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台灣產業發展

台灣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5 04:37:38

A. 台灣工業發展的特點

台灣經濟奇跡的基礎其實農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國民政府「以農業扶植工業」的政策

先是在農業方面做了一些重大改革措施

自民國38年實施三七五減租、40年公地放領、42年實施耕者有其田等措施後,開始展開一連串的工業培植計劃,一面開辟交通,開發電力,一面鼓勵民間企業以發展紡織工業為重點,亦即食、衣二項民生建設列為首要之務,自民國40年美國經濟援助之後,42年開始第一期四年經濟建設計畫,政府訂立了獎勵投資條例,技術合作條例,加工出口區管理條例等,引進技術、資金、 再結合土地和勞力,於是我們的工業開始起飛

民國46年第二次四年經濟建設計畫

民國50年第三次四年經濟建設計畫

直到民國54年第四次四年經濟建設計畫,美國宣布中止美援

另一方面從就業人口結構來看

光復初期,農業部門就業人數占總就業的60%以上。

40年代初期,就業人數中農業所佔比率仍高達56.7%,服務業佔27.0%,而工業僅佔16.3%。至49年,農業所佔比率下降為50.2%,工業上升為20.5%,服務業提高為29.3%。

50年代農業部門對勞力的吸收漸臻飽和,農業就業人數增幅已較前減緩,乃大力發展勞力密集工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至59年,就業人數中農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的比率下降為36.7%,工業及服務業分別上升為27.9%及35.4%。

從人力的結構更可以明顯看出農業與工商業的興衰對比

另外找到一篇文章也很值得參考

其中提到了「進口替代」政策

或許這正是您所要的答案

踩著農業向上發展的工業

瞭解了國家從戰後,透過各種制度與機構,以當時農業經濟的兩大中心,稻作及蔗作為主軸,剝奪農家生產剩餘的手段。前面也稍微提到,這些剝削農家而來的成果,使政府掌握糧食並藉著壓低米價而壓低工資,以及賺取外匯進口工業原料,是工業發展的重要關鍵,所以說農業部門的發展成果,經政府制度性的剝奪後,被轉移到工業部門,是促成今日台灣的工業化的基礎所在。接下來,我們仔細看看:被剝取的農業剩餘是如何被轉移到工業、促成工業發展;而工業發展過程中美援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1背景--外匯危機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台灣一下子增加了近兩百萬的人口,使得原本混亂的經濟狀況更加惡化,通貨膨脹、糧食不足、外匯短缺等等。50年代起,經過改革幣制,通貨膨脹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經過農地改革的農業,也迅速從戰後復原,生產力並有所提升,糧食壓力減輕。然而,外匯短缺的問題依然存在,缺少外匯,政府既無法進口工業生產的設備及原料,進行工業復原與生產;也無法進口民生必須品,供給島內遽增的人口,對執政當局而言,缺少外匯,無法進口軍事設備等防禦資料,更對政權產生最大的威脅。

2進入「進口替代」發展時期

A「進口替代」

50年代起,美援陸續來到台灣,雖然美援背後,主要是為防堵共產世界的軍事意圖,而美國也必須協助受援國的經濟發展,使受援國能夠自立地應付軍備支出,避免超額的軍事負擔,也拖垮美國自己。所以,除了表面上平均一年一億美元援助,美援勢力,更在台灣的經濟政策上扮演引導決策的角色,使台灣得以發展工業化,並以自身的經濟成果支付軍事費用。五0年代起,台灣一方面在外匯短缺的背景,一方面為配合美援要求,而展開『進口替代』的經濟策略:主要重點是,以大量米糖及其他農產或加工品出口,賺取外匯;以及,為減少外匯需求,採取關稅保護、限制進口,並扶持國內生產民生必需品為主的輕工業發展。1953年,國民政府實施第一期的四年計畫,發展『進口替代』,就是第一期經建計畫的中心內容。緊接著,1957年實施的第二期四年經建計畫,主要也延續『進口替代』策略,所以說兩期的經建計畫期間,或整個50年代通常被稱做『進口替代時期』。

進口替代策略,的確有效地為政府解決外匯問題,並扶植了國內的製造民生必需品為主的輕工業,從50年代台灣經濟的進口結構的變化,即擴大生產資料與工業原料的進口,減少消費品出口,特別是消費品的進口比例減少很大,從1952年占進口總額的的20%,下降到1959年的7%。

以發展內銷市場的進口替代工業,之所以有顯著成效,自然少不了各種具保護性質的國家政策來推動,貿易與匯兌政策尤其重要。例如制訂外匯配額優先次序;採用不利出口的復式匯率與進出口連環制;此外為抑制進口而採用的進口數配額、高關稅;以及為節約進口原料外匯以及為防止過剩投資而限制設立新廠等等。在這樣的背景之下,50年代輕工業的發展主力是農產品加工和棉紡業,另外,當時的重化學工業雖然只佔整體工業生產的25%左右,但是生產率有相當程度地提升,其中的石油、煤製品更漸漸地嶄露頭角。

B進口替代時期的公民營事業發展

(1)糖業、電力與肥料--五0年代公營事業的三大巨頭

公營事業是國民政府從殖民政府接收而來,五0年代作為發展工業中的戰略基礎並主導成長的產業部門是糖業、電力、肥料。其中,糖業是賺外匯的主力,占出口總額的49%,重要性可以想見。再者,電力事業做為能源部門,是供發展的基礎關鍵,所以成為政府投資的最大重點,五0年代投注了最大比例的美援資金在上面,例如1954年,電力投資佔了69.1%的美援資金,1952到1964年並完成了15個電力開發項目,主要供給肥料工業,其次鋼、鋁、紡織和水泥等等。最後看看肥料工業,肥料對農業,尤其糧食生產的重大影響,前面也有詳細說明,五0年代肥料年產約20萬頓,供應30%的島內需求,也發揮了進口替代的功能,1960利用美援增設新廠,就迅速地擴大生產規模1964年,自給率攀升到79%。

綜合五0年代的公營事業發展特色,一方面就是支撐工業發展的基礎,一方面則是相當依賴美援資金。公營企業的資金來源65%是依賴美援,事實上,如果電力沒有美援是不可能進行開發,沒有電力,肥料工業也不可能開發,少了肥料,農業會受影響,另外,各種輕重工業也不可能順利開展,由此可見,美援對進口替代時期的作用有多重大。

(2)民營事業的四大主角--食品、紡織、水泥、造紙

工業化初期,食品與紡織是發揮進口替代作用的主導部門,是台灣也是一般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台灣的特點是,食品工業有他的歷史基礎,紡織業是戰後從大陸遷來的,若說到紡織業遷台後隨即迅速竄起,本書另外有詳細說明。

至於水泥與造紙,是拜台灣的自然資源之賜。當然無論哪一種產業,都少不了政府政策的保護。

C美援協助下的剩餘轉移

縱使初期主要是軍事意圖,但美援對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相當大,幾乎可以說,少了美援,不知台灣是否可以創造所謂的『經濟奇跡』!當然必須強調的是,美援絕對不是美國愛做慈善事業---一切都是了美國自身的軍事以及經濟利益著想!

從使國民政府初步穩定政權的農地改革來說,在改革辦法的擬定與政策的實行工作等技術協助,美援在台重要執行機構之一的農復會都會派專家參與、指導,並且在經費方面補助國民政府,例如補助改革計畫需要僱用人員的人事經費,最多高達3萬3千多人,可以說,少了美援或農復會,台灣很難在短期間內完成農地改革。

而農地改革的完成,使地主階級解體,對國民政府而言,不僅消解本土的反對勢力,更容易就個別農家進行剩餘的剝削;對農民而言,改革後,農民能夠擁有自己的土地,相當程度地激勵他們的生產意願,提高農業生產力。說到生產力的提升,美援透過農復會提供技術,如品種改良、栽培技術革新以及農葯與農機具的購買補助等等,對提高生產力相當重要。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點是,美援初期不但提供進口肥料,更著重對化學肥料工業的投入與建設,以促進農業發達生產,並且為了協助在美軍佔領下的日本解決糧食以及外匯不足,要求政府簽訂中日貿易協定,採取以貨換貨,即台灣的稻米輸出日本,並交換肥料進口,為了讓台灣有更多的米可以輸出日本,農復會除了協助稻米增產,美國又以美援農產品來減少台灣的稻米消費,而農民遭剝削徵收的稻米出口後,換回的肥料又讓政府得以進行,再剝自己一層皮的肥料換谷制。從直接提供肥料、要求中日易貨到投資肥料工業生產的過程來看,沒有美援的支持,國民政府也無法順利進行肥料換谷制。

再說到農業技術改良、機械化以及肥料使用,既幫助生產力提升,還造就多餘農業勞動力,為工業發展初期,『進口替代』時的輕工業提供勞動力;而農業生產發達,農家所得提高、生活改善的結果,又能夠提供消費市場給正值發展的輕工業;加上農業生產提高和政府制度性地收奪米糖,用以出口賺外匯,進口工業生產資料;政府掌握糧食又以低量價政策壓低工資水準。

總之,美援透過農復會在經濟發展策略中扮演『橋頭堡』角色,首先通過農地改革消除地主勢力和散地權,改變農村結構,鞏固農村秩序;然後引進農業技術,並使農業部門的勞動力與資源轉移至工業部門,因應工業發展需求。

工業成功、農業成仁

總之,進口替代策略的成功關鍵,是50年代在美援協助下,經政府對農業蓬勃發展的剩餘進行制度性剝削,並移轉而扶植了工業發展,在進口替代期間,政府高喊的口號就是『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只是,農養工的成績斐然,還被稱為『經濟奇跡』,而後半句『以工業發展農業』,無人聞問,可以說是完全失敗了。

B. 台灣 的「5 2」產業發展計劃

台灣從來就沒有所謂秩序井然的五年計劃或五年規劃~
所以也不知匿名題主哪聽來的52計畫~
台灣現在聽到"52"這個數字,大都只會連想到台灣的棒球巨炮鋒哥的背號.

C. 20世界90年代開始,台灣重點發展以電子工業為主導的產業是()A.農業和農產品加工B.出口加工工業C

20世紀台灣經濟發展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60年代前,台灣經濟以農產品加工工業和紡織工業為主,60~70年代,吸引外資,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80年代後,高新技術和重工業發展迅速.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台灣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故選:C.

D.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台灣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什麼被稱為台灣的蛙谷

您所提問的問題,答案應該是「新竹科學園區」。

「新竹科學園區」位於新竹市,有台灣科技搖籃、台灣矽谷、之稱。

E. 台灣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其主導產業為①技術密集型產業、②勞動密集型產業、③原料密集型產業,請按先後

台灣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60年代前以原料密集型產業為主,60~70年代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80年代後,高新技術和重工業發展迅速,以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
故選:D.

F. 台灣的IT產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1971年爆發第一次能源危機,之前做的紅紅火火的台灣加工出口區,讓毫無任何天然資源的台灣台灣面臨著成本節節升高的窘境。。。
台灣當局意識到產業面臨著必須升級,才能保持高度的經濟成長動力,著手開始規劃~~

於是在台灣當局的主導之下1980年新竹成立科學園區落成,專門提供「體積小」「高附加價值」的電子產品的廠商作為研究生產中心

選址新竹是因為在日本殖民時代,台灣第一個科研中心「聯合工業研究所」,就是設在新竹地區,再加上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都在新竹「復校」,在台灣清華和交大和台灣大學是讀理工科學子們的第一志願校,而畢業的校友多半留學美國,學習校尖端的科技,人才供給豐沛。。。

再加上台灣當局提供非常大的優惠政策,就這樣吸引4成學有專長的「海歸」和6成的外國高科技公司的入駐。。。

當然,入駐的海歸所創立的公司,只要公司賺錢,除了豐厚的獎金之外,另外還可以獲得「股票」的獎賞(當時台灣股市欣欣向榮,一張股票就等於一年工資的N倍),科技新貴一詞由此而生

就這樣,前仆後繼的台灣理科工程師們投入24小時待命的IT產業中,終於把新竹科學園區做成台灣矽谷~~~

G. 90年代後,台灣重點發展產業是什麼

以電子、資訊產業為主的工業是台灣經濟結構的主體,並不存在產業的空洞化.

H. 台灣文化產業概況

台灣把文化產業稱為文化創意產業。台灣有關文化創意產業概念的提出,是基於這樣的現實:經過亞洲金融風波之後,台灣的社會經濟面臨全面轉型,為了適應電子製造業向大陸轉移的發展趨勢,提出了「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觀點,期待以文化創意來提升整個台灣的製造業,推進台灣的社會經濟發展。

在台灣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社區總體營造」計劃非常值得關注。可以說,正是這個計劃奠定了台灣目前文化產業的發展格局。所謂「社區總體營造」計劃,即通過社區自主提案,實施文化設施基礎調查,了解社區文化歷史脈絡以及目前的發展狀況,然後進行整體規劃發展和設計,並由政府給予相應的資助和指導。文化產業的發展因此獲得了生長空間,形成了自下而上、民間主導的文化產業發展主脈。與此相關的另一特點是,利用文化創意的理念,對傳統的歷史文化遺存項目進行保護和開發,使其成為文化消費和文化產品加工的基地,比如在考察中所見的彰化縣董坐石硯藝術館、台北縣木雕工藝坊和台北市龍山華夏文化區,其基本模式都是利用本土化特色資源進行產業化開發。雖然它們中的個別有官方補貼,但主導者一般都以民間為主。以台北市龍山華夏文化區為例,該區總面積1萬多平方米,這是一個利用歷史古建,通過對台灣街區場景的再造而開發的集藝術、旅遊、休閑和餐飲服務等功能的綜合消費場所,它以懷舊的主題,實現了產業化的升級改造。由此可見,無論是園區還是基地,其內容建設都離不開創新性的創意設計,否則就是空殼。另外,還需具有「復制的真實」,而非虛假的真實,要想取得這樣的效果,更不能忽略細節的營造。這些,正是目前肇慶端硯文化產業需要關注和思考之處。

寬容尊重,展示多彩文化。台灣社會開放,為各種文化形態留存和生長提供了沃土,文化現象豐富多彩,經過整合包裝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台灣本土文化觀光產品,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台灣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台灣當局對台灣少數民族劃定相對獨立的的居住區,鼓勵保留並協助挖掘、發揚台灣少數民族特有的飲食、服飾、語言、耕作方式、建築風格、歌舞形式,甚至開辟了台灣少數民族電視台。同時,給予相當優惠的扶持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台灣少數民族居住區面向遊客開放,形成了十多個異彩紛呈的台灣少數民族文化旅遊區,既避免傳統文化在現代文明沖擊中流失湮滅,也有效地解決了台灣少數民族的就業收入;二是近現代歷史文化,台灣當局將荷蘭殖民時期、清朝統治時期、日治時期、蔣氏治理時期等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歷史遺跡、名人故居、領事場館、陵園紀念堂稍加修復,原樣保存,配以解說系統和必要的旅遊服務設施,面向居民和社會開放,形成了點多量廣的歷史文化觀光旅遊點,讓歷史記錄真實地保存與再現,也極大地增強了台灣人文景觀的吸引力;三是宗教文化,台灣宗教信仰自由,尤其是佛教十分盛行。各財團法人、家族興建和信徒捐建的寺廟遍布全島,有「廟比人多」之稱。這些寺廟建築風格各異,造築精美,投資巨大,且都有較好的地方人文景觀和宗教文化支撐,免費向遊客開放,使之成為台灣文化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為探視台灣本土文化藝術的重要窗口。

台灣的文化產業發展有不少成功之處,但缺陷也很明顯,主要是有的文化部門過度的商業化色彩對文化本身有侵蝕;有的文化產業整體規劃不到位;私人佔有的文化遺址缺乏合理的社會機制推動發展等。

I. 台灣服裝產業發展背景是什麼有哪些消費特點和貿易特色

台灣的服裝紡織業可以說是我們大陸地區的縮影。

J. 台灣不同歷史時期發展什麼工業

清朝時期:設立台灣省之後,清朝政府開始在台灣發展近代工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具備一定規模,使得台灣變成當時中國比較進步的省份
日本殖民時期:日本佔領台灣後,為了配合整個日本的發展需要,決定日本本土發展工業,台灣發展農業,尤其是糖業和橡膠等。工業發展較為落後。
1945-1960年代,國民黨敗退台灣後,為了鞏固政權,便因地制宜,在鼓勵發展農業的同時,積極鼓勵工商業的發展,以便積累資本。
1960-1980年代,台灣由農業完成了工業改變。從加工貿易變成了工業出口地區。
1980-,此後的台灣,工業基礎雄厚,開始發展高科技精密產業,產業的升級使得台灣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閱讀全文

與台灣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