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產業結構升級的發展趨勢是
你好 是培抄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科襲學判斷未來市場需求變化和技術發展趨勢,加強政策支持和規劃引導,強化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突破重點領域,積極有序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切實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發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引領支撐作用,實施產業創新發展工程,加強財稅金融政策支持,推動高技術產業做強做大。詳細的你可以上匯銀網看看。
❷ 目前我國能源產業結構和發展趨勢
能源產業是個很大的范疇吧,既有能源生產,還有能源加工,還有能源利用等等
你的問題是不是說一次能源消費的結構啊,如果是這樣的話看看這篇文章可能對你有點幫助http://www.showchina.org/zt/zgjb/ts30n/05/200901/t257585.htm
發展趨勢應該還是以煤的清潔利用為主,提高石油、天然氣的比重,大力發展新能源吧。最近提出2020年新能源利用率要達到15%,如果不考慮核電,這個目標還不知道能不能實現呢
❸ 中國產業結構優化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政策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製造業持續高速發展,並成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拉動力量。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和市場規模巨大的發展中國家,是否已成為世界工廠或世界製造業基地,是否具有向世界製造業中心演進的趨勢?這些問題引起了國內外有關學者的普遍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郭克莎研究員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製造業發展與世界製造業中心問題研究》,在系統描述、分析中國製造業發展趨勢、特點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探討了世界工廠、世界製造業基地與世界製造業中心的關系,分析了世界製造業中心形成和轉移分散的歷史進程,揭示了國際產業轉移的新趨勢,研究了中國製造業向世界製造業中心發展的條件和制約因素。該項成果對於把握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水平和國際地位,明確中國製造業基地建設的前進方向和發展目標,從宏觀上制定推動我國製造業發展的戰略和政策,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引導企業的投資和發展行為,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中國製造業發展趨勢
1.製造業投入、產出和效益高速增長。從1980年到2004年,我國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增長約33倍,扣除價格指數後年均增長10%;產品銷售收入增長41.4倍,扣除價格指數後年均增長11%。固定資產凈值增長22.8倍,年均增長14.1%;流動資產增長58.7倍,年均增長18.6%;資金總額增長36.8倍,年均增長16.3%;而從業人數只增長25%,年均增長率只有0.9%。實現利潤總額增長13.7倍,年均增長11.9%。製造業增長的基本態勢是:資本密集度迅速提高,勞動生產率大幅上升,但資本生產率有所下降,資金利潤率明顯降低。
2.製造業國際地位不斷提升。198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僅佔世界的1.5%,為巴西的一半,處在世界製造業10強之外;199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超過了巴西,位居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之首,佔全球的比重達到2.7%,進入了世界前10強,排名第8位;而到200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的比重達7%,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在世界10強中排名第4位。根據近幾年中國製造業與世界製造業的增長速度對比推算,到2004年,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的份額已提高到10%以上,排名超過了德國,上升到第3位。
3.製造業對外貿易快速發展。一是製成品進出口規模持續擴大,占製造業的比重不斷上升。二是製成品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大幅度增加。三是出口結構不斷改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及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快速增長,比重持續提高。四是加工貿易成為出口的主要方式,近幾年比重一直穩定在55%以上。五是製成品出口競爭力逐步增強。
4.製造業利用外資長足發展。在外商直接投資總量迅速增長的過程中,外商獨資企業比重大幅度上升,投資結構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同時,外商投資的產業鏈延伸和配套規模不斷擴大,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研發機構逐步增多。
二、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特點
1.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傳統的與新興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生產和出口快速增長,兩者在製成品出口中的總體比重達到60%以上。其中,新興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僅資本、勞動投入和產出增長明顯較快,利潤率也相對較高。
2.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增長速度明顯高於製造業平均水平,產出比重較大幅度上升,內部結構變動較大;與其它產業相比,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資本密集度較高,勞動生產率和資產利潤率也較高;從所有制構成看,外資企業在技術密集型產業中的比重很高,且上升很快,而國有控股企業的比重則相對下降,已明顯低於外資企業。
3.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產出快速增長,比重不斷上升;產業發展出現迅速多元化局面,並持續向沿海發達地區集中。但大型企業的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產業發展仍處於國際產業價值鏈的低端。
4.製造業發展中的能源問題。作為一個人均能源資源短缺的製造業大國,我國能源工業發展水平和能源供求狀況,直接制約著製造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能源問題的主要特點是:能源生產能力大幅提高,但能源工業技術水平較低;能源消費水平迅速上升,但使用效率和環境問題突出。
三、中國製造業的產業結構、產業組織和技術研發
1.產業結構變動的趨勢和問題。在不斷擴大開放的過程中,特別是加入WTO以來,我國製造業產業結構保持著升級的趨勢,勞動密集的輕製造業比重持續下降,技術比較密集的機電行業比重持續上升。但 「十五」時期以來,鋼鐵等原材料行業投資和建設規模過度擴張,導致產能大量過剩;同時,落後生產能力比重過大,產業和產品結構不合理。
2.產業組織調整的進展和問題。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製造業發展進入了市場飽和、競爭加劇的階段,客觀上加強了市場機制對促進產業組織調整、特別是產業集中度提高的作用。但是,這個演進過程相當緩慢。目前製造業產業組織的主要問題是:市場結構依然過於分散,企業競爭過度集中於價格競爭;企業進入和退出存在障礙,影響了產業競爭效率的提高;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缺乏;合理的分工合作秩序尚未形成,企業生產專業化水平仍較低。
3.技術研發創新的進展和問題。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品牌,一直是阻礙我國製造業提高發展水平、國際競爭力和比較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狀況近幾年雖有所改善,但尚未根本改變。一是研發投入較快增長,但比重仍明顯偏低;二是過度依靠技術引進,而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不足;三是科研人員投入比重較低;四是企業的研發主體地位得到不斷加強,但與國外相比仍有差距;五是專利申請的結構不合理,國內發明專利明顯少於國外。
四、世界製造業中心轉移分散的趨勢和特點
1.世界工廠、世界製造業中心和世界製造業基地的聯系與區別。概括地說,世界工廠是世界製造業集中地的最初形式;世界製造業中心是世界製造中心、營銷中心和研發中心的統一,同時也形成了品牌中心;世界製造業基地是製造中心與營銷中心和研發中心分離的產物,一般受到營銷中心和研發中心的支配。世界製造業基地的發展會伴隨著營銷和研發的發展,世界製造業基地的轉移會拉動營銷中心和研發中心逐步轉移,導致世界製造業中心的分散,新的世界製造業基地的發展具有向世界製造業分中心和中心發展的趨勢。
2.世界製造業中心發展和轉移的歷史過程。這個歷史過程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世界製造業中心尚處於生產集中地的階段。這個集中地就是所謂的世界工廠,英國是惟一的世界工廠。第二個階段是世界製造業中心逐步形成的階段。從19世紀下半頁至20世紀下半頁的100多年時間里,是美國製造業加快發展並逐步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世界製造業中心轉移分散的階段。這種轉移分散包含著兩種含義、兩個過程:一是日本等國家作為世界製造業基地或分中心的興起和美國在加強其研發、營銷中心作用的過程中製造中心地位的下降;二是發達國家製造業向發展中國家的轉移分散和後者作為世界製造業基地的發展。
3.世界製造業中心轉移分散的新趨勢、新特點。一是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產業轉移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轉移分散的主要形式。這除了發達國家國內生產能力過剩、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外,還由於運輸、通信和數據處理技術的進步,促進了外國直接投資的增長和跨境生產網路的建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減少了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出現了積極引進跨國公司投資的熱潮。二是製造中心與研發中心、營銷中心乃至品牌中心的分離成為普遍現象,同時,產業轉移的重點由以往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紡織服裝、鞋和金屬製品等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如電子、化學、運輸工具以及機械等中間產品轉變。三是國際製造業轉移中出現了加快研發環節以及相關服務業轉移的新動向。跨國公司的研發環節轉移帶動了技術轉移,也加強了對其投資企業的技術控制。
五、中國製造業向世界製造業中心發展的條件和制約因素
1.根據我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的特點和現有製造業的基礎,推動製造業基地向世界製造業中心發展,必須把對外開放與自立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實行開放型的自立發展模式,並處理好市場保護、市場機制、政府作用和後發優勢的關系。
2.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世界製造業中心發展的條件:一是具有在全球佔主導地位的生產規模,但這個生產規模不只是產量全球第一或在世界上佔有很高比重,還必須是主導產品佔有居支配地位的比重;二是具有在全球佔主導地位的研發和技術,這些研發和技術應當是本土化的和本國企業能夠控制的,而不是轉移、引進和受外國企業控制的;三是具有在全球佔主導地位的營銷和品牌,這些營銷力量和品牌影響也應當是本國自主發展起來的,而不是受外國跨國公司支配的營銷和從國外引進、移植的品牌。
3.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既關繫到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是向世界製造業中心發展的重要支撐條件;又關繫到我國製造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是向世界製造業中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還關繫到我國製造業能耗物耗的降低,有利於減輕向世界製造業中心發展中的資源環境壓力。
4.推進裝備製造業發展振興,有利於加快產業技術更新改造,全面提高產業裝備技術水平;有利於降低技術裝備進口依存度,大幅度降低企業技術改造的成本;有利於通過更高水平的技術裝備提高製造過程的效率,帶動規模經濟的發展,並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特別是自主創新能力。
5.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品牌,對我國向世界製造業中心發展形成嚴重製約:一是使我國製造業在很多技術上過度依賴國外,不利於民族工業企業的發展壯大;二是導致價值鏈的高端環節缺失,不利於我國製造業形成獨立完整的價值鏈;三是使我國製造業企業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價去購買國外技術,並面臨國外企業以侵犯知識產權為由的訴訟;四是使我國製造業企業只能以價格競爭作為手段,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利潤率,而較低的利潤率又使企業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從事研發,陷入了惡性循環的困境。
6.我國製造業基地建設並向世界製造業中心發展中的能源問題。在我國製造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能源需求將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但未來能源工業發展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包括國內資源狀況、國際能源環境、石油安全、環境問題等挑戰。
六、提高中國製造業發展水平的戰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1.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必須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充分借鑒國際經驗,不斷強化創新意識,在創新目標、創新方式、創新機制等方面,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當務之急,是盡快採取各種有力措施,推動形成鼓勵創新的市場環境和政策體系。包括:全面實施支持研發和創新的財稅、金融和政府采購等政策;充分發揮企業在研發和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加強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完善支持創新的有關條件和環境。同時,大力培育和發展國際知名品牌。
2.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產業。加快發展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在內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積極促進能源工業穩定發展。
3.積極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加大人才資源開發力度。技術密集型產業和裝備製造業的技術跨越戰略,要根據行業的發展水平和技術創新特點,選擇可行的跨越式發展路徑。高度重視人力資源開發,大力推行人才戰略。
4.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一是加快完善市場機制。要從建立健全市場微觀基礎、培育市場體系和規范市場秩序、完善市場運行機制和調控機制等方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既要注重發揮市場的調節功能,又要適當加強政府的干預作用。三是推進產業組織調整。要推動形成有利於優化市場結構的環境,通過提供適當的「激勵結構」,促使企業行為的轉變和整體競爭力的提升。推動企業由以價格競爭為主向以技術和品牌競爭為主轉變,激勵企業更多地將資源投入技術創新和品牌培育,限制企業通過不正當競爭和價格壟斷等行為獲取利潤。在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培育和扶持大企業發展的政策加以調整,對扶持對象、扶持手段、扶持過程等方面進行變革。
❹ 深圳將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產業結構和趨勢怎樣過渡主導產業往哪方面發展
1.發展高等教育、高科技和文化事業,做好金融服務,設計之都,產業結構的轉型
2.對國內生產外銷型的企業來說面臨內憂外患。 產業調整轉型是必由之路,通過政策調控,生產加工企業紛紛搬出深圳,向周圍地區(例如惠州)輻射。同時也利用稅收,獎金,開辦高新科技產業園等方式,鼓勵或者引進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並扶持他們壯大。
產業調整是挑戰也是機遇,高新技術研發那個是頂尖人才做的事情,他們是少數,整個產業鏈需要的人才是多種多樣的。
面對挑戰何機遇,我們需要做的是,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技能和理論知識深度,關注政府對產業的政策導向,就業要優先考慮自己熟悉的行業中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研發能力的公司。
3.文化領域,金融領域,高新科技,旅遊,物流,地產。
❺ 請問呼和浩特市近幾年產業結構、支柱及特色,經濟發展規劃及趨勢,相關GDP、投資、消費額、儲蓄額
問得好多
簡單的給你回答一下
我
市產業結構總體上還處於一種調整的狀態中 整體軟化不明顯 自主創新能力比較薄弱 農業畜牧業所佔比例連年下降 工業比例上升較快 尤其是以乳業()、電子業、制葯業等特色工業支柱為先導帶動了整體的快速發展 三產服務業發展尤快 而且比較具有自主性和創新性 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健康的第三產業結構 比較大的支柱企業有伊利 蒙牛 大唐托電 tcl 創維 華蒙金河等
經濟規劃嘛
無非還是那幾句
經濟結構調整 產業結構優化 消費結構升級 積極培育良好的市場氛圍和投資環境 政府牽頭 鼓勵自主創新 突出環保節約 保持我市經濟的又快又好發展勢頭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而做好服務工作
其他專業數據請查詢我區政務公開的相關統計數據
http://www.huhhot.gov.cn/chinese/home/index.asp
❻ 經濟結構在調整中優化,轉型升級態勢良好.主要表現在哪裡
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安排,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相結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大對符合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方向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我國經濟結構在調整中優化,轉型升級態勢良好。主要表現在「四進」:
一、是產業結構上有「進」。今年以來,我國服務業持續較快增長,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勢頭都比較好,服務業穩居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是穩定增長的主動力、吸納就業的主渠道。
二、是需求結構上有「進」。面對國際貿易低迷、出口波動較大的情況,我國擴內需、促消費取得積極進展,經濟增長主要靠內需拉動,內需又主要靠消費拉動的態勢明顯。
三、是區域發展上有「進」。「三大戰略」統籌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地區交通、能源、通訊等重大標志性工程加快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項目加快實施,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功能平台加緊規劃落地;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進一步加強,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加快構建。受益於「三大戰略」,相關省(區、市)經濟保持較快發展。
四、是五大重點任務落實上有「進」。在去產能方面,部分嚴重過剩行業產品產量有所下降。上半年,原煤產量同比下降9.7%,粗鋼產量下降1.1%。
在去庫存方面,工業企業和商品房庫存出現積極變化。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下降1.1%,連續2個月下降。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1416萬平方米,比5月末減少753萬平方米,連續4個月減少。
(6)產業結構發展趨勢擴展閱讀
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以短期陣痛換取長遠發展
「我國經濟保持穩健發展,與此同時,金融業去杠桿成就也正在顯現。」 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5月份的數據低於預期是由於季節性因素等短期波動影響。雖然經濟增長總體放緩,但總體形勢依然穩健向好,並且市場對此已有所預期。」
2018年來,監管部門接連出台銀信業務規范、委託貸款管理、資產管理新規、流動性新規等一系列強監管政策,隨後,影子銀行融資如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等已呈現明顯收縮態勢。
數據顯示,2018年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608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023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再次大幅低於當月信貸,表明金融去杠桿成效更加明顯。
❼ 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要適應什麼結構變化的趨勢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目標是:促進一、二、三次產業健康協調發展,逐步形成農業為基礎、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產業結構調整要堅持以下原則:第一,堅持市場調節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國家產業政策的合理引導,實現
資源優化配置。第二,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環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
新體系,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第三,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
化融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道
路,努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第四,促進產業協調健康發展。發展先進製造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鄉區域產業結構和布
局,優化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結構,努力擴大就業,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任務是:促進產業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轉變,由粗加工向深
加工轉變,由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轉變,促進產業做大做強。一要鞏固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第一產業由薄弱轉為
穩固;二要著力振興裝備製造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調整原材料工業結構,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和保護,加強能源、交通、水利、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促
進第二產業由大變強;三要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方向,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全面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促進第三產業更快更好地發
展。2008年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工作是:
第一,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大力開發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支持開發重大產業技術,制
定重要技術標准,構建自主創新的技術基礎,加快高技術產業從加工裝配為主向自主研發製造延伸。加快推進第三代移動通信、地面數字電視國家標准、下一代互聯
網等重大成果的推廣應用,繼續組織實施新型顯示器、寬頻通信與網路、生物醫葯、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高技術產業化專項。注意充分發揮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集
聚、引領和輻射作用。
第二,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要繼續依託重點建設工程,通過自主創新、引進技術、合作開發、聯合製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水平。圍繞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製造設備等關鍵領域,推進重大裝備、關鍵零部件及元器件自主研發和國產化。
第三,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鼓勵運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製造業,提高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高端產品比重。引導和推動鋼鐵、水泥、造紙、裝備製造業等領域企業的兼並重組。
第四,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的方向,加強分類指導和有效監管,進一步創新、完善服務業發展的體制和
機制,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行業准入制度。發展競爭力較強的大型服務企業集團,大城市要把發展服務業放在優先地位,有條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
業結構。大力發展金融、保險、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務、會計、知識產權、技術、設計、咨詢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社區服務等需求潛力大的產
業,加快教育培訓、養老服務、醫療保健等領域的改革和發展。出台加快服務業發展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對國家鼓勵類服務業實行與工業用電、用水、用熱基本同
價。組織開展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城市服務業發展試點。編制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示範工程專項規劃,用好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
第五,加強地質工作,提高資源勘查開發水平。圍繞"找新區、上專項、挖老點、走出去",切實加強國內外礦產資源勘查。擴大地質工作服務領域,重點做好汛期
和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防治機構建設和經費保障方面要取得重要進展。加強地勘行業管理,穩妥推進國有地勘單位改革。加快建實建強中央和地方公益性
地質調查隊伍。
第六,積極發展現代化能源原材料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以大型高效機組為重點優化發展煤電,在生態保護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積極發展核電,加
強電網建設,優化電網結構,擴大西電東送規模。加快推進大型煤炭基地建設,調整改造中小煤礦,堅決淘汰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浪費破壞資源的小煤礦。根據能
源、資源條件和環境容量,著力調整原材料工業的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和產業布局,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積極推進交通運輸由傳統產業向現代服務業轉
型,繼續實施交通發展長遠規劃、區域規劃和專項規劃,大力建設現代化水上安全監管體系。加快發展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重點建設客運專線、運煤通道、區域通
道和西部地區鐵路。基本建成國家高速公路網,推進農村公路建養管運一體化發展。整合港口資源,加快煤、油礦箱專業化碼頭建設,完善功能。大力發展以長江黃
金水道為重點的內河航運。擴充大型機場,完善中型機場,增加小型機場,構建布局合理、規模適當、功能完備、協調發展的機場體系。
❽ 世界經濟產業結構的發展趨勢對中國有何啟示
世界產業結構的發展趨勢及啟示
來源:免費論文網 2006-6-26 17:57:00
第三,當代世界中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趨勢同樣明顯,國與國之間、國際區域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化,各民族國家產業結構的演進既置身於本區域內部的分工中,又置身於全球國際分工體系中,一國的結構變動既深受國際分工變動的,也影響周邊其他國家的結構變動,並迅速波及到全區域;而一個區域的結構變動又往往波及到全球其他區域。因而,從全球范圍看,各區域產業結構體系間的相互依存、互動作用日益明顯和深化。
2.產業結構的開放效應不斷提高
產業結構度的開放是隨著經濟的對外開放和國際分工的深化而不斷提高的。產業結構的開放促使產業結構開放效應提高。
首先,一國開放的產業結構意味著產業發展的市場空間不僅是國內市場,而且還有國際市場,開放程度越高,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就越強。要開拓國際市場就需要發展對外貿易,擴大出口,促使生產規模擴大,從而促進技術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市場競爭力。有的國家通過市場的開拓,使成熟的產業向國外擴散,延長了產業的生命周期;有的國家通過市場的開拓,加快了產業轉換升級的進程。
其次,要素貢獻來自資本、技術和信息三個方面。在當代經濟開放和結構開放的條件下,國際資本的流動已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從一個國家來看,外資的流入流出都伴隨著產業的變動和發展,資金缺乏的國家通過利用外資,緩解本國資金的不足,加快經濟的發展;資金富裕的國家通過資本輸出不僅使成熟的產業向國外擴散,並以此突破他國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擴大國外銷售市場,而且可以利用國外的各種資源,獲得更多的利潤。資本的流動是與技術的轉讓和引進相聯系的,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通常伴隨著技術轉讓,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通過技術引進,改造現有產業,發展新興產業,並使出口行業的競爭優勢強化,以達到促進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的目的。開放的經濟還為產業發展提供了世界經濟和市場的信息,對各國確定產業的發展方向和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具有積極作用。
第三,各國產業結構開放度的提高意味著國際生產專業化分工的深化,國際分工的發展必然促進產品特別是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進出口,進出品貿易發展又帶動了新的需求,從而成為一國生產擴張的刺激因素。
對我國的啟示
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國作為世界產業結構大系統的組成部分,如何適應世界產業結構的發展趨勢,正確地確定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對未來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1.順應世界潮流,明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
從各國產業結構調整的經驗看,順應世界潮流,選准結構調整的方向,及時實施戰略性結構調整,是一國經濟保持長足增長的關鍵。日本抓住第一次世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一躍成為世界第二號經濟強國;亞洲「四小龍」抓住第一、第二次世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發展成為新興化國家或地區,並不斷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美國在第三次產業結構調整中,抓住主動權,發展信息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在國際分工中處於頂尖的位置,並出現了被經濟學界稱為「新經濟」的現象。新世紀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一方面要遵循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結合我國國情,針對階段性、結構性過剩和國內市場潛力巨大之間的矛盾,從改變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現狀出發,確定我國各產業發展的方向,並實施具有適應性和靈活性的結構調整策略;另一方面,要緊跟當代世界產業發展的主流,順應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外向化、國際化的客觀趨勢,實行具有超前意識的跨越式產業結構調整戰略,利用全球資源和世界市場,積極參與國際分工,促使產業結構加速升級。
2.實行跨越式發展戰略,大力發展信息產業,以產業結構升級帶動結構調整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經濟興起的大背景下,信息技術與信息產業的發展水平,是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集中表現。我國作為發展家,無疑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但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經濟的興起,也為我國調整產業結構、利用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首先,通過大力發展機軟體等信息產業的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大大促進以信息、知識為重要基礎的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各地區之間、與世界各國經濟之間的聯系,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加速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其次,通過大力發展信息業,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普遍推廣信息技術,提高國民經濟和的信息化水平,使各產業改造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生產流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服務質量,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各產業整體素質的的目。第三,通過實施產業戰略性重組,建立有利於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引導加大信息技術、信息產品的投資開發力度,搶占各類信息服務業發展的先機,加快我國由傳統服務業向服務業的轉化。
3.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要立足於高起點,以加快高產業化發展為核心
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具有巨大的牽引作用。由於我國長期以來技術進步緩慢,設備、工藝陳舊,因此,不僅要重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而且更要重視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要進一步創造有利於高科技創業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特別是要完善資本市場,鼓勵創業投資事業的發展;要借鑒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驗,制訂完善的風險投資業的相關法規,扶植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的成長。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始終應是中國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點。在集中力量追蹤世界科技前沿,參與全球科技產業競爭的過程中,要加快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動態結構調整。要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採取不同的途徑和方式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還可以從傳統產業中分離出一部分,按新的運行機制開發高新技術產品,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
4.產業結構調整要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
從全球資源配置過程看,一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必須體現該國在全球經濟中所具有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我國是一個產業體系完整但產業技術結構多層次的大國,比較優勢主要體現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在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際分工格局正出現新變化的背景下,要爭取主動、贏得市場,就必須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技術含量,並實施產業差別化策略,使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真正成為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在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中,一部分一般製造業將從發達國家中淘汰下來,我國應利用這一機遇,把一部分具有優勢的製造業,以新技術武裝起來,提高內在質量,形成新的製造業技術優勢,增強競爭能力,佔領世界市場。一些幼稚產業也要立足高起點,注意規模效益,提高技術水平,強化整體素質,成為能替代進口、增加出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勢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也要注意發揮比較優勢,從具有的比較優勢環節入手,逐步向核心技術領域推進。
5.產業結核調整要與對外開放相結合,努力提高產業結構的開放效應
當今世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不可能在本國范圍內封閉地進行,世界市場、外資的流入,都將影響到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盡管我國有較完整的產業結構(同中小規模的國家相比),經濟發展的資源供給和市場空間在更大程度上依賴於本國,但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要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提高經濟體系的運行效率,就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因此,提高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對增強國際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具有重要作用。今後我國要更多地吸外資進入國內市場,通過外商投資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和管理經驗,推動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我國農產品市場將適度開放,引進外國農業技術、資金,通過國內外市場競爭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現代化;要進一步開放服務業市場,加快銀行、保險、證券、電信、商貿、運輸等服務業的外資引進,促進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在「引進」的同時應加快實施「走出去」的戰略,鼓勵企業將國內成熟的工業技術轉移到海外,加大開發和利用國際資源的力度。
❾ 2002年至今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報告
您好!
希望我找的這些能幫助你。我復制了一大堆,我也不知道從中復制那一段給你才有用。就把全部復制下來,您自己在找找看。
內容提要:跨入21世紀,面臨著經濟知識化和經濟全球化洪流的嚴重沖擊,中國經濟將進入大調整、大轉折、大變化、大發展時期。世紀之交的中國經濟已進入全面、快速工業化階段;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問題,集中表現為明顯的、多側面的二元現象。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進行超長期預測,到2050年,中國GDP總量可能達到15萬億左右,人均約為10萬元,經濟總規模居世界各國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21世紀中國的經濟將會是什麼情景,其發展趨勢怎樣?這不僅關系十幾億中國人的命運,也將影響世界的發展格局、由於不確定性因素還太多、難以做出准確的預測,只能憑個人的認識與理想,並輔以定量方法的測算,做出不一定正確的分析與判斷,供同志們批判和參考。
世紀之交的中國經濟
20世紀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推翻了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封建主義、帝國市義和官僚買辦階級,建立了新中國。在此基礎上,中國實行了全面工業化,推進了改革開放,到20世紀末,已取得顯著成果,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大「奇跡」。
世紀之交的中國經濟的基本狀況是:
——經濟持續高速增長
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重大成就。1978~1998年,GDP從3624.1億元增至79552.8億元,按1978年價格計算增長了5.38倍,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9.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平均增長4.96%,第二產業年均增長11.73%,第三產業年均增長10.47%。人均GDP從379元增至6404元,平均每年遞增8.28%。到1997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長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5個百分點,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高7.3個百分點,中國GDP總量躍居世界第7位。詳見表1。
表1:中國經濟發展情況
年份 GDP
(億元) GDP增長
速度(%) 第一產業
增長速度(%) 第二產業
增長速度(%) 第三產業
增長速度(%)
1978 3624.1 11.7 4.1 15.0 13.7
1980 4517.8 7.8 -1.5 13.6 5.9
1985 8964.4 13.5 1.8 18.6 18.3
1990 18547.9 3.8 7.3 3.2 2.3
1994 46759.4 12.6 4.0 18.4 9.6
1995 58478.1 10.5 5.0 13.9 8.4
1996 67884.6 9.6 5.1 12.1 7.9
1997 74772.4 8.8 3.5 10.8 8.2
1998 79552.8 7.8 3.5 9.2 7.6
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經歷1978~1984年、1985~1987年、1988~1992年、1993至今的四個周期波動。與改革前相比,中國經濟波動的周期拉長了,峰位、谷位落差降低了。這反映了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的不斷提高,由過去追求高速度逐步轉向兼顧發展與穩定、兼顧速度與效益、追求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同時,隨著市場經濟體制逐個建立,宏觀調控中經濟手段作用增強,使經濟運行擺脫了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惡性循環。1996年、1997年軟著陸的成功,使中國在1997年5月開始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站穩腳跟。
——產業結構有所改善
產業結構嚴重脫離需求結構的畸形狀態得到很大改善,長期困擾計劃經濟國家的商品數量「短缺」現象基本消除,能源、交通運輸與郵電通訊、重要原材料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業持續穩定增長,瓶頸產業制約經濟增長的現象得以緩解。第一、二、三產業的發展比較協調。接從業人員,三個產業的比例1985年為62.4:20.8:16.8;1998年改變為49.8:23.5:26.7。按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1985年為28.4:43.1:28.5;1998年改變為18.0:49.2:32.8,它們之間的關系已有了初步的改善。
——科學技術和教育水平有一定提高
據1995年工業普查結果,20世紀80年代以後出廠的工業生產設備已佔設備總量的90.5%;大中型企業生產設備達到國際和日內先進水平的分別達到26.l%和27.7%,比1985年提高了13.2和5.9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1.3和0.59個百分點,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顯著提高。根據我們採用超越對數生產函數方法的測算結果,1953~1977年期間,生產率增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為負值:1978~1995年,生產率增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已上升到39.85%,僅次於資本投入增長的貢獻(46.84%)。
截止到1998年底,中國國有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為2091.4萬人,平均每萬人口在校中學生588人,小學生118人;大學生27.3人。中國的巨大人口,通過發展教育將成為巨大的人力資源。
——市場機制在經濟生活中作用增強
隨著改革的深化,中國已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改革的目標模式,市場正逐漸成為配置資源的基本手段。從1988年開始,中國開始了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進程,1990年代生產要素市場化速度有所加快。在1980年代,生產要素市場化主要體現在生產資料流通領域,並以實物資本的形態進行。進入1990年代,土地、資金開始急速進入市場,推動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的超常發展。這表明大量生產要素脫離了計劃軌道,各經濟主體行為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對中國經濟運行方式也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通過對計劃、投資、財政、金融、收入分配、就業和社會保障等一系列改革初步確立了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體系的框架。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局面正在形成
改革開放前公有經濟一統天下,國有經濟在第二產業和多數第三產業中占據絕對壟斷地位的狀況已被打破。1998年我國按工業總產值劃分的經濟結構是國有工業佔28.5%,集體工業佔38.3%,城鄉個體工業佔18.9%,其他經濟類型工業(私營、中外合資等)佔19.9%。
——對外開放日益擴大
1998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已達到3239.3億美元,相當於1978年的15.7倍(其中出口為18.8倍),從1978年排在世界第32位躍升到第11位,表明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據海關統計,我國出口商品中工業製成品比重已由1980年的50%上升到1998年的92%,其中機電產品出口比重由5%上升到33%以上。表明我國的製造業在國際競爭中的競爭力有所提高。
實際利用外資數額不斷增加,1996~1998年三年分別達到548.04億美元、644.08億美元利585.57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均在400億美元以上。
——由全面短缺走向相對過剩
在20世紀的大多數年份里,中國經濟基本是在短缺中運行的。進入1990年代以來,一般工業品出現了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化,中國經濟發展走出資源約束的商品短缺時代,進入需求約束和市場制約的新階段。目前,不僅一般工農業產品,而且生產資料都已初步形成了買方市場。1998年下半年國內貿易部統計范圍內的601種商品無一種是供不應求,半數以上的工業產品生產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絕大多數農產品也供大於求,許多商品庫存積壓有增無減。市場需求對經濟增長的約束機制明顯強化。自1993年以來,經濟增長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從1992年的14.2%的高峰降至1999年的7.1%,平均每年下降0.91個百分點。
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對經濟運行機制產生深遠的影響。經濟增長的主要矛盾由供給轉向需求。在短缺經濟時代,經濟增長速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供給能力尤其是「瓶頸」產業供給能力的提高;在買方市場態勢下,擴大投資不一定能夠帶動消費增長,企業投資只有與市場需求協調時才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脫離市場需求的投資增加只會產生更大的浪費。同時,企業為爭奪有限的市場空間展開了更激烈的競爭,中國經濟開始進入一個競爭的時代,生產和效益逐步向優勢企業集中。
——發展中存在眾多的困難與問題
總的看,在中國步入21世紀時,全國經濟已進入全面、快速工業化的階段;在取得巨大的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集中表現為明顯的、多側面的二元現象:新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開始運行,但舊體制仍然在許多領域起作用,新舊體制雙軌運行並存,轉軌緩慢,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面臨巨大困灘;經濟高速增長與低效率、低質量並存,經濟仍然以粗放型增長為主,資源配置結構不合理,規模經濟效益差;在國內市場容量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相當部分的國產商品生產能力過剩,銷售困難與部分商品大量進口並存,國產名牌不斷消失,一些「民族工業」被外資打壓兼並,國家經濟安全受到威脅;出口高速增長與傳統的低附加值產品佔主導地位並存,高檔名牌產品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不強,國內市場佔有率日益下降:東南沿海地區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人民生活奔向富裕與中西部多數地區經濟發展緩慢、收入水平相對低下並存,經濟發展的地區差距日益拉大;隨著經濟規模擴大、就業人數不斷增加與全社會的失業率上升並存,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動速度加快與困難加大並存,這將使得潛在的社會不穩定因素有增加的趨勢;少數人暴富與相當部分的城鄉貧困人口並存,社會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工農業產品積壓,產銷率不高與相當一部分人民群眾(尤其是農村居民)的有效購買力不足並存;經濟規模迅速擴大與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並存,能源和水資源短缺和生態失衡、環境惡化日益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對科學技術和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與大量低素質的剩餘勞動力並存。
這些問題都是短期內難以克服的,必須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和精心的操作才能逐步解決。這表明,我國的未來發展前景是美好的,但面臨的困難也是很大的。
21世紀上半葉(2000~2050年)中國經濟長期預測
對2000~205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進行預測是超長期預測。未來50年不確定的因素很多,我們只能在一定的假定條件下(如不發生世界大戰,國內基本保持社會安定等),採取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相結合的辦法進行預測。這里我們使用了系統動力學、投入產出、經濟計量三者相結合的模型,預測中國在2000~2050年間人口、經濟增長以及結構變化情況。下面就是預測結果與分析,有關預測模型的情況,將在本文的最後予以說明。
一、人口預測:總量不超過16億,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1、人口總量和勞動力預測
中國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995年中國的人口數為12.1121億,佔世界總人口57.16億的1/5。1995年世界的人口增長率為1.5%,中國則為1.06%。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政府加強了計劃生育政策的指導,人民群眾的生育觀念逐步發生了變化,人口出生率有了大幅度下降,從1970年代初的20‰以上降到了目前的10‰左右。在城市和鄉鎮企業發達的富裕農村,獨生子女已經蔚然成風,成為居民的自覺要求。即使在較為貧困的邊遠地區和農村,群眾也已經認識到,少生優生是脫貧致富的重要一環,多胎生育大大減少、但是,由於巨大的人口基數,中國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數仍然在1000萬以上。實現零增長還需要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根據模型預測,中國大約在對世紀的30年代出現人口的零增長,其後為緩慢的負增長。各主要年份的人口數、勞動力數見表2。
表2:主要年份人口數與勞動力預測
年份 人口數 勞動力數 年份 人口數 勞動力數
1995 12.11 6.239 2025 15.50 7.748
2000 12.87 9.239 2030 15.72 7.748
2005 13.60 6.920 2035 15.84 7.703
2010 14.23 7.247 2040 15.85 7.655
2015 14.76 7.498 2045 15.72 7.569
2020 15.18 7.678 2050 15.52 7.437
其中,2000年中國的人口總數要可望不超過13億,2010年達到14億,2020年前後突破15億。在2038年前後達到峰值15.86億,其後則為負增長。同時可以推斷,由於生活環境和質量的提高,以及隨著人口出生率及勞動力比重的逐年下降,「人們老齡化」現象將成為未來社會的一個重要問題。預測結果表明,2030年後,按照目前對勞動力的界定,勞動力占人口比重將不到50%,非勞動力人口將超過8億,2043年前後非勞動力人口將達到峰值8.21億,占當時總人口的51.95%。如果家庭人員結構的趨勢不發生轉折性轉變:那麼由於出生率的下降、生活水平與醫療水平提高等原因,非勞動力人口中老人將佔大部分,這意味著未來我國人口結構將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2、三次產業就業比重預測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勞動力結構一直保持這樣的格局:農業勞動力始終占據第一位,1980年代以前,70%以上的勞動力都集中在第一產業;改革開放以後,第一產業勞動力的比例開始減少,但1990年占勞動力總數的比重仍有60%。第二產業從1970年代末發生重大變化,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的發展,第二產業擁有20%左右的勞動力,並且緩慢增加;1990年第二產業在總勞動力中的比重為21.4%。第三產業也是在改革開放後出現快速發展,但其比重低於其他產業,1990年為18.4%,進入1990年代後,第三產業發展開始加速。1994年,第三產業就業的勞動力首次超過第二產業,二、三次產業占總勞動力的比重分別為22.7%和23%:第一產業仍居首位,為54.3%。這說明,第一產業就業勞動力比重的下降在加快,且大都向第三產業轉移。根據1996年的統計數據,一、二、三次產業就業勞動力的比重分別為50.5%、23.5%、26.0%。1978~1996年,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第一產業就業勞動力從占總數的70.5%下降到50.5%,平均1年下降1個百分點。這是非常巨大的變化,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且這種趨勢還將繼續保持下去。模型預測結果見表3。
表3:1996~2050年三次產業中勞動力比重預測 單位:%
年份 一產業 二產業 三產業 年份 一產業 二產業 三產業
1995 52.2 230 24.8 2025 29.4 28.9 41.6
2000 49.1 24.2 26.7 2030 26.5 29.4 44.0
2005 44.3 25.6 30.1 2035 23.9 29.8 46.3
2010 40.0 26.7 33.4 2040 21.3 30.1 48.5
2015 36.1 27.6 26.3 2045 19.1 30.4 50.5
2020 32.6 28.3 39.0 2050 17.0 30.6 52.4
根據對三次產業就業比重的預測,未來勞動力結構將出現兩次重大變化,從而變得更加合理。
第一次變化出現在2015年前後。2015年以前,盡管第一產業勞動力就業比重不斷下降,但仍然為勞動力最多的產業。2000年三次產業的勞動力就業比不分別為49.1%、24.2%和26.7%。2010年三次產業的就業比重變為40.0%、26.7%利33.4%。隨著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面向生產服務的第三產業,如研究與開發、技術培訓、在職教育、產業產後服務、金融保險、貿易等等,發展速度會日益加快;同時,技術進步使第一、二產業勞動生產業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不斷上升,必將促使居民生活中自我服務的部分逐漸減少,生活服務的社會化使得面向生活的第三產業繼續強勁增長。到2015年,第三產業就業比重將超過第一產業,達到36.3%,成為容納勞動力最多的主要產業。
第二個變化出現在2026年左右。這時,我國的工業化接近全面實現,第一產業勞動力繼續向外轉移,就業比重減少為28.8%第二產業勞動力就業比重緩慢上升,達到29.1%,超過第一產業成為繼第三產業後容納勞動力的主要產業。2030年,三次產業的就業比重分別為26.5%、29.4%和44.1%。2044年以後,第三產業將容納全國一半以上勞動力就業,成為解決社會就業的決定性力量。2050年,三次產業就業比重分別為17.0%、30.6%和52.4%,按就業比例從大到小的排序,形成「三二一」的格局。
二、經濟增長預測:21世紀中經濟總規模將居世界第二位
根據模型預測結果,2000~2050這50年中,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的基本趨勢是逐漸緩慢下降,50年的平均增年率為5,8%。其中,2000~2010年為8.1%;2011~2020年為6.4%;2021~2030年為5.4%;2031~2040年為4.9%;2041~2050年為4.3%。見表4。
表4:2000~2050年中國經濟總量和人均GDP預測
區間 GDP平均
增長率(%) 期末GDP總量
(萬億元,1995年價) 期末人均GDP
(萬元/人,1995年價)
2001-2010 8.1 19.7694 1.3889
2011-2020 6.4 36.7007 2.4178
2021-2030 5.4 52.2370 3.9657
2031-2040 4.9 100.5209 6.3406
2041-2050 4.3 153.0721 9.8638
2011-2030 5.9 - -
2031-2050 4.6 - -
從GDP的增長過程看,未來50年經濟發展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0~2010年。在此期間,經濟增長保持平均8.0%左右的高速度,這既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黃金時期,又是我國經濟結構大調整和經濟體制大轉型階段。到2010年,以1995年價格計算(下同),GDP總量將會接近20萬億元,人均約1.4萬元;人民生活水平全面達到小康,中東部地區、西部城鎮以及部分農村進入富裕小康的生活水平。這一階段內,大中型城市和部分沿海地區中小城鎮將普遍完成工業化,開始向後工業化或信息化社會轉變;問時工業化過程全面向農村推進。東小部的絕大部分地區、西部地區的城鎮及部分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將會達到小康,一部分城鎮和小總值農村將開始向富裕小康邁進。
第二階段:2011一2030年,GDP將以年均6%左右的中速增任。到2030年,GDP總量將會達到60萬億元左右,大均約4萬元。那時,我國將全面完成工業化。大部分地區基本實現信息化,科學技術全面接近當時國際較先進水平,部分領域世界領先,經濟技術總體實力居世界前列,人民平均生產水平達到當時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部分地區和大小城市的生活水平達到當時發達國家水平。
第三階段:2031~2050年,GDP年均增長仍可望保持在4%左右的水平上。到2050年,GDP總量可能達到150萬億元左右,人均約10萬元,經濟總規模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到那時,我國科學技術水平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若干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國民經濟將全面信息化;生態環境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達到當時發達國家的中等水平。
三、三次產業結構變化預測與分析:
第三產業比重逐漸上升
在2000~2050年間,國民經濟的增長不僅表現在總量的迅速增加,而且也將使經濟結構發生重大改變。這是由於三次產業的增長速度不同,經長期積累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各時段的年均增長率和期末三次產業結構情況見表5。
表5:2000~2050年三次產業增長速度與結構變化情況
區間 三次產業增加值增長率(%) 期末三次產業結構(%)
一產業 二產業 三產業 一產業 二產業 三產業
2001-2010 5.8 8.1 9.0 14.1 51.5 34.4
2011-2020 4.2 5.5 7.5 11.5 50.2 38.3
2021-2030 3.4 5.0 6.6 9.4 48.0 42.6
2031-2040 2.8 4.3 5.9 7.7 45.3 46.9
2041-2050 2.0 3.5 5.3 6.2 42.1 51.7
三次產業的變化趨勢可大致說明如下:在2000年以前,由於中國政府重視第一產業和加強對農業投入的結果,第一產業的增長率將會維持在5%左右的水平上。2000年以後的增長率逐漸緩慢下降。第二產業的增長率在2000年以前仍處於首位,年均可超過10%,但增長率趨勢是下降的,且下降得較快;2000年以後,增長率下降速度有所放慢。這是由於隨著對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和推進,企業的增長方式將逐步轉變,從外延擴大再生產為主轉向內涵擴大再生產為主。企業將更加註重經濟效益,山過去的速度——效益型增長轉向效益——速度型增長,即企業首先講究經濟效益,通過效益的獲得表現出一定的增長速度。 同時,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也必將逐漸進入信息化社會,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工業化的進程加快,在某些領域實現跳躍性技術進步,大大減輕經濟增長對傳統工業的依賴程度。不過,我們也要看到,信息社會是建立在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社會基礎結構發達完善的基礎上的。信息化只能加快工業化的進程,而不可能代替工業化過程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物質產品的巨大需求。作為後發國家的工業化可以與信息化同步進行,們決不可能跳過工業化直接進入信息化。信息化的發展不僅不會減少人們對交通運輸等的需求;相反,信息化越發達,人們的出行率越高,物質流動越頻繁。也就是說,在工業化尚未完成階段,信息化使得社會經濟運轉效率提高,將會更加刺激對物質產品需求的增長。第二產業在今後的十幾年內,需求收入彈性仍然會繼續上升,它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居高不下;2010年以後才會逐步有所降低,但在人均物質產品擁有量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以前,降低的速度仍然是緩慢的。
隨著第一、第二產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對第三產業的需求增長會進一步加快,使得第三產業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人約在21世紀初期,第三產業的增長率將超過第二產業,尤其是信息服務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教育和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會保持持續快速增長,並一直保持下去。根據預測,2010年一、二、三次產業的增長速度分別為5.1%、7.1%、和8.4%;2030年增長速度為3.2%、4.6%、6.1%;2050年增長速度為1.6%、3.2%和5.0%。
三次產業的結構將隨著三次產業增長速度的不同而出現根本性的變化。1995年一、二、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分別為20%、48.8%和30.7%,2000年時三次產業的結構變為17.4%、51.7%和31.0%。2010年時這種結構變為14.1%、51.5%和34.4%。第二產業占據國民經濟半壁江山的地位一直要持續到2020年左右。到203O年三次產業的結構將變為9.4%、48.0%和42.6%。在2038年以前,第二產業將一直保持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最大份額,盡管這一份額在不斷減少。2838年以後,第三產業將以46.0%的份額超過第二產業的45.9%,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在2047年左右,其份額將超過50%,在國民經濟中處於絕對支配地位。2050年三次產業的比重分別為6.16%、42.10%和51.74%。
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一點是,通常在計算三次產業的結構時,都按當年價計算的。但以上的計算結果卻是在1995年(不變)價的基礎上進行的,它們並不是未來各年以當年價計算的產業結構。如要考慮未來當年價計算的產業結構,就需要預測三次產業增加值在未來年份的平(縮)減指數。對於超長長期預測來說,這是十分困難的,我們在模型中未予考慮。但這里我們可以作一個簡單的估計,以說明未來以當年價計算時,三次產業結構變化的方向。當三次產業增加值的價格上升幅度不同時,價格上升幅度大的;以當年價計算的結構比例也增大。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第一產業(主要是農產品)和第三產業的價格上漲率要快於第二產業,因此,在用當年價計算三次產業結構時,第一、第三產業的比重將比用不變價計算的結果高。(《國民經濟管理》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李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