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申請建設文化產業園的流程有哪些
中央機關直屬文化企業向文化部文化產業司申報;各地文化企業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局申報;情況特殊的可直接向文化部申報。
申報單位需提交以下材料(一式十份):
1.企業的基本情況;
2.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及所取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企業的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
4.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
5.開戶銀行提供的資信證明。
第八條 申報材料必須實事求是,如發現有弄虛作假行為,將取消申報資格。(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 如何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務投入力度,建立經費保障長效機制。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關鍵要解決資金投入的問題。要抓緊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辦法,堅持政府主導,逐步建立健全同公共財力相匹配、同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相適應的政府投入保障機制。要把加大投入力度與改進投入方式結合起來,採取多種政策措施鼓勵各類文化企業參與公共文化服務。要拓寬投入渠道,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努力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多元化和社會化。
要建設和完善基層文化設施網路,實現公共文化設施有效覆蓋。設施網路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礎。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實現公共文化設施網路的全面覆蓋。要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社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向城鄉基層傾斜。要加強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把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和設計,拓展投資渠道。要完善面向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要提高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豐富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內容。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要充分發揮骨幹作用,面向基層、面向群眾,著力提高生產能力和服務水平,多提供符合人民群眾需求、質優價廉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加強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建設並完善向社會免費開放服務,鼓勵其他國有文化單位、教育機構積極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
要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統籌協調,實現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要統籌規劃和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加強區域內文化、教育活動場所的綜合利用,推動形成融宣傳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科學普及、體育活動等於一體的文化中心。開展城鄉共建、區域共建,支援基層文化建設。要堅持加強項目建設和強化運行管理並重,提高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使各級文化陣地正常運轉、持續發展、真正發揮作用。
要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實踐證明,在許多情況下,「政府出錢辦、群眾圍著看」的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投入多見效少,群眾往往不領情不滿意。這就要求政府,盡快從大量不該管、管不好、管起來成本很高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把工作重點放在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和標准制定、加強重大公共文化服務工程和項目實施情況監督檢查等方面,充分調動各種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樣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
3. 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重大舉措
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向社會公開發布。這是繼鋼鐵、汽車、紡織等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後出台的又一個重要的產業振興規劃,標志著文化產業已經上升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把文化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規劃》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決策,適應文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對於繁榮文化市場,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增強國際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去年以來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凸顯了文化的特殊優勢和特殊功能,也給文化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條件,為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產業結構、逆勢快速發展帶來了契機。同時,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將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其調整結構、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加快振興文化產業,將會拉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做出積極貢獻。
《規劃》提出了到2011年末文化產業發展要在現有基礎上實現五個「進一步」的目標,即文化市場主體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文化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進一步擴大。圍繞這一目標,《規劃》提出在當前要著重發展重點文化產業、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培育骨幹文化企業、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擴大文化消費、建設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發展新興文化業態和擴大對外文化貿易等8個方面的重點任務。《規劃》目標明確、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振奮人心,必將極大地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落實好《規劃》,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以體制機制的創新,促進文化產業發展。要大力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培育新型文化市場主體。要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推動文化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經營和重組,培育骨幹文化企業,打造文化領域的戰略投資者。要建立健全文化市場。要推動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積極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產業升級,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為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落實好《規劃》,要靠政策的大力推動。要積極吸收社會資本和外資進入政策允許的文化產業領域。要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入,支持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建設,支持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及跨地區整合,支持國有控股文化企業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領域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支持大宗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出口。
我們有理由相信,《規劃》付諸實施,必將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進入一個嶄新階段。時代賦予了重大機遇,我們要把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4. 加快文化產業建設的意義
文化的作用
1、文來化是一種自社會精神力量。
2、它能夠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3、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4、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一個民族物質上不能貧困、精神上不能貧困,只有物質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強的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的意義
1、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
2、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3、文化能夠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的軟實力,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如果是材料題,就結合材料說明就行了。
5. 怎樣建設文化產業的硬體設施
文化產業需要的硬體設施分三種。第一種:傳統的、標志性的大型文化設施應該成為城市建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種:高科技的、現代化的文化設施也必須高瞻遠矚地進行設計和規劃,甚至是超前啟動。第三種:群眾性的、小型的,但又是星羅棋布的、富有廣州特色的文化產業硬體,這種設施常常容易被忽略,這是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
6. 建設文化產業人才隊伍主要有哪些內容
人才的培養與挖掘,市場的培育,內容的創新。最早的是要有合適的懂文化產業的人,而不是燒錢。
7. 如何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國國家怎麼做
建設文化產業強國的目標設計
文化產業和文化經濟是當今世界文化和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潮流。它大致包括兩個過程。一是文化經濟化過程,文化要素逐步成為一種生產要素,文化活 動日益擁有經濟性質,文化產業逐步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主要產業和發展方向。二是經濟文化化過程,生產要素更多與文化要素結合,經濟活動日益具有文化性質, 經濟的文化內涵和文化附加值比例逐步增加。實施文化產業強國戰略,需要從文化和經濟發展兩個角度進行審視。
我們在《中國現代化報告2009》中提出了我國文化產業強國戰略的目標和任務設想。它設想的目標是:在2020年左右,文化產業成為國家戰略產 業,文化產業競爭力達到世界中等發達水平,力爭成為文化產業的世界中等強國。在2050年前,文化產業成為國家支柱產業,文化產業競爭力達到世界先進水 平,成為文化產業的世界強國。為此,相應階段的任務是:我國人均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增長約10%,人均國際旅遊收入年增長約7%,文化產業增加值占 GDP比例年增長約5%,文化產業就業比例年增長約7%;文化產業競爭力和文化生產力不斷提高,文化產業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文化產業管理和文化政策的現 代化等。
建設文化產業強國的戰略重點
實施文化產業強國戰略,需要同時尊重國家利益和市場競爭兩個原則,並以市場原則為主。文化產業的發展,一要遵循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律,二要選擇中 國的重點文化產業,三要有合理的文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四要有健全的文化市場,五要有良好的文化政策環境,六要有合理的發展戰略。綜合考慮,文化產業強國戰 略至少可以包括三個方面內容:文化產業的現代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文化產業強國戰略可簡稱為文化產業「三化戰略」.
首先,加速文化產業現代化,提升文化產業戰略地位。文化產業現代化包括文化產業的創造力、生產力、競爭力、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產品質量、服務 質量、企業管理、產品營銷和產業政策等的現代化。它要求,把文化產業提高到國家戰略產業和未來支柱產業的高度來對待;明確文化產業的優先發展領域,遴選重 點支持領域,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升級;建立現代文化企業制度,優化文化產業的政策環境,促進文化企業經營管理現代化等。
其次,加速文化產業市場化,提高文化產業生產力。文化產業需要遵循市場經濟原則,文化產業發展要走市場化道路。文化產業市場化包括文化資源、文 化生產要素、文化生產、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文化營銷、文化供求和文化企業等的市場化。它要求,逐步有序開放文化市場准入,按市場原則配置文化資源,按市 場需求生產文化產品,按市場規律調節文化供給,按國家法規和市場經濟原理監管文化企業等。
再次,加速文化產業國際化,提高文化產業競爭力。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充分開發兩個資源和兩個市場(國內和國際資源、國內和國際市場)。文化產業國 際化包括文化資源、文化生產要素、文化生產、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文化供求、文化市場和文化企業等的國際化。它要求,改善國際文化市場環境,開發國際資源 市場和產品市場,扶持文化出口型企業,鼓勵文化產品出口和國際文化貿易,鼓勵建立跨國文化企業,鼓勵向海外文化投資等。
文化產業強國戰略多層次和多角度展開
文化產業是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是人類精神家園的建設者,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創造者。實施文化產業強國戰略,可以建設我們的精神家園,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提高文化創造力和促進文化現代化。文化產業強國戰略的政策,可以多層次和多角度展開。
首先,關於文化產業現代化。研究制定《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政策綱要》,提升文化產業戰略地位;繼續促進重點文化產業的發展;研究實施文化創意園區 工程,培育文化產業集群,提高文化創造力;研究實施文化創意城市工程,培育區域文化中心,提高文化競爭力;大力發展科學文化、創新文化和創業文化;加強文 化產業的理論和戰略研究,促進文化產業政策的現代化等。
其次,關於文化產業市場化。例如,促進文化要素和文化產品的市場化,完善文化產業的市場化投資和融資體制、市場化交易和流通機制;促進文化電子 商務,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鼓勵建立文化產業的電子交易平台;研究實施網路文化精品工程,打造網路文化品牌,建設網路文化強國;研究實施休閑文化精品工程, 打造休閑文化旗艦,建設休閑文化強國;研究實施國際旅遊精品工程,打造旅遊文化旗艦,建設旅遊文化強國等。
再次,關於文化產業國際化。例如,鼓勵中國文化企業建立跨國公司,進行海外直接文化投資;鼓勵中國文化企業和文化團體等直接進軍國際文化市場;建立亞洲、亞歐、亞美和亞非文化合作中心等,推動與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文化企業的合作等。
建設文化產業強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要求政府管理必須適度,文化企業高度自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過度的政府管理,不僅不利於本土文化產業的 發展,反而為外國文化產業發展創造了機遇,造成外國文化產業「擠出」國內文化產業的局面。文化企業要有民族責任心,愛國愛民,生財有道,高度自律,遵紀守 法,不做有損民族精神和民族復興的任何事情。文化企業要把政府的「適度管理」作為發展的機遇,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向全世界大力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提 升中華民族的國際形象和國際競爭力。
8. 如何利用文化產業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對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作了全面部署。
意見強調,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構建體現時代發展趨勢、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市場經濟要求,符合文化發展規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要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正確導向,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改革創新的原則,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意見提出,要統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體系,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推動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實現跨越式發展,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農民工、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管理和服務水平。
意見強調,要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動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引入市場機制,培育和促進文化消費,滿足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簡政放權,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公共文化領域。建立健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培育和規範文化類社會組織,大力推進文化志願服務。
意見指出,要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科技融合發展,提升現代傳播能力。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實現共建共享,提升綜合效益。加大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評價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法律體系。
與意見一同印發的《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2015—2020年)》,對各級政府應向人民群眾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和硬體設施條件、人員配備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在標準的基礎上,各地將從實際出發,制定適合本地區的實施標准,並落實保障資金。有關部門將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意見和標準的落實情況進行督查。
9.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A增強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B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C文化產業和文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回活力。答選B。
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鼓勵全民族積極進行文化創造,對於充分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9)文化產業建設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於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
這次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胡錦濤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大會作了報告。
十八大報告是回顧成就、總結經驗的報告,是高舉旗幟、科學發展的報告,是解放思想、推進改革的報告,是制定藍圖、引領未來的報告,是凝聚力量、增強信心的報告。
報告對鼓舞和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十八大報告」全稱《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是胡錦濤同志在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上所進行的演講。
「報告」催人奮進、鼓舞人心,指引了未來五年或更長的中央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10. 為什麼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國
我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歷史文化的國家也是世界文化古國之一,文化發展對於我國來說太重要了,文化是一種軟實力不僅可以影響經濟發展對於一個國家整體的素質道德文化也是有很大影響,再者,目前我們國家對比一些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發展還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國,增強中華文化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