豬生產,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區域布局,引導產能向環境容量大的地區和玉米主產區轉移。加快品種改良,大力發展牛羊等草食畜牧業。全面振興奶業,重點支持適度規模的家庭牧場,引導擴大生鮮乳消費,嚴格執行復原乳標識制度,培育國產優質品牌。合理確定湖泊水庫等內陸水域養殖規模,推動水產養殖減量增效。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和低窪鹽鹼地養殖。完善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時限和區域,率先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科學有序開發灘塗資源。支持集約化海水健康養殖,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加強區域協同保護,合理控制近海捕撈。積極發展遠洋漁業。建立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規范各類漁業用海活動,支持漁民減船轉產。

3.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實施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促進雜糧雜豆、蔬菜瓜果、茶葉蠶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葯材和特色養殖等產業提檔升級,把地方土特產和小品種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大力發展木本糧油等特色經濟林、珍貴樹種用材林、花卉竹藤、森林食品等綠色產業。實施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建設工程。開展特色農產品標准化生產示範,建設一批地理標志農產品和原產地保護基地。推進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支持地方以優勢企業和行業協會為依託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引入現代要素改造提升傳統名優品牌。

4.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以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優勢農產品布局規劃為依託,科學合理劃定稻穀、小麥、玉米糧食生產功能區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功能區和保護區內地塊全部建檔立冊、上圖入庫,實現信息化精準化管理。抓緊研究制定功能區和保護區建設標准,完善激勵機制和支持政策,層層落實建設管護主體責任。制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建立評價標准和技術支撐體系,鼓勵各地爭創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林特產品等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5.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堅持質量興農,實施農業標准化戰略,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准體系。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請「三品一標」認證,推進農產品商標注冊便利化,強化品牌保護。引導企業爭取國際有機農產品認證,加快提升國內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切實加強產地環境保護和源頭治理,推行農業良好生產規范,推廣生產記錄台賬制度,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生產銷售使用有關規定。深入開展農獸葯殘留超標特別是養殖業濫用抗生素治理,嚴厲打擊違禁超限量使用農獸葯、非法添加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行為。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強化風險分級管理和屬地責任,加大抽檢監測力度。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追溯監管綜合服務平台。鼓勵生產經營主體投保食品安全責任險。抓緊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6.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通過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託管等多種方式,加快發展土地流轉型、服務帶動型等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積極引導農民在自願基礎上,通過村組內互換並地等方式,實現按戶連片耕種。完善家庭農場認定辦法,扶持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加強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積極發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總結推廣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經驗,扶持培育農機作業、農田灌排、統防統治、烘乾倉儲等經營性服務組織。支持供銷、郵政、農機等系統發揮為農服務綜合平台作用,促進傳統農資流通網點向現代農資綜合服務商轉型。鼓勵地方探索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研究建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評價指標體系,引導規模經營健康發展。

7.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以規模化種養基地為基礎,依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建設「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發揮技術集成、產業融合、創業平台、核心輻射等功能作用。科學制定產業園規劃,統籌布局生產、加工、物流、研發、示範、服務等功能板塊。鼓勵地方統籌使用高標准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等相關項目資金,集中建設產業園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體系。吸引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建設運營產業園,發展設施農業、精準農業、精深加工、現代營銷,帶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專業化、標准化、集約化生產,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鼓勵農戶和返鄉下鄉人員通過訂單農業、股份合作、入園創業就業等多種方式,參與建設,分享收益。

8.創造良好農產品國際貿易環境。統籌利用國際市場,優化國內農產品供給結構,健全公平競爭的農產品進口市場環境。健全農產品貿易反補貼、反傾銷和保障措施法律法規,依法對進口農產品開展貿易救濟調查。鼓勵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加大海外推介力度。加強農業對外合作,推動農業走出去。以「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為重點,支持農業企業開展跨國經營,建立境外生產基地和加工、倉儲物流設施,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標準的制定修訂,推進農產品認證結果互認工作。深入開展農產品反走私綜合治理,實施專項打擊行動。

二、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9.推進農業清潔生產。深入推進化肥農葯零增長行動,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促進農業節本增效。建立健全化肥農葯行業生產監管及產品追溯系統,嚴格行業准入管理。大力推行高效生態循環的種養模式,加快畜禽糞便集中處理,推動規模化大型沼氣健康發展。以縣為單位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探索建立可持續運營管理機制。鼓勵各地加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支持力度,健全秸稈多元化利用補貼機制。繼續開展地膜清潔生產試點示範。推進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創建。

10.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把農業節水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加快完善國家支持農業節水政策體系。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幹工程節水改造與建設力度,同步完善田間節水設施,建設現代化灌區。大力實施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行動,集中建成一批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穩步推進牧區高效節水灌溉飼草料地建設,嚴格限制生態脆弱地區抽取地下水灌溉人工草場。建立健全農業節水技術產品標准體系。加快開發種類齊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節水灌溉技術和產品,大力普及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加大水肥一體化等農藝節水推廣力度。全面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快建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和節水激勵機制。全面推行用水定額管理,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考核。實施第三次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

11.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實施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規劃。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深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繼續開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種植結構調整試點。擴大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試點范圍。加大東北黑土地保護支持力度。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合理設定補助標准。支持地方重點開展設施農業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機質。擴大華北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范圍。加快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施進度。上一輪退耕還林補助政策期滿後,將符合條件的退耕還生態林分別納入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范圍。繼續實施退牧還草工程。推進北方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原治理。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

12.加強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推進山水林田湖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加快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全面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啟動長江經濟帶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落到實處。繼續實施林業重點生態工程,推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建設。完善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補助政策。加快推進國家公園建設。加強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推進沙化土地封禁與修復治理。加大野生動植物和珍稀種質資源保護力度,推進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加強重點區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水生態修復治理,繼續開展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工程建設。

三、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

13.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遊產業。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利用「旅遊+」、「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豐富鄉村旅遊業態和產品,打造各類主題鄉村旅遊目的地和精品線路,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鄉村旅遊合作社,或與社會資本聯辦鄉村旅遊企業。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大力改善休閑農業、鄉村旅遊、森林康養公共服務設施條件,在重點村優先實現寬頻全覆蓋。完善休閑農業、鄉村旅遊行業標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環境保護等監管規范。支持傳統村落保護,維護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整體風貌,有條件的地區實行連片保護和適度開發。

14.推進農村電商發展。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工流通企業與電商企業全面對接融合,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加快建立健全適應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標准體系。支持農產品電商平台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推動商貿、供銷、郵政、電商互聯互通,加強從村到鄉鎮的物流體系建設,實施快遞下鄉工程。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鼓勵地方規范發展電商產業園,聚集品牌推廣、物流集散、人才培養、技術支持、質量安全等功能服務。全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開展整省推進示範。完善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幹網路,加快構建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路建設,完善鮮活農產品直供直銷體系。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

15.加快發展現代食品產業。引導加工企業向主產區、優勢產區、產業園區集中,在優勢農產品產地打造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加大食品加工業技術改造支持力度,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加工設備。鼓勵食品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圍繞「原字型大小」開發市場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實施主食加工業提升行動,積極推進傳統主食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大力發展方便食品、休閑食品、速凍食品、馬鈴薯主食產品。加強新食品原料、葯食同源食品開發和應用。大力推廣「生產基地+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商超銷售」等產銷模式。加強現代生物和營養強化技術研究,挖掘開發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健全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注冊備案制度。完善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

16.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建設一批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鎮。支持各地加強特色村鎮產業支撐、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環境風貌等建設。打造「一村一品」升級版,發展各具特色的專業村。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深入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工程,支持建設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四、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

17.加強農業科技研發。適應農業轉方式調結構新要求,調整農業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完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立一批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推進資源開放共享與服務平台基地建設。加強農業科技基礎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建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大實施種業自主創新重大工程和主要農作物良種聯合攻關力度,加快適宜機械化生產、優質高產多抗廣適新品種選育。加強中低產田改良、經濟作物、草食畜牧業、海洋牧場、智慧農業、農林產品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等科技研發。加快研發適宜丘陵山區、設施農業、畜禽水產養殖的農機裝備,提升農機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能力。支持地方開展特色優勢產業技術研發。

18.強化農業科技推廣。創新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方式,引入項目管理機制,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支持各類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農業科技推廣。鼓勵地方建立農科教產學研一體化農業技術推廣聯盟,支持農技推廣人員與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開展技術合作。深入推進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重點推廣優質專用品種和節本降耗、循環利用技術模式。實施智慧農業工程,推進農業物聯網試驗示範和農業裝備智能化。發展智慧氣象,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水平。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打造一批「星創天地」。加強農村科普公共服務建設。

19.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加快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科技人員兼職取酬等制度規定。通過「後補助」等方式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實施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培養計劃,深入推進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發展面向市場的新型農業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機構。完善符合農業科技創新規律的基礎研究支持方式,建立差別化農業科技評價制度。加強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

20.提升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水平。科學制定園區規劃,突出科技創新、研發應用、試驗示範、科技服務與培訓等功能,建設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科技人員創業平台、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打造現代農業創新高地。支持園區產學研合作建立各類研發機構、測試檢測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技術交易機構等科研和服務平台。支持園區企業和科研機構結合區域實際,開展特色優勢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推廣。完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和監測評價機制。

21.開發農村人力資源。重點圍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訓資金資源,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統籌安排、產業帶動的培訓機制。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等辦法,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提高農民工技能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優化農業從業者結構,深入推進現代青年農場主、林場主培養計劃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探索培育農業職業經理人,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新農民。鼓勵高等學校、職業院校開設鄉村規劃建設、鄉村住宅設計等相關專業和課程,培養一批專業人才,扶持一批鄉村工匠。

五、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

22.持續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嚴守耕地紅線,保護優化糧食產能。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政策措施,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持續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加快高標准農田建設,提高建設質量。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將曬場、烘乾、機具庫棚、有機肥積造等配套設施納入高標准農田建設范圍。引導金融機構對高標准農田建設提供信貸支持。允許通過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為占補平衡補充耕地的指標在省域內調劑,按規定或合同約定取得指標調劑收益。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抓緊修復水毀災損農業設施和水利工程,加強水利薄弱環節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平原地區農村機井油改電。

23.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促進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選擇適宜模式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支持農村環境集中連片綜合治理和改廁。開展城鄉垃圾亂排亂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動。實施農村新能源行動,推進光伏發電,逐步擴大農村電力、燃氣和清潔型煤供給。加快修訂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大力推進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推動建築設計下鄉,開展田園建築示範。深入開展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工作,深化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積極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和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完善農村危房改造政策,提高補助標准,集中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等重點對象。開展農村地區枯井、河塘、飲用水、自建房、客運和校車等方面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推進光纖到村建設,加快實現4G網路農村全覆蓋。推進建制村直接通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和美麗宜居鄉村示範創建。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統籌實施重點文化惠民項目,完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設施,在農村地區深入開展送地方戲活動。支持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24.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全面落實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水平,加快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結算。加強農村基層衛生人才培養。完善農村低保對象認定辦法,科學合理確定農村低保標准。扎實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做好農村低保兜底工作。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籌資和保障機制。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

25.扎實推進脫貧攻堅。進一步推進精準扶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確保2017年再脫貧1000萬人以上。深入推進重大扶貧工程,強化脫貧攻堅支撐保障體系,統籌安排使用扶貧資源,注重提高脫貧質量,激發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積極性主動性,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加強扶貧資金監督管理,在所有貧困縣開展涉農資金整合。嚴格執行脫貧攻堅考核監督和督查巡查等制度,全面落實責任。堅決制止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做法,不搞層層加碼,嚴禁弄虛作假,務求脫貧攻堅取得實效。

六、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

26.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堅持並完善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合理調整最低收購價水平,形成合理比價關系。堅定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健全生產者補貼制度,鼓勵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防止出現賣糧難。採取綜合措施促進過腹轉化、加工轉化,多渠道拓展消費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庫存。調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改進補貼方式。調整大豆目標價格政策。科學確定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國家儲備規模,優化中央儲備糧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改革完善中央儲備糧管理體制,充分發揮政策性職能作用,嚴格政策性糧食監督管理,嚴防跑冒滴漏,確保儲存安全。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科學儲糧。

27.完善農業補貼制度。進一步提高農業補貼政策的指向性和精準性,重點補主產區、適度規模經營、農民收入、綠色生態。深入推進農業「三項補貼」制度改革。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穩定產糧大縣獎勵政策,調整產糧大省獎勵資金使用范圍,盤活糧食風險基金。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大對糧棉油糖和飼草料生產全程機械化所需機具的補貼力度。深入實施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健全林業補貼政策,擴大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實施范圍。

28.改革財政支農投入機制。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確保農業農村投入適度增加,著力優化投入結構,創新使用方式,提升支農效能。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向農業農村傾斜。發揮規劃統籌引領作用,多層次多形式推進涉農資金整合。推進專項轉移支付預算編制環節源頭整合改革,探索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實行以獎代補和貼息,支持建立擔保機制,鼓勵地方建立風險補償基金,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建立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推進省級信貸擔保機構向市縣延伸,支持有條件的市縣盡快建立擔保機構,實現實質性運營。拓寬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渠道,支持社會資本以特許經營、參股控股等方式參與農林水利、農墾等項目建設運營。鼓勵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設立各類農業農村發展投資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符合有關法律和規定的前提下,探索以市場化方式籌集資金,用於農業農村建設。研究制定引導和規范工商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具體意見。對各級財政支持的各類小型項目,優先安排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組織等作為建設管護主體,強化農民參與和全程監督。

29.加快農村金融創新。強化激勵約束機制,確保「三農」貸款投放持續增長。支持金融機構增加縣域網點,適當下放縣域分支機構業務審批許可權。對涉農業務較多的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差別化考核辦法。落實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支持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等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立足縣域,加大服務「三農」力度,健全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規范發展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嚴格落實監管主體和責任。開展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試點,鼓勵發展農業互助保險。支持國家開發銀行創新信貸投放方式。完善農業發展銀行風險補償機制和資本金補充制度,加大對糧食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的信貸支持力度。深化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對達標縣域機構執行優惠的存款准備金率。加快完善郵儲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運作機制,研究給予相關優惠政策。抓緊研究制定農村信用社省聯社改革方案。優化村鎮銀行設立模式,提高縣市覆蓋面。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額存貸款、支付結算和保險等金融服務。推進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創建。支持金融機構開展適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訂單融資和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深入推進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探索開展大型農機具、農業生產設施抵押貸款業務。加快農村各類資源資產權屬認定,推動部門確權信息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聯網共享。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開發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產品,採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地方開展特色農產品保險。鼓勵地方多渠道籌集資金,支持擴大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試點。探索建立農產品收入保險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兼並重組。在健全風險阻斷機制前提下,完善財政與金融支農協作模式。鼓勵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擴大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發展保證保險貸款產品。深入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建設,積極引導涉農企業利用期貨、期權管理市場風險,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嚴厲打擊農村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立法。

⑻ 寧夏17條金融扶貧措施向全國推廣嗎

寧夏17條金融扶貧措施向全國推廣

5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貸款638.4億元助力脫貧富民

近日,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向全國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助推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推廣寧夏金融扶貧的17條措施。

其次,「誰講信用就支持誰」,破解貧困戶貸款難。貧困戶往往「一個扁擔挑全家」,很難從銀行獲貸。自治區金融局推動各銀行建立農村信用體系,已實現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評級授信全覆蓋,從而把資金引向貧困戶。農行寧夏分行利用大數據,對海原縣的各類合作社進行信用評級,其中,為千針綉等5家合作社的500名「綉女」放貸近千萬元,促成上海牡丹緣非遺文化有限公司與海原縣達成助困協議。紅羊鄉安堡村村民趙霞憑合作社證明,從農行貸款5萬元搞起了刺綉。

黃河農村商業銀行建立寧夏首個建檔立卡貧困戶評級授信系統,評定信用村257個,信用戶35.3萬戶。彭陽縣馮庄鄉小寺村貧困戶高倉,今年被彭陽農村商業銀行評為信用戶後,沒有抵押物,憑信用從農商行貸款5萬元發展養殖業,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⑼ 投資擔保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和小額貸款相比,哪個潛力更大,金融行業未來開放程度如何

當前小額貸款的問題是單筆貸款貸前和貸後管理成本高,目前擔保行業與小額貸款結合而生的網路P2P貸款解決了這個問題,但目前發展還處於初期階段,尚沒有形成比較大的氣候,拍拍貸、人人貸、平安陸金所、證大E貸都是這種模式,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降低融資成本,吸引有實力的人和商家來借款,涉及信用審核的標准問題,鑒於國內無成熟的信用體系,信用審批成本較高導致投資人希望用高利息覆蓋高風險,發展緩慢。

⑽ 有多少銀行貸款引入製造業

2017年上半年末,中行、工行、農行、建行等國有四大行製造業貸款余額均超萬億,中行製造業貸款余額為1.71萬億,排名第一,工行則為1.47萬億,位居其後。

交行製造業貸款余額將近6000億,排名第五,其後就是幾家主要股份行,包括民生、中信、興業、浦發、招行,製造業貸款余額介於2500億至4000億之間。

第三梯隊則是光大銀行、平安銀行以及主要上市城商行,製造業貸款余額均在2500億以下。

閱讀全文

與圍繞產業發展投放貸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