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業產業結構由第一產業向什麼產業協調發展
1.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門稱為第一次產業;(農業(指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和狩獵業等) 2.對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門稱為第二次產業;(采礦業、製造業、建築業等工業部門) 3.為生產和消費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稱為第三次產業(煤氣、電力、供水、金融及保險業、運輸業、服務業、公務、其他公益事業和各項事業)
『貳』 如何調整產業結構
一、增強產業結構調整緊迫感
我國一直十分重視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問題,在不放鬆農業基礎的同時,大力促進工業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從重視調整農、輕、重比例關系,到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向優化升級的方向發展。但也要看到,我國的產業結構仍存在著不盡合理的地方。特別是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沖擊下,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狀況更加凸顯,部分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甚至在有的新興產業領域也存在「一哄而上」的現象。如果不及時有效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不僅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會為未來整個產業的有序發展設置障礙。
客觀地說,產業結構不合理,特別是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並不是今天才有的現象,也不是我們今天才遇到的新問題。在改革開放的這30多年中,我國一直都十分重視產業結構的調整,幾乎在不同的時期特別是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
毫無疑問,造成目前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信息不對稱方面的因素,比如,當企業看到未來的市場需求較好而進行投資時,從某一個企業的角度看也許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是由於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就有可能造成多個企業投資產生的生產能力超過未來市場的需求。當然也與我國的土地市場、資源市場、資本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發育尚不健全、定價機制不盡合理等密切相關。
正因為產業結構不合理的成因異常復雜,所以調整起來的難度就很大,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就十分艱巨。比如,對於一些過剩產能的淘汰,可能會涉及到地方財政收入、職工安置、企業轉產、債務化解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淘汰退出機制,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攻堅戰。
二、順應產業結構調整新趨勢
根據我國目前經濟的實際發展階段、資源和環境約束條件、社會進步程度,特別是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將呈現一種新的趨勢,那就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驅動力,以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為發展的兩個車輪,帶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主要依據有以下幾方面。其一,雖然我國進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階段,重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於輕工業和服務業,但是無論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還是以輕工業、服務業為主,將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高效率的集約化的經濟發展方式都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所在,而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提高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滲透程度,利用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從長期來看,這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主要動力。其二,經濟發展史和工業化理論表明,良好的產業結構應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因此,我國工業化發展必須同時兼顧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其三,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都面臨調整、改造和升級的繁重任務,利用技術進步和高新技術等手段是推動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製造業和服務業競爭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必須立足於對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的改造與升級,並在此基礎上發展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這也是提高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要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目前關鍵是以技術進步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和勞動生產率高的現代服務業,使之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同時,還要利用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和現代科技成果推動現代製造業的發展,全面提高製造業的經濟效益和產業競爭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使高新技術和現代管理制度在現代服務企業和現代製造企業中廣泛運用,從而使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成為生產率得到迅速提高、管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勞動者素質和產業國際競爭力得到迅速增強的現代新興產業部門。基於此,有必要針對不同的產業選擇不同的著力點,對於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如農業、紡織、輕工、生產生活服務業等,應著眼於提升技術含量,形成特色工藝和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對於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的高科技產業、裝備製造業,則要通過政策引導,支持自主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對於有利於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性產業,如航空航天、生物技術、高性能計算機晶元、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不僅要加強政策引導,甚至需要財政直接投入,形成自己的「拳頭」產品。
三、多舉措推動結構優化升級
第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重工業輕服務業的思維方式,仍是制約和限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思想根源。面對我國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依靠加大物質資源投入發展經濟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明顯不能適應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種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第二,積極推進傳統服務業的轉型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要大力發展作為商品生產中間投入和中間需求的生產性服務業,充分發揮其產業帶動能力強、輻射面廣的作用。要重點發展以信息、科技、金融、會計、咨詢、法律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整體水準。要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例如需求潛力大的物業管理、旅遊、社區服務、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在充分競爭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技術和現代經營方式,優化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經營效率。還要優化企業組織結構,依託有競爭力的企業,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資主體的大公司和大集團,促進企業聯合重組,實行網路化、品牌化經營。這里有必要強調的是,發展服務業與推進工業化非但不矛盾,而且能夠在更高程度上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因為一方面,隨著產業內部專業化分工的深化,工業越來越依賴於服務業發展的規模和發展的程度;另一方面,信息化是提升工業科技含量、帶動企業經營管理創新、業務流程再造、組織制度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而且,從產業關聯角度來看,工業的發展對服務業提出了日益增強的個性化需求,工業決定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規模和產品結構;工業作為服務業的中間產品和投入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服務業所需的基礎設施、消費品以及生產資料等基本上由工業提供。比如,從產業鏈構成來看,產業競爭力越來越依賴於設計策劃、技術研發、物流等商務服務業的支撐;單純靠擴大加工規模降低成本的空間已經不大,所以未來工業競爭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服務業的發展。因此,通過發展服務業與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有機結合,能夠大力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第三,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一是努力創造和維護有利於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企業遵循市場機制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積極推進全國統一市場體系的建立,通過深化改革,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封鎖,規避產業結構趨同,構建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三是健全企業市場退出機制,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使各地根據比較利益原則發揮地區優勢,從而避免各地區在同一產業上進行低水平重復和競爭。
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通過制定嚴格的產業投資環境標准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從而在環境保護和產業結構優化兩個目標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與此同時,還應通過財政和稅收等手段來引導投資方向和促進投資結構優化,進而發揮其對產業結構調整的信號和導向作用。
『叄』 怎樣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第五篇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展基礎和潛力,按照發揮比較優勢、加強薄弱環節、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的要求,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東中西良性互動,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趨向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第十九章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堅持實施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
第一節 推進西部大開發
西部地區要加快改革開放步伐,通過國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區域合作,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堅持以線串點,以點帶面,依託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線,實行重點開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出境、跨區鐵路和西煤東運新通道,建成「五縱七橫」西部路段和八條省際公路,建設電源基地和西電東送工程。鞏固和發展退耕還林成果,繼續推進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加強植被保護,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強重點區域水污染防治。加強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和建設。支持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強清潔能源、優勢礦產資源開發及加工,支持發展先進製造業、高技術產業及其他有優勢的產業。加強和改善公共服務,優先發展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推進人才開發和科技創新。建設和完善邊境口岸設施,加強與毗鄰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發展邊境貿易。落實和深化西部大開發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西部開發資金渠道。
第二節 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
東北地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在改革開放中實現振興。發展現代農業,強化糧食基地建設,推進農業規模化、標准化、機械化和產業化經營,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建設先進裝備、精品鋼材、石化、汽車、船舶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發展高技術產業。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抓好阜新、大慶、伊春和遼源等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搞好棚戶區改造和採煤沉陷區治理。加強東北東部鐵路通道和跨省區公路運輸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市場體系建設,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擴大與毗鄰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加強黑土地水土流失和東北西部荒漠化綜合治理。支持其他地區老工業基地的振興。
第三節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
中部地區要依託現有基礎,提升產業層次,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在發揮承東啟西和產業發展優勢中崛起。加強現代農業特別是糧食主產區建設,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增強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生產能力,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支持山西、河南、安徽加強大型煤炭基地建設,發展坑口電站和煤電聯營。加快鋼鐵、化工、有色、建材等優勢產業的結構調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支持發展礦山機械、汽車、農業機械、機車車輛、輸變電設備等裝備製造業以及軟體、光電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點建設干線鐵路和公路、內河港口、區域性機場。加強物流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市場體系。
第四節 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東部地區要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率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率先發展和改革中帶動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提高產業素質和競爭力。優先發展先進製造業、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著力發展精加工和高端產品。促進加工貿易升級,積極承接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轉移,提高外向型經濟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加強耕地保護,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資源特別是土地、能源利用效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繼續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的作用,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第五節 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發展
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和財政性投資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加快發展。保護自然生態,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發展學前教育,加快普及義務教育,辦好中心城市的民族初中班和高中班,加強民族大學建設和民族地區高等教育。建設少數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社區,扶持少數民族出版事業,建立雙語教學示範區。加強少數民族人才隊伍建設,穩定民族地區人才隊伍。支持發展民族特色產業、民族特需商品、民族醫葯產業和其他有優勢的產業。優先解決特困少數民族貧困問題,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的經濟社會發展,推進興邊富民行動。繼續實行支持西藏、新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的政策。
第六節 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
健全市場機制,打破行政區劃的局限,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引導產業轉移。健全合作機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協作和技術、人才合作,形成以東帶西、東中西共同發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機制,發達地區要採取對口支援、社會捐助等方式幫扶欠發達地區。健全扶持機制,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加大國家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國家繼續在經濟政策、資金投入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
第二十章 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考慮未來我國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按照主體功能定位調整完善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規范空間開發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間開發結構。
第一節 優化開發區域的發展方向
優化開發區域是指國土開發密度已經較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的區域。要改變依靠大量佔用土地、大量消耗資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模式,把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參與全球分工與競爭的層次,繼續成為帶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
第二節 重點開發區域的發展方向
重點開發區域是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經濟和人口集聚條件較好的區域。要充實基礎設施,改善投資創業環境,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經濟規模,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承接優化開發區域的產業轉移,承接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的人口轉移,逐步成為支撐全國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載體。
第三節 限制開發區域的發展方向
限制開發區域是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弱、大規模集聚經濟和人口條件不夠好並關繫到全國或較大區域范圍生態安全的區域。要堅持保護優先、適度開發、點狀發展,因地制宜發展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特色產業,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引導超載人口逐步有序轉移,逐步成為全國或區域性的重要生態功能區。
『肆』 如何協調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發展
要處理好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協調發展的機制,必須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必須符合我國文化發展規律,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一方面,要積極推進文化與市場經濟、高新技術的結合,努力使產業發展和市場建設相適應,促進體制創新和機制轉換,使文化企業面向市場、增強活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
以增強我國文化產業整體實力為出發點,以文化企業為主體,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科技進步為手段,以政策法規為保障,調整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資、國有文化企業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
『伍』 為什麼說中國大力發展服務業,是產業轉型升級,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的戰略選擇
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效率,關鍵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實現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融合發展。要堅持把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以集聚化、集群化、規模化發展為導向,推動傳統服務業轉型發展,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在產業融合發展中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陸』 產業結構理論
產業結構協調問題是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產業結構協調發展既意味著產業結構本身的協調和優化,也意味著區域之間在產業發展上合理的分工。以區域的協調發展為例,區域是為管理社會、經濟等活動的應用性整體,作為國家領土的一部分,區域有大有小、有強有弱、彼此相連,相互之間存在各種關系。區域之間或區域內部各組成部分之間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各種經濟關系,這種關系和諧則會對區域經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反之,則會產生消極的摩擦和沖突。區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但是,國民經濟卻並不等於各區域經濟的簡單累加。區域經濟協調則會產生"1+1>2"的效果,反之,若區域經濟之間摩擦和沖突不斷則結果往往是"1+1<2"[1]。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一直較大,改革開放以來非平衡發展模式的實施使得這一問題更加突出。
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可以通過產業結構的地區協調來實現。目前正處於轉軌期的我國經濟改革,面臨著錯綜復雜的各種矛盾的干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問題就是其中之一。產業結構區際矛盾的具體表現就是地區產業結構趨同以及由此導致的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地方利益抬頭、產品的過剩與短缺並存、產業過度競爭等,所有這一切都使得我國各種經濟資源的配置遠未達到"帕累托最優"。因此,研究探索產業結構協調的理論,以減少或協調產業發展的矛盾,促進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2產業結構協調的重要性
2.1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在任何社會,只要存在社會化大生產,在客觀上都要求按比例分配社會勞動。對一國來講,整個國民經濟是一個復雜的有機整體,各個部分相互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聯系,並保持著一定的比例關系,因此,國民經濟要實現持續穩步增長,產業之間的發展必須協調,即在再生產過程中,應經常注意保持各部門、各環節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比例關系。這種內在聯系和數量的比例關系可以表現在多個方面,如各個部門和行業之間;每個部門和行業內部各環節之間;同類產品生產的各部門和行業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等,產業結構協調意味著從產業的角度看這些內在聯系和比例關系是協調的。
『柒』 如何實現各區域的平衡與協調發展
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就必須重視和研究形成互動機制的各種因素。從產業經濟學角度來講,最關鍵的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構建創新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互動機制,根據產業經濟和技術結構變化和發展來選擇區域主導產業,適時調整外商投資產業發展政策,處理好外資產業與民族區域產業關系等。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區域經濟互動機制,才能落實區域產業協調發展的整體戰略,才能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產業協調,區域主導產業,協調發展,產業經濟安全 一、構建創新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互動機制的必要性 從產業經濟學的角度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是指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要求通過干預一國的區域產業間資源分配或產業內的產業組織達到該國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目標所制定的政策。 從我國當前產業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區域產業之間存在嚴重的不協調現象。具體表現在: (1)產業政策效應不明顯。例如,我們一直在強調發揮區域優勢,實現產業結構合理的地區布局。然而,這一目標並未實現。各個地區未能將生產活動相對集中在個別具有比較優勢的部門中,地區非專業化傾向使有限的資源被分散的、低效率的使用,產業結構走向趨同化。又如,盡管我們一再強調發展橫向經濟聯系,開展專業化分工與協作,提高規模經濟效益,但並沒有取得什麼實際效果。不斷衍生出規模不經濟的生產企業,突出的是汽車行業遠沒有達到規模經濟的要求。再如,雖然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強調技術進步以及技術結構調整,但它對產業結構調整和完善的作用並不明顯。其中一個重要的突出表現就是,引進的先進技術與國內原有技術無法結合,從而使移入結構形成自我循環的封閉狀態,割裂了產業關聯。 (2)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建國以後,我國地區間人均國民收入差異的變動呈V字形。即在1952-1965年間趨於縮小。1965年以後開始逐步擴大。特別是在1978年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由沿海向內地的逐步推進,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間城鄉間人均GDP差距都在迅速擴大。尤其是21世紀以來。這種地區差距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制定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是完全必要的。正因為如此,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提出了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等新的發展思路和任務。因此,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探索構建創新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互動機制,真正把以區域產業協調發展為核心的經濟社會發展。納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軌道。 二、構建創新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互動機制的基本內容 構建創新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互動機制,是為了體現區域產業間的資源分配和各種企業的某種經營活動而採取相關政策的協調性,因此,它應當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從針對性上看,要針對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實際要求,加強對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的研究與制定工作。主要包括:一是以振興裝備製造業和基礎產業為重點,研究和制定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政策,同時選擇一批有條件的企業做好示範工作。二是制定有關鼓勵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政策,促進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三是繼續做好淘汰落後的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工作,引導工商企業、金融機構及社會的投資方向,制止重復建設,促進我國礦產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開發。 2.產業政策協調發展要具有明顯的層次性。(1)從產業政策內容上看,我們可以把產業政策劃分為兩大類:一是與產業分配資源有關的內容。主要包括產業的一般基礎設施(包括工業用地、產業用的公路、港口、工業用水和供電等)的政策和產業之間的資源分配政策。二是與各種產業組織有關的內容。主要包括與各領域的內部組織有關的政策(產業改組、密集化、縮小開工率、對生產和投資進行調整等)和屬於橫向產業組織的中小企業政策,制定合理的產業協調政策並推動實施。對於已有一定工業化基礎並面臨產業結構高級化任務的後起國家,特別對中國而言,必須建立有效的層次性產業協調政策。(2)從產業政策約束上看,我們可以把產業政策分為五種類型:一是支持性產業協調政策。對提高國家競爭能力、對產業升級起重要作用的特定產業、特定的企業及特定的產品,國家將通過注入資本金、財政貼息、發行債券、債轉股等手段來支持這些行業、企業的發展。二是鼓勵性產業協調政策。對於國家鼓勵的傳統產業改造,以及成長性的戰略產業,國家將給予減免稅收的辦法鼓勵其發展。三是競爭性產業協調政策。國家應從公平的投資稅收政策、嚴格的技術質量標准、規范的反壟斷法規和快速的市場信息服務四個方面創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政策環境,實現優勝劣汰。四是限制性產業協調政策。對污染環境、技術水平落後、嚴重供大於求的產品,實行限制性產業政策,堅決予以淘汰。五是保護性產業協調政策。針對農業和服務業這兩個國際競爭能力較弱的產業,特別是針對一些幼稚產業,可以實施既不違背世貿組織法律框架,又能適度保護我國產業安全,有利於加快幼稚產業以及農業和服務業發展的保護性產業政策。 3.從方向性上看,產業協調發展政策應當具有導向力度。主要是加大對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選擇,主要包括:(1)調整和優化服務行業結構的政策。通過政策的導向效應,達到以市場為取向,企業為主體,技術進步為支撐,優化和調整服務業行業結構,提高服務業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藉助外資進入帶來的示範效應,擴大服務業門類,增加服務業產品,提升現代服務業的比重。要加強對交通運輸、商貿流通、餐飲、公用事業、農業服務等行業的改組改造,積極發展物業管理、旅遊、社區服務、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需求潛力大的行業,大力發展信息、金融、保險以及會計、咨詢、法律服務、科技服務等中介服務行業。(2)加快企業改革調整的政策。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我國有步驟地開放銀行、保險、證券、電信、外貿、商業、文化、旅遊、醫療、會計、審計、資產評估和國際貨運代理等領域,逐步對電信、電力、石油化工、鐵路、民航等具有自然壟斷和公用事業性質的行業進行改革和重組,打破行政壟斷,引入競爭機制,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快國有企業產權結構和治理結構的改革,在不違反WTO規則的前提下,政府通過有效措施,幫助國有企業解除負債率高、富餘職工多、企業辦社會等歷史包袱,除了為數不多的確實需要國家獨資經營的企業外,其他國有企業都向股權多元化的方向轉變。依託有競爭力的企業,國家從授權經營、跨業經營、上市融資和項目審批等方面給予政策條件,通過兼並、聯合、上市、重組等方式,形成一批擁有著名服務品牌、多元投資主體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實行「走出去」的戰略,同時採取靈活的方式,加快服務業中小企業的發展。(3)放寬服務業市場准人的政策。以落實WTO非歧視原則為契機,取消對國內非國有企業的行業准入限制,發展多種所有制形式的服務業,制定鼓勵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服務業的政策,改變服務業部分行業壟斷經營嚴重、市場准入限制過嚴和透明度低的狀況,營造國內各類合法經濟主體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快建立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國內市場。(4)增加服務業投入的政策。加快發展服務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國際競爭力和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有力措施,也是緩解就業壓力的主要途徑和擴大就業的主要渠道。同時國家各級政府都在積極安排一定數量的投資,作為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引導資金和國家鼓勵的服務業建設項目的貼息或補助,更多地吸引銀行信貸資金和社會投入。鼓勵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通過股票上市、企業債券、項目融資、資產重組、股權置換等方式籌措資金。(5)正確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實踐證明,單純依靠市場力量並不會自動地使主導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在這方面,政府就不是可有可無的。在市場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時,政府應該用積極的主導產業政策推動主導產業的發展,以推進整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三、構建創新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互動機制必須注意的問題 構建創新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互動機制既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研究課題,從國內外產業協調發展的經驗與教訓來看,應當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促進全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因此,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在構建創新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互動機制中,要考慮區域經濟和技術結構變化和發展的實際需要。技術進步對區域產業結構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因此必須考慮區域各產業的技術進步狀況以及不同產業技術進步的快慢對區域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和制約,把高新技術產業以及具有改造傳統產業作用的新興產業放在優先地位給予重點支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區域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將使區域經濟發展處於不同的階段;不同階段,區域經濟發展目標和任務不同,區域產業政策也應當隨之不同。要制定出正確、合理的區域產業政策,把握好區域產業政策重點,配合以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及時調整與修改不合理和過時的區域產業政策,是充分發揮區域產業政策作用的根本保證。 第二,在構建創新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互動機制中,要明確區域產業發展各方面支持和限制的重點。我們調整不合理的區域產業結構的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通過加快主導產業的培育和發展,促進區域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以此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從而促使整個經濟快速發展。因此,如何調整區域產業結構、選擇主導產業以及如何加快培育和發展主導產業,應是制定區域產業協調復雜政策時要明確的支持重點。通過規定和調整產業貸款投向、條件、數量、償還期及產業利率,對需要扶持的產業可增加貸款數量、延長貸款期限、實行產業優惠利率。在這方面,可以借鑒日本、韓國為扶持某些產業的發展而制定《振興條例》、《振興法》的做法,同時要制定《區域主導產業的發展法》,從法律上加以扶持和規范。 第三,在構建創新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互動機制中,要適時調整外商投資產業發展政策。構建創新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互動機制,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國內外許多變數因素。(1)從我國國情看,當前最突出的變數因素是外商投資政策對我國產業協調的影響和安全保障問題。進入21世紀,外商在華投資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一是隨著我國對外商投資限制進一步減少,外商來華投資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尤其是隨著入世和進一步的改革開放,具有良好投資環境的中國已越來越成為外商投資的熱點。二是跨國購並、股權轉讓等新的投資方式逐步成為外商投資的重要方式。外商並購中國國有企業的投資大幅增加,經中國政府批准或正在向中國政府申請批準的跨國公司並購中國國有企業的案例逐步增多,個案規模高達數億美元。外資通過控股、參股等進入國內上市公司特別是境外上市公司的投資總額逐年增長。三是跨國公司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向中國產業轉移的步伐加快。特別是日本的集成電路、韓國的家電、歐美的通訊電子類產品的製造企業,加快了向中國轉移生產能力的速度。四是入世後我國加大了金融、電訊、流通等服務貿易領域的對外開放,這些領域已成為中國吸引外資新的增長點。我國政府應當採取切實措施,適時調整產業政策,在鼓勵外商在擴大投資規模的同時,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2)從我國「十一五」目標看,調整外資政策將面臨幾個方面的任務:一是按照WTO多邊規則和我國的承諾,清除或修改與這些規則、承諾相抵觸的貿易與投資制度和政策,如取消對外資企業在出口比例、外匯平衡和國內采購要求等方面的限制。二是建立和完善與國內市場開放以及貿易投資活動市場化進程相適應的宏觀調控體系,如強化利率、匯率和稅率等經濟調控手段、逐步改革與減少外資市場准入審批程序等。三是充分利用多邊框架下能夠享有的制度與政策自主安排空間,在市場機制尚有待於進一步完善的歷史時期,有必要保持利用外資政策的連續性,提高對國外跨國公司的吸引力。這些調整明顯有利於降低外資進入的交易與制度性成本,改善投資環境,對利用外資的穩定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不發達國家來說,國家經濟安全的核心在於民族區域產業安全。如果過度引用外資,不注意引用外資的質量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就有可能影響國家產業安全。
『捌』 如何處理好三大產業的關系
一、三大產業的概念:
1、第一產業是指生產物料材料的行業,直接以自然為生產對象的生產部門,包括:農業,牧業和漁業;
2、第二產業指加工產業,利用基本的生產物料進行加工或出售,包括:採掘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等;
3、第三產業應用廣泛,指前兩種之外的產業,包括:金融、保險、地質普查、房地產、旅遊、廣告等。
二、三大產業的關系:
1、第一、第二產業是第三產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2、第二產業是三大產業的核心,對第一產業有帶動作用
3、第三產業對第一、第二產業有促進作用;
4、正確處理好三大產業關系,有利於經濟協調發展,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三、正確處理三大產業的關系
1、三大產業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並不是說放棄第一第二產業,更不是通過削弱第一第二產業來發展第三產業,
2、發展第三產業,各產業發展的不協調,會導致整體產業結構不合理,滯後和過剩將變成重要問題。
3、農業為工業和服務業奠定基礎,農業和工業為服務業創造條件,服務業發展促進農業和工業的進步,而工業和服務業對農業有帶動作用。
中國目前農業的基礎地位還沒有得到體現,政府對農業的投入力度不夠,至於工業,結構還非常不合理,而服務業的相關法律制度也還不完善,要處理好三大產業的關系,必須加大對農業的投入,促進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強對服務業的管理和規范
『玖』 城市群產業協調發展的益處有哪些
城市群產業協調發展的益處有:
城市功能優化根據城市功能的發展規律,建立合理的城市功能結構和高效的城市功能運行方式。
城市功能結構合理化的3條基本途徑:
A、實現以市場中心功能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發展: (1)城市功能的物質載體是城市產業結構; (2)城市功能優化的基礎是城市產業結構的優化; (3)城市產業結構的優化是城市功能優化的動力和源泉; (4)市場中心功能是城市諸功能核心地位。 (5)城市功能多元化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B、因勢利導地確定和發展城市的主導功能。 (1)突出和發展城市主導功能的基礎是確定和發展城市的支柱性產業; (2)產業群體的構造方式:"鏈條"的直線遞進構造方式和"網路連接"式的循環構造方式。
C、增強城市外部功能,完善城市內部功能。
『拾』 怎樣認識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
(一)2010年世博會對旅遊業的促進作用 世博會不僅對舉辦地旅遊業及相關行業具有巨大的拉動作用,通過「旅遊消費鏈」,還將對舉辦地周邊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力。 上海位於長江之首,上海世博會將產生顯著的周邊聯動效應,帶動華東,輻射全國。2010年世博會更將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給這個魅力無限,前景輝煌的東方明珠注以新的活力。為上海加快旅遊業和會展業的發展以及旅遊和會展的有機結合提供了很好的契機。世博會前後,上海將以獨具特色的會展旅遊,現代都市游和周邊秀美的江南風光游吸引國內外的遊客。據預計,2010年7 000萬人次的參觀者中有30%~35%的人會選擇在華東地區繼續參觀游覽。 如此大的客流量將會促使上海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大幅度提高硬體設施水平以滿足客運要求。屆時,上海浦東、虹橋兩大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500萬人次,建設650公里的高速公路網路,年客運量將達到4 000萬人次;上海旅遊集散中心辟有100多條線路,並將開辟世博會專用的旅遊線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這對旅遊業的發展非常有利。據統計,至2010年,上海旅遊業全年接待入境旅遊者將突破500萬人次,國際旅遊收入和國內旅遊收入均比2002年翻一番,全市旅遊業總收入達2 000億元,旅遊業的增加值增幅超出全市平均增幅,實現持續快速增長。 (二)2010年世博會對高新技術產業的促進 150多年的歷史表明,世博會不僅是展示世界各國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和各行業聚首的盛會,而且還是各國產業技術發展的競技場,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科技與文明的真實記錄。在當今社會,世博會必將進一步展示新一輪的科學技術文明,繼續推動蓬勃的高新技術產業向前發展。 利用世博會的拉動效應和聚集效應,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利用世博會項目建設,優化上海市及周邊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空間布局;借世博會科技交流的平台,增強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科技帶動力和支撐力;通過舉辦世博會,廣攬我國高新技術發展所需人才;利用世博會對相關產業發展的刺激作用,促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服務業的滲透與融合;以世博會展示「中國研發」為目標,激發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社會各界的科技創新活力。 而且世博會的場館建設、通信、城市交通及綠色環保都離不開高新技術的支持。如環保技術、建築節能技術、節水技術、數字通訊技術、網路寬頻技術等等。不僅給高新技術產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還勢必將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巨大發展。通過面向世界進行高新技術的引進與合作,促進人才的匯聚與使用,高新成果的轉化與創新,高新技術產業的重組與合並,上海將逐漸成為高新技術的核心城市,努力推動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高速發展,並且帶來無限商機,為以後全面走向世界創造條件。 (三)世博會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作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具有時代性、獨創性和普遍性三個特點。體現了21世紀城市發展過程中,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觀念。要把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成為一屆最成功、最精彩,最難忘的世博會,不僅世博會本身必須充分體現這一主題,而作為舉辦城市的上海,也必須體現這一主題。 在改善人居環境上,世博效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由於世博會園區通常佔地很大,因此各舉辦城市在修建時,往往將其與大規模的城市改造結合在一起。上海這次也是如此。目前選定的上海世博會園區,原是一些污染比較嚴重的工廠。因此,功能改造後,不僅將一舉徹底拔掉這個市中心最大的污染源,而且將為廣大市民創造高質量的公共活動空間,居民的環境生活質量將由此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二,舉辦世博會,將促進各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綠化、環保、給排水等——進行一系列大規模的擴建和改造,從而將明顯提高所有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便捷程度和舒適程度。 園區建成後的世博園區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形成能源聯供系統,實現多能源的聯合供應、儲存、再循環的局面。這些新能源包括太陽能、硫化鈉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潮汐水能、風能、生物能等。不僅實現節能,而且實現能源再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