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用計量經濟學研究礦業
這計算機的經濟學研究生是可以搞一些礦業研究的,但是非常有些。
❷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礦產資源型城市
礦產資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區礦產資源開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包括地級市、地區等地級行政區和縣級市、縣等縣級行政區)。相近的概念包括礦業城市、工礦城市等。按照國務院《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國發〔2013〕45號)文件關於資源型城市的界定,我國的資源型城市包括地級行政區(包括地級市、地區、自治州、盟等)、縣級市、縣(包括自治縣、林區等)和市轄區(開發區、管理區)等4個類型的城市。
2.1.2 礦產資源型產業
礦產資源型產業是指以探明的礦產資源為對象,從事礦產資源開采、加工,直接向社會提供礦產品及其初加工產品的工業部門,包括煤炭采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和其他礦采選業。
由於礦產資源型產業屬於初端產業,具有很強的後續延展性,因此,礦產資源型產業與其相關產業(包括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學原料及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以及後續的金屬加工、機械製造等形成了巨大的資源產業鏈和產業鏈集群(包括單純產業鏈、含群產業鏈、交叉產業鏈等多種形式)。這些資源產業鏈和產業鏈集群已成為地區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對地區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的資源保障和經濟支撐作用。相關研究成果表明,改革開放以來,物質資本投入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因素,礦產資源對我國經濟總量的貢獻高達30%左右。然而,巨大的資源產業鏈和產業鏈集群在支撐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由於低技術水平上的粗放方式開發利用,不僅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資源供給嚴重不足,資源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而且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破壞問題。研究結果表明,1990年以來我國礦業及相關產業佔到工業廢水排放量的50%~60%,廢氣排放量的80%~90%,固體廢物產生量的90%左右。資源環境問題已成為資源產業鏈乃至總體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2.1.3 可持續發展
1987年以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為首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發表了《我們共同的未來》研究報告,對可持續發展做出了明確定義:「要求人類應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關系,應在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情況下追求經濟發展。」
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基本內涵包括:
1)發展的主題。《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指出「滿足人的需要和進一步發展的願望應是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經濟和社會的有效變革。」
2)可持續性原則。可持續性是指現存的生態狀況需要在一定福利水平上維持當代人和後代人的生活水平。
3)公平性原則。包括時間上的代際公平和空間上的代內公平。
4)共同性原則。指世界各國須採取共同行動。
5)整體性原則。指人類發展要與生物圈協同進化。
6)多元化的價值取向。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