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理解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互動發展
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互動發展,既要把文化作為一項事業來做,又要將文化事業積極融入文化產業的發展中。
1、文化事業要積極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追求,鼓勵文化單位多創作反映本土特色的原創文化作品。
2、引導文化單位大膽嘗試、實踐和創新,使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全域化發展。
3、要進一步加強文化隊伍建設,政府要加大對文化事業的財政投入力度,幫助文化單位用事業、感情和待遇留住各種專業文化人才。
㈡ 求原創思修論文。題目:談談如何加快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先謝了。
1 什麼是文化產業
2加快推動文化產業的重要意義
3如何
4作為當代大學生能做的
自由發揮吧,哥們也在寫這篇呢碰巧進來了。 求人不如求自己,網路這么大平台還不夠你「拼出」一篇論文嘛哈哈
㈢ 文化產業發展的必要性 請從不同角度論證拜託了各位 謝謝
目前各個國家都很重視文化產業,都想把文化產業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來扶持,為什麼呢?21世紀,文化上的強國將成為經濟強國。如果一個國家不能創造出自己的文化內容而使本國的內容資源不足的話,將遭遇嚴重的文化獨立性危機。這是比經濟上或政治上的依附更為嚴重的問題。 當今世界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文化產業在經濟上非常重要。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世界經濟以製造業為中心;上個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以服務業和知識為基礎;21世紀則是以知識產權為基礎的內容產業經濟。文化產業是投入少、產品附加值高的產業。文化產業范圍內的各產業相互聯結,其「波及效果」會帶動其他類別的產業。從全球看,文化產業的附加值和生產效率等比製造業和服務業要高得多,文化產業內的很多行業的規模超過了製造業,比如動畫產業比造船業規模還大。 再者,目前整個世界市場的增長率約為3%,而文化產業的增長率近6%。現在美國是世界第一文化產業強國,文化產業在其國內產業結構中位居第二(首位是軍事工業),在出口方面則是第一大產業。日本僅次於美國,其文化產業的規模比電子業和汽車業還要大。日本的動畫產業佔世界市場的62%,游戲領域則佔世界市場的1/3。 發展文化產業可以對增加人才的培養、搞活投資與流通體系、地區文化產業發展以及進入外國市場。我們的政策目標不單純是維護文化獨立性和保護本國產業發展,而是超越這一消極的層次,要培育在世界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如果我們國內生產出來的東西無法達到國際標准,在國際上就一錢不值。 國家和社會對文化產業的正確認識對文化產業的發展也非常重要。文化產業的特點是潛在性,有很多東西在發展過程中並非顯而易見。1998年,當韓國政府決定把文化產業作為有潛力產業進行重點培養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理解,現在的事實很好地消除了大家的懷疑。 文化產業是一個沒有污染而創造的高附加值新行行業,勢必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㈣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我國文化產業低水平供求關系與非對稱結構性矛盾
我國的文化市場已有"長足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方面,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條件迅速改善,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需求正在被迅速釋放;另一方面,各種新型文化產業門類不斷產生,文化產業結構性變化頻繁。但是現有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文化產業還處在一種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對稱結構性矛盾的狀況之中。
從絕對值來看,我國居民的文化消費需要與文化產業部門的供給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出入。
從需求方面說,2000年,我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849美元,反映城鄉居民生活水準的恩格爾系數也降至50%以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280元,人均消費性支出是4998元,其中被列入統計的,與文化相關的旅遊、娛樂和耐用消費品、教育、文化服務、通訊等項消費總計949元,佔到可支配收入約19%。按照我國目前大約有4億城鎮人口計算,我國目前城鎮居民文化消費需求大約有379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2253元,人均消費支出中通訊和文教娛樂類支出280元,總計達到2520億元。這樣算下來,我國與文化相關的消費需求應該在6000至6500億之間(6314億元)。
從供給方面看,根據有關統計數據匯總,我們的文化產業各行業近年來(1998或1999年)進入統計的產值大約是6000多億(1998年6240億),其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1812.9億元(1998年),國內旅遊收入2831.92億,圖書報刊355億元,郵電通訊是1235.1億元(1998年),音像製品12.7億。(廣告業等尚未計入。
以上兩個大致相符的數字不過是分別從供需兩個方面描繪了我國文化市場的規模,卻還無法得出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可以令人滿意的結論。略做分析就可以看出,文化市場的現狀只是一種低水平的供需平衡,更何況,由於還存在著各種體制性問題,所以它還只是一個存在結構性矛盾的、非對稱性的平衡。
根據國際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時,消費支出中吃穿用類比重大大下降,住房類基本不變,而文化精神消費類支出開始大大上升;第三產業應該佔到GDP總量的40%左右,其中文化類產品的產值所佔比例也大大增加。我國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是第三產業的比例(33.2%)低於這個標准達6個百分點,其總量大約是5000億人民幣。盡管我們可以去除由於消費習慣和體制因素而出現的誤差,並去除可能用於非文化類消費的支出(如醫療等),餘量也應該有3000至4000億人民幣。
對於這3000至4000億人民幣的市場空缺應該做如何理解?
一種解釋是,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能力被大大壓抑了,因此制約了文化產業的成長。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比如說,根據我國文化產業部門各種散見的數字,我國的電影業、電視業存在大量的經營不善和虧損,許多作品出版後無人問津,庫存積壓嚴重;而一些作品卻不明原因地驟然獲利。有統計表明,電影的生產近年來在走下坡路。1992年我國共生產了170部故事片,為近10年來之最,此後1995年是146部,1996年是110部,1997年是88部,1998年只剩下82部。我們本應不斷增加的觀眾都上哪裡去了呢?近年來,火爆一時的傳統文化娛樂業如歌廳舞廳等經濟效益迅速下滑,成為虧損行業。這些現象說明,我國文化產業部門所提供的產品,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和不斷變化著的文化消費需要。
還可以做另一種解釋,即我國居民事實上已經實現的文化消費有相當一個部分沒有被列入統計。目前音像界有一個被公認的市場容量計算方法,即根據居民的消費類視聽技術設備的擁有量估算音像製品的市場容量。根據這種方法,我國居民目前大概擁有:電視3.5億台、CD機1000多萬台、VCD機3000多萬台、LD影碟機500多萬台、多媒體電腦1500多萬台,等等。如果按照每個硬體每年均需要10件(套)新的音像製品統計,據信每年音像產品的總銷售額應有超過1000億元的規模,但根據有關部門1996年的統計,我國的音像製品只有不足20億元的正版收入,占總量的2-3%;根據1999年的統計,正版收入約有50億元 ,即使由於政府加大"掃黃打非"的力度,正版率有所提高,據信實際市場規模也應該在1500億至2000億左右。這方面的事實說明,有相當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正在流失。我們的文化市場供需之間存在巨大的結構性缺口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文化市場巨大的供求差別已經成為國家文化和經濟安全問題的隱憂。目前我國居民個人金融資產已經達到9萬億元左右,銀行存款約7萬億元,隨著我國在住房、養老、醫療和教育等方面各項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人們對文化、教育和娛樂的消費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個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無法填補的真空。加入WTO後,國外文化產業集團將可能以技術與內容的多重優勢大舉進入,迅速佔領我國的文化市場,文化市場"有限開放"的政策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可能會在不長的時間里遭遇嚴峻挑戰。
近年來,人們頻繁地看到這樣的數字: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超過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加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40%以上的份額。根據媒體的報道,我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允許一些國際知名傳媒集團進入我國媒體市場。這是一個重大的信號,說明文化產業國際化的進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國文化市場已經暴露在國際文化資本的強大壓力之下,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積累的經濟和文化之果已經成為國際文化資本垂涎的目標。
(二)我國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眾多但產業組織集約化程度不高
面對巨量的市場需求,以及國際傳媒文化集團大兵壓境,我國的文化產業在總體上缺乏競爭力,難以滿足人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這一點足令我們憂慮。我國的傳統文化產業誕生於計劃體制之下,長期以來既被行政體制分割又被各種政策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總體格局,表現出經營單位眾多,產業集約化程度不高,資源極度分散和不講經濟效益的突出特點。在文化市場迅速成型的今天,這些特點全部轉化為弱點。
從人員規模看,僅以文化部所屬文化產業機構為例。截至1999年,我國文化部下屬的企事業機構共33.07萬個,這里包括了藝術演出團體、影劇院、圖書館、群藝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從業人員共166.15萬人;當年國內演出場次是42.3萬場;國內觀眾達4.69億人次。文化娛樂業有機構17.47萬個,90.3萬人;文化市場其他經營機構9.7萬個,23萬人 。這些單位的特點是大多機構較小,如文化部下屬每單位平均才有5人左右。
從經營規模看,音像業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國音像製品的生產、復制單位近600家,每年生產正版音像製品(盒帶、VCD、CD和DVD)兩萬種約2億件(盤),平均每家企業年生產34萬件,月生產不足3萬;而銷售單位約有7萬個,每年全部正版音像製品銷售2億件,平均每個銷售點一年不過賣3000來件,日平均竟不足10件。圖書批發零售業是另一個例子。1999年文化部所屬圖書批發零售機構有13056個,2.3萬人,營業收入只有5.45億元,人均2萬3千元左右,每天營業額為60來元。
資源分散和集約化程度低的問題在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業中表現得極充分。我國新聞出版體制與傳統工業經濟管理體制有共同特點:新聞出版單位必須是以一定級別的行政機構為"上級單位",並且建立在其財政撥款的基礎上。這些新聞出版單位一旦形成就被固化,既不能淘汰也不能重組;新的需求一般產生於新的行政機構,通過新的撥款來建立,同樣先天不足。長此以往,新聞出版機構就隨著行政機構的膨脹而膨脹起來。這些新聞出版機構大都規模狹小、重復建設、效益低下,既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近2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各有關方面一直在嘗試對文化管理體制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實驗,但是基本狀況並沒有根本性改變。
據1999年的統計,我國報紙有2038種、期刊8178種、出版社500餘家,電台電視台3000餘座。這是一筆經數十年積累形成的巨大而寶貴的文化資源。在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如果我們自己不迅速對其加以整合、優化,轉變其經營模式,增強其競爭實力,必然成為國際性傳媒巨頭的獵取對象。
(三)我國文化產業的傳統的資源配置機制與市場化要求之間正在形成尖銳矛盾。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開始進入"快車道"。 1998年,我國政府職能部門不再直接辦刊辦報,退出出版經營領域,切斷了新聞出版單位與各個政府機構的傳統依附關系;2000餘家報紙和8000餘家刊物被"逼"上產業化運行的軌道。1999年,開始了傳媒集團和多傳媒文化產業集團的組建;2000年,"傳媒概念"走紅股市,開始嘗試傳媒集團與資本市場的結合。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後浪推前浪,從分行業的、局部的改革,逐步進入整體性改革的階段。
但是,資源配置機制混亂,條塊分割和行業壁壘與市場化要求之間的矛盾仍然困擾著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產業的基礎是市場,現代市場經濟要求公開、公正和公平的競爭,反對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壟斷;我國傳統的文化事業單位是按"條塊"(地方和行業一縱一橫)分割的方式設立的,目前盡管已經在不同程度上開始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實行"專業歸口管理",但是,離真正的市場競爭還有相當的距離。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利用與行政機構的傳統聯系,利用企業特殊的社會公益性質和意識形態功能,壟斷資源,操縱市場,謀取暴利;而另一些文化企業在做大以後,要做跨行業跨地區的資產重組甚至兼並,卻往往遇到阻力。在加入WTO的形勢下,在國際性"傳媒匯流"趨勢的影響下,一些廣電、報刊、出版企業在地方政府的協調下成立了集團公司,實現了"強強聯合"和"資產重組"甚至在當地從事了一些跨行業、跨媒體經營。這當然是一種進步。但我們也注意到,"媒體匯流"在西方是一種市場趨勢,在中國則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將結構調整與體制轉型結合起來,仍然是個問題。
這樣,文化產業的發展就與深層次改革問題相遇了: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既具有一般的行業屬性,又具有社會公益性質。其中的核心產業門類如傳媒產業,既具有大眾傳媒的特點,又是黨和國家的宣傳渠道。如何基於這些特點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既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康發展,又保證先進文化的主導作用,這是一個全新的問題,需要我們以創新的精神大膽開拓。
但是,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是一個更為根本性的問題,也是我黨和國家確保對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領導權的基礎。應該看到,在加入WTO和深化改革的形勢下,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傳統傳媒制度的經濟基礎和技術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的實現方式也已經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從以國家行政機制為中介的非自主方式,轉向以市場為中介的自主選擇方式。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探索在市場競爭條件下發揮傳統政治優勢的新辦法。因此,我們應特別注意研究調控文化市場發展的新體制、引導精神產品流通的新機制,以及活躍文化生產的新組織形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文化的發展。
當然,我們也看到,在出現了全球性的"傳媒匯流"和"放鬆管制"之後,由於文化內容產業發展的不平衡,甚至是西方發達國家也在重新考慮如何以新的產業政策、新的制度性安排對待文化內容產業的問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確保民族文化安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對全球化的共同戰略主題,將會出現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我們的政策制訂人員需要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
(四)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先進性要求與文化原創能力不足之間形成戰略矛盾,資源潛力不能轉化為產業實力
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還是有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是中國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世界上使用華語的人口為世界之最,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除在中國境內,還在東南亞、北美及歐洲的華人區具有廣泛的影響。這應該說是中國的文化企業進行市場開拓的最有利條件,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一直被認為是經濟全球化和國際交往中的最大消極因素。在經濟學的壟斷競爭理論中,保持產品差異被認為是維持產品在市場上的壟斷力量的關鍵。文化產品的差異首先是來自價值觀及表達手段的獨特性的;文化差異也是我們在國際競爭中和在趕超發達國家時可以依賴的比較優勢。
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中國的文化資源異常豐富,舉世公認。幾千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文明發展,幅員遼闊的國土上還留存著許許多多的歷史文化遺址、遺跡,還有各種類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觀;圖書館、博物館里保藏著數以百萬計的藝術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國人的言談舉止、風情習俗、節日慶典中保留著大量有形無形的文化符號;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對傳統文化進行了不間斷的研究和播傳。凡此種種,都為中國文化產品乃至其他可以負載文化符號的耐用消費品的設計、生產、創新提供了不竭的靈感源泉。
但是僅僅滿足於此顯然落後於時代。當今世界,文化已經具有原生形態、經濟形態和技術形態,新興文化產業得益於資本市場和信息技術兩駕馬車拉動,才有了前所未見的高速度,才將大批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和財富。我國正是在上述兩個方面都顯得被動和遲鈍。
比如,文化旅遊是將民族文化資源潛力化為產業實力的重要方式,旅遊業在我國文化產業各門類中還是產業化程度最高的部門,但是,在該領域將文化遺產轉化為產業的成功案例至今還極為鮮見。從多年前全國各地災難性的"人造景觀熱",到近年來有關部門關於文化遺產所有權和管理權能否分離,市場機制如何引入問題上的多次爭論,許多問題還沒有進行徹底討論,並轉化為合理的政策法規。事實已經證明,憑空建造的主題公園永遠不會有信譽,而文物的粗放利用則無異於破壞,正確的道路顯然應該在這二者之間。但是,在如何將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做到既保護了文化遺產,又推動了文化旅遊,我們還未能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方針,因此而貽誤了諸多發展的機遇。
文化遺產數字化是將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新興產業基礎的一個關鍵環節。目前,"文化內容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世界各國為迎接信息時代的到來,正大規模地將文化遺產轉換成數字化形態。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推動"世界的記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公眾公平地享有。1999年,在芬蘭倡議下,歐盟國家開始啟動一項多國框架性合作項目,名為"內容創作啟動計劃",文化遺產數字化被確定為基礎性內容。我國的文化資源數字化進程因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的啟動(1996年)可以說動手並不晚,但直至目前,還沒有形成國家發展戰略,還沒有將其上升為國家文化產業建設的基礎性工程,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深層危機。
向數字媒體轉移是將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為經濟資源的必要步驟,實質上是為空前規模的產業整合準備條件,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國際性信息技術集團和文化傳媒集團早已開始著手整合世界各國的數字文化資源,為開發新的世界市場做好准備;中國文化資源關繫到對中國文化產品市場的佔有,這塊市場也為他們覷覦已久。1999年,美國大片《木蘭》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鍾:中國的文化資源已經經國際傳媒資本之手轉化為文化產品,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界的強大競爭對手;2000年五一節,我國經歷了第一個"假日經濟"高峰,敦煌洞窟壁畫在大量遊人參觀的壓力下"不堪重負",美國的基金會開始與我商談"數字化虛擬洞窟"計劃;同年,日本信息技術企業加速了與我國故宮博物院關於建立數字化多媒體網上故宮博物院的談判進程。這兩件事說明,發達國家已經藉助經濟與技術雙重優勢,開始謀求對我國文化資源的新一輪開發,這一動向值得我們關注。
(五)WTO規制與現行中國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之間的矛盾
WTO是一種法律體系和政策系統。WTO所形成的諸多協定、協議廣泛涉及到文化產業的各個領域,有關文化產業的規章條例主要包括在WTO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規則,即《服務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之中。因此其基本原則也就自然地成為各成員政府制定和執行國內文化貿易政策的文本基礎,這就必然地要給這個國家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帶來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影響。
我國自80年代以來開始進行文化體制改革,90年代開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至今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規和規章構築起來的文化產業政策系統,以及由這個系統建立起來的文化管理機制,包括:《文化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演出市場管理條例》、《電影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音像製品管理條例》等,基本上涵蓋了現行文化產業領域。
然而問題是,現有的文化產業政策文本系統,基本上都是在兩種體制轉型過程中制定和形成的,並不是為加入WTO、或根據WTO原則而制定的游戲規則,因此,很大程度上帶有計劃體制的痕跡,這就出現了現存政策的目的性與WTO對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的要求之間的矛盾。同時,由於我國不同領域里的現行文化管理與文化產業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以政府的名義發布的,因此,行業和部門的利益保護色彩比較濃重。這樣一來,在整個政策的價值規定、功能及政府對社會文化資源的權威性分配中,應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較差。而所有這些都是與WTO貿易自由化原則、透明度原則、市場准入原則等存在著明顯的不一致和內在的規則沖突。
我國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修訂頒布已經在國內法與國際法的規制對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由於這些措施並未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在體制和制度上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如行政壟斷、市場准入、投資主體多元化、文化企業產權關系改革等,因此,舊有的矛盾不僅沒有消除,還進一步激起了新的沖突。同時,由於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統並未因機構的改革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合並而失去政策效能,還出現了新機構執行舊政策,"新瓶裝陳酒"的現象。在有的地方和領域,文化行政權力在資源重組和優化配置的名義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這種權力的高度集中,使得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不僅沒有失去原有的制度基礎,反而獲得了新的支持。
我國文化產業管理部門已經提出"大文化管理"的思路,但是由於缺乏政策系統的創新支持,預期的改革效果並未出現,於是政府也就難以實現從"辦文化"向"管文化"的戰略轉變。對中國來說,順利進入WTO的關鍵是實現制度創新和政策系統創新的有機聯動,倘若在制度和政策的層面上不能實現整體性創新,我國文化產業在21世紀的發展前景也就可能並不是那麼樂觀的。
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而且目前還處在發展和轉型過程中,因此,存在的根本性問題還是體制性的。任何國家的產業政策的基點都是兩個,即以市場為基礎,以政策為導向,更何況我國的文化產業是生存和成長於一個更為特殊的環境中的。在一定意義上,我們今天對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的認識,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的合理性,將影響著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還會進一步影響我國整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發展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共識,但是一個真正合理的產業政策的制定過程才開始,目前我
㈤ 論中國文化產業的崛起
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於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綉花鞋。
這是就是時代的差距!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㈥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意義
一是實現經濟與文化的良性互動,提升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文化產業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運用文化元素來聚集資金、發展經濟,再用聚集來的資金、通過產業化的形式來發展文化,從而實現文化與經濟的良性互動。近年來,西方發達國家把發展文化產業擺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文化產業規模超過了農業等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攀升,甚至成為這些國家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例如,日本大力發展動漫行業,其動漫行業經營收入已經超過了汽車等傳統支柱產業的收入。文化產業的高度發展,不但促進了這些國家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客觀上為該國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提供了雄厚的資金基礎和有效的運作方式,從而提升了該國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二是開發國際市場、傳播文化理念,提升文化的傳播力與影響力。文化傳播能力與一個地方文化的影響力直接相關,一個地方文化的影響力,不僅取決於其內容是否具有獨特魅力,而且取決於這個地方是否具有先進的傳播手段和強大的傳播能力。當今時代,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念就能更廣泛地流傳,誰就能更有力地影響世界。從這個角度說,作為文化產業主要組成部分的傳媒產業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地方文化的影響力。
三是宣傳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念,提升文化的凝聚力與感召力。文化產業提供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要的文化產品,而大多數的文化產品又承載著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念,並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起到凝聚和感召作用。例如,我們依據從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獲得的知識與信息進行決策和行動;通過參與各式各樣的文化娛樂活動調節身心;欣賞文藝表演和藝術作品來交流情感和思想等等。而提供這些文化產品的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文化產業,就成為宣傳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提升國民思想文化素質、增強社會核心價值觀念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載體。
㈦ 文化產業論文
很多,有寫某個品牌的,有寫動漫的,有寫電視台的,我看到學生寫的比較容易駕馭的是地方某個地區的旅遊業的發展規劃,融入現代消費,保存古老遺跡,加入優勢劣勢一說,再說說地方保護,規劃。從網上找點地方介紹,加入自己的觀點很好寫的。
還有很多是寫會展策劃的,文化產業涉獵門類很多,主要是挑一個自己稍微熟悉或者資料可查的,這樣比較容易上手
㈧ 文化產業概論論文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麼」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麼」不明確,「怎麼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自學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後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論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新、有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達再完善,也將沒有絲毫價值。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首先,要從現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其次,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
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現,去研究。最後,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有待於豐富、完整和發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第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由於考生個人的主觀、客觀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選題時,還應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來選題。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料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其次,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可以激發自己研究的熱情,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以專心、細心、恆心和耐心的積極心態去完成。最後,要能結合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每個考生無論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業務專長,選擇那些能結合自己工作、發揮自己業務專長的課題,對順利完成課題的研究大有益處。
㈨ 簡析「十六」報告對發展文化產業的論述,分析現代傳媒對社會文化生活的影響
在上個世紀末,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快,知識經濟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文化產業作為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理論認識上,還是在具體實踐中,都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文化產業更是受到空前重視。2001年《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和「十五」計劃綱要都明確提出「要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加強文化市場建設和管理,推動有關文化產業發展」,這是「文化產業」首次寫入中央文件。2002 年3月朱鎔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為了「進一步解決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障礙」,應該「大力發展旅遊業和文化產業」。黨的十六大報告第一次把「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為兩個概念提出來,這在文化產業的理論認識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以上這些都反映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已經成為一種國家意志和政府的政策措施,這為我國的文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可以預計,未來幾年必定是我國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時期。
在此背景下,各級政府或出於認識到發展文化產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或已不滿足於經濟大省的形象和定位而力爭向文化大省的定位邁進,也都積極行動起來,集中專家和社會各界力量集思廣益,結合本地的文化資源形勢和發展趨勢,制定了各個地區和區域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從各地已經出台的區域文化產業規劃情況來看,它們為各地的文化產業的發展勾畫了美好的藍圖,也將會帶動當地其它相關產業的共同發展。綜合這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情況,認真研究這些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內容,將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多樣性的思考,而這些思考無疑是有益的。
一
在對文化產業發展的認識上,觀念的問題依然是人們要討論的問題。目前在國內,對觀念和理論認識的進步,與實踐的體驗和發展是同步的。認識不一、觀念眾多、實踐多元,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觀念等理論問題的認識無疑是重要的,它既可以啟迪人們的認識,也可以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依據,還可以為具體的實踐提供智慧。
浙江省的學術界、政府部門和其他社會團體,就曾為將該省建設成為文化大省的問題舉行過專題研討會。這次研討會的最大特點,就是探討了當前發展文化產業中所涉及到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研討會從文化的定義問題,到建設文化大省與發展文化產業的關系問題,認識到發展文化產業需要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和觀念革命。在報道所列的研討會所討論的十四個問題中,有純粹理論的探討,有對理論與實踐關系的探討,有對傳統文化與文化現代化設計關系的探討,有對文化發展與法制關系的探討。筆者認為,最為重要的是,研討會也認識到了通過文化產業的發展如何重塑「浙江精神」的問題,這應該是發展文化產業的最高境界和最終歸宿。類似的問題也值得其他地方借鑒。文化精神問題與文化經濟是互動的關系,絕不僅僅是一個時髦的概念。
可貴的是,學者們注意並肯定了從口號「建設文化大省,發展文化產業」到「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大省」的轉變。這一認識具有積極的意義。它克服了在發展文化產業中的本末倒置的極端功利主義的傾向,也克服了人們潛意識認為只要經濟發展了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錯誤認識,而這一傾向顯然是從過去一段時期內「文化搭台,經濟唱戲」而來的,帶有舊時的痕跡。
二
一個普遍認識到的問題是體制改革問題。體制是關鍵。有了好的體制,沒有人才可以有效地培養和吸引人才,沒有資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有效地進行融資和吸引投資,更會走向良性的循環之路。
隨著上個世紀最後十年文化產業的實踐和理論認識的發展,要發展文化產業首先要解決的、而且應該盡快解決的是體制問題,這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就體制問題而言,又是以「人」為核心。如今年年初湖北省委有關領導在一次與著名藝術家座談時提到:文化體制改革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為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現在不但要靠感情留人,還要靠體制留人。這顯然是根據歷來工作經驗的總結,並使之提高到了體制的層面,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實際。
文化體制改革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系統。首先要與我國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相配套、相適應。其次是文化體制本身也是一個完整的環境。因此在改革過程中,應始終不可忘記世界趨勢、全國形勢、本地實際,以及與各地差異,甚至包括本地不同文化行業個體之間的差異。可見,有一系列問題,深入進去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變「養人」為「養事」、變「辦文化」為「管文化」、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區別對待和協調發展等,都是目前已經認識到卻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的問題。總之,只要體制為人們的發展創造了空間,很多的方法人們都在嘗試。如文化產業商會,就是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出現的新事物。2003年8月13日武漢市工商聯(總商會)文化產業商會成立。該商會成立後,即以此為龍頭,帶動社會上的大企業投資文化產業,好的項目將到沿海地區招商。商會還籌劃了文化一條街項目,並與北京收藏界老字型大小榮寶齋開展合作。效果如何不好妄下評論,但這種努力卻是很有意義的,反映的是體制的進步帶來的變化。
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有很多省市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較大成功。如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市,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有「總體方案」,對體制改革中的「若干問題」還進行了很多的理論探討,並且能夠把當地的文化產業的發展置於WTO的背景下去思考,而其工作又是結合具體的文化企業實際的。
三
另一個應被重視的是區域文化產業的特色問題。特色不僅是形象,有時更是生命。目前有關的區域文化規劃中,大打特色牌,是一種值得關注、研究和贊賞的做法。強調特色、營造特色、突出特色,顯然是對以往在自發狀態下的發展成功的總結。現在在有關決策部門的規劃下,必然為當地文化產業發展特色,提供了廣闊前景。
在強調特色發展方面,雲南等地做得比較好,其成功經驗值得人們借鑒。雲南將發展文化產業定位在「民族文化」,這是根據其當地實際而確立的准確定位。眾所周知,雲南的少數民族種類之多在全國是少見的,其奇山異水也多為他處所不及,因此該省的文化產業都是以此優勢和資源而展開的。無論是具體項目還是品牌,都大打民族文化的牌,強調其獨一無二性,「人無我有」,甚至可以將其帶有這一特色的項目和品牌展延到其他地區。政府將其當作貫徹當地政府意圖發展經濟的重要任務來抓,措施得力。克服了雲南平均人口文化水平低下、資金有限、交通不便等等弊端,其實踐說明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產業不僅可以獲得長足發展,甚至可以成為當地發展經濟的最亮點。
對於這一系統工程,雲南當地也是分頭落實、逐步推進的。近年來,為了推動民族文化工程向前發展,他們在全省開展了「三個一」活動,即在全省25個少數民族中,要創作生產出代表本民族藝術水準的一歌、一舞、一曲。並且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僅以麗江為例,就先後推出納西古樂、歌舞劇《麗水金沙》等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種多樣性的嘗試,還體現在楊麗萍的《雲南映象》中,這種原生態歌舞劇經過市場化的包裝運作,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給人以很多啟示。這些雖是在政府規劃之外所取得的成功,但無疑打的也是特色牌。
類似的強調特色,浙江省在認識上就強調大打文化名人牌。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曾先後養育過漢代王充、宋代沈括、陳亮、葉適,更有過王陽明、劉宗周、王士禎、黃宗羲、全祖望、章學誠、龔自珍、章太炎、魯迅、秋瑾、蔡元培等等,這些人所代表的學派、思想和文化成就,不僅是留給現代浙江人的一種現實遺產和資源,更是一種精神財富。而對這樣的背景,凡是可以發揚的他們會繼續發揚,凡是相對落後的地方也可以給他們以激奮的力量。浙東的一些地區如紹興,在此方面就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他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宏觀文化的基礎建設,起到的是示範效應,營造的是一種文化的社會氛圍,為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
實際上,就各地的文化特色而言,大多都是可以追尋的。筆者認為,特色資源即是優勢資源,而優勢資源也同樣可以變為特色資源。只要注意發現和培育,打特色牌並不難。關鍵的是要善於發現,若把不是特色的當作特色來宣揚,只能落得自己鼓吹、自己欣賞的結局。
四
看來與觀念變化同時要注意的觀念變化本身所出現的問題。在認識到文化產業的認識發展有上述可喜的進展時,我們也要清楚地看到所出現的與之相關的有些新問題。這些新問題大多是伴隨文化產業的發展而產生的,而有的則是與我們歷史上一貫的思維相聯系。我們這里主要結合目前一些省份的文化(產業)發展綱要,看看其中出現的若干傾向性的問題。
1、面面俱到,有千篇一律之虞。這方面主要體現在從綱要的格式到語言,從口號到目標要求,都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有的方面認識較為深刻,而這方面是大家的共識;有的方面認識片面狹隘,顯然又是與當前的發展趨勢相違背的。舉一個例子,在這些規劃制定者的眼中,納入其視野的只是一些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營單位,而沒有考慮到市場經濟情況的急劇、多樣化的變化情況,並且沒有為將來未知的發展預留下足夠的空間。
此外,文化產業的發展本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有些問題通過當地政府部門的努力是可以實現的,有些則不行,還必須以國際和全國的情況為前提。這也是要預留足夠發展空間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這個系統工程還涉及到投融資、文化中介、文化市場方方面面,而在一些文化(產業)的發展綱要中,我們看到的主要是政府所能夠顧及到的方面,而政府顧及不到的方面顯然存在著很大漏洞。
2.貪大求全。這也是一些論證報告和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的通病。文化產業具體要落實到文化企業的努力,而對一個地區、一個文化企業或一個文化企業群來說,最根本的是產業特色。美國洛杉磯地區的文化產業最著名的是電影業而不是其他,就是明證。求大求全,多頭出擊,不僅僅是軍事戰略上的大忌,同樣也是文化經濟發展戰略上的大忌。必須要有「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理性,才能做好區域文化產業。現代國際上的文化產業集團,很多都是超級「航空母艦」,要參予和它們的競爭,必須盡最大可能地集中優勢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突出特色。若是四面出擊,必遭「十面埋伏」。以省為單位制定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要建立「文化大省」,以市為單位制定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要建立「文化大市」,當然也不乏要建立「文化大縣」呼聲,一時間「文化」被吵得漫天價響。所有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們一些學者和部門的浮躁傾向。
一些地方在總結本地文化產業的發展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現象之一是,甚至將本地的文化產業發展門類不全也當作一件莫大的憾事,缺了某一項就要對某一項進行「大力扶持」,非要將其「做大做強」不可。孰不知這樣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尤其是對中小規模的縣市來說,危害就更大。在此思想的指導下,產業規模小、產業鏈不長、產品檔次低、產品沒特色這些弊病,就是命定了的。
再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市縣,在制定規劃時也強調要發展本地的現代廣電傳媒產業,並且決心似乎很大。這種觀點使人聽起來彷彿有隔世之感。孰不知廣電傳媒業講求的是規模效應,而當地的廣電業還屬於單純的事業單位性質,幾乎是在沒有競爭的狀態下生存的。
過於強調人無我有,人有我全,完全忽視了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這些在報告中好看的口號和豪言壯語,在實際工作中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規劃落空的問題,還會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可見規劃對於實際發展的重要性。
3.缺乏廣泛論證。一些發展規劃是在少數學者研究和論證中產生的,沒有經過廣泛的討論和論證,而少數學者的論證本身就有偏頗,是很不完善的,所以雖經政府部門發布,但其權威性仍不是很高,在社會上和業界的影響力仍是十分有限的,其實施的可行性也就可想而知了。這些學者在論證和分析中,更多地看到的是本地的優勢,雖然在全國范圍內這些所謂的優勢是微不足道的,但放在當地的小環境下看就極容易被放大,而問題是文化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對象是全國性的乃至世界性的。
就以對本地文化資源的分析為例。對本地文化資源的分析無疑是對的,但在我們所看到的有關研究報告和文化產業規劃中所看到的都是過份強調本地的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這實際上仍是傳統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思維和修方誌中的強湊地方「八景」的做法。孰不知「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同樣是這種文化資源和條件,由於觀念和體制沒有轉變,多年來捧著金飯碗沒飯吃的情況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相互聯系的,很多是一個事物的兩面,只要我們注意把握,就會在相互的學習和促進中共同進步,使我國的文化產業健康發展。(作者系武漢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