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單總結下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現狀
一、國際分工格局的演進及意義
國際分工格局事關一個國家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定位,其演進趨勢自然會引起人們的密切關注,已有不少文獻對國際分工的深化及變動做出了分析。事實上,當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工體系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1.傳統的垂直型分工正向混合型分工轉變,呈現出產業間分工、產業內分工與產品內分工並存的多層次的嶄新格局產業間分工。國際分工在不同產業間進行,主要特徵是發展中國家從事資源類初級產品的生產,發達國家從事製成品的生產;或者是發展中國家從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如玩具、鞋帽等,屬於製造業的低端產品;發達國家從事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如機械、電子等,屬於製造業的高端產品。在這種分工格局中,產業邊界是清晰的,形成以垂直分工為特徵的國際分工合作體系。
產業內分工。國際分工依據同一產業內部產業鏈條的不同環節來進行,具體而言,產業鏈條可以分為三大環節:一是技術環節,包括研究與開發、創意設計、生產及加工技術的提高和技術培訓等分環節;二是生產環節,包括後勤采購、母板生產、系統生產、終端加工、測試、質量控制、包裝和庫存管理等分環節;三是營銷環節,包括分銷物流、批發及零售、廣告、品牌管理及售後服務等分環節。經歷了多年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發達國家逐漸著力於研發和品牌營銷,控制核心技術和經營技巧,而把加工製造環節轉移出去,生產結構呈現出典型的「啞鈴」型;而發展中國家則在全球價值鏈條中,尋求自己的發展空間,明確自己的發展定位,承接著這種產業環節轉移,著力於加工製造環節。如耐克公司是一個典型的微觀案例。耐克公司掌握產品設計、關鍵技術,授權越南、中國等國外生產廠商按其產品規格、技術標准生產產品,自己則在全球建立營銷網路,進行產品的廣告宣傳與銷售及提供售後服務。
產品內分工。國際分工按照同一產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的不同技術含量進行,技能含量高的工序、附加值高的部件一般由發達國家來完成,發展中國家承擔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初級零部件生產,或者是主要部件依靠進口、承擔最後加工裝配的工序,其結果是「萬國牌」產品的大量出現。例如我國的上海、西安、成都和沈陽四大飛機製造公司就承擔了波音737的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和CFM 航空發動機的製造。
在這種多層次的產業分工格局中,分工不僅表現為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之間的垂直分工,還表現為同一產業、同一產品價值鏈上不同環節之間的水平分工。迄今,由於仍有一些發展中國家未能從初級產品中脫身,他們仍以垂直分工的方式參與國際分工,因而垂直分工仍在發揮著作用。但應該說,水平分工更適應了生產全球化的大背景,正日益顯示出它在國際分工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世界各國的生產活動不再孤立地進行,而是成為全球生產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商品價值鏈條中的一個環節。
2.在新型國際分工格局下,傳統的國際間產業轉移正相應地演進為產業鏈條、產品工序的分解與全球化配置如在東亞地區,傳統的分工格局是日本將國內進入衰退階段的勞動密集型產業(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紡織、服裝,80年代的家用電器等)先後轉移到亞洲「四小龍」和東盟,然後再轉移到中國沿海地區,呈現出產業梯度轉移的特徵。日本、亞洲「四小龍」、東盟、中國的經濟、產業各處不同的發展階段,形成以日本為「領頭雁」的雁行發展格局和產業分工格局。但隨著國際分工格局的演進,國際分工的邊界正從產業層次轉換為價值鏈層次,一國的競爭優勢也隨之不再體現在某個特定產業或某項特定產品上,而是體現為在產業鏈條中所佔據的環節或工序上,因為從產業鏈細分的角度看,技術密集型產業有它的勞動密集型環節(如高科技產品的加工裝配環節),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它的知識技術密集環節(如服裝產業的服裝設計環節)。在價值鏈分解的基礎上,每一個企業只能根據自己的核心能力和優勢資源,收縮自己的業務領域,從事價值鏈上的某一環節或某一工序。任何企業,也只有融入某一價值鏈並在價值鏈中准確定位才能獲得更好的生存與發展。對發達國家而言,在生產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隨著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尋求資源的最佳配置,它們必然尋求在成本最低的國家或地區去組織生產,由於勞動成本方面較大的區位差異,不僅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包括高新技術產業的勞動密集型環節在內的海外轉移是勢所必然,從而為發展中國家介入新興產業、全方位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提供了新的機會和條件。
3.在新型國際分工格局下,一個國家或地區國際分工地位的提升將主要表現為產業鏈條或產品工序所處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上在新型的國際分工體系中,一個國家或地區國際分工地位的提升,不僅表現為產業層次的高度化,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的遞進,還表現為在產業鏈條或產品工序所處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上。因為伴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國際分工的產業邊界在弱化,產業鏈條或產品工序的作用在提升。具體而言,在產業鏈條層次,由生產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環節的轉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地位提升的顯著標志;而生產環節又可細分為上游生產(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像電腦中的晶元、微波爐的磁控管等)和下游生產(終端的加工組裝),越接近於上游的生產其技術含量越高,附加值越大;越接近於下游的生產其知識技能的要求越低,附加值也越小。所以在生產環節中,由下游生產向上游生產的遞進也一樣意味著分工地位和增值能力的提升。
二、新型國際分工格局下中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分析
影響一國製造業比較優勢的因素很多,包括資源稟賦、技術條件、管理制度等,但它最終要體現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所以一國出口商品的結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該國的比較優勢。本文將採用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 )來評估20世紀90年代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所在及其變遷,並以此對我國製造業參與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做出實證分析。
RCA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指數是指一國總出口中某類商品所佔份額相對於該商品在世界貿易總額中所佔比例的大小。其公式為:RCA :(X[,ij]/X[,i])/(X[,wj]/X[,w])
其中,RCA 代表某類商品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X[,ij]代表i ,國/j類商品的出口額,X[,i]代表i 國所有商品的出口總額,X[,wj]代表j 類商品的世界出口總額,X[,w]代表所有商品的世界出口總額。如果RCA 值大於1,表示該國在該類商品的出口上相對集中,在這類商品上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與此相關的另一分析指標是Cr,即顯性比較優勢變動指數,其內涵為一個時段內的RCA 指數與前一時段RCA 指數之比,它能較好地反映出一國比較優勢的調整與變遷。如果Cr值大於1,表明該國在該類商品上的比較優勢在提升;反之,如果Cr值小於1,表明其比較優勢在弱化。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公布的《貿易與發展報告》(2002)及其他相關資料,表1提供了1997—1998年我國主要出口商品(出口份額達到全國1%以上的商品)的RCA 指標數據,並與1992—1993年相對比得出了比較優勢變動指數Cr的數據。
註:在產品類別中,A=初級產品,B=勞動密集型或資源密集型產品,C=低技術產品,D=中級技術產品,E=高級技術產品,F=未被分類的產品。資料來源;UNCTAD:Trade And DevelopmentReport,2002.(1)在標准國際貿易分類體系下(SITC),我國主要的出口商品集中在第8、7和6類商品上,第8類產品主要是服裝、鞋類、玩具、旅行用品等,第7類主要為機械、電子產品,絕大多數的信息技術產品都包含在這個產品類別中,第6類產品主要包括各種金屬製品、部分紡織品等,多為初級加工原材料產品。
(2)在這三大類產品中,從比較優勢指標來看,1997—1998年,勞動密集型產品具有最高的RCA 值,旅遊用品、服裝及服飾、玩具及體育用品列前三名,RCA 值均在7以上,分別達到8.9、7.5和7.0,顯示出很強的國際市場競爭優勢;同時某些高技術產品也顯示出了較強的出口競爭優勢,數據處理設備、通信設備及零部件的RCA 值也超過了1.(3)從動態比較優勢指標Cr來看,1997—1998年與1992—1993年相比,高技術產品具有最高的Cr值,而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比較優勢變動指數普遍不高,尤其是紡織類產品,除去人造纖維織物的Cr值大於1外,其餘6個項目的Cr值均小於1,表明部分勞動/資源密集型產品的市場擴張空間有限,有些產品的比較優勢正在不斷弱化,換言之,它們或許正面臨著崛起於成本更低國家、有更強競爭力的供貨廠商的挑戰。而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正與之相反,雖然RCA 值不是很高,但增速明顯,顯示出良好的成長性,數據處理設備、晶體管及半導體的Cr值高達5.2和2.0,分列前兩名,表明部分機電產品的國際競爭優勢正在快速提升。
(4)在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的比較優勢不斷提升的背後,是中間品及零部件進口的迅速增加。當把RCA 指標用於進口產品的分析時,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數據,在我國進口產品RCA 值居前10位的產品中,有7種產品屬於中間品或零部件產品,佔到進口總額的27%。這一方面表明我國在加工裝配業務上的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也說明在高技術產品的出口中,我國參與的只是這些產品的加工裝配環節,雖然我國在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的比較優勢得以提升,但並不能完全表明我國的企業在這方面已經具備相應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實力。
以上分析表明,伴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我國製造業參與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不僅在於勞動密集型產品,還在於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加工裝配環節。由於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且需求的收入彈性不大,市場進一步擴張的空間有限,而技術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則日趨活躍,這就更凸顯出後一優勢的發展前景和現實意義。因此,在新型國際分工格局下,我們必須把握好我們的發展定位,不僅需要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積極參與世界分工體系中的垂直分工,還應順應國際分工的新趨勢,積極參與水平分工,承接跨國公司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加工製造環節的海外轉移,在跨國公司產業鏈條的分解與全球化配置中把握機遇,尋求新型發展空間。
三、相關問題的進一步探討
1.勞動力成本優勢問題
在中國製造業參與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方面,勞動力成本低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對於吸引成本驅動型的國外投資,承接國外公司加工製造環節的海外轉移,它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參數。但客觀地說,人們對中國勞動力成本的優勢有高估之嫌。表2提供了中國製造業平均工資水平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對比情況,數據表明,中國的工資水平要低於選取的所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地區)的水平,但是由於中國總體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低,使得單位產品的勞動力成本要明顯高於某些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如墨西哥、菲律賓、韓國、印尼等),導致的結果是,盡管這些國家的工資水平要高出中國,但單位產品的勞動力成本卻低於中國。
但進一步分析,這一問題具有一定程度的「二元」特徵,即外商投資企業的較高勞動生產率與國有企業較低的勞動生產率並存(要知道,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0%以上,但它們所吸納的就業人數尚不到全部勞動力的1%),勞動生產率低主要源自國有企業。進而可以推演出,中國的勞動生產率低並不是絕對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在制度層面得到解釋。即國有企業由於缺乏用工自主權,尚不能按照員工的邊際生產率來決定其去留,其結果必然是冗員對勞動生產率的稀釋。因此說,只要企業改革到位,賦予它們應有的用工自主權,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會得到更好的發揮。
2.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合成謬誤」與過度競爭問題
當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紛紛仿效當初日本及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地區)的出口導向戰略,一起同時推動勞動密集型製成品的出口時,結果便引發了經濟學意義上的「合成謬誤」問題:少數國家的成功之路,擴展到全體發展中國家,這一路徑就不那麼現實,至少是來得沒那麼容易了。加之近年來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放緩,從而放慢了夕陽工業的關閉速度,同時不少中等收入國家沒能順利實現產業的轉型與升級,仍舊從事著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更加劇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競爭壓力。它所形成的結果,一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過量供給,導致產品價格下跌,有跡象表明,與工業化國家的同類產品相比,發展中國家製成品出口價格近年來不斷下降。二是形成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同質化競爭,產生大量的經濟摩擦。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專家測算,以1997—1998年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50種出口產品為參照,我們與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結構具有很高的趨同性,與斯里蘭卡、巴西、巴基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亞的出口結構相似系數都在0.5以上(S.M.Shafaeddin,2001),這是貿易條件不穩定、經濟摩擦不斷的重要根源。對此我們需要認真思量,多做准備,參與國際競爭時,就不僅要考慮供給還要考慮市場需求,考慮市場容量和市場的可接受程度,並最終通過適時的產業轉型與升級擺脫過度競爭局面。
3.加工製造環節的增值能力問題
在當代國際貿易中,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大為擴張,但事實上,此種產品只是表面上由發展中國家出口,但實際上這些國家從事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組裝環節,大部分技術和技能包含在進口的零部件中。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公布的《貿易與發展報告》(2002)中的數據,盡管發達國家在世界製成品出口的份額現在有所下降,從1980年的82.3%下降為1997年的70.9%,但它們在世界製成品增加值中的份額,卻從1980年的64.5%上升為73.3%;而發展中國家卻與此相反,雖然在世界製成品出口的份額大幅度增加,從1980年的10.6%上升為1997年的26.5%,但並沒有以相應的幅度提高在世界製成品增加值中的份額,只是從16.6%略升為23.8%(見表3)。惟一的解釋是,發展中國家所承接的加工製造環節在整個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較低層次,增值能力有限,附加值較低。例如,在國際分工體系中最為活躍的電子產品生產中,第一層次是美國,他們生產的是高附加值的晶元和軟體,在全世界電子行業中所獲取的利潤要佔60%左右;第二層次是類似日本、韓國這樣的國家,他們生產關鍵性的電子器件,其利潤要佔到20%左右;第三層次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只是進行終端產品的加工組裝或者一般性零部件的生產,所獲利潤只有10%左右。
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講,對這一問題必須要有一個全面而清醒的認識。一方面,我們不能由於加工製造環節的附加值低而否認參與新型國際分工、承接發達國家加工製造環節轉移的經濟合理性,因為加工製造環節是我們的現實優勢,是我們融入跨國公司產業鏈條的切入點。這對於我們實現與國外的產業對接,吸收、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經驗意義重大,同時也是我們實現產業轉型與升級的必要途徑。考察韓國等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產業成長歷程,也都是從加工組裝起步切入全球化的生產體系,而後再逐步從低附加值的產業環節向較高層次遞進的,這一點對我們應該有所啟迪。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滿足於這樣一個下游生產商的角色,而是要在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的基礎上,提高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生產水平,由下游生產商向上游生產商推進,強化生產環節與技術研發的相關性,並適時向產業鏈條的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環節滲透,從而逐步提升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與加工增值能力。
㈡ 發展中國家發展過程中面臨哪些主要的政治與經濟問題
經濟發展本身可以是一問學科,叫發展經濟學,很多大學的經濟類專業在本科階段都會有這么一門課程。由於您的問題相對寬泛,在此我簡單答一下:
第一,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一段時期內會遇到瓶頸,即經濟增長率很難保持高位。經濟發展的核心是經濟總量的增長,在最初階段,高增長率可以維持,但達到一定水平後,這一增速很難保持。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基數變化的問題,從100到200,僅僅是增加100,而從10000到20000,卻是要增加10000;二是資源限制的問題,發展中國家最初的低經濟總量,主要是因為其對資源的利用不足,對資源利用率提高後,會有快速增長,但資源終歸是有上限的。
第二,經濟發展涉及到了社會結構的變化,從而引發社會矛盾。經濟總體增長,但其內部結構卻會有優有劣,產業結構、收入結構、技術結構等,都會出現較大變化。同樣是增長,某一產業會比其他產業要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會迅速拉開層次,造就一部分貧富差距,同時,新的技術和產品也會產生沖擊……這些變化雖然只是經濟層面的,但必然會對社會形成較大影響,如價值觀變化,各類政治勢力為自身利益而出現沖突等。
第三,經濟發展過程中涉及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因而可能出現環境污染、生態文明破壞等問題。
第四,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國際社會,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可能會對其他發達國家產生一定的沖擊,甚至威脅其某一領域的領先地位,從而出現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打壓、排擠等情況。
㈢ 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結構以什麼為主
一般來講,發展中國家以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建築業)為主!希望幫到你
㈣ 發展中國家如何發展經濟
這個問題有點大了。
不是一兩句就能說明白的。
發展中國家當然只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經濟發展方式比較低端的國家。在這些國家有的以農業作為支柱產業,有的雖然三大產業都有所發展,但是基本上處於低端水平上。
低端水平體現在產業發展方式粗放,以資源和要素驅動為發展核心。它的具體體現就是農業現代化程度不高,製造業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對的勞動成本要求較高,同時對資源過度依賴,產業內部有很多代工企業。第三產業發展處於萌芽上升期。
那麼如何發展經濟。
顯然,需要政府部門的科學和合理的規劃引導,提供政策紅利,引導經濟發展。大前提是政策紅利,不論是市場准入、財政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都要給企業單位長遠發展定基調,定空間。
另外,經濟發展是政治、社會、文化的統一體,所以經濟發展還需要考慮到發展的方方面面。
所以,再提三個點:
重視科技,技術創新。
重視教育,提供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高端人才和管理。重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動力。
重視金融,金融是經濟發展的後盾。
等等。
㈤ 發展中國家在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什麼
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格局國際分工的低端從事資源類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 的生產。
國際分工格局事關一個國家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定位,其演進趨勢自然會引起人們的密切關注,已有不少文獻對國際分工的深化及變動做出了分析。事實上,當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工體系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1.傳統的垂直型分工正向混合型分工轉變,呈現出產業間分工、產業內分工與產品內分工並存的多層次的嶄新格局產業間分工。國際分工在不同產業間進行,主要特徵是發展中國家從事資源類初級產品的生產,發達國家從事製成品的生產;或者是發展中國家從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如玩具、鞋帽等,屬於製造業的低端產品;發達國家從事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如機械、電子等,屬於製造業的高端產品。在這種分工格局中,產業邊界是清晰的,形成以垂直分工為特徵的國際分工合作體系。
產業內分工。國際分工依據同一產業內部產業鏈條的不同環節來進行,具體而言,產業鏈條可以分為三大環節:一是技術環節,包括研究與開發、創意設計、生產及加工技術的提高和技術培訓等分環節;二是生產環節,包括後勤采購、母板生產、系統生產、終端加工、測試、質量控制、包裝和庫存管理等分環節;三是營銷環節,包括分銷物流、批發及零售、廣告、品牌管理及售後服務等分環節。經歷了多年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發達國家逐漸著力於研發和品牌營銷,控制核心技術和經營技巧,而把加工製造環節轉移出去,生產結構呈現出典型的「啞鈴」型;而發展中國家則在全球價值鏈條中,尋求自己的發展空間,明確自己的發展定位,承接著這種產業環節轉移,著力於加工製造環節。如耐克公司是一個典型的微觀案例。耐克公司掌握產品設計、關鍵技術,授權越南、中國等國外生產廠商按其產品規格、技術標准生產產品,自己則在全球建立營銷網路,進行產品的廣告宣傳與銷售及提供售後服務。
㈥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什麼區別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差異 :
發達國家的工農業都很發達,經濟實力雄厚,經濟發展水平高。
而發展中國家在歷史上,長期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二次大戰後,紛紛獨立,發展自己的民族工業,但實際上與發達國家相比,在經濟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目前,這些國家仍面臨著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的共同任務。
總的來說,有兩點差異:
1、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生活水平、生產力、進出口商品、對外貿易額等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2、發展中國家相互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懸殊,但多數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速度都較快,如中國。
第三世界是指經濟發展比較落後,在國際政治經濟關系中地位比較低的國家和地區。在地域上大多處於發達國家的南邊。第三世界國家也稱為發展中國家,南方國家。
拓展資料:
目前,一般公認的工農業生產現代化程度較高的發達國家,有北美洲的美國和 加拿大,亞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歐洲的大多數國家。
世界銀行把一國的年人均收入在6000美元以上的國家,稱為高收入國家,即發達國家,1988年有25個。
亞、非、拉美的國家,絕大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中國也是發展中國家。
網路-發達國家
㈦ 發展中國家是否應該發展第三產業
21世紀初,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是50%,發達國家是75 %,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水平多高達70%以上,比如阿根廷城為86%、墨西哥、巴西等城市化水平分別為80%和81.4%;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大概38%左右;非洲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低於25%(南非除外)。從城市功能及其發展來看,第三產業與城市化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因為城市化是第三產業發展的需求基礎,只有生產要素和人口聚集到相當規模,產生對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強大的市場需求,才足以支撐服務行業的不斷產生和獨立化。二者彼此依存,也相互促進彼此的發展。鑒於城市化38%與80%的對比,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裡的龍頭大哥被南美洲的弟兄在第三產業的發展上趕超上去就不奇怪了。
雖說歐洲和拉美都有高度的城市化,可是兩者的形成又是不一樣的:在發達國家裡,農業為工業化的發動提供了較大的積累,工業是在較發達的農業的基礎上發展的,此外,發達國家還可以通過戰爭和殖民掠奪來實現工業資本的原始積累。因此工業化成為城市化的強大動力,屬於同步城市化,即城市化的進程與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水平趨於一致,這樣發展起來的城市營養足夠,成長茁壯;(英國是全球第一個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達國家,15世紀末的圈地運動開始到19世紀中葉,英國大約用了三個世紀時間完成城市化;法國和美國大致用了一百多年時間來完成人口轉移。)
而發展中國家因農業起點低,不能為工業提供更多的積累,又不能通過戰爭和殖民掠奪來聚集資源,工業化受資源約束進展緩慢,使得城市化主要不是由工業化而是由其他的因素所推動。比如,殖民地的歷史原因、政府行政行為和國家基礎建設的拉動。形成了超前城市化,即城市化水平明顯超過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水平,甚至是無工業化的城市化,城市不能為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和必要的生活條件,農村人口遷移之後沒有實現相應的職業轉換,造成嚴重的「城市病」。 (巴西僅用了四十年時間就將城市人口比例從30%提高到70%。)在這些臃腫的超級城市裡,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有現象--貧民窟包圍著城市並不斷蔓延。在1976年第三世界國家(中國除外)67個大城市裡,貧民窟人口的比例高達44%。" 當然,中國要的並不是這樣的城市化!
英美發達國家裡的經濟學家們並沒有在其創造的經典理論里遇見到發展中國家可能遇到的更困難、復雜、多樣的環境,如此一來造成了發展中國家三次產業的發展並沒有沿著傳統產業理論說的那樣,為一個逐步優化升級的過程:即第一產業逐步下降,第二、三產業依次逐步上升的趨勢, 相應地形成第一次產業為主的「金字塔」結構,逐步向以第二次產業為主的「鼓型」產業結構轉變,再向以第三次產業為主的「倒金字塔」結構演進。而是有時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有時則是從第一產業直接轉到第三產業。
對於第三產業,我們要認清,它是個行業涵蓋范圍大、技術層面廣的產業,既包括傳統個體手工服務業,也包括現代的金融信息等產業;既有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也有資金、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只要具備一定的人口聚集與市場需求條件,就會有與之相適應的某一層次的第三產業發展起來。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裡,第三產業的主體是傳統第三產業,如零售、餐飲、貿易;而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主要是現代交通、通訊、金融、信息等生產服務業等。但肯定、一定以及確定,後者才是中國第三產業發展的目標。
目前的中國,與拉美國家正好相反,第三產業的發展與城市化長期滯後於工業化(滯後城市化),第三產業與城市化之間形成一種低水平的相互制約關系。第三產業發展與城市化較低的相關性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不良影響:城市化程度較低從需求方面限制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它限制了傳統第三產業的發展、以一定人口規模為基礎的新服務行業的出現、第三產業外部效應的擴散、服務需求與就業。而第三產業的滯後,又影響城市功能的發揮和農村城市化進程。
於是政府要提出逐步拆除城鄉樊籬,統一城鄉勞動力市場,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通過調整城市規模結構,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加快城市第三產業改革和開放的進程等措施…… 請政府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把握好速度和規模,吸取拉美發展中國家給我們的充分啟示
㈧ 發展中國家引進產業進入的原因
引進已經成熟的技術和產業,它的風險就低,它的成本也就低。這個就是在經濟發版展上面所講的後發權優勢。發展中國家可以靠這種引進技術、引進產業的方式,來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由於它的成本低、風險小,所以它技術進步的速度可以比發達國家快,雖然發明比發達國家小,但是實際上在生產中,實體經濟當中,繼續進行產業升級,可以比發達國家快。
㈨ 國際產業轉移的內容及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在以主權國家為主要國際行為主體的國際社會,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國家主權這一象徵或體現各個國家獨立存在和發展的最高利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尤其是對在世界競爭中處於劣勢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如何迎接這一挑戰,做出正確的戰略抉擇,直接關繫到21世紀發展中國家的命運。本文試對這一問題做初步探討。
一、 當代發展中國家國家主權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國家主權是國家區別於其它社會集團的最重要的屬性,指一個國家在不破壞其它國家權利及國際法原則和規定的情況下處理本國的對內對外事務的最高權力。現代意義上的國家主權形成於近代資本主義產生、資產階級民族國家出現時期。早期的主權理論主要解決的是國家內部的權力關系問題,隨著民族國家間交往的日益增多,對外主權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義,資產階級思想家開始把主權與民族國家密切地聯系起來,國家對外主權理論得到了發展。近代國際關系史上最早承認民族國家主權原則的國際條約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尼亞和約》。
直到二戰後,國家主權原則才逐漸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成為國際關系的基本准則和現代國際法的基本原則的基石。《聯合國憲章》明確規定了"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和"不幹涉任何國家內政"的原則。然而,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新老殖民主義仍然存在,它們不斷以"維護人權""人道主義干涉"為借口,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它國內政。
發展中國家自獨立之日起就在為維護國家主權而斗爭。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的國家主權表現出如下顯著特點:一是敏感性,二是脆弱性。
發展中國家國家主權敏感的歷史原因在於發展中國家被奴役、受剝削、受壓迫的殖民歷史。
發展中國家國家主權的敏感還在於發展中國家為爭取國家主權獨立的民族解放斗爭既艱難又曲折,其主權獨立來之不易,並且獨立後發展中國家經濟上的貧困、落後和依附地位使政治上的獨立常常受到威脅,主權完整常常遭到破壞,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新老殖民主義者常常通過各種手段不斷干涉發展中國家的內政。
發展中國家國家主權的脆弱性來自內部制度的缺陷、體制的弊端、經濟的不發達,同時也來自對外部的依附性。當今世界的發展中國家絕大多數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這種資本主義雖然也受到資本主義普遍規律的支配,但與西方正統的、原生的資本主義相比,具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相混雜、國家壟斷性與官僚性相交織、依附性與民族性共存的特點。也就是說,它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發育不全的基礎上產生的,它與封建土地關系、部落經濟關系等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混雜在一起,社會經濟結構極為復雜。它從一開始就實行國家壟斷,由國家對經濟生活進行調節和干預,通過國家政權扶植民族私人資本的發展,因而具有較強的官僚性。發展中國家的私人壟斷組織多與本國當權集團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社會監督機制不健全,法律不完善,人民參政水平低下,極易產生貪污腐化、任人唯親的不良後果。獨立後,發展中國家為加快經濟發展又必須與西方發達國家發展經濟關系,吸取它們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而西方發達國家一方面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把它們拉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另一方面又害怕發展中國家真正強大,喪失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千方百計地加以控制。而事實上,在不平等、不公平的國際經濟舊秩序中,發展中國家很難擺脫被剝削的地位。發展中國家資本主義的這些特點,造成了其經濟上的依附性和國家主權的脆弱性。
發展中國家國家主權的繁感性和脆弱性增加了維護國家主權的難度。可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展中國家在國家主權問題上又面臨著新的挑戰。
二、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國家主權的挑戰
(一) 經濟全球化是科技革命和生產國際化推動的結果,科技革命改變著國家主權行使的范圍和空間。信息技術的發展"賦予主權國家一道看不見但又客觀存在,同時又難以捍衛的』』信息邊疆』』。隨著遙感技術、衛星通訊、網路技術、多媒體等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將成為』』以改造和分配信息為基礎的經濟社會』』,信息將是左右國家經濟發展、政治命脈、軍力強弱的關鍵因素,對跨國信息流動的內容和方式的控制將成為國家主權的重要內容"。然而,發展中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則限制了其行使主權的范圍和空間,它們無力控制跨國信息流動的內容和方式,其國家主權的行使范圍難免受到限制。更為嚴重的是在科技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發達國家可以通過信息網路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政治宣傳、文化滲透和文化侵略,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對那些它們不"滿意"的發展中國家發動心理戰,挑起這些國家的反政府情緒,影響該國政府的決策甚至促使政府倒台。
(二)經濟全球化改變了過去那種國家在內政、外交、軍事上享有至高無上的主權的觀念,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制約著國家的經濟主權。對發展中國,特別是那些處在對發達國家單純依附關系中的發展中國家來講,國家主權受到牽制和制約的程度更甚。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需要,產生了國家間的經濟聯合,導致區域集團化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在區域集團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國家需要讓渡一些經濟主權的行使權,建立超國家的機構,實現經濟上的共同發展,這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一趨勢對於發展中國來講,產生了兩種區域集團,一是成員國都是發展中國家的區域集團,另一是既有發展中國家,也有發達國家的區域集團。對於經濟發展水平、經濟體制、經濟政策趨同的發展中國來說,在主權平等的基礎上通過制定共同的行為准則、讓渡部分經濟主權的行使來實現共同的經濟利益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對於與發達國家處在同一區域集團中的發展中國家,如何在主權平等的基礎上讓渡經濟主權的行使權,實現發展中國家自己的經濟利益,則是一大難題。
(三)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日益尖銳,能源問題、環境問題、資源短缺問題、糧食問題、債務問題、貿易保護主義問題、極地深海和太空開發中出現的問題、人口問題、難民問題、毒品問題、核擴散問題、國際恐怖主義問題等等早已越出國界向各處擴散,並在不斷地惡化,成為影響全球發展的重大問題。它們的解決已經不是一國或幾國的能力所能為,必須依靠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相互協作、通力合作才能解決。如國家對疆域內的自然界及其資源有著當然的主權,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完全屬於主權范圍之內的事務,然而,環境污染的擴散性和跨疆域性則侵蝕了他國的環境;又如一些發達國家在保護本國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時,利用資金優勢濫用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再如發達國家將污染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或將污染物(工業垃圾、核廢料)有償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去掩埋,破壞這些國家的環境。這些全球性問題突破了主權國家疆界的限制,模糊了內外事務的界限。
(四) 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經濟組織對發展中國家主權的侵蝕。由於發展中國家的資金短缺,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這些國家不得不向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請求援助。這些組織提供給發展中國家的援助不是無條件的,而是附加了種種條件。這些條件直接干預著這些國家的經濟主權,甚至是政治主權。
(五) 跨國公司對發展中國家國家主權的制約。目前世界上至少有些3.5萬家跨國公司,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佔全球跨國公司的絕大部分,並主導著全球化的發展進程。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利用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通過對資金和技術的壟斷,控制著發展中國家的許多經濟部門,甚至控制著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從而侵蝕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不僅如此,憑借著強大的經濟實力,它們通過賄選、資助反政府活動和政變、製造經濟混亂等手段,干涉發展中國家的內政;它們還以投資建廠、提供貸款、提供技術為條件,提出種種要求,踐踏發展中國家的主權。以發展中國家為母國的跨國公司,同樣以其經濟實力為後盾,影響著本國政府政策的制定,左右著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
三、 發展中國家維護國家主權的對策
(一) 發展中國家必須主動參與全球化過程,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好處是實現了世界資源的最優配置,為各國最大限度地擺脫資源和市場的束縛提供了條件。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國際分工的發展、產業的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流動,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彌補本國資本、生產要素的缺口,利用幾乎是不付費的後發優勢以及迅速實現產業演進,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經濟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發展中國家只有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才能充分享有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好處。
(二) 更新觀念,研究對策,掌握理論武器,為適應全球化和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採取靈活、切實可行的方式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發展中國家的主權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戰,國家的獨立性、自主性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對內對外事務的最高行使權難免遭到侵蝕。但是這種挑戰、制約和侵蝕並不意味著"國家主權過時了",更不意味著發達國家可以無端地干涉和侵犯發展中國家的國家主權。發展中國家必須清楚地認識什麼是全球化帶來的客觀必然的侵蝕和限制,什麼是發達國家人為的干涉和侵犯,以求得合理地解決有關在國家主權問題上面對的種種難題;必須加強對國家主權問題的研究,樹立國家主權有多種實現形式的新觀念,採取不同的主權實現形式,從而維護發展中國家的主權獨立和完整;在參與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主權讓與對等原則,共享是讓與的前提,沒有共享就不能有讓與。
(三) 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依然是發展中國家維護主權獨立和平等的首要任務。在全球化發展進程中,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依然是發展中國家主權獨立、完整和平等的最大威脅。20世紀發展中國家為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斗爭經驗昭示人們:只有經過斗爭,新秩序的規則才能得以確立並逐步實現。
(四) 加強南南合作,堅持發展中國家集體自力更生,採取有效形式實現地區集團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發展中國家的明智選擇。20世紀西歐發達國家經濟一體化的經驗值得借鑒。為了在與美國結盟的同時增加西歐各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的競爭的能力,西歐國家聯合起來,開始了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從歐共體到歐盟,從關稅同盟、共同的農業政策到經濟一體化,西歐國家曾經在國家主權行使權的讓與問題上作出過痛苦的抉擇。然而,它們的聯合增強了國際競爭的能力,增強了在國際事務中的獨立自主性,並將成為未來多極世界中強大的一極。發展中國家也有這樣的經驗,如果當初東南亞五國不聯合起來,它們的經濟不可能發展得那麼快。今天的東盟10國如果不依託東盟這個載體,它們在亞太地區所起的作用也不會像今天這樣大。
(五) 加強與發達國家的合作,借鑒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努力提高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增強維護國家主權的實力。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南北關系既有對立和斗爭的一面,也有依存與合作的一面。南北關系的發展將在21世紀初形成北美自由貿易區、歐盟-地中海自由貿易區、亞太自由貿易區和環印度洋自由貿易區等四大經濟板塊。每一個板塊中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全球性的南北關系將變成區域內部或集團內部的南北關系,這標志著南北關系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區域性南北關系將繼續朝著對話與合作的方向發展。發展中國家應該抓住這個機遇,發展自己,逐步改變與發達國家的那種依附或單方面的依賴關系,逐步改變發展中國家在與發達國家合作中的主權不平等地位。
應該指出的是,發展中國家在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的過程中,必須從本國國情出發,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制定政策,切不可不顧國情,盲目冒進。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世界經濟競爭中站穩腳跟,穩步發展,保持特色,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國家主權的獨立、完整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