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人在文化產業

人在文化產業

發布時間:2020-11-25 03:49:11

Ⅰ 在中國,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有區別嗎

有區別。
區別1:現代與後現代之分。文化屬於現代,文創屬於後現代,前者在中國以工業化(第二產業)為基礎,後者在中國以知識化(第三產業)為基礎,這是由於兩者誕生時機和基礎不同而決定的。

區別2:工業經濟與產業經濟之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把文化產業定義為:「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 「簡而言之,文化工業意指通過工業化和商業化方式所進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生產、再生產、供應和傳播。這里,大規模的要求和經濟上的策略,比其他考慮更為重要。」相反,創意產業是一種知識產業或知識經濟,這一點姜奇平先生最先意識到。他認為創意產業第一理論權威凱夫斯的《創意產業經濟學》的致命傷,是沒有把信息革命內生到創意經濟中,而上海的《創意產業》,正沿著凱夫斯的方向展開。 信息革命的成果,是互聯網經濟,知識經濟,新經濟。我非常認同姜奇平先生的觀點,他是少數對創意產業具有真正前衛理念的人。

區別3:大眾消費與分眾消費之分:文化產業是通過傳統的大眾傳媒進行傳播和消費的,大眾傳媒的受眾主要是大眾,從這種意義上說,文化產業的消費者是大眾。工業化的「機械復制」,導致產品一模一樣,沒有個性,這是與大眾傳媒的受眾相適應的。在大眾傳媒強勢的時代,我們很難分清,究竟「機械復制」導致大眾統一偏好,還是大眾傳媒強化了大眾的統一偏好。大眾傳媒本身的生產,也是「機械復制」的。而在互聯網時代,個體獨立化引發小眾趣味滋生爆發,隨著個體意識的增強,分眾消費會變成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考量。

Ⅱ 將來從事文化產業要做哪幾方面准備

1、理論——文化藝術素養,知識面;
2、管理——能夠對項目進行策劃、分解、實施;
3、賺錢——市場運作能力,將文化項目轉化為財富;
4、政治——對國家政策的理解和運用;
5、人脈——行內人際關系,有借鑒和溝通學習的資源。
6、信心——理順思路、清晰概念、積極投入。

Ⅲ 文化產業包括哪些

1.文化產業的概念
關於文化產業,截至目前世界各國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概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產業的定義,只包括可以由工業化生產並符合四個特徵(即系列化、標准化、生產過程分工精細化和消費的大眾化)的產品(如書籍報刊等印刷品和電子出版物有聲製品、視聽製品等)及其相關服務,而不包括舞台演出和造型藝術的生產與服務。日本政府則規定,凡是與文化相關聯的產業都屬於文化產業,包括傳統的演出業、展覽業、新聞出版業,以及他們稱之為內容產業的休閑娛樂業、廣播影視業、體育業、旅遊業等。美國則根本沒有文化產業的提法,他們一般只說版權產業,主要是從文化產品具有知識產權的角度進行界定的。
2003年9月,我國文化部制定下發《關於支持和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文化產業定義為「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
2004年,國家統計局在與中宣部及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將文化及相關產業的概念表述為「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產業分類仍分為提供文化服務的活動和從事文化產品生產銷售的活動兩個大類。
2.文化產業的范疇及分類
國家統計局在《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編制說明中特別指出,為反映黨中央關於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可將文化產業分為文化產業核心層、文化產業外圍層和相關文化產業層三個層次。
文化產業核心層:新聞服務,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
文化產業外圍層:網路文化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其他文化服務;
相關文化產業層: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顯然,上述分類方法並不是從文化產業發展的角度進行分類,而是按照「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從文化事業發展的角度進行分類的。
基於產業鏈構建原理,我們可將文化產業分為內容產業(上游產業,即內容的創意、設計與製作)、通道產業(中游產業,即文化傳播與銷售服務)、製造產業(下游產業,即文化產品及設備的生產製造)三大類。這一分類方法基本體現了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律和價值取向,即內容產業(上游產業)附加值最高、競爭力最強,而製造產業(下游產業)附加值最低、競爭力最弱。

Ⅳ 學文化產業管理的人前途何在

近年來,隨著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具有專業知識的文化產業管理與經營人才的短缺問題已經成為了阻礙文化產業發展的制約性因素。鑒於此,教育部於2004年首次批准了山東大學、雲南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設置本科類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全國已有50多所高校開始招收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本科學生了。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是一門不同於傳統的文化教育專業的新興專業,它將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文化產業的特殊屬性結合起來,特別強調綜合性、滲透性和學科的交叉性。這一點從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趙興勝的介紹中就能體現出來:「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設立的目標,就是培養具有縱貫古今的文化視野和現代產業理念以及經營技能的復合型文化管理人才,為國家文化資源的有效管理、文化市場的科學運營和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提供高層次的專業人才。」
然而,熱門專業如今變成「冷門」,著實令人尷尬。
資料一
據一項數據顯示, 2006級博士與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再次成為歷史文化學院「專門史」方向的最熱門專業,博士研究生的報名錄取比例為5:1,碩士研究生報名錄取比例也接近於4:1。此外,在最終錄取的近100名碩士研究生當中,初試與復試成績的最高分數又都集中在這一專業上。與許多傳統學科「吃不飽」的招生情況相比,「文化產業管理」這一僅僅開設兩年的新專業無疑是「一枝獨秀」,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熱門專業」。
資料二
據了解,小李是北京一所財經類院校的應屆畢業生,所學的專業是文化產業管理。但到目前為止,工作的事情還沒有著落,還在為找工作左右困惑著,2004年,這一專業才由教育部首次批准在高校開設。小李和她班上的20多名同學是這一專業第一批畢業的本科生。盡管「文化產業有前途、文化產業最缺人」的說法不絕於耳,但落實到小李他們身上,工作特別是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卻並沒有那麼好找。細究個中原因,既有受就業形勢緊張大背景影響的因素,更反映了文化產業人才供給與需求本身的特點。
一個熱門專業的誕生
2004年1月,在壓縮、整頓、合並現有本科專業的大背景下,在各界「破解文化產業人才荒」的呼聲下,教育部破例在全國高校中增設「文化產業管理」本科專業,授管理學學士學位。當年,首批獲准招生的中國傳媒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和雲南大學都招收了這一專業的全日制本科生班,招生人數在20人至60人不等。此後至今,全國又先後有50多所院校獲准設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再加上雖然沒有被批准設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但設立了這一專業方向的學校,文化產業管理可以說已經是遍地開花。
從宏觀上說,這一專業的設立,打破了文化產業人才培養的僵局,突破了以往此類人才多由藝術類院校培養的模式,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產、學、研格局的形成補上了重要的一環。
從微觀上看,文化產業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人才缺口,也使得很多家長和學生對這個專業寄予了很高的熱情。「我們招生情況一直不錯,第一年招了36個人,2006年達到了60個人,去年是68個人,2008年計劃還是60個人。」最早一批設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中國海洋大學文化產業系系主任張勝冰對記者表示。而在2006年,由於受到山東省召開文化產業博覽會的影響,山東大學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與法學類、經濟學類以及工商管理類一起成為了山大19個文科專業門類中錄取分數最高的四大熱門專業。同樣地,在記者采訪到的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有關工作人員也都向記者證實了這一專業的招生情況一直不錯,生源質量也一直呈現提高的趨勢。
在寬與專之間
「學的課程挺多的,藝術類、管理類、經濟類的都學了」小陳告訴記者,「本專業的學生既要必修影視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中國電影市場概論等專業性課程,也要學習文化消費學、文化市場學、文化政策學、文化產業學,還包括財務管理、經濟學、線性代數等經濟類和基礎類課程。」
顯然,相對於外行對這一專業的「看熱鬧」來說,對於設立了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學校來說,能培養出什麼樣的文化產業人才是個更根本的問題。「按照我們的理解,這一專業要培養的是復合型的人才,綜合素質要很高,實踐操作能力要強。」張勝冰表示。據悉其它三家首批設立這一專的業高校采訪中,相關負責人也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復合型」這一概念,覺得這是一個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專業。
通俗地說,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培養的是既懂藝術又懂市場的人才。學生在學習中,不但需要掌握必要的管理學和經濟學知識,還需要培養對文化產品和產業的敏感和把握,而最難的則是將這二者結合起來並應用到實際中去的能力。
從各高校的教學實踐來看,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的既寬且專這一定位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並不容易。「這個專業必須找準定位,因為就名字而言太寬泛了,沒有針對性。」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文化產業系系主任何群對記者表示。與她持有相同觀點的還有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產業系系主任包曉光,「文化產業管理這個專業的面有點太寬了,它相比於其他專業而言特點在哪裡,這是搞這個學科建設的人必須思考的問題。」
大學教授就解決專業面過寬問題,提出一個方法就是在專業下面再設置細分的方向。比如說,首都師范大學的文化產業專業下面就開設了出版、網路媒體編輯、傳播學三個方向,中國傳媒大學也在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下開設了文化經紀人的方向。
的確,作為一個年輕的專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需要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這一點,從各高校關於該專業五花八門的課程設置中就可以看出。而這一新專業掛靠的院系也是各具特色,文學院、傳媒學院甚至歷史學院都可能是它的「婆家」。簡而言之,對於這一年輕的專業而言,學生應該怎麼學、學校應該怎麼教、企業應該怎麼用,一切都還在摸索之中。
「缺人」和不要應屆生
「我們找工作有點茫然,好多地方不知道這個專業,還有好多地方只要有經驗的。」 小陳說道。一位反復強調不要透露學校名字的老師對記者說,「不過現在還沒到簽約的高峰期,最後的情況怎麼樣還不好說。」據了解,從目前的情況看,就業形勢並沒有當初想像的那麼樂觀。
在大學生就業已成為社會問題的今天,就業率幾乎成了很多學校和專業能否生存的「標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亦是如此。在記者采訪到的學校中,今年畢業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學生,除去考研的1/3外,剩下的都面臨著找工作的壓力,而目前簽約率並不高。「很多文化企業乾脆就不知道這個專業,感覺上文化產業在國家這個層面上挺熱,但是在企業這里似乎還沒熱起來。」何群老師解釋道。
「我知道這個專業,我們也可能會嘗試招一些這個專業的學生。」北京保利演藝經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張小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過,她同時還強調,企業找人考慮最多的其實就是兩個字:實用,而不是專業的名字,也不是學歷的高低。「我們很看重學生的實習經歷,更看重他們對這個行業的敏感度和認知度。」
另一位來自北京派格太合環球文化傳媒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總監徐先生則直言:「我們去年招了不少應屆畢業生進公司,但是效果很不好,他們的動手能力也有問題,學校給他們的就業培訓也不足,現在留下的很少。」但他同時也表示,這不僅僅是學生的原因,「這個行業整體就沒有做好接納大量應屆畢業生的准備,因為實際上這個行業還是一個小圈子,它留給新人學習的機會和時間並不多,而且它需要從業者具有大量的行業資源,包括信息、人脈等。」
文化產業用人的這一特點,已經被很多學校意識到了,「我們的學生參加的很多招聘會都不要應屆的學生,他們大多也缺乏培養人才的意識。」何群老師說道。是否有從業經驗,成了橫亘在學生和工作之間的一座大山。
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的怪圈,「根據我們對江西、安徽、湖南三個省文化企業的問卷調查,他們是缺人才的,而且是很缺人才。」張勝冰老師表示。但顯然,從企業反饋的信息來看,他們對招攬文化產業專有人才的意識並不強烈。
這種現狀使得很多學校都意識到了加強學生實習的重要性,「我認為解決培養和就業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產學研結合,學校和企業間應該加強合作。而在業界對這一專業了解不夠的情況下,我覺得政府部門應該幫忙架設這個溝通的橋梁。」
可以為這一觀點佐證的是,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有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學校給他們的學生提供了不少的實習機會,現在學生的就業前景還不錯,還有好幾個自己開公司創業的。
同時,另一個制約了學生就業的問題則更為根本,那就是我國文化產業的規模並不大。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的企業大多以中小企業為主,且多以民營為主,變動性也很大,在很多學生的觀念里,去這樣的公司工作「不算工作」,他們也大多不會把這個看作是一個穩定的職業。

Ⅳ 文化產業是什麼

文化產業」是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在《啟蒙辯證法》( 1947 年)一書中率先使用的概念。他們特別強調:「文化產業必須和大眾文化嚴格區分開來。文化產業把舊的面熟悉的東西熔鑄成一種新的特質。在其各個分支中,那些適合大眾消費的產品,那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消費特性的產品,或多或少地是按計劃生產的。某些分支具有相同的結構,或者至少說是彼此互通,它們被置於一個幾乎沒有差別的系統之中。正是通過技術手段以及經濟的和管理的集中化,這一切才有可能實現」。應該說,文化產業的大規模發展使審美的商品屬性昭然若揭,並使審美生產與消費呈現出規模化的效應。[1]

文化產業,這一術語產生於二十世紀初。最初出現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之中。它的英語名稱為Culture Instry,可以譯為文化工業,也可以譯為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影響了人民對文化產業的本質把握,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看文化產業有不同的理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文化產業的定義如下: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從文化產品的工業標准化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再次消費的角度進行界定。

文化產業是以生產和提供精神產品為主要活動,以滿足人們的文化需要作為目標,是指文化意義本身的創作與銷售,狹義上包括文學藝術創作、音樂創作、攝影、舞蹈、工業設計與建築設計。

Ⅵ 以馬斯洛人的五種需求層次理論解釋文化產業發展在社會經濟發展浪潮的必然性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
生理需求:對食物、水、空氣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這類需求的級別最低,人們在轉向較高層次的需求之前,總是盡力滿足這類需求。一個人在飢餓時不會對其它任何事物感興趣,他的主要動力是行到食物。即使在今天,還有許多人不能滿足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管理人員應該明白,如果員工還在為生理需求而忙碌時,他們所真正關心的問題就與他們所做的工作無關。當努力用滿足這類需求來激勵下屬時,我們是基於這種假設,即人們為報酬而工作,主要關於收入、舒適等等,所以激勵時試圖利用增加工資、改善勞動條件、給予更多的業余時間和工間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來激勵員工。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樣,在安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之前,人們唯一關心的就是這種需求。對許多員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現為安全而穩定以及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勵的人,在評估職業時,主要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滿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員認為對員工來說安全需求最重要,他們就在管理中著重利用這種需要,強調規章制度、職業保障、福利待遇,並保護員工不致失業。如果員工對安全需求非常強烈時,管理者在處理問題時就不應標新立異,並應該避免或反對冒險,而員工們將循規蹈距地完成工作。
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系的需求。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後,社交需求就會突出出來,進而產生激勵作用。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這一層次是與前兩層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層次。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影響員工的精神,導致高缺勤率、低生產率、對工作不滿及情緒低落。管理者必須意識到,當社求需求成為主要的激勵源時,工作被人們視為尋找和建立溫馨和諧人際關系的機會,能夠提供同事間社交往來機會的職業會受到重視。管理者感到下屬努力追求滿足這類需求時,通常會採取支持與贊許的態度,十分強調能為共事的人所接受,開展有組織的體育比賽和集體聚會等業務活動,並且遵從集體行為規范。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別人按照他們的實際形象來接受他們,並認為他們有能力,能勝任工作。他們關心的是成就、名聲、地位和晉升機會。這是由於別人認識到他們的才能而得到的。當他們得到這些時,不僅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同時就其內心因對自己價值的滿足而充滿自信。不能滿足這類需求,就會使他們感到沮喪。如果別人給予的榮譽不是根據其真才實學,而是徒有虛名,也會對他們的心理構成威脅。在激勵員工時應特別注意有尊重需求的管理人員,應採取公開獎勵和表揚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別強調工作的艱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頒發榮譽獎章、在公司的刊物上發表表揚文章、公布優秀員工光榮榜等用段都可以提高人們對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自我實現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的目標是自我實現,或是發揮潛能。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要滿足這種盡量發揮自己才能的需求,他應該已在某個時刻部份地滿足了其它的需求。當然自我實現的人可能過分關注這種最高層次的需求的滿足,以致於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點支配地位的人,會受到激勵在工作中運用最富於創造性和建設性的技巧。重視這種需求的管理者會認識到,無論那種工作都可以進行創新,創造性 並非管理人員獨有,而是每個人都期望擁有的。為了使工作有意義,強調自我實現的管理者,會在設計工作時考慮運用適應復雜情況的策略,會給身懷絕技的人委派特別任務以施展才華,或者在設計工作程序和制定執行計劃時為員工群體留有餘地。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假定,人們被激勵起來去滿足一項或多項在他們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更進一步的說,任何一種特定需求的強烈程度取決於它在需求層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層次需求的滿足程度。馬斯洛的理論認為,激勵的過程是動態的、逐步的、有因果關系的。在這一過程中,一套不斷變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著人們的行為,這種等級關系並非對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這樣的中層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順序因人而異。不過馬斯洛也明確指出,人們總是優先滿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實現的需求則是最難以滿足的。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闡明人們究竟會重視那些目標,也說明了那些類型的行為將影響各種需求的滿足,但是對為什麼會產生需求涉及得很少。這些理論也指出,大多數人都存在著較高層次的需求,而且只要環境不妨礙這些較高層次的出現,這些需求就能激勵大多數人。
許多的研究表明,高層管理人員和基本管理人員相比,更能夠滿足他們的較高層次的需求,因為高層管理人員面臨著有挑戰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他們能夠自我實現,在另一方面,基本管理人員更多地從事常規的工作,滿足較高層需求就相對困難一些。而且需求的滿足根據一個人在組織中所做的工作、年齡、公司規模以及員工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生產指揮系統的管理人員在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方面比科室人員感到更大的滿足,雙方在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上的差距最大。
在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方面,年青員工(25或以下)的要求比較年長的員工(36或以上)更強烈。
低層次的管理部門和小公司的管理人員比在大公司工作的管理人員更易感到需求得到滿足。
事實表明,個人和組織中的事件能夠而且確實能改變需求。組織中的習慣做法會強烈地影響許多高層次需求的產生並給予滿足。例如,根據過去勝任工作而給予的晉升能夠激發員工的尊重需求。而且,隨著管理人員在組織中的發展,安全需求逐漸減弱,而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則相應增強。下面是需求層次理論的主要研究發現的概括:
需求可以認為是個人努力爭取實現的願望。
只有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高層次需求才能發揮激勵作用。
除了自我實現,其它需求都可能得到滿足,這時它們對於個人來說,重要性就下降了。
在特定時間內,人可能受到各種需求的激勵。任何人的需求層次都會受到個人差異的影響,並且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

Ⅶ 文化產業管理的就業方向。

文化產業管理的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既能從事文化產業管理方面的理論研究,也能在宣傳文化系統、文化管理部門和文化產業各個行業(如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旅遊、藝術演出、文化貿易與投資、文博事業等)的綜合管理層中,從事相關的實際工作,也能到海關、銀行等部門從事國際文化貿易管理及文化投資咨詢等工作。

Ⅷ 文化產業在本質、運行和發展上有哪些特徵

本質:
1、文化產品具有商品和公共品雙重屬性
2、文化產業的本質在於文化的市場化和產業化
3、文化產業的知識密集性
4、文化產品的可復制性
5、文化產業邊界的不確定性
6、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性
運行:
1、文化生產成為當代社會大生產的新的組成部分
2、文化生產運行的重性
3、文化產業運行對技術的高度依賴性
4、文化產業的高滲透性
5、文化產業發展的高風險性
發展:
1、 文化產業結構的高度化
2、 文化產業組織集群化、網路化,企業組織扁平化
3、經濟文化一體化
4、文化產業的全球化趨勢

Ⅸ 簡述文化產業 地位

(一)文化產業及其地位和作用
關於文化產業,根據2004年我國制定的《文化及相關產業指標體系框架》文件及《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的文件, 可作客觀、翔實的描述分類:
1.文化產業核心層:包括新聞、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電影、文藝表演、文化演出場館、文物及文化保護、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群眾文化服務、文化研究、文化社團、其他文化等。
2.文化產業外圍層:包括互聯網、旅行社服務、游覽景區、文化服務、室內娛樂、游樂園、休閑健身娛樂、網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產品租賃和拍賣、廣告、會展服務等。
3.文化產業相關層:包括文具、照相器材、樂器、玩具、游藝器材、紙張、膠片膠帶、磁帶、光碟、印刷設備、廣播電視設備、家用視聽設備、工藝品的生產和銷售等。
根據以上文化產業分類,我們可以認為,文化產業的地位和作用表現在:
首先,文化產業具有文化傳承、傳播的導引功能,關系社會的文明、進步,體現國家的「軟」實力。
其次,文化產業提供基本的精神文化、娛樂消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不斷提升生活品質。
再次,文化產業要求相關產業提供物質和技術條件,推動技術創新的深化,藉助原始性創新、集成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競爭優勢。
(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1.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傳承中華文明,復興民族文化的需要。一個民族的崛起,歸根結底要從文化的復興上表現出來。隨著時代的進步,燦爛的中華文明所蘊含的人類智慧,不斷顯示璀璨的光華。民族文化產業的興盛擔當著民族文化復興的重任。
2.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人類對物質生活追求的過程中,對精神家園的追尋從未停止過,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對精神文化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創造高品位的精神文化產品,既是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內在要求,也是和諧社會建設的迫切需要。
3.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推動經濟轉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中,面臨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的考驗,適時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提高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意義重大。

Ⅹ 什麼是文化產業與文藝傳播以及這個專業的發展潛力

文化產業是一個富於生成力的概念,也是一個引起廣泛爭議的概念。產業與工業在英語中是一個詞即instry,按照英國人的理解,產業一詞含義十分寬泛,它已經失去了與工廠和製造的聯系(雖然它總是保留了與「熟練的」緊密聯系的含意,但決不僅僅限於製造),並且現在可以適用於任何產生或多或少相似性產品的系列活動。作為當代社會、文化與經濟生活中的一個影響廣泛的關鍵詞,文化產業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其外延也在不斷延伸。文化產業成為一個在歷史中拓展變易的概念,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富於包容力的綜合概念,同時它也是一個有著巨大生成力的開放的創新理念。
從總體上看,文化產業可區分為作為哲學政治觀念的「理論-意識形態文化產業」和作為經濟制度、發展模式的操作性應用性文化產業兩大部分。學院派的理論工作者主要關注觀念形態的「理論-意識形態文化產業」研究;而社會經濟實踐操作者和研究者則更關注與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的應用文化產業的探索。

與學院派傾向於對文化產業所產生出來的產品內容進行分析不同,西方應用文化產業的理論和研究是直接從其文化產業的實踐中總結和生發出來的,傾向於對文化產業的生產、流通、傳播過程的探討;學院派理論側重於意識形態,而後者則側重於經濟運作;前者所使用的概念多為哲學、政治學、文學話語,而後者所用的概念多為經濟學、社會學和管理學名詞,如產業、版權、節目、就業、管理、生產、傳播、貿易、市場、份額等等。
文化產業這一概念的轉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參與擬定政策的那些人的推動,西方有關這個題目的早期的學術論著,除了極個別的之外,大都傾向於追隨阿多諾,把議題集中於文化商品的大眾消費所帶來的文化的和社會的負面影響。英國學者賈斯廷•奧康納(Justin O』Connor)認為,是學術界之外在政府或其他藝術機構任職的那些所謂「知識掮客」(knowledge intermediaries)促進了這一概念的發展。這些「文化掮客」包括界限不很清楚、各式各樣的「顧問」以及在嚴格意義上的學術領域之外也從事一些研究工作的那些人。比如許多企業顧問中的專家;介於文化管理和文化生產之間的「藝術顧問」,從事於制定政策、新聞采訪偶爾也寫些學術文章的知識分子和政府人士;被排除在正規的學術研究之外的那些為制定政策提供參考的學者...

「Culture Instry」這個術語,現在通常翻譯成「文化產業」,但也可以翻譯成「文化工業」。

「文化工業」是特奧多爾•阿多諾(Theodor Adorno)和馬克斯•霍克海默爾(Max Horkheimer)創造的術語。他們是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1947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了兩人合著的《啟蒙的辯證法》,正是在這部著作中首先使用了「文化工業」(Kulturinstrie)這個術語。

在這部著作的草稿中,阿多諾和霍克海默爾使用的是「大眾文化」(Massenkultur)這個術語。但是,大眾文化的倡導者認為,大眾文化是流行藝術的當代形式,彷彿是從大眾本身產生出來似的。為了區別於這種解釋,他們用「文化工業」代替了「大眾文化」這個術語。他們指出,「文化工業」是憑借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大規模地復制、傳播商品化了的、非創造性的文化產品的娛樂工業體系。

從阿多諾和霍克海默爾論述文化工業的文章標題《文化工業:欺騙大眾的啟蒙》就可以看出他們對文化工業的否定態度。在他們看來,文化工業具有這樣一些特徵:

(1)文化產品的商品化

文化工業的產品是作為在市場上銷售的商品而被生產出來的。阿多諾1963年在《文化工業再思考》中指出:「文化工業的全部實踐就在於把赤裸裸的贏利動機投放到各種文化形式上。」「文化工業帶來的新東西是在它的最典型的產品中直截了當地、毋庸喬裝地把對於效用的精確的和徹底的算計放在首位。」簡單地說,文化工業的目的就是賺取利潤。

早在阿多諾和霍克海默爾提出「文化工業」這個概念之前一百年,巴爾扎克已經看出了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文化產品的商品屬性:「在書店老闆的眼裡,書不過是低價收進,高價售出的商品,同頭巾店老闆看待頭巾一樣。」(《幻滅》)

(2)機械復制

「文化工業的技術從一開始就是擴散的技術,機械復制的技術」(《文化工業再思考》)。文化工業是採用現代技術手段大批量地復制文化產品,生產出來的是標准化的文化產品。

音樂作品的每一次現場演奏都是不同的,即便由同一個人指揮、由同一個樂隊演奏也是如此,但每張錄音唱片都是相同的。不僅如此,文化工業的機械復制特徵還表現在內容的類型化、名目不同的作品的雷同,比較典型的代表就是好萊塢的類型電影。

(3)單一化

文化工業採用機械復制技術,實行標准化生產,結果就是文化產品的單一化。霍克海默、阿多諾曾經這樣描述文化工業的結果:「現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電影、收音機、書報雜志等是一個系統。每一個領域是獨立的,但所有領域又是相互聯系的……從宏觀上和微觀上表現出來的統一性,說明了人民所代表的文化的新模式:即普遍的東西特殊的東西之間的虛假的一致性。在壟斷下的所有的大眾文化都是一致的,它們的結構都具有工廠生產出來的框架結構,這一點已經開始明顯地表現出來……電影和廣播不再需要作為藝術。」(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的辯證法》,重慶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113頁)

文化工業體系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復制機器,由這種體系生產出來的文化產品具有模樣一致,內容雷同的特點,藝術的唯一性、獨特性在文化工業生產中是沒有多少地位的。文化工業需要藝術家,但藝術家在文化工業中必須服從資本的需要,必須服從賺錢的需要。

(4)平庸化

文化工業是面向大眾文化消費的,文化工業把娛樂消遣作為主要價值加以實現,便造成精神快餐式的消費模式,這不僅把文化推向單調平庸,而且把大眾也推向單調平庸。按照一個模子鑄造出來的文化商品使這種商品的消費者也變成了同一模式的人,單調平庸的文化把人也推向單調平庸,成為「單面人」。

(5)強迫性

霍克海默與阿多諾的在《啟蒙的辯證法》中對文化工業最集中的批判就是它對預期接受者的強迫性,他們認為,文化工業的典型做法是「不斷重復」、「整齊劃一」,使「閑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製作人提供給他的東西」。現代社會正是「通過不計其數的大批生產和『大眾文化』的機構,把因襲守舊的行為模式當作自然的,令人尊敬的合理的模式強加給個人」,履行著操縱意識的職能。

法蘭克福學派對文化工業和大眾文化抱著批判和否定的態度,他們不承認文化工業對傳播文化的積極意義,但他們對文化工業的批判,確實也揭示了文化工業的一些基本特徵。

閱讀全文

與人在文化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