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發展歷程
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成立先於聯合國本身。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經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倡議,45個國家的代表於1943年5月18日至 6月3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溫泉城舉行了同盟國糧食和農業會議。會議決定建立一個糧食和農業方面的永久性國際組織,並起草了《糧食及農業組織章程》。1945年10月16日,糧食及農業組織第1屆大會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城召開,45個國家的代表與會,並確定這天為該組織的成立之日。至11月1日第1屆大會結束時,42個國家成為創始成員國。1946年12月16日與聯合國簽署協定,從而正式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截至1985年底,共有158個成員國。中國是該組織的創始成員國之一。197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該組織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並從同年召開的第17屆大會起一直為理事國。
該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為大會,每兩年召開1次。常設機構為理事會,由大會推選產生理事會獨立主席和理事國。至1985年底,理事會下已設有計劃、財政、章程及法律事務、商品、漁業、林業、農業、世界糧食安全、植物遺傳資源等 9個辦事機構。該組織的執行機構為秘書處,其行政首腦為總幹事。秘書處下設總幹事辦公室和 7個經濟技術事務部。總部自1951年起遷往義大利羅馬,此外還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近東和歐洲等5個地區設有區域辦事處,在北美(美國華盛頓)和聯合國(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分別設有聯絡處。
糧農組織的宗旨是:保障各國人民的溫飽和生活水準;提高所有糧農產品的生產和分配效率;改善農村人口的生活狀況,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並最終消除飢餓和貧困。
糧農組織現有191個成員國和1個成員組織(歐盟)。各成員國政府通過大會、理事會行使其權力。兩年一度的大會是成員國行使決策權的最高權力機構。大會的主要職責是選舉總幹事、接納新成員、批准工作計劃和預算、選舉理事國、修改章程和規則,並就其它重大問題作出決定,交由秘書處貫徹執行。
大會休會期間,由49個成員國組成的理事會在大會賦予的權力范圍內處理和決定有關問題。理事會下設8個委員會:計劃、財政、章法、農業、漁業、林業、商品問題和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自1973年恢復我在糧農組織的合法席位後,中國就一直是該組織的理事國。
糧農組織在總幹事領導下,由秘書處負責執行大會和理事會決議,並負責處理日常工作。糧農組織在全世界共有4300名職員,其中總部2300人。糧農組織1998-1999兩年度預算為6.5億美元。 糧農組織在亞太、非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近東、歐洲等設有5個區域辦事處,在華盛頓、紐約、布魯塞爾、東京分別設有駐北美、聯合國、歐盟、日本等4個聯絡處,還設有南部與東部非洲、太平洋島、加勒比、北美、中歐與東歐等5個分區域辦事處。此外,糧農組織還設有74個國家代表處,負責處理與100多個國家的日常事務。
㈡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工作重點
糧農組織早期著重糧農生產和貿易的情報信息工作。以後逐漸將工作重點轉向幫助發展中國家制定農業發展政策和戰略以及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援助。
1. 加強世界糧食安全。針對七十年代初期國際市場上糧食供應緊張、價格猛漲的情況,糧農組織在1973年的第17屆大會上提出以建立國際糧食儲備為中心內容、確保糧食供應的世界糧食安全政策。接著,在1974年的世界糧食大會上通過了《關於世界糧食安全的國際約定》,得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支持。糧農組織成立了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回顧世界糧食安全狀況,並討論改善世界糧食安全的政策和措施。迪烏夫先生1994年上任後,決定將糧農組織的工作重點轉向幫助低收入缺糧國家提高農業產量,加強糧食安全。糧農組織於1994年設立了幫助低收入缺糧國改善糧食安全的特別行動計劃。為了加快實現全球糧食安全,糧農組織於1996年召開了世界糧食首腦會議,各國承諾到2015年將世界8億飢餓和營養不良人口減少一半。
2. 促進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隨著人口增長壓力的加大,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和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城市化和工業化的迅速發展,農業資源和環境所受到的壓力將越來越大。如何既保護環境又加強糧食安全是一個日益引起各國政府重視的問題。因此,糧農組織把加強資源與環境保護,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作為今後的工作重點。
3. 推動農業技術合作。從l976年起,糧農組織建立了技術合作計劃,從其正常預算中撥出14%,以後要求增至17%作為技術合作基金,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小額、急需的技術援助。這種援助的規模雖較小(一般不超過25萬美元),但手續簡便,見效較快,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歡迎。此外,糧農組織還設立了發展中國家間技術合作計劃,以重點加強發展中國家間的農業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其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㈢ 「十三五」規劃什麼時候正式發布
2016年3月16日,「十三五」規劃出台。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3)糧油產業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一、農業機械「十三五」規劃
2017年1月5日,農業部印發了《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農業綜合機械化率要達到70%,其中三大主糧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到80%以上。
二、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2016年12月30日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出通知,公布了《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值得注意的是,《規劃》提出,到2020年,力爭實現我國煤炭生產開發進一步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大型煤炭基地產量佔95%以上。
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煤炭企業數量3000家以內,5000萬噸級以上大型企業產量佔60%以上。
三、糧油加工業「十三五」規劃
2016年12月26日,國家糧食局公布《糧油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糧油加工行業將鼓勵引導企業採用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產權制度,到2020年形成30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人民幣的骨幹糧油企業。
主食工業化率提高到25%左右。糧油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保持9%年均增速,工業增加值保持年均7%以上增速。
㈣ 國家對於農業農民的未來怎麼計劃
國家對於農業農民的未來的計劃:
黨中央、國務院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重大政策。
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加速推進現代化,必須妥善處理工農城鄉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農村人口眾多是我國的國情,只有發展好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的家園,讓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才能不斷擴大內需和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當前,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初步具備了加大力度扶持「三農」的能力和條件。
二、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強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
(5)大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基地和區域性農業科研中心,在機構設置、人員聘任和投資建設等方面實行新的運行機制。鼓勵企業建立農業科技研發中心,國家在財稅、金融和技術改造等方面給予扶持。改善農業技術創新的投資環境,發展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加強農業高技術研究,繼續實施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盡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農業科技成果。針對農業生產的迫切需要,加快農作物和畜禽良種繁育、動植物疫病防控、節約資源和防治污染技術的研發、推廣。把農業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財政支持的優先位置,提高農業科技在國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繼續安排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和國外先進農業技術引進資金。加強種質資源和知識產權保護。要加快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積極探索對公益性職能與經營性服務實行分類管理的辦法,完善農技推廣的社會化服務機制。深入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擴大重大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專項補貼規模。鼓勵各類農科教機構和社會力量參與多元化的農技推廣服務。加強氣象為農業服務,保障農業生產和農民生命財產安全。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提高重要農時、重點作物、關鍵生產環節和糧食主產區的機械化作業水平。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必須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持續增加種糧收益,不斷提高生產能力,適度利用國際市場,積極保持供求平衡。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保護基本農田,保護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繼續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和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加快建設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和糧食產業帶,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不斷提高糧食單產、品質和生產效益。堅持和完善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政策,保持合理的糧價水平,加強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調控,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繼續執行對糧食主產縣的獎勵政策,增加中央財政對糧食主產縣的獎勵資金。
三、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夯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要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按照國內外市場需求,積極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推進「一村一品」,實現增值增效。要加快轉移農村勞動力,不斷增加農民的務工收入。鼓勵和支持符合產業政策的鄉鎮企業發展,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和服務業。著力發展縣城和在建制的重點鎮,從財政、金融、稅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為小城鎮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外來人口較多的城鎮要從實際出發,完善社會管理職能。要著眼興縣富民,著力培育產業支撐,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引導企業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務,增強縣級管理能力,發展壯大縣域經濟。
保障務工農民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種針對務工農民流動和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鄉就業公共服務網路,為外出務工農民免費提供法律政策咨詢、就業信息、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建立工資保障金等制度,切實解決務工農民工資偏低和拖欠問題。完善勞動合同制度,加強務工農民的職業安全衛生保護。逐步建立務工農民社會保障制度,依法將務工農民全部納入工傷保險范圍,探索適合務工農民特點的大病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險辦法。認真解決務工農民的子女上學問題。
四、穩定、完善、強化對農業和農民的直接補貼政策。要加強國家對農業和農民的支持保護體系。對農民實行的「三減免、三補貼」和退耕還林補貼等政策,深受歡迎,效果明顯,要繼續穩定、完善和強化。2006年,糧食主產區要將種糧直接補貼的資金規模提高到糧食風險基金的50%以上,其他地區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大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力度。增加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適應農業生產和市場變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對種糧農民的支持保護制度。
加強扶貧開發工作。要因地制宜地實行整村推進的扶貧開發方式,加大力度改善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抓好貧困地區勞動力的轉移培訓,扶持龍頭企業帶動貧困地區調整結構,拓寬貧困農戶增收渠道。對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實行易地扶貧。繼續增加扶貧投入,完善管理機制,提高使用效益。繼續動員中央和國家機關、沿海發達地區和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事業。切實做好貧困缺糧地區的糧食供應工作。
㈤ 中央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的發展規劃
中央儲備糧是國家復調控糧食市場的制重要物質手段,是關系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中儲糧總公司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樹立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會議精神,不斷推進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認真執行國家糧食政策,與中央各有關部門及各地糧食部門加強協作,不斷提高中央儲備糧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為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㈥ 糧食儲備工作的發展規劃
今年也將是個豐收年,實現糧食生產連續3年豐收。不過,雖然目前糧
食供需矛盾有所緩解,但產不足需的態勢依然存在,國家糧食安全仍存在隱憂:一是
人均耕地資源不足。最新資料顯示,2005年耕地保有量人均僅1.4畝,為世界
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資源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農業用水每年缺口達30
0億立方米;二是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地區間差異較大,農戶平均耕地僅7.3畝,
只相當於美國的1/400,日本的1/10;三是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國,糧
食進口量的細微變化就可能引起國際市場價格的波動。近年來,國際糧食貿易基本趨
於穩定,年均貿易量大體保持在4800億斤,約為我國糧食年度總產量的50%左
右。我國糧食進口國內需求量的1%,就相當於國際糧食貿易量的2%.
基於這些因素的考慮,農業部組織編制了《規劃》,目的就是要加強對糧食生產
的指導,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糧食流通「北糧南運」、「中糧西運」
記者:糧食供求關系變化是大家都很關注的敏感問題,《規劃》如何看待今後我
國糧食供求格局的變化?
張寶文:今後,我國糧食供求格局變化將表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國內糧食供需關
系偏緊的態勢將長期存在。目前我國的產需自給率大體在97%左右。但從分品種看
,玉米(1604,-5,-0.31%)產需基本平衡,小麥(1735,-12
,-0.69%)、水稻供求偏緊,大豆(2814,-21,-0.74%)存在
較大缺口,薯類生產增長較快。從消費用途看,口糧消費有所下降,飼料用糧、工業
用糧明顯增加。從長遠看,糧食生產受資源、氣候、技術、市場制約和種糧比較效益
影響,產量大幅度增長的難度很大。而隨著人口增長,畜牧業和糧食加工業的快速發
展,糧食消費量繼續增加的趨勢不可逆轉。因而緊平衡將是中長期我國糧食供求的常
態。
二是供求結構變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趨於增強。近20年來,品種間、區域性的
糧食供求結構失衡已成為糧食供求矛盾的主要特徵。在品種上往往反映在稻穀供求變
化和價格波動方面;在區域上則主要反映在糧食主銷區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從消費
結構看,我國口糧消費比重較高的農民群體,人口基數龐大,農村口糧消費在較長時
期內仍會占較大比重,對於我國糧食供求平衡的影響依然較大。
三是糧食生產重心正在發生新的變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東南沿海省份播
種面積大量減少,從糧食盈餘或基本自給狀態逐漸變為糧食大量調入區;長江中下游
地區雖然仍是我國糧食的主產區之一,但其盈餘量也在逐年減少;黃淮海地區保持著
商品小麥的主體供給地位;東北地區已成為重要的粳稻、玉米等商品糧源供應地;西
部地區隨著退耕還林還草等工程的實施,糧食生產能力降幅雖然不大,但退耕戶的細
糧消費量明顯上升,小麥、水稻的需求量增加。
總體來看,我國糧食流通格局正呈現出「北糧南運」、「中糧西運」的態勢,糧
食生產地域重心發生了由南向北、由東向中的逐漸轉移。
糧食生產劃分四大功能區
記者:您提到了《規劃》要科學謀劃糧食生產力布局,對此,《規劃》有何具體
設想?
張寶文:《規劃》將全國糧食生產區域劃分為了四個功能區。一是優勢主產區,
主要覆蓋水稻、小麥、玉米、大豆4大糧食作物9個優勢區域,以及優勢區域以外的
大多數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場)。二是潛力提升區,覆蓋部分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
(場),以及大多數省級商品糧基地縣(場)。三是穩固發展區,覆蓋優勢主產區和
潛力提升區以外具備糧食生產能力的所有縣(場),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郊區、東部
沿海發達地區、西部生態建設區等。四是戰略儲備區,《規劃》提出優先謀劃新疆的
伊犁河流域、額爾齊斯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重點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積極
籌劃重大水利工程以及糧食生產配套設施建設,推進抗逆品種培育和旱作節水技術的
研發與儲備,為適時開發創造條件。
鏈接
5舉措提升糧食綜合產能
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和分區戰略,近中期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的重點將有
五個重點:
一是強化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擴大灌溉面積和穩產高產農田比重;二是加強
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立「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
人」的農技推廣新機制;三是增強良種供給和生物災害防控能力;四是加快推進糧食
作物全程機械化,鼓勵新型農機研發;五是發展糧食替代產業,合理開發非耕地資源
,加速發展節糧型養殖業。
相關新聞
國家糧食局:完全保證市場供應
「今年我國糧食又獲豐收,當年產需基本平衡,目前國家糧食庫存充裕,完全可
以保證市場供應。」國家糧食局局長聶振邦15日表示。
聶振邦在北京錦綉大地玉泉路糧油批發市場調研時說,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
糧油市場監測,密切關注糧油購銷和價格變化情況,做好糧源組織和供應工作,確保
糧油市場穩定。
錦綉大地玉泉路糧油批發市場是北京最大的現貨糧油批發市場。商戶反映,近日
東北大米、富強粉和散裝一級豆油(6586,-57,-0.86%)平均批發價
格分別為每公斤2.9元、2.16元和7.7元,比12月初略有回落。
此前,國家糧食局召開「做好糧油供應工作穩定糧食市場座談會」指出,目前糧
食市場價格上升是恢復性的,價格水平處於合理范圍之內。要認真做好各項調控准備
工作,落實好必要的調控糧源,當前要重點落實好成品糧儲備和小包裝糧油貨源,保
證隨時能投放市場。
同時,要切實抓好糧食收購工作,加強產銷銜接,促進糧食合理順暢流通。國家
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糧價同比上漲4.7%.
SFDA:緊急復查糧油安全隱患
昨天,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
加大協調力度,加強對食品,特別是糧油食品安全信息的管理,正確引導輿論,防止
炒作誤導人民群眾心理預期,並及時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出關於做好糧油供應工作穩定糧食市場的通知,要求各地加
強市場監管,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維護正常的市場
流通秩序,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確保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為此,國家食葯監管局要求,各地須結合2006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
的具體要求,加大復查力度,針對當前突出的食品安全隱患,採取聯合行動,進行集
中治理。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尤其要加大對「陳化糧」、「地溝
油」、「工業鹽」等非食用原料的監管力度。
㈦ 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以「兩個基地」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1、加快農業區域布局調整。按照國家制定的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河南省優勢農產品區域項目建設規劃、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優化我省農業區域布局,引導優勢農產品、特色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盡快形成我省優質專用小麥、專用玉米、棉花、雙低油菜、蘋果等優勢農產品、特色農產品產業帶。省級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農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支持以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為重點的項目建設。
2、加快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積極穩妥地擴大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穩定發展優質專用玉米、優質水稻、優質大豆、脫毒紅薯等糧食作物,提高市場佔有率,有效替代進口,強力拓展出口。發展豫中北部強筋小麥,擴大豫南弱筋小麥種植面積。積極發展沿黃優質水稻生產。加強糧食非農用途研究,抓好糧食加工轉化和綜合利用,延長糧食產業鏈,拓寬糧食增值空間,發展糧食經濟。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構建我省農產品加工體系,逐步實現農產品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由傳統加工工藝向採用先進適用技術轉變。經過5-10年發展,形成與我省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相適應的加工布局,建成一批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加工骨幹企業,使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3、加快優質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建設。重點實施黃河灘區綠色奶業示範帶、中原肉牛肉羊產業帶、京廣沿線瘦肉型豬、豫北肉雞、豫南水禽和人工種草養畜示範區等優勢區域開發,加快標准化畜禽養殖小區建設。重點扶持畜產品生產和加工骨幹企業,走「品牌+規模經營」之路,努力擴大市場佔有份額。建立健全畜禽防疫檢疫體系,實施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程。積極推進水產品無公害養殖和特色養殖。
4、加快特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和特色農業。充分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建設優質溫棚蔬菜瓜果生產區、花生和芝麻生產區、食用菌生產區、中葯材生產區、花卉苗木生產區等。逐步使各種特色農產品全面實現區域化布局和專業化、規模化、標准化生產,進一步提高加工水平,創出一大批有市場競爭力的河南特色農產品品牌。
5、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步伐。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建設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用材林、名特優經濟林、生態林。優先發展以紙漿材、人造板材為主的速生工業用材林,加快林紙、林板一體化進程。繼續加快蘋果、大棗、板栗、核桃等名特優干鮮果品和山萸肉、辛夷、杜仲等木本葯材生產加工基地建設步伐,積極發展苗木花卉和森林旅遊業。
㈧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不斷增強綜合生產能力。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
(1)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吃飯問題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2)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要重視內因的作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也不能忽視外因的作用,要加強糧食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3)堅持用聯系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國家採取多種措施,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體現了聯系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4)發揮正確意識的指導作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既要落實好糧食生產的扶持政策和建設規劃,又要提高全社會的節糧意識。
㈨ 移動式糧食烘乾機商業計劃書怎麼寫
糧食烘乾機商業計劃書目錄 ㈩ 糧食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的第九章 增強糧食科技創新能力 加大儲藏、物流、加工、檢測等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力度,增強糧食科技創新能力。以高新技術為著力點,以節能環保技術為切入點,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提高現代化水平。糧食行業國家科研經費投入明顯增加。 發展基於物聯網技術的現代糧食流通體系,在重點區域開展糧食物流信息採集、追溯技術、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應用示範,實現糧食物流的信息資源共享。加大信息化手段在糧食宏觀調控中的應用,利用專用感測器等技術,逐步實現對糧食庫存信息的智能化監控。 與糧油產業發展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