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產業發展與布局

產業發展與布局

發布時間:2020-11-25 04:27:05

Ⅰ 區域農業發展與產業區布局

浙中、浙西南區域具有承東啟西的經濟傳導功能,是「長三角」和東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區經濟輻射的重要通道,經濟發展與產業空間布局主要集中在杭金衢、金麗溫高速公路和鐵路沿線交通走廊地帶。從農業發展目標與功能定位分析,本區域今後要成為浙江省乃至「長三角」最大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區以及重要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從本區地形地貌和農業資源特徵分析,浙中地區具有走廊式構造盆地、階梯式層狀地貌和對稱式分布的土壤,平原、丘陵、山地齊全;浙西南地區以中低山為主,山地面積廣大。因此,根據浙中、浙西南區域這一特徵,結合農業發展目標和功能定位,可以將本區域劃分為兩個農業亞區(圖版Ⅹ-4)。

1.浙中綜合型農業亞區

根據本區所處區位條件、資源特徵和產業優勢,農業以維護中部丘陵盆地生態環境,發展綠色農業、特色農業為主,重點發展高山蔬菜、花卉苗木、畜禽、水果、茶葉、中葯材、食用菌、竹筍、綠色無公害稻米、水產品等特色優勢產業,提升浙中地區農業產業水平。

2.浙西南生態型農業亞區

本區是甌江、飛雲江、鰲江、靈江等水系的發源地,也是下游平原地區重要的生態保護屏障。因此,農業將以維護生態平衡,發展綠色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為主,積極打造浙江省的「綠谷」,重點發展食用菌、竹(筍)業、中葯材、茶葉以及特色經濟林果等特色優勢產業和產品。

Ⅱ 區域農業發展與產業區布局

從浙東南沿海區域農業資源和社會經濟特徵分析,本區港灣眾多,島嶼、港灣相互交錯,陸域地貌以濱海平原、丘陵山地階梯式向內陸延伸,同時區內擁有溫州、台州兩大中心城市,以及溫黃、溫瑞兩個沿海平原。根據《溫台沿海產業帶農業發展規劃》,本區域農業發展將以產業化、外向化、特色化和綠色化為方向,積極打造溫台地區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區,加快建設農業塊狀經濟群,形成一批在省內乃至國內市場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農業產業,逐步把本區域建成特色優勢農產品產業區、生態農業示範區和外向型農業生產區。因此,依據上述發展目標和戰略定位,結合本區域區位條件、農業資源和社會經濟條件以及農業發展方向,可以將全區域劃分為:沿海灘塗、島嶼漁旅型農業亞區、東部平原外向型農業亞區、南部平原都市型農業亞區、北部丘陵山區特色農業亞區、西南部丘陵山區生態型農業亞區(圖版Ⅹ-3)。各亞區農業發展總體定位與方向見表10-2。

表10-2 浙東南沿海城郊型、外向型農業發展區

Ⅲ 什麼是產業布局

產業布局可以通俗的理解為產業規劃

產業規劃就是對產業發展布局,產業結構調整進行整體布置和規劃,產業結構就是指三大產業結構。

我區產業規劃現狀及思考
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我區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離不開產業規劃的重要指導作用。進入「十一五」時期,我區經濟開始進入工業化中期,也是新一輪快速發展時期,但目前產業規劃的滯後制約了我區國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突破規劃瓶頸,成為了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
一、我區產業規劃現狀及問題
近年來,我區先後制定了一系列產業發展規劃,如「十五」計劃中的各產業計劃、夷陵區新型工業化規劃綱要、夷陵區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夷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戰略、夷陵區綠色資源產業化開發規劃等,為指導我區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我區產業規劃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影響和制約了我區經濟發展。
1、規劃工作未得到足夠重視。從近幾年全區的發展來看,我區產業規劃工作一直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大多數人在思想上認為規劃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有的產業規劃制訂也是應付上級要求,沒有認真組織實施。
2、整個國民經濟產業規劃體系還不健全。由於種種原因,我區目前許多產業規劃還是空白,各行業主管部門習慣於用年度工作計劃和文件去指導產業發展,與市場經濟和全區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產業規劃體系尚未建立。
3、產業規劃之間的銜接不緊密。從「十五」時期以來的我區經濟發展來看,我區經濟發展經過短暫的調整期後,又步入新一輪快速發展期,同時也是困難挑戰制約加劇期,「四大瓶頸」對加快發展制約作用日趨明顯,加快全區產業發展規劃的制訂和完善工作刻不容緩。現在我區產業規劃相互之間,產業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城鎮建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之間缺乏銜接與統一,有的還存在一些矛盾。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糧食生產之間、開發區發展與土地利用之間、我區產業發展方向與全市產業布局之間等都存在一些矛盾和沖突。
二、對策及建議
1、提高對產業規劃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市場對產業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政府的宏觀調控不能放棄。制訂產業發展規劃是政府的基本職能,也是政府各項經濟和行為的前提和依據。區委二屆三次全會已提出要著力突破「四大瓶頸」,消除加快發展的制約因素。區政府在部署「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中,安排了農業、工業、旅遊、物流、信息等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各部門正在編制相關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各行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樹立科學編制規劃,以規劃指導產業發展的現代管理理念。
2、建立健全我區產業發展規劃體系。針對我區目前產業規劃編制工作嚴重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體系尚未建立的現狀,當前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結合全區「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抓緊制訂和完善國民經濟各產業發展規劃,重點抓好全區「十一五」農業發展規劃、工業發展規劃、現代流通業發展規劃、房地產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的制訂,形成較完善的全區「十一五」國民經濟發展規劃體系。二是完善重點行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根據區委、區政府確定的產業發展重點和我區國民經濟實際情況,完成農業中柑桔、茶葉、畜牧三大產業發展規劃,磷礦資源綜合利用規劃的編制;完成全區旅遊總體規劃修編。為全區國民經濟發展重點行業制訂詳細的發展目標、措施及政策保障,指導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三是迅速啟動夷陵經濟開發區發展規劃制訂工作。為了把開發區打造成名副其實的省級開發區,成為全區最具有潛力的產業發展平台和經濟龍頭,必須以科學的規劃指導其發展。要以發展目標、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布局等為重點,制訂科學的「一區五園」發展規劃,在未來5至10年把開發區建成有夷陵特色的現代化經濟技術開發區。
明確產業規劃制訂要求,強化規劃實施保障。制訂出科學的產業發展規劃,一是要加強研究,理清產業發展思路;二是發揚民主,提高社會參與度。在規劃編制的各個環節,採取多種形式,保障人民群眾了解和參與規劃編制的權利。健全規劃咨詢制度,組織專家隊伍,完善咨詢形式,形成規范的規劃決策咨詢機制。三是規范程序,依法編制規劃。國務院《規劃編制條例》出台後,各類規劃都要嚴格遵守。四是銜接協調,形成合力。各產業規劃要與相關的規劃相銜接,下一級規劃要與上一級規劃相銜接。規劃銜接要遵循下級規劃服從上級規劃,專項規劃服從總體規劃,同級規劃相互協調的原則。五是強化深度,增強可操作性。規劃必須有具體項目和指標。在加強重大問題研究、理清發展思路的同時,還要做好重大工程的篩選和指標論證工作。研究提出引導行業樹立正確發展觀、促進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指標,成為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手段。
目前規劃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規劃、輕實施的現象,一些規劃制訂時轟轟烈烈,制訂出台後便無聲無息,在以後的產業發展中必須嚴格按照規劃實施,在重大產業布局、發展方向、重大工程論證上政府要按照規劃切實做好指導協調工作,確保我區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Ⅳ 從經濟普查看二三產業布局與結構

國家統計局發布了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主要數據。通過這次普查,摸清了我國二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及布局,以及我國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的現狀和各生產要素的構成,查實了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小微企業和高技術產業(製造業)的發展狀況。已經公布的經濟普查數據,為我們全面理解中央對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表述、分析以及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相關要求,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考。
以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為例,原先地位作用較弱的私營企業異軍突起,表現了很強的增長勢頭。2013年末,全國共有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34.5萬個,從業人員603.3萬。其中,國有企業的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分別為1.0萬個和55.7萬人,分別佔2.9%和9.2%;私營企業的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分別為19.6萬個和225.3萬人,分別佔5.7%和37.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中,國有企業平均每個法人單位的人員規模是55.7人,私營企業的平均規模為11.5人,從這樣的數據對比中可以體會國有企業的實力和私營企業的活力。
過去5年中國經濟變化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不是各種「總量」的「做大」,而是產業結構的持續改進,以及這樣的持續改進對未來變化的預示。
第三產業比重的不斷提高,是產業結構優化的最大特點。2013年末在我國二三產業中,第三產業的法人單位數佔比由2008年的69.0%提高到74.7%,從業人員佔比由2008年的42.4%提高到45.9%。第三產業內部結構也在發生一些趨向於「產業升級」的變化。2013年與2008年相比,全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批發和零售業的從業人員所佔比重由6.9%提高到9.3%,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從業人員所佔比重由1.2%提高到1.6%,房地產業的從業人員所佔比重由2.0%提高到2.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從業人員所佔比重由2.8%提高到3.7%,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從業人員所佔比重由1.6%提高到2.3%。
製造業「腿長」、服務業「腿短」是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普遍存在的問題。2013年末我國二三產業全部從業人員中,第二和第三產業分別佔45.7%和54.3%。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第三產業規模的擴大和結構的優化,是一個值得期待和給予政策關注的過程。未來第三產業的發展,既能為中國經濟發展動力和活力的釋放提供空間,也能為中國居民消費擴大和升級提供產品來源,同時還能為第二產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提供催化服務。

Ⅳ 義烏小商品城的產業布局和發展

不小商品城的產業全國出名,所有的批發都去義烏小商品批發,所以他以後地攤生意發展,他能有很好的發展

Ⅵ 區域農業發展與產業區布局

獨特的區位抄條件和農業襲自然資源特點,使得浙東北農業區具有發展都市型、外向型農業的優勢。根據《環杭州灣產業帶農業發展規劃》,本區域農業發展將以都市化、產業化、國際化、綠色化為方向,主動融入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都市圈,力爭成為接軌「大上海」都市農業的前沿區、外向型農業發展的領航區、農業與農村現代化先行區、生態農業建設的示範區。奠定其在全省農業中的核心和龍頭地位。

依據發展目標和戰略定位,結合區域區位、農業資源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可以將全區劃分為6個農業亞區(圖版Ⅹ-2),即杭州城市生態農業亞區、嘉湖都市農業亞區、寧紹創匯型農業亞區、舟山沿海島嶼生態漁業亞區、東部丘陵山區生態型特色農業亞區、西北部丘陵山區生態型特色農業亞區。各亞區農業發展總體定位與方向見表10-1。

表10-1 浙東北都市型、外向型農業發展區

Ⅶ 嘉定新城的產業發展與布局規劃

以嘉定新城主城區產業現狀為基礎,實現主城區由工業性城區向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為主導的綜合型城區的良性轉變。
(一)第三產業
以完善主城區服務功能為基礎,以增強主城區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力與吸引力為目標,促進第三產業擴大領域,提升層次,完善功能。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
(二)第二產業
優化用地布局、提高土地收益,梳理整合現有工業用地,培育和發展清潔型、廣就業的都市型工業,積極推進嘉定市級工業區(南區)的建設。對規劃區內與城市功能布局不符和對環境產生較大影響的工業企業,分步驟、有計劃的進行整治。嘉定新城主城區規劃范圍內現有大部分工業用地將得到整合與梳理,集中建設市區級工業區(南區)。規劃在集中城市化地區保留都市型工業。適度發展樓宇型工業。
(三)第一產業
合理調整規劃區內農業生產布局,加快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以休閑旅遊為主的體驗農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Ⅷ 美國和印度在產業發展及其布局的相同之處

全球三輪產業轉移?!這話,你那來的?!全球產業的轉移都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啊!不存在你說的(全球三輪產業轉移)吧?!比方,我們國家大張旗鼓現在要進行的產業升級,其實就是在做產業轉移!我們國家現在正在悄悄地從主要以高耗能的產業向低耗能的產業去轉變!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很多的會破產,也會有很多的作大或興起,大城市會出現服務業大發展的現象! 還有的因為不能作到自己的產業升級,被迫會把產業轉移到比中國落後的國家去(像印度,越南,南美,等等)

閱讀全文

與產業發展與布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