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葡萄產業發展

葡萄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5 02:41:18

Ⅰ 上海市的葡萄現狀是什麼樣的

上海市屬於我國南方葡萄產業帶,隨著設施栽培的發展,葡萄產業發展較快,目前栽培面積5133公頃,產量10萬t。葡萄是上海四大主栽果樹中產業發展最快、總體效益最好的果樹樹種。葡萄的設施栽培技術也引領了我國葡萄產業的發展,其中,馬陸葡萄不僅獲批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也是上海市著名商標。上海市葡萄栽培品種非常豐富,葡萄供應期從5月開始到10月底結束。葡萄發展與採摘休閑相結合,產業發展較為完善,經濟效益較高。

Ⅱ 葡萄產業包含的要素有哪些

我國是一個短缺,人均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天然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經濟增長等要素稟賦結構面臨哪些具體問題。未來的經濟增長如何形成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如何體現政府的政策,本文試著做了初步研究。

增長模式下,中國的特定要素稟賦結構和面臨的選擇

中國是一個缺乏天然資源。而相對缺乏而相比之下,中國的勞動力人均資源極為豐富,總勞動力供大於求。因此,中國目前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是在以下幾個方面組成的天然資源消耗,表現出色的勞動力突出的矛盾巨大需求的強大壓力。 1。影響。就業壓力,保持經濟高增長必須在創新能力不足,只能通過擴大投資和生產規模,有可能維持新的就業機會持續供應,從而容納更多的勞動力。在許多領域巨大的就業壓力如此廣泛,高消耗的增長成為社會需要和必然趨勢。無論是在城市和農村地區,大量的勞動力來養活自己,用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社會資本的一部分相結合,從技術和資金成立含量低的小規模,低層次的產業。這些企業在依靠生產低附加值材料為代價的粗放利用自然資源模仿的產品。且通常為生存目標的底線,所以其價格和利潤的水平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只是為了保持作業。這些企業的生產需求已經飽和的地區,在市場上的最低價格實惠的頑強競爭,包括高層次的商業競爭。過度競爭形成的物質是就業競爭是生存的許多低層次的勞動力要素,技術,資金等因素的競爭。

由於這種競爭不是建立競爭的基礎上,產品的差異化的效率,但在同質化的基礎上,在產品建立價格競爭,所以到互相殘殺,甚至自我絞殺低效循環企業之間。一些公司已經在技術的優點是由於大量的資本和勞動力的費用,而無需成本優勢;在價格競爭的市場主導地位的狀態繼續保持我們的國家,那些技術落後的企業可以保留,而該公司技術先進的部分可能面臨的困難。工業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2,豐富,供需循環消費的經濟收入和低收入水平下的結構。在總體收入水平不高,人們購買商品時還經常被視為低價市場的主要標准,低層次的生產低質低價的產品,更能夠贏得先手,以及一「負發展產業化」的趨勢。整個生產可以帶入低電平,廣泛的行業周期。同時能夠容納更多的簡單勞動力,勢必增加值單位生產物力花費更多的代價。在消費者主導的,由於粗放型生產質量低,數量極大的特點,需要有更多的消費來消耗他們生產出來的產品,其產品的低價格,使更多的低層次消費的可能。豐富的生產和消費水平低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氛圍,歸根結底著巨大的就業壓力有關。因為相對過剩的農村勞動力

,就業壓力,大量社會進行了廣泛的自發性和資源消耗型企業,以適應就業的形成。粗放型生產企業在三個微觀層面的替代效應的形成,而從事集約化生產的高端企業構成了強大的競爭(主要是同質化的價格競爭),從而導致高端企業難以有效地擴大規模,提高競爭力的力量。這些作用的結果是: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公司的大量破壞資源的生產環境,而另一方面,走的是低價位,低品質低價位的路線,大部分的勞動收入是非常低的,從而降低社會的平均收入水平。結果兩個方面,進而產生不利的經濟體系循環的運行影響:在供給方面,由於資源和環境約束的加強,生產難以繼續擴大,並最終影響就業;由於低收入工人,社會缺乏刺激高收入的需求,尤其是在第三產業中高收入為主的發展形勢在需求方面,是困難的。限制了就業空間。因此很難緩解就業壓力。

3,雙重矛盾的就業壓力和資源約束和環境的困境。顯然,就業,為了生存,大多數勞動力具有較強的自主動能以任何形式,任何廣泛的前提下,在高速增長的經濟生產活動有可能。雖然能夠緩解社會的生存壓力在一定程度上,但在另一方面,沖突的社會需求和發展趨勢面臨著不可調和的,是任何生產投入,如土地,礦產資源,能源,生物資源,自然資源密不可分,水資源,等等。正如威廉·配第說過一句名言:「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這里的土地可以概括所有的自然資源,使每個員工都必須具備的自然資源,可以從事生產,適當的匹配,而中國恰恰是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而不是一個合理的比例兩者之間。當然,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生產方式(大量或密集),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的比例將是非常不同的關系。中國要求出發,從促進就業,如果每個員工都需要更少的資源來匹配相應的矛盾相對較小。然而,就業發行的現實就是很多中國施加壓力,以建立廣泛的材料消耗路徑色情行業,其對物質資源的要求,投入了大量。

現實中產生的矛盾是這樣的:有大量的勞動力需要投入的物質資源源源不斷,將無法有效供給有限的物質資源,就業增長和生產的,甚至這種模式本身也是不可持續的。近年來,資源要素制約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各個部位出現越來越強,已經顯示出這種矛盾的尖銳性。同時,越來越多的勞動力的壓力。當然,如果條件考慮從輸入開拓缺乏外國元素的資源大國,以滿足大規模生產的需求,反之,如果勞動力過剩,全國勞動力也可以被用來解決通過輸出過剩的勞動力的問題。但是,國際貿易壁壘和障礙人口跨境流動這首主題,遵循了這一做法,一個小國可以緩解矛盾,但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擁有13十億人,這是很難解決的問題。現實告訴人們,轉變增長方式,調整和優化要素投入比例,更多地利用我國豐富的人力資源,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減少資源消耗,已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和有效地解決問題就業的必然選擇。

兩個替代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的投資組合優化

元素,應該看到,價格便宜,幾乎是無限的勞動力供給是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不僅是優勢,也是中國分配在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性興趣的基礎上。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廉,中國工人沒有得到的平均價格在全球勞動力市場相對知名的收入,但是這是由於大量剩餘勞動力,在中國形成供過於求的必然結果。中國參與國際勞動分工的勞動力和弱的分布位置,因此形成的合作內容。

首先,我們考察相關各要素之間使用和經濟增長的程度。在一般情況下,生產系統和勞動力的限制存在,限制了總的資源量,限制使用的相應元件的開度。在資源相對缺乏,人均,而總勞動力豐富,在我國,還有就是其中的主要資源的限制,而限制了勞動力總量是比較遙遠的事情。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其利用各種元素是動態的。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資源的消耗,提高勞動投入形成了高增長,但工業化中期的發展,由於資源消費增加開始低於總量資源的限制,當然,這種限制只是種相對有限。經濟發展是約束,以形成資源的整體供應不改變的前提下。這時消耗資源的程度,必須嚴格限制,在被迫減少資源消耗的情況下,勞動力已經形成了以提高使用資源的替代效應,以保持經濟的增長勢頭。同時,技術創新和人力資本,以改善必須繼續加強。科技創新,不僅能夠有效地利用和節約資源,減少資源的限製程度,可形成省力的效果。但在就業壓力很大的當前階段,但應注意前者同時降低後者的作用。而改變原有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促進產業升級。但畢竟,一個國家的勞動力資源是有限的,在進一步的發展,從長遠來看,勞動力總量將繼續面臨約束,這是發達國家的一個問題長期以來一直面對的問題。在此之後,在資源和勞動力,投資和經濟增長的雙重製約的情況下依靠創新和科技在更大程度上,以及加強人力資本的過程。

其次,我們看看剛性約束的資源,如何進行要素替代的配置,從而更有利於實現最佳的經濟增長。如圖1所示,XY線代表的經濟增長,同時經濟增長的趨勢,資源和勞動力的使用也越來越多。資源和具有一定的替代品,AB,CD,WH是在不同層次的生長因子II的配置元的無差異曲線的勞動關系。當然,不管是勞動力資源至少有最低人數少於該金額,雙方的關系不能建立替代。在右邊垂直軸反映了經濟增長,如對應於G點的增加的程度的程度是100個單位。在經濟增長,資源和勞動力的比例點的每個階段可以有多種選擇。例如,AB公司在網上,你可以選擇使用較少的勞動M個點多的資源,你也可以選擇使用更少的資源和更多的勞動力使用N點的。據中國缺乏資源和勞動力極其豐富的元件特性,我們應該盡可能地使用勞動力,少使用資源。選擇差異曲線的比例反映在右下角的結構中,在AB線,我們選擇不選擇有利於在最大程度上生長有一定的資源限制的N點M個點的比率。如果我們選擇的M個點的比率,經濟增長在G'在點(對應元差異曲線CD),其對應於對資源M上的需求',和該點已經相交的資源約束,因資源的剛性約束,經濟不能生長,其對應大約130單位的生長程度。相反,如果N點的選擇,經濟增長至G「時的點(無差異曲線WH)的比例,它的元素比N"的資源約束剛性約束將其相應線路多達生長的程度210台可見。,有利於經濟增長和就業具有重要意義的元素合理比例的條件下

進一步研究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的條件下,要素的影響,採取的。在圖2的配置是一個技術創新要素的配置和經濟增長技術的應用可以產生兩方面的影響的條件下:一方面需要減少的資源和勞動力要素在經濟增長,圖2與圖1相比,地下經濟增長,G'和C"點對應經濟增長的程度是140225和320,在另一方面也得到了提高,技術的應用還可以改變經濟增長的平等地位所需的元件的輸入比,在圖2中AB,CD沒有差別的曲線,WH趨向於超過1級的狀態(用三條線相交的虛線分別表示其在圖1中的位置)。我們的技術應用應該是減少資源消耗,而不是減少勞動力更專注,或體現在勞動力的替代資源的需求,適應中國勞動力豐富,資源的限制,變化的比例,可以使國家經濟達到更高成長·G&QUOT根據原有資源的限制;對應於在資源限制的情況下,相對當生長的程度,達到了320單位,圖G 7是QUOT 1;相比更高程度的增長

在一個開放的經濟體,如果天然資源來自國外的輸入,通過國際貿易,從而增加國內資源。供應,資源可以提高相對的約束,同樣可以達到更高的增長。同樣,如果我們能夠大力引進外資,以及生產是由外國勞動強度大,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少,將會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如果外資是消耗資源的,其主要目的是進入中國的大量使用自然資源,這可能會加劇矛盾的資源限制我們

三,中國勞動力。多餘的稀缺資源發展對策

條件如何解決困境,最根本的是努力形成就業壓力資源節約的效果。即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盡可能緩解就業壓力下轉變增長方式和產業結構的消費轉型的前提下,在相同的勞動力需求,可以通過組合是更多的勞動力和技術因素,智力因素,而更多地投資於人力資本採取生產,而不是或多或少地利用自然資源,它採用更加人性化(應該是較高質量),並以更少的資源比例,是緩解甚至根本途徑消除這些尖銳的矛盾。

一,開發多用途的勞動,使用更少的資源行業。前者包括大多數服務除了交通,食品和飲料行業,特別是高層次的服務,如教育,信息,技術,金融,社會中介,咨詢等,主要或完全由人力資源和消耗少的物質資源。因此,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長遠發展應高度重視作為我們的主要策略。第二產業,還可以通過增值行業和產品主要投資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除了發展高科技產業,傳統產業,如手工藝製品,高檔服裝特別是利用獨特的技術,深加工產品。更少的物質資源投入,並通過高附加值的特點,實現人力資本是顯而易見的。此外,在現有的技術條件或長時間下無法由機器和設備,用於生產製成品人力更換。應著眼於發展,有相當一部分食品加工,皮革服裝生產等。羅默等學者認為,資本和勞動力豐富的國家,勞動力密集的資本投資具有較高的效率比資本密集型投資的不足,因為有少量資金可以推動大量的勞動力。

二,開放戰略,在商品貿易,應該大力投入能源,礦產等自然資源,我國從國外缺乏,保障必要的高生長因子的供應;服務貿易方面,應該學習印度的經驗,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積極發展勞務出口和服務外包的形式,讓當地行業更多的外國企業和公民服務;在吸引外國投資,著力引進資源消耗可以創造相對較少的多行業的工作,而且要引進先進技術和新興產業,通過技術,形成開拓創新和相關產業,促進產業升級和就業實現雙重目標;在對外投資,鼓勵中國企業投資資源的跨國產業,資源豐富的國家,如油田,礦山,森林等的發展,使資源供給長期保護的經濟增長。政府對跨國經濟政策的行為,應當給予充分的支持。

三,轉變增長方式,關鍵的資源密集型經濟的形成是生的決定。該行業的基本特徵是廣泛的技術,低知識含量的產品,主要是靠形成於我國的歷史成本相對較低的資源要素,以維持生產投入,如土地行政劃撥,國家嚴格控制水,能源,原材料價格趨於廣泛,消費生產的前提。不過,由於已經發生,並且在未來的資源短缺將更加激烈,而國內的價格管制的放開,豐富的生產資源供應將難以維持;同時,在當前全面降低整體收入的社會形勢的水平,但也有相當廣泛的銷售生產的低成本,低端產品。但整個社會隨著收入水平的低檔,低價產品的未來,對時間的需求正逐步由高品位,高品質,高價位產品的需求,豐富產品的銷售也換成萎縮。因此,該產品從視圖中實施點源或價值的兩個元素,在我們國家的歷史豐富的生產只能是短暫的現象,勢必會被淘汰,在未來可預期的。現有企業必須轉變增長方式,才能生存和發展。循環經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和重復的發展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四,大力推進,形成一個新的產業,新的增長點,新的就業機會,「開拓創新」。為了支持更多的富餘勞動力就業,就必須形成較大的生產規模,並能滿負荷生產。對於只有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創新的工作時間效率型,「開拓創新」不僅是顯著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總需求的有效擴張,是產業升級的強大動力。與行業的開拓創新效應比較突出的有:信息產品及服務,醫療保健領域;交通運輸部門(如家庭轎車等),家庭和個性化的服務部門;高等教育和精神,文化生產領域;環保,以及所有推出新產品以刺激新的需求領域的領域;住宅建築領域。以支持相對較大規模的生產,有必要具有較高的消費驅動。我們要求生產投入更多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資源,這在消費領域也應鼓勵多花錢包含由活勞動創造了更多的價值更低,佔用資源少,其中包含產品材料轉讓價值。鼓勵人們,尤其是很多高收入人群應該是主要的消費服務的產品選擇,如大力推進旅遊與文化娛樂的發展,鼓勵人們接受家政服務,獲得更多的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參與各種研究工作,接受社會咨詢,接受所有類型的金融理財服務。在製造產品,以鼓勵人們消耗更多的資源投入較少的產品,如手工藝產品,高附加值的消費類產品,日常使用等深加工。

五,應用和替代資源的開發可以使用更多的勞動力的生產方式和技術,使過多的勞動力可以替代的資源相對缺乏的。例如:替代土地,勞動力,更多地使用勞動力密集型的生產方式,鼓勵在新的研究和開發行業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勞動力的投入回收企業,勞動力投入更多的資源,投入更多的勞動力資源再生和清潔能源的發展,投入更多的勞動力資源和科學技術研究,能源與科研管理養護。
當然,這些想法必須正確處理矛盾的幾個方面:第一,矛盾和經濟企業。也就是說,從企業需求的利益出發的時候,可以使用機械設備,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投入使得生產過程中提高效率,反而會降低勞動力的使用。如果我們從宏觀和長遠的業務需求出發,以需要避免或限制這個過程中,其實影響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二,矛盾和產業升級。在一般情況下,經濟和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基本輸入與勞動力,材料和設備的資本替代它的勞動力的平均水平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收入提高的過程同步。如果限制這種替代過程中必然與產業升級相沖突。在這樣的政策的實施,可能會影響產業升級和經濟質量的提高的步伐。這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根本的辦法是,在強調更好地利用我國豐富的人力資源,同時強調要提高我們利用人力資源的質量。也就是說,只有更多的使用更優質的人力資源,我們能夠克服在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源比例不協調的矛盾,同時也能更多地利用人力資源,同時避免壓力的剛性,由於就業在勞動力替代技術,生產勞動和資本的矛盾,從而影響經濟和產業升級。如果通過調整教育和職業培訓,結構技能開發政策向更廣泛的人群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就業和產業升級將實現「雙贏」。

Ⅲ 葡萄產業園區規劃方案有哪些

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指出,由於人們生活品味的快速提升、對身心健康的越發重視以及商務宴版請的日權益增加等因素的催化,以紅酒消費、酒庄開發和酒庄旅遊等為基礎內涵的「紫色浪潮」浪漫來襲,順應這一趨勢,綠維在業界率先成立了葡萄產業及酒庄規劃設計中心。中心由在葡萄產業和葡萄酒、酒庄方面具有豐富研究經驗的團隊構建,旨在為政府和企業提供葡萄產區產業發展研究、葡萄庄園規劃、酒庄地產策劃、酒庄設計、酒庄旅遊開發及相關市場研究等專業化服務。

Ⅳ 「十三五」規劃為葡萄產業帶來哪些利好趨勢

趨勢一:葡萄酒必將迎來消費大時代
《建議》提出在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達到1.2萬美元;未來5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准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從這方面來講,消費升級是必然趨勢。
葡萄酒雖然是舶來品,但其文化卻是生活品味的體現,業已影響著整個世界。隨著人們收入、生活品質的提高以及對健康養生的重視,葡萄酒必將走近千家萬戶,必將迎來消費大時代。
趨勢二:葡萄酒銷售渠道將進一步下沉
《建議》提出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等目標要求。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這需要每年城鎮化率提高一個多百分點,大概涉及1000多萬人。
城鎮化的發展,伴隨著生活水平的變化,葡萄酒的發展又與經濟收入水平息息相關。一線城市的消費量雖然還會增長,但從渠道形態上、競爭程度上,顯然不是最大的增長點。因此,必將有越來越多的三線、四線城市的運營者開始經營葡萄酒,一線、二線的企業與品牌也會開始爭奪三線、四線市場。當然,渠道的下沉不僅僅是上述內容,也包括了消費的下沉,由於互聯網的影響,導致渠道形態的多元化,從工廠直接到消費者的餐桌也必將成為重要的趨勢,比如微商等等。
趨勢三:葡萄酒產業生態鏈將會加速完善
《建設》提出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濟,發揮引領作用,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從國家鼓勵區域協調發展、品牌農業發展以及生態環境改善帶來的環保升級來看,葡萄的種植和釀酒產業的發展,都是符合國家各項發展政策的。但現在的葡萄種植到釀造的產業鏈還不完善,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寧夏、甘肅、新疆等種植葡萄的省區,應抓住這一利好機會加速自我完善。
趨勢四:葡萄酒的旅遊產業化發展
《建議》提出要大力發展旅遊產業。眾所周知,葡萄酒不僅是保健飲品,更是一種生活形態、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從體驗經濟來講,葡萄酒產業要快速的走向大眾,就要發展旅遊產業,而葡萄旅遊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酒庄酒體驗文化的發展,只有這樣,葡萄旅遊產業才能步入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這一點,寧夏走在了前面,但還需進一步完善。
趨勢五:葡萄酒的職業教育時代到來
《建議》提出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這說明職業教育將得到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法的相關內容也將進一步得到完善。
葡萄酒教育也是一種素質教育,不僅僅是葡萄酒從業人員的需要,也是一種生活形態的需要。這不僅反映到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開設葡萄酒教育課程,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社會上職業教育辦學機構。從這里,便會誕生出葡萄酒專業教育、職業培訓和特色教育三個方面。據悉,以省級命名的葡萄酒學院在寧夏已獲批,看來也是搶先一步。
趨勢六:葡萄酒產業的互聯網化
《建議》還首次提出「網路經濟空間」。對葡萄酒企業來說,網路空間不僅僅是做個企業網站、擁抱互聯網,而必須用互聯網思維、用戶思維來加速融入與整合,使消費者能更好更便利的體驗到別樣的服務,進一步推動企業和葡萄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葡萄產業不僅是健康產業,民生產業,也是朝陽產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葡萄酒必將迎來全新的發展。

Ⅳ 世界的葡萄產業是怎樣發展的

葡萄的栽培面積遍及世界五大洲。以40℃的熱帶到-40℃的寒帶,到處都有栽培葡萄的蹤跡,但多數葡萄園分布在北緯20~52之間及南緯30~45之間。大約95%的葡萄集中在北半球。

世界葡萄栽培面積與產量過去一直保持在世界果品生產的首位。近年來,柑橘的面積和產量超過了葡萄,但葡萄仍穩居第二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00年統計,1999年世界葡萄栽培面積為742.6萬公頃,佔世界水果總面積的15.2%,世界葡萄產量6068萬噸,佔世界水果總產量的13.6%。

歐洲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栽培區,面積最大的國家有西班牙、前蘇聯、法國和義大利,各有葡萄面積100萬~150萬公頃,其面積和產量佔世界總面積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此外,歐洲的葡萄牙、羅馬尼亞、希臘、保加利亞等國家的葡萄栽培也很發達。

亞洲栽培面積最多的國家是土耳其,其次是伊朗、印度、敘利亞等國家,主要是以鮮食品種和制干品種為主。

北美洲最大的無核葡萄乾生產基地是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南美洲的葡萄生產國在阿根廷、智利和巴西;大洋洲的葡萄生產地是澳大利亞。以栽培目的來說,歐洲的法國、義大利、前蘇聯、西班牙和南美洲的阿根廷等國家,主要是釀造品種,每年用於釀酒的葡萄約3000萬噸,上述5國的葡萄酒的產量佔世界葡萄酒總產量的70%左右。

近年來世界葡萄平均單產為每公頃6500~7400千克。單產水平較高的國家有美國(15860千克/公頃)、澳大利亞(13950千克/公頃),每公頃產量達10000千克的國家有德國、義大利、南非、法國等。其他國家平均單產都較低,這與氣候有關,也與社會經濟狀況、生產技術、管理水平等因素有關。

Ⅵ 在東北葡萄產業有發展嗎

恐怕不成吧。早十年前遼寧一些地區已經都形成產業了,但沒有見農民賺到錢。

Ⅶ 吐魯番葡萄的產業發展

堅持增加鮮食葡萄,適當壓縮制乾麵積,逐步發展特色種植的原則,選擇鮮食、制干、釀酒品種相應的最佳生態適宜種植區域,根據加工產業對原料的要求進行科學合理地布局,把全地區的葡萄種植面積控制在目前的45萬畝左右。
突出特色 優化結構
由原來以制干為主,鮮食為輔,向以鮮食與制干為主,特色葡萄酒、葡萄汁、葡萄觀光旅遊等多方面發展。
發揮吐魯番反季節鮮食葡萄的市場優勢,利用當地豐富的光熱資源,擴大「春提早」、「秋延晚」鮮食葡萄的種植面積,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種,發展設施葡萄,應用一年兩熟栽培技術,增強貯藏保鮮能力,實現鮮食葡萄的常年上市。
保持現有10萬噸葡萄乾生產規模,色澤仍以吐魯番特色的綠色葡萄乾為主,同時生產易於清洗加工國際通行的紅色葡萄乾,增加黃色、黑色或具有天然香味的特色葡萄乾種類,滿足不同市場需求。
在現有釀造干型葡萄酒生產的基礎上,將根據吐魯番無核白葡萄面積大、產量高、葡萄含糖量高的特點和優勢,加大對特種葡萄酒技術的開發力度,積極發展適合中國飲食和消費習慣的甜型葡萄酒,特別是無核白甜型葡萄酒,還將發展可替代糧食酒的葡萄烈性蒸餾酒。 建立葡萄種質資源圃和種苗繁育基地,引進和選育適宜本區生態條件的鮮食葡萄優良品種、用於加工不同特色產品的制酒葡萄品種、制汁葡萄品種和制干葡萄品種。
以葡萄生產高效節水與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為主要目標,以工程節水為主,生物及農藝節水技術相結合的模式,開展現代葡萄節水技術綜合集成示範,大面積推廣應用高科技節水技術,將畝用水量從800~1000立方米降至600~700立方米。
從有利於高科技節水技術應用、易於機械化操作、降低勞動強度和適合不同品種加工方式要求的角度,研究葡萄架型、簡易覆蓋防寒、剪枝整型、設施促成栽培等栽培技術,開展有效技術培訓,提高葡萄栽培技術科技含量。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涉農企業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研究開發機構,依託自主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強的企業、院校、單位組建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專家共同開展葡萄產業關鍵技術開發,提升葡萄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源頭創新水平。 吐魯番地區具有病蟲害少、水源水質好、沒有化工污染、肥料資源豐富等自然條件,是生產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葡萄的生態優勢。
圍繞有機葡萄產區目標,制定完善標准體系,用以規范葡萄種植管理,實現葡萄標准化生產;規范農業投入品監管制度,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完善各級葡萄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實行嚴格的葡萄產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和市場召回管理制度。
依據產品質量與安全標准,特別是地理標志產品標准,重點對葡萄產銷公司、合作組織的品牌產品進行質量監控,使標志產品出疆貼標率、食品質量信息追溯率、品牌產品質量達到國家和國際標准。採用誠征經營合作夥伴、授權獨家經營,統一店面、統一裝飾、統一貨品陳列、統一價格等辦法,以質量創建吐魯番有機葡萄產品品牌。 深入挖掘吐魯番葡萄產業豐富的歷史人文、自然旅遊資源,配合吐魯番旅遊產業的開發,體現出一種有內涵的葡萄文化。
建立自然景觀與葡萄歷史和文化結合的葡萄博物館、葡萄觀光園、特色葡萄酒堡等設施,在城市和景區內為外來遊客開辟若干個免費品嘗各色葡萄的片區,建設若干個以干型葡萄酒、甜型葡萄酒、保健葡萄酒、冰葡萄酒和葡萄烈性蒸餾酒等特色葡萄酒產品為主的免費品嘗區。
深挖葡萄城市的內涵,加快地域特色濃厚的餐飲、購物、娛樂、住宿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座具有動感、夢幻、浪漫色彩的葡萄城市,讓遊客在光與影、動和靜的氛圍中體會「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感受,加深遊客對「夜光美酒,浪漫葡城」吐魯番的美好印象。 發揮吐魯番地區葡萄產業的地緣和資源優勢,加強葡萄生產基地、低溫貯藏保鮮體系、物流和交易市場的有機結合,建立國家、縣市葡萄瓜果物流交易市場和鄉鎮集中分裝中心。以低溫物流作業和物流信息兩大系統為支撐,逐步建立具有為客戶提供貨物集散、交易、結算、加工與商品化處理、預冷倉儲運輸、通訊、信息、住宿及娛樂全方位服務的市場體系。
加強地、縣及鄉村農戶信息網路系統的硬體建設和軟體服務工作,及時准確地向各類組織和企業、農民提供葡萄產銷趨勢、批零價格、新品種、新技術及標准化最新信息,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進行定期發布,並大力發展訂單農業。
鼓勵引導農民組建完善葡萄協會、專業合作社,加強對葡萄中介組織管理和農民經紀人隊伍的培訓,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資金扶持、物資供應、貯藏、加工、運輸和信息等各方面服務。尤其是要倡導樹立適應市場經濟的生產經營誠信理念,強化農民中介組織與龍頭企業之間的契約意識,使他們形成利益共同體。
以大中型龍頭企業和營銷組織為主體,政府部門密切配合,利用專業營銷策劃手段,把吐魯番有機葡萄產品定位於同國際接軌的高檔水果,通過國內主要消費城市的一二級批發市場以及中亞和東南亞的果商,進入國際高端消費場所。

Ⅷ 葡萄產區產業發展研究怎麼做比較好

產業發展研究無非是包含幾塊內容。
1、發展現狀。2、存在問題。3、發展趨勢。4、主要目標。5、基本對策。
可以多國內外葡萄產區的發展經驗,如法國之類的

閱讀全文

與葡萄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