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健康產業雜志

健康產業雜志

發布時間:2020-11-25 00:28:25

❶ 小學生的飲食健康方面雜志有哪些

營養師專題資料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在追求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都希望自己擁有健康的體魄。因此,人們對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日本,每300人就擁有一名營養師。日本法律規定,100人以上的食堂必須配備1名營養師。可以說,這項舉措是日本成為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國家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我國開始重視這一關繫到人民身體健康的問題,已將營養立法提到了議事日程。據統計,目前我國現有營養專業人員還不到4000人,每30萬人才擁有一名營養師,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與我國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相適應。經權威機構預測,營養師職業將是我國新世紀最熱門的職業之一。

1. 《國民營養條例》即將出台

《國民營養條例》於3月完成起草工作

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發生與「不會吃飯」有密切關系,為此我國正在起草首部專管吃飯的法規——你會吃飯嗎?

吃飯人人都會,但把飯吃得科學,就不一定人人都會了。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 這些慢性病的發生與「不會吃飯」有密切關系。日常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均衡是「罪魁禍首」。專家們普遍感覺,盡快出台《國民營養條例》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

《條例》讓專業營養師走進百姓生活

我國首部《國民營養條例》將力圖解決目前我國在膳食營養方面最迫切的問題,涉及營養調查和監測、食品標准須註明營養成分、嬰幼兒、婦女等特殊人群的營養等問題。該《條例》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讓專業營養師走進百姓生活,以改善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均衡的現狀,培養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國民素質。比如,條例中將規定所有的幼兒園和學校都要配備專業營養師,在社區內也要配備營養師,定期向居民講解營養知識。通過立法來規范「吃飯」的做法,在國外已不鮮見。由中國營養學會起草的《條例》(草案)已進入專家討論階段,並有望於3月完成起草工作.

吃飯隨意難免營養缺乏或營養過剩

營養缺乏的主要原因是進食不足或進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或因為慢性疾病消耗較大。營養過剩是能量攝入超過人體的消耗。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都屬於營養不良,對身體都會造成損害。

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大頭娃娃」就是一種典型的營養不良———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營養過剩引起的疾病有肥胖症、高血脂症、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脂肪肝、糖尿病等。

營養問題危害嚴重

目前我國營養不良的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幾個國家之一,每年因此帶來的損失約3000億—5000億元。因為營養過剩,全國有1.6億成人血脂異常,另有1.6億成人患高血壓,2000多萬人患有糖尿病。在大城市中,每100個成人中就有30個人超重。

營養師帶給我們什麼?

專業營養師對人體營養攝入「量體裁衣」,指導人們合理飲食。專業營養師常駐社區,不僅能為他們提供出門可及、量身定做的營養咨詢,而且對建立社區人群營養檔案和監控膳食結構很有幫助。

2.合理營養的重要性

人類為了維持生命與健康,必須每天從食物中獲取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以往許多人往往看重營養不良的危害,認為營養不足可致體弱多病,會影響人體健康;相反對營養過度及營養不平衡的危害卻認識不足。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往人們往往認為肥胖是福相、富貴體型,是營養好的象徵和健康的標志,而實際上肥胖是熱量入超導致的營養不平衡的結果。肥胖有許多危害,使活動能力減弱自不必說,還與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因此,講究營養要講合理營養,也就是每日由食物攝入營養物質要適度,既不能缺乏,也不能過度。缺則不能滿足機體生理活動的需要,嚴重時可引起機體生理機能的改變和生化活動異常,甚至發生機體形態結構的異常,影響人體健康;過了也會引起機體異常改變,或體內積聚過多,或干擾其它營養物質的利用,使代謝異常,有時甚至可產生中毒現象,而這對人體的危害也絕不能低估。近年來被人們稱為現代文明的疾病,其中許多疾病包括癌症在內,就同營養過剩或營養不平衡有關。老年時期這種營養過剩或營養不平衡對健康的危害就更大。這已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總之,合理的營養能促進機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改善機體的健康狀況,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合理營養可使老年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對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所謂合理營養是指膳食營養在滿足機體需要方面能合乎要求,也就是說由膳食提供給人體的營養素,種類齊全,數量充足,能保證機體各種生理活動的需要。

(1)膳食中熱量和各種營養素必須能滿足人體生理和勞動的需要。即膳食中必須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水和膳食纖維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且保持各營養素之間的數量平衡,避免有的缺乏、有的過剩。因此,食物應多樣化。因為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體所必需的一切營養素,所以多樣化的食物是保證膳食平衡的必要條件。
(2)合理的飲食制度。如餐次安排得當,可採取早晨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原則。
(3)適當的烹調方法。要以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且有良好的食品感官性狀,能刺激食慾為原則。老年人的膳食宜嫩、軟,容易消化,一般應限制油膩食物。
(4)食品必須衛生且無毒。
當然由於人們的生活環境不同,飲食習慣、健康狀況等也千差萬別,對營養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在實際生活中只有根據合理營養的基本要求,按照每個人的性別、年齡、勞動狀況、健康情況等方面綜合考慮,安排好每日膳食,才能真正達到合理膳食的要求。

3.營養師行業前景

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必須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出發,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和健康三大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要實現這一宏偉 目標,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是最基本的保證。根據西方學者馬斯諾著名的「需要五層次論」,當人的最低級的生存需求得到滿足 時,就會向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等更高層次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人們所奉行的營養概念及生活方式也開始向更高的水平邁進。人們迫切希望有來自營養學專業人士的指導意見,以幫助解決日常飲食 營養失衡、預防各種慢性病、消除亞健康等切身問題。無論從國家、社會、還是個人,都急需營養專業人才來指導大眾科學膳食消費,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實現良性發展。 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機遇和要求下,一項全新的資格認證方式——營養師資格認證— —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

營養師——一次投入、終身受用的絕佳機會 健康長壽是人類永恆的夢想,營養師的使命正是幫助各個年齡層次的人群合理搭配膳食、遠離疾病、延緩衰老。均衡營養有助於保持人體的健康狀態,有助於維持機體營養攝入平衡,更有助於預防並輔助治療各種急慢性疾病。通過研究食物中的營養素和人體機能需要的關系,指導人們「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營養師幫助人們形成科學的膳食搭配方式、保持機體健康。與其他職業技能認證相比,營養師資格認證具有更高層次的價值,它不僅是個人職業技能的證明,更有助於提升個體生命質量。

營養師—— 未來的強制准入工種 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專門化,對職業的專業性要求也日趨增強。擁有營養師職業資格認證,將成為進入食品、保健、醫葯等朝陽產業的「敲門磚」,與之相關的保健醫師和營養配餐人員等必須通過營養師資格認證方可上崗。即將出台的《營養法》還要求服務行業、學校食堂、烹飪學校、家政服務等相關產業也必須配備通過營養師資格認證的專業人員。一旦擁有營養師資格認證證書將極大提高個體的職場競爭力。

營養師——400萬個工作機會虛席以待 目前,我國以營養師為主體的營養指導專業人士奇缺,全國現有營養師不到4000人。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按照其每300人配備1名營養師的現行比例推算,我國營養師行業有400萬個工作機會虛席以待。權威機構預測,營養師將是我國未來最熱門的職業之一,具有廣泛的社會需求及良好的就業前景。

4.我國營養師職業缺口巨大

有關專家告訴記者,盡管大多數人對營養問題表示關注,但是仍缺乏必要的營養知識,雖然吃得很好,但並未吃出健康,大多數人都營養過剩,而與此相關的職業——營養師卻極其缺乏,其數量與人口總數比例嚴重失衡。在國外,由營養師調理人們日常的膳食並不算稀奇,然而在中國,營養師職業卻面臨著嚴重的缺口。

三十萬人一名營養師

衛生系統內部將營養師分為公眾營養師與臨床營養師,通常所說的營養師是指公眾營養師,非典以後,人們開始真正關注營養,這也把營養師的缺乏推向了風口浪尖。
世界健康咨詢師聯合會的魏躍先生透露,我國營養保健專業人員現在有4000人左右,即每30萬人一名營養師。在這有限的4000人當中,也是半路出家的居多,專業人士很少。這與瑞士、日本等發達國家相差甚遠,日本的營養師數量在40萬人以上,平均三四百個人就有一個營養師。
不只是幼兒園和學校遭遇營養師難求的尷尬,醫院、社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中國營養學會日前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被訪的403所醫院中,只有47%設有營養科,一半以上的醫院根本沒有營養科,營養師的配備更無從談起。醫院里與營養有關的工作人員共1722人,而真正具備營養師資格的只有392人,僅佔22%。社區工作繁多而瑣碎,營養師的問題更是無暇顧及。

認識誤區亟待突破

許多醫院的營養科形同虛設,眾多的大專院校、中小學、幼兒園的保健醫師和營養配餐人員也不真正懂營養,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我國的營養事業沒有發展起來呢?
據報道,我國營養學人才教育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有過短暫的繁榮,當時從事營養專業學習的大有人在,由於後來基層醫院、社區、學校、幼兒園一直沒有營養師崗位的法定設置,我國百姓對營養知識了解還不多,營養師這個職業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造成了畢業學生就業困難,並最終導致了營養學教育的門庭冷落。營養專業學生求職遭遇尷尬,最後不得不轉行做其他工作。
北京某健康咨詢中心的劉經理表示,目前,仍有很多的人在營養膳食方面存在很大的誤區,老百姓傳統的飲食習慣與科學的膳食觀念之間也有著不小的沖突,通過營養師對此進一步加強科學的引導很有必要。有專家認為,人均GDP指標由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的時期,是居民膳食營養結構迅速發生變化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個時候加以正確的營養指導,將明顯提升我國居民的體能和智力水平。
醫院、學校、幼兒園、賓館、飯店、運動隊、食品企業、健身俱樂部、美容院、社區、養老院等都對營養師有強烈的需求,這一需求量至少要在400萬人以上。有關部門已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據有關人士介紹,目前我國正在加緊制訂相關法律,以提高營養師的社會地位,並將逐步在醫院、幼兒園、學校、企事業單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飲服務業推行營養師制度。

5.中國缺少400萬營養師
我國有幾千年的飲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的觀念深入人心。但是,「食補」應該怎麼補,卻很少有人說得清,這就需要營養師的專業指導。

營養師不僅僅是「熬粥的」

10月30日,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隨機采訪了一些行人,發現大家對「營養師」的概念都不清楚。「營養師是醫院里給病人做飯的吧?」「營養師教我們如何做出有營養的飯菜,和一般的廚師不一樣。」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營養學會委員、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主任於貴祥告訴記者,由於我國對營養學的研究起步較晚,很多老百姓對此了解甚少,有時連營養師自己都自嘲地說:「我們就是某某醫院里熬粥的。」
實際上,營養學是一門學問,專門研究營養搭配、營養互補和營養平衡等。營養師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食物中的營養素和人體機能需要的關系,也就是指導人們「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如果按照研究領域和內容的不同劃分,營養師又可以細分為研究兒童營養、青少年營養、老年營養的營養師,研究治療膳食的臨床營養師和針對更廣泛人群研究普通膳食的營養師等。總之,一個合格的營養師應該是醫師、營養師、廚師的「三位一體」,而不僅僅是「熬粥的」。

日本百人食堂必須配備營養師

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就意識到,「科學的營養搭配、均衡的膳食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家庭乃至一個民族的前途」。二戰後,日本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的同時,重點做了兩方面的工作,那就是抓教育和國民素質。1947年,日本頒布了《營養師法》,1952年又制定並推行了《營養改善法》。法律規定,凡能容納100人就餐的食堂必須配備至少1名以上的營養師。目前,日本擁有專業營養師40萬人,與全國人口的比例達到1∶300。營養師廣泛分布在醫院、學校、食堂、賓館、食品加工企業和政府部門等,為全國民眾及時提供營養指導。
據悉,在美國,營養師很「吃香」,想要獲得營養師資格很不容易。只有醫學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在相關工作領域見習至少兩年才有資格參加註冊營養師的考試,通過統一考試後才能從事相關工作。此外,以後每5年還要接受75小時的再教育,以便及時更新知識,更好地指導群眾。不過,一旦有了從業資格,營養師便可擁有和醫生一樣讓人羨慕的高收入和社會地位。在美國人眼中,私人診所是否配備營養師是衡量這個診所是否完善、專業的重要指標,人們非常在意營養師的意見,而且已形成了隨時向營養師咨詢的習慣。

目前我國營養師不足4000人

與日本和美國相比,我國營養師的現狀不容樂觀。於貴祥主任介紹說,目前我國營養師不足4000人,如果按照日本營養師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即每300人配備一名營養師來推算,我國缺少近400萬名營養師。而且,在這有限的4000人當中,也是半路出家的居多,專業人士少。中國營養學會200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訪的403所醫院中,只有47%設有營養科,一半以上的醫院根本沒有營養科建制,營養師的配備更無從談起。醫院里營養方面的工作人員共1722人,而真正具備營養師資格的只有392人,僅佔22%。最需要營養師的醫院尚且如此,食堂、賓館、學校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記者走訪了北京長安街上的多家餐館,發現這些餐館里不乏特級、一級廚師,卻沒有一家配備營養師。原因非常簡單———有沒有營養師對餐館的利潤沒有影響。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營養師受到冷落?

營養師能幫人們預防「富貴病」

於貴祥主任告訴記者,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也在發生巨大變化,從傳統的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結構轉變為以肉類食物為主的飲食結構。但是,這種快速變化是人體機能一時難以接受的,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疾病。片面強調「口福」和不良飲食習慣,使我國居民出現了個別營養素缺乏和總體營養過剩並存的怪現象。據2002年國民身體素質調查顯示,我國目前5歲以下兒童身高不達標的占總人數的35%,兒童佝僂病患者佔30%,缺碘人群佔33%,缺鐵性貧血佔20%。全國肥胖的人超過3000萬,超重的人達2.4億。患「富貴病」的人數也在大幅上漲,以糖尿病為例,1979年,我國糖尿病患者占總人數的0.67%,1998年該比例上升到3.21%,目前北京糖尿病患者已佔到6%。
這一系列令人震驚的數字在提醒人們:合理膳食、均衡營養是預防、治療疾病的組成部分,不能等到得了糖尿病、冠心病或腫瘤,必須接受膳食治療的時候才「臨時抱佛腳」,想到營養師。
於貴祥主任還認為,中國營養師的專業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營養師後備隊伍的建設必須提上日程。只有專業營養師在我國普及了,人們才有可能在采購食物、烹飪、就餐、購買保健品等方面得到正確的指導。

6.餐飲業呼喚營養師

目前,日本有40萬名營養師,每330人就有1名營養師,而我國營養師不足4000人,每30萬人才有1名營養師。其中絕大多數分布在醫院等機構,為特殊人群服務,鮮有面向普通大眾的。國外營養師的工作重點是在公共營養這一領域,醫學營養只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前不久,衛生部透露,以後集體供餐單位都應配備營養師,有關營養師的管理制度和要求正在起草。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柳啟沛教授因此建議:飯店最好也能配備專職的營養師。

營養師人才後繼乏人,隨著專業院校取消醫學營養專業,眼下科班出身的醫學營養師越來越少,更別說是公共營養師了。目前在我國的高等院校中,只有中山大學和四川大學設有營養專業。因為需求量大,畢業生就業前景相當好。專家建議,營養師不必拘泥於醫科背景,國外不少面向公眾的營養師都是由農學院、食品加工專業培養的。

7.美國營養師好賺錢

美國食品超市的貨架上常有雜志出售,其中很大一部分和營養、減肥有關。

最近,記者在網上看到一篇國內媒體的文章說,美國流行請營養師、上營養課,幾乎每個人都聘有私人營養師,營養師地位受尊崇等等。

雖然其中有借美國人來造勢的成分,事情也遠遠沒有這么「熱火朝天」,但根據記者在美國幾年的經驗,美國人的確很重視營養的攝入,很重視營養師的意見,美國營養師的確地位不低、賺錢也不難。

美國營養師就是醫生的一種,執照很難拿

營養學可以被劃分為臨床營養學和一般營養學等。在美國,營養師就是醫生的一種,而絕非推銷營養品的招牌。敢掛牌做臨床營養咨詢的,都是經過嚴格考試,獲得專門執照的人。美國的醫師執照難拿是眾所周知的,要獲得一個營養師的執業資格,同樣絕非易事。

從社會地位上來講,美國營養師的地位和其他醫生的地位一樣,不高也不低,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美國的綜合性大醫院里通常都有專門的營養門診,也有少量獨立營業的營養咨詢門診。

不久前,記者因為頭發大量脫落,就跑到醫院里去看醫生。在外科、皮膚科檢查了一大圈之後,醫生建議:去看看營養科。到了營養師那裡,又是一大堆檢查、化驗,最後開出了長長的一串葯品、食品單子。營養師解釋說:你目前缺乏幾種維生素、缺乏幾種礦物質,補充的比例分別應該是多少等等。聽得記者暈頭轉向,但心裡還是很佩服營養師的專業水平。

營養師的收費同樣很貴,記者去的是一家相對便宜的公立醫院,大半天折騰下來,花掉了200多美元。如果是私人的營養師診所,每小時通常要120—150美元左右,除非有很好的醫療保險,否則絕大多數美國人都負擔不起,人人聘請私人營養師更無從談起。

營養師的執照難拿,但拿到後的日子就比較好過了。除了開營養門診外,美國大大小小的體育運動隊里都聘有營養師,街頭處處可見的健身俱樂部里,也聘請營養師做指導等等,他們的收入不菲。

營養師幫你找到保持健康的最適合的飲食、運動方法

好的營養師不僅能指導你的日常營養配給,而且還能幫你找到保持健康的最適合的飲食、運動方法。

去找一個臨床營養師的時候,他首先會對你的營養狀況和飲食起居習慣進行全方位的評估。首先,他要參照你的年齡和身體健康狀況,確定你的營養標准,確定適合於你的活動量。在飲食上,他可以告訴你,根據你的情況,你應該吃什麼,如何吃法。例如,一個懷孕婦女比一個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鋅來促進胎兒的大腦發育,而一個老年人比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硒來保護前列腺,一個青少年則需要更多的鈣和維生素D來促進骨骼的生長等等。

與其他醫生的看病開葯模式有區別的地方是,營養師通常要給顧客設計一個長期的治療計劃,特別是對於因營養不平衡或營養不良而帶來嚴重健康問題的情況。營養師開出的處方基本上以食補為主,葯補為輔,所以時間一般較長,從幾個星期到幾年時間的都有可能。

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認為平衡的營養攝入是身體健康的關鍵,而身體的健康是保證生活質量的前提。當美國人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的時候,營養師也就越來越受歡迎了。

在美國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都看得到營養師的影子

除了像記者這樣感覺身體有小問題的人之外,經常光顧營養師那裡的還有下列幾種人:對飲食有特殊要求的真正病人,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病的患者;一些專業人士,如對體能有很高要求的運動員、對外貌有嚴格自我要求的演藝界人士;對健康要求很高、想追求長壽的有錢人以及無數為了減肥而費盡心思的美國大胖子等等。

在美國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都看得到營養師的影子。比如媒體,在美國的食品超市裡通常會有一排貨架專門來賣書,其中約1/3的雜志是關於飲食和減肥的,買了食品、日用雜貨後,很多人習慣性地隨手翻一翻或買一本雜志,裡面自然是大量的食品廣告,穿插在中間的文章多半是那些營養師們寫的,反復地教給你食品的營養搭配、如何邊吃邊減肥等等。電視上,乾脆有一個全國性的有線頻道「食物」,除了教你做飯的手藝,就是營養師們走馬燈一樣地輪番登場講營養之道。

與之相配套的,是美國的所有食品、營養品都非常詳細地說明了食物所含營養成分。比如含卡路里多少、蛋白質多少、礦物質多少等。這是美國食品及葯品管理局(FDA)的硬性法律規定,但同時也配合了營養師的工作。只要你願意,營養師可以把你的飲食結構比例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以上。

不過,定期去聽營養師講課的人倒很少,更談不上流行上營養課。這其中有幾個原因:首先是營養師開課很貴,其次是大多數美國人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去聽課,而特別有興趣、有需要的人則乾脆去找營養師看門診,用不著聽營養課,沒興趣、沒需要的人自然更不會去聽課。

美國學生的配餐要不折不扣地執行營養師的要求

美國學生的配餐營養要求非常嚴格,要不折不扣地執行營養師的要求。凡是考察過美國中小學學生配餐的人對此印象都十分深刻,學生配餐不見得很好吃,但卻保證了營養的平衡。

在公立學校,有的州規定學校負責供應早餐和午餐,有的州規定只供應午餐。學生配餐一般要收3—5美元費用,如果家庭收入低於一定標准,可以申請免費餐食。免費和交錢的學生配餐是完全一樣的。

根據不同的年級,學生配餐供應不同的飯菜品種和數量。中學生的午餐通常是兩片麵包、一片牛肉、配上蔬菜沙拉、果醬,再加上牛奶、黃油、果汁等。小學生還會多加一餐牛奶。

私立學校如果供應飯菜的話,同樣要按照營養師的要求來做,但基本沒有免費的。還有些私立學校不願承擔其中的成本和責任,就要求學生自己帶飯,那就由家長自己掌握了。

美國當地的學區和學校會定期請營養師對學生的食物結構和營養攝入進行評估,定期進行調整。近年來很多中國孩子到美國中小學念書,常常會覺得美國學校的食物難以適應,很大的原因是美國學校的午餐注意了營養而忽視了口味。

美國成年人和中國兒童有類似的飲食偏好

盡管美國人重視看營養師,但是並不保證他們真的就按營養師的要求去改變自己的飲食結構,也就不能保證他們的營養保持均衡。

一位美國營養師在談到美國人與中國人的營養和飲食結構時評價說:美國兒童比中國兒童營養結構好得多,中國成人卻不比美國成人營養結構差多少。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國校園里的小胖子越來越多,而美國街頭的超級大胖子隨處可見。這和不同的人種基因有關系,但最主要還是因為美國成年人和中國的兒童有類似的飲食偏好。

美國中小學生在學校的配餐有營養師把關,營養很均衡。但中國小孩子的食物里卻過多地充斥著冰激凌等甜食、五花八門的零食、沒有蔬菜搭配的肉食,加上缺乏運動,也就有了無數個超重的小胖子。同樣,美國成年人的飲食結構大多數也並不科學,例如,正餐吃進大量的黃油、牛肉,餐後80%以上的美國人一定要吃一份冰激凌,然後男人坐在沙發上喝著啤酒看電視,女人靠在沙發上吃著薯片或玉米花看電視。結果是一個個大胖子常常把前來訪問的中國客人驚得目瞪口呆。

❷ 《母子健康》雜志怎麼樣

這本雜志是母嬰育兒書裡面還算好的一本書。護理的話可以看看《媽咪寶貝》《媽媽寶寶》這個書。以前就是在雜志鋪訂閱的這些育兒類的雜志書

❸ 比較有名的電子雜志

全球影響力雜志排行榜全世界的幾十萬種雜志裡面,它們最出類拔萃、最有氣質、最能代表全球不同階層的價值觀和平面傳媒的至高品質。發行量不是唯一標准,利潤也不是,唯有永不停止的創新精神和對現實最大程度的報道,方使它們魅力非凡、歷久彌新,占據著各領域里的權威地位,並令世人甘之如飴。這里說的是全球雜志英雄們,它們改寫了「雜志」的定義,創造性地記載了歷史,成為了全人類不可或缺的讀品。這里說的是全球雜志英雄們,它們改寫了「雜志」的定義,創造性地記載了歷史,成為了全人類不可或缺的讀品。 (一) newsweek新聞周刊美國1933年創刊 相信沒有人會忽視這本新聞雜志這兩年在新聞報道上作出的富有開拓性的貢獻,獨家、周密、側擊、旁敲、獨到、新知等各種報道模式層出不窮,市場上更積極地開拓著遠東市場,學術上在美國期刊獎中屢有斬獲,影響力正飛躍提升。 (二)elle法國1945年創刊 國際版本達70份的驚人擴充能力,代表著法國樺榭集團的最強實力。相對於vogue與bazaar的較年輕作風,以及貼近時下年輕女性的時尚需求,加上「女性都向年輕看齊」的心理暗合自然法則,elle全球開花的經濟效益策略正日見其影響力。(三)wired連線美國1993年創刊 曾經被視為是新經濟雜志一員的《wired》如今證明了它更重大的貢獻在於培養了一大幫「技術派」,這本雜志崇尚無線技術及數碼並長期堅持此道,實在值得大批數碼熱血青年的熱烈追捧,文化評論家已經把它等同於1960年代由《滾石》帶動的一代(四)nationalgeographic國家地理雜志美國1888年創刊 財力物力驚人並不是造就《國家地理雜志》殿堂的根本,不懈的職業態度與拓展性極大地推動了這本超級王牌雜志發展,國家地理頻道以及眾多衍生產品共同織造著其殿堂的不斷擴充。新作「泳衣百年」特刊,顯示其銳意改革切合時下市場的難得新派作風。(五)fortune財富美國1930年創刊 為全球人熟知的兩個雜志運營品牌「財富論壇」和「500強」仍然在繼續維持著它們在財經領域的話語霸權。雜志本體操作得仍然讓人看不出其有任何老態,即便是在前些年那些銳意改變一切的新經濟雜志面前,《財富》仍然保持著可貴的新鮮(六)vogue美國1892年創刊 老牌vogue的時尚集團地位已不容置疑,在學者中,vogue亦已化身為時尚影像歷史的代表物。vogue在義大利獲得更值得稱道的發展,結合italy人的時尚與熱情誕生了時尚雜志超級模範,vogueitalia發展至今已經建立了5本同樣出色的子刊,昭示著vogue的驚人魅力(七)time時代美國1923年創刊 即便是它在今年的美國「國家期刊獎」中一個提名也沒有獲得,話語慣性與品牌傳統以及以紅框構成的各式封面積累仍然維系著《時代》的地位。的確,品質沉澱是這本至尊雜志的最可貴底蘊,每年年底的「年度風雲人物」評選也許永遠都是其最榮耀的時刻 (八)theeconomist經濟學家英國1843年創刊 其嚴謹作風已使其成為這個時代最值得信賴的政經觀察家。在全球范圍內搭建的觀察員隊伍素質超群,並在其每年年初發布的全年預測中組成強大的戰線;組建各種研究工作機構監測各個經濟地區的營商環境和人居環境,都在散布著這本雜志的話語權。(九)playboy花花公子美國1952年創刊 仍然是知名度極高的老牌雜志,有著51年歷史的成人雜志,如今更有改版做主流男人雜志的決心,值得尊重的傳奇創始人海夫納是否在考慮playboy品牌難得,資源優勢不應是耗在與《閣樓》以及新興的maxim上應該更明確地去追逐主流廣告商?(十)vanityfair名利場美國1913年創刊 依然出色地扮演著「從新星到巨星」的全球最華貴舞台提供者的角色,更讓人佩服的是,它在國家雜志評獎中在最佳雜志、攝影、專欄、隨筆和評論上均獲提名。這種浮於華麗世界中卻扎實經營雜志本體的內容建設的用心值得稱頌。

❹ 中國婦幼保健雜志、中國健康教育、中國婦幼健康研究哪個容易發表論文

《醫學信息》《中國衛生產業》《中外醫療》我這發

❺ 香港最知名的雜志社是什麼,最好是娛樂類,以年輕人為主要讀群的,很急,拜託了!

劉江:《時尚》雜志現在有12本雜志,這是我們創刊十年來成果的體現,創刊《時尚》編輯在93年八月,在當時市場高檔雜志是空缺的,當時時尚的起步應該說是填補了一個空白。十年來我們員工不斷努力,使《時尚》品牌得到了發揚光大,也對現現在的年輕人群產生了比較深的影響,時尚階層的影響還是非常巨大的。同時我們雜志也得到快速的發展,特別是近兩年我們雜志發展的比較快,所以到今年我們是12本,形成了相當於集團的規模,最重要是這些雜志都在各自的領域裡面應該是領軍人物。
我們時尚雜出是一本男性和女性內容的綜合雜志,兩面是雙封面,就叫《時尚》,後來根據市場需求變成一本男性的,另外一本《時尚》先生,我們給購買美國的版權,這兩本雜志以後我們不斷的發展,根據市場的需求我們又創辦了時尚家居、時尚旅遊、時尚中國時裝,還有我們對的時尚健康雜志做了改版。
主持人:《時尚》雜志馬上就要迎來它十周歲的生日,這個星期六要舉行一個時尚慈善義賣的活動,這是不是《時尚》十周年的序曲呢?
劉江:這個活動體現了時尚的深度的人文精神。體現人們對生活、對環境對人們品味提升,這個雜志也是我們時尚集團做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將近兩年的時間,這個雜志已經在這個領域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應該不到兩歲,但是它各方面的影響都非常巨大,一個是在讀者的認知上,我們有一個排名,是一個第三方的調查,新生代的調查,它已經在高水準讀者當中的閱讀率,就是時尚類雜志排到第三。它的廣告應該也是炙手可熱。
主持人:都被一些高端品牌壟斷了。
劉江:因為這些品牌和它找到了共同點,所以它得到了最廣泛的支持。
主持人:你剛才提到關於時尚雜志的排名,時尚類雜志似乎已經達到超飽和狀態,你目前的市場狀況有什麼樣的看法?
劉江:第一我認為市場沒有飽和,時尚雜志雖然比較多,但是並沒有飽和的地步。我向你透露時尚還會做新的刊物。再一個從國際和國內的情況對比來看,國外的雜志總量比我們還要大,說明從發展的空間來講還非常大,所以基於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市場的競爭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們作為具有一定規模的期刊集團的雛形,實際上我們也有我們的戰略部署,我們在雜志的品牌上,我們會市場細分,我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引導性的工作。《時尚》最早就把男性和女性分開,就是兩本。後來我們把家居單列出來,實際上我們各刊在各個領域裡面就是在第一的位置。我們的《家居》就單出來作為一本雜志。我們的《健康》也是,現在沒有一本象健康一樣的雜志。
主持人:《時尚健康》辦的非常不錯,我是忠實的讀者。
劉江:《時尚健康》、《時尚旅遊》都辦的非常好,我今天帶來一本,大家可以看一下。這期雜志我們做了一個《五十個一生必游之地》,這期雜志在市場上的反響是非常好。在時裝里我們的Bazzar異軍突起,一下抓住一個點,人們對視覺的需求一下得到了滿足。
主持人:你剛才提到時尚旅遊,最近這段時間《時尚》雜志社推出的這些新刊似乎都是針對於中產階層,或者是針對成功人士,這是否意味著《時尚》把精力都已投入到高端的受眾群?
劉江:我的辦刊理念就是講它是一個夢想。人們其實都要追求一個夢想,一種是享受到這個夢想,正在享用期間,還有一種是在追逐夢想,這都是我要的讀者。
網友:《時尚》從當年的一本雜志發展成這么多系列的雜志有沒有秘訣?
劉江:我們不是把它作為商業的東西來做,我們的出發點是講究人文精神的,我們的辦刊理念是讓人們時尚的生活,為了讓人們能夠時尚的生活,我們把最好的東西展示出來,把最好的東西創造出來,我們非常重視原創精神,我們在創造的過程我們的創作人員得到他們那一份快樂,他們有一種執著的追求,在他們這種快樂的、不斷的復制當中,我們的作品就會越來越精彩,這是我們《時尚》能夠保持比較長久的生命力的秘訣。也就是說我們的人對雜志充滿了熱情,像我和我的搭檔開始做雜志的時候沒有想要掙錢,只是想做一本好的東西給人家看,做著做著,市場就在不經意之間,因為我們覺得至少我們找到了市場的需求,最後就需要起來,經濟效益就隨之而來,就是你想賺錢錢就來了。我們辦了一本,還想辦第二本,是因為我們覺得還有市場空間。我們做家居的也是這樣,家居馬上要改成半月刊了,又會呈現另外一個新的雜志。秘訣就是我們永遠能夠發現新的市場空白,還有在現有的《時尚》的平台能夠創新和發揮。因為我們在操作,特別是我們去年我們一下上了四本雜志,我們的人沒有增加多少,我們也沒有像有的做雜志的人一下賠一千萬,兩千萬的人,其實我們用很少的錢就把這個雜志做起來了。
主持人:你剛才提到優秀編輯對一本雜志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時尚》除了在保持它的本土化和原創性的基礎,它也是一本國際性的刊物,有國際媒體的協作,我們也可以在雜志上看到很多國外的內容,你對於媒體合作怎麼看?它是不是辦雜志的優勢。
劉江:《時尚》是一個開放式的平台,我們從創刊開始就尋求合作,我們覺得有國外經驗,應該說是人類共享的經驗,我們覺得沒有必要排斥,特別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國際上會有逐漸趨同的現象,中國加入WTO也是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我們尋求版權支持也是這樣的思路。但是不是只要有了版權就肯定能成功的,在國內已經有失敗的例子,我們的版權是利用的比較好。我們的辦刊理念是我們有一個本土意識,國際眼光,既有國際化的內容,我們用本土的東西把它改造,來適應中國人的消費需求。
我們現在有六個國際合作夥伴,我們時尚旅遊是美國國家地理協會的版權,另外我們剛剛推出的作佳是普爾梅地亞,我們的時尚健康男士版,我們又購買了美國一家出版集團在健康類上很有專項成就的雜志的版權,在版權上我們是大膽使用。領域我們還有一個詞彙叫巧用版權。另外我們還有沒有版權的雜志,我們的時尚家居和時尚健康就是自己辦,就是完全本土的,它也非常成功,在我們集團的份額也是非常大。這是因為什麼呢?我們也注意到,比如家居,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家居風格,它不會是完全一樣的,即便中國有西班牙風格,有南美風格,還是帶有相當濃厚的本土色彩,所以我們的家居就是要介紹國外的東西,可能零星的購買版權資料,但是我們沒有購買版權。所以我們用自己的版權,已經有人來跟我們尋求要我們時尚健康的版權輸出,所以我們想這也是我們以後要做的事情。
主持人:下一步新的目標和舉措是什麼呢?是不是開始走向國際市場了。
劉江:我是把中國當做國際市場來看待,也就是說不是我們殺出去,而是人家打進來。在中國這個戰場上我們一定要立足,就像有一句套話叫越是民族越是世界的。我們把中國的事情就等於把世界的事情做好。
主持人:目前《時尚》雜志除了做平面媒體,是否還在其他行業里進行探索?
劉江:實際上《時尚》期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還會做我們熟悉的和我們不熟悉,但是我們覺得有希望,有把握成功的事情,比如我們在做新的雜志,另外我們已經做了的,像《時尚》的圖書公司已經成立了,不久我們會推出美國國家地理百年的經典圖片,叫做《透過鏡頭》,都是經典圖片,經典照片,大家知道美國國家地理的攝影師的拍片的投入都是非常巨大,比如有200人報這個選題,可能最後只有幾個人的選題通過,比如拍一個動物的哺乳過程,他可能要等一年。拍一些特殊的圖片,比如珠峰的圖片,都是國際地理拍的,可能在我們時尚之夜前後就要推出。
另外《時尚》的網站,為了給網友更及時的提供咨詢,我們的網站也加強了投入,做的比較多一些。另外我們還做了《時尚》讀者訂閱中心,訂閱中心在刊社裡面我們做的比較大,也是比較有規模。另外我們可能還會做的,就是因為立體發展,我們可能和其他的夥伴一起做。像發行我們已經做了自己的發行公司,有一些電視台也在跟我們尋求合作,這些都在探討,沒有一個確定的結論,但是它是我們的方向。
主持人:目前《時尚》盈利的比例中是發行的收益比較高還是廣告的收益比較高。
劉江:《時尚》的盈利模式還是靠廣告為主,《時尚》創刊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這樣的模式,我們的刊物特別強調是有效的送達率。我們的發行實際上應該說在《時尚》類雜志裡面應該是名列前茅,但是我們的盈利模式裡面廣告收入是主要的盈利點。我們的雜志做三百頁這樣的規模,實際上懂印刷的人知道,在發行上我們是補發給讀者,所以讀者能夠體會到看時尚雜志能夠得到隱性的收益,和剛才一個問題鏈接,有的讀者說他的錢都購買《時尚》,那麼兩個問題,一個是要問你得到了什麼,得到的東西可能是不能用錢衡量。第二在印刷上的投入我們的投入非常大,我們給讀者提供是超值的東西。是誰幫助我們提供的超值是我們的廣告商,我們不去特別追求,它也會增加。就象我剛才講我沒有刻意的賺錢,也賺錢了,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我們的覆蓋率、品牌效應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在盈利模式我們是廣告為主,發行上我們給讀者讓利比較多。
網友:什麼叫時尚,很多人看同一本時尚雜志,是不是在思維上也變的趨同,那樣還能稱得上時尚嗎?時尚的東西是不是有長久的生命力呢?
劉江:其實《時尚》已經在進行自我批判了,有的時候如果把《時尚》看成純粹的物質的堆積那就是潛表的東西,因為真正的時尚是一個發展趨勢,是具有人文內涵,是一種文化形態,這種東西我這里簡單說可能說不了太多,但是可以告訴你,我覺得時尚是精神內涵更多的東西,我曾經說過,時尚是一份好心情,看起來是普通的話,但是背後是你如何看待生活,看待生活的角度,比如你對理財的認知是什麼,你的居住環境的評估和判斷是什麼樣的,你對造型、設計、色彩,你的審美是什麼,這些都是時尚的內涵。我們《時尚》雜志不斷的講這些知識的積淀成為你潛移默化的東西,比如你選一個眼鏡你說它好看,為什麼跟16歲的女孩子的觀點不一樣。

時尚雜志社副社長兼副總編劉江作客新浪
有的時候時尚容易被人誤解,比如他穿的東西好就是時尚,但是這裡面有歷史的東西,有民族的東西,可能他不知道。我們認為時尚是什麼?我們有責任,我們也可以,一個是理直氣壯,再一個也很應該做這件事情,告訴人們真正的時尚的內涵,我們甚至想引發這個討論,因為有的雜志覺得我們創辦一本新的雜志的時候,印刷漂亮,拍一點時裝的片子,這就是時尚了,其實恰恰他不懂。比如我們的「Bazzar」這期的色彩,和我們客戶的色彩是契合,這種契合不是偶然的,我們並不是為了它這個去拍這個封面,但是在文化認同,審美上,潮流的分析我們是一致,這叫英雄所見略同。所以這種東西你會知道什麼是這個時期體現美的一種精神,或者是為什麼。看了我們雜志你就知道為什麼,你不僅會這樣做,你還知道這樣做的理由,這就是成熟女性和不成熟的女性的差別。
但是我相信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時尚人群會逐漸擴大,大家會越來越認識到什麼是最好的東西,因為會有一個過程。
主持人:你是在時尚圈裡呆了很久,也算是專家了,你覺得自己是時尚的人嗎?,你平時對時尚的事物敏感嗎?
劉江:專家不敢說,因為做時尚,其實內心的境界可能是更重要的,你的生活態度、價值觀、處理關系的方法、情感表達方式,它是綜合成為一個人他是不是時尚。可能我在某些方面我有我的特點,其實特點就是時尚,我就是我,我有我個性的東西,也許在著裝上,也許在休閑方式上,也許在個人的偏好,在表達觀點和表達觀點的方式上我有我的特色。我曾經自我評價我,第一在品質上我是一個書生,因為我與人為善的態度、追求內心善良的這種欲求,以及我隨和和率性的感覺,這是我的一個特點。我是曾經做過很多工作,我覺得我的快樂是在我的生活當中至少佔了70%的份額,一個是我自己這樣努力,我也希望我們的同事這樣,我會給同事們營造這樣的空間,快樂的工作,只要把你的工作當成快樂的事情,你的成就感是以乘法計算的。
主持人:據我所知,你以前是學中文的,我覺得一個學中文的人,似乎應該非常忠於本真、非常重視精神感受的人。你在進入時尚行業之後,在內心有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劉江:其實我喜歡文學,最早曾經寫過歌,當然也出過詩集,我的文學夢有從來沒有消失過。我在去年我們《時尚》九周年的時候,還寫了一首詩,最後我和我的搭檔合作,我寫詩,他寫書法,我們把它製作成一個非常精美的賀卡,送給我們每一個人。
網友:你能不能給大家說兩句當年得意的詩作?
劉江:這個沒有準備。我想起一句,我描述當時的一個夜晚的情況,描述夜晚的到來,我是這樣寫的叫做「一大滴濃墨,在宣紙上化開,夜就這樣到來」,這是我自我得意的一句。因為我想這是一種審美。另外一個寫華清池的詩,最後的結尾是「淺淺的一池清水,泡爛了一個王朝」。
網友:你認為辦一本雜志的根本的目的是什麼?
劉江:有一個目的寬泛或者目標化的給人們的說法就是給別人一種精神的滋養,就是能不能通過這個雜志讓人覺得它的營養、滋養,基於這一點,我們對編輯的要求就是說,就是每一本雜志要有它自己獨特的聲音,絕對不能和另一本一樣,要寬泛的理解時尚,當然具有時尚的精神內涵,一種風貌,但是仔細去讀,每一本雜志是個性的、自我的。個性就是時尚,同時每一本雜志在這個領域,它會提出自己的聲音,會有自己的理念,我們每本雜志,每期雜志都要有成為社交談資的話題,這就是我說的內涵的體現。
網友:都說傳媒是最後一個暴利行業,雜志也是嗎?你認為這種現象能持續多久?
劉江:這個我真的有不同的看法,我感謝你提出這個問題,因為我做傳媒十年了,十年磨一劍,台灣有過流行的說法,叫做你恨一個人就讓他做雜志,因為做雜志投入很大,從成功率來講就已經相當少了,因為雜志是眼球經濟,雜志難在它是連續的購買物,不象有一些東西生產一批賣出去就行了,這不是投資特別容易回收的,也不是像人們說的最後一份暴利的行業,其實傳媒產業裡面做雜志已經有很多人在這裡面扔掉了不少錢。我覺得是浪費了資源,因為想當然的認為辦一本雜志就能賺錢,我知道紛紛倒下的是多數。我有一點算是探討,實際上做雜志還是要做雜志的去做,而不是商人去做,因為商人可能對市場、對賺錢的意識太強,就是老想著賺錢,他投入的時候,可能放進五百萬以後,如果沒有收回的時候他就不再投,可是恰恰再投兩百萬就可以賺錢,他就不繼續投了,這點是商人和文化人的區別,往往是文化做雜志才能夠持久。
我和我的搭檔,和現在的同事們很上癮,做了以後覺得還能做的更好,我們《時尚》的敬業精神,用合作夥伴來比較是比較合適,說我們時尚的人很敬業。我說你們做的好不好,由很多合作方來評價,我經常跟我們的同事來講,我說你們做的好不好,你們說了不算,是合作夥伴說好。我跟總編講,你說雜志好,好賣嗎,讀者說好才是好。
網友:你對香港那邊出的八卦娛樂類雜志有什麼看法?
劉江:人們特別疲憊的時候需要一些搞笑的東西,在中國市場不一樣,它的市場會是一部分,它不會成為主流。
主持人:因為現在大家對時尚的需求,對生活的品質要求更高,所以現在時尚類的雜志才會受到這樣的關注。
網友:《時尚》給大家的面面貌是大眾的,而不是邊緣,但是似乎現在邊緣是非常有市場的,你會考慮出一本先鋒的雜志嗎?
劉江:要做雜志也好,要做什麼也好,你要佔主流,在時尚媒體你要成為主流的話,《時尚》目前的選擇,目前的模式,目前的狀態是占據主流的地位。但是不能說《時尚》的東西包羅萬象,《新銳》的東西也是有很成功的,比如《新周刊》就很成功。但是大家應該注意到,這種新銳不是標榜新銳就可以新銳,這些咨詢,生活提供的原始材料是不是足夠你做一本連續出版物,應該說《新周刊》是非常非常敬業的人在做的,同時也是非常非常成功,但是他可能會有水準的起伏,同樣的東西,別人已經做了,別的人再去做新銳,用這個角度切入不見得是最聰明的做法。

❻ 全國范圍內有哪些知名的醫療健康產業

天津康婷健康產業園、上海張江葯谷、福建健康產業園、成都國際醫學城、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武漢同心健康服務產業園,武漢光谷生物城

閱讀全文

與健康產業雜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