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金山區特色產業發展指引

金山區特色產業發展指引

發布時間:2020-11-25 03:20:31

A. 上海2040年交通規劃為什麼金山沒有地鐵

有的,加強軌道交通建設,構建以市域線為骨架、以局域線為主體、以常規公交為補充的多模式公共交通客運體系。

要推進「心、線、廊、園」的生態網路建設,完善森林、生態廊道、城鄉公園和城市綠道體系,分級分類、嚴格管控金山三島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等重要生態空間。強化門戶樞紐功能,發展包括鐵路、高速公路、快速路在內的快速交通系統。

加強軌道交通建設,構建以市域線為骨架、以局域線為主體、以常規公交為補充的多模式公共交通客運體系,實現至上海主城區和毗鄰市內外重點城鎮30分鍾通達。聚焦創新引領,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1)金山區特色產業發展指引擴展閱讀:

金山區總體規劃的相關情況:

1、金山濱海地區核心鎮要按照不低於中等城市標准建設,重點培育濱海旅遊休閑、科技創新等核心功能,提升高等級文化、教育、醫療、體育等設施配置,形成輻射、服務長三角的區域特色服務中心。

2、朱涇中心鎮、楓涇中心鎮、亭林中心鎮要強化特色產業支撐,提升地區性的綜合服務和公共服務職能,服務和帶動所在城鎮圈統籌發展。要按照街鎮規劃指引,推進新市鎮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

B. 論述題:根據廣東石化產業的布局,論述惠州大亞灣石化產品發展格局和前提

規劃市域空間格局為「一區四核五軸七節點」的「核心—網路—放射」狀。
一區:惠城—惠陽(市區)為全市的城鎮核心區,核心區向北延伸至龍門形成城鎮發展副軸。
四核:惠城(城區及博羅縣城)、惠陽城區(含大亞灣)、惠東縣城為市一級主核心,龍門縣城為山區發展核心,促進核心城鎮對周邊城鎮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五軸:惠城—數碼工業園—聯想工業園—三和開發區—惠陽城鎮軸;深圳(香港)—新圩—陳江—惠州市區—楊村—河源發展軸;廣州—博羅縣城—惠城區—惠東縣城—稔平半島發展軸;深圳(香港)—惠陽—惠東縣城—汕頭發展軸;惠城—龍門城鎮發展次軸。
七節點:規劃稔山、吉隆、新圩、多祝、楊村、圓洲、石灣為輻射軸上的中心城鎮。
第28條 發展指引
全市按五條產業軸線組織產業空間:國道G324產業軸線、惠深高速——惠河高速——省道S244產業軸線、省道S356產業軸線、惠澳產業軸線和沿海及沿江產業軸線。
國道G324產業軸線由四個經濟板塊組成:福田、長寧經濟板塊——以休閑旅遊業為主;羅陽經濟板塊——以綜合服務製造業為主;惠城區經濟板塊——以信息、金融、房地產、科技教育、商業、服務業為主;惠東縣城經濟板塊——以商貿、物流業為主;稔平半島經濟板塊——以旅遊、海洋、製鞋業為主。
惠深高速——惠河高速——省道S244產業軸線由四個經濟板塊組成: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發展高新技術為主;楊村經濟板塊——以發展生態農業和綠色產品為主;新圩經濟板塊——以加工製造業為主;龍門縣城經濟板塊——以建材及山區生態產業為主。
S356省道產業軸線由四個經濟板塊組成:惠陽區板塊——以電子、商貿、金融、房地產業為主;惠東縣城板塊——以商貿、物流業為主;白盆珠板塊——以旅遊、生態經濟產業為主。
惠澳產業軸線由三個經濟板塊組成:惠城區經濟板塊;惠陽區經濟板塊;大亞灣石化產業經濟板塊——以發展石化及其下游產業為主。
沿海及沿江產業軸線:沿海產業軸線貫穿大亞灣西區製造加工業板塊、大亞灣石化工業板塊、稔平半島旅遊與海洋養殖業及臨海產業(備用)板塊、黃埠吉隆製鞋業板塊;沿江產業軸線經過沿東江中游的惠城區北部五鎮生態農業經濟板塊、惠城區經濟板塊、博羅縣城經濟板塊、潼湖生態農業經濟板塊、園洲-石灣製造業經濟板塊。

C. 上海市金山區關於農村土地承包金府【2009】8號文件

各鎮人民政府、金山工業區管委會,區政府有關委、辦、局:
為貫徹落實《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的指導意見》(滬府〔2009〕34號)精神,現就我區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的重要意義
1999年,根據中央要求,我區開展了農村土地第二輪延包工作。2003年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之後,根據市政府頒布的實施意見,開展了農村土地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使廣大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得到進一步落實。但是,我區農村土地承包和流轉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個別村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落實不到位;二是土地流轉缺乏公開、公平的平台,少數由集體經濟組織流轉的,民主決策不夠,流轉期限過長、價格偏低;三是土地承包與流轉管理、服務體制機制不夠完善,管理比較薄弱,調解仲裁機制尚未形成。隨著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民要求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呼聲日益強烈,如不妥善解決,將影響農村社會穩定。
二、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做好二輪延包的完善工作
(一)堅持穩定現有土地承包關系。
在第二輪土地延包中以及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後,按照市政府頒布的實施意見,已將農業用地按政策規定落實到戶的,根據「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原則,現有的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不變。
(二)進一步做好二輪延包的完善工作。
1、對少數二輪延包中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在要求重新落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可在所在組集體機動地或新增墾復面積中予以考慮,但有自願放棄書面協議的,原則上不予支持。
2、二輪延包時,由於各種原因造成個別農戶人均承包土地面積超過1倍以上的確權面積畸多的農戶,矛盾比較突出的地方,應予以調整完善,可以確權確地,也可以採取確權確利或土地流轉方法解決。
3、以組為單位機動地面積超標(含1999年暫緩確權地未征使用的,不含第一輪承包時未列入承包范圍的土地),農民強烈要求確權的應確權到戶。
4、對少數村(組)因征地造成人口變動大、土地嚴重不均或人地矛盾突出的,群眾要求調整的,調整方案依法經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並報鎮政府,經區政府主管部門審批後適當調整。因征地原因家庭全部成員戶籍轉性落實小城鎮或城鎮保險的農戶,應交回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並由原發證機關予以注銷;因征地原因家庭部分戶籍轉性落實小城鎮或城鎮保險的農戶,應按照有關規定,交回相應的承包地,並由發包方及時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變更登記。
5、對第二輪土地延包時非在冊農業人口,原則上不屬於調整范圍。
(三)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管理。
區、鎮(金山工業區)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部門應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管理,及時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的登記、發放、備案、變更等工作。對已開展延包但未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要加快權證發放到農戶。對不符合農村土地承包法和有關政策規定發放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應由發證機關按照有關法律規定予以糾正。
三、加強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市場機制
(一)基本原則。一是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尊重農民意願,切實維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和流轉主體地位、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權性質和農業用途。二是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堅持在穩定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經營制度不變的基礎上,鼓勵農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相分離,採取轉包、出租、轉讓、互換、入股等形式進行流轉。土地流轉的受讓方,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享有優先權。三是堅持有序流轉、規模經營。建立「以農民為主體、村為管理基礎、鎮為服務中心、區為宏觀指導」的土地流轉管理服務機制。以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為基礎,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規模經營。四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土地問題與農民的利益密切相關,要充分認識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完善現有土地承包關系的必要性,充分認識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的重要意義,但全區各鎮土地承包和流轉管理服務的基礎不同,探索建立土地流轉市場機制,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在搞好試點鎮的基礎上,可在條件相對成熟的鎮先行推進。
(二)組建機構。以村為單位或以幾個村聯合的方式建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簡稱服務中心),作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服務平台,為土地流轉提供流轉信息、政策咨詢、指導合同簽訂和調解糾紛等服務。服務中心正常運行經費應納入鎮財政預算,嚴禁向流轉雙方收取費用。
(三)流轉程序。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形式由農戶自主選擇,農戶可自行流轉,也可委託村流轉。具體程序為:
1、流出(入)方填寫流出(入)意向登記表。農民自行流轉的填寫農戶信息;農戶委託村流轉的,首先與村簽訂由服務中心提供的統一文本格式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委託書》,再由村土地信息員填寫流轉意向登記表。
2、服務中心會同村土地信息員審核流出(入)方准入資格。包括對流出方委託流轉面積與權證信息的核對,流轉意向用途是否符合產業規劃布局;流入方的經營能力、資信情況、履約能力等進行審核。
3、服務中心及時將流出(入)方意向登記表錄入農村土地信息庫,發布土地流轉信息。
4、流轉雙方達成流轉意向後,由服務中心提供統一文本格式的流轉合同,指導並鑒證雙方簽訂流轉合同。為方便農戶,簽約地點可安排在農戶所在村。農戶委託村流轉的,由村代理簽訂流轉合同,同時代農戶收取土地流轉費。
(四)流轉價格和期限。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流轉價格由流轉雙方根據土地原經營性質、流轉後的用途等協商確定,一般不低於當地前三年平均每畝年經營凈收入。流轉費可約定以現金支付,也可約定以稻穀折算方式支付。根據我區實際,以現金方式支付流轉費的每畝應不低於500元,以稻穀折算方式支付的每畝應不低於500斤,按當年稻穀中心價結算。流轉合同期限不宜過長,用於生產多年生作物的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同時要考慮流轉價格的逐年增長機制;用於生產非多年生作物的期限控制在5年以內,其中糧食作物流轉控制在3年以內。
四、建立調解仲裁機構,依法調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
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機制,是進一步穩定完善土地承包關系、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重要保證。
區成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建立健全仲裁員隊伍,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工作。農村土地承包與流轉糾紛仲裁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不得向當事人收取任何費用。區土地承包與流轉糾紛仲裁機構設在區農委。農村土地承包與流轉糾紛仲裁應當堅持依法、公正、高效、便民原則,依法獨立開展工作,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干涉。區農委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依照各自職責,支持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依法開展工作。
各鎮(金山工業區)成立農村土地承包調解委員會,村民因土地承包經營或流轉發生糾紛的,可以通過雙方協商解決,也可以通過村民委員會或鄉鎮調解委員會調解解決,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區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調解日常工作由鎮經濟管理所具體負責。
五、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鼓勵土地流轉,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
(一)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流轉收益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個人不得侵佔、截流、扣繳。因流轉而產生的面積差所形成的收益歸村集體所得。農戶委託村代收的土地流轉費收支情況要接受村民主理財小組的監督,實行村務公開。
(二)依法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對農村土地承包法頒布實施前,部分流轉期限過長或價格偏低的流轉合同,本著既要尊重歷史又要依法保護承包農戶權益、保護生產力發展的原則,通過流轉雙方當事人協商,修訂流轉合同等辦法,予以調整;對顯失公平的流轉合同,調解不成的,可通過土地糾紛仲裁或司法途徑予以解決;對流轉期限超過承包剩餘期限等違法的流轉合同,應依法予以解除。
(三)農村土地流轉的鼓勵政策。為引導和鼓勵農戶進入服務中心信息平台流轉承包土地,對進入服務中心流轉或備案的土地承包經營戶給予適當的獎勵。
六、切實加強領導,認真做好完善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轉的管理工作
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市場,事關廣大農民切身利益,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把這項工作作為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農村改革的一件大事來抓。
(一)各鎮(金山工業區)都應成立由分管鎮長為組長,鎮經濟管理所、農技服務站、司法、信訪、土地等部門成員組成的工作小組,明確職責,確保工作有序推進;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教育,做好農戶的思想工作,防止和避免出現新的矛盾糾紛;要摸清情況,分類指導,根據各村實際,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領導小組名單和工作方案,報區農委。
(二)按照工作方案,實施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梳理完善工作,對完善過程中需要調整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應嚴格按規定程序操作;有條件的村,以組為單位編制好農地現狀圖,並將承包地塊編號落實到戶;在權屬清晰的基礎上,填好「組級耕地基本情況表、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戶信息登記表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登記表」三張信息統計表(附後);對涉及土地承包經營權變動的農戶必須與發包方簽訂土地承包權調整合同,及時做好權證變更工作。
(三)對梳理後的土地承包及流轉數據進行審核,特別是一戶一表中二輪延包數據要與原始檔案數據進行核對,並保持一致,同時,做好數據的錄入和立卷歸檔工作。

D. 金山區的外灘誰去過,給點引導,我想去!

我覺得金山的發展潛力很大。
----金山有一老兩新一工3個化工區,是上海經濟的新支柱。在金山第一化工區里雲集了 碧辟石油、喜赫石油、巴斯夫化、輝瑞制葯等國外實力超強的化工、制葯型企業,它們的年產值遠高於市區一些老牌企業數倍不止。我的師兄畢業後就去了金山第一工業區的輝瑞工作,一年過去了了他的月薪是10000左右,車子買好了,房子也訂好了。金山第二化工區是一些國內一線的大型國企和一些合資化工、機械型企業,他們雖然不及第一化工區的外企那樣強勢,但是也是在國內很有知名度的,雖說地方有些偏僻,但是可以學到很多先進的東西,也可以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金山石化的老工業區雖然是相對陳年了一些,但是依然是金山很多人民生活的依靠,而且在上海百強中也能躋身前十,實力也很強,如果是金山本地人,那麼考慮金山石化是很好的選擇。
----我喜歡金山,和金山有很多不解之緣。我覺得金山人實在,地方也很美,有古老的楓涇和朱涇,在美麗的杭州灣之畔,離浙江秀山明水只有半途之隔,又鬧中取靜離市區1小時路程不是很遠。金山的物價很便宜,打的起步價只要5元,房價也沒有受上海市區太大沖擊,環境很好,價格很便宜。
----這里有善良的人民,有強大的化學工業,有物廉價美的商品,有環境優雅的海邊住處,有古老的鎮子和現代的城市,於上海之邊而不鬧,與浙江山水為鄰,與四通八達的交遊網交織,我和金山有緣,我喜歡金山,希望朋友你也喜歡金山。

E. 新型城鎮化規劃和城鎮體系規劃的區別

1. 概念由來編輯
《城鄉規劃法》第二章「城鄉規劃的制定」第十二條指出:國務院城鄉規劃主

全國城鎮體系規劃圖 (4張)
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用於指導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由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報國務院審批。2005年原建設部(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20年)》。2007年2月由原建設部(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黨組會議討論同意上報國務院。

2. 編制背景編輯
為了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黨的十六大提出的「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的方針,切實做好全國的人口、資源和環境保護工作,建設節約型社會,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迫切需要根據我國城鎮化所處的歷史階段,以及當前和今後一段歷史時期里工業化、城鎮化和城鎮建設所面臨的主要矛盾,科學合理地確定城鎮化和城鎮建設方針,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實現。
我國人口眾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城鎮化的質量不高。城鄉差別過大、地區發展不平衡、土地資源浪費、生態環境惡化、歷史文化遭到破壞等問題還相當突出。由於全國城鎮空間結構不清、大中小城市體系不明、城鎮群發展缺乏指引,已經對城鄉和區域的協調發展,各類資源的有效利用,產生了嚴重的不利影響。當前是我國城鎮化發展的關鍵時期,未來 20 年城鎮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資源能源緊缺壓力加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城鄉發展不平衡、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競爭的環境也更加嚴峻,迫切需要針對我國的城鎮化戰略對全國城鎮體系提出新的規劃,以工促農,以城帶鄉,促進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和社會協調發展,提高國家的整體競爭力。

3. 規劃作用編輯
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時在進一步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的同時,為加強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體現城鄉規劃的宏觀調控作用和公共服務職能。本規劃的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為指導,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集約發展、合理布局的原則,在空間上落實和協調國家發展的各項要求,明確城鎮發展目標、發展戰略,明確國家城鎮空間布局和調控重點,轉變城鎮發展模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和發展趨勢,本規劃通過城鎮化政策分區、城鎮體系空間組織、重點發展地區和分省區城鎮發展指引等引導性措施,指導不同地區和城市因地制宜地發展;通過城鎮建設用地、節水率、能耗指標以及大氣、水體達標率和固體廢棄物處理率等強制性要求,提高城鎮發展的集約、節約水平,提高城鎮化的質量。本規劃是對全國城鎮發展和城鎮空間布局的統籌安排,是引導城鎮健康發展的重要政策依據,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城鎮體系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依據。[1]

4. 主要內容編輯
1)城鎮化發展目標與方針
人口與城鎮化目標:合理控制人口規模,優化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引導人口合理分布。2010年全國總人口約為13.6億,城鎮化水平約達到47%,城鎮人口約為6.4億人;2020年全國總人口約為14.5億,城鎮化水平為56~58%,城鎮人口達到8.1~8.4億人。
城鎮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城鎮建設用地的總量和增長速度。2006年至2010年間,城鎮建設用地年均增長速度控制在4%以下,2010年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在8.24萬平方公里以下。2011年至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年均增長速度控制在3%以下,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在11.08萬平方公里以下。
城鎮化發展方針:堅持「城鄉統籌、區域協調、功能完善、集約發展、社會和諧、安全高效、文化昌盛、人居環境良好」的城鎮發展策略。
2)城鎮化發展分區
東部地區發展指引:按照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要求,提升城鎮化質量。加快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個重點城鎮群的發展和資源整合,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引導產業和人口向大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小城鎮轉移和適度集聚,與中心城市形成網路狀的城鎮空間體系,防止中心城市人口和功能的過度集聚。堅持生態環境優先發展原則,加強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和建設,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環境支撐能力。加大環保投資,重視大氣污染防治,改善城鎮大氣環境質量,抑制水環境惡化的趨勢。沿海地區應合理安排城鎮布局,加強對高層建築的布局引導,禁止超采地下水,防止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建立城市綜合防災體系,加強沿海海防林等生態工程建設,加強災情預報管理。
中部地區發展指引:按照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要求,加快城鎮發展,吸引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轉移。大力培育城鎮群和區域中心城市,提高城鎮群的人口吸納能力。加強以省會為主體的中心城市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加大對縣城、中心鎮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促進小城鎮支農產業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糧食主生產區要處理好城鎮建設與耕地保護的關系,切實加強耕地保護,煤炭等能源基地要實現能源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因地制宜積極引導發展接續產業和替代產業,能源基地建設要與城鎮發展相互依託。加強中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中部地區出海通道建設。
西部地區發展指引:按照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要求,推行生態環境保護優先的集中式城鎮化發展戰略。加強和完善區域和省域中心城市的綜合功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重點發展縣城、工貿和旅遊型小城鎮。按照國家制定的相關政策,引導生態脆弱地區人口合理布局和有序轉移,保障生態移民工程的實施。結合能源基地建設和資源開發,做好新興城市的布局與協調,引導資源枯竭型城市健康轉型。加快陸路門戶城市和邊境交通樞紐城市發展,促進沿邊開放和能源通道建設。扶持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城鎮的發展,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建設,促進地方特色經濟發展。西南省區要妥善處理人地關系緊張問題,通過中心城市和重點鎮的發展吸納農村人口,聚集中小企業和地方服務業。西北地區通過牧區小城鎮的建設,完善公共服務網路,增強災害救助能力。
東北地區發展指引:按照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要求,提升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加快棚戶區改造,建立資源枯竭型城市接續產業援助機制,增強城市吸納就業的能力,促進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的經濟轉型和產業振興。加強東北與東北亞各國、環渤海地區以及東北地區內部的交通通道建設,加快口岸城市和港口城市發展,促進沿邊開放和沿海開放。增強區域中心城市的聯系,完善區域城鎮網路,提升城市對農林牧地區和能源礦產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搞好森工地區、國有農場地區城鎮建設,促進農業、林業發展,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加強森林、濕地和黑土地生態系統的保育工作。完善區域協同的防洪排澇體系。
3)城鎮空間組織與格局
城鎮空間組織模式:以城鎮群為核心,以促進區域協作的主要城鎮聯系通道為骨架,以重要的中心城市為節點,形成「多元、多極、網路化」的城鎮空間格局。多元是指不同資源條件、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發展機制和不同類型的區域,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鎮空間組織方式和發展模式。多極是指依託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城鎮群和中心城市,帶動不同區域發展,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網路化是指依託交通通道,形成中心城市之間、城鎮之間、城鄉之間緊密聯系、優勢互補、要素自由流動的格局。依託國家主要陸路交通通道、江河水道、海岸帶,以城鎮群和各級中心城市為核心,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聯系密切、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網路化城鎮空間體系。
城鎮空間格局:規劃形成「一帶七軸」的城鎮空間格局。一帶指沿海城鎮帶,是沿渤海、東海、黃海和南海的沿海城鎮發展帶。重點發展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個重點城鎮群,促進遼中南、山東半島、海峽西岸、北部灣城鎮群的發展。加強沿海通道建設,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引導國家實現全面發展。七軸指七條依託國家主要交通軸形成的城鎮聯系通道,依託上海—南京—合肥—武漢—重慶—成都(含長江)、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含京廣、京九線)、連雲港—徐州—鄭州—西安—蘭州—烏魯木齊(隴海-蘭新線)、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北京-張家口—大同—呼和浩特-包頭-銀川-蘭州(包括西寧)、蘭州—成都—昆明—南寧—海口、上海-南昌-長沙-貴陽-昆明等交通通道,加強中心城市之間的聯系,合理組織人口和產業的聚集與擴散,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4)重點地區城鎮發展指引
重點地區包括城鎮群,跨省級界線城鎮發展協調地區,重要江河流域、湖泊地區和海岸帶等。這些地區在提升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協調區域發展和資源保護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國家要加強對重點地區城鎮化的政策引導和城鎮發展的管理。
重點城鎮群發展指引:以國家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城鎮群是重點城鎮群,它們是帶動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對提高國家參與國際競爭能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要提升核心城市的國際服務職能,增強對內對外的輻射能力;要優化這些地區城鎮的產業結構和能源利用結構,促進城鎮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以生態承載力為基礎,確定主導產業和人口發展規模;加強區域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和密度;加快城鎮的網路化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區域交通與城市交通的接駁;加快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進程,統籌城鄉空間的整合;創新區域管理機制。
重要江河流域、湖泊地區和海岸帶發展指引:重要江河流域、湖泊地區應制定水資源綜合利用和流域地區綜合開發規劃,合理配置水資源,並處理好水環境保護、防洪、發電和城鎮供排水的關系。合理布局工業和城鎮,重點控制上游地區的環境污染,建立下游地區對上游地區的轉移支付機制。保護海岸帶完整性和穩定性,統一規劃與分配海岸線資源,處理好海洋資源開發和保護的關系。海洋港口和城鎮發展要統一規劃,協調建設。該類地區主要指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遼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太湖地區、洞庭湖地區、鄱陽湖地區、洪澤湖地區,海岸帶及海島地區。
跨省級界線城鎮發展協調地區發展指引:在產業和城鎮發展、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要進行省際協作的地區,要健全協作管理機制,加強溝通與協調。跨省級界線城鎮發展協調地區包括蘇魯皖豫交界地區、內蒙古東部三市一盟與東北三省的交界地區、蘇皖交界地區、晉冀魯豫交界地區、浙贛皖交界地區、晉陝蒙交界地區、甘青新交界地區、川滇藏交界地區、川滇黔交界地區、川渝交界地區、鄂贛皖交界地區、鄂豫陝交界地區、粵湘贛交界地區、黔湘桂交界地區等。
5)城市發展指引
國家中心城市:指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這類城市要提升在外向型經濟和國際文化交流方面的發展水平,逐步發展成為亞洲乃至於世界的金融、貿易、文化、管理等中心,起到帶動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重點城鎮群發展的核心組織作用。武漢與重慶是新興的國家中心城市,分別為長江中游城鎮群、成渝城鎮群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國內陸開發開放的高地。
陸路門戶城市(鎮)、邊境地區中心城市:位於我國邊境地區的陸路門戶城市和邊境地區中心城市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強與相鄰國家和地區合作,重點發展邊境貿易,健全城市功能。門戶城市(鎮)主要有:滿洲里、二連浩特、丹東、琿春、集安、圖們、綏芬河、同江、黑河、瑞麗、景洪、河口、憑祥、東興、亞東、樟木、伊寧、喀什、阿圖什、塔城、博樂。重要的邊境地區中心城市包括:哈爾濱、昆明、南寧、烏魯木齊、拉薩。這些城市也是邊境地區的交通樞紐城市。
老工業基地城市:對傳統工業為主,產業轉型慢,經濟增長速度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工業城市,要積極推進科技改造與技術更新,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的更新改造,推進公共服務社會化,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礦業(資源)城市:以礦業和其它資源開采業為主導產業的工業城市,推動產業類型多樣化,提升城市服務功能,積極加強礦區的生態恢復和環境建設。對於新興礦業城市要加強礦區和城鎮的協調發展,避免過於分散的空間布局。對於少數資源枯竭的城市要積極發展接續產業;對於難以發展接續產業的城市要採取轉移策略,適時轉移人口。
歷史文化名城:要更好地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弘揚民族精神。要嚴格保護歷史文化資源,科學規劃,嚴格管理,協調好新城建設與舊城保護的關系;加強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6)國家綜合交通樞紐體系
以能源戰略、資源保護、運輸安全為原則,建立全國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加快國家鐵路網建設,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注重發展水路運輸,增加水運的比重,建立布局合理的民航機場體系,逐步構建多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的綜合運輸體系。
以中心城市為節點,推行一體化的聯合運輸方式,加強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銜接及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實現旅客運輸的零距離換乘和貨物運輸的無縫銜接,提高門戶城市的交通服務水平,強化城市在產業發展和空間布局中的核心地位;促進城市內部交通與區域間交通的有機整合;建立高效便捷、公平有序的城市交通系統。
建立全國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強化城鎮在產業發展和空間布局的核心地位,促進多種交通方式之間的有機銜接,增強中心城市對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邊境交通樞紐城市建設,落實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完善全國交通網路。一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北京—天津、沈陽、上海、武漢、鄭州、廣州—深圳、重慶—成都、西安、蘭州。二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石家莊、太原、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杭州、寧波、合肥、南昌、廈門、濟南、青島、長沙、南寧、貴陽、昆明、拉薩、烏魯木齊。其中哈爾濱、昆明、南寧、拉薩、烏魯木齊為國家邊境地區交通樞紐城市,它們在國家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5. 名詞解釋編輯
國家中心城市:全國城鎮體系中的核心城市,即我國的金融、貿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也是發展外向型經濟和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的對外門戶,已成為或正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金融、貿易、管理、文化中心。
城鎮群:城鎮群是以一個或多個中心城市為核心,以綜合交通網路為聯絡骨架,構成聯系緊密的城鎮發展地區,是組織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政策的重要地區。

F. 大漠紅的企業發展

青海大漠紅枸杞有限公司原名為青海大雪山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於2010年3月在青海省柴達木枸杞最大的產區——海西州都蘭縣注冊成立。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承「立足高原綠色產業資源優勢,打造枸杞國際優質高端品牌」的企業經營理念,根據政府綠色產業發展指引,堅定有機枸杞產業發展之路,於2013年8月重新定位企業和產品品牌營銷戰略,並更名為青海大漠紅枸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漠紅公司)。

G. 長株潭城市群的產業發展

在實際傳統產業基礎方面,長沙以電子信息、工程機械、食品、生物制葯為主,株洲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有色冶金、化工原料及陶瓷製造為主,湘潭以黑色冶金、機電與機械製造、化纖紡織、化學原料及精細化工為主,其規模和比重在各自城市基礎工業方面均為主導部分。針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長沙提出「重點加快天心生態新城建設,推動一體化進程在地理空間上的實質性進展」、「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體」;株洲推出「東提西拓,合攏三角」和「打造軌道交通設備製造業基地、突出有色深加工、化工、陶瓷產業優勢」;湘潭提出了「東擴西改」和「建設先進製造業中心、現代物流中心、生態休閑中心」。 最早期的概念中,長株潭城市群指的是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但是,按照湖南省確定的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這一范圍擴大了很多。區域規劃確定的長株潭城市群,是指『3+5』城市群的規劃范圍。這一范圍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市行政轄區和益陽、婁底、岳陽、常德、衡陽5市的大部分地區,即湖南東部城鎮密集地區。
按照這一區域規劃,長株潭城市群面積為9.6萬平方公里,其中,長株潭三市市域面積為2.8萬平方公里。
為什麼會作這樣的調整呢?據了解,按照國務院批準的《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長株潭城市群區域由規劃范圍和協調規劃范圍組成。其規劃范圍為長沙、株洲、湘潭三市行政轄區以及岳陽的湘陰、汨羅、雲溪區、屈原管理區和益陽赫山區的部分地區,協調規劃范圍為岳陽、益陽、婁底、常德、衡陽的大部分地區。為了保證國務院批準的規定的實施,實現湖南共同富裕,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將范圍擴大了。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確定城市群核心區面積為8448.14平方公里。
這一核心區,包括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市區,望城區、瀏陽市、醴陵市、韶山市、湘鄉市、寧鄉縣、長沙縣、株洲縣、湘潭縣、赫山區、雲溪區、湘陰縣、汨羅市、屈原管理區的一部分。
這意味著,岳陽雲溪區、湘陰縣、汨羅市、屈原管理區和益陽赫山區的部分地區,躋身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區。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將城市群核心區劃分為四大類功能分區:
禁止開發區: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地、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重點公益林地、坡度25度以上的高丘山地、著名風景區、泄洪區、滯洪區、重要濕地、相對集中連片的基本農田保護區等。
限制開發區: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區以外的各類宜農土地、坡度在15-25度之間的丘陵山地、生態脆弱地區等。
重點開發區:包括長沙黃花、黃興、 榔梨、含浦、坪塘、雷鋒、白箬鋪、夏鐸鋪地區,株洲天元、白井、南洲、黃泥坳地區,湘潭河東、易俗河、九華、楠竹山地區,益陽滄水鋪,岳陽界頭鋪等。
優先開發區:包括三市的建成區及湘潭縣、望城區、株洲縣、長沙縣城現狀建成區。
「一帶五區」:近中期重點建設區域
長株潭城市群近中期建設將從何處著手?王扣柱透露,近中期建設的重點地區為「一帶五區」:即湘江生態經濟帶和大河西、雲龍、昭山、天易、濱湖五大示範區。
湘江生態經濟帶:從長沙月亮島到株洲空洲島,面積128公里。
大河西示範區:以長沙高新、金洲,益陽高新,常德德山等為核心區域的先進製造業走廊,重點發展機械製造、新能源、電子信息,輻射帶動益陽、常德等地區。
雲龍示範區:包括株洲的雲龍和清水塘,雲龍重點發展先進製造業和臨空產業、清水塘依託循環經濟試點發展新型產業。
昭山示範區:自長沙暮雲,至湘潭昭山、易家灣、九華,建設生態宜居新城。
天易示範區:位於株洲天元區和湘潭易俗河之間,重點發展機電製造、加工、環保現代物流等產業。
濱湖示範區:包括岳陽的湘陰、汨羅、望城的部分區域和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建設長株潭產業轉移承接基地、再生能源產業基地、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健康休閑服務基地。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的期限分為四個,分別是:2008-2010、2011-2015、2015-2020、2020。
王扣柱指出,湖南省將建立三項制度,確保規劃實施。這三項制度是:示範區所有建設項目和用地都必須符合區域規劃、城市群國土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建立省市規劃局長聯席會議機制,8市規劃局接受省建設廳和省長株潭規劃局的雙重業務領導;實行長株潭核心區空間動態管理。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條例》修訂完成後,省政府將出台《條例實施細則》,明確區域規劃的權威性和實施剛性。
湖南省將同步組織修編8市城市總體規劃、啟動「3+5」城市群國土利用規劃,爭取3年內完成。目標
1.形成長株潭三市空間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礎設施完備和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場一體化、產業發展一體化的高效率、高品質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區。
2.形成以長株潭三市城區為增長核、以三市間的快速交通設施(高速公路、快速路、軌道交通)為紐帶的核心區組團,以鐵路和高速公路為發展軸向周邊地區放射的城鎮網路群體。
3.發展成為經濟繁榮、能提高吸納就業能力和有良好的人居環境,污染得到綜合治理、人地關系協調的體現科學發展觀的示範型城市地區。
4.發展成為在華中經濟圈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在國內具有很強競爭力的組群式的特大型城市化地域之一。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規劃范圍內2020年人口規模控制在700-750萬人之間。根據高方案指標預測,核心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規劃2010年達到3757億元以上,GDP增長速度達到13%以上;到2020年增長為4542.81億元以上,GDP增長速度為7.8%以上,三次產業比例到2010年為9:50:41,2020年為5:45:50;三次產業具體指標到2010年一產為198.39億元,二產為1102.19億元,三產為903.79億元;到遠期2020年一產為227.14億元,二產為2044.26億元,三產為2271.4億元。
人均GDP規劃到2010年為4萬元人民幣以上,到2020年達到6萬元人民幣以上。
區域城鎮發展的空間組織
保持和加強以京廣鐵路、京廣高鐵、京港澳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復線、南嶽高速公路、107國道及湘江生態經濟帶為主軸線的突出地位,繼續促進這條軸線的集聚和輻射作用,以這條軸線為核心和紐帶促進三市經濟的一體化。
積極打造兩條次軸線(即以319國道、320國道和上瑞高速公路為軸帶),作為次級密集發展軸帶和主軸線的補充,規劃期內較大幅度地推動沿線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促進區域城鎮的協調發展和城鎮等級結構的改善。
同時,以兩條輔軸(即湘鄉—韶山公路和106國道)為紐帶,聯系和輻射廣大的三市市域地區。最終形成以長沙、株洲、湘潭為核心和中心結點的放射狀城鎮布局,以三縱兩橫(即一主兩次兩輔)的「冉字型結構」支撐起整個區域的城鎮發展空間。
區域城鎮發展的等級結構規劃
長株潭地區城鎮將形成省域中心城市組群(屬於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區域中心城市-重點鎮-一般建制鎮四級結構。
1.第一級——省域中心城市組群
即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是一個由長、株、潭三市城區和若干緊密關聯的周邊組團構成的多核組團式中心城市,共同承擔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含長沙縣城區、望城縣城區、湘潭縣城區和株洲縣城區和若干小城鎮)。
2.第二級——區域次中心城市共8個
一是包括韶山城區、瀏陽城區、寧鄉縣城、醴陵城區、湘鄉城區、攸縣縣城,是本地區省域中心城市以外、具有縣和縣級別以上地域范圍意義的區域性次級中心城市,共6個。
二是包括茶陵縣縣城、炎陵縣縣城等縣域中心城市,共2個。
3.第三級——重點城鎮共48個
一是包括具有省級影響的重點城鎮17個。
二是包括具有地級市市域影響的重點城鎮31個。
4.第四級——般建制鎮85個
在現有基礎上通過行政區劃的適當調整,進行撤鄉並鎮合並而成85個一般建制鎮(對三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建制鎮略有調整)。(小標)實施區域城鄉統籌的城鎮化發展戰略目標
2005年區域城鎮化水平約為45%,2010年約為57%,2020年為60%—62%,考慮暫住流動人口因素,高限設定在65—75%。遠景城市化發展水平達到85%左右。
積極推進城鄉統籌,制定城鄉統籌的城鎮化發展戰略,必須貫徹如下原則:
把加快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和推進城鎮化結合起來,推進工業化。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業作為再次創業的突破口,加快發展農村第三產業。將人口流動與城鄉建設相互結合,形成長期持續的經濟增長點。將農村要素流動和農業發展有機結合,繁榮農村經濟。以城鄉一體化為導向,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形成有利於城鄉統籌推進城鎮化的體制和政策環境。(小標)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人口和用地規模控制指標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空間結構框架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空間結構框架規劃確定為:「以周邊良好的生態環境為背景,以長株潭北、西南、東南三個功能區為主次核心,三市結合部金三角地區為綠心,突出長株潭北核(長沙)的核心地位,城市中心組團、片區組團和小城鎮發育相對完善,區域基礎設施網路發達,各類空間協調發展,區域整體功能互補契合,生態循環良好的特徵型、網路型的城市化地域,概括為一主兩副環綠心的空間結構」。「一主兩副環綠心」的空間結構包括了三個主中心組團、四個次中心組團以及十九片區組團和25個小城鎮組團。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北核功能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北核功能區,即長沙城市功能區,主要包括長株潭主中心長沙河東中心城區、長株潭次中心長沙河西新城(已含雷鋒鎮)、長株潭次中心長沙星馬新城、高塘嶺組團(已含望城區高塘嶺街道)、星城組團(已含白沙洲街道)、含埔組團、坪塘組團、丁字組團(已含丁字灣街道)、撈霞組團以及周圍空間緊密聯系、功能互補的三個鄉鎮,即黃興鎮、烏山鎮、黃金園街道。
北核功能區主要輻射的城鎮則還包括周邊區域內呈空間離散分布的與之功能配套協作的13個小城鎮,即干衫鎮、雨敞坪鎮、蓮花鎮、白箬鎮、新康鎮、靖港鎮、喬口鎮、銅官鎮、茶亭鎮、橋驛鎮、北山鎮、安沙鎮、青竹湖鎮。該功能區屬於城市政府主導發展地區,省級政府主責監管,放手發展,由市級政府自主發展;要求全面執行城市建設標准,引領人居環境品質向較高層次提升,起到區域示範作用,並為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留足用地。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西南副核功能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西南副核功能區,即湘潭城市功能區,主要包括長株潭主中心湘潭河東城區(已含雙馬鎮)、長株潭次中心湘潭河西城區(已含雨湖區的長城鄉、先鋒鄉、護潭鄉等)、昭山—易家灣組團、鶴嶺組團、易俗河組團、河口組團以及周圍空間緊密聯系、功能互補的一個行政鄉,即河口鄉。西南核功能區主要輻射的城鎮則還包括周邊區域內呈空間離散分布的與之功能配套協作的2個小城鎮,即梅林橋鎮、姜畲鎮。
西南副核心功能區屬於城市政府主導發展地區,省級政府實行扶持和政策傾斜,由市級政府自主發展;為促進經濟快速協調發展,實現區域統籌發展,對其經濟社會發展項目提供重點政策扶持,並使其在項目、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享有優先權,通過多方努力,提高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規劃建設水平。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東南副核功能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東南副核功能區,即株洲城市功能區,主要包括長株潭主中心株洲河西城區、長株潭次中心株洲河東城區、栗雨組團、石峰組團、田心組團、荷塘組團、楓溪組團、淥口組團以及周圍空間緊密聯系、功能互補的三個小城鎮,即馬家河鎮、群豐鎮、雷打石鎮。西南核功能區主要輻射的城鎮則還包括周邊區域內呈空間離散分布的與之功能配套協作的2個鄉鎮,即南陽橋鄉和白關鎮。
東南副核心功能區屬於省級政府提供發展指引,城市政府主導發展地區,規劃控制要求是控制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預留足夠的用地。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和檔次,建設優良的人居環境,保護生態環境。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綠心功能區,即三市結合部金三角地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綠心功能區,主要是指三核之間的交界地帶,三市結合部,包括:城南組團(原暮雲組團)、新暮雲組團(已含暮雲鎮)、九華組團以及白馬鎮、跳馬鎮、雲田鎮、仙庾鎮、龍頭鋪鎮、響水鄉、響塘鄉等鄉鎮區域范圍。
該區域是長株潭城市群的「綠肺」,包含區域綠地和生態保育、休閑度假兩類主要功能。其中區域綠地屬於省級政府對資源環境保護進行監督控制、城市政府建設管理地區,原則上進行低密度生態型建設,對城市總體規劃中劃定的區域綠地、各類國家和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等地區,要按照相關法規嚴格保護;生態保育和休閑活動功能區則屬於由省級政府對該地區的發展類型、控制規模和生態環境要求提供發展指引,由城市政府按照指引要求加強管治的地區。
規劃建議省政府在明確綠心范圍和整體功能定位後,進一步委託相關部門編制具體的綠心地區建設控制規劃,以統一指導該地區有序的保護利用和綠化建設。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區空間結構的演進時序
長株潭城市空間形態的演進應以三市城市現狀用地為基礎,逐步向外擴張,總體呈現出三核同步增長,遠期和遠景逐步向綠心發展。
演進態勢、具體空間結構發展時序如下:
1.2002~2010年以長沙中心城區、湘潭城區、株洲城區為核心,採取局部內涵式的緊湊集中發展,引導有序外延,重點建設三市各自環線、三市間公路外環、潭望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動湘潭-株洲聯合發展,搞好湘潭和株洲的路網銜接和空間隔離,預留三核中間地帶的發展空間,為未來多種發展模式提供可能性。
2.遠期(2011~2020年)長沙主要向東發展,並加快向南發展;湘潭主要向北發展,兼顧向東;株洲主要向河西發展,搞好與湘潭的路網和綠色空間的銜接,適度向北,考慮與長沙市東部開發區功能和道路上的銜接。營造三核相向發展的演進態勢和空間框架,在三核中間地帶開辟文化娛樂、旅遊度假和生態保護區域,並保留三核中間地帶與三市原中心城區的隔離空間。
3.遠景(2021~2050年)長沙、湘潭、株洲城區形成三核,並繼續相向發展,逐步形成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為背景的綠心,並在中間鑲嵌若干高品質的新型城市功能區。
長沙:錯位發展的重點是以省會長沙為發展核心和龍頭,分層次、有重點的向株洲和湘潭等周邊地區輻射。將長沙建設成為科技教育研發中心、商務金融中心、區域物流樞紐、服務外包基地、文化娛樂中心和中南地區國際化大都市。要以長沙在湘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為基礎,加快科技教育和研發發展,打造湖南科技教育和高技術服務的高地。商務金融業要以芙蓉路為主軸,吸引世界優秀金融企業來湘發展,打造中部世界金融中心;銀行業要重點推進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改革重組,加速金融現代化,提高金融效率,拓寬金融服務領域,增加服務品種;證券業重點發展企業改制輔導、股權分置改革、上市保薦、私募及並購重組、風險投資等投資業務;保險業重點開發新產品和發展各類公司、機構。物流業重點建設好長沙金霞、長沙空港物流區;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統建設、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建設及物流高新技術建設;以空港快速發展為基礎,以黃花機場為節點,發展高時效、高附加值貨物的多式聯運業務及其設施建設。服務外包業要培育具有湖南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壯大長沙服務外包集聚區,把長沙建成中部地區最大的承接服務外包的基地城市,躋身全國服務外包十強示範城市;重點扶持加快長沙高新區服務外包示範區、青竹湖服務外包示範區等服務外包示範企業,形成一批服務外包龍頭企業。
株洲:要以老工業基地和交通樞紐為依託,重點發展交通運輸、物流配送、研發設計、職業教育、節能環保、信息咨詢、服飾商貿等生產性服務業。依託鐵路交通優勢,構築便捷、互補的物流網路,重點建設石峰物流園、蘆淞商貿物流中心、株洲神農醫葯食品物流中心等;與長沙、湘潭、衡陽、郴州聯手,打造旅遊精品線路,早日實現旅遊資源、產品和市場的一體化;加快職教大學城建設,要將其打造成全國聞名的職業教育基地;加快建設以株洲大橋兩端長江路和建設中路為主的中央商務區,將其建成國際性或全國性軌道交通、服飾、中華文化等論壇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地;興建服飾批發倉儲物流中心,發展零售多業態。
湘潭:要以老工業基地為依託,重點發展與製造業相關的物流配送、科技研發、信息咨詢、電子商務、金融、會展、專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結合湘潭的實際,要重點建設九華創新創業服務平台,積極培育園區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開發建設物聯網項目及服務應用平台。

H. 12月汽車產業政策:規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多方位推進產業升級

[億歐導讀]據億歐汽車統計,2019年12月(12.01-12.31)期間,各地共出台了11項汽車出行產業相關政策。其中,國家層面5項、地方層面6項,內容涉及新能源汽車、汽車流通、汽車製造等方面。

寧夏發布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

12月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寧夏回族自治區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20—2025年)》。方案明確表示,2020年至2025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新能源公交車佔比要分別達到32%、35%、38%、40%、42%、45%以上,每年各市新增及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比重達70%以上。

湖南加強電池回收溯源管理

12月5日,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未按溯源規定在國家平台注冊的相關企業,須於2019年12月20日前完成注冊,未按溯源規定履責的企業,須於12月26日前完成整改。

此外,自2020年1月起,每個季度的第一周,各市州工信局要將本地區上季度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督查情況書面報送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報告主要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國家平台的企業注冊情況,新能源汽車生產與銷售、報廢新能源汽車回收拆解、廢舊動力蓄電池梯次和再生利用等溯源信息上傳情況,回收服務網點建設和相關技術指導信息報備、公開情況,以及督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山東加強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

12月9日,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全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了各地市分充電設施建設「時間表」,到2022年底前,山東全省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到10萬個以上,公共停車場配建的充電基礎設施,2022年年底前占車位比例不得低於15%。所有新建住宅小區應統一將充電基礎設施供電線路敷設至專用固定停車位,或預留擴建敷設條件,與主體建築同步設計、施工、驗收。已建住宅小區應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鼓勵支持業主自建。將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優先安排土地供應。

欽州市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攻堅工作方案

12月12日,欽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欽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攻堅工作方案》。方案提到,將開展四大攻堅行動,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使用示範行動要求機關事業單位新購置公務用車的,新能源汽車佔比應不低於30%;城市公共車輛運營示範。主城區和縣城2020年底純電動公交車佔比不低於45%;同時在在城市物流、快遞、零售等行業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開展物流綠色運輸試點。

青島明確新能源汽車停放服務收費標准

12月13日,青島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關於明確新能源汽車停放服務收費標準的通知》,通知表示,對懸掛新能源汽車綠色牌號的汽車,每天0時至24時,在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實行政府定價管理(不含住宅小區停車場)的同一公共停車場或同一條道路上的收費停車泊位以及青島國際機場停車場內首次停車,免收首個2小時停車費。其中,實行計次收費的公共停車場或道路停車泊位確無計時設施的,應免收首次停車費(不超過4小時)。已免收首個2小時停車費的新能源汽車,不再同時享受該時段免費停車15分鍾的停車優惠。懸掛普通號牌的新能源汽車暫不享受該政策。

天津頒布購車搖號新政,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12月3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印發《天津市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辦法》,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10年。辦法主要從個人與單位指標申請、廢棄指標利用、新能源車指標管理三方面進行了調整。其中,針對個人指標申請,辦法放寬了非天津市戶籍人員個人繳納社保審核條件,允許「補繳」;允許累計繳納社保達到15年且在津退休的非天津市戶籍人員申請指標;支持人才引進,經天津市人社部門認定的綠卡人才、急缺人才等可按照市民待遇申請指標;在單位指標的申請方面,將企業申請增量指標納稅金額門檻由5萬元降低為1萬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金山區特色產業發展指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