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發展農業產業

發展農業產業

發布時間:2020-11-25 03:37:02

1. 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

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氣候溫和濕潤的地方,發展種植業;在地形陡峭的山區,發展林業;在半乾旱地區的草原,牧草廣布,發展畜牧業;在水資源豐富,地勢低窪的地方挖魚塘養魚,發展漁業等.
故答案為: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氣候溫和濕潤的地方,發展種植業;在地形陡峭的山區,發展林業;在半乾旱地區的草原,牧草廣布,發展畜牧業;在水資源豐富,地勢低窪的地方挖魚塘養魚,發展漁業等.

2. 中國農業如何發展

各地借鑒和參考當地優勢農業,走特色農業道路,加強公司加農戶的扶持方式,
誠科信農業策劃

3. 什麼是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現代農業是指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在按農業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劃分的農業發展史上,是最新發展階段的農業。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農業。

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思路和原則

1.突出重點,積極構築現代農業發展框架。發展現代農業是包括農業產業、農業裝備、農業科技、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市場和現代農業主體等六個方面。這六項內容相互聯系,構成一個完整體系。但六個體系不能起頭並進,應分出輕重緩急,突出重點。從淄博市的情況看,重點抓好三大工程建設:一是優勢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集中抓好100萬畝糧食、75萬畝蔬菜、60萬畝林果、20萬畝棉花和150個畜牧養殖標准化生產基地建設,壯大優勢產業。二是打造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群。集中培植100家主業突出、產業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規模效益好的市級龍頭企業和100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現代農業主體。三是加強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按照「資源整合、訂單服務」原則,在全市建立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村村設立農技員,構築現代農業科技支撐體系。

2.集中力量,突破現代農業發展的四大瓶頸。一是著力解決基地小而散的問題,在建設規模化、標准化優勢農產品基地上突破。發揮現有產業特色優勢,在克服「小」和「散」上做文章,在發展規模、標准化上下功夫,把優勢產業、有競爭力的產業做大做強。二是著力解決生產和市場脫節問題,在發展有帶動力的農業龍頭企業上實現突破。依託林果、蔬菜、中葯材和園藝苗木等優勢產業,對現有龍頭企業實行政策扶持,引導工商企業轉型發展,促進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經營,集中扶植一批有規模、有帶動力的農業龍頭企業。三是著力解決服務缺位的問題,在建立農業訂單服務體繫上實現突破。改革開放以來,農業改革第一個是家庭聯產承包,解決土地使用權問題;第二個是產業化,解決產銷對接問題;第三個突破點很可能是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應當用市場化的辦法搞好農戶「訂單服務缺乏競爭力的問題,在發展品牌農業上實現突破。在提高農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從技術、規模抓起,按照有機和綠色農產品標准,通過農民培訓工程,普及到每個農民,逐步形成有規模、有品牌、有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的農業支柱產業。

3.強化措施,增強發展現代農業的手段。一是抓項目。把現代農業建設細化為具體項目,上下凝神聚力,不變調,不松勁,」,從根本上解決農業技術服務需求和供給渠道不暢通的問題。四是著力解決農產品

4. 如何發展農村經濟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明確目標、制定規劃、加大投入,集中力量辦好關系全局、影響長遠的大事。為此,要:(1)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技創新為手段、質量效益為目標,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3)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4)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實施土地整治,增加高產穩產農田比重,推廣節水灌溉,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5)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6)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7)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能力,拓展農業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

5. 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是什麼高質量發展的特定形式

特色農產也發展是什麼?高漲質量發展的特定形式,嗯,這個是農村,現在嗯,農業發展現在國家的政策是很好的。

6. 我國農業法中農業包括什麼產業

農業指種復植業、林業制、畜牧業和漁業等產業,包括與其直接相關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

制定本法是為了鞏固和加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業生產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維護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合法權益,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6)發展農業產業擴展閱讀

第十三條

國家採取措施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和支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發展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

國家引導和支持從事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的企業、科研單位和其他組織,通過與農民或者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訂立合同或者建立各類企業等形式,形成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業發展。

7. 農業發展的趨勢怎麼樣未來十年

數字經濟賦予農業新機遇 農業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把握好數字經濟的歷史性機遇,利用好數字經濟賦能傳統農業的新機遇,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業」,開展電商業務,實現傳統農業的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在提高效率中提高產能和品質,使農業產業獲得更高質量的發展。

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在新一輪信息技術浪潮中,我們國家趕上了互聯網產業發展的腳步。數字經濟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正在深度改變中國傳統經濟結構,互聯網和數字化推動傳統經濟向互聯網經濟轉型升級。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農業產業化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體量達到27.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超過20.3%,顯著高於當年GDP增速,佔GDP比重達到32.9%,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已成為近年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為55%,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發達國家水平,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

其中細分領域中國有四個全球第一:計算機、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一,網路零售全球第一,網民數量全球第一。我國互聯網企業在全球市值最高的15家互聯網公司中佔有6席;在全球十大獨角獸企業中占據一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就是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現時經濟環境下,充分利用數字經濟優勢,推動鄉村社會跨越式發展。

互聯網普及率提高迅速縮小了城鄉間的「數字鴻溝」

我國地域廣闊,傳統社會中城市與鄉村之間信息流動緩慢,鄉村社會發展受制於信息閉塞、教育滯後等因素影響較大。進入信息社會以後互聯網的普及逐漸縮小了城鄉間數字鴻溝,為鄉村社會培育和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撐和條件。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普及率為57.7%;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佔比達
98.3%。我國農村網民佔比為26.3%,規模為2.11億,城鎮網民佔比 73.7%,規模為5.91億;

不同地區互聯網應用的使用率存在明顯差異,體現在應用類型和區域特點上,比如農村地區網民在商務金融類應用與城鎮地區差異較大,網路購物、網上支付等應用差距在20%—25%之間,而對於即時通信、網路音樂、網路視頻等基礎類應用,城鄉網民使用差異率較小,均在10%左右。

特別是國家積極推動的「數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隨著智能手機迭代普及,理論上講鄉村居民上網服務已經不是問題,傳統社會因為空間阻隔帶來的信息封閉、教育滯後等發展困境,今天都相對較好地依託互聯網解決,邊遠鄉村教育信息化設施可以通過「智慧課堂」獲得發達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鄉村居民可以很便捷地多途徑獲得外面世界的信息變革和發展經驗,這給鄉村振興實施中社會培育,提高鄉村社會信息服務和發展水平,為「人的現代化」實現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信息化服務普及、公共信息服務水平通達、網路扶貧開展,讓廣大鄉村居民實實在在共享了互聯網發展成果。

數字經濟發展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新型的電子商務平台

數字經濟已經深刻融入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正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與效率提升的驅動力。長期以來,對鄉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產業收入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網路建設很不完善,以往更多依靠實體性農產品市場來解決銷售渠道建設問題,但互聯網為農產品市場提供了一個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24小時市場」。

如今從早期政府資助扶持的農商網到各種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各大電商集中發力農村市場,帶動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電商銷售產品的結構類型也以耐儲存產品為主導,向冷凍鏈逐步完善下的生鮮產品轉變,近幾年中國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量增長達到50%以上,增速非常快。

2017年電子商務交易額是10萬億元,農產品電子商務達到8000億元,農產品電子商務無疑成為了農產品銷售的最重要交易平台之一,在我國東部、中部、西部等不同地區都獲得了快速增長。此外,江蘇、山東、福建等省份都出現了專業性「淘寶村」,依託互聯網平台和當地傳統資源優勢,發展出具有一定集聚化效應的新產業。

數字經濟提高了農業產業的能級和效率

數字經濟帶給涉農產業更大的影響推動體現在重組產業組織系統,升級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產業的能級和效率。數字經濟以數字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數字技術具有天然的滲透性、融合性和賦能性。作為一種融合性經濟,主體雖屬於實體經濟,但又必須依託數字技術和傳統行業深度融合,藉助數字技術賦能傳統行業,通過新的生產力要素嵌入促進生產效率提高,促進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測算結果,數字經濟融合部分佔比不斷提升,2016年達到76%,日益成為數字經濟的主體。

現如今數字經濟給予了老手藝以新生命,藉助於互聯網平台,老藝人甚至實現了成功地創業,在虛擬空間里建立了自己的眾創空間,老手藝與新創意結合獲得了新生。美國Etsy網站已經成為今天全球最大的一個工藝品聚合電商網站,結合了線上與線下不同社區,實現了老手藝乃至於各種工藝品生產、展示、傳播、銷售一體化,社區活動又成了大家交流心得的場所,促進了手藝文化的傳承發展。2017年Etsy有494123家新賣家加入這個市場,每月新增7萬多家新店,成為Etsy史上新增賣家數量增長最快的一年,手工藝電商的發展繁榮可窺見一斑。這個案例有力地證明數字經濟賦予傳統行業以新的生命,完全可以給鄉村振興提供新的歷史機遇。

總體而言,這輪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必須緊緊把握數字經濟的歷史性機遇,利用好數字經濟賦能傳統農業的新機遇,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業」,開展電商業務,實現傳統農業的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在提高效率中提高產能和品質,使農業產業獲得更高質量的發展。

8. 如何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一是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企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農產品基地建設。版
二是規劃區域化產權業發展。依託農業龍頭企業,建立自屬農產品生產基地,引導標准化種養企業所需農產品,使農業生產區域化發展,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
三是實施品牌戰略。要使產品走得出,叫得響,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增加農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
四是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揮農業經濟發展的橋梁作用。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企業+合作社+基地」的發展模式。使合作組織一頭連著企業,一頭連著農戶。
五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把好農產品生產源頭關,標准化生產,無公害生產。加強農產品檢測,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
六是發展外向型農業經濟。走出狹小的發展空間,走向全國各大城市和地區,發展出口農業。
七是加強政府的引導職能。搭建平台,完善工作機制,激勵機制,科技機制,人才機制,投入機制,環境機制,加強企業與企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溝通。

9. 為什麼要發展農業產業化

農業產業化是我國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下簡稱龍頭企業)集成利用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帶動農戶發展專業化、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主體,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對於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和農民就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發展農業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