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清遠產業發展規劃

清遠產業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1-03-16 02:20:39

『壹』 中國的地理概況,地形特點,行政規劃,自然資源,經濟

中國的: http://ke..com/view/61891.htm

美國:
http://ke..com/view/2398.htm

英國:
http://ke..com/view/3565.htm

德國:
http://ke..com/view/3762.htm

法國http://ke..com/view/64741.htm

俄羅斯:
http://ke..com/view/2403.htm

巴西:
http://ke..com/view/5399.htm

印度:
http://ke..com/view/2174.htm

日本:
http://ke..com/view/1554.htm

澳大利亞:
http://ke..com/view/3692.htm

自己看吧!

『貳』 清遠市的第一 第二支柱產業分別是什麼

第一產業:清遠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清遠全年規模以上工業。

2018年,清遠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378.0億元,增長4.4%。其中農業產值197.0億元,增長5.2%;林業產值37.4億元,增長7.5%;牧業產值101.3億元,增長0.9%;漁業產值18.9億元,增長5.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3.4億元,增長8.4%。

2018年,清遠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43.8億元,增長7.2%。其中國有企業增加值1.9億元,下降10.8%;集體企業增加值0.1億元,下降34.6%;股份制企業增加值273.4億元,增長7.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167.3億元,增長7.4%。

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09.9億元,增長10.6%;重工業增加值333.9億元,增長6.0%。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加值118.3億元,增長9.3%;中型企業增加值194.1億元,增長7.4%;小型企業增加值129.4億元,增長6.0%;微型企業增加值2.0億元,下降33.2%。

(2)清遠產業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2018年,清遠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65.2億元,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1.3億元,增長4.6%,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6.8%;第二產業增加值542.9億元,增長6.5%,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9.6%;

第三產業增加值791.0億元,增長1.9%,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23.6%。三次產業結構為14.8:34.7:50.5。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4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6117美元。

『叄』 純電動物流車沒指標能不能上牌會不會被限行

2017年,隨著政策的明朗,行業逐漸趨於理性,純電動物流車市場迎來健康發展,其也將迎來真正的發展元年。業界普遍認為,2017年電動物流車行業預計將實現10萬輛左右的銷量,同比增速超過100%。

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技術要求:1. 裝載動力電池系統質量能量密度不低於90Wh/kg。2. 純電動貨車、運輸類專用車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g)不高於0.5 Wh/km·kg,其他類純電動專用車噸百公里電耗(按試驗質量)不超過13kWh。

北京

《北京市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行動計劃(2014-2017年)》提到,打造綠色末端物流配送體系。適應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需要,聚焦末端物流配送,在郵政快遞、電子商務末端物流等領域推廣應用電動物流車。在用車環節,積極研究差異化停車費、電動物流車優先配置貨車通行證等政策。

《關於印發<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2017年工作措施>的通知》提到,進一步加大純電動小客車以及出租、旅遊、環衛、郵政、貨運等專業領域新能源等低排放車輛的推廣應用力度」。推廣應用550輛新能源車列入全局2017年度十二項重點工作任務。下一步,將抓住政策機遇,加大工作力度,加強與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委、市城市管理委、市規劃國土委等部門的溝通協調,鼓勵支持郵政企業和快遞企業應用新能源車,引導行業綠色發展。

上海嘉定

《嘉定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6-2017)》提到,吸引和鼓勵區內物流企業購買或租賃新能源物流用車,力爭到2017年底新增100輛新能源物流車。給予每輛新能源物流車購車補貼4萬元,數量為100輛。

廣東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提到,重點推進新能源汽車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郵政、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的規模化、商業化應用。以純電動計程車、輕型純電動環衛車、純電動物流車為突破口,加大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實行物流車輛限行措施的城市要允許外觀符合一定規格要求、載重量不超過15噸的純電動物流車輛在城市道路行駛。

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重點支持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超級電容、鈦酸鋰快充純電動客車、乘用車以及郵政、物流、環衛等新能源專用車系列產品研發。

清遠

《清遠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提到,積極開展新能源汽車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郵政、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的規模化、商業化應用,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不斷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重點推進新能源汽車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郵政、快遞、物流、私人等領域的推廣應用,確保新能源汽車首先在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公共服務等領域新增或更新車輛中佔有一定比例,以示範帶動推廣,促進交通領域的節能減排。

在充分借鑒國內相關城市推廣經驗基礎上,深入挖掘郵政對新能源汽車的用車需求,探索小型郵政快遞和物流電動車輛上路行駛的規范,加強政策引導和示範宣傳,研究提出車輛選型及采購計劃,穩步推進郵政用車電動化。

充分調動快遞企業積極性,鼓勵和引導運營單位在快遞領域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堅持「企業自願」原則,郵政快遞領域推廣純電動汽車由運營單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選用各種采購模式,鼓勵探索「融資租賃」、「整車租賃」、「裸車購買、電池租賃」、「貸款購買、分期付款」等多種商業模式。

天津

《天津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提到,制定環衛園林、警務、郵政、公務等新能源用車推廣應用方案,結合專用領域用車服務范圍和區域相對集中、便於充電的特點,不斷擴大應用規模。充分發揮中新生態城、海河教育園等特定區域優勢,實現新能源專用車輛在特定區域普及。

晉中

《晉中市加快推進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提到,鼓勵在農用、工礦作業、物流和旅遊景區等領域推廣應用電動汽車。依託山西新能源汽車˙機械裝備製造區,以電動乘用車、電動客車、電動專用車,新型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配件為重點領域,培育龍頭企業,打造產業基地。

青島

《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提到,到2017年,新能源汽車年產能5萬輛。其中,乘用車2.6萬輛,客車0.7萬輛,專用車0.1萬輛,LNG商用車1.6萬輛。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能12萬輛。其中,乘用車7.5萬輛,客車1.1萬輛,專用車0.7萬輛,LNG商用車2.7萬輛。

擴充新能源汽車產品類型,提高新能源專用車生產能力,支持新能源專用車企業申報新能源汽車產品公告,支持非新能源專用車企業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加快新能源專用車發展,鼓勵中國重汽集團青島重工有限公司、青島海譽車輛機械有限公司發展新能源專用車;推進青島五菱專用車、歐萊德專用車、中集環保設備、海隆機械等企業新能源專用車開發生產。

泰安

《泰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提到,以公交車、計程車等城市客運及景區游覽、環衛、物流、公安巡邏等領域為重點,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制定機動車更新計劃,確保今後新增或更新車輛中的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20%。

陝西

《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提到,各設區市要在公交車、計程車等城市客運以及環衛、物流、郵政、機場通勤、公安巡邏等領域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制定機動車新增和更新計劃,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運營比重。

為緩解交通運輸擁堵、改善大氣環境而採取機動車限行等措施時,新能源汽車不受限制。對從事城市配送的新能源物流車和環衛車給予通行便利。

浙江

《新能源汽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到,「十三五」期間累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23萬輛以上,私家車購買比例大幅提升,公交、環衛、物流、商業租賃等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不低於 30%,新增公務車采購中新能源汽車佔比不低於 50%。

《浙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提到,開發集成式控制模塊,動力總成、高壓配電平台化,物聯網技術開發,推廣互聯網+E物流。物流運輸車目標:提高安全可靠性,增強車輛行使數據監控與反饋,續駛里程大於200km,噸百公里電耗小於10kWh。

寧波

《2016-2020年寧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提到,以城市公交、公務、環衛以及物流等領域為重點,積極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2016-2020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務、環衛、物流車輛中,新能源汽車統籌比例不低於50%。

緊抓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以示範推廣為重要抓手,在公交、公務、環衛和物流快遞等行業大力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引進、完善新型商業運營模式,積極鼓勵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

對新能源汽車通行實行差異化管理,符合相關規定的物流快遞車、配送物流車等新能源汽車給予相應通行便利。

台州

《台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實施方案》提到,探索新能源汽車運營管理模式,以公交車、計程車、物流車、公務用車等公共服務領域為重點,形成示範效應,並積極鼓勵家庭購置新能源乘用車。

無錫

《無錫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5—2017年)》提到,探索公交、出租、公務、環衛、物流、電力等公共服務領域和私人應用領域新能源汽車示範運行模式、充換電模式。推動城市110、112、環衛、城管、電力等公務車率先使用純電動汽車,鼓勵城市物流配送、企業接送車輛積極采購或租賃純電動車輛。合理布局電動專用車的充電設施,確保隨時充電、補電。[page]

哈爾濱

《關於促進哈爾濱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的通知》提到,新能源汽車在市內行駛不受尾號行駛措施限制。對純電動物流配送、郵政快遞和環衛等車輛,允許其全天候、全路段通行。

黑龍江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提到,以新能源公交車應用為重點,在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公安、物流等領域逐年擴大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2017年起,哈爾濱市政府機關、財政撥款事業單位、公共機構公務用車以及公交車、環衛車輛采購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當年配備更新車輛總量的30%。整合有效資質開發新能源專用車。利用省內專用車資質存量,通過資源整合和對外招商等加快發展新能源物流專用車產業。

沈陽

《沈陽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5-2020年)》提到,以城市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領域為重點,同時在汽車租賃、郵政、環衛、通勤及私家車等領域推廣。推廣應用的車型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其中以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為主。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出租、物流、環衛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30%。公安部門適當放寬新能源貨運車輛在市內通行的禁行限制政策。

吉林

《關於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的政策意見》提到,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參與公交、計程車、客運、城市物流、郵政、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運營的企業,按照國家和全省有關規定優先辦理相關運營手續,並在運營線路開發、計程車經營權數量增加上優先予以支持。

新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意見》提到,把公交、出租、環衛、公務、郵政(快遞)、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用車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突破口,擴大公共機構采購新能源汽車的規模。試點城鎮要在公交車、計程車等城市客運以及環衛、物流、公安巡邏、郵政、電力、電信等領域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制定機動車更新計劃,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運營比重。

新疆伊犁州直

《關於加快伊犁州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提到,建設一批科學合理、高效便捷的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同時以公務用車、城市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務為前期重點推廣應用領域。計劃到「十三五」末,州直公務用車、公交、出租、環衛、物流的更新、新增使用純電動汽車比例均不低於30%。

河北

《河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2016- 2020 年)》提到,重點發展物流、觀光、環衛、市政、教練培訓等領域專用車,支持保定長安客車(含長安汽車)、中興汽車等企業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項目,打造在國內具有比較競爭優勢的重點產品。支持御捷車業、肥鄉遠達等企業加快開發電動專用車新產品,拓展新領域。推動新能源專用車向技術含量高、專用功能強、特色品種多的方向發展。到2020 年,全省新能源專用車生產規模超過10 萬輛,形成2-3 家年產3 萬輛以上新能源專用車的生產企業。

石家莊

《關於印發石家莊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到,對購買機關公務車、機要通信車、執法執勤巡邏車、環衛車、郵政車、校車、城鄉公交車(含農村客運車)、城市物流配送車、計程車九類公共服務領域用新能源汽車的用戶,在享受中央、省財政補貼的同時,市財政按照中央財政補貼標准1∶0.5的比例給予補貼,各級財政撥款的行政事業單位購置新能源汽車不享受市級財政補貼。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補貼總額不超過購車價款的80%。

海南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促進生態省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到,加大在城市公交、環衛、物流、郵政、機場、景區等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環衛車、郵政車、城市物流車、機場用車、景區旅遊用車每年新增和更換車輛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應不低於50%。

選擇一批郵政、快遞企業使用新能源汽車進行物流配送,推廣綠色物流配送方式。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運營服務領域,在公交客車、計程車、公務用車、城市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探索特許經營、融資租賃運營、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公交客運、出租客運、環衛、城市物流等領域的新能源汽車要安裝車輛運行技術狀態實時監控裝置,進行有效監控管理。

西寧

《西寧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提到,力爭到2020年,預計到2020年全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不少於10000輛。其中,專用車領域約為1242輛。

青海

《加快青海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提到,把公務、公交、環衛、出租、警務巡邏、景區、倉儲物流等領域作為重點。

2016—2018,將海西州和海東市納入試點地區。通過三年時間,試點地區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2000輛以上。其中,西寧1100輛、海東500輛、海西400輛,含各類警務巡邏、觀光、倉儲物流等小型非公路車400輛以上。

在政府采購的環衛作業、景區觀光、市政用車等專用車輛領域,積極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2016年起,新增和更新車輛時,新能源汽車配比不低於30%,並逐年提高應用比例。

瀘州

《瀘州市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專項規劃(2015-2030)》提到,物流車按照0.1車樁比配置,充電機功率為15kW; 觀光物流車按照0.1車樁比配置,充電機功率為60kW。

湖南

《湖南省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獎補政策》提到,對購置使用新能源專用車的,通過給予放寬限行等相關政策予以支持。省內新能源汽車運營企業開展分時租賃(含微公交)、專車運營、計程車運營等集中推廣一次性達到一定數量的,給予一次性省級獎補。增加的新能源專用車,按電池容量每千瓦時540元增加獎補,每輛車最高補助不超過2萬元。

綿陽

《綿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提到,重點開發、批量生產高性價比、安全可靠、經濟環保、維護方便的純電動乘用車(含家用轎車、計程車、公務車)、電動城際客車、公交車、純電動市政工程車和專用車(含綠化、環衛、郵政、旅遊景區等)及LNG重型卡車等新能源汽車整車產品。

著力推動純電動乘用車、城際客車、公交車、市政工程車和專用車電驅動動力總成技術等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

新鄉

《新鄉市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化發展實施方案(2016—2020年)》提到,在計程車等城市客運以及環衛、郵政、城市物流配送、租賃、公安巡邏、固定區域執勤執法、駕校培訓考試等領域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模。

重點推進新能源汽車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郵政、快遞、物流配送等領域的推廣應用,確保完成省定推廣目標,全市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力爭達到11000輛。

適應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需要,聚焦末端物流配送,在郵政快遞、電子商務末端物流等領域推廣應用純電動物流車。建設以物流園區、行業市場、行業大客戶等為中心的新能源汽車示範商圈。對綠色物流示範商圈的成員,可給予特殊通行政策、優惠電價、稅收支持等優惠條件,使城區內民生物資、快消品、商超配送等適合新能源汽車特性的行業普及使用新能源汽車,使城區內的機動車尾氣排放得到有效遏制,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共贏的目的。

江蘇

《江蘇省「十三五」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提到,對巡遊出租、物流等非定點定線運行的公共服務領域電動汽車,應充分挖掘單位內部停車場站配建充電設施的潛力,結合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實現高效互補。各地要在公交車、巡遊計程車等城市客運,公路客車以及環衛、郵政、物流、市政、工程、公安巡邏等領域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制定機動車更新計劃,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運營比例。

煙台

《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到,鼓勵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等物流領域規模化應用純電動物流配送車。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服務領域,引導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平涼

《平涼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6—2020)》提到,各縣(區)、平涼工業園區、各有關部門要在環衛、郵政、物流、通勤、公安巡邏、固定區域執勤執法等領域,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當年新增或更新配備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30%。進一步放開市場准入,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獨資或參與投資成立專門從事公交、出租、客運、物流等運營服務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在運營線路、補貼等方面與國有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遼寧

《遼寧省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實施方案》提到,新能源專用車領域,重點發展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物流車、貨車、機場擺渡車、除雪車、警用車、環衛車、醫療專用車等產品,盡快把新能源專用車發展成為優勢產品。

湖北

《新能源汽車及專用車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到2020年,湖北省新能源汽車年產能達30萬輛,其中,新能源專用車產能為年產5萬輛。

南昌

《2016-2020年南昌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提到,在專用車方面,警用巡邏、郵政快遞、市政環衛、城市物流、電力、電信、燃氣、水業等城市服務相關領域推廣應用新能源專用車2220輛,以純電動專用車為主。到2020年底,全市專用充電樁達1110個。

重慶

《重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辦法》提到,逐年提高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等措施,引導主城區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物流車、旅遊巴士等公共服務領域車輛主動使用新能源汽車。在主城區范圍,設計總質量不超過2.5噸的新能源貨車(含專用車)給予通行便利。

昆明

《關於印發昆明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及推廣應用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的通知》提到,新能源物流車與專用充電站比例不低於100:1(車樁比2:1),1)鼓勵郵政及城市物流配送行業購買新能源汽車。新增城市物流配送車輛原則上100%(除特殊專用車外)使用新能源汽車,更新輛中能源的比例不低於60%。到2018年底,力爭推廣應用新能源郵政及物流車1200輛以上。

雲南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到,2016—2020年,昆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城市公交車、計程車和城市物流車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30%。

陝西

《陝西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快我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提到,專用車領域(包括物流、環衛、郵政用車等)新增或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30%。為緩解交通運輸擁堵、改善大氣環境而採取機動車限行等措施時,新能源汽車不受限制。對從事城市配送的新能源物流車和環衛車給予通行便利。

『肆』 清遠沙糖桔的相關理念

(一)堅持嚴格保護, 促進森林資源持續增長。該市堅持「嚴格保護、積極培育、科學經營、持續利用」的方針和「保護優先、開發有序」的原則, 通過加強對森林、野生動植物、濕地、自然景觀等資源的保護管理, 進一步發展壯大森林資源, 為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生態屏障, 為林業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生態基礎。目前, 全市有林地面積1541萬畝, 森林覆蓋率達66.8%, 排全省第4位; 林木綠化率達70.9%, 排全省第3位; 活立木總蓄積量達5712萬立方米, 林木年生長量達306萬立方米, 年消耗量115萬立方米, 實現了森林資源生長量大於消耗量的良性循環。
(二)堅持積極培育, 大力發展商品林特別是非公有製造林。按照「政府推動、政策帶動、社會聯動」的思路, 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林業發展。從2003年開始, 市委、市政府把每年發展10萬畝商品林作為對林業部門的考核指標。先後引進了金清遠豐產林發展有限公司和威綠速生豐產林發展公司等大型企業前來我市投資造林。在這些大企業的輻射帶動下, 該市非公有製造林飛速發展, 大中型企業發展速生豐產林32.6萬畝, 個體戶造林41.6萬畝, 預計今後每年以15萬畝左右的增量發展。
(三)堅持生態優先, 大力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制訂並實施《清遠市2002—2010年森林生態環境重點工程建設規劃》和《清遠市2001—2010年林地保護利用總體規劃》, 堅持不懈地抓好生態建設。幾年來, 高質量地完成了廣清大道大燕河至銀盞、廣清高速北段等綠化美化工程, 消滅荒山56萬畝, 營造生物防火林帶1486公里, 總體規劃了市中心自然生態區工程, 連山縣和清新縣成功創建為「廣東省林業生態縣」。
(四)堅持因地制宜, 千方百計優化林業結構。該市從各地實際出發, 大力發展經濟林果, 著力優化林業結構。目前, 全市共有板栗、銀杏等乾果類經濟林果9.6萬畝, 龍眼、荔枝、柑桔等水果類經濟林果38.1萬畝, 筍竹類經濟林果48.5萬畝, 木本葯材類經濟林果1.2萬畝, 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特別是沙糖桔種植, 最高畝產值達1萬元以上, 平均畝產5000元左右, 成為全市種植業中經濟效益最好的產業之一。
積極融入工業化戰略, 著力打造工業型林業產業
林業產業覆蓋范圍廣、產業鏈條長、產品種類多, 其中以林業工業產業最具成長性和增值空間。為此, 該市主動融入全市工業化戰略, 做到「三個立足」, 著力打造工業型的林業產業。
(一)立足林業資源優勢, 大力發展以精深加工為主的木材加工業, 走出了一條以林產工業帶動林業產業化發展的「綠色經濟」新路子。過去, 全市的林木資源大部分以出賣原料為主, 幾乎沒有精深加工, 造成資源浪費, 經濟效益低下。為將林木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清遠市確立了「以加工為帶動, 推進產業化發展」的方向, 通過發展木材精深加工, 促進結構調整, 促進收入增加, 促進生態建設, 形成了良性循環。2003年以來, 成功引進了威利邦木業、順陽中纖板廠、五聯中纖板廠等三家大型木材加工企業, 年產中高密度板30萬立方米, 2006年產值達7.5億元, 佔全市林業總產值的近一半, 既徹底改變了該市過去只賣木材原料的歷史, 又促進了該市林業結構優化升級, 成為推動該市林業產業化發展的強大引擎。
(二)立足水電資源優勢, 大力發展小水電, 走出了一條「以電養林、以林促電」的新路子。該市充分發揮山區水電資源豐富的優勢, 千方百計籌集資金, 大辦小水電產業, 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促進了林業產業升級。2003至2005年, 全市林業系統新建小水電裝機容量2.39萬千瓦, 總計裝機容量達4.48萬千瓦, 年發電收入達4870萬元。銀盞林場還利用資金、技術優勢, 走異地擴張之路, 到陽山、懷集等地興建小水電站, 裝機容量達1萬多千瓦。
(三)立足區位優勢, 大力承接招商引資, 服務於全市工業跨越發展大局, 走出了一條發揮國有林場土地資源優勢、藉助外力創新發展方式的新路子。在全市招商引資熱潮的推動下, 銀盞林場創新觀念, 搶抓機遇, 大力開展招商引資, 主動承接產業轉移, 利用林場國有土地發展工業, 發展更廣泛意義上的「林業產業化」。目前, 該林場共引進工業項目18個, 投資總額達50億元, 其中引進廣東佳的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5億興建的優圖生態科技園、大金園不銹鋼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項目已經投產, 並產生了顯著效益。
積極融入市場化戰略, 著力打造市場型林業產業
市場化是發展林業產業化的中心環節。由於過去清遠市過分重視林業產業的生態價值, 而忽視了林業產業的市場價值, 導致林業產業經濟效益不高。為此, 清遠市強化市場理念, 從清遠實際出發, 因地制宜, 瞄準市場需求, 調整林業結構, 努力開拓適銷對路、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林業產品, 使該市林業步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為林業產業向區域化、基地化、產業化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改革管理體制, 增強發展動力。清遠市緊緊抓住林場改革的契機, 利用林場土地資源, 大力引進和開發砂糖桔種植。同時, 創新管理體制, 用新的管理模式來管理果園, 就是把果樹分到戶, 頭三年由林場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植並發基本的工資, 三年後承包戶開始上繳承包款並逐步不拿工資。由於砂糖桔的市場前景和市場價格好, 競爭力強, 加上採用了新的勞動關系和分配辦法, 大大激發了承包戶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砂糖桔種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僅使承包果場的林場職工率先實現小康, 而且集體、國家均得利, 達到共贏的效果。例如, 清新縣的天堂山林場從1990年起, 林場砂糖桔承包戶的年純收入就達到10萬-20萬, 最多時達到30萬-50萬。到1995年, 初步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林場砂糖桔承包戶開始到外地租地種植砂糖桔, 直接帶動了清新縣、佛岡縣、陽山縣、英德市等周邊鄉鎮冰糖桔、砂糖桔大發展。到2006年止, 全市共有沙糖桔40萬畝, 年產值12.5億元。目前沙糖桔已成為我市水果的主要品牌, 2005年, 清新縣獲得全國「冰糖桔之鄉」, 英德市獲得全國「沙糖桔之鄉」稱號。林場市場化改革的良好示範效應, 大大促進了該市特色種植業、特色林業產業的發展, 全市的林場紛紛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大力種植各種市場前景好、經濟價值高的產品, 形成了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林產品基地, 促使林業由粗放經營、分散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如清新的砂糖桔、陽山的板栗、連州的水晶梨等。
(二)實施激勵政策, 營造良好環境。近年, 市場對各種木材原料的需求非常大, 發展速生豐產林, 培育各種原料林基礎(紙槳原料林、人造板原料林等, )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需要, 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是科學利用山區、林區、平原地區宜林地、勞動力資源的需要, 更是推進林業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為此, 清遠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的精神和市政府制定的《清遠市鼓勵發展短輪伐期速生豐產林基地的規定》精神, 大力發展非公有制速生豐產林。同時, 制定了《清遠市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 在制度上規范和引導合理的流轉, 為非公有製造林的更大發展鋪平政策道路。此外, 連南縣政府制定了《關於扶持發展香粉樹基地和油茶基地的決定》, 連山縣委、縣政府制定了《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等優惠政策, 加快了非公有製造林的步伐, 形成了我市造林的新高潮, 吸引了外地的投資大戶來我市大規模造林。
積極融入後花園戰略, 著力打造休閑型林業產業
清遠市擁有得天獨厚生態資源, 是廣東省的重要生態屏障, 發展生態旅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市委、市政府專門提出了建設珠三角後花園發展戰略, 大力發展旅遊業。為此, 該市把林業產業化積極融入後花園發展戰略中, 依託資源優勢, 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林區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遺址和動植物資源, 著力發展森林生態旅遊, 把森林休閑旅遊業打造成該市林業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強勢產業。
(一)著力發展森林探險旅遊。經過多年的採伐, 大部分國有林場的可採伐資源日見枯竭, 比較好的森林資源又被列入生態公益林加以保護。對此, 清遠市根據旅遊市場和形勢的發展, 在不破壞原有森林生態的情況下, 充分利用林場良好的生態資源, 著力發展森林探險旅遊, 既能滿足遊客探險獵奇的需要, 又能增加林場收入, 從而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 走出了森林生態旅遊新路子。目前, 該市的森林探險旅遊項目已經成為繼漂流項目後的一個新亮點。如牛魚嘴的禾雀花節, 已經成為森林探險旅遊的知名品牌。
(二)著力發展漂流旅遊。休閑運動旅遊是旅遊發展的大趨勢, 方興未艾。為此, 清遠市發揚敢吃「螃蟹」的精神, 大膽嘗試。1999年4月, 位於清新縣的筆架山林場在全省首先開發峽谷漂流旅遊項目, 當年收入60多萬元, 2000年就達到300多萬元, 以後每年以100多萬元的增幅提升, 到2005年穩定在700-800萬元左右, 成為解決林場正常運轉的主要收入來源, 為林場解決了90多人的就業機會。同時, 每年30多萬人次的遊客更為身處深山的林場帶來不少的商機, 林場職工和林農經營的小餐館達10多家, 收入有了大幅提高。筆架山峽谷漂流開發的巨大成功, 顯著的財富效應, 成為清遠市森林生態旅遊大開發的強大動力。目前全市共有13家漂流景區, 遊客300多萬人次, 旅遊總收入8億多元。

『伍』 和諧綠色廣州的資料

廣州創模系列報道③ 水沐廣州

來源: 2005-12-01 17:34:12

[廣州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系列報道③]

水沐廣州

——東方「威尼斯」再現昔日水城人水共歡

□本報特約撰稿人 楊偉民

舟楫橫流,貨寶雲集,連雲檣櫓,萬國來朝……這就是曾經的廣州城,一座標準的東方威尼斯水城。

2000多年前,五羊仙人來到瀕臨珠江的越秀山山下,伴江而居。秀麗、浩盪的珠江水,從雲貴高原而下,一路狂奔,橫跨八個省區,融三十餘個民族,匯五十條支流,長跑2100多公里,途經廣州城,從越秀山下緩緩流淌,匯入南海。因為有珠江和她的子子孫孫的纏繞,千年商都廣州城,水網縱橫,河水江水交錯——珠江水,孕育了這座兩千年古城濃郁的嶺南文化氣息。

但是曾幾何時,也不過數十年的光景,經濟的柄杖掩埋了這個千年水都的清凈。近年來,廣州幡然醒悟,投巨資,造污水處理廠,清河涌,冀望重回人水和諧相處的昔日年華。

□阻斷工業廢水

創模以來甚至更早,廣州市按照生態優先的原則,對工業企業廢水排放總量實行嚴格的全程式控制制,取得了明顯效果。近10年來,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長近兩倍,而工業廢水排放量則減少了三成,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六到九成。

廣州對工業廢水的治理頗有傳奇色彩。在執行國務院關於環保「一控雙達標」工作部署中,廣州對重點行業和重點污染源出強兵、用重典,確保全市列入考核的2941家污染工業企業,全部按期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標准,成為全國按期完成「一控雙達標」任務的三個省會城市之一。廣州市開創的將「一控雙達標」工作與企業資產重組相結合、與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相結合、與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相結合、與企業技術改造相結合、與城市功能區調整相結合這「五個結合」的做法,被國家環保總局在全國推廣。

廣州是較早對工業企業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和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的城市之一,這也是廣州整治工業污染的得意手筆之一。到2004年,廣州全面開展了佔全市水污染負荷80%以上的134家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許可量的核定工作。通過嚴格執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廣州市工業廢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2004年,全市工業企業廢水排放量比1995年減少了30%,廢水排放達標率91.92%,提高28.28個百分點。據統計,廣州市萬元工業產值廢水排放量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17%左右,而且近年來還以每年約10%的速度遞減。

為了從源頭上阻斷城市工業廢水,廣州市首先在城市空間結構和生產力布局調整中,按照先做好生態環境規劃,後修編、完善行業發展規劃的思路,制定了《廣州市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規劃》,實施在外環路以內老城區產業布局「退二進三」的戰略,老城區重點發展第三產業,原則上不再增加新的工業用地。在新城區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形成若干條產業帶,促進城市區域協調發展,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其次,在建設項目審批過程中,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要求增產不增污,從源頭上控制新增污染源。其三,對新建項目實行項目立項、用地審批、建設工程總體驗收等環保前置審批和管理,為防治工業廢水污染、減少排放總量提供了制度保證。

□ 保護生命水

到目前為止,廣州市(含增城、從化兩個縣級市)共有61座自來水廠,供水能力702.5萬立方米/日。飲用水廠吸水點主要分布在珠江廣州河段西航道、東江北幹流、流溪河、沙灣水道和順德水道。

長期以來,廣州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保護飲用水源作為執政為民的重要工作來抓,確保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

早在1987年,《廣州市飲用水源污染防治條例》就制定頒布施行,1992年、1996、2004年,廣州市又根據國家新規定要求,進行三次修訂,從更大范圍綜合考慮廣州飲用水源的保護問題。1995年頒布施行的《廣州市防治珠江廣州河段水域飲食業污染管理規定》,禁止在珠江廣州河段以及本市新飲用水源污染控制區的水域經營飲食業。2003年,頒布實施的《關於防治水庫湖泊污染的通告》,禁止在水庫、湖泊范圍內從事各種污染水體的活動。這些地方法規,為保護廣州飲用水源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為控制水污染,保護和改善地表水水質,2001年,《廣州市水環境功能區區劃》、《廣州市飲用水源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范圍和新飲用水源污染控制區區劃》先後出台,按照高功能水體高標準保護、低功能水體不放棄保護的要求,對不同功能的水域執行不同的標准,重點保護飲用水源。目前,廣州市自來水生產能力已經遠超出自來水供應需求,完全能夠根據水質情況調配水廠的實際供水量,讓市民喝上水質更好的水源地的供水。位於珠江西航道的西部水源地的供水量,已經從過去的佔全市供水總量的六成多,下降到現在的四成多,水質優良的東部水源和南部水源供水所佔的比例逐年上升。

經測算,廣州市一級水源保護區總面積為1.32平方公里,以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Ⅱ類標准作為保護目標;二級保護區總面積377.8平方公里,以Ⅲ類標准作為保護目標;其它准水源保護區以Ⅳ類標准實施水質管理。經過多年努力,各保護區的水質基本達到相應的目標。

□污水處理:十年翻兩番

2002年,廣州市的生活污水處理率只有31.49%,與廣州市快速發展的步伐極不協調,廣州市為此加大對污水處理廠的投入和管理。截止2004年,廣州市共有獵德、瀝窖、大坦沙、西朗等4座大型污水處理廠,加上廣州市經濟開發區和番禺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155萬噸,全年累計處理的污水約4億噸,老城區的生活污水處理率達75%,比全國45%的平均水平高出30個百分點。監測數據表明,珠江前航道的水質已經有很大改善,珠江水質基本能夠達到5類水標准,重金屬污染遠遠低於標准,已截污的河涌有機污染物含量指標明顯下降。4大污水處理系統在廣州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保護珠江水質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廣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袁秀麗透露,廣州污水整治大提速幾乎是與創模同步,2002年前,廣州的生活污水處理率只有31.49%,隨著廣州創模的推進,從2002年起每年用於污水處理廠建設的投資由20億元增至25億元,下大力氣把廣州打造成山水之都。城市污水處理率也在不斷增長,2004年全市日處理能力為155萬噸,老城區處理率為75%,比全國45%的平均水平高出30個百分點。2005年,待新建和擴建的6座污水處理廠和15座泵站建成,及260多公里的4大系統管網配套工程逐步建成,廣州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將達到80%,將有效減少排入珠江的污水量。2006年,廣州市的污水處理將向東部和白雲區北部「挺進」,隨著江高—石井、龍歸、竹料、九佛4個污水處理廠的建成和投產,至2006年底,污水處理系統將覆蓋廣州老八區,污水處理能力達到日處理220萬噸,使廣州老八區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市區河涌和珠江廣州河段的水質基本達到四類標准。

在保證污水處理達標的同時,污水處理公司還大力開展科技研究,各污水處理廠都設置了中水回用系統,使處理後的污水能夠循環再生使用,用於廠區綠化、道路澆灑和河流景觀水的補充,節省了水資源。為了進一步保護空氣環境,減少污水處理過程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保障居民身體健康,採用當今最先進的加蓋和除臭工藝,對污水處理廠進行加蓋和除臭。

袁秀麗告訴記者,廣州市城市生活污水年處理量五年翻一番,十年翻了兩番。她說1995年的年處理量是5844.89萬噸,到2000年翻了一番為16555.96萬噸,到2005年翻了兩番達40000萬噸。污水處理廠數量從十年前的一間(大坦沙污水處理廠)發展到現在的四大污水處理系統(大坦沙、獵德、瀝滘、西朗)。

記者調查了解到,從1998年1月起,廣州市開始徵收污水處理費。目前污水處理費每噸收取0.7元,按實際用水量的90%計收。除持有《低收入困難家庭證》的居民戶免徵城市污水處理費外,其它所有用戶均納入徵收范圍。污水處理費實行財政專戶收支兩條線管理,所收取的污水處理費專款專用。至2004年,全市共徵收22.54億元,對集中處理城鎮生活污水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污水處理費徵收制度的推行,為廣州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作籌集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河涌整治:水變清 岸變綠

污水處理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河涌治理也是污水治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廣州市是水網發達的地區,據統計,全市共有231條河涌,受污染河涌有116條。袁秀麗說,從2002年起,與建設污水處理廠幾乎同時,一個規模浩大的河涌整治工程在廣州231條河涌之中受污染最嚴重的116條河涌開工。截止2004年底,基本完成馬涌、新河河涌、荔灣涌等24條河涌的截污工作,清除了引致水體發黑發臭的底泥,水質情況大大改善,基本達到與珠江同質。

在2005年,結合廣州的實際情況,廣州人確立了河涌綜合整治的一些新理念,對市區的主要河涌整治工作要截污與堤岸景觀相結合,做到「水變清,岸變綠」的要求,加強對河涌的綜合整治,完成多個河涌節點的景觀工程,如司馬涌河柳街景觀試驗段、沙河涌空軍醫院段、沙河涌禺東西段、馬涌等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過去人們走過河涌總是掩鼻快走,現在河涌邊已成為老人做運動、情侶漫步、小孩嬉戲的好去處。同時,東濠涌、新河浦涌的水體循環的實施工程已初見成效,河涌內不時可見到小魚的水中暢游,不少市民在河邊垂釣、漫步。

河涌與廣州市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改善河涌的水質,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生態環境整治與經濟發展同步,才能還市民以舒適、干凈、可親近的河涌。

廣州市市長張廣寧說:「231條河涌是廣州最可寶貴的財富!」

□水體循環催生曲港柳岸

舊時的廣州荔灣附近,「曲港乘潮入,輕舟與岸平。村童驚容語,江鶴避棋聲。柳浪家家似,荷珠葉葉迸。」據史載,公元10世紀時,荔灣泮塘曾是南漢王劉龔(yán)的花塢,有「泮塘五秀」的美稱,盛產蓮藕、菱角、馬蹄、茭筍和慈姑。「曲港」指曲折的荔灣涌,漲潮的時候江水與岸齊平。詩人與友人的談笑及下棋聲打破了清幽的環境,白鶴連忙躲到一旁。行船掠過家家門前的絮柳,使片片荷葉上的水珠流瀉。
清譚敬昭《珠江竹枝詞》曾描述到:「珠海珠江是變居,柳陰停棹晚船初。水頭潮長賣花去,水尾潮來人賣魚。」正是廣州舊時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舊時廣州城內有四大濠涌,其上遍架小橋,河水清澈,為當時重要的交通水道。「柳波」指柳波涌,在今廣州城西南,流經黃沙附近,舊時與荔灣涌合流,兩岸綠樹如帶,環境優美。

讀《珠江竹枝詞》,你會感到那時廣州市的河涌是很美的。清王瑤湘雲:「看月人誰得月多?灣船齊唱浪花歌,花田一片光如雪,照見賣花人過河。」黎簡寫的更精彩:「繞城駘盪柳軞軞,映水女兒紅汗衫。向晚棹花春浪軟,香雲先渡白鵝潭。」這簡直是一幅美麗的珠江綠岸的風物畫。

為了使曲港柳岸再現廣州,不僅僅藏匿在古代詩人的詩詞里,當代的廣州人在整治城市污水的時候,根據河涌周邊的自然、人文、生態地理環境等因素,採取「利用珠江潮位差的自然循環」和「利用水泵站抽升的機械循環」相結合的形式,按照「東山湖—新河浦涌—東濠涌—珠江—東山湖」的閉合水流路徑進行水體循環操作。

河涌補水大循環試驗,以實現河涌水體水質與珠江同質的目的,解決了河涌水質惡化的問題。目前,補水大循環通過每天一次的水體循環,恢復了河涌活水流動的自然生態面貌。

按照廣州市的「全面規劃、分期實施」 的河涌整治修復思路,231條河涌將被打造成一道道環繞山水之都的靚麗的風景線,形成具有嶺南文化特色和現代文明氣息、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

『陸』 清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統籌城鄉全面發展,追求區域協調發展,是清遠一直以來矢志努力的方向。為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清遠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以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進行考量,規劃「三圈四帶」布局,通過強化工業經濟帶動作用,加快綠色農產品基地和生態旅遊休閑基地建設,協同推進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支撐有力、生態優良,產業集群、城鎮群有機融合、南中北部競相發展的新格局。同時,清遠通過扎實推進和不斷創新「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開發方式,開創了科學發展的新局面。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清遠模式」值得借鑒在爭當山區科學發展排頭兵、追求區域協調發展的路上,清遠的發展可歸納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放眼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而言的,清遠不斷解放思想、完善思路、打開山門,不斷完善基礎、優化環境、招商引資,不斷參與國內、國際產業競爭和分工合作,經濟總量不斷做大,整體實力不斷提升。有數據表明,從2004年到2008年,清遠的GDP從排名全省的16位上升到第12位,人均GDP從第17位上升到第10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第18位上升到第10位。單調的數據鮮活地表明:清遠在實現對發達地區趕超中具有驚人的爆發力。相比發達地區發展來說,清遠進一步實現了協調發展。第二個層次是對清遠轄區而言的。隨著由「寒極」變成投資熱土,由農業城市實現工業城市嬗變的歷史性跨越,清遠的南、中、北部地區的發展因為地理位置、自然條件、開放水平等諸多的不同,發展速度也呈現出差異。針對這種情況,清遠作出了「三圈四帶」的經濟布局,並且通過建設分別位於「三圈」中的佛山(清遠)產業轉移示範園、佛山禪城(清新)產業轉移示範園、廣東華僑工業園和廣東民族工業園等方式,全市南、中、北部呈現出競相發展、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就清遠各個地區而言,也進一步實現了協調發展。第三個層次是針對富裕和部分貧困人口而言的。這二者的發展不平衡,不僅僅存在於城市,更存在於農村,不僅僅南部地區有,中部和北部地區更甚,其有一定的區域性,也有一定的分散性。為此,清遠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力更生、開發扶貧」的方針,注重貧困村的幫扶規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短期扶持與穩定脫貧、開發式扶貧與救濟式扶貧、扶持發展與提高素質相結合,堅定不移地推進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舉全市之力打一場扶貧開發攻堅戰。同時,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做好宣傳發動,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實現脫貧;堅持分類指導,不斷創新扶貧開發的方式方法,務求實效。通過安居扶貧、就業扶貧、產業化扶貧、貧困村互助資金、「大禹杯」競賽活動、對口幫扶、移民扶貧、老區建設等,清遠扶貧工作不斷形成新舉措,開創新局面,有效減少了貧困人口。在科學發展、破解區域和城鄉發展不平衡方面,清遠層層推進,步步為營,非常值得重視和借鑒。科學布局帶動全市經濟齊頭並進為了打造一座新型工業化的生態新城,清遠提出打造「綠色經濟強市、嶺南宜居名城、華南休閑之都」的科學發展總體戰略目標。但現實與目標之間的橋梁如何搭建?清遠清醒地認識到,當前面臨著發展方式轉變、環保要求提高、資源成本上漲、各地競爭加劇、人才資源匱乏、扶貧任務艱巨等多方面的挑戰。如何破解這一系列的難題?對此,清遠進行了一番辯證思考:市委書記陳家記強調,作為後發地區,「好」與「快」同樣重要,沒有「快」就沒有「好」,沒有「好」也沒有「快」,必須突破「好」與「快」非此即彼的誤區,真正認識到科學發展就是「好」與「快」的統一。為了抓住發展機遇,清遠根據中央和省委要求,緊密聯系本地發展實際,經過反復論證,提出了「三圈四帶」的發展思路,通過強化工業經濟帶動作用,加快綠色農產品基地和生態旅遊休閑基地建設,協同推進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支撐有力、生態優良,產業集群、城鎮群有機融合的經濟發展新格局。「三圈四帶」的新構思,是在綜合考慮各個區域擁有的自然條件、區位優勢等前提下提出的,奠定了清遠未來經濟發展格局。這也是清遠市政府以世界的眼光,跳出清遠找坐標,跳出清遠謀發展,以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考量發展,牢牢把握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用卓越的智慧用好方方面面的資源,進一步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從而為清遠科學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清遠市市長徐萍華介紹說,首先是南部經濟圈,包括市區、高新區、清城區、佛岡縣以及清新縣南部、清西平原。這個經濟圈是全市的中心區域,是全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也是主戰場,面臨的主要任務就是強勢快速發展。發展的方向是著力推進產業優化升級,發展高端產業,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其次是中部經濟圈,包括英德、陽山和清新北部。這片區域發展的基礎較好,資源也比較豐富,發展的方向是重點打造好發展的軟硬環境,承接好珠三角產業的梯度轉移。再次是北部「三連」經濟圈,包括連州、連山和連南。這片區域有兩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是全省重要的生態保護區,但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發展的方向主要是以共建民族工業園為載體吸引投資,打造精品產業,同時承擔好生態屏障的功能。「四帶」就是北江沿岸經濟帶、清連高速經濟帶、京珠高速經濟帶、清佛公路經濟帶。其中,北江沿岸經濟帶,結合生態優勢、資源優勢以及現有的產業優勢,著力打造污染少、效益高、結構優為特色的生態工業發展帶;清連高速經濟帶、京珠高速經濟帶、清佛公路經濟帶,是標準的公路帶經濟。通過「三圈四帶」經濟發展新布局,清遠南中北部呈現出競相發展、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近年來全市各縣(市、區)都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其中清新的增速更是位於全省67個山區縣之首。創新扶貧思路邁開共同致富步伐通過布局「三圈四帶」,在全市范圍內實現統籌兼顧,整體協調推進。在想方設法解放生產力,通過發展經濟增加社會財富,以工業反哺農業,以城市扶持農村的同時,針對各個地區存在的貧困現象,清遠大力實施「靶向療法」「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扶貧開發方式,更直接、更精確地配置機關、企事業單位扶貧資源,減少資源消耗,實現定點清除貧困;同時把握重點,採取「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等措施,開展定單位、定人、定點、定責幫扶,重點將幹部結對幫扶、產業發展扶持、教育培訓安排、危房改造資金直補和保障措施落實到戶,因地制宜,有效減少貧困人口。對於扶貧開發,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一直都是清遠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書記陳家記就多次到幫扶農戶家訪貧問苦,與村幹部及貧困戶共謀發展生產、脫貧增收大計。他還分別資助村5000元、3戶貧困戶各1000元用於發展生產,由村專業合作社負責技術指導,3戶貧困戶均擴種2畝冬瓜,每戶可增收6000元。同時,給予該村安排20萬元貧困村互助資金,用於全村貧困互助發展生產。市長徐萍華也多次到村入戶,給予3個掛扶貧困戶每戶1000元的慰問金,資助貧困戶曾國平購買新的碾米機頭,使其又可以走村串戶為村民碾米,大大增加了家庭收入,對其餘兩戶貧困戶則鼓勵其子女上技工學校,並為其解決學費和生活費。書記和市長的身體力行,起到了極大的示範帶頭作用,通過實施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實行幹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各幫扶單位和幹部積極為貧困戶出謀劃策,選定切實可行的幫扶項目,增加貧困戶收入,加快貧困戶脫貧的步伐,取得了極大的成效。到5月止,全市落實掛扶單位867個,幹部幫扶31383戶,財政投入資金2483.7萬元(市財政1000萬元,縣級財政1483.7萬元)。其中市直單位已對接83個,2991戶,分別占任務數73.5%、58%;縣直單位已對接722個,幹部幫扶25133戶,分別占任務數的95%、96%。同時,清遠精心謀劃,創新了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思路、機制和方式。抓好「五個突出、五個結合」:突出抓生產發展,注重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突出抓貧困勞動力素質提高,注重與省委「雙轉移」戰略相結合;突出抓產業扶貧,注重與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相結合;突出抓整村推進,注重與對口幫扶工作相結合;突出抓固本強基,注重與「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相結合。為了解決貧困戶發展生產缺乏起步資金的難題,清遠市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以上用於建立貧困戶互助資金組織,循環使用,滾動發展。互助金運作主要有互助資金+專業合作社+貧困戶、互助資金+大戶(村幹部)+貧困戶、互助資金+全員股份、互助資金+龍頭企業+貧困戶、互助資金+龍頭企業+整村推進等五種模式。在去年25條試點村的基礎上,今年清遠再選定20條村開展互助資金工作。同時大膽開拓創新,擴大扶貧資金受益范圍,把貧困戶互助資金推廣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選擇5-8個具備條件的專業合作組織,開展貧困戶互助資金試點,由專業合作組織利用互助金帶動貧困戶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確保到2012年,全部被幫扶對象實現穩定脫貧。清遠的這一舉措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的肯定,在之前舉行的全省「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開發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他要求推廣清遠的扶貧開發互助金運作模式。落實《綱要》縮小與珠三角差距如果說謀劃「三圈四帶」的經濟布局和實施「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開發,是促進清遠地區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舉措的話,那麼把清遠置身整個廣東來謀劃,縮小與珠三角地區的差距就成了題中之義。作為廣東省先行先試的綱領性文件,《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橫空出世,也為清遠趕超珠三角帶來了極大的機遇。《綱要》明確珠三角為「探索科學發展模式試驗區」的戰略地位,以廣東爭當改革開放、科學發展排頭兵為標桿,以開放的視野、世界的眼光,對珠三角地區新一輪的改革發展進行了部署,多個試驗田、先行區、示範區等建設,為促進珠三角地區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繼續推進科學發展;同時《綱要》要求珠三角率先建立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加速粵港澳的一體化進程,全面加強與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貿關系,參與國際分工。不管是主動接受珠三角的輻射帶動,還是主動參與分工合作,落實《綱要》,對接珠三角,對清遠而言都是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作為最鄰近珠三角的地級市,清遠境內已基本形成以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廣清高速等為主骨架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是連接珠三角與內陸城市的重要樞紐;正在規劃和建設中的廣樂、二廣、佛清從等高速公路,武廣鐵路客運專線特別是連接清遠的珠三角城際軌道將使清遠與廣州的「同城效應」充分顯露。而隨著清遠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已具備了融入珠三角經濟圈的經濟基礎;另外,清遠被省列為重點發展區,將使清遠成為承接珠三角輻射帶動的重要地區。清遠已明確要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分工中明確自己定位,主動對接《綱要》,加快從交通、產業、城市、觀念、體制等方面融入珠三角,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成為珠三角後花園,珠三角先進製造業配套基地和新興產業的成長地,成為「綠色經濟強市,嶺南宜居名城,華南休閑之都」。交通對接。首先,加快高速公路和城際軌道建設,推動廣清高速擴建、二廣、廣樂和佛清從四條高速公路清遠段於今年動工建設,汕湛、汕昆高速清遠段於「十二五」期間動工建設,爭取「十二五」期末,形成總里程1088公里的「五縱三橫」高速公路網;加強協調配合,推動延伸至清遠的城際軌道今年內動工,縮短與珠三角的時空距離,推進與廣州的同城化。其次,加快水路和空港快線建設和完善白雲機場清遠候機樓服務功能。產業對接。充分發揮緊鄰珠三角的區位優勢,結合「雙轉移」工作,依託省示範性產業轉移園———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以及佛山禪城(清新)產業轉移工業園、廣東華僑經濟產業園、廣東民族工業園等重點園區,通過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等措施,主動接受珠三角產業轉移,進一步做大建材、有色金屬、生物制葯等產業規模,主動融入珠三角現代產業體系分工配套之中,成為珠三角地區先進製造業的配套基地。城市對接。通過做活山、水、綠、文、人等文章,著力保護和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等措施,將清遠建設成為珠三角的後花園,成為珠三角地區休閑度假的首選目的地和吸引廣州及珠三角地區居民落戶清遠。

『柒』 廣東順德清遠(英德)經濟合作區的發展規劃

從廣東省發改委了解到,產業協作方面,合作區將突出產業鏈整體轉移,立足順德產業基礎,面向珠三角。
在2011年12月24日的儀式現場上,擺放著由綜合開發研究院剛剛為合作區提供的產業發展規劃綱要。這份規劃綱要認為,合作區產業發展必須要與順德產業體系形成有機整合和分工,「不僅是成為順德產業發展新的拓展空間,簡單地承擔產能擴充地和低端產業遷移區的角色,合作區產業發展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彌補順德產業體系的缺環,不僅形成垂直分工,更要有水平分工,真正形成可持續發展能力。」
省發改委有關官員介紹,合作區將「緊緊圍繞先進裝備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以裝備製造、家用電器、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環境友好型先進製造業為重點,大力培育並適時發展高新技術、研發設計、服務外包等更高附加值新興產業。
規劃綱要建議合作區在發展家用電器、裝備製造和電子信息等主導製造業的同時,還可發展高端消費電子、新能源、節能環保、健康產業等新興製造業以及現代物流科技研發、教育培訓、旅遊休閑等現代服務業。
可見,合作區產業目標直指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廣東在出台『雙轉移』戰略文件之初,就計劃在省級產業園之外扶持一到兩個大園。大園不同於其他園區的定位,要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成為珠三角轉型升級的空間容量。合作區其實是主動承載了這個使命。」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說。
為了實現這一定位,規劃綱要建議,合作區要以順德目前的產業體系為基礎,但招商的范圍必須及時擴張到整個東部沿海,甚至國際產業轉移,爭取外企、央企和大型民企在華南地區的布局。

『捌』 粵北的經濟規劃

——南粵綠色生態屏障。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強對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江河源頭、湖泊水庫、重要濕地、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和水源涵養區的保護,加強生態公益林和水源涵養林建設,加大山區生態系統建設投入,完善生態建設長效機制,著力構建粵北地區生態安全新格局,努力把粵北地區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示範區。
——山區科學發展示範區。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主導,將粵北地區劃分為重點、協調和生態三類發展片區,實行生態建設優先、產業集約優先,積極探索用較少的土地面積獲得較大經濟社會效益的發展方式,破解山區科學發展的難題,重點在生態環境、生態產業、城鄉一體、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和體制改革等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為全國山區科學發展提供先行示範。
——新興生態型產業集聚區。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區輻射和帶動功能,發揮粵北地區環珠三角的資源稟賦和後發優勢和各市主導產業發展,積極主動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帶動本地區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產業承接地的城鎮,以工業進園為載體,錯位發展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專業分工合作的產業鏈。
——區域合作的橋梁和紐帶。充分發揮粵北地區特有的區位優勢,主動承接珠三角地區的輻射,加強與周邊省區的區域合作,著力把粵北地區打造成為南融珠三角、北聯內陸的重要橋梁和東承海西、西接西南的重要紐帶。 到2015年,粵北地區初步形成全省最重要的生態屏障,初步形成綠色現代產業體系,公共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鄉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生態環境建設上新台階。西北東韓「四江水系」水源地常年保持國家地表水I-Ⅱ類標准,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治理率達95%;森林覆蓋率達72.7%,生態發展區的生態公益林占林地面積提高到50%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等約束性指標完成省下達的任務,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9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7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85%;60%以上的中心鎮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65%,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8%,確保實行生活污水處理的村莊數量每年增長1%以上,實行生活垃圾集中無害化處理的村莊覆蓋率每年增長10%以上。
——基礎設施建設上新水平。交通、能源、水利、環保等基礎設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並適度超前,基本實現所有縣城區通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52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500公里。電力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農田渠系灌溉系數達到0.5-0.6.通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基本實現「三網融合」。
——經濟結構明顯優化。經濟增長速度年均達到10%,地區生產總值達5250億元(2010年可比價,下同);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1340元;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取得新進展,三次產業比重優化調整為10∶53∶37.——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力爭實現居民收入與地區生產總值同步增長,勞動生產率與工資水平同步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名義增長分別達9.5%和9.0%,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8歲。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和初中毛入學率保持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以上;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9%以上,農村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數字電影;城鄉三項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以上,初步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同險種同水平。 以主體功能區劃為基本布局理念,統籌考慮現有的開發強度、發展潛力,按照「五極」、「七軸」、「三片」空間結構和「融南聯北、承東拓西、區內協調」區域布局的要求,優化區域發展空間布局,強化與周邊區域的連通和協作。
(一)構建「五極、七軸、三片」的空間布局。
以珠三角地區為經濟發展的主要輻射源,粵北地區五個地級市的城區為主要增長極,廣州、深圳和珠海向內陸擴散的七條高速公路為發展主軸線,城鎮區、工業區和生態保護區等為發展主軸線上的節點,並以粵北地區與珠三角的地理位置關系劃分重點、協調和生態三個發展片區。
——「五極」:將粵北五個地級市的城區建成五大區域性增長極。到2015年,5個地級市城區人口規模分別達到50萬以上,每個城區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在城區的帶動下,韶關市建成為粵北區域中心城市、廣東新興製造業基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生態旅遊休閑重點地區;河源市建成為粵東北特色中心城市、山區科學發展示範市、新興產業集聚地、粵北贛南區域物流中心、現代生態園林城市;梅州市以建設綠色產業基地為目標建成廣東綠色崛起先行市、生態文化平安名城、世界客都;清遠市建成為大廣州衛星城市、珠三角高新產業新成長區、華南休閑宜居名城;雲浮市建成為全省農村改革發展試驗區、全省人居環境建設示範市、廣東富庶文明大西關。
——「七軸」:以珠三角為輻射源並向內陸擴散的高速公路為粵北地區的七大發展軸。
廣(州)韶(關)發展軸。京港澳和廣樂高速公路、武廣高鐵、京廣鐵路和北江航道發展軸,途經廣州、清遠城區、英德、佛岡、翁源、韶關城區、乳源、樂昌等城鎮,是清遠、韶關承接珠三角核心區輻射並向湖南拓展的重要軸線,粵北地區中部發展的「脊樑」。
廣(州)梅(州)發展軸。廣梅、廣河和廣惠高速公路、廣梅汕鐵路、東江航道發展軸,途經惠州、河源城區、東源、龍川、梅州市區、梅縣區、興寧、大埔等城鎮,是粵北東北部發展的重要軸線,影響和輻射海峽西岸地區的重要拓展軸。
廣(州)連(州)發展軸。廣清和清連、連宜高速公路和107國道,途經廣州、清遠城區、清新、陽山、連南、連山、連州等城鎮,覆蓋整個清遠市行政區劃的中軸,是我省向湖南方向拓展的重要發展軸。
廣(州)雲(浮)發展軸。廣梧高速公路、南廣鐵路、三茂鐵路、西江黃金水道,是雲浮承接以廣州-佛山-肇慶為主的珠三角核心區域向大西南地區拓展的重要軸線。依託珠三角的輻射帶動作用,集聚雲浮市城區的產業與綜合服務功能,帶動雲安、鬱南等城鎮和產業聚集區的發展,形成影響和輻射大西南地區的重要拓展軸。
深(圳)河(源)發展軸。以深圳為起點的惠鹽、惠河高速,以及深圳-贛州高速公路等區域幹道,途經深圳、惠州以及河源的城區、東源、和平等城鎮,二十特勤吧託人情問她千萬別
汕(頭)梅(州)發展軸。汕梅高速、廣梅汕鐵路,涉及梅州市區、梅縣區、豐順、蕉嶺等城鎮,是依託海西經濟區和潮汕都市區向北拓展的重要發展軸。
珠(海)雲(浮)發展軸。珠海至中山高速、江門至羅定高速,途經珠海、中山、江門等珠三角城市以及雲浮的新興、羅定等城鎮,是雲浮承接以珠海-中山-江門為主的珠三角核心區域向大西南地區拓展的重要軸線。
——「三片」:按照全省主體功能區劃范圍,以縣級行政單元為主體,細分為重點發展、協調發展和生態發展三個具體功能片區。
重點發展片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先地區,工業園區化的密集區,現代產業體系的載體,粵北地區的新經濟增長極,城鎮密集的區域生產生活服務中心。 專欄1重點發展片區
片區特點:與珠三角地區接壤或屬地級市的城區。
片區范圍:韶關湞江區、武江區和曲江區,梅州梅江區和梅縣區,清遠高新區、清城區、佛岡縣和清新縣,河源源城區,雲浮雲城區和新興縣。
發展重點:粵北地區五個地級市的城區;韶關工業園區、韶關曲江經濟開發區、東莞(韶關)產業轉移工業園、韶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清遠經濟開發區、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清遠台灣工業園,佛山禪城(清新)產業轉移工業園,梅州經濟開發區、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河源經濟開發區、源城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中山(河源)產業轉移工業園、深圳羅湖(河源源城)產業轉移工業園,雲浮市循環經濟工業園區、佛山(雲浮)產業轉移工業園、佛山順德(雲浮新興新城)產業轉移工業園等產業開發區和產業園。
禁止開發:河源恐龍蛋化石公園、曲江小坑國家森林公園、梅州雁鳴湖國家森林公園等國家和省級的各類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等生態點(詳見專欄4)。 協調發展片區: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接續區和控制開發強度的緩沖區,粵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區,重點發展局部點狀式的工業園區並以承接生態型的工業和農業產業為主,強調發展與保護並重。 專欄2協調發展片區
片區特點:處於各流域的上游,與珠三角地區不直接接壤。
片區范圍:梅州豐順縣,清遠英德市,雲浮雲安縣、羅定市。
發展重點:片區范圍的縣(市)城區及中心鎮;豐順經濟開發區,清遠英德華僑工業園區,佛山南海(羅定)產業轉移園、羅定雙東環保工業園和雲浮(雲安)循環經濟工業園等。
禁止開發:英德國家森林公園、南嶺國家森林公園、飛來峽和寶晶宮風景名勝區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等生態區和生態點(詳見專欄4)。 生態發展片區:全省最重要的北部生態屏障,省內各大河流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全省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和低碳經濟發展區,以保障生態安全為重點,同時適度開發點狀城鎮和生態型產業。 專欄3生態發展片區
片區特點:地理上大都遠離珠三角地區,與周邊省區相鄰,其中有11個縣(市)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片區范圍:韶關樂昌市※、南雄市※、仁化縣※、始興縣※、乳源縣※、新豐縣和翁源縣,梅州興寧市※、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和五華縣,清遠連州市、連山縣、連南縣和陽山縣,河源東源縣、和平縣※、龍川縣※、連平縣※和紫金縣,雲浮鬱南縣(有「※」符號的系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發展重點:片區范圍的縣(市)城區和中心鎮;逐步開發樂昌經濟開發區、東莞東坑(樂昌)產業轉移工業園、始興工業園區、東莞石龍(始興)產業轉移工業園、乳源經濟開發區、南雄精細化工園、仁化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園、翁源官渡經濟開發區,蕉華工業園區、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五華經濟開發區,深圳南山(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深圳福田(和平)產業轉移工業園、紫金經濟開發區、深圳龍崗(紫金)產業轉移工業園、紫金吉安環保工業園,鬱南特色產業工業園等產業開發區和產業園的建設。
禁止開發:韶關丹霞山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乳源南嶺和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始興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翁源青雲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新豐雲髻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鬱南縣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河源新豐江水庫(萬綠湖)及其庫區、東源縣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紫金東江森林公園和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龍川楓樹壩省級保護區、五華七目嶂省級自然保護區、興寧市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等生態區和生態點(詳見專欄4)。 專欄4粵北地區重點保護的區域名錄
世界級:丹霞山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國家級:丹霞山風景名勝區、廣東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小坑國家森林公園、韶關國家森林公園、梅州雁鳴湖國家森林公園、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英德國家森林公園、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鎮山國家森林公園、南台山國家森林公園、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
省級:仁化森林公園、仁化高坪省級自然保護區、樂昌大瑤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九瀧十八灘風景名勝區、金雞嶺風景名勝區、廣東南雄恐龍化石省級自然保護區、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劉家山森林公園、廣東後洞森林公園、始興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粵北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乳源大峽谷省級自然保護區、新豐雲髻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曲江沙溪省級自然保護區、曲江羅坑省級自然保護區、青雲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梅州陰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陰那山風景名勝區、天鵝山森林公園、豐溪森林公園、大浦豐溪省級自然保護區、鐵山渡田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五華七目嶂省級自然保護區、蕉嶺長潭省級自然保護區、五指石風景名勝區、平遠龍文-黃田省級自然保護區、河源大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河源新豐江水庫(萬綠湖)及其庫區、河源恐龍化石省級自然保護區、東源康禾省級自然保護區、河源新港省級自然保護區、東江森林公園、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龍川楓樹壩省級自然保護區、霍山森林公園、和平黃石坳省級自然保護區、連平黃牛石省級自然保護區、賢令山森林公園、飛來峽風景名勝區、寶晶宮風景名勝區、英德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太和洞森林公園、筆架山森林公園、白灣省級自然保護區、羊角山森林公園、佛岡觀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天湖森林公園、連州田心省級自然保護區、連南板洞省級自然保護區、清遠連南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連山筆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鬱南同樂大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蟠龍洞風景名勝區、南山森林公園。 (二)加強以融入珠三角為重點的區域合作。
依據「融南聯北、承東拓西、區內協調」的區域布局方針,向南融入珠三角地區;向北聯通湖南和江西,向東承接海峽西岸經濟區,向西溝通北部灣經濟區,發揮廣東門戶和通道作用,開拓發展市場和空間。
全面融入珠三角地區。粵北五市要依託珠三角、融入珠三角、服務珠三角,在城鄉一體、基礎設施、轉移園區、生態建設、公共服務、市場人才等方面與珠三角全面對接,推進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繼續辦好「山洽會」,建立和完善緊密型的市縣對口合作機制,共同招商引資,加強與港澳在經濟、社會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加強與連接省區的合作。深化與泛珠三角省區、北部灣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和湘粵贛紅三角地區在交通銜接、商貿流通、流域整治、環保預警等方面的區域合作。
促進區域內協調發展。加強全面對接,促進多領域的合作,逐步打破行政體制障礙,建立健全粵北地區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實現粵北地區區域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 遵循「生態建設、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的原則,重點加強生態控制區、自然保護區、水源涵養區、生態旅遊區、濕地生態系統和城鎮工商密集區的建設。
(一)構建粵北生態安全格局。
一級生態控制區:重點建設「四江水系」一級生態廊道,完善「四江水系」地區防護林體系,逐步將粵北生態發展區內的生態公益林占本地區林地比例提高到50%以上,維護控制區內生態系統的自然演替。
二級生態控制區:重點規劃和建設粵北綠道網、自然保護區、濕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區、名勝古跡、公園及其他高密度居住區。
(二)完善粵北自然保護區體系。
建立健全國家、省、市、縣四級的自然保護區體系,包括森林生態、內陸濕地、水域生態、自然遺跡、野生動植物等自然保護區;進一步修訂全省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明確各級政府在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護中的職責分工,建立和完善自然保護區管理機制;規范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的申報和管理體制;建立粵北自然保護區數字化管護監控系統;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維護生物多樣性。
(三)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
重點保護和加強建設南嶺濕地、始興南山內陸濕地、化高坪內陸濕地、南雄小流坑-清嶂山水源林、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水源林等自然保護區;建設乳源南水湖國家級濕地公園;開展曲江羅坑濕地、北江中游英德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工程;探索建立省級濕地公園或濕地保護小區。
(四)保護和建設水源涵養區。
優先保護飲用水源,劃定粵北水源涵養區,包括「四江水系」集水區以及新豐江水庫、楓樹壩水庫、南水電站水庫、合水水庫、潭嶺電站水庫、合河水庫等主要水庫的集水區;啟動「四江」流域水源涵養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加快實施小流域和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
(五)營造宜居宜業環境。
堅決防治工業生產和生活污染。採取污染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和市場化運營措施,對產業轉移園區及入園項目執行嚴格的環境評價制度。加快推進村鎮區域性、集中式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重點加強中心鎮、水源保護區和生態敏感區周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完善現有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配套建設污水輸送管網,嚴格實行污水處理廠尾水達標排放,排入指定納污河道;重點抓好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的監測與保護;推廣「村保潔收集、鎮運輸中轉、縣處理處置」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
積極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推廣使用生物殺蟲劑,降低農葯、化肥的施用強度。建立土壤污染信息系統和土壤污染防治與監測制度,嚴格控制主要糧食生產和菜籃子基地的水污染,綜合治理和修復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超標的耕地。
綜合治理廢氣物污染。重點控制火電、水泥等行業的廢氣排放及機動車尾氣排放;積極淘汰鋼鐵、水泥等落後產能;加大農村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力度;加快建設粵北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中心,在韶關、清遠等市建立區域性廢紙、金屬、玻璃、塑料和橡膠分揀加工集散中心,在每個鎮區建設1個以上的垃圾回收站。
因原規劃篇幅較長,不再贅述。具體內容可參考文件《粵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2011年-2015年)》

『玖』 廣東未來的發展靠哪三座城市呢

廣東未來的發展,必定要靠珠海市、汕頭市、湛江市這三座城市!因為早在2017年,廣東省就已經確定珠海市、汕頭市、湛江市這三座城市,為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

這可謂是廣州市、深圳市(主中心)之下,其他諸如佛山市、中山市、江門市、東莞市、惠州市、肇慶市、茂名市、陽江市、雲浮市、清遠市、韶關市、梅州市、河源市、潮州市、揭陽市、汕尾市之上!

早在2017年10月,廣東省就制定了《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2017年12月5日,廣東省正式發布《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發展規劃明確規定,把珠海市、汕頭市、湛江市列為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形成以“珠三角世界級灣區城市群”為引領、“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陽城市群”為支撐的“世界級沿海都市帶(都市群)”!



四.總結:

廣東省以珠海市、汕頭市、湛江市為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是英明的決策!是最理想的選擇!廣東省形成以“珠三角世界級灣區城市群”為引領、“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陽城市群”為支撐的“世界級沿海都市帶(都市群)”,指日可待!

現在廣東省已經擁有了廣州市、深圳市兩座副省級城市,那麼未來廣東省21座城市中,誰會成為新的“老三”呢?廣東省的第三座副省級城市,未來必然會從珠海市、汕頭市、湛江市這三座省域副中心城市中產生。廣東人民充滿期待!

『拾』 國內飛地產業園區有哪些

廣東佛山南海工業園區
廣東清遠經濟開發區
廣東韶關曲江經濟開發區
東莞石龍(始興)、中山火炬(陽西)、中山石岐(陽江)、廣州白雲江高(電白)、佛山順德(雲浮新興新 成)、佛山禪城(雲城都楊)、東莞石碣(興寧)、佛山禪城(陽東萬象)、東莞東坑(樂昌)、中山三角(湞江)、東莞大朗(信宜)、中山(河源)、深圳鹽田 (梅州)、東莞鳳崗(惠東)、順德龍江(德慶)等15個產業轉移工業園已經省政府批准認定為「廣東省產業轉移工業園」。
廣西玉林玉柴工業園區
廣西玉林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試驗區茂林核心區
欽州建設臨港工業園
福州馬洋飛地工業園區
福州金山飛地工業園區
福州永泰飛地工業園
九江開發區城西港區「飛地」工業園
江西安義工業園區
南昌東湖(桑海)工業園
南昌溫州工業園
連雲港東部工業園區
江陰·靖江物流園區
鹽城環保產業遠
江西贛州經濟開發區
麗景民族工業園
蘇州新加坡產業園
上海松江工業園區
啟東產業園
紅雲高新技術產業園
萊蕪市辛庄飛地經濟工業園
遼西錦州灣沿海經濟區飛地產業園
廣東汶川「飛地」工業園
成都-阿壩工業園
河北·平武工業園
武侯、崇州、金堂「一都二園」
山西·茂縣工業園區
湖南·下孟工業園
江西省「飛地」小金工業園
安徽產業園
崇義、上猶兩縣飛地工業園
淄博石嘴山工業園(大武口園區)
海口市獅子嶺「飛地工業」園區
陝西碑林·高陵工業園
襄樊余家湖保康工業園
道縣「飛地」工業園試點
桂陽工業大園區
懷寧縣開發區諸暨工業園
安徽宣城「飛地經濟」
安徽鳳陽飛地經濟模式
普蘭店漁業加工園區
重慶市沙坪壩區「飛地」

閱讀全文

與清遠產業發展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