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電阻器產業鏈

電阻器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1-03-16 07:28:32

⑴ 國內被動元件唯一的一家陶瓷材料電子股票是誰

國內被動元件唯一的一家陶瓷材料電子股票是誰?綜投網(www.zt5.com)3月4日訊

業界表示,電阻龍頭國巨2月稼動率40%不到,訂單外溢到旺詮等相關電阻廠,其他廠商也進行一定程度的漲價。

據中國台灣媒體報道,受國巨電子漲價行為影響,電阻等被動元件掀起了漲價潮,台廠奇力新旗下旺詮上周通知通路商、EMS客戶調漲電阻價格,調漲幅度達60%以上,為歷次漲價最大單一漲幅,後續不排除再漲的可能性。

從年初開始,MLCC、晶元電阻等被動元件已多次計劃調漲價格。此前漲價主要由龍頭國巨電子主導,目前已經擴大到行業內其他參與者,漲價效應已然形成。

被動元件對現代科技至關重要

被動元件主要用於電路中,控制信號傳遞、增益信號大小等功能,對於晶元、通信、面板等高新技術行業不可或缺。

電容、電感及電阻是最重要的三種被動電子元件,佔了整個市場90%的份額,它們的單顆成本、價格都很低,普通電阻可能只要幾毛、幾厘錢,但是電子產品中這三大被動元件的用量極大,主板、顯卡PCB上動輒上百顆電阻。

被動元件的市場規模增長迅速,2016年達到242.4億美元,預計2021年達到328.9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6.29%。隨著5G、VR、AI等多種前衛功能的逐步落地,未來被動元件的市場空間將會獲得倍數級的增長。

相較於MLCC,電阻標准化程度相對較高,進入門檻相對較低,但是電阻的市佔率卻高度集中在台灣,加上日商在非車用的大尺寸電阻上,有淡出姿態,韓系廠商也不產制電阻,因此電阻是比電容更依賴台廠的被動元件,台系廠商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以產能來看,國巨是台灣被動元件龍頭,也是全球晶元電阻龍頭,月產能已經達到900億顆,全球份額高達34%,遙遙領先第二大廠KOA的9%,全球第二大廠至第五大廠的產能合計,不及一家國巨。

近期被動元件價格連續上漲

被動元件的漲價經過了兩個大的階段。節前主要是價格止跌回穩,需求上升;節後主要是收疫情影響,交通不暢、開工率低導致的供應減少,下遊客戶哄搶導致價格暴漲。

去年下半年開始,被動元件就從底部躍起,價格一路上漲。去年11月末,被動元件廠商大毅科技率先表示已對旗下電阻產品完成了漲價動作。後國巨以關閉交易系統的方式來了一波花式漲價。三星電機在去年12月就針對分銷商調漲MLCC價格,並鎖定在104、105等常用料號上,調漲幅度約5-10%。

節後疫情導致生廠廠家遲遲難以開工,下遊客戶庫存嚴重不足,補倉需求急升。龍頭廠商國巨電子由於估計開工情況不足,此前已經連續數次調高了產品價格預期漲幅,最新漲幅在70-80%之間。

業界表示,電阻龍頭國巨2月稼動率40%不到,MLCC、晶片電阻的庫存均不到30天,加上對EMS客戶調漲的幅度中,有為數不少的規格漲幅達100%以上,訂單外溢到旺詮等相關電阻廠。其他廠商來看,華新科針對通路商調漲10%,旺詮上周針對大中華區直營及經銷客戶調漲全系列電阻價格幅度達60%以上,後續還有繼續上調的可能性。

天風證券(7.06 +0.71%,診股)認為,疫情擴大行業供需缺口,漲價邏輯強化,密切關注日韓供應鏈進展。另外,未來5G/IOT/電動車供應鏈需求增長,推升被動元器件景氣度。

⑵ 這種電阻模塊什麼地方有賣

這位朋友,你好,這個呢,可以到維修電器的一些商店器材就可以買得到。

⑶ 移動支付概念股有哪些

移動支付概念股:

移動支付也稱為手機支付,就是允許用戶使用其移動終端(通常是手機)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單位或個人通過移動設備、互聯網或者近距離感測直接或間接向銀行金融機構發送支付指令產生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行為,從而實現移動支付功能。移動支付將終端設備、互聯網、應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機構相融合,為用戶提供貨幣支付、繳費等金融業務。

移動支付主要分為近場支付和遠程支付兩種,所謂近場支付,就是用手機刷卡的方式坐車、買東西等,很便利。遠程支付是指:通過發送支付指令(如網銀、電話銀行、手機支付等)或藉助支付工具(如通過郵寄、匯款)進行的支付方式,如掌中付推出的掌中電商,掌中充值,掌中視頻等屬於遠程支付。目前支付標准不統一給相關的推廣工作造成了很多困惑。

移動支付標準的制定工作已經持續了三年多,主要是銀聯和中國移動兩大陣營在比賽。數據研究公司IDC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移動支付的金額將突破1萬億美元。強大的數據意味著,今後幾年全球移動支付業務將呈現持續走強趨勢。


⑷ 厚膜電阻器行業的基本概況和未來發展趨勢怎麼樣

不興盛,也不會衰落。電阻行業本就如此

⑸ 貼片電阻電容缺貨漲價的原因有哪些

要看買少整盤買便宜特別淘寶
拆零買數量少貼片電阻1內貼片電容4內
淘寶數賣家拆零百單位或千位單位售
價格等

⑹ 武漢城市圈各產業的具體數據

正確選擇武漢未來十年既能帶動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又與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要求相適應的支柱產業,是關系武漢國民經濟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立足於武漢現實產業基礎與未來武漢城中功能的提升方向,作為「一家之言」,我們擬選擇光電子通信產業、鋼鐵產業,交通運輸產業。商貿產業。旅遊產業,住宅產業等八大產業作為新時期武漢的支柱產業(以下稱新的支柱產業)。需指出的是。六大產業伙發育狀況看可分三個層次,一是具有發展優勢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如光電子通信產業,目前規模雖然不大,但具有巨大發展潛力;二是發展比較成熟的傳統產業,如第二產業小的鋼鐵業,第三產業中的商貿業、交通運輸業,特別是鋼鐵業,歷來是武漢經濟的強鞏需要在新時期再領風騷;三是新興的服務業,如旅遊業、住宅業,武漢要掘棄「非生產性領域」觀念,將它們納入到支柱產業范疇培育發展。我們認為,以上六大產業可構成武漢經濟跨世紀發展的新的支撐框架,到2010年六大產業佔GDP比重可達64%左右。

一、光電子通信產業

光電子通信產業是全球剛剛起步的高科技產業,光電了通信技術的發展,將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又以新需求推動新的供給,引發新一輪經濟的高速增長,是當今新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選擇光電子通信產業為新的支柱產業,符合武漢市這一產業技術與規模發展的現狀與要求。
(一)武漢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與人才優勢
武漢是我國光纖通信的發源地,武漢郵電科學院在光纖光纜、光電器件、光傳輸設備、光儀表方面的研究與工藝技術在全國居領先地位,該院兩個IP技術標准獲國際電信聯盟批准,標志著武漢在這一領域走在世界前列。華中科技大學擁有我國第一個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兒個激光工程研究中心,該校46項激光方面科研成果有16項獲國家專札並保持國內領先地位。武漢地區42名兩院院士中有10人是我國光於信息技術領域的學科帶頭
(二)武漢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現實基礎
光電子通信產業在光子與電子相輔相成的基礎上發展,其產業鏈很長,相關產品可以分解出光纖光纜、設備、軟體、電子商務等很多行業。1999年,全市規模以上電子丁業企業66家,完成電子工業產值72.13億元,在電信設備製造業方面,有移動通信、光通信等為代表的通信產品,電傳機、傳真機產品產量在全國領先;新型元器件方面具有生產優勢,石英晶體、熱敏電阻、金屬膜電阻生產居同類城市前列水平;計算機應用服務方面在全國擁有知名度,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的多媒體軟體、華工大的機械CAD軟體、武漢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的地理信息系統核動力所的模擬軟體等多項成果獲國家及其他科技獎。全市計算機社會擁有量超過50萬台,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家庭上網取得明顯效果,電子商務已經展開。以網路服務為載體的通信業發展迅速,其通信綜合能力。綜濟效益水平與發展前景均居全國城市的前列。1999年全市通信業業務收入29.24億元,固定資產原值82.25億元,交換機容量30.69萬門,固定電話用戶155.24萬戶,行動電話用屍50.79萬戶,市電信數據及多媒體通信用戶5.9萬戶,全市網際網路用戶達到35-40萬戶(專家測算數),對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鋼鐵產業

武漢鋼鐵公司是武漢鋼鐵業的主體,武鋼作為全國最重要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之一,於1958年建成投產。四十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新時期,隨著「控制總量調整結構」政策的實施,武漢鋼鐵產業作為國家重點區域布局之一將進一步發揮優勢,使其成為鋼鐵產品中的精品生產基地,進而繼續成為武漢的支柱產業。可以說,鋼鐵業是當前武漢最具優勢的產業。
一是具有綜合經濟效益的優勢。當前武鋼已經具備年產鋼鐵各700萬噸的生產能力,1999年生產鋼625.8萬噸,鐵61.4萬噸,分別比1990年增長29.5%和36.6%。完成工業增加值50.96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19.5%;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3.22萬元/人年,處於工業行業前列,在全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是具有新產品開發的優勢。武鋼是我國鋼鐵工業品種、規格最齊全的重要板材和關鍵鋼村生產基地,曾被評為全國綜合技術開發能力百強第2名。主要產品有熱軋卷板、冷軋卷板、鍍鋅板、鍍錫板、彩色塗層板、中厚板、冷軋硅鋼片、型村、重村、高速線材、棒材等200多個品種,80年代以來,一批主體設備通過更新改造,技術狀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先後實施三煉鋼系統工程、硅鋼改擴建工程、高速線材軌軋工程,一煉鋼「平改轉」工程等,具備了較強開發和生產新產品的能力,科技進步貢獻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近六年來研製開發的新產品有47個系列、139個產品,尤其是研製開發的高強匿橋梁鋼、壓力容器鋼、電機機系列用鋼、低焊接裂紋敏感鋼及取向硅鋼片等一大批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在國內僅武鋼獨家生產;集裝箱板、IF鋼。石油管線鋼等在國內也只有武鋼與寶鋼生產,均是國內目前十分短缺的替代進口品種。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三是具有產品質量的優勢。武鋼堅持和深化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不斷深化質量保證體系,成為我國首家通過質量體系國際認證的國有特大型企業。先後有100多產品獲全國、省。部優質產品證書,有24個鋼材品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四是具有明顯的價格、營銷、售後服務優勢。武鋼近五年來開展「成本效益縱深行」活動,不斷降低成本,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並逐步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營銷體制,鋼材銷售網路覆蓋除台灣、西藏以外的全國所有地區。並向海外輻射,產品銷往東南亞、韓國、日本、台灣、美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

三、商貿產業

商貿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是市場經濟成熟度的重要標志。國外經濟學家把商貿業稱為經濟發展的推進器和穩定器,即是指在經濟的高速增長期,繁榮的商貿流通能夠推進國民經濟的全面增長;在經濟的緊縮調整期,商貿業又可以吸納大量勞動力,從而對社會生活的穩定起到十分突出的作用。對於武漢而言,商貿業是反映綜合實力水平和社會繁榮程度的一個「窗口」,是不斷強化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與輻射功能的助推器。因此,選擇商貿產業作為武漢新的支柱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一)商貿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增長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武漢歷來是我國內地最大的商貿中,商貿產業是傳統的重點優勢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至關重要。建國初期在總體經濟水平較低的條件下、商貿產業比重超過20%。隨著國家建設重點的轉移,商業比重下降,但一般佔10%左右。改革開放以來,商貿產業作為「兩通」之一翼開始起飛,九十年代商貿業大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1999年武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39.55億元,是1978年的8.4倍(扣除價格影響)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0.7%,比GDP年均10.5%速度高0.2年百分點,其規模從1994年以來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等城市、居第六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穩居第二位。商貿產業的發展與經濟總量增長關系密切。統計資料表明、由市場銷售所決定的消費需求,對經濟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且呈剛性推動。進入九十年代以來,武漢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2.3%其中最高為1999年達到80.6%,最低為1994年40.0%,水平差異為40點。而同期投資貢獻率差異達105點,凈出口貢獻率差異達164點,可見商貿業的發展事關上市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人局。據投入產出資料,商品流通貨幣值增加1元,可以推動社會生產2元以上的增加量,武漢每人增加1元的銷售值,全市即可增加1500萬元的社會生產量。
(二)商貿產業市場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1、網點、人員增加,市場服務化程度提高。1999年末,武漢而業及餐飲業網點為14.68萬、其中:零售網點佔63.15%,批發網點佔22.11%;小型企業佔98.72%。全部網點比1990年增加1.35倍。隨著商業網點密度上兒從業人員迅速增加,1999年商貿及餐飲業吸納勞動力76.74萬人,比1990年增加1.31倍,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18.37%,從業人員與全中人口比例為1:9.63,而1990年為1:20.00;每個網點的服務人口為50.4人,而1990年為107.0人,1978年為 640.0人。
2、主體多元發展,市場競爭激烈。在放開經營、公平競爭的大環境下,經濟主體竟相發展,結構調整抓緊進行。1999年非公有經濟銷售比重佔46.3%,比1990年上升30.l上百分點。其中三資企業銷售佔2.1%,其數額比外資開始迸漢的1993年增長11.3倍。大型商場經過更新改造提供了現代化的購物環境,發展了連鎖經營、特許經營、代理配送,網上購物等經營業萬言書態,精品屋、專賣店遍布武漢三鎮,舊貨業、租賃拍賣也開始出現,各種促銷手段把經營管理方式推人高水平。
3、商品市場建設規模持續擴大。商品市場建設進展順利,基本形成以市一級市場為主體,區(縣)級市場互為補充,多種經濟主體,多種經營方式的大市場、大流通、大服務的格局。到1999年底全市商品交易市場共有699個,其中消費品市場621個,生產資料市場78個,營業回積超萬平方米的市場57個;商品市場成交額億元,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37個,市場規模的增長幅度在同類城中處於前列。

四、交通運輸產業

交通運輸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它溝通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提升城市形象,維系武漢跨世紀發展的重要基礎。武漢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稱,其置居中,中國絕大部分大城市都在以武漢為中心,半徑為1000公里的圓圈內。優越的地理自然條件,促成了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獨特優勢。未來二十年,交通運輸產業將進一步發展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一)武漢交通運輸產業的優勢在於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武漢的交通運輸產業由鐵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種運輸方式構成,各種運輸方式有其不同特點。五種運輸方式共同構成了優勢互補的武漢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發展迅速
「八五」以來武漢集中財力投資於交通基礎設施,使綜合運輸能力加強。鐵路方面,建成了華中第一站一漢口火車站,改造了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一京廣線鄭武段,機車車輛達到牽引內燃化;公路方面,道路面積增長較快,1999年達到1500萬平方米,比1990年增長41.6%,先後完成了107國道、318國道等10條出口通道。建成了日運輸力達12000人的武漢客運總站,公交,汽車線路達700多條,日客運能力達20萬人、增加了空調卧鋪客車、雙層客車、集裝箱貨運汽車等。水運方面,建成了內河最大的客運站一武漢港客運站和一些大型碼頭、如年吞吐量90萬噸的武漢青山外貿碼頭、集四項國家科技成果於一身的紅鋼城多用碼頭和年吞吐量150萬噸的舵落口碼頭;航空方面,建成了國內一流水平的武漢大河機場,引進租賃了一批波音737大中型客機。空中航線達91條。日客運能力達到1.80萬人以上。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的加快,為武漢提供了展示區位優勢,變區位優勢為經濟優勢的機遇。1999年交通運輸產業增加值為59.76億元,比1990年增長10.3%、占當年GDP比重為55%。

五、旅遊產業

旅遊產業是當今世界最富生機與活力的產業其經濟份額與勞動就業面均佔全球10%以上,有專家預測,未來二十年。世界旅遊人數與旅遊創匯將分別以年均4.3%與7.6%的速度增長。這一速度遠遠高於全球的經濟增長。當前「入世」在即、經濟一體化的浪潮沖擊著生產。貿易要素,也必將伴隨入流的涌動。因此武漢要盡快採取應對措施,搶占旅遊戰略高寺。在武漢84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做起這個朝陽大產。
(一)發展旅遊業的山水資源依託
依託山水建設旅遊城市、是面向21世紀發展旅遊產業的首要舉措。武漢總體地勢低平,北部小片山丘最高海拔87.3米,其餘95%以上的面積均屬江漢平原東部的地域,是淺丘性的河湖沖擊平原。武漢的山不高,但數量約有200多座,一般都有較好的觀賞價值。自然賦予武漢的山水以獨特的美,其誘人的魅力是旅遊業的最可寶貴的資源。
(二)建設旅遊城市的歷史人文資源依託
武漢歷史文化積淀豐厚。據有關旅遊資料,目前全市己開發的旅遊人文景觀256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1處,市級104處,區級87處。全市有優秀歷史建築102項。為了建設獨具特色的武漢旅遊業,必須從開發浩如煙海的歷史遺存中,突出入文旅遊資源建設的承接性、融合性、革命性、發展性。承接性是指楚文化、中原文化、漢味民俗文化景點的保護與建設、加以黃鶴樓、盤龍城、集家咀等為標志的文化景觀的進一步仟發;融合性是指宗教文化遺存及其交融,如晚清洋務派代表人物張之洞及其「湖北新政」的歷史遺存、漢口中西合壁交融的建築的保護與開發;革命性是指辛亥革命的遺存、毛澤東及其他老一輩共產黨人在武漢活動遺存的深度開發;發展性是指改革開放以來的人文景觀建設,如蔚為壯觀的南望咀——龍王廟旅遊景觀建設等。如能將以上四者結合起來,就能體現武漢旅遊產業的深厚文化底蘊與面向未來的氣魄,從而就抓住了建設武漢優秀旅遊城市的精、氣、神。
(三)建設旅遊城市的產業依託
武漢旅遊業的發展一是依靠旅遊業本身,二是需要其他產業的支持、融合與交流。 從旅遊業本身來看,90年代以來武漢硬體設施明顯改善,現代化程度逐步提高、為發展旅遊業打下了基礎,1999年末全市賓館飯店142家,從業人員2.1萬人,全市裡級飯店47氛其中五星級飯店1家、四星級飯店2家,旅行社106家,定點院校14家。本年接待國內旅遊者1748萬人次,實現收入104.8億元;涉外旅遊者16.1萬人次,創匯收入7336萬美元。從產業融合情況看,綜合開發型的旅遊產業開始興起。旅遊業亦稱無煙產業,投入少、收益大,產業關聯度高,可以橫跨一、二、三產業進行深度開發。有資料顯示,旅遊收入多增加1元,相應第三產業增加值可增加10.2元。目前由於觀光農業的發展,全市相繼出現森林公園、度假村、垂釣區,旅遊業與農業融合的趨勢明顯。與此同時,旅遊業與二、三產業發展也在互為融合,到開發區觀光、漢正街購物逐漸成為旅遊時尚。
(四)發展旅遊業的區位優勢依託
武漢的區位優勢,是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條件。要利用這一優勢,合理組織豐富多彩的旅遊市場。編排以武漢為中心的旅遊線路,盡快建設以武漢為中心,以長江中游地區國家級風景區、自然保護區、歷史文化名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內的輻射全國、接軌國際的「大武漢旅遊圈」形成吸納客源與輸送客流的良性循環譏制。

六、住宅產業

住宅產業是為人類生活提供居住空間的產業。它包括第二產業中的住宅建築業和第三產業中的房地產服務業。大力推動住宅消費、扶持與培育住宅產業,使其成為支柱產業,是武漢面向21世紀,振興經濟的重要舉措。
(一)住宅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住宅是人們最大的生活資料,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從消費需求演變趨勢看,80年代人們的衣食、住、行四大基本需求中的前兩項已經基本解決。進入90年代後,市場無新的消費熱點,消費性儲蓄持續積累,城市居民總體購買力上升到「萬元級」,但消費尚未「升級」。因此開拓住宅市場,調動與滿足經濟發展的最終需求,是居民消費的內在迫切面積為8.5平方米,距小康水平差3.5平方米,按原七城區人口384.78萬人計算,需住房1347萬平方米;城調資料還顯示,現在單元式配套住宅只佔總量72.8%,還有27.2%的住宅處於普通住宅及其他住宅的低水平狀況;每年有近5萬對新婚家庭;全市有170多萬流動人口,以上因素都構成住宅市場的巨大潛在需求。
(二)住宅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住宅業有較強的相關效應,前後與50多個行業相關聯。與建材、冶金、紡織、化工、機械、儀表、木材等行業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家電、傢具、裝修、金融、保險、旅遊、運輸、商業等行業發展。有關專家預測,如果住宅建設增長10%,就能推動GDP增長0.5至1個百分點。未來10年武漢如能發展市場潛力大而又與其他產業相關性強的住宅產業,對於促進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保持長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又會給住宅產業自身發展帶來寬松有利的宏觀環境。
21世紀初葉,武漢住宅產業面臨著產業水平不斷提高的機遇。首先是資金來源增加,隨著投資環境的改善,在區位優越的武漢,住宅產業將成為外商投資的重要目標。
其次是產業技術含量不斷提高。隨著開放的擴大,人們對住宅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住宅消費個性化的超勢已見端倪,千樓一面,千戶一面的「火柴盒」式住宅樓不吃香了,除面積需求外,還出現個性的需求。

⑺ 電阻器件發展史

電子元器件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濃縮的電子發展史:

電子技術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二十世紀發展最迅速,應用最廣泛,成為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第一代電子產品以電子管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誕生了第一隻半導體三極體,它以小巧、輕便、省電、壽命長等特點,很快地被各國應用起來,在很大范圍內取代了電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塊集成電路,它把許多晶體管等電子元件集成在一塊硅晶元上,使電子產品向更小型化發展。集成電路從小規模集成電路迅速發展到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從而使電子產品向著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穩定、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由於,電子計算機發展經歷的四個階段恰好能夠充分說明電子技術發展的四個階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從電子計算機發展的四個時代來說明電子技術發展的四個階段的特點。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於1946年在美國研製成功,取名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這台計算機使用了18800個電子管,佔地170平方米,重達30噸,耗電140千瓦,價格40多萬美元,是一個昂貴耗電的"龐然大物"。由於它採用了電子線路來執行算術運算、邏輯運算和存儲信息,從而就大大提高了運算速度。ENIAC每秒可進行5000次加法和減法運算,把計算一條彈道的時間短為30秒。它最初被專門用於彈道運算,後來經過多次改進而成為能進行各種科學計算的通用電子計算機。從1946年2月交付使用,到1955年10月最後切斷電源,ENIAC服役長達9年。

盡管ENIAC還有許多弱點,但是在人類計算工具發展史上,它仍然是一座不朽的里程碑。它的成功,開辟了提高運算速度的極其廣闊的可能性。它的問世,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從此,電子計算機在解放人類智力的道路上,突飛猛進的發展。電子計算機在人類社會所起的作用,與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蒸汽機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ENIAC問世以來的短短的四十多年中,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異常迅速。迄今為止,它的發展大致已經了下列四代:

第一代(1946~1957年)是電子計算機,它的基本電子元件是電子管,內存儲器採用水銀延遲線,外存儲器主要採用磁鼓、紙帶、卡片、磁帶等。由於當時電子技術的限制,運算速度只是每秒幾千次~幾萬次基本運算,內存容量僅幾千個字。程序語言處於最低階段,主要使用二進製表示的機器語言編程,後階段採用匯編語言進行程序設計。因此,第一代計算機體積大,耗電多,速度低,造價高,使用不便;主要局限於一些軍事和科研部門進行科學計算。

第二代(1958~1970年)是晶體管計算機。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晶體管,10年後晶體管取代了計算機中的電子管,誕生了晶體管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的基本電子元件是晶體管,內存儲器大量使用磁性材料製成的磁芯存儲器。與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相比,晶體管計算機體積小,耗電少,成本低,邏輯功能強,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第三代(1963~1970年)是集成電路計算機。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1958年夏,美國德克薩斯公司製成了第一個半導體集成電路。集成電路是在幾平方毫米的基片,集中了幾十個或上百個電子元件組成的邏輯電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的基本電子元件是小規模集成電路和中規模集成電路,磁芯存儲器進一步發展,並開始採用性能更好的半導體存儲器,運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幾十萬次基本運算。由於採用了集成電路,第三代計算機各方面性能都有了極大提高:體積縮小,價格降低,功能增強,可靠性大大提高。

第四代(1971年~日前)是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隨著集成了上千甚至上萬個電子元件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電子計算機發展進入了第四代。第四代計算機的基本元件是大規模集成電路,甚至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集成度很高的半導體存儲器替代了磁芯存儲器,運算速度可達每秒幾百萬次,甚至上億次基本運算。

⑻ 中國 電子產業 現狀 去哪裡能找到資料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一、電子信息產業概念及產業鏈分類

電子信息產業是研製和生產電子設備及各種電子元件、器件、
儀器、
儀表的工業。是軍
民結合型工業。由廣播電視設備、通信導航設備、雷達設備、電子計算機、電子元器件、電
子儀器儀表和其他電子專用設備等生產行業組成。美國經濟學博士馬克

波拉特在《信息經
濟:定義與測算》中將產業劃分為:農業、工業、服務業、信息業,首次將信息產業納入國
民經濟產業范圍。

從產業鏈角度看:
分為終端產品
(手機、
電腦等)

電子中間產品
(汽車音響、
空調等)

配件(電腦主板、顯卡等)
、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電阻、電感、電容等)

電子行業主要產業鏈有:通信產業鏈、計算機及外設產業鏈、
軟體產業鏈、數字視聽產
業鏈、集成電路產業鏈、新型平板顯示產業鏈、LED產業鏈、第三代移動通信產業鏈等

二、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和特點

1
、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
以通信、
計算機及軟體產業為主體的電子信息產業憑借其驚人的增
長速度,
一舉成為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性產業。
它在各行業激烈的經濟技術競爭和產業
結構調整升級中高速發展,增長速度基本保持在
6
%~
10
%之間,平均為同期世界
GDP
增長
率的
2
倍。

2
、電子信息產業特點

(

)
新的產業分工體系形成

產業分工進一步細化,
開始向工序分工轉變。
產業鏈和產品工序的作用日趨明顯,
產業
由梯次轉移向直接投資轉移。比如說,由於
SMT
技術的發展,原來的整機廠板子都不做了,
開始投資研發,
加大新機型組裝和銷售力度。
例如蘋果手機,
蘋果公司主要負責產品的投資
研發等,整機、配件的生產主要有富士康等企業代工。

(二)技術、品牌、資本、規模和市場份額的作用加大

市場、
資金和技術的國際化使得國際競爭由資源、產品的競爭轉向技術、品牌、資本和
市場份額的競爭,
核心技術和品牌成為競爭的關鍵。
由於技術高速發展和市場激烈競爭,
使
得技術開發的難度和風險越來越大,
所需經費和高科技人才投入越來越多,
從而跨國公司聯
合研究開發應運而生。

電子信息產業的利潤主要取決於核心技術、
知識產權、
自主品牌和生產規模。
就整機廠
家來說,中國微波爐第一大戶格蘭仕由於依靠定牌加工(
OEM

,自身收益也只有
3


5
%。
售價
600
美元的
iPhone4
,進行組裝的富士康等中國組裝企業,則只得到每台
6.54
美元的酬
勞。而蘋果公司在每台
iPhone4
上的獲利高達
360
美元,即利潤約為
60%


(三)跨國公司主導地位突出

目前,
世界上已形成了幾萬個跨國公司,
但在各行業有影響的只有幾千個,
主要以世界
500
強為主。
這些跨國公司在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兼並之風席捲全球,
主導競爭潮流已成定勢,
比如說,在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各領域起主導作用的跨國公司主要有以下企業:

計算機領域:蘋果、惠普、戴爾

電子視聽領域:索尼、松下、飛利浦、三洋

通信領域:蘋果、摩托羅拉、諾基亞、黑莓

集成電路領域:英特爾

軟體領域:微軟、
EDS

(四)產品界限和產業界限日趨模糊

數字技術促進了音視頻、通信、
計算機三大類產品間互相融合。電信網、電視網和計算
機網交叉經營、資源共享且相互滲透已是大勢所趨。電子技術與機械、汽車、能源、交通、
建築、
輕紡、冶金等產業的結合不斷催生了新的技術領域和更廣闊的產業門類。計算機、手
機、
傳真機大量進入家庭,
使消費類和投資類產品邊界模糊。
數字化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發
展促進了
PC

TV
的融合,使家用電視機、計算機、通訊終端融為一體的信息家電出現。

三、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

1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

從全球來看,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從

默默無聞

跨越到了

名列前茅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
重要的消費電子生產基地

,多個消費電子產品產銷量在世界市場上排名第一。
2010
年,我
國電子消費品進出口總額達到了
10128
億美元,
同比增長
31.2%

佔全國外貿總額達到了
34%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消費電子生產基地,
多個消費電子產品產銷量在世界市場上排名第
一。
2010
年我國規模以上消費電子產業銷售收入規模達
7.8
萬億元,增長
29.5%


消費電子
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一五

期間,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結構從單一製造業轉變為製造業與軟體服務相結
合,
從集中於產業鏈下游轉變為產業鏈上下游相結合。
受金融危機沖擊以來,
我國進一步加
快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

2009
年,
軟體產業占電子信息產業的比重已達
15.6%


2004
年的
9.1%
提升了
6.5
個百分
點。

同時,隨著產業集中度的提升,產業區域聚集效應日益凸顯。目前,我國已形成了以
9
個國家級信息產業基地、
40
個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園為主體的區域產業集群。
特別是長江三角
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三大區域,
勞動力、
銷售收入、
工業增加值和利潤佔全行業比重均
已超過
80%

產業集聚效應及基地優勢地位日益明顯,
在全球產業布局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這些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之間已呈現出空間分工的雛形,
主要體現在產業空間分工和價
值鏈空間分工兩大方面。

珠江三角洲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福州廈門電子帶,
包括深圳、
東莞、
中山、
惠州、
福州、
廈門等地,
是消費類電子產品、
電腦零配件以及部分電腦整機的主要生產、
組裝基地,
目前
主要承擔製造職能;

長江三角洲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包括南京、無錫、蘇州、上海、杭州、寧波等地,主要

是筆記本電腦、半導體、消費電子、手機及零部件的生產、組裝基地,目前除主要承擔製造
職能外還承擔部分的研發職能,其中上海還是國內外知名
IT
公司總部的匯集地;環渤海電
子信息產業集群,
包括北京、
天津、
青島、
大連、濟南等地,
主要從事通信、
軟體、元器件、
家電的生產,
目前除承擔製造職能外還承擔研發職能,
尤其是北京,
是全國電子信息產品的
研發、集散中心,國內外知名
IT
公司總部的匯集地;

而成都、西安、武漢等地,則主要是家電、元器件和軍工電子的生產基地,目前主要承
擔製造職能。

2
、我國信息產業存在的問題

我國信息產業較歐美的國家相比起步晚、
起點低,
通過國家的支持及自身的努力,
也已
成為信息產業大國,可不是強國,

由於技術的差距.還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1
)產業規模小、結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

我國信息產業沒有形成規模效益,
更沒有產業集群。
產業規模小容易產生浪費,
不僅在
資源方面,
還有技術的浪費。
產業的結構

硬重軟輕


以電子信息設備製造業為主,
軟體業、
信息服務業占的比重低;
而發達國家信息產業的結構是

軟重硬輕


軟體占的比重已超過硬
件。
我國信息產業這種不合理的結構制約了產業的發展。
就信息產業門類而言,
呈現出不平
衡態勢。


2
)信息能力處於世界低水平之列

信息能力是一個國家生產信息產品和開發利用信息產品的綜合能力。
在全球
28
個主要國
家和地區信息能力測評中,
中國排在倒數第二位,
在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
信息化人才和人
口素質、國家對信息產業發展的支持等三方面,我國均排在最後一位。


3
)核心基礎產業薄弱、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核心基礎產業薄弱表現為:
信息產品產值低,
生產手段落後。
信息產業內部各個分支行
業之間聯系鬆散,

缺乏互動的協調機制:一方的發展不能帶動另一方發展,一方的落後卻
制約著另一方的進步。信息產品或服務仍以勞動密集型為主,

出口產品附加價值低,企業
綜合競爭力不強。
而自主創新能力急待提高,
科技投入不足,
鼓勵創新的配套政策還不完善,
管理體制和機制還不能滿足自主創新的要求。
核心技術掌握在歐美發達國家手中,
技術受制
於人。


4
)人才流失嚴重.缺乏高技術人才

世界各國不惜花巨資來培養高水平的信息專業隊伍。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對於信
息產業的發展更是至關重要。
只有擁有技術,
信息產業就會向前發展。
但是我國電子專業人
才流失嚴重,
電子特別是高科技行業嚴重缺乏高科技人才。
加強人才培養,
建立一支具有很
強研發創新能力的信息人才隊伍,是我國電子產業急需解決的困難。

四、電子產業發展的探索性建議

1
、政策扶持,促進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充分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鼓勵電子電器企業
加快技術改造,
引進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
加快提升電子電器行業生產工藝和裝備水平,


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新入駐項目在稅收、
土地等方面給予優惠;對
重點企業的重大技改項目、
技術創新項目和高新技術產業項目,
實行財政獎勵制度,
打造出
產業自身的龍頭企業,成為行業中領軍型企業。

2
、加強龍頭企業和產業鏈建設。快速優化電子、電器產業的產品結構,上連下延擴展
產業鏈,形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圍繞

大項目

產業鏈

產業群

產業基地

的發展模式,
引進龍頭項目,
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集聚水平。
加快一批對電子行業結構調整、
產業提
升有一定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
力求完善一批產品科技附加值高、
帶動性強、
有利於形成產
業集群的重大項目,完善各產業集群地的產業鏈建設,形成葡萄串效應。


3
、鼓勵創新,提高產業整體競爭水平。電子產業的競爭,
歸根到底是高新技術的競爭。
要以企業為中心,
以市場為導向,
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鼓勵企業加大科研開發投
入。要引導企業重視知識產權工作,
特別是做好專利申請、無形資產與知識產權保護。
要加
強產學研結合,
發揮企業、學校、科研機構各自所擁有的優勢互補作用,提高企業自主創新
和研發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4
、儲備人才,提供產業發展智力保障。企業的健康發展,必須有高科技的技術人才、
高等的現代化管理人才和高素質員工隊伍作支撐,各類人才的引進需要穩定的渠道和平台,
需要長效的管理機制。
建立一個穩定的培訓體系,
有計劃地對各類人才進行培訓,
不斷地提
高他們的技術技能和管理水平。
與高職專業學校、
職業學校、
技工學校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
為電子產業提供和補充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保證電子產業的發展。

⑼ 社會對教師的期待是什麼

期待教師成為讓孩子們能健康成長的育才工程師。

閱讀全文

與電阻器產業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