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資本喜歡什麼樣的「文化產業」
2014年的文化產業並購將去年的產業熱潮繼續推高,據新生代文化產業交易資料庫統計顯示,上半年國內文化傳媒產業共發生約125起並購重組與戰略性入股事件,總交易金額達1000億元人民幣(美元交易均已折算),通過對這一系列產融互動事件的剖析,可以讓我們窺視到資本究竟喜歡什麼樣的「文化產業」。
Who:究竟是誰在買「文化」?
從並購方的公司性質來看,主要以A股上市公司與BAT等互聯網巨頭為主;美股和港股上市公司發起的並購事件僅有15起,這其中還包括騰訊、網路、360實施的4起並購;而非上市公司發起的並購事件有18起,且以財團和大集團為主,其中阿里巴巴及馬雲通過個人或者基金發起的並購事件就占據了7起;非上市公司反向收購上市公司的事件有5起,包括當代資產受讓上市公司國旅聯合(600358)17%的股份成為起控股股東、阿里並購文化中國(HK.01060)、馬雲和史玉柱的雲溪投資入主華數傳媒(000156)、印紀傳媒(DMG)借殼高金食品(002143)、阿里巴巴及雲峰基金戰略性入股美股上市公司優酷土豆等;除此之外還有一宗國企重組,即上海文廣的大改革,涉及到東方明珠和百視通兩家上市公司。
從並購方所處行業來看,有超過1/3並購事件(45起)買方為非TMT行業,最近有句流行的玩笑話「中國養豬的、做乳製品的、開餐館的、做金屬管材的、賣五金的、放煙花的企業有什麼共同點?答案:都變成了影視公司」,從中可看出文化產業並購事件的買方涵蓋了包括汽車零部件、地產園林、餐飲酒店、工程機械、IT通信、家居建材、煤炭有色、紡織服裝、儀表設備、新能源、金融投資等在內形形色色的行業,大部分可以歸類為具有典型周期性特徵的傳統低利潤行業;另外2/3並購事件的買方中,出版傳媒公司占據16起、影視動漫公司占據16起、游戲公司發起的並購占據9起、互聯網公司發起的並購有18起、廣告公司(基本上就是藍色游標一家)完成6起並購,產業鏈上下游與跨文化領域的並購成為主流,單純行業內整合的並購事件較少。
What:這個時間點什麼樣的文化企業更具市場價值?哪些文化領域更受青睞?
從被並購方或賣方所處行業來看,游戲相關公司占據了1/3(包括手游、網游等36起)、影視公司佔20%(包括影視劇、電視節目、動漫等26起)、廣告營銷相關公司佔15%(18起)、傳媒與新媒體公司佔11%(14起)、旅遊相關公司佔10%(12起)、彩票公司佔5%(6起)。可以發現,具有題材性概念、有躍遷效應的文化領域是資本追逐的熱點,不論是影視還是游戲,都具備市場高增長、投資回收期短、回報率高、風險高但如果有穩定的發行渠道收益也有保證的特點,且這些領域均有足夠的商業模式想像空間與細分市場空白。另外,一些以往非常偏僻的行業也都開始進入了並購的視野,比如博彩、體育等。
從文化產業不同細分領域的屬性來看,一般可以分為內容、媒介、產品、服務四大類,而上半年發生的並購事件中,對內容公司的並購佔到近6成(70起),還有近1/3為被並購主體為服務型公司,剩餘的少數幾個是媒介公司。可以看出,文化產業中最核心的價值仍然是創意、內容與有創意的人才,輕資產文化公司的價值正在被資本市場所認可與接受,這種局面已經與兩三年前發生本質性和普遍性的變化,非常令人鼓舞。
②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我國文化產業低水平供求關系與非對稱結構性矛盾
我國的文化市場已有"長足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方面,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條件迅速改善,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需求正在被迅速釋放;另一方面,各種新型文化產業門類不斷產生,文化產業結構性變化頻繁。但是現有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文化產業還處在一種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對稱結構性矛盾的狀況之中。
從絕對值來看,我國居民的文化消費需要與文化產業部門的供給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出入。
從需求方面說,2000年,我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849美元,反映城鄉居民生活水準的恩格爾系數也降至50%以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280元,人均消費性支出是4998元,其中被列入統計的,與文化相關的旅遊、娛樂和耐用消費品、教育、文化服務、通訊等項消費總計949元,佔到可支配收入約19%。按照我國目前大約有4億城鎮人口計算,我國目前城鎮居民文化消費需求大約有379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2253元,人均消費支出中通訊和文教娛樂類支出280元,總計達到2520億元。這樣算下來,我國與文化相關的消費需求應該在6000至6500億之間(6314億元)。
從供給方面看,根據有關統計數據匯總,我們的文化產業各行業近年來(1998或1999年)進入統計的產值大約是6000多億(1998年6240億),其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1812.9億元(1998年),國內旅遊收入2831.92億,圖書報刊355億元,郵電通訊是1235.1億元(1998年),音像製品12.7億。(廣告業等尚未計入。
以上兩個大致相符的數字不過是分別從供需兩個方面描繪了我國文化市場的規模,卻還無法得出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可以令人滿意的結論。略做分析就可以看出,文化市場的現狀只是一種低水平的供需平衡,更何況,由於還存在著各種體制性問題,所以它還只是一個存在結構性矛盾的、非對稱性的平衡。
根據國際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時,消費支出中吃穿用類比重大大下降,住房類基本不變,而文化精神消費類支出開始大大上升;第三產業應該佔到GDP總量的40%左右,其中文化類產品的產值所佔比例也大大增加。我國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是第三產業的比例(33.2%)低於這個標准達6個百分點,其總量大約是5000億人民幣。盡管我們可以去除由於消費習慣和體制因素而出現的誤差,並去除可能用於非文化類消費的支出(如醫療等),餘量也應該有3000至4000億人民幣。
對於這3000至4000億人民幣的市場空缺應該做如何理解?
一種解釋是,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能力被大大壓抑了,因此制約了文化產業的成長。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比如說,根據我國文化產業部門各種散見的數字,我國的電影業、電視業存在大量的經營不善和虧損,許多作品出版後無人問津,庫存積壓嚴重;而一些作品卻不明原因地驟然獲利。有統計表明,電影的生產近年來在走下坡路。1992年我國共生產了170部故事片,為近10年來之最,此後1995年是146部,1996年是110部,1997年是88部,1998年只剩下82部。我們本應不斷增加的觀眾都上哪裡去了呢?近年來,火爆一時的傳統文化娛樂業如歌廳舞廳等經濟效益迅速下滑,成為虧損行業。這些現象說明,我國文化產業部門所提供的產品,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和不斷變化著的文化消費需要。
還可以做另一種解釋,即我國居民事實上已經實現的文化消費有相當一個部分沒有被列入統計。目前音像界有一個被公認的市場容量計算方法,即根據居民的消費類視聽技術設備的擁有量估算音像製品的市場容量。根據這種方法,我國居民目前大概擁有:電視3.5億台、CD機1000多萬台、VCD機3000多萬台、LD影碟機500多萬台、多媒體電腦1500多萬台,等等。如果按照每個硬體每年均需要10件(套)新的音像製品統計,據信每年音像產品的總銷售額應有超過1000億元的規模,但根據有關部門1996年的統計,我國的音像製品只有不足20億元的正版收入,占總量的2-3%;根據1999年的統計,正版收入約有50億元 ,即使由於政府加大"掃黃打非"的力度,正版率有所提高,據信實際市場規模也應該在1500億至2000億左右。這方面的事實說明,有相當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正在流失。我們的文化市場供需之間存在巨大的結構性缺口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文化市場巨大的供求差別已經成為國家文化和經濟安全問題的隱憂。目前我國居民個人金融資產已經達到9萬億元左右,銀行存款約7萬億元,隨著我國在住房、養老、醫療和教育等方面各項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人們對文化、教育和娛樂的消費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個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無法填補的真空。加入WTO後,國外文化產業集團將可能以技術與內容的多重優勢大舉進入,迅速佔領我國的文化市場,文化市場"有限開放"的政策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可能會在不長的時間里遭遇嚴峻挑戰。
近年來,人們頻繁地看到這樣的數字: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超過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加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40%以上的份額。根據媒體的報道,我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允許一些國際知名傳媒集團進入我國媒體市場。這是一個重大的信號,說明文化產業國際化的進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國文化市場已經暴露在國際文化資本的強大壓力之下,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積累的經濟和文化之果已經成為國際文化資本垂涎的目標。
(二)我國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眾多但產業組織集約化程度不高
面對巨量的市場需求,以及國際傳媒文化集團大兵壓境,我國的文化產業在總體上缺乏競爭力,難以滿足人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這一點足令我們憂慮。我國的傳統文化產業誕生於計劃體制之下,長期以來既被行政體制分割又被各種政策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總體格局,表現出經營單位眾多,產業集約化程度不高,資源極度分散和不講經濟效益的突出特點。在文化市場迅速成型的今天,這些特點全部轉化為弱點。
從人員規模看,僅以文化部所屬文化產業機構為例。截至1999年,我國文化部下屬的企事業機構共33.07萬個,這里包括了藝術演出團體、影劇院、圖書館、群藝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從業人員共166.15萬人;當年國內演出場次是42.3萬場;國內觀眾達4.69億人次。文化娛樂業有機構17.47萬個,90.3萬人;文化市場其他經營機構9.7萬個,23萬人 。這些單位的特點是大多機構較小,如文化部下屬每單位平均才有5人左右。
從經營規模看,音像業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國音像製品的生產、復制單位近600家,每年生產正版音像製品(盒帶、VCD、CD和DVD)兩萬種約2億件(盤),平均每家企業年生產34萬件,月生產不足3萬;而銷售單位約有7萬個,每年全部正版音像製品銷售2億件,平均每個銷售點一年不過賣3000來件,日平均竟不足10件。圖書批發零售業是另一個例子。1999年文化部所屬圖書批發零售機構有13056個,2.3萬人,營業收入只有5.45億元,人均2萬3千元左右,每天營業額為60來元。
資源分散和集約化程度低的問題在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業中表現得極充分。我國新聞出版體制與傳統工業經濟管理體制有共同特點:新聞出版單位必須是以一定級別的行政機構為"上級單位",並且建立在其財政撥款的基礎上。這些新聞出版單位一旦形成就被固化,既不能淘汰也不能重組;新的需求一般產生於新的行政機構,通過新的撥款來建立,同樣先天不足。長此以往,新聞出版機構就隨著行政機構的膨脹而膨脹起來。這些新聞出版機構大都規模狹小、重復建設、效益低下,既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近2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各有關方面一直在嘗試對文化管理體制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實驗,但是基本狀況並沒有根本性改變。
據1999年的統計,我國報紙有2038種、期刊8178種、出版社500餘家,電台電視台3000餘座。這是一筆經數十年積累形成的巨大而寶貴的文化資源。在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如果我們自己不迅速對其加以整合、優化,轉變其經營模式,增強其競爭實力,必然成為國際性傳媒巨頭的獵取對象。
(三)我國文化產業的傳統的資源配置機制與市場化要求之間正在形成尖銳矛盾。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開始進入"快車道"。 1998年,我國政府職能部門不再直接辦刊辦報,退出出版經營領域,切斷了新聞出版單位與各個政府機構的傳統依附關系;2000餘家報紙和8000餘家刊物被"逼"上產業化運行的軌道。1999年,開始了傳媒集團和多傳媒文化產業集團的組建;2000年,"傳媒概念"走紅股市,開始嘗試傳媒集團與資本市場的結合。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後浪推前浪,從分行業的、局部的改革,逐步進入整體性改革的階段。
但是,資源配置機制混亂,條塊分割和行業壁壘與市場化要求之間的矛盾仍然困擾著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產業的基礎是市場,現代市場經濟要求公開、公正和公平的競爭,反對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壟斷;我國傳統的文化事業單位是按"條塊"(地方和行業一縱一橫)分割的方式設立的,目前盡管已經在不同程度上開始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實行"專業歸口管理",但是,離真正的市場競爭還有相當的距離。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利用與行政機構的傳統聯系,利用企業特殊的社會公益性質和意識形態功能,壟斷資源,操縱市場,謀取暴利;而另一些文化企業在做大以後,要做跨行業跨地區的資產重組甚至兼並,卻往往遇到阻力。在加入WTO的形勢下,在國際性"傳媒匯流"趨勢的影響下,一些廣電、報刊、出版企業在地方政府的協調下成立了集團公司,實現了"強強聯合"和"資產重組"甚至在當地從事了一些跨行業、跨媒體經營。這當然是一種進步。但我們也注意到,"媒體匯流"在西方是一種市場趨勢,在中國則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將結構調整與體制轉型結合起來,仍然是個問題。
這樣,文化產業的發展就與深層次改革問題相遇了: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既具有一般的行業屬性,又具有社會公益性質。其中的核心產業門類如傳媒產業,既具有大眾傳媒的特點,又是黨和國家的宣傳渠道。如何基於這些特點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既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康發展,又保證先進文化的主導作用,這是一個全新的問題,需要我們以創新的精神大膽開拓。
但是,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是一個更為根本性的問題,也是我黨和國家確保對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領導權的基礎。應該看到,在加入WTO和深化改革的形勢下,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傳統傳媒制度的經濟基礎和技術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的實現方式也已經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從以國家行政機制為中介的非自主方式,轉向以市場為中介的自主選擇方式。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探索在市場競爭條件下發揮傳統政治優勢的新辦法。因此,我們應特別注意研究調控文化市場發展的新體制、引導精神產品流通的新機制,以及活躍文化生產的新組織形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文化的發展。
當然,我們也看到,在出現了全球性的"傳媒匯流"和"放鬆管制"之後,由於文化內容產業發展的不平衡,甚至是西方發達國家也在重新考慮如何以新的產業政策、新的制度性安排對待文化內容產業的問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確保民族文化安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對全球化的共同戰略主題,將會出現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我們的政策制訂人員需要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
(四)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先進性要求與文化原創能力不足之間形成戰略矛盾,資源潛力不能轉化為產業實力
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還是有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是中國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世界上使用華語的人口為世界之最,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除在中國境內,還在東南亞、北美及歐洲的華人區具有廣泛的影響。這應該說是中國的文化企業進行市場開拓的最有利條件,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一直被認為是經濟全球化和國際交往中的最大消極因素。在經濟學的壟斷競爭理論中,保持產品差異被認為是維持產品在市場上的壟斷力量的關鍵。文化產品的差異首先是來自價值觀及表達手段的獨特性的;文化差異也是我們在國際競爭中和在趕超發達國家時可以依賴的比較優勢。
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中國的文化資源異常豐富,舉世公認。幾千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文明發展,幅員遼闊的國土上還留存著許許多多的歷史文化遺址、遺跡,還有各種類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觀;圖書館、博物館里保藏著數以百萬計的藝術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國人的言談舉止、風情習俗、節日慶典中保留著大量有形無形的文化符號;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對傳統文化進行了不間斷的研究和播傳。凡此種種,都為中國文化產品乃至其他可以負載文化符號的耐用消費品的設計、生產、創新提供了不竭的靈感源泉。
但是僅僅滿足於此顯然落後於時代。當今世界,文化已經具有原生形態、經濟形態和技術形態,新興文化產業得益於資本市場和信息技術兩駕馬車拉動,才有了前所未見的高速度,才將大批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和財富。我國正是在上述兩個方面都顯得被動和遲鈍。
比如,文化旅遊是將民族文化資源潛力化為產業實力的重要方式,旅遊業在我國文化產業各門類中還是產業化程度最高的部門,但是,在該領域將文化遺產轉化為產業的成功案例至今還極為鮮見。從多年前全國各地災難性的"人造景觀熱",到近年來有關部門關於文化遺產所有權和管理權能否分離,市場機制如何引入問題上的多次爭論,許多問題還沒有進行徹底討論,並轉化為合理的政策法規。事實已經證明,憑空建造的主題公園永遠不會有信譽,而文物的粗放利用則無異於破壞,正確的道路顯然應該在這二者之間。但是,在如何將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做到既保護了文化遺產,又推動了文化旅遊,我們還未能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方針,因此而貽誤了諸多發展的機遇。
文化遺產數字化是將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新興產業基礎的一個關鍵環節。目前,"文化內容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世界各國為迎接信息時代的到來,正大規模地將文化遺產轉換成數字化形態。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推動"世界的記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公眾公平地享有。1999年,在芬蘭倡議下,歐盟國家開始啟動一項多國框架性合作項目,名為"內容創作啟動計劃",文化遺產數字化被確定為基礎性內容。我國的文化資源數字化進程因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的啟動(1996年)可以說動手並不晚,但直至目前,還沒有形成國家發展戰略,還沒有將其上升為國家文化產業建設的基礎性工程,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深層危機。
向數字媒體轉移是將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為經濟資源的必要步驟,實質上是為空前規模的產業整合準備條件,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國際性信息技術集團和文化傳媒集團早已開始著手整合世界各國的數字文化資源,為開發新的世界市場做好准備;中國文化資源關繫到對中國文化產品市場的佔有,這塊市場也為他們覷覦已久。1999年,美國大片《木蘭》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鍾:中國的文化資源已經經國際傳媒資本之手轉化為文化產品,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界的強大競爭對手;2000年五一節,我國經歷了第一個"假日經濟"高峰,敦煌洞窟壁畫在大量遊人參觀的壓力下"不堪重負",美國的基金會開始與我商談"數字化虛擬洞窟"計劃;同年,日本信息技術企業加速了與我國故宮博物院關於建立數字化多媒體網上故宮博物院的談判進程。這兩件事說明,發達國家已經藉助經濟與技術雙重優勢,開始謀求對我國文化資源的新一輪開發,這一動向值得我們關注。
(五)WTO規制與現行中國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之間的矛盾
WTO是一種法律體系和政策系統。WTO所形成的諸多協定、協議廣泛涉及到文化產業的各個領域,有關文化產業的規章條例主要包括在WTO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規則,即《服務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之中。因此其基本原則也就自然地成為各成員政府制定和執行國內文化貿易政策的文本基礎,這就必然地要給這個國家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帶來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影響。
我國自80年代以來開始進行文化體制改革,90年代開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至今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規和規章構築起來的文化產業政策系統,以及由這個系統建立起來的文化管理機制,包括:《文化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演出市場管理條例》、《電影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音像製品管理條例》等,基本上涵蓋了現行文化產業領域。
然而問題是,現有的文化產業政策文本系統,基本上都是在兩種體制轉型過程中制定和形成的,並不是為加入WTO、或根據WTO原則而制定的游戲規則,因此,很大程度上帶有計劃體制的痕跡,這就出現了現存政策的目的性與WTO對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的要求之間的矛盾。同時,由於我國不同領域里的現行文化管理與文化產業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以政府的名義發布的,因此,行業和部門的利益保護色彩比較濃重。這樣一來,在整個政策的價值規定、功能及政府對社會文化資源的權威性分配中,應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較差。而所有這些都是與WTO貿易自由化原則、透明度原則、市場准入原則等存在著明顯的不一致和內在的規則沖突。
我國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修訂頒布已經在國內法與國際法的規制對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由於這些措施並未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在體制和制度上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如行政壟斷、市場准入、投資主體多元化、文化企業產權關系改革等,因此,舊有的矛盾不僅沒有消除,還進一步激起了新的沖突。同時,由於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統並未因機構的改革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合並而失去政策效能,還出現了新機構執行舊政策,"新瓶裝陳酒"的現象。在有的地方和領域,文化行政權力在資源重組和優化配置的名義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這種權力的高度集中,使得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不僅沒有失去原有的制度基礎,反而獲得了新的支持。
我國文化產業管理部門已經提出"大文化管理"的思路,但是由於缺乏政策系統的創新支持,預期的改革效果並未出現,於是政府也就難以實現從"辦文化"向"管文化"的戰略轉變。對中國來說,順利進入WTO的關鍵是實現制度創新和政策系統創新的有機聯動,倘若在制度和政策的層面上不能實現整體性創新,我國文化產業在21世紀的發展前景也就可能並不是那麼樂觀的。
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而且目前還處在發展和轉型過程中,因此,存在的根本性問題還是體制性的。任何國家的產業政策的基點都是兩個,即以市場為基礎,以政策為導向,更何況我國的文化產業是生存和成長於一個更為特殊的環境中的。在一定意義上,我們今天對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的認識,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的合理性,將影響著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還會進一步影響我國整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發展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共識,但是一個真正合理的產業政策的制定過程才開始,目前我
③ 如何理解文化產業供給側改革
需要明確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宏觀經濟命題,文化產業是這一命題的一個環節,所以,理解文化產業的供給側問題需要從文化產業的宏觀角色和文化產業自身內容兩個視角,這里我們是從是後一種視角進行解讀。
首先,需要明確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同時關注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只不過因時因地關注重點不同罷了。從中長期發展角度,關注供給側是必然邏輯。供給側問題最終要體現在產品(服務)的生產和消費,從文化產業看,「供給創造需求」似乎最明顯,因為大部分類型化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都是在生產之後被創造出來。二十多年來,出於刺激文化產業發展的考慮,政府對意識形態痕跡明顯的產品的進行嚴格監管,但對其他文化產品的供給事實上是放任的,對文化產品供給的放任事實上就是對文化消費的放任。而這正應了「供給創造需求」的定律,已經形成了並不良好的消費形態,反過來已經構成了對文化產業供給側改革產品供給的約束。從這個邏輯進行文化產業供給側改革,會落到產品本身和產品監管層面上,如果因此通過簡單粗暴的內容監管強化回歸到一元主導模式,又必然形成死循環。
減稅是另一個常被涉及的話題。無論是自由主義的美國供給學派還是後來的供給管理理論,核心都是財政政策,尤其是稅收政策,新供給經濟學汲取了傳統供給理論的有價值的部分。例如拉弗曲線對文化產業依然有意義,因為文化產業的確存在負擔過重導致供給乏力的現實困境。在這個角度,新供給經濟學提出了結構性減稅和減少行政干預的「雙減」政策主張,這一主張應同樣適用於文化產業。但是,稅負畢竟主要體現為企業的財務壓力,還無法證明目前的稅負水平對整體產業的資本形成、勞動供給和生產率形成了根本影響,簡單減稅或全面減稅是無法達到有效供給目的的。況且,從政府角度而言,區別對待的減稅政策畢竟需要謹慎採用,因為我們需要扶持的產業太多了。
其次,需要明確產品供給的背後是要素供給,要素供給的背後是制度供給,這是供給側三層遞進結構,也是問題的根本。從要素性投入看,文化產業的總體狀況是:資本供給明顯薄弱,與文化產業增加值3.7%的GDP佔比不匹配,資本市場體系也不完備;土地資源供給與產品產出關聯性不強,很多土地供給並未用於生產文化產品、文化資源挖掘與利用不足、人才資源匱乏、技術創新乏力,知識積累不足等等。新供給經濟學主張制度供給應內洽於要素供給體系,這對文化產業供給側改革尤其重要。2003年以來,國家通過一系列文化產業政策推動的制度供給,密度和質量可圈可點,但這是在空白基礎上的補課,還處於機械排列階段,制度和機制還未內化於文化產業,還需要精細化整合創新。堅持「雙效統一」與堅持文化產業的市場導向是不相悖的,直接監管不如間接監管,事前監管不如事中監管,硬監管不如軟監管。文化產業的制度供給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包括建立以市場為主要資源配置機制的市場規則、多元主體參與機制、要素市場體系、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投融資服務體系等。
最後,需要明確文化產業供給側的核心是改革和創新。文化產業的要素供給不僅基於傳統的土地(和自然資源)、資本和勞動力,更基於技術、知識這些具有創新特質的要素上。從經濟發展要素出發,技術、知識、制度、文化、管理和人才是新時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創新要素。傳統要素的創新體現在利用方式上,而這六個要素的創新體現在其本身,即其本身產生質變並帶動產業創新,這種「要素性創新」是最直接的供給側創新,這一模型對文化產業也是適用的。所以,堅持供給側改革和創新這一核心,就要通過改革進行頂層設計,通過創新在文化產業深層次、全要素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文化產業不僅需要技術創新,更需要全要素創新。
④ 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投資基金有哪些
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主要應通過市場籌措資金。因此,要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和公共財政理念,研究制定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文化產業特點的財政扶持政策,轉變財政直接投資方式,積極探索通過貸款貼息、設立投資基金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促進實現文化產業投資主體和投資渠道的多元化,利用資本市場拓寬渠道,構建完善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制。
⑤ 文化產業的現狀
中國文化產業特點中國本身文化底蘊豐厚,且文化沒有排他性,其他國家的文化產品進入中國後都能取得不錯的市場效益。
中國的文化產業大多有政府介入,文化產業重點項目由政府提出,重點文化企業由政府扶植或是經營。
文化產業總體起步晚,市場發育度低,沒有健全的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流動和獎勵機制。
現行教育制度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懂文化的不懂技術,學技術的輕視人文,文化產業實力偏弱,規模小,管理方式滯後。
中國文化產業分類新聞服務
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
廣播、電視、電影服務
文化藝術服務
網路文化服務
文化休閑娛樂服務
其他文化服務
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
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銷售 演藝業:建設10家左右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全國性或跨區域的文藝演出院線,形成1至2個國際知名的演藝產業集聚區,為實現從演藝大國到演藝強國的跨越奠定基礎。
娛樂業:打造5至10傢具有較大產業規模和較強競爭實力的娛樂業品牌,使國產娛樂設備、國產原創娛樂內容占據國內市場60%以上份額。
動漫業:力爭到2015年,動漫業增加值超300億元,著力打造5至10個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產動漫品牌和骨幹動漫企業。
游戲業:到2015年,游戲業市場收入規模達到2000億元。
文化旅遊產業:使文化旅遊成為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支撐。
藝術品業:到2015年,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達2000億元。
工藝美術業:到2015年,全國工藝美術業增加值超過6000億元,出口額超過200億美元。
文化會展業:形成3至5個覆蓋全國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會展。
創意設計業:舉辦1至2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意設計展會和賽事活動,支持打造3至5個世界知名的「設計之都」。
網路文化業:提高網路文化產品的原創能力和文化品位,進一步增強網路文化核心競爭力。
數字文化服務業:形成一批採用數字技術提供製作、傳播、營銷、推廣等服務的文化服務企業,為文化產業和高新技術融合發展提供支撐。 隨著文化產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各大文化產業企業間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文化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
中宣部改革辦副主任高書生從近幾年在政策協調和在基層調研中掌握的情況出發,認為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引人注目的趨勢:
一是我國文化資源進入到大調整、大整合的時期。文化資源的行政化配置體制已經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嚴重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不僅造成了地區的封鎖,還造成了行業的壟斷,最終對文化企業非常不利,表現為現文化企業非常弱小、同構化非常嚴重。中國和德國的出版業相比,我們全國有579家出版社,每年的產值都在600億左右徘徊,而德國貝塔斯曼2008年一年的銷售額就達139億歐元。我們產業集中度低,低到什麼程度?全國所有的圖書出版社加在一起不如國外的一家公司,包括我們的演藝也是如此。
因此,改革方向應該是打破這種舊體制,讓市場機制更多地在文化資源配置上起基礎性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文化資源的調整和整合就不是以誰的意志為轉移的,而是市場和資本的力量在推動它整合。
二是行業界限越來越模糊,出現了行業融合的趨勢。以前把文化細分成「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這三個領域,由於傳播技術和手段的日益多樣化,今後將逐漸出現融合的趨勢,行業界限將不再明顯。比如,廣電的兩張網,即有線電視網路和無線移動網,隨著技術改造和規模化發展,將成為整合文化資源的重要平台,出現電視圖書館、電視互聯網、電視報刊、電視劇場以及手機電視、手機電影、手機報刊、手機圖書等新業態,到時就很難說這些是屬於上述哪個領域中的了。
三是文化與旅遊以及製造業的結合越來越明顯。今後隨著文化資源的進一步開發,文化和旅遊的結合——也就是深度旅遊必將會在中國出現。同時,把文化的內涵或元素植入到建築裝修材料當中——這種文化和製造業的結合,既提高了產品的文化含量,又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
四是文化產業發展已經從自發轉向自覺。文化體制改革將向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方向發展,但是市場機制也有弊端。為了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基地的孵化和集聚功能,加強規劃及調控引導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當務之急是研究和制訂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布局規劃。 在2012年12月15日舉行的「2012年中國文化金融創新峰會」上,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劉玉珠表示,文化和金融合作的共識已經開始形成,這對產業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他還透露,正和財政部門一起研究財政資金來支持文化金融的新模式。
截止到2012年12月,文化部與各銀行機構部行合作的機制下,實現重點信貸融資項目97項,累計余額210.96億元,部行合作帶動了文化產業信貸余額的新高。
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已有77家文化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已有64家文化企業注冊發行了1449.5億元各類債券,為保證文化產業投融資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參與文化產業投資的基金是135個,資金總規模超過1795億元,多渠道、多種形式的融資方向極大的拓展了文化產業的投融資體系,為文化企業選擇多樣化的融資提供了可靠的條件。
劉玉珠表示,將進一步的探索文化與金融結合的新規律、新渠道,擴大與各類金融機構的合作,打造文化產業金融服務的全鏈條,鼓勵各類機構積極參與文化企業在建融資試點,文化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文化類無形資產的評估、流通工作。打造銀行、保險、證券等多方面參加的文化產業投融資全鏈條建設,在拓展延伸文化產業鏈的同時來順暢文化金融服務的鏈條。同時,注重於扶持小微企業,鼓勵民間投資、金融改革等政策的配合,依託文化金融工作的實施來推動文化企業的財務管理、資產評估、公司治理等相關工作的開展。投融資高潮
2012年文化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各地繼續加大投資興建文化產業園;文化與資本領域對接推陳出新,文化基金仍層出不窮。展望2013年,國家對文化產業大力支持的宏觀政策環境不會改變,文化產業投融資高潮或將再現;文化與科技結合成為文化產業的發展主題,各地有望出台相關落地政策,促進新興文化業態強勢發展。金融資本和文化產業的對接進展迅速。4月27日,人民網[微博]在上交所上市,這是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新聞網站。此外,新華網、華聲在線、央視網等50家中央、地方新聞網站也加入了改制上市大潮。同時,2012年下半年以來,文化產業基金再度大規模集中設立,其中,中誠騰龍旅遊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西部文化旅遊產業基金和西安曲江影視投資基金在9月設立的基金目標總規模高達202億元。資本之所以青睞文化產業與國家宏觀層面的支持是分不開的。2012年年初,文化部發布《「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文化部門管理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平均現價增長速度高於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十八大報告又再次強調「要將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預計2013年這樣的宏觀政策面將得到延續,文化產業投融資高潮或將再現。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為13479億元,比2010年增長21.96%,高於同期現價GDP年均增長速度4個百分點。我們預計,得益於宏觀層面的支持和資本的介入,2012年、2013年文化產業可望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長。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產業舞台成為「主角」。多部門聯合出台《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綱要》,提出「促進傳統文化產業的優化和升級,重點圍繞演藝、工藝美術及新聞出版全產業鏈等產業發展開展技術創新和應用服務示範,同時促進廣播電視網升級換代及新技術推廣」等促進文化、科技融合的政策方向;十八大報告更是強調「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在文化消費領域,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以電影產業為代表的大眾文化消費持續強勁,毫不理會經濟的「寒意」;而以藝術品拍賣為代表的高端文化產品消費則打了個「寒顫」,未來的發展還有賴於實體經濟增長的回暖。2011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131億元。《「十二五」期間中國電影產業黃金五年發展研究報告》預測,「十二五」期間中國電影票房將突破300億元,沖擊400億元,到「十二五」末期,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已經徵求意見一年多的《中國電影產業促進法》預計在2013年初即可出台。廣東省廣電局電影管理處處長黃昌寧說,在廣播電視這個大領域裡面,電影將是國家從法律層面進行扶助的首個產業。在《促進法》的推動下,2013年的電影產業必將有突破性的發展。與大眾文化消費的「旺」勢相比,高端文化消費明顯遇「冷」。業內人士觀察,藝術拍品市場減少3至5成,拍賣成交破億元人民幣的藏品近35件,但2012年卻屈指可數。展望2013年,因為經濟增長不可能快速「回暖」,高端文化產品的消費或將繼續「走冷」。湖北省博物院研究員蔡路武認為,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正處在深度調整期,體現為激情回歸理性,投資與收藏統一,發展策略調整以及誠信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
⑥ 資金會流向文化產業嗎
文化產業的資金來源很廣泛,一些非專業的資金來源可能會一窩蜂地上,瘋狂搶奪,對產業熱點推波助瀾,反而誤導行業趨勢。以VR技術為例,由於這個行業過於熱門,導致許多項目價格高得離譜。
資本的湧入催生了泡沫,這在影視行業尤為明顯。在2010年全國票房突破100億元之後,2015年,全國票房突破440億元。票房高達24億元的《捉妖記》、約16億元的《港囧》、緊隨其後的《夏洛特煩惱》……高票房國產電影不再是鳳毛麟角,高歌猛進的中國電影市場也點燃了金融資本的熱情。
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年初遭熱議的《葉問3》票房造假事件仍令人記憶猶新,事件背後是「腦洞大開」的資本運作游戲:《葉問3》的投資方利用關聯公司造假為其票房保底,從資本市場圈錢套利。這是典型的資本炒作的案例,通過營造虛假票房來炒作二級資本市場。
過多的資本進入使「掙快錢」成為趨勢,「熱錢、快錢湧入,一些理性的投資者反而沒有項目可投。對明星、IP的追捧不再停留於熒屏。不少有明星入股的影視公司,一成立就被上市公司高價收購,明星作價入股十分隨意。這種「你情我願」式的高溢價收購頻頻上演,將損害產業生態,不利於持續發展。
擔憂不止於此。投融資過程可能使一些企業喪失優勢,文化的價值也可能因為資本的炒作而下降。
以創新創意為核心的文化產業具有資源消耗低、經濟回報高、易與新技術對接、易與相關產業融合等特點,被視作朝陽產業。嗅覺靈敏的資本聞風而動,使其成為競相追逐的寵兒。「
雖有弊端,但資本帶來的好處不言而喻。政策、技術和資本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資本被視作文化產業快速做大做強的關鍵,從內部看,資本能夠提高市場集中度,實現資源的優勢整合,從外部看,跨界和海外並購能夠提高我國文化競爭力。
縱觀全球,默多克的新聞集團、貝塔斯曼、時代華納等,都是通過兼並、收購等資本手段完善產業鏈布局,成為業內巨頭。資本的介入為企業提供了充裕的資金供給,既有利於吸納新技術、團隊和人才,提高企業整體的競爭力,對商業模式的創新和嘗試、產業規模的擴張也有幫助。畢竟資本的靈敏度高,能夠產生推力。
形式多元、熱點頻出,市場利好是主要推力。
近些年來,相關政策頻頻出爐。2005年,國務院頒布《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2009年9月,《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公布,標志著文化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性產業。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文化市場准入機制和退出機制。2016年,財政部下達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44.2億元,支持944個項目。根據「十三五」規劃,未來5年,文化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逐利是資本的天性,近年來,文化產業的資本運作熱度不減,進入形式也很多元,包括股權投資、債券融資、戰略性投資等。資金供給充分、投資熱點頻出。前幾年是影視行業,後來是游戲、微電影、網路電視劇等,到今年,之前相對冷門的動漫、音樂也吸引了資本關注。」
有數據顯示,這兩年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勢頭迅猛,2015年,文化產業資金流入近4000億元。一路小跑當中,文化產業的資本運作也出現了一些新動向。一方面,互聯網巨頭紛紛進軍:繼2014年以62.44億元港幣入股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國後,2015年阿里巴巴以56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騰訊布局游戲、文學、音樂等細分領域……另一方面,文化產業的海外投資成為香餑餑,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共有52起海外文化產業投資,總額達76億美元,高於2013年和2014年的總和。此外,國有傳媒改制上市,藝術金融、互聯網文化眾籌、債券投資等金融創新不斷涌現,也成為新特點。
規避問題、改善環境,文化資本走出去是大趨勢
得益於充足的資金供給,文化產業的池子越來越大。在享受紅利的同時,如何規避已經出現或可能出現的問題,讓文化產業與資本健康互動,同樣很必要。
11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獲表決通過。作為我國文化產業領域的第一部法律,加強對票房收入的監管、讓虛報瞞報票房收入行為承擔相應罰責等內容被寫入其中,為產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⑦ 珠海市文化產業現狀
目前,珠海市文化產業的產業基礎已經初具規模,而且正在發展中;從此次在珠海舉辦的2005年文化產業論壇來看,珠海的文化產業也具備了良好的大環境。接下來就看珠海能否帶頭將珠三角地區發展成一個文化產業群。
就珠海目前在珠三角地區所處的態勢來看,要發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產業,珠海就必須通過整體創新,加大市場拓展,增強成本控制能力,加強文化產業之間的聯動努力發展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加快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多我優」的強勢型文化產業鏈。
文化產業需要創新意識(清華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博士後皇甫曉濤)
我國現在不僅缺乏客觀的產業資本載體,更為缺乏的是文化資本主體的創造性。我國文化產業缺乏創新意識,比如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只注重故事情節,而很少對文化符號的外延的擴展。現在文化體制改革中,我們不僅只追求知識經濟的文化技術,還要吸取歐洲創意文化觀念,轉變傳統文化產業。
有些地區的居民存在著這么一種觀念:文化產業發展是富裕地區的專利,在不發達地區搞文化產業過於奢侈。但實際是,文化產業是時代大勢所趨,不是局部環節,不是早為晚為的事情。對於欠發達地區,文化市場開拓和文化產業裝備可以從基礎設施開始進入資本市場,或者轉變成為文化符號,以符號運營進入資本市場。
盜版是對版權的毀滅性打擊(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沈仁干)
在中國,版權在促進文學、藝術、文化與教育事業方面作用逐漸被人們認識,但作為無形產業權的版權可轉為現實生產力,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則尚未得到普遍的認同和受到應有的重視。
我國當前版權市場潛力巨大。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與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但文化產品與服務遠遠不能滿足廣大公眾的需求。
我國版權法律法規逐步健全。國家已於2001年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其相關條例,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版權法律制度,提高了保護水平,強化了執法手段。同時,我國於2001年成為WTO的成員,《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也在我國生效。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廣大公眾的版權意識仍然淡薄。從政府官員到企業的管理人員,其版權產業的觀念以及對版權產業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認識都有待進一步增強與提高。為侵犯版權者提供保護的部門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仍然存在。
外國版權產品於服務大量流入,特別是盜版製品的走私入境。在目前我國經濟體制轉型時期,盜版問題顯得特別突出,這對版權是毀滅性的打擊,嚴重阻礙了我國版權產業發展。
媒體品牌戰略創造產業價值(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范以錦)
范以錦曾經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媒體多品牌戰略形象地稱為「龍生龍,鳳生鳳」的滾動發展模式,在昨天論壇上的主題演講中,范以錦將媒體的品牌戰略與文化產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指出創新的媒體品牌戰略為文化產業創造價值。
范以錦指出,從報刊媒體背後可以看出產業升級、技術革命進步的影子,同樣,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創新,只有把握改革創新的潮流才能最終領跑市場。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報刊媒體要作為其中的產業支柱發揮重要的作用。
要是報刊媒體的品牌戰略能更多地創造產業價值,應該主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從單一的新聞競爭轉到塑造媒體品牌的競爭上來;二是從單一媒體品牌的競爭轉到媒體多品牌的競爭上來。與珠三角的產品一樣,珠海本地的報刊媒體品牌的樹立、品牌的識別都沒有問題,現在就是要看其在品牌戰略發展中如何走得更好,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其文化產業價值。
珠海適合發展「活動經濟」(北大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大文化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陳少峰)
珠海適合發展「活動經濟」
珠海市是以休閑娛樂活動為主要特點的城市,其定位恰好符合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主流的新趨勢:活動經濟。活動經濟應該成為珠海今後文化產業的核心。
活動經濟是之人為組織的,能帶來經濟上的規模消費收益的各種交流、展覽、演出、體育、觀光和娛樂體驗活動。活動經濟的主要收入是運輸公司、旅遊、餐飲和區域性的規模消費。最大的收益者是區域。
應發展數字娛樂設備產業
現在的趨勢是「娛樂無邊界」,人們希望隨時隨地可以娛樂。珠海必須對原有文化產業進一步梳理,進行新的產業布局。珠海可以發展數字產業,來提升製造業。
具體來說,我建議珠海大力發展手機內容產業和數字娛樂設備產業。
應發展中小型、密集型會展活動
珠海過去工業發展規模不大,正好為文化產業的發展留下了一個空間。
我建議珠海應大力發展中小型、密集型會展活動;發展特色主題活動和特色休閑活動。
從珠海現有的環境,加上港珠澳大橋投建等大項目帶來的巨大的區位優勢,珠海的文化產業發展在珠三角具有獨特的競爭魅力。
⑧ 中國當前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研究
中國當前文化產業正在起步還有待發展,有一些成果.
⑨ 文化產業前景如何~~
中央力推,創投看好,忙於改制的中國文化產業似乎正在走向「春天」。
「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再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而三網融合的推進也將打造新的發展熱點。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安排,我國出版社將在201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轉企改制,同時,報刊的轉企改制工作也將於今年全面啟動。業內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障礙的突破,將會有更多的文化企業進入到資本市場,這不僅有利於文化產業自身的發展繁榮,同時也將帶來新一輪的投資機會。
中國出版傳媒籌謀IPO
「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將於4月份成立,初步計劃公司資本金將達到15億到18億。」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聶震寧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正在與三家戰略投資者進行相關准備。事實上,這只是改制後的中國出版集團上市計劃的第一步。
據介紹,旗下擁有70多家子公司的中國出版集團其上市計劃將分兩步走:首先是成立中國傳媒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將出版主業包括內容發行一起整體打包上市,接下來則是將集團旗下擁有百年歷史榮寶齋推向資本市場。據了解,目前負責榮寶齋上市的中介機構已經進場。
聶震寧表示,即將成立的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將爭取今年登陸A股主板市場,18億的公司資本金有望將該公司打造成國內傳媒板塊的第一大股。而在上市之後,將會進行主業方面的兼並重組。「今年肯定會比去年多。」聶震寧說。
不過作為國有企業,在引入戰略投資者時會更為謹慎。「中國出版集團將佔到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90%以上的股份。」聶震寧表示,有興趣的戰略投資者很多,因此在選擇時,更多會考慮到集團以後的發展目標。據了解,這三家投資者包括一家數字通信類出版企業,一家影視企業以及一家投資基金。「像選擇數字通信類的企業就是因為集團將推出自己的電子閱讀終端。」聶震寧說。
「文化企業轉企改制後將會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注入,同時也將帶來新的管理機制。」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魏鵬舉對本報記者表示,改革是契機,由於傳媒企業的規模效益比較顯著,所以通過資本市場的兼並重組將更有利於傳媒資源的整合,有助於企業進一步的發展。據記者采訪了解,不少改制後的出版企業都透露出了上市的想法。
文化產權要素市場建設加速
就在文化體制改革逐步推進的同時,文化要素市場的建設也在加強。據了解,繼上海、深圳相繼成立文化產權交易所之後,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項目已經上報國務院審批,年內有望落戶北京。專家表示,要素市場的建立完善將加速文化產業與各類資本的有效對接。
此前,北京市發改委主任張工在該市發展改革會議上曾明確指出,2010年要著力加強要素市場建設,支持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等要素市場落戶北京市。而作為文化部與北京市政府合作打造的綜合性文化產權交易服務機構,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將為文化物權、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各類文化產權提供產權流轉平台,打通文化產業與資本市場之間的壁壘。
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籌委會負責人、北京產權交易所業務總監張大為表示,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的籌辦工作已進入快車道,即將確定包括北京產權交易所在內的數家股東單位。
「行政資源的參與和推動,將會帶來更多的資源。」魏鵬舉表示,如果能夠建立一些規則,做一些示範,將有助於推動民企、社會機構的參與。
據悉,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建立後將著手推進文化產權評估體系的建設,解決文化產業投融資過程中版權評估難的問題。
創投看好文化產業前景
「我們非常看好今年文化產業的投資前景。」風投業資深人士、深創投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劉綱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改革的深入,相對開放的政策和逐漸清晰的規則為資本進入文化領域提供了更為廣闊空間,而市場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則意味著成倍數增長的市場空間。
「現在有一些文化企業自身發展也很不錯,我們已經投了一批文化相關的企業。」劉綱表示,文化產業將成為其重點關注的領域。「首先,傳統的文化企業必須要結合新興業態進行發展,才能應對未來的挑戰,其次,我們也會考慮到在改制過程中,企業相關機制的轉化是否到位,比如說員工的j激勵機制。」劉綱表示,經營團隊以及規范化運作仍是關鍵因素。
德勤中國全國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領導人周錦昌則表示,近年來在文化產業方面的國內外投資者明顯增多,「從項目數量,到投資人都是在以倍數增長。」周錦昌說。另外,隨著創業板的推出和中小板的擴容,資本市場的完善也為文化產業投資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另外,記者獲悉,相關政府部門正在積極籌措資金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據悉,作為北京市股權投資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將採取「FOF」(Fund of Fund)的運作方式,直接投資創投而非企業。「相較於直接投資項目而言,這種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將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劉綱表示。
不過業內人士同時指出,在三網融合等新興投資領域,政府的相關監管政策仍需重點關注。「我們認為三網融合、IPTV將是未來發展的潮流趨勢之一,不過現在經營牌照並沒有完全放開。」劉綱表示。隨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專家認為政府的監管重點將更為關注內容方面,運營資格上有望獲得一定程度的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