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機器人發展前景
一、機器人與人類社會的生活更為密切地結合起來,以為人作出更多的服務作為要素
二十年後,家中掃除、清潔的工作或老人的護理保健的工作可能全由機器人取代。美國舊金山的醫院已開始使用機器人為病人送葯、配葯的服務。美國的阿伊機器人公司的總裁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公司生產的家用大掃除機器人產品,2002年只有一百二十萬美元銷售額,到2004年已猛增10倍以上。還有,家居的全自動化,無需駕駛的自動汽車,等等,實在無法一一計數或作出預計。
二、機器人仿生性,生物性的大趨向
以趣味性、生物性來製造機器狗、貓、魚等動物。譬如日本三菱重工附屬公司RyomeiEngineering研製成功的金色機械魚「金魚虎」長1公尺,重25公斤,是一隻不小的巨魚,能自動暢游於水中,可協助監察橋梁的保安和搜集魚汛的情況,監視河水污染等。索尼公司研製的Aibo機器狗會對主人聲音有情緒反應,已能夠模仿喜怒哀樂和恐懼等情緒,將來可出現代替真正導盲犬的機器狗。另外,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恐龍機器人等也是例子。這類仿生性機器人還被廣泛用於軍事上的偵察救險、情報傳送,甚至殺敵於無形的手段上去。美國夏威夷大學設有水下機器人研究中心,已具相當規模。今年八月初俄羅斯迷你潛艇在海底為漁網所纏,困於190米下的深海,就得助於英國的「天蠍」號救援艇之助而脫險的,「天蠍」號就是海底機器人。
三、機器人最重要的發展是人性化
今年三月至九月於日本愛知舉行的萬國博覽會,被稱為機器人的大集合之展覽會,有人甚至將之稱作「機器人萬國博覽會」,從中亦可看出日本的這一產業優勢及成果。在展場中,接待處、大會清掃工作、警備工作等,多以機器人的形式出現與取替。博覽會期間還舉辦多項人與機器人有關的活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人工智慧及人性化的機器人的表演,譬如接待處的一位女性機器人能聽、說六國語言,而且說話時眼、嘴皆會動,面部肌肉也有活動。大阪大學工學院在人工智慧機器人的開發方面有不俗的成績,石黑浩教授製作「ActroidRepliee」,以「電視台新聞播音員」的外貌現世,其手、頭和上身皆可自如活動,外形逼真,惟妙惟肖。還有造型奇特有趣的高爾夫球機器人「坎迪—5」,它內置整個高爾夫球場的3D地形和球會會員的資料,並設置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能作360度自如旋轉,它的系統將愈加精密,並更具人性化,科學家預計在2020年完成其全部製作時,它可充當球僮並可從旁給予擊球建議。此外,尚有具「視覺」、「味蕾」的機器人,它的紅外線測定可以對食物及飲品的成份、含量馬上作出判定,譬如將一隻蘋果擺在其手臂前,可以列印出該只蘋果的糖份、維生素含量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機器人管樂隊的演奏,以機器人演奏真正的樂器,而且隊形不斷變換,演奏技術臻於上乘。東京大學於今年八月公布已開發出人的模擬性皮膚,可如人一樣感受冷熱、痛楚、溫度反應,甚至一些人的皮膚未具有的功能都可以設定,這對仿造機器人的生命性又是一大進步。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❷ 多功能水下勘探機器人。在水產養殖行業裡面會有商業前景嗎
沒有的。水產養殖的水域都很淺啊。而且有啥需要用機器人的呢。
❸ 未來創辦機器人公司前景怎麼樣
機器人正向生產生活各個領域深度滲透
剛剛結束的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向我們展示了正在向生產生活各個領域深度滲透的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從傳統的「搬運工」「裝配工」,到靈巧的「手術大夫」、聰明的「實驗操作師」,機器人正從搬運、裝配等傳統應用領域向更加智能化、精細化的先進製造、醫療健康、生活服務等領域快速延伸。
世界舞台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和經濟結構,而機器人已經從幕後站到了鎂光燈下。
1、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存
從市場數據看,這幾年是機器人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94.1億美元,2014年—2019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2.3%。其中,工業機器人159.2億美元,服務機器人94.6億美元,特種機器人40.3億美元。
2019年全球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預測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創新:交融中快速發展
在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前沿,大量學科相互交融促進並快速發展,圍繞人機協作、人工智慧和仿生結構等多個重點展開了各種技術創新。
「機器人技術的范疇和維度正在發生重大變革。機器人技術正快速拓展至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並積極應對各種全新挑戰。」國際機器人研究基金會主席奧薩馬·卡迪認為,機器人知識體系涉及不同的研究領域和應用學科,也為我們展示了更為寬廣的應用范圍。
這場創新的盛宴中,中國表現如何?——1)工業機器人領域,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進程再度提速,應用領域向更多細分行業快速拓展。
國內廠商攻克了減速機、伺服控制、伺服電機等關鍵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部分難題,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的趨勢逐漸顯現:秦川機器人關節減速器實現批量化生產及銷售,產品成功銷往近200家國內外機器人生產企業;深圳大族激光開發的諧波減速器已可實現客戶定製化生產,精度與國際品牌相當……
國產機器人的應用快速拓展至塑料、橡膠、食品、環保等細分行業。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能自動清除太空垃圾的空間機械臂為原型,推出國內首個面向環衛垃圾分揀領域的機器人,分揀率達93%,工作效率是傳統人工分揀的8倍。
——2)服務機器人領域,中國表現更為優秀,已與國際第一梯隊實現並跑。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技術創新不斷加快,專利申請數量與美國處於同等數量級,特別是計算機視覺和智能語音等應用層專利數量快速增長,催生出一批創新創業型企業。例如,優必選發布的悟空機器人融合了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做到年齡估算、物體識別,對人體姿態監測後,還能對姿態進行3D重建,模仿人類的動作。
我國還在醫療、烹飪、物流等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開展了廣泛研究。北京積水潭醫院利用5G技術,同時遠程操控兩台「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成功為不同地區醫院的兩名患者實施手術,此舉在全球尚屬首次;盒馬鮮生推出機器人餐廳2.0版,可實現機器人送餐、收餐,完成智能化避障、菜品檢測等……
——3)特種機器人領域,我國在反恐排爆及深海探索領域的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已取得突破,無人機、水下機器人等領域形成規模化產品,研究實力基本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例如多感測器信息融合技術、高精度定位導航與避障技術、汽車底盤危險物品快速識別技術已初步應用於反恐排爆機器人。
「機器人產業鏈逐步向中高端聚集,新材料、核心零部件、主控晶元、操作系統以及自主學習、協同演算法等領域的創造能力已經成為機器人領域競爭的核心要素和專業方向。」懷進鵬表示,從今年的會展來看,產業研發更系統、應用創新更深入、人才隊伍快速發展,正引領我們開啟智能時代的大門。
3、未來:開放合作是主流
世界各國都很看好機器人產業,紛紛制定提振機器人技術與產業發展的重大措施:美國發布《國家機器人計劃2.0》、日本公布《機器人白皮書》、德國制定「工業4.0戰略」、英國確立機器人戰略RAS2020……中國也不例外,發布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各國政府的動向已表明:機器人技術已在全球范圍內被定位為重要的戰略方向與優先選擇領域。而在機器人的未來圖景中,開放合作成為公認的關鍵詞。
機器人的未來需要各學科各行業的合作。歐洲機器人協會主席貝恩德·利珀特認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需要緊密聯系社會需求進行創新,讓機器人融入社會之中。「在未來機器人創新生態系統中,機器人領域專家要和人工智慧、互聯網技術、數字化等各領域的專家合作,才能獲得全景視角,設計出整個『創新生態系統』。」
機器人的未來需要人與機器人之間的合作。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高上凱表示,未來的人工智慧將是生物智能系統和人工智慧系統的融合,是一種協同智能,「未來,大多數人工智慧系統將與人類合作以實現最佳性能」。
機器人的未來需要各國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俄羅斯機器人協會主席愛麗莎表示,俄羅斯和中國應該繼續加深機器人領域的合作,「俄中雙方可以通過學校教育機構的學術研究及基金投資來促進更深一步的合作發展」。
中國機器人企業已經在加速國際化進程,並布局機器人生態系統。
下游用戶企業逐漸轉型自供機器人: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庫卡公司,與以色列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Servotronix達成戰略合作;娃哈哈成立人工智慧機器人公司,已實現對集團內部子公司的自主供貨,並開展對外銷售……
骨幹企業國際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埃斯頓先後收購英國Trio,控股德國M.A.i.公司,入股美國Barrett、義大利Euclid等公司,並在米蘭建立歐洲研發中心;新松、哈工智能(6.270,
0.12, 1.95%)等公司也紛紛開啟海外並購布局,加速國際化進程……
「我們鼓勵國內外的企業和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構建開放協同的全球產業生態,共同推動全球機器人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機器人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❹ 機器人的種類
國際上的機器人學者,從應用環境出發將機器人也分為兩類:製造環境下的工業機器人和非製造環境下的服務與仿人型機器人。
智能機器人
以人工智慧決定其行動的機器人。
❺ 機器人產生的背景什麼為什麼要發展機器人
首先我介紹一下機器人產生的背景,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它應該說是一個科學技術發展共同的一個綜合性的結果,也同時,為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個重大影響的一門科學技術,它的發展歸功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加強了經濟的投入,就加強了本國的經濟的發展。
另一方面它也是生產力發展的需求的必然結果,也是人類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那麼人類的發展隨著人們這種社會發展的情況,人們越來越不斷探討自然過程中,在改造自然過程中,認識自然過程中,實現人們對不可達世界的認識和改造,這也是人們在科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客觀需要。
那麼什麼是機器人呢?人們一般的理解來看,機器人是具有一些類似人的功能的機械電子裝置,或者叫自動化裝置,它仍然是個機器,它有三個特點,一個是有類人的功能,比如說作業功能,感知功能,行走功能,還能完成各種動作,它還有一個特點是根據人的編程能自動的工作,這里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它可以編程,改變它的工作、動作、工作的對象,和工作的一些要求,它是人造的機器或機械電子裝置。但從完整的更為深遠的機器人定義來看,應該更強調機器人智能,所以人們又提出來機器人的定義是能夠感知環境,能夠有學習、情感和對外界一種邏輯判斷思維的這種機器。那麼這給機器人提出來更高層次的要求,展望21世紀,機器人將是一個與20世紀計算機的普及一樣,會深入地應用到各個領域,在21世紀的前20年是機器人從製造業走向非製造業的發展一個重要時期,也是智能機器人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
剛才我們用了短暫的時間,講了機器人的發展以及我們對機器人的看法,進行了簡單地介紹,相信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能夠加入到我們研究機器人這個行列中。
全文
首先我介紹一下機器人產生的背景,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它應該說是一個科學技術發展共同的一個綜合性的結果,同時,為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個重大影響的一門科學技術,它的發展歸功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加強了經濟的投入,就加強了本國的經濟的發展。比如說日本,戰後以後開始進行汽車的工業,那麼這時候由於它人力的缺乏,它迫切需要一種機器人來進行大批量的製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的勞動強度,這是從社會發展需求本身的一個需求。另一方面它也是生產力發展的需求的必然結果,也是人類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那麼人類的發展隨著人們逐漸的這種社會發展的情況,人們越來越不斷探討自然過程中,在改造自然過程中,認識自然過程中,來需求能夠解放人的一種奴隸。那麼這種奴隸就是代替人們去能夠從事復雜和繁重的體力勞動,實現人們對不可達世界的認識和改造,這也是人們在科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客觀需要。但另一方面,盡管人們有各種各樣的好的想法,但是它也歸功於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製造技術等相關技術的發展而產生了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保證。
那麼下面我談一下就人們很關心的問題,為什麼要發展機器人?那麼簡單說,機器人有三個方面是我們必要去發展的理由:一個是機器人幹人不願意乾的事,把人從有毒的、有害的、高溫的或危險的,這樣的環境中解放出來,同時機器人可以干不好乾的活,比方說在汽車生產線上我們看到工人天天拿著一百多公斤的焊鉗,一天焊幾千個點,就重復性的勞動,一方面他很累,但是產品的質量仍然很低;另一方面機器人幹人幹不了的活,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機器人發展的一個理由,比方說人們對太空的認識,人上不去的時候,叫機器人上天,上月球,以及到海洋,進入到人體的小機器人,以及在微觀環境下,對原子分子進行搬遷的機器人,都是人們不可達的工作。上述方面的三個問題,也就是說機器人發展的三個理由。
那麼什麼是機器人呢?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問題。但人們一般的理解,機器人是具有一些類似人的功能的機械電子裝置或者叫自動化裝置,它仍然是個機器。它有三個特點:一個是有類人的功能,比如說作業功能;感知功能;行走功能;還能完成各種動作,它還有一個特點是根據人的編程能自動的工作,這里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它可以編程,改變它的工作、動作、工作的對象和工作的一些要求。它是人造的機器或機械電子裝置,所以這個機器人仍然是個機器。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有關機器人定義,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機器人是計算機控制的可以編程的目前能夠完成某種工作或可以移動的自動化機械,這是美國工程師協會定的一個定義,但日本和其他國家也對機器人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從完整的更為深遠的機器人定義來看,應該更強調機器人智能,所以人們又提出來機器人的定義是能夠感知環境,能夠有學習、情感和對外界一種邏輯判斷思維的這種機器。那麼這給機器人提出來更高層次的要求,那麼比方說機器人在這里邊可以代替人進行焊接,焊接的環境是非常復雜的,可以搬運,它在生產線中搬運玻璃和各種各樣的一些零件的搬運的工作,還可以在生產線中碼垛等等,這都是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的一個例子。
那麼機器人怎麼產生的呢?這是在1920年,有一個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個作家叫卡佩克,他寫了一本科幻小說,叫《羅薩姆的機器人萬能公司》。這本小說中他構思了一個和幻想了一個機器人,它的名字叫羅伯特,也就是我們英文中的Robot,它可以不吃飯,它能夠不知疲勞的,不知疲倦地進行工作。在1920年前後,大家也知道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是各國工業發展比較迅速的時期,我們看到電影《摩登時代》,卓別林主演的人變成了機器人,在生產線中天天的進行勞動。人們在這種煩躁的體力勞動中就幻想有一種能代替人完成這樣工作的想像、一種需要,這個小說在1924年和1927年的時候被紛紛傳到了日本、法國和歐洲國家,還變成了一種當時的木偶劇和一些話劇,所以這樣的一個機器人的名詞就向全世界鋪展開來,當時人們還認為是一個科幻小說,還沒有把它跟我們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產結合起來。
但通過這樣一個小說,一個羅伯特這樣一個名詞,它體現了人類長期的一種願望,這種願望就是創造出一種機器,能夠代替人進行各種工作。這種想法是機器人產生的一種客觀的要求,那麼真正機器人的發展是在1947年,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在研究核燃料的時候,大家知道核燃料,它有X射線對人體是有傷害的,必須有一台機器來完成像搬運和核燃料的處理這樣的工作。在1947年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台主從遙控的機器人,那麼1947年以後大家知道,是計算機電子技術發展比較迅速的時期,因此各國已經開始利用當時的一些現代的技術,進行了機器人研究。那麼在1962年美國研製成功PUMA通用示教再現型機器人,那麼這就標志著機器人走向成熟,應該說第一台可用的機器人在1947年產生,真正意義的機器人在1962年產生。那麼相繼不久,在英國等國家,也相繼研究出一些機器人,那麼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人將它的國民經濟的汽車工業與機器人進行結合,它購買了美國的專利,在日本進行了再次開發和生產機器人。到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日本已經將這種示教再現型的機器人進行了工業化,出現了很多公司,現在的像ABB,MOTOMAN,還有安川公司,還有很多機器人公司像OTC等等公司。它們都是已經將機器人進行了工業化,進行了批量生產,而且成功的用於了汽車工業,使機器人正式的走向應用。
在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工業機器人變成產品以後,得到全世界的普遍應用以後,那麼很多研究機構開始研究第二代具有感知功能的機器人,出現了瑞典的ABB公司,德國的KUKA機器人公司,日本幾家公司和日本的FUNAC公司,都在工業機器人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為,同時我們也看到機器人的應用在不斷拓寬,它已經從工業上的一些應用,擴展到了服務行業,擴展了它的作業空間,向海洋空間和服務醫療等等行業的使用。所以從這張圖可以看出機器人發展的幾個過程。
那麼總結一下,我們認為,機器人有三個發展階段,那麼也就是說,我們習慣於把機器人分成三類,一種是第一代機器人,那麼也叫示教再現型機器人,它是通過一個計算機,來控制一個多自由度的一個機械,通過示教存儲程序和信息,工作時把信息讀取出來,然後發出指令,這樣的話機器人可以重復的根據人當時示教的結果,再現出這種動作,比方說汽車的點焊機器人,它只要把這個點焊的過程示教完以後,它總是重復這樣一種工作,它對於外界的環境沒有感知,這個力操作力的大小,這個工件存在不存在,焊的好與壞,它並不知道,那麼實際上這種從第一代機器人,也就存在它這種缺陷,因此,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人們開始研究第二代機器人,叫帶感覺的機器人,這種帶感覺的機器人是類似人在某種功能的感覺,比如說力覺、觸覺、滑覺、視覺、聽覺和人進行相類比,有了各種各樣的感覺,比方說在機器人抓一個物體的時候,它實際上力的大小能感覺出來,它能夠通過視覺,能夠去感受和識別它的形狀、大小、顏色。抓一個雞蛋,它能通過一個觸覺,知道它的力的大小和滑動的情況。
那麼第三代機器人,也是我們機器人學中一個理想的所追求的最高級的階段,叫智能機器人,那麼只要告訴它做什麼,不用告訴它怎麼去做,它就能完成運動,感知思維和人機通訊的這種功能和機能,那麼這個目前的發展還是相對的只是在局部有這種智能的概念和含義,但真正完整意義的這種智能機器人實際上並沒有存在,而只是隨著我們不斷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的概念越來越豐富,它內涵越來越寬。
那麼從三代機器人發展過程中,從另一個方面,我們對機器人從應用的角度進行了分類,比如說工業機器人,它包括點焊、弧焊、噴漆、搬運、碼垛,在工業現場中工作的這種機器人,我們統稱為工業機器人,那麼從不同的應用中,到水下去作業的叫水下機器人,到空間作業的叫空間機器人,同時又存在農業、林業、牧業,對醫療機器人叫醫用機器人,還包括娛樂機器人,建築和居室上用的機器人,所以從應用分類,它包括從行業、應用角度,也可以進行這樣簡單的分類。
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國機器人發展的基本概況。剛才談到了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和美國都在開始進行機器人的研究,由於我們國家存在很多其他的各種因素、問題。我們國家在機器人的研究,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當時我們在國家北京舉辦一個日本的工業自動化產品展覽會,在這個會上有兩個產品,一個是數控機床,一個是工業機器人,這個時候,我們國家的許多學者,看到了這樣一個方向,開始進行了機器人的研究,但是這時候研究,基本上還局限於理論的探討階段,那麼真正進行機器人研究的時候,是在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將近這二十年的發展,發展最迅速的時候,是在1986年我們國家成立了863計劃是高技術發展計劃,就將機器人技術作為一個重要的發展的主題,國家投入將近幾個億的資金開始進行了機器人研究,使得我們國家在機器人這一領域得到很快地、迅速地發展。
目前主要單位像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原機械部的北京自動化所,像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還包括中科院北京自動化所等等的一些單位都做了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而且目前這幾年來看,我們國家在高校里邊,有很多單位從事機器人研究,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在從事機器人方面的研究,目前我們國家比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工業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核工業的機器人,都在國際上應該處於領先水平,總體上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我們國家在機器人的產業化方面,目前還沒有固定的成熟的產品,但是在上述這些水下、空間、核工業,一些特殊機器人方面,我們取得了很多有特色的研究成就。
下邊我簡單介紹一下工業機器人的一些情況,到目前為止,工業機器人是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一類機器人,世界總量目前已經銷售110萬台,這是1999年的統計,但這110萬台在已經進行裝備使用的是75萬台,這個量也是不小的。總體情況看,日本在工業機器人這一塊,是首位的,成為機器人的王國,美國發展也很迅速,目前在新安裝的台數方面,已經超過了日本,中國剛開始進入產業化的階段,已經研製出多種工業機器人樣機,而有小批量在生產中使用,這也是整個在日本、美國以及我們國家在工業機器人情況的一些比較。
這是點焊機器人,點焊機器人剛才講的,主要是針對汽車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汽車焊接的質量,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的一種機器人。它的特點是通過機器人對兩個鋼板進行點焊的時候,需要承載一個很大的焊鉗,一般在幾十公斤以上,那麼它的速度要求在每秒鍾一米五到兩米這樣的高速運動,所以它一般來說有五到六個自由度,負載三十到一百二十公斤,工作的空間很大,大概有兩米,這樣一個球形的工作空間,運動速度也很高,那麼自由度的概念,就是說,是相對獨立運動的部件的個數,就相當於我們人體,腰是一個回轉的自由度,我們大臂可以抬起來,小臂可以彎曲,那麼這就三個自由度,同時腕部還有一個調整姿態來使用的三個自由度,所以一般的機器人有六個自由度,就能把空間的三個位置,三個姿態,機器人完全實現,當然也有小於六個自由度的,也有多於六個自由度的機器人,只是在不同的需要場合來配置。
弧焊機器人也是工業機器人中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像我們汽車的後橋,進行焊接的時候,它連續焊接,所以它的特點是連續軌跡控制,所以它要求的軌跡精度要求非常高,一般來說也是五到六個自由度,由於它焊槍比較小,所以在五到十公斤就可以了,這個方面是在國際和國內應用非常大的一類機器人,在另一方面像搬運和鉚接,這些工作場合下,像搬運,主要是要求機器人有很高的速度,承載能力很多、很強,像日本的大庫機器人,它可以承載三百公斤,抓取、來進行搬運和碼垛。
第二類是服務機器人,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尤其近十年以來,機器人的發展的應用領域在不斷拓寬,目前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大家都知道,機器人已經從製造業逐漸轉向了非製造業和服務行業,剛才談的汽車製造屬於是製造業,但服務行業包括清潔、加油、救護、搶險、救災這些等等,都屬於非製造行業和服務行業,那麼這里邊跟工業機器人相比,它有一個很重要的不同,它主要是一個移動平台,它能夠移動、去運動,上面有一些手臂進行操作,同時還裝有一些像力覺感測器和視覺感測器、超聲測距感測器等等。它對周邊的環境進行識別,來判斷它的運動,完成某種工作,這是服務機器人的基本的一個特點。
比方說這里邊有幾張圖片,這是在美國,他們研製的像大型客機這種清洗工作,如果人來做的話十分繁重,那麼大一個機體來清洗的話,工作量是很大,而且也很不方便,那麼他們採用這種機器人來實現像飛機的這些清洗的工作,包括一些國家開發像高層建築的清洗機器人,這也都是服務行業的機器人,還包括像家庭使用的,還有一些賓館和一些公共場合使用的這種清潔機器人,對地面來進行清掃,還包括網球場上能夠自動地把撒下的球,集中收集起來,這種機器人也都是存在的。
另一個方面的服務機器人應用,在汽車加油機器人這塊也很有意思,包括我們現在的一些加油站,都是用自動的計量裝置,實現了有的這種自動計量,但是還仍然用人去操作,但可以看到在一些美國的高速公路上,汽車流量很大,包括夜間都要對汽車進行加油,工作也很煩瑣,所以現在很多國家在開發這種自動的加油機器人,它可以自動的計量,自動的把汽車油嘴放到汽車油箱里邊去,這也都是服務機器人的一種體現。
導盲機器人它針對盲人這種安全性考慮,類似於一個小狗的形狀,它能夠對道路的一些障礙,運動的車輛和行人進行判斷,來引導這個盲人進行安全的行走,這個確實對提高盲人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再有導游禮儀機器人,這也是服務機器人,體現出一種智能的,一個體現的代表,在很多大的公司它需要對產品進行宣傳,它製作出一些各種卡通形狀的機器人,能夠跟人進行簡單的對話,介紹產品等等,這在一些賓館能夠接待一些客人等等增加企業或者賓館的這種對社會的影響。
家務機器人主要體現在像一些對地毯和地板定期的它能夠進行清掃和吸塵,它這個機器人很有意思,它有感測器,它能夠把傢具和人能識別出來,它自動的按照一種規律,能根據路徑把地面全部的清掃干凈,這也是家務中一些機器人的表現。
那麼表演娛樂機器人,現在很多國家在開發這種像動物園、還有娛樂中心、還有迪斯尼這樣的一個大型的游園,它為了增加趣味性,把研究出像模仿人,包裝成各種人的樣子,它能夠說話唱歌和表演,這樣還能跟人進行交流,這樣的機器人,還包括把機器人包裝成各種有趣的動物,像恐龍、大象、獅子,還有一些小的卡通式的這種動物,它已經完成像動物的一些動作的模仿,模仿它的聲音,同時還跟人進行交流,尤其是比較有趣的是一個彈鋼琴機器人,早期在日本的時候,彈了一首世界著名的名曲,在當時,在機器人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那麼這個機器人特點,它要求手指非常靈活,自由度也特別多,而且在彈的過程中,還要有力控制和感覺的控制,所以它相對來說是對機器人機構和控制方面提高更高的要求。
還有像這種機器人的演奏家,包括它的拉小提琴,這個小提琴在樂器里邊最復雜的,難度最高的一種樂器,它能通過樂曲拉小提琴,力的控制、協調、速度等等,都要進行選擇或者自動的判斷,還包括這也是一個機器人在做一個表演,等等就是在服務機器人方面,它很寬的一個應用領域,它跟人的需求越來越接近,那麼總結一下它有幾個關鍵技術,從技術上的方面有四個,一個是移動機構,前面看過幾種機器人它跟工業機器人不一樣,大多數的服務機器人,它是移動的,有輪式、履帶式、還有步行式的,包括還有組合式的,這種移動機構,對環境感知功能,這也是服務機器人最重要的特點,因為它所處的環境,不像工業機器人對一個固定的環境,固定的機座,固定樣子來實現的,那麼這個環境也許是未知的,也許是變化的,包括清掃機器人,屋子的形狀,一家一個樣子,傢具的擺放不一樣,甚至,還有一些人在走動,這些非結構環境使得它能夠准確的描述和感知和判斷,這一點來講,就表現出服務機器人具有一定的人的智能的這種功能。
另一個方面是能源技術,大家知道,早期做仿人形機器人,都帶一個「辮子」,因為它能量提供不足,那麼電池能量很小,所以現在的這種服務機器人,理想的這種能源它要求是密度高,輸出電壓比較恆定,內阻小、耐高溫,還可以充電,成本低,尤其在密度高這個方面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能源技術是未來移動機器人發展中的一個十分關鍵的一個問題,還有控制技術,控制技術在感知環境的過程中,它也需要跟人進行交互,它既然是服務,人總要跟它接觸,那麼如何跟人進行交互,那麼就需要一個開放式的友好的連接介面,包括語音功能,圖形編程方式等等。
另一個方面的體現在農林畜產機器人這方面,國際上也有些很大的進展,可能對我們國家農業機器人,林業機器人是否需要,我們也在探討,那麼對於一些發達國家農業人口十分有限,包括在一些農副產品,松籽的採集,量很大,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這樣的話,一個機器人能夠對像西紅柿,蘋果等水果,它通過形狀和顏色,來判斷它的成熟度,然後摘取,這個確實提高了農業自動化的一個方面的研究,包括我們國家已經研製成功嫁接機器人,對一些像嫁接,機器人採摘以後,能夠對兩個樹枝進行自動的對接,然後將樹枝纏起來,這個在中國農業大學已經研製成功,還包括林業機器人,林業機器人主要對於農林產品,像松籽進行採摘,還包括像樹根,進行採伐的時候,要拔出來,和植樹這方面也都有開發,更有意思的是在牧業的機器人,包括澳大利亞,綿羊和羊是非常多的一種,他們國家產量最大的一個產業,那麼綿羊,剪羊毛這個量很大,那麼它人力又有限,所以它在致力於開發剪羊毛機器人,它首先通過機械手,把一個羊給固定住,通過攝影機把羊的形狀識別出來,然後,用這種所謂的剪子,然後根據它的形狀,自動地把羊毛剔出來,同時呢,還不破壞它的皮膚,因為一個羊一個模樣所以它操作的難度是很大的,對環境的感知要求很高的,所以這個技術也是非常復雜的。
建築機器人在國外,用量、需求在逐漸增加,建築機器人它主要解決,像我們築路機器人,也都需要建築機器人,包括噴塗,挖掘機,包括像一些建築的模塊化的預制板來進行拼接,都需要一些自動化的裝置,還包括家庭裝修的時候,像牆壁的粉刷這個量也很大,而且也很臟,對人體有害,現在國外一些公司,在開發面向家庭的粉刷這種機器人已經得到了小批量的使用,這是在建築方面的一些體現。
還有像食品包裝,縫紉這也都是說,面向服務家庭也食品這方面的應用,包括對香腸的這種包裝,實際上它一方面提高了自動化水平,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衛生程度,不然的話人類參與的話,總會帶來一些不衛生的因素,包括服裝裁剪,現在我們做衣服,人們越來越追求個性化,那麼現在從他們有些大學在研究,包括你希望的樣子,包括你站在這塊兒給你掃描以後,把你的體型給你掃描出來,機器人能自動地給你設計出適合你這種身材的樣子,通過你的選擇和修改,然後機械手自動地對它的布料進行裁剪,最後,還有一些生產線能夠自動縫紉,在英國,很多國家,也都在開發這樣的一些機器人裝置。
還包括消防救護機器人,在日本發展的比較多,那麼像高樓建築一旦發生火災,那麼大家知道這是很危險的事情,也是很痛苦的事情,那麼通過機器人來輔助來進行救護,把人從高樓救下來,然後進行搶救,包括高樓著火的時候,它可以用這種機械爬到大樓上去,進行噴水,或者是進行切斷一些電纜等等這樣的工作,都可以用機器人來完成。
那麼醫療機器人,是近五年來發展比較迅速的一個新的應用領域,那麼這個也可以看到幾個方面,包括人是一個非常珍貴的生物,那麼包括人的眼球、神經、血管都很精細,那麼如果人手術的時候,醫生來手術,一個是疲勞,另一個人手操作的精度還是有限的,那麼這是在德國,一些大學裡面,面向人的脊椎,如腰間盤突出這種病,進行識別以後,能夠自動地用機器人來輔助進行定位,進行操作和手術。還有一類叫康復機器人,康復機器人像比方說,現在發病量比較大的是偏癱和半身不遂這種病患,當他恢復治療完以後,需要對他的肢體進行鍛煉和恢復,那麼如果醫生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個醫生,天天給一個病人進行按摩或牽引這樣的工作,那麼家庭的人員都上班,沒有時間照顧,那麼用一個機器人,可以對他的手進行牽動,天天強迫他進行鍛煉,使人的肌肉的恢復達到最好,更為精細的工作像很多大學和一些醫院在開發像人的腦手術,這個是很危險的事情,但是,已經得到了很好的例證,包括北航開發出了對人腦的定位和鑽孔這樣的工作,還包括像美國已經有一千多例機器人對人眼球進行手術,這樣的機器人,還包括通過遙控操作的辦法,實現對人的胃腸這種手術,大家在電視里邊看到,一個機械手,大概有手指這樣粗細的一個機械手,通過插入腹臟以後,人在屏幕上操作這個機器手,同時對它用激光的方法對病灶進行激光的治療,這樣的話,人就不用很大幅度地破壞人的身體,這實際對人的一種解放,是非常好一種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它也很復雜,一方面它完全自動去完成各種工作,是有困難的,一般來說都是人來參與,這是美國開發的一個林白手術這樣一個例子,人通過在屏幕上,通過一個遙控操作手來控制另一個機械手,實現通過對人的腹腔進行手術,前幾年我們國家展覽會上,美國已經成功的實現了對人的心臟瓣膜的手術和搭橋手術,這已經在機器人領域中,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還包括,AESOP的這種外科手術機器人,它實際上通過一些儀器能夠對人的一些病變進行檢查,通過一個機械手就能夠實現對人的某些部位進行手術,還包括遙操作機械手,以及多個醫生可以在機器人共同參與下進行手術,包括機器人給大夫醫生拿鉗子、鑷子或刀子來代替護士的工作,同時把照明能夠自動的給醫生的動作聯系起來,醫生的手到哪兒,照明就去哪兒,這樣非常好的,一個醫生的助手。
那麼還有幾個例子,像人肩關節的手術,還包括腦外科神經手術,那麼這個手術應該難度是很大的,風險是很大的,但是人在參與下,實現了准確的定位,對人體的恢復是十分有益的。另一個比較體現機器人應用的一個顯示度的一個研究,是水下機器人,首先我們要回答為什麼要開發水下機器人,那麼人隨著人們的對陸地資源的這種不斷地消耗,人們也已經認識到,我們怎麼樣去獲得更多的資源,人們把目光已經放到宇宙和水下,那麼海洋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包括礦產資源像銅、錳、鎳、鈷這些資源是地面資源的上千倍,這個資源是非常大的,包括空間,那麼海底探測、海上打撈、海下偵查、排險,包括我們看的電影《泰坦尼克號》,大概我們看到了一個小機器人來進行水下拍攝,還包括俄羅斯的核潛艇,發生事故以後,實際上很多大學希望能夠參與,能夠用機器人來進行救護等等,那麼反過來說水下的應用中,機器人是大顯身手的,因為人在海底下的工作,是非常危險的,這個方面,應該說在美國、法國、俄羅斯研究的是水平比較高,那麼這是法國的一個水下作業機器人,在日本「海溝號」潛水器已經到了水下幾千米,進行了海底的探測和海底的一些礦物的收集這樣的工作。
❻ 水下自動機器人的歷史
美國海軍研製的AUV-AUSS
水下機器人也稱作潛水器(Underwater Vehicles),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初。
美國海軍研製的AUV-AUSS水下機器人的種類很多,其中載人潛水器、有纜遙控水下機器人(ROV)、水下自動機器人(AUV)是三類最重要的潛水器。回顧水下機器人的發展歷史,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人類征服海洋的進程。
最早出現的潛水器是載人潛器,這是人們在設計潛水球和潛艇微型化的基礎上研製出來的,主要是替代潛水員在深海中進行潛水作業,可進行海洋考察、打撈、水下作業和救生。
20 世紀50 年代末期,美國華盛頓大學開始建造第一艘無纜水下機器人——「SPURV」,這艘AUV 主要用於水文調查。從60 年代中期起,人們開始對無纜水下機器人產生興趣。但是,由於技術上的原因,致使AUV 的發展徘徊多年。隨著電子、計算機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及海洋工程和軍事方面的需要,AUV再次引起國外產業界和軍方的關注。進入20世紀90 年代,AUV 技術開始逐步走向成熟。
❼ 水下機器人的應用領域
可用於檢查大壩、橋墩上是否安裝爆炸物以及結構好壞情況
遙控偵察、危險品靠近檢查
水下基陣協助安裝/拆卸
船側、船底走私物品檢測(公安、海關)
水下目標觀察,廢墟、坍塌礦井搜救等;
搜尋水下證據(公安、海關)
海上救助打撈、近海搜索;
2011年水下機器人最深能在6000米的海底世界,以每小時3至6公里的速度行走,前視、下視雷達給了它「好視力」,隨身攜帶的照相機、攝像機和精確導航系統等,讓它 「過目不忘」。2011年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提供的水下機器人在4000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僅僅花了幾天時間便找到了法航航班的殘骸,而此前各種船隻飛機尋找兩年無果。
MH370失聯客機截至2014年4月7日尚未找到,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聯合協調中心召開發布會,搜救行動處境微妙,需要不斷精確搜尋位置,不會放棄希望,搜索區域最深將達到5000米,將使用水下機器人搜尋黑匣子信號。 可用於市政飲用水系統中水罐、水管、水庫檢查
排污/排澇管道、下水道檢查
洋輸油管道檢查;
跨江、跨河管道檢查
船舶河道海洋石油
船體檢修;水下錨、推進器、船底探查
碼頭及碼頭樁基、橋梁、大壩水下部分檢查;
航道排障、港口作業
鑽井平台水下結構檢修、海洋石油工程; 水環境、水下生物的觀測、研究和教學
海洋考察;
冰下觀察 水下電視拍攝、水下攝影
潛水、劃船、遊艇;
看護潛水員,潛水前合適地點的選擇 核電站反應器檢查、管道檢查、異物探測和取出
水電站船閘檢修;
水電大壩、水庫堤壩檢修(排沙洞口、攔污柵、泄水道檢修) 深水網箱漁業養殖,人工漁礁調查
無人無纜潛水器尚處於研究、試用階段,還有一些關鍵技術問題需要解決。無人無纜潛水器將向遠程化、智能化發展,其活動范圍在250~5000公里的半徑內。這就要求這種無人無纜潛水器有能保證長時間工作的動力源。在控制和信息處理系統中,採用圖像識別、人工智慧技術、大容量的知識庫系統,以及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和精密的導航定位的隨感能力等。如果這些問題都能解決了,那麼無人無纜潛水器就能是名副其實的海洋智能機器人。海洋智能機器人的出現與廣泛使用,為人類進入海洋從事各種海洋產業活動提供了技術保證。
❽ 水下機器人的發展史
機器人可以進行深海探測。深海採集。深海維修。
開發海洋是人類在二十一世紀面臨的重大課題,而探索、考察和有效利用國際海域和海底區域是對我國發展海洋高技術和未來海洋產業提出的挑戰。
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是國內外有影響的研究與開發水下機器人並形成產品的科研實體之一,首創我國第一台有纜遙控和無纜自治水下機器人。從某種意義上講,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的水下機器人各階段的技術成果代表了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的發展水平與過程。作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先進製造基地的一部分,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二十年來在水下機器人研製與應用方面為國家水下裝備技術,特別是海洋重要裝備技術及海洋開發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該所擁有一支理念超前,訓練有素、經驗豐富、技術全面的設計隊伍。水下機器人實驗室配備了齊全、先進的試驗設備和條件,3個深水模擬壓力罐可分別進行水下1000米、1500米、7200米水深的水下模擬試驗。長20米、寬12米、深9米的試驗水池可做各種水下機器人整機性能試驗和調試。現已形成了大、中、小型水下機器人系列產品的生產能力,並在國際、國內開展了各種水下工程作業。
早在70年代末期,前瞻性地考慮到海洋是一個廣闊的應用領域,從長遠看以海洋為背景來發展機器人科學技術,是一項具有開拓性的工作,中國科學院又具有多學科綜合性的研究開發能力,因此准備在全院組織力量,支持這一重大項目的實施。1977年召開的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學科規劃會議將發展機器人項目列入規劃。蔣新松院士在當年組團赴日考察回國後提出了發展水下機器人的設想。從此,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鎖定了「下海」為海洋開發服務,搞智能機器在海洋中的應用研究的戰略目標,決心「要下五洋捉鱉」。1983年該項課題正式列為中國科學院重點課題,開創了智能機器人科研領域,為水下機器人的研究開發奠定了基礎。
二十年來,「水下機器人」由院重點,進而持續列入「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國家重點項目,成為國家863計劃自動化領域智能機器人主題項目的重點內容。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通過建立機器人示範工程基地,已開發出多種型號的水下機器人產品,應用於水下觀測、海上作業以及救撈工程等。又通過國際合作,研製成功了6000米水下機器人,使我國水下機器人研究與開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RECON-IV水下機器人具有較強功能和可靠性,已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生產的多台設備出口國際市場,還有的長年在為南海石油鑽井平台提供技術服務;「海潛一號」和「金魚號」輕型水下機器人在沿海和內湖地區的水下探查、考古等作業起到重要作用;「海潛二號」水下機器人以其強作業功能為國家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用於海底光纜埋設的爬行式水下機器人「海星號」是我國第一台海底自走式海纜埋設機,目前已完成研製工作並投入實際應用。
作為總體單位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完成的潛深1000米「探索者」和潛深6000米「CR-01」、「CR-02」無纜自治水下機器人標志著我國自治水下機器人技術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6000米水下機器人工程項目是國家「863」計劃項目的重中之重。通過與俄羅斯合作,實施研製成功了6000米水下機器人,並於1995年8月完成了深海試驗。6000米水下無纜自治機器人的研製,涉及到自動化、計算機、水聲、深潛、水動力、材料、能源等各種專業,需要解決水中通訊、高壓密封、自主航行控制、動力系統、能源系統、各種信息的採集和處理、特種材料以及可靠性等高技術。「CR-01」自治水下機器人多次成功地完成了太平洋水域深海資源的調查。為了進一步提高水下6000米自治機器人的可靠性、實用性、後勤保障能力、機動性和續航能力,使其由可用樣機發展為實用樣機,1996年8月起正式實施了水下6000米自治機器人的工程化項目。其目標是為中國大洋協會進行大洋調查提供水下6000米自治機器人實用樣機。工程化的主要工作是提高原樣機的可靠性,達到實用化的目的。試驗表明,經過工程化改進後的CR-02水下6000米無纜自治機器人性能卓越,可靠性高,能執行所賦予的使命,從而實現了自治水下機器人從手編程型向監控型的轉變,技術水平又上了一個台階。有關專家認為,該水下機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洋底探測設備。CR系列高性能水下機器人能進行六千米深水錄像、拍照和海底地勢與剖面測量、水文測量、海底多金屬結核豐度測定,海底沉物目標搜索和觀察,自動記錄各種數據包括圖像和機器人水下運動軌跡及其坐標位置,還可按預編程航行和工作,自動避障,具有故障自診斷和應急上浮功能,並能提供指令遙控。這表明,中國已有圓滿解決這些高技術的能力和手段,而且已進入洋底多金屬結核資源探測應用的實用階段。6000米水下機器人的研製成功,使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具有研製這種自治水下機器人能力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它可到達世界上除海溝之外的全部海底區域,即全部有經濟前景的海底,占海洋面積的98%,為中國進軍國際海洋區域、開發大洋資源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手段和工具。
該所目前正在研製潛深7000米水下載人機器人——又被稱作「海底衛星」,預計將在2005年投入使用。這意味著中國將擁有對包括深海海溝在內的復雜海域進行詳細探測的能力,中國開發海洋資源的步伐將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國家擁有類似潛深的水下載人機器人。在可預見的將來,在此基礎上作進一步的開發,中國的水下載人機器人將有可能探測深達1萬多米的世界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水下載人機器人主要用於海洋科考、海底資源探測,是中國863高新技術計劃「十五」期間(2001年至2005年)的重點攻關課題。 此次研製的潛深7000米水下載人機器人,由該所聯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等機構與俄羅斯科學院共同研製。其中,機器人製造的核心技術由中方負責,俄羅斯提供如鈦合金耐壓殼等維護生命安全方面的技術。根據協議,中國將享有對機器人的全部自主知識產權。
由國家海洋局主持的中國第二次北極科學考察裝備了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中型ROV「海極號」水下機器人,2名科技人員隨船出征。這是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水下機器人首次參加北極科學考查。據報道,中國第二次北極科考隊進入北冰洋的浮冰區後,「海極號」水下機器人開始投入使用。該機器人可以在300米深度自由運動,進行攝像、觀察、測量、作業等,並利用仰視聲吶系統觀測海冰的厚度,具有作業時間長、范圍廣、安全性高、科考數據直觀、事後處理和分析容易等人和其他設備無法比擬的優勢。水下機器人在北極冰區進行冰層厚度等一系列科考示範應用在國內還是首次,對擴大水下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水下機器人技術系列成果曾獲國家、科學院、遼寧省科技進步獎及世界發明博覽會金牌獎等20餘項,其中「CR-01」6000米自治水下機器人獲1995年度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和綜合特大獎。
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在水下機器人研發過程中一貫採取開放、合作的工作模式,與美國、俄羅斯、義大利的一些研究單位和公司有著良好的合作經歷和關系,與國內中國船舶科研中心、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哈爾浜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船舶工程學院等相關優勢單位形成了友好、有效的合作網路。為了適應水下機器人的進一步發展,進行產業化開發,該所擬在沈陽渾南開發區建設更大規模的水下機器人試驗和生產基地。
人類當今正面臨著人口、資源和環境三大難題。隨著各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世界人口的不斷增加,人類消耗的自然資源越來越多,陸地上的資源正在日益減少。為了生存和發展,海洋開發勢在必行。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擁有14億立方公里的體積。在海底及海洋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及礦產資源。在6000米以下的大洋底部仍有生命存在,這種在極端條件下的生命,格外受到生物學家的重視。大洋底部還沉積著極為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尤以銅、錳、鎳、鈷含量最高,估計儲量為l.7萬億噸。海底錳的藏量是陸地的68倍,銅的藏量為22倍,鎳為274倍,製造核彈的鈾的儲藏量高達40億噸,是陸地上的2000倍。海洋還是一個無比巨大的能源庫,天然氣水合物總量相當於陸地燃料資源總量的2倍以上。海底儲存著1350億噸石油,近140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因此,洋底的探測和太空探測類似,同樣具有極強的吸引力、挑戰性。
1991年,中國被聯合國批准為第五個深海采礦先驅投資者,承擔30萬平方公里洋底的探測任務,並最終擁有對礦產資源最豐富的7.5萬平方公裏海域的優先開采權。中國政府已把海洋開發作為21世紀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重點之一。
水下機器人是多種現代高技術及其系統集成的產物,對於我國海洋經濟、海洋產業、海洋開發和海洋高科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發展水下機器人,並將其作為海洋戰略制高點,提升我國海洋重大裝備水平,為海洋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提供成套技術與先進裝備保障,為海洋未來產業和國家海洋戰略創造有利條件與國際競爭能力,並將強大的技術領先優勢,轉換成為強大的產業開發優勢,是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歷史性的必然抉擇,更是其使命性的鄭重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