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城市發展與文化產業

城市發展與文化產業

發布時間:2020-11-25 00:46:20

Ⅰ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產生 發展原因及重要發展時期的表現特徵

通過改革開放後20多年來的建設實踐,一些城市提高了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其歷史文化的認識,要變拆除歷史街區為保留改善歷史街區,要變分散的點的保護為整體的面的保護,要變消極保護為積極保護,將保護、利用同發展結合起來,走新型產業化道路,以發展促進保護。這是好的趨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發展的主流,我們應大力宣傳其理念與作法。為此,在這里我們提出「發展」、「公正」、「轉移」、「參與」、「改善」、「尺度」、「院落」、「肌理」八點看法,以期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得到科學的保護與發展,取得生態平衡,環境友好,節省資源,經濟實用,適宜人民,富有文化的綜合效果。

一、發展——發展產業經濟,以發展促保護

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是需要投入資金的,資金從哪裡來,一是靠國家和所在省區政府撥款,二是靠自己發展城市的產業經濟,自力更生。根據當前我國的經濟實力來看,主要靠上邊撥款是不現實的,應該樹立起自力更生的精神,努力發展城市地方經濟,以經濟發展促進保護,保護、利用同發展相結合。如西安市,它從公元前11世紀在灃水兩岸建立豐京、鎬京算起,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先後有10多個王朝在此建都,是全國著名六大古都中,建都王朝最多、時間最長,其地上地下文物古跡數量居全國之冠,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國民經濟發展「一五規劃」起,是我國重點規劃建設的八大城市之一,現已建成為我國新興工業基地之一,第二產業以機械、紡織為主,兼有冶金、電力、化工、建材、電子、食品、輕工等門類,自改革開放以來,西安市又調整了第二產業,擴展了電子、高新技術、航天科技產業等,同時按照自身的特點,擬大力發展文化等第三產業,制定了老城「唐皇城」的文化復興規劃和西安市文化特點的區域規劃,包括臨潼國際旅遊、藍田美玉文化、長家生態居住、戶縣農民畫、周玉老子文化、高陵現代農業等內容。西安市的觀點和作法是正確的,既重視歷史文化的保護,又重視城市產業經濟的發展,認識到保護與發展二者的互動關系,協調發展第二產業經濟和文化、服務等第三產業,符合西安屬於初等發達水平的城市特點,以這樣的發展促進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又如南京市,它是全國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跡眾多,現已發展了多種工業,化學工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還有電子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通過城市工業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特別是前幾年制定出《南京老城保護和更新規劃》,突出保護和發展老城文化,以「十里秦淮」、夫子廟、城南小街巷,將秦淮片區顯現出傳統文化;以原有空間尺度、優美環境,將明故宮片區顯現出明代文化、民國文化;以大單位綠地空間、石城山水情趣,將山西路片區現出民國文化、學院文化;以南京山川形勝、城市建設有機相融,將鹽倉橋片區顯現出山水文化、民國文化;以現代化中心城市的時代感,將新街口中心區顯現出現代文化;這樣建設,將明城牆內的面積為40平方公里的老城顯現出2400多年城建歷史文化,既保護與更新了南京老城,又同時發展了南京城特有的歷史文化產業,一舉兩得。這個《南京老城保護和更新規劃》榮獲了2003年度建設部優秀規劃設計一等獎。

還有一個好實例,就是福建的泉州、廈門、漳州三市,通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三市地區經濟發展迅速,GDP佔全省的一半以上,人均GDP已達2000多美元以上,其經濟發展促進了三市的歷史文化保護。2001年泉州市老城中心區中山路保護與整治項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優秀獎;2002、2003年,泉州、廈門分別獲「中國人居環境獎」和「國際花園城市」稱號。目前,有人提出推進泉廈漳三市聯盟的對策建議,加強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共建區域的生態環保產業和基礎設施以及文化、旅遊產業等。這一建議如被採納、實施,將會促進三市的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

二、公正——重視社會公正,保留舊城居民

社會公正,反映在城市與建築中,就是要關懷城市廣大居民及其弱勢群體,公正地縮小貧富人在城市生活與工作環境里的差距。

在城市發展中,舊城區要有老居民,促進城市社會和諧。最近網上有文──《一道正在加深的裂痕:要「把窮人趕出市中心」》,確實有些城市已經這樣做了,有些仍在維持現狀,這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我們認為舊城區要改善或改造,應保留老居民,部分有條件願意遷出的,要疏散出去,政府給予傾斜政策幫助留下、遷出的居民提高生活居住環境水平。如北京二環內的舊城區要有經濟適用房居住區,不能將經濟適用房都建在四、五環區,目前二環內的房價已漲到萬元、兩萬元一個平方米,老居民弱勢群體無法承受;若按市場經濟來操作,老居民被遷往郊區,舊城區就變成了富人住區,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生活特點將消失,北京就變了「味」,特別是從社會公正、社會穩定來看,舊城區內富人、窮人都要有。現世界上修建了許多居住混合區,不強調單獨修建富人區,有模糊界限、互補心理平衡和調節自然空間環境之意,但從根本上看,還是要建設大眾需要的質好價廉的住房。前面提到的福建泉州舊城區中山路保護與整治項目,其作法就不是「把老居民窮人趕出市中心」,值得宣傳推廣。相反,現在正在進行的北京前門外大街及其東部地區的整治項目,就是將老居民、老字型大小一律遷出,按規劃建商業建築和幾百幢高檔四合院住宅,以後誰出高價誰回來,原住戶委託房屋開發公司幫助搬遷,這種不公正的簡單贏利的違背社會道德的作法,實應及時糾正。

社會公正,還體現在城市公共設施安排上,不能只從賺錢出發,要方便大眾的生活。對於城市大眾衣食和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設施,要作妥善安排,這才是真正為城市廣大居民服務。給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國西雅圖市中心靠海邊依然保留著為一般市民服務的海鮮市場,建築為一、二層的原有房屋,但整潔有序;我們在美國東海岸現代化城市波士頓,看到其市中心市政廳後仍保留著為廣大市民服務的大眾化老商場,對比之下,而我們的北京西單、東單等菜市場都被取消,改為商廈高樓,這不是為賺錢又為什麼?我們認為這是沒有為大眾生活服務觀念的結果,應予糾正。2005年上海市規劃局編制《上海市菜市場和公共廁所規劃布局綱要》,提出到2020年全市中心城區將新增200多個菜市場、800多座公共廁所,菜市場是以500米為服務半徑,公廁是以300米為服務半徑考慮的。這種為大眾生活方便的服務思想,值得北京和一些其他城市學習、效仿。

三、轉移——轉移其他中心,確保歷史文化

除大城市外,其他歷史文化名城的舊城區面積大都在10多平方公里左右,當這些城市發展到中等規模後,都應該考慮多中心的布局,將行政、經濟、商貿、科教等等中心轉移到新城區,使舊城突出其歷史文化中心的特徵,這是歷史文化名城共有的一個特點。在確保舊城成為歷史文化中心的前提下,有些中心亦可放在舊城,但大多數的歷史文化名城應將其他中心遷出,如著名的江南水鄉城市紹興,在老城內修建了玻璃幕牆的行政中心辦公樓,拆除了大片的水鄉民居,破壞了紹興城的歷史文化面貌。西安市的城市總體規劃作了分散、多中心的安排,正在將市行政中心遷至舊城外北部地區,帶動新城區的發展,這種轉移的作法,還可提高城市的自然生態環境質量,其最重要的好處是確保了西安市舊城的歷史文化不再受到破壞。經過改革開放後一段時期的城市大發展,青島市較早地理解了分散多中心城市規劃布局的優點,很快地將城市核心從舊城中心遷至東部,全市行政中心機構在東部建起,僅市政協統戰機構留在舊城,這一轉移帶動了東部新城區的發展,與此同時北部新城區、西部新城區,連同舊城形成分散的四個重點城區,沿膠洲灣再發展一些新城區,以環形路相接組成多中心的網路化城市群,這種分散、多中心式的城市發展,使青島市的自然生態環境得到優化,並緩解了舊城的矛盾和壓力,確保了青島舊城歷史文化街區得到更多的存在。

四、參與——群眾參與改建,提高居住水平

為了落實舊城街區保持原有特點的改建,並符合我國當前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實力情況,當地群眾參與改建是個好辦法。有一個實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那就是1987年7月我們出席在英國布萊頓召開的國際建築師協會大會期間,主持會議的國際建築師協會主席哈克尼向我們介紹他為倫敦舊城一個住宅區所做的改建工程項目,他採用的是一種新的方法,充分利用原有材料,適當增加一些結構骨架鋼木材料,在住宅布局方面作了改善、調整,提高了居住水平,組織住戶群眾參加施工改建,全改建區建設費不多,地皮費沒有,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頗受倫敦老居民和查爾斯王子的稱贊。正因為哈克尼先生為城市大眾辦了好事,他被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選為主席,後又被選上國際建築師協會的主席。這個群眾參與改建的方法,我們宣傳了10多年;我們中國建築學會和有關院校,曾多次邀請哈克尼先生來華講學,在重慶、北京、南京、深圳、廣州等地,他都介紹過他的這項改建工程實例經驗,受到歡迎。目前,各地城市建設都在貫徹政府提出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原則,不妨在我們歷史文化名城舊城區改建中,多試試這種作法,多留下一些老居民,多改建多保留一些適合小康社會標準的舊城建築。群眾參與,不僅是參加改建工程的勞動,還對改建規劃設計提出符合生活方式和新的需求,這一方面的參與內容,是建築、規劃師進行建築創作、規劃設計的思想源泉,設計創作源於生活,所以老居民的參與是必要的。再者,將當地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些老居民中的一部分還可集資,解決部分的改建工程資金問題。群眾的利益,群眾的事情,群眾參與辦理,這種自力更生民主化的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各地城市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設主管部門要很好地繼承這一優良傳統,重視群眾參與改建,提高老居民的居住水平,保存城市歷史文化的特點。

五、改善——採用微循環法,改善基礎設施

歷史文化名城的老城區,環境要比新城區差,舊城基礎設施都比較落後、老化,道路、上下水管網、電力、電訊、冬季取暖以及公廁、垃圾站和生活服務商業等設施都不能適應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如何解決呢?一種作法是大拆大改,全部拆除,蓋起新的高樓大廈,基礎設施相應全新配套,老居民遷出,個別有錢的花高價回來住高樓,如北京西城區金融街區的作法,這種毀壞歷史文化街區的思想與作法極不可取,應受到社會的譴責。2005年北京提出的故宮緩沖區保護規劃中,對緩沖區內的舊街區採用「微循環」和「有機更新」的方式是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對區內的胡同、四合院嚴格保護,原則上不成片拆除,主要街巷原則不再繼續加寬,對上述的基礎設施積極改善,而不是全部廢除,重新建新的。這種「微循環法」,既可確保舊城歷史文化長存,又可改善、提高舊城居民的生活環境,符合我們目前的經濟水平,值得各地效仿。對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舊城區的發展,著眼點是改善其基礎設施,改善其生活居住環境,逐步減少對區內的水體、空氣的污染,改善其建築空間容量,逐漸增加些綠地面積,這些內容是重點。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總的原則是逐步改善,而不是進行大的改造。

六、尺度——積極實施減法,保持尺度和諧

歷史文化名城的舊城中心區應是核心保護區,一定要控制好尺度,不能修建高大體量的新建築。如泉州市舊城市中心區中山路等成片維持原有建築、街道的尺度,在保護與整治建設過程中沒有插進層數高、體量大的新建築,亦未拓寬成大馬路,保護了原有空間環境風貌。又如廣東省中山市,其舊城規模不大,進行了全面的整修,街道沒有展寬,改為步行街,建築尺度未變,依然是原有的韻律節奏,保存了原有的形象。北京舊城中心區的核心區,即北京故宮周圍地區,2005年第29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了這個地區的緩沖區保護規劃方案,為保護故宮加上了「保護罩」,為此北京開始行動,對緩沖區內不符合控制要求的建築進行整治,現已將鼓樓前右側的地安門百貨商場樓減去了兩層,保留高10米多的三層,它與高8米左右的沿街建築同30多米高的鼓樓建築相比,約低了3至4倍,突出了鼓樓;同時將位於南池子東側的市房管局辦公樓拆掉了頂上三層,保留下的三層建築同南池子沿街一、二層房屋尚可協調,不凸顯,以保持整體建築群的尺度和諧。北京的這一舉措,是在國際和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的影響下實施的,但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扭轉過去在歷史文化名城舊城中心區插建高大體量新建築、破壞尺度和諧的錯誤觀念與作法,值得各地反思,並作出實施減法的調整規劃。

在這里,我們特別關注幾個極有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首先是西安,其明代舊城中心點鍾樓廣場,20世紀90年代所作的鍾樓、鼓樓呼應的廣場西北角地區規劃與建設,建築尺度、體量掌握的非常好,整體和諧,但該廣場的西南角、東北角矗立著兩個大體量的建築,尺度過大,破壞了鍾樓、鼓樓應有形象,為了保護好這一核心區建築群的整體尺度和諧的面貌,對這兩幢建築要進行減法整治。其次是蘇州,其舊城中心區觀前街,新建高大的商業建築群尺度過大,亦破壞了蘇州水鄉精美自然的風貌。1959年規劃界前輩程世撫先生在進行蘇州市舊城規劃時,對人民路兩旁的建築挨戶調查,盡量保持原有尺度加以改善提高環境質量,這種思路與作法值得今日的規劃人員效仿。還有著名的江南水鄉城市紹興,其舊城區中心區街道以及舊城內新建的行政辦公樓與其他建築,都應考慮實施減法,以保持舊城整體的尺度和諧。

七、院落——保留院落天井,建築自然共生

中國城市肌理的最小細胞是合院或天井這一組織結構,它是建築與自然融和的極好形式,合院可自然通風、採光、冷暖聚氣,天井可夏日遮陽、冬日進光,在院中栽植花木,使人接近自然,它還能起到交通樞紐的作用,綜合起來,其優點很多,非常適合人們的生活與活動。

這一院落建築布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建築的一大特色,無論北方、南方、西部地區,無論住宅、公共建築,大都採用這種布局形式,從挖掘實物來看,已有3000多年延續的歷史。所以在歷史文化名城舊城中要保護好這一特色,在新建區中要繼承並根據新的需求發展它。

提起院落,有人誤解這是中國特有的,其實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著,只是不像中國這樣普遍和有一定的規模和格式。國外有近2000年的實物存在,即挖掘出的公元79年8月被埋在義大利龐貝城住宅及其庭院,後人稱其為列柱圍廊式庭院,在此院周圍是柱廊,中間作成綠地花園,有的是水庭內院,中心為方形水池,設有噴泉,周圍種以花木,這種中庭式宅院源於希臘,所以說這種院落式布局起碼在2000年前就在歐洲出現。埃及的卡納克阿蒙太陽神廟實物,說明院落式布局早在3000多年前就在非洲存在。6世紀初在義大利羅馬附近創建的修道院,後影響到法、英等地,其布局亦為院落式。在公元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形成,是一個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東到印度,西到西班牙,院落式建築到處可見,一直延續下來。這些實例在我所著《世界園林發展概論》一書中都有論述。

中國院落式布局的特點是,強調中軸線,沿中軸線布置許多院落,再大的規模,平行中軸線在兩側軸線上再建一連串合院,中間有通道連接。其中四合院的布局,院的四角並無拐角房間,四角以廊圍合,以利通風採光。典型的最大的類型最多的實例就是北京故宮紫禁城。我們應重視院落組織結構這些特點和優點,它是城市的氣眼,這個通天接地的自然空間,有著光風聚氣的非凡作用。在此所提的「聚氣」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物質的自然、技術方面,即自然通風採光與冷暖的聚氣功能;另一是精神的社會、哲學方面,它是反映中國哲學理念、家族、宗族聚集思想的組織形式。這種布局在同自然天地結合與安全等方面,要比城市中多建巨大建築優越的多。所以我們認為,在歷史文化名城中,對於院落、天井組織的建築,可分為三種類型與作法。第一種是在核心保護區內,需要按原樣保護的建築,就必須以原有傳統布局的院落、天井樣式加以修繕保存;第二種是外圍保護區范圍內,可適當調整建築高度,但不能破壞城市原有肌理,這種建築類型也要作成院落式或天井式,其層數在控制數內增加一些,如北京菊兒胡同院落式公寓的作法;第三種是在舊城范圍外的新建區,新建築創新的自由度較大,但要「新而中」,最好採用創新的院落式。最近幾十年有人提倡建造巨型城市建築,這個建築就是個小城市,在建築里生活、工作都解決了,看起來生活方便,但從節約資源、環境友好、身心健康來衡量,其弊端多多,實不應採納。我們在歷史文化名城新區內應少建或不建巨大建築,重視建築與自然的結合,發展院落、天井式建築,多一些自然採光通風,節省資源,創造適宜人們生存的城市與建築環境,還可同舊城建築取得有機的聯系。

八、肌理——保持城市肌理,新舊有機結合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舊城的肌理,包括道路網布局結構、建築布局結構和尺度體量與立體輪廓結構以及城牆、護城河、城門結構的肌理等,這是整體保護的基本點。目前,我國歷史文化名城能夠作到這一點的為數極少,如山西的平遙、遼寧的興城等。福建的泉州市舊城肌理的整體保護也是不錯的。福州市正在亡羊補牢,舊城內「三坊七巷」是福州歷史上名人集中的居住地,這里保留著自唐末以來的街區格局,是一個由古老的街巷、古河道、橋梁、坊垣、榕樹組成的商貿與居住區,它是福州市的地道的歷史文化,但前一時期將此區的改建,包給了李嘉誠屬下的一個地產開發公司,這個公司根本不顧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將三坊A、一坊二期工程改得面目全非,毀掉了歷史文化和原有舊城肌理。2006年初,福州中止了這個合同,現按全面保護的原則進行調整,保持舊有街區的結構和建築面貌,使這一地區的肌理得以保存。

下面舉幾個舊城肌理整體保護較好,且舊城與新城區結合緊密的城市實例,並說明新舊結合要注意的兩點作法,一是綠帶分隔聯系,二是主要道路連通。

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班牙的巴塞羅納,從其1891年的規劃建設圖中可以看到,舊城的肌理保持原樣,密度很大的老城區街巷結構系統保存不變,建築按原樣修繕保留,新城區的幹道沿舊城東側面和西南側連通,舊城內的南北向主要道路Rambles路與新城區南北向幹道通過加泰羅尼亞廣場連接,現Rambles路改為步行街,已是歐洲的一條著名的街道,直通海濱前的哥倫布紀念碑廣場。這個城市保持舊城肌理、新舊有機結合的作法,很有參考價值。我國的西安市、南京市是兩座保留明代城牆、護城河完整的歷史文化名城,實在可貴,盡管在舊城區內蓋了些大體量的高層、多層建築,需要採用減法加以調整,但在保存肌理、尺度、韻律等方面,總的來看,在國內也算是好的。新舊城區的結合,這兩座城市是完美的,都有環舊城城牆、護城河的寬闊綠化帶將新舊城區分隔開來,又是這條優雅自然的綠化帶把新舊城區有機結合在一起。西安市舊城中心的兩條軸線北大街、南大街和東大街、西大街向北、南、東、西延伸同新區幹道連通,同時平行軸線的其他方格網幹道延伸與新城區方格網幹道連接,形成整體。南京市舊城縱橫兩條中軸線,北面中央路通過中央門,南面中華路通過中華門,東面中山東路通過中山門,西面漢中路通過石城門,同新城區幹道連通,構成一體。西安、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持城市肌理、新舊有機結合的經驗是值得各地參考學習的。

通過上面結合實例的分析,可以說明發展產業經濟、以發展促保護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的經濟基礎;社會公正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的社會保證,促進其社會的生態平衡;轉移其他中心,是確保、突出名城歷史文化的重要措施,群眾參與改建,是體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優良傳統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戰略思想,既符合社會進步,又加快改善、提高歷史文化名城大眾生活環境質量的步伐;採用微循環法、改善基礎設施是符合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國情,既可節省資源、環境友好,又可落實歷史文化長存;積極實施減法、保持尺度和諧是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基本面貌特徵的較好方法;保留院落天井、建築自然共生是保護和體現歷史文化名城基因的基本特點;保持城市肌理、新舊有機結合是保護與體現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特徵。從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全面地去進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工作,可使拆改歷史文化較多的發達、初等發達的歷史文化名城,亡羊補牢,可使保存歷史文化較多的欠發達的歷史文化名城,未雨綢繆,提升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水平,為保存世界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作出新貢獻。中國建築學會顧問 張祖剛

Ⅱ 如何開發中國城市文化產業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雖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有強勁的發展勢頭,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難與問題,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缺乏相應的政策法規支持;各城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特色定位不強,與城市資源特點聯系不夠密切;缺乏高層次的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等等。
針對這些可提出以下發展對策:
對策一:加強文化傳創意產業的集群發展與規模效應。產業集群化發展是當今產業發展的趨勢之一。作為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其較強的產業融合性決定了其發展過程中需要整合各種資源,集群化發展趨勢非常明顯。如美國聞名於世的曼哈頓「蘇荷(SOHO)藝術聚集地」、好萊塢影視娛樂業及群等,都是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的成功範例。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剛剛起步,各類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聚集區建設初具規模,但特色還不明顯。未來發展需要加強對特色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培育,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園區,打造較為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鏈條,實現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和產業規模效應的充分釋放。
對策二:注重文化創意產業的本土化,打造優勢品牌。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由於受經濟、科技等條件的制約,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好相對較弱。加之我國文化創產業發展中,來自國外的資本特別是跨國公司的投資佔有重要地位,對我國本土文化創意產業構成了威脅。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過程中,我國要著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品牌,注重文化創意產業的本土化發展,避免出現由跨國公司引領、控制甚至壟斷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局面。
對策三:加大對文化創意產業專業人才的培養。人才是創意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目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人才還相對缺乏,創意人才總量、結構、素質還不能夠適應產業快速發展的要求。今後應調整人才教育結構,加強對創意產業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復合型人才、營銷人才的培養;積極舉辦各種大型創意設計展覽,打造設計師們相互交流、碰撞的平台,激發創意人才創造原創文化產品的激情和動力。
對策四:重視政策法規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作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雖然是以市場為基礎作用的,但政府通過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和政策法規的制定,為文化創意產業營造一個適宜發展的外部環境,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Ⅲ 高鐵和文化產業的關系

高鐵帶動了薛城的發展。。。。據介紹,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薛城呈現出蓄勢競發的良好態勢,已進入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為企業投資、個人創業提供了廣闊空間。

城市化進程帶來大量商機。按照薛城發展規劃及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到2020年,我的家鄉建成區面積將由現在的40平方公里擴張到1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將由30萬發展到120萬,城鎮化率由45%提高到60%。未來10年是我區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發展期,我們在實施老城區改造和城南生態新區建設的同時,大力推進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陶庄鎮、鄒塢鎮重點發展重化工業、物流業,帶動小城鎮建設,打造棗庄新城區「後花園」;張范鎮重點發展高端製造、現代物流、高檔住宅等業態,打造「產城一體化」的城市節點;臨城街道、常庄鎮作為區駐地,優先發展城市經濟;沙溝鎮集中發展城郊經濟和休閑旅遊業,帶動周邊地區居民和區內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為房地產、建築及其相關產業,以及交通、通訊、教育、醫療、商業零售、餐飲、娛樂等領域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

現代服務業發展潛力巨大。良好的區位交通優勢、蓬勃發展的工業經濟以及城市化進程的突飛猛進,為薛城發展現代服務業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們堅持以信息化引領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的魯南鐵水聯運物流園,被列為魯南經濟帶重點扶持項目,正積極引進大型物流企業;總投資8.326億元的張范汽車城,被列為山東省重點項目,著力引進知名品牌汽車4S店、二手車交易、汽車後市場等業態。依託城南生態新區建設,規劃了城南金融商務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歡迎金融保險、中介服務、信息咨詢等新興業態入駐,推動高端服務業聚集發展。依託厚重的文化底蘊、優美的自然景觀和動感的系列車賽,包裝了旅遊集散中心、民國影視文化城、楊峪旅遊綜合體、蟠龍河濕地公園、張庄「石榴山莊」、奚仲產業園等旅遊項目,正在對外招商。

工業領域投資空間廣闊。我們按照「傳統產業新型化」要求,堅持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企業對外合作,加速產業升級換代。機械製造業,重點發展綜掘機、採煤機、刮板輸送機、礦用救生艙等礦用設備及紡機風機,努力打造全國具有一定規模的新型製造業和鈑金加工基地。煤化工產業,依託魯南煤化工研究院、棗礦集團煤化工研究院,以煤焦化、煤氣化為主線,重點發展乙二醇、碳微球、針狀焦等下游產品,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精細化方向發展。造紙產業,在推進遠通、海象、德容、運河紙業技改擴能的同時,合作建設40萬噸高檔箱板紙、40萬噸液體包裝紙等項目,進一步膨脹企業規模、提升產品檔次。同時,藉助京滬高鐵的交通優勢,積極匯聚長三角、環渤海地區的產業、人才資源,鼓勵博泰太陽能、奚仲電子等區內企業與國內外科技界、產業界開展產學研合作,大力培植、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創業環境日益優化。優越的區位、便捷的交通、日益完備的城市設施配套,為我的家鄉發展創業型經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們規劃了以文化創意、科技孵化為主的創業園,在融資、用地、稅收、創業指導、家庭安置等方面制定了系列扶持政策,歡迎海內外學子和高新成果、專利技術持有人等高端人才來這里創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搶占發展先機,增強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

薛城黨政負責人表示:「努力讓政府服務成為推進招商引資最優質的資源、最響亮的品牌」是我們一貫秉承的理念,對於落地項目,我們從手續辦理、開工建設到建成投產,全程跟蹤服務,積極幫助企業融資、爭取政策,積極營造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的市場環境、良好的法治環境,贏得了廣大投資者的贊許和好評,先後吸引了韓國OCI、美國上市公司SES、香港上市公司森信集團等知名企業落戶,「軟環境」已成為我們吸引投資的「硬品牌」。

很顯然同時帶動了棗庄向文化古城、旅遊基地的方向發展,從BRT的開通,到台兒庄的整改,棗庄欣欣向榮。

Ⅳ 怎樣認識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的性質和作用

城市創意產業的根本觀念是通過「越界」促成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重組與合作。這種越界主要是面對第二產業的升級調整,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的細分,打破二、三產業的原有界限,通過越界,尋找提升第二產業,融合二、三產業的新的增長點,二產要三產化,要創意化,高端化,增值服務化,以推動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並且通過在全社會推動創造性發展,來促進社會機制的改革創新。需要特別注意到是,創意產業一方面是在過去總體的文化產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產業概念,另一方面又是不同於過去文化產業的新的產業形態。創意產業往往是在製造業充分發展,服務業不斷壯大基礎上形成的,是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結果。創意產業中既有設計、研發、製造等生產活動領域的內容,也有傳統三產中的一般服務業,更有藝術、文化、信息、休閑、娛樂等精神心理性服務活動的內容,是城市經濟和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載體,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意產業的根本觀念是通過「越界」促成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重組與合作。在總體服務業的業態中,通過越界,尋找提升和融合製造業的新的增長點,開拓藝術型、精神型、知識型、心理型、休閑型、體驗型、娛樂型的新的產業增長模態,培育新的文化消費市場,涵養新一代創意消費群體,以推動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並且通過在全社會推動創造性發展,來促進社會機制的改革創新。

Ⅳ 什麼樣的公司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和首都經濟發展方向及產業規劃我的公司是文化發展類的,這樣符合嗎

這個需要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規劃中,分析商機,並結合你的優勢。

Ⅵ 橫店集團以影視文化旅遊為切入點發展文化產業,將整個城市建成一個龐大而完備的影視產業配套和後勤服務基

①經濟是基礎,文化的發展是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的。浙江民營經濟的發展、橫店集團強大的經濟實力為橫店建設文化影視城奠定了基礎②文化反作用於經濟橫店影視文化的發展,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③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橫店影視文化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大文化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社會和諧、文明、健康的發展④正是這種文化和經濟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是橫店成為時尚城鎮。(8分)

Ⅶ 如何實現文化與城市建設,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宏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在城市區域的總和。中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的總和。微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文學藝術、廣播電視以及各種社會性、群眾性的娛樂性活動的總和。
我院認為,城市文化建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培育具有現代素質的市民。這是城市文化建設的關鍵。市民是城市的主體,是城市社會文明的創造者和體現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載體。城市市民的素質如何,直接決定著一個城市的形象。沒有現代素質的市民,現代化城市由誰來規劃?由誰來建設?由誰來鞏固和發展?一個充滿小農意識和市井習氣、封閉保守的城市,是無法成為一個現代化城市的。廣大市民只有不斷增強城市意識、開放意識、法制意識和現代生活環境意識,促進一個城市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精神風貌,有濃郁的崇文意識、有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個城
市才能現代化。
二是建築具有個性的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觀形象,它包括城市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時尚的外觀形象。諸如,城市的空間布局,建築的造型、風格、色彩以及道路、廣場、公園、雕塑、路燈、欄桿,甚至路牌、廣告等等,都不能凌亂無章、殘缺不全、千人一面。要講究城市的整體和諧和審美情趣,有文化個性和藝術感。形象文化就像一個人的臉,是城市文化的物質載體。像巴黎、倫敦、莫斯科、法蘭克福、威尼斯等世界一些文化名城,都具有獨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形象文化中,標志性的文化、體育設施必不可少,往往一兩個標志性文化設施就能提升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如悉尼,一個著名的海上歌劇院,就大大提高了它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
三是充分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是一個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現,是一個城市文化個性的生動體現,也是一個城市(特別是中國城市)成為文化名城的一種最獨特的文化優勢。像世界文化名城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是歐洲文藝復興中心,曾經產生過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一大批世界名人,它是一個完全靠歷史文化資源而名揚世界的城市。又如比薩、威尼斯也是如此。在國內,像曲阜,也是完全靠歷史文化資源而蜚聲國內外的。
四是形成若干個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或藝術團體。教育是文化的基礎,科技是文化的精華,藝術團體是文化的結晶。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將這三者作為衡量一個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關鍵性指標。特別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一些由移民發展起來的現代化國家,更加重視教育和科技。像美國的波士頓,之所以能成為文化名城,靠的就是這三者。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為美國培養了不少總統,還有數不清的專家學者,其中不少人獲得諾貝爾獎。波士頓的交響樂團、芭蕾舞團不僅在美國,甚至在世界都是一流的。
五是有繁榮發達的文化產業。所謂文化產業,主要包括文化娛樂產業、影視及音像製品業、新聞出版業、文化旅遊業以及一些與文化相關的美食、美容、時裝、休閑、美術品產業等等。文化產業作為「朝陽產業」,既可以有力地促進經濟發展,也可以極大地提高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美國文化名城洛杉磯,靠「迪斯尼樂園」和「好萊塢城」,形成了驚人的影視及音像製品業和文化旅遊業。現在,法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許多城市,都將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我國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也已將文化產業列入國民經濟優先發展的重點。
六是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所謂群眾文化,既指城市市民之間自娛自樂的文化形式,比如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等等,也指一些節慶文化活動。群眾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文化名城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內容,特別是節慶文化活動,對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養成群眾的文化意識,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Ⅷ 【辯論賽】關於城市的文化建設比經濟建設更重要!

你真幸運,我剛做了關於文化建設的論文,下面是一片相當不錯的論文,(我那時買的,幸虧存起來來)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希望對你有用!加油,祝你辯論成功!!!

文化建設是推動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靈魂工程

黨的十六大報告在描繪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藍圖的同時,強調了文化建設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確立了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上海新一輪發展呼喚著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為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注入強大的精神推動力。因此,正確認識文化建設在閡行城市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系統整合文化發展資源,設計遵循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的、體現現代化閡行建設特色的思路框架,從戰略角度大力推進閡行文化發展,對實現閡行新一輪發展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文化發展是城市文明的核心

城市是儲存人類文明智慧的容器,也是不斷創造前進的動力源泉。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達與否,最重要的標准之一就是其城市化的程度和城市文明的程度。從社會學的觀點出發,狹義的城市化概念是由於近代產業的發展而發生的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質變;而廣義的城市化概念是在聚落或者地域中城市的因素逐漸增大的過程,顯示著一個地區的綜合競爭力,包括文化、科技、管理、組織、生產等綜合因素的提高。顯然,正確評判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城市化和城市文明的水平,決不能單純以城市人口的增長而論。當代先進國家或地區的城市化實踐表明,文化發展是人類城市化的演化核心,它們在強調城市發展中技術經濟因素的同時,突出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營造出濃厚的整體文化氛圍:建設具有各種風格的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學校、公園等文化設施,滿足市民的文化需要,提高市民的自身素質;建設具有較高文化品味的住宅,如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式庭院、法國的巴洛克式庭院、英國的田園風光式庭院,再配上園林、繪畫、雕塑等現代藝術,使城市顯示出濃厚的文化色彩和藝術魅力。
一般而言,城市化這個社會進步的過程包括生態過程、經濟過程和文化過程這三種基本形態。最早的城市主要是解決人的生存問題,盡一可能地滿足居民的基本物質需事,在人與自然環境之間建立一種低水平的、不完善的社會經濟架構。之後,城市有了大量的商品交換,興建了各類市場,經濟活動日益繁榮和興旺,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出現了經濟特性明顯的規模與形式。更高的層次是城市具有了文明的征服力,成為經濟的中框和文化藝術的搖籃,在奠定現代經濟實力的同時凸現出鮮明的文化特性。這三種形態可以相互並存和影響,在發展演變中循環提高、螺旋式上升。但只有同時兼備了生態、經濟、文化這三個過程與形態,才誕生出具有高度物質上海農村經濟200嗚年第1期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現代城市與城市文明。
二、文化優勢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環境因素

唯物史觀認為,人類社會是由經濟、政治、文化三方面要素以其固有的內在聯系構成的活的有機體。一定的文化的產生須以一定的經濟和政治的產生作為基礎和前提,同時,它又反映並積極地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的經濟和政治。而且這個反映是能動的、多方面的、多層次的,為經濟和政治活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在社會穩定發展時期,文化能引導人們認同佔主導地位的經濟、政治制度,促進經濟、政治的持續發展;改革發展時期,文化則引導人們認同一定的經濟、政治變革目標,促進變革的實現。
建設經濟強區與打造文化大區堅實基礎,是實現閡行區新一輪發展目標的姐妹篇。文化具有很強的滲透力、凝聚力和影響力,是經濟社會發展強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鑒於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滲透,我們在新一輪發展中就必須充分認識到文化資源是地區發展的重要資源,文化優勢是地區經濟發展日益重要的環境優勢,以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大力促進文化與經濟的融合,不斷為經濟注人新的內涵,在不斷提高經濟的文化品味和附加值中增強經濟的動力、活力、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在閡行建設上海先進製造業基地之一、數字研發基地之一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現代經濟增長中文化的重要地位,文化要素是企業產品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文化素質是企業領導和勞動者的首要素質。企業是生產力的載體,這個生產力並非單純是物和先進設備,更是人和文化的力量,因此必須大力發展企業文化。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首先,要建構企業的制度文化,把追求民主、平等,崇尚知識、誠信作為制度文化設計的核心,從而使企業既秩序井然、雷厲風行,又生動活潑、充滿生機。其次,要培育和弘揚企業精神,在廣大員工中起到鼓舞驅動、凝聚、熏陶、評價和規范的作用,體現企業的向心力、感召力、創造力和生命力。再次,要將企業文化外化為物質文化,使企業文化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成果—產品或服務充分展現出來,讓同樣質量與數量的產品,在貼上這家企業的標簽後就身價倍增。政府要鼓勵和扶持一大批企業創建先進企業文化氛圍,追求深厚文化底蘊,力爭創出類似於「可口可樂」、「通用」、「大眾」、「海爾」等品牌文化,使其產品及服務立於不敗之地。
三、文化產業是社會經濟新的增長點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情況下,市場機制進人精神生產領域,生產文化產品的企業大量涌現,文化產業迅猛崛起,在社會生活和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文化觀念的變化帶來越來越強勁的新產品開發、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經濟結構的變化,如「綠色文化」帶來了綠色產業、環保產業,現代人文觀念帶來了休閑觀光農業、文化特色旅遊等等。
有關資料表明,我國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由1995年的51%下降到2002年的約40%,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由58.6%下降到約52%。2002年人均非基本生活必需品支出在1500元左右,占消費支出比重約30%,其中文化娛樂消費支出與教育消費支出的增長都在20倍以上。據預測,我國居民未來的家庭收支中,子女教育支出將佔30%以上,文化娛樂支出將占巧%,自我消費發展支出將佔23%左右。2000年我國文化市場的潛在消費能力為3000億元,占當年GDP的3%左右,而在實際生活中文化產品消費只有800多億元,約占消費能力的1/3不到。預計到2005年,我國文化產品的潛在消費能力將達到6000億元,文化產品市場潛力非常巨大。
上海農村經濟2004年第1期發展文化產品,必須堅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要以市場為導向,塑造文化市場的經營主體,理頂政府和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深化文化企事業單位改革。應密切跟蹤當代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做好產業規劃,形成有閡行風格和閡行氣派的文化產業體系,要突出有特色的支柱產業門類,搶佔新興產業、邊緣產業的橋頭堡,興名牌、推精品、出力作。
四、先進文化是城市現代化的必備條件

城市是自然和社會的連接點,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和靈魂。一一個城市的對外形象,不僅表現於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的經濟交流,更重要的表現於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城市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城市只有具備豐富的城市文化內涵,才會有鮮明的城市個性、獨特的城市風格,從而獲得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而且,一個城市文化與其他城市文化的差異越大,城市的特色就越鮮明,品牌效應就越強烈。如法國巴黎城市文化的埠求是世界時尚之都、浪漫之都、文化之都、歐洲經濟之都,真實反映了巴黎以浪漫個性對現代化的追求。
世界歷史和現實表明,隨著社會生產方式和經濟形態的不斷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實現,文化建設在實現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只有把文化作為凝聚主要領域的關鍵因素,使各個領域之間進行系統組合與互動,才能真正啟動現代化的進程。在經濟現代化中是以文化(包括思想觀念、科學技術)為其深厚基礎的,而社會現代化則以文化為內核,人的現代化更是直接以文化作為主要標志。進人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擺脫了以往作為經濟發展外生變數的從屬地位,發展成為內生主導因素而具有特殊意義。也可以說,知識經濟時代就是文化經濟時代。
當代中國正進行著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宏偉事業,經濟體制的改革與社會整體結構的變革,引發著思患意識與社會整體結構的變革,引發著思想意識與文化精神的深刻變摹,這種變革是以市場經濟為主導趨向的新的社會主義體制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這場變革中,必須深刻領會和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確認識和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發展先進文化,就是要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文化。發展先進文化,要能夠極大地促進全區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素質的提高;要以先進文化優化城市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增強閡行社會經濟的輻射力和吸弓!力;先進文化要具備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特性,不靳為閡行城市現代化發展注人新的生機和活力,成為促進現代化快速推進的強大動力。
閡行區在新一輪發展中,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區委、區政府「汀造文化大區堅定基礎」的發展思路,把文化建設看作是促進閡行區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靈魂工程。具體來醉,要重點打造以下四個子工程;一是要把「以人為本」的閡行文化發展內曬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凝聚工程,形成』『海納百川、誠信友善、敬業奉獻、追求卓越」的強大精神動力。二是要把堅持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的互功作為建設城市現代化的時代工程,爭取率先實現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現代化。三是要創建閡行文化標志作為城市建設的形象工程,形成創新意文化、現代居住文化、生態休閑文化等三大文化特色,吸引更多的海內外優秀人才來閡行投資、創業、居住與生活。四是要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作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文明工程,構建獨具特色的文化產業體系,通過科技與文化的「合璧」,提升閡行產業和城市能級,快速打造閡行新一輪發展的嶄新形象,為建設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做出應有的貢獻。

Ⅸ 發展旅遊業有哪些意義

(一)增加資金積累和外匯收入


發展國內旅遊業,有助於拓寬貨幣回籠渠道,加快貨幣回龍速度,擴大貨幣回籠量,因此能夠加快資金周轉,增加資金積累和國民收入,為國際旅遊業發展創造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提供了難得的經營管理經驗。發展國際旅遊業能夠增加外匯收入,旅遊者必須要來旅遊產品生產地進行消費,節省了商品外貿過程中的運輸、倉儲、保險等費用,降低了換匯成本;旅遊出口不受客源國或地區貿易保護的限制,不受關稅影響;旅遊業創匯方便,無須產品包裝、儲運和其他繁雜的進出口手續。


(二)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


在我國,鞏固第一產業、提高第二產業、發展第三產業是經濟結構調整的總體部署和思路。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產業,具有十分突出的關聯帶動作用,發揮著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核心作用,不僅直接給航空、交通、飯店、餐飲服務、商業網點、景區、經典等帶來了客源和市場,而且間接地帶動和影響了農村和城市建設、加工製造、文化體育等行業的發展。旅遊業發展將增加旅遊業在第三產業中的比重,有利於第三產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同時還增加了第三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加快一、二、三產業之間結構的調整,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新時期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成功有賴於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三)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招商引資


許多外國投資者都是通過旅遊來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投資環境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潛在的旅遊市場。旅遊的宣傳效應率為1比8,即一個旅遊者對當地的印象可影響8個人。旅遊業一般不受貿易壁壘干擾和出口配額的限制。因此,國際上普遍認為旅遊業是最優秀的出口產業。發展旅遊業可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大量的企業家、專家和學者通過旅遊帶來了最新的技術、信息和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有利於我們低成本地學習和借鑒別人有用的東西,加快觀念更新,促進本地區擴大對外開放及與國際接軌。

(四)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由於大量本地居民從事旅遊業或相關行業,個人和家庭的收入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旅遊業發展促進了設施建設和環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生活環境不斷改善。大量旅遊者的來訪和城市市民的大量出遊,開拓了眼界,豐富了地理、文史和風俗民情等知識,提高了對生活的要求。旅遊業的發展往往會帶來城市居民素質和文化素養的提高。旅遊作為一種實踐活動,其發展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對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國民文明素質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9)城市發展與文化產業擴展閱讀:

旅遊業是以旅遊資源為憑借、以旅遊設施為條件,向旅遊者提供旅行游覽服務的行業。又稱無煙工業、無形貿易。

狹義的旅遊業,在中國主要指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車船公司以及專門從事旅遊商品買賣的旅遊商業等行業。廣義的旅遊業,除專門從事旅遊業務的部門以外,還包括與旅遊相關的各行各業。旅行游覽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高級的社會消費形式,往往是把物質生活消費和文化生活消費有機地結合起來的。

與城市發展與文化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