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正確認識媒介產業的屬性和特點
中國傳媒業由單一事業屬性向兼有產業屬性的雙重屬性之轉變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一方面它是轉型期中國傳媒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轉型期中國實行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的一些私營報業曾經作為企業經營,有過一段引人注目的經營發展史。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像《申報》、《大公報》和成舍我的《世界報》系列這樣有影響的報業經營實體,積累過一些有益的報業經營與管理經驗。
新中國成立後,一開始,國家承認報紙的這種企業屬性,實行允許守法的私營報業存在的政策,而且對公營報業也鼓勵開展經營,以謀求自身發展。在國家政策的推動和扶持下,全國報業經營工作取得明顯進展,據有關資料顯示,到1951年,全國省級以上報紙已基本實現自給自養。
但隨後,政府便開始將私營報紙進行公私合營,後來又完全實行公有制,取消了所有的私營報紙。當時雖然私營報紙被取消,但一些公營報紙還在進行有限的經營活動。然而到了60年代中期,隨著國家政治形勢的變化,報紙的意識形態屬性被過分強化,傳媒的經營活動就此完全中斷。
我國傳媒業等到重新啟動企業化經營的車輪,已是20多年後的事情了。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帶來了國家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在1978年底,便出現了人民日報社等首都8家報社聯名向財政部要求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經營方針的報告。這個報告成了中國傳媒業由單一的事業性屬性向兼有事業性和產業性雙重屬性轉變的標志性事件。
報告的核心內容在於希望政府能夠允許傳媒按照企業的運作方式,實行企業式的經營和管理。這種管理方式,強調傳媒業作為事業單位的性質不變,但可以從事一定的經營活動。
財政部很快對報告做出了批復。財政部的批復,不僅為這幾家報紙啟動了開始企業經營的車輪,而且實際上是向全國打開了媒介企業化經營的一道門縫。
但是,中國傳媒業的經營實現真正意義的企業化,從而獲得快速發展,則是從1992年中共十四大確定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後才逐步開始的。1996年6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快第三產業的決定》中,把報刊經營管理列入第三產業,成為我國報刊進入產業化改革階段的一個標志。傳媒業企業化管理、市場化經營和產業化運作的大門就此敞開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原先計劃經濟體制下事業經費由政府統一劃撥,新聞產品(報紙、雜志)也由黨政部門統一派訂的事業管理方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需要。政府的撥款逐年減少,最終「斷奶」的時間已給出期限,這就等於逼得傳媒業不得不面向市場,考慮如何順應市場去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問題。中國傳媒業的產業屬性及特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的。
轉型期中國傳媒業的產業屬性的形成,同社會轉型後傳媒社會功能的轉變也有著直接的關系。
從歷史上看,中國的傳媒業一直有著明顯的意識形態屬性和特徵。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媒業從誕生起就是作為一種「思想武器」存在的,毛澤東稱之為拿筆的「文化軍隊」。在這種理念和指導思想下,傳媒業始終把自己看作是黨和政府實現其政治理想、歷史使命和當前任務的輿論工具,強調其思想宣傳和輿論導向功能。這也正是轉型前中國傳媒業始終是單一的事業性屬性的根本原因。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經濟要發展,社會要進步,使傳媒業必須考慮如何充分滿足社會與公眾的各種信息需求,如何實現自己作為信息媒介的生存價值,發揮自己的社會功能,開始重視發揮自己在信息傳播、文化娛樂,以及經濟與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功能。
中國傳媒業在社會功能上的這些變化,逐漸衍生出了傳媒業的產業屬性。因為正是這些多樣化功能的形成,使得傳媒業有了適應市場需要,作為產業經營,實現社會化生產,追求經濟效益的價值與條件。
中國傳媒業事業性和產業性這兩個屬性之間是一種互為補充、相互制約的關系。事業屬性決定著傳媒業基本的存在形式、行為方式和根本的利益方向、工作原則,產業屬性決定著新聞事業長遠的生存基礎和發展潛力。它們形成了一個復雜的綜合體系,各自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又制約著對方的存在方式和發展狀況。我們要注意全面和正確地體現這兩個屬性所內涵的積極功能,發揮它們的有效作用,以使新聞事業能夠健康、全面的發展。
媒介的產業化運作程度將越來越高,媒介的產業屬性也將被更加重視。
媒介產業的運作。媒介的產業屬性及其「利益組織」的特點,集中表現在媒介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取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獲取利潤以保持媒介的生產與擴大再生產。媒介產業化使每一個媒介無可避免地面對著媒介市場問題。媒介市場,實際就是媒介、媒介的受眾和媒介的廣告商所有關系的總和。媒介的產業化運作程度將越來越高,媒介的產業屬性也將被更加重視。
「事業性質,企業化運作」是傳媒業雙重屬性的具體運作模式。雖然這一模式造就了中國傳媒業的10年繁榮,目前它卻深深地困擾著中國的傳媒業。
傳媒業作為事業單位,卻得不到政府財政撥款,少數媒體有一點財政支持,也是象徵性的,媒體必須自己去打拚市場,自己養活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傳媒業作為事業單位,卻得不到政府財政撥款,少數媒體有一點財政支持,也是象徵性的,媒體必須自己去打拚市場,自己養活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作為企業,中國傳媒必須自負盈虧,依法納稅(營業稅、所得稅一項都不少)。為此全國近萬家媒體(約2000家報紙,約2000家電台,約3000家電視台,約3000家生活時尚、新聞財經類雜志)都齊步走向市場,以廣告收入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其中電台、電視台95%以上收入來自廣告,報刊除發行收入外,98%收入來自廣告。廣告市場僧多粥少,競爭之激烈近乎殘酷。
但是,傳媒業卻享受不到企業的任何權利,不能自主經營、自主決策;它們的發展除了自我積累、銀行借貸之外,不允許有業外資本注入。中國的傳媒是產業卻不允許產業化,是獨立法人卻不能獨立行事,實行企業化管理卻不能企業化。中國的傳媒業就處在這樣一個只有義務,沒有權利的尷尬境地。
㈡ 簡述媒介產業的本質特徵
1媒介存在於傳播活動之中是傳播的過程產生了‚傳者‛、‚受者‛這樣不同的身份角色‚媒介‛則作為中介和渠道得以存在從這一意義上說‚媒介‛是個抽象名詞。而談到某類具體媒介我們指的不僅僅是它作為一種傳播物質載體的單獨存在而是涵納了與此物質載體相關的技術、人員、組織、社會資源以及一整套與之相關的流程機制等。
2媒介不是一個靜態的存在它‚處於傳播過程的每個環節並與整個傳播過程融合在一起‛其作用的發揮具備動態性、過程性。媒介的意義與價值
就在於它在此過程中為傳播授受者所構建的傳受關系以及基於這種傳受關系所生發出來的後續效應。
3歷史的發展已經推進到一個‚泛媒介‛時代。泛媒介時代‛表徵的絕不僅僅是路牌廣告、燈箱廣告、車載媒體、樓宇媒體這些新的媒介載體形態而是一種深層的媒介理念變更(傳統的5W傳播模式遭遇空前挑戰、媒介的碎片化拼貼及其帶來的傳播內容與傳播環境的割裂、電子媒介
在使得社會地點和物質地點相分離後社會場景的重新配臵對人們行為方式和身份觀念的影、時空分離導致的社會關系的脫域disembedding和再植入reembedding的可能連同社會關系的反思性定序和再定序、個人作為多種媒介復合傳播的接受主體、商業利益對於媒介擬態環境的滲透、由此帶來的媒介和社會新景觀及其對傳媒經濟的影響。
4. 不同媒介之間的關聯性、延展性和互動性都不斷增強傳媒運營必須基於這種視野和思路去開展活動。
㈢ 中國傳播媒介的發展史
中國近代報業在競爭發展的歷史嬗變過程中,無不與國際傳播的大背景密切相關。「所謂國際傳播,表現更多的是利用大眾傳播的交流,即特 定的社會集團通過印刷傳播(報紙、書刊)或者電子傳播(廣播、電影、電視)面向受眾的社會范圍最廣的傳播。」[1] 而信息的國際傳播交流地位,往往與一國的國力興衰有關。近代的中國,被動接受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話語,西方傳教士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面紗,攜媒介經營理念以虛偽面孔出現,但內質卻是赤裸裸的文化滲透;19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外國媒介資本規模及其強勢話語霸權的沖擊,我國近代報業幡然醒悟,改良派與革命資產階級報業紛紛出籠,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運作模式與近代國際接軌。而國際傳播並非現代媒介外部生存環境的專有詞,它和近代的「西學東漸」一脈相承,在中國報紙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它一直為媒介提供了豐富的時代背景,也深刻影響著中國近代報業匯入世界傳媒潮流的進程。
中國近代報業時間范疇界定
中國近代報刊的時間范疇,一般認為是從1815年(《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在馬六甲出版)到1915年(《新青年》雜志在上海出版)。[1]我國國人獨立創辦報刊,最先是艾小梅於1873年在漢口創辦《昭文新報》,但此報存在時間很短。隨後,1874年1月,由我國第一個報刊政論家王韜在香港主持創辦《循環日報》,同一時期,報人容閎在上海創辦中國大陸第一份由中國人主辦的中文報紙《匯報》。對此,關於中國近代報刊產生的時間頗有爭議。倪延年、吳強先生在其編著的《中國現代報刊發展史》中提到:「雖然,從19世紀初就有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大陸創辦了中文報刊,但畢竟不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報刊,稱之為中國近代報刊似乎稍失嚴密。而以艾小梅、容閎、王韜等人為首創辦的第一批中文報刊,則不是勢單力薄就是遠離大陸,故難以從中國近代報刊的社會作用角度來認識。我們認為:中國近代報刊產生的實質性標志應是康有為等人於1895年在北京創辦的中國大陸最早的政論性雜志《中外紀聞》。當然,這一標志的出現不是突發性的和偶然的,而是先人們(包括外國人和中國人)創辦報刊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自19世紀50年代起在香港、廣州、上海、漢口、福州等地由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批中文報刊,可以看作是中國近代報刊的開端,同時也是中國資產階級報刊的萌芽。」[3]
倪、吳兩位學者的觀點表面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深究其觀點卻存在三個方面值得商榷:一是關於中國近代報刊產生時間的表述前後矛盾和含糊,既認為19世紀90年代是產生的實質性標志,又認為19世紀50年代是中國近代報業的開端,同時在該書的第9頁提到「中國近代報刊的發展歷史基本上與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歷程相一致,即當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具有積極進步意義的前期階段時,中國近代報刊也處於上升時期」;二是在理解「中國近代報刊」時,把「中國(人)」作為創辦者主體,而從客觀歷史來看應把「中國(人)」做作為地域性主體,這樣就不會割斷報業發展流程中的歷史聯系,畢竟「中國近代報刊」與「近代中國報刊」的內涵不同,如果是後者,則倪、吳觀點姑且可以自圓其說,但這樣會有悖報業歷史發展事實;三是在外國傳教士創辦報刊過程中,其報紙形式和內容逐漸趨向中國化,且有的報紙吸收中國報人參與合作,如王韜在英國人麥都思主持的墨海書館從事十三年,為他後來辦報提供了借鑒。有的報刊後來被中國人接手主持,如史量才接辦《申報》。因此,按照方漢奇先生的觀點,把中國近代報刊產生時間界定為1815年傳教士創辦第一批中文報刊開始,既符合報業發展的歷史,也便於問題的討論。
滲透與移植——近代西方報業的東漸
關於中國近代報刊產生和發展的背景,通過考察其歷史,歸納起來有兩大方面:一是內因。一方面由於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與發展,為報業提供了物質條件。另一方面,社會形勢的急劇變化,特別是鴉片戰爭前後,人們渴求對動盪社會信息的需求,這促進各種報刊不斷涌現;二是外因。主要因素是西方報業產業的發展和文化擴張,促使西學東漸,本文主要從後者即以國際傳播為背景進行歷史性考察與分析。中國近代的報刊業源於鴉片戰爭前西方傳教士的傳教活動,傳教士在南洋和東南沿海一帶共辦有6家中文報刊11家外文報刊。鴉片戰爭後的半個世紀里,傳教士創辦的中外文報刊近170種,約占同期中國報刊總數的95%。正是這些報刊在內容編輯、印刷、發行等方面都帶動了中國近代民族報刊的誕生。清政府在鴉片戰爭前實行嚴厲的閉關鎖國政策和禁教政策,外國傳教士及其所創辦的報刊大都只能在南洋一帶出版,然後尋找機會傳入大陸。由於這些報刊的創辦者們很多來自工業生產比較發達?獸祱栮浴?????????、科學技術比較先進、報業體系日益完善和發達的西方國家,他們在采編印發等業務和技能上比中國京報和官報具有明顯的現代性。19世紀以來,隨著西方傳教士的東進,中國近代報刊應運而生。外報傳入中國後,一些知識分子積極投身報界,引進「西學」,自辦報刊。從傳教士在1815年8月辦第一張中文報紙《察世俗每月統記傳》起,「無論是外國人辦的,還是中國人辦的報紙,均多少不等地承擔起了推動中國捲入文化全球化潮流的使命,只不過這些報紙因辦報人的不同而各自的出發點和目的不同罷了,但最終殊途同歸,緩慢地匯成向文化全球化潮流推聚的合力。」[4] 但中國近代報紙的發展,不管是它的宣傳效應,還是它的產業模式,無不深深打上西方傳播觀念或媒介資本運營理念的烙印。
一是理論層面:西方傳媒文化與意識的滲透。鴉片戰爭前,傳教士報刊重點集中在沿海,而且主要是以中國話語闡述西方基督教義和文化觀念。鴉片戰爭後,他們的辦報活動向內地深入,上海成為近代報業的中心。從19世紀40年代到90年代,以教會或傳教士個人名義創辦的中外文報刊多達170種,約占同時期我國報刊總數的95%,幾乎壟斷了我國的新聞事業。這時期外國人創辦的中文報刊主要有:《遐邇貫珍》《六合叢談》《中外新報》《中國教會新報》《中西聞見錄》《益聞錄》等,這類刊物一方面傳播了在當時還不失為進步的新學問,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對中國內政的干涉。在這些刊物中,尤其以《萬國公報》影響最大,它於1868年9月5日創刊於上海,長期擔任主筆的是林樂知和李提摩太。該刊採取了將基督教教義、西方文化和中外時政融於一體的宣傳策略,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動盪的局勢中合法干預中國的內政,並且在意識形態領域進行滲透。正如近代新聞學者戈公振在論述外報對中國外交方面所起的作用時說:「初外報對於中國,尚知尊重,不敢妄加評論。及經幾度戰事,窘象畢露,言論乃肆無忌憚。挑釁飾非,淆亂聽聞,無惡不作矣。」[5] 在外報的刺激和影響下,一些接觸西方文化的知識分子開始在航運發達的香港創辦近代中文報刊。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王韜於1874年1月5日創辦的《循環日報》,而這也得益於王韜在歐洲濡染了西方政治、科學、文化以及先進的傳播觀念,同時形成了他的獨特的辦報思想和經營理念。如王韜在他的第一篇公開談論現代報紙的文章《論日報漸行於中土》中,對《泰晤士報》政治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英國之泰晤士,人仰之幾如泰山北斗,國家有大事,皆視其所言以為准則,蓋主筆之所持衡,人心之所趨向也。」對此,激進的梁啟超有不同的認識和看法:「懷才抱德之士,有昨為主筆而今作執政者;亦有朝罷樞府而夕進報館者。其主張國事,每與政府通聲氣,如俄土之爭戰,德奧意之聯盟,五洲之人,莫不仰首企足以觀泰晤士之議論」(見《論報館有益於國事》)。不過,綜觀兩人觀點,他們過分誇大了《泰晤士報》的政治作用。西方人鄙視政治與新聞業結盟,國人卻趨之若騖。
盡管如此,但中西傳播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響,促進了中國新聞學的創立和發展,這同時也歸功於新聞學的創立者們,他們對西方現代新聞學的學習與傳播盡了很大努力。如我國第一位在西方學習過新聞學的留學生徐寶璜,曾在日本新聞學會聽過課的任白濤、邵飄萍,以及當時雖沒有出國卻是中國全面掌握世界新聞學研究現狀的戈公振。他們當中的邵飄萍和戈公振分別是著名的北京《京報》和上海《時報》的主編,在新聞從業過程中,實現了西方新聞學基本理論與中國當時最高水平的新聞實踐相結合,構建了有特色的近代中國新聞學,融會了英、德、日、中四大語種著作提供的各種觀念、經驗和研究方法。其中,戈公振所著的《中國報學史》表現尤為典型,這本書的緒論部分,實際上是新聞理論,雖然只有一萬多字,提及的英文、德文和日文參考書籍和文獻達二十二種。而整個緒論的思維結構和論證方式,基本上是中國文論的傳統模式。可以看出,創立時期的中國新聞學處於世界新聞學研究的比較前沿的地位。正如熟悉英文新聞學著作的徐寶璜在《新聞學》自序里所說:「本書所言,取材於西籍者不少,然西籍中亦無完善之書,或為歷史之記述,或為一方之研究。至能令人讀之而窺全豹者,尚未一見也。……自信所言,頗多為西方學者所未言及者。」後來,蔡元培為徐寶璜書序中對中國新聞學地位作了准確的評價,他說:「我國新聞之發起(昔之邸報與新聞性質不同),不過數十年,至今而始有新聞學之端倪,未為晚也。」[6] 所有這些傳播意識和理論,對中國近代報刊實踐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是實業層面:西方媒介資本和經營理念的移植。中國近代報刊主要包括宗教性報刊、政論性報刊、商業性報刊、專業性報刊、娛樂性報刊等幾類,但真正代表中國報紙產業的要數外國人創辦的以贏利為目的的綜合性商業大報,當時全國商業中心——上海也成為大報競爭的中心。
1872年4月30日,由英國人美查等人集資創辦《申報》,打破了於1861年11月創刊的《上海新報》獨家經營的格局。美查以商人的眼光來看待他所從事的報業,從報紙的內容、發行和價?獸祱栮浴?????????格三方面與《上海新報》展開競爭。美查認為,「這報是給華人看的,文字應從華人方面著想。」因此在內容上盡量適合中國讀者口味,並且從創刊起就確立了「新聞、評論、文藝(副刊)和廣告」的辦報模式。大幅度降低報價,積極拓寬發行渠道。所以,對手《上海新報》不得不於1872年12月30日自動停刊。《申報》成為上海獨家經營的中文報紙。此前創辦於1861年的《上海新報》,被譽為「上海中文報紙的第一顆新星」,但是該報的主編都是傳教士,報紙的宗教氣息很濃,不能適應商業發展需要。《申報》一創刊就呈現出近代報紙比較完備的形態,有消息、廣告、京報全錄、副刊、經濟新聞、社會新聞、言論等體裁。在報道方式上值得借鑒,如在報道重大社會新聞時,經常採用連續報道或集中報道的方法。最為典型的是關於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的報道。此案發生於1873年浙江餘杭縣,當時《申報》在杭州有一個分銷處,楊案發生5個月後,《申報》在1874年1月16日首先刊登了題目為《記禹航生因奸謀命事細情》的報道,把楊乃武名字寫成「禹航生」並報道他如何風流放盪而導致犯罪。4月18日又登載了《記禹航生略》一文,報道了該案縣審時已判二人死罪,楊姐不服判決,上京控告,因病半途而折回,以及該案在省中復審的全過程。此後一段時期,陸續發表了關於楊案的報道,直到1877年4月《刑部審餘杭案》為止,連續報道達四年之久,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也提高了《申報》的知名度和發行量。在1899年11月4日,美國人福開森買下了由英國人丹福士於1893年創辦的《新聞報》,由汪漢溪擔任總經理,從此,上海報業又是兩軍對峙——《申報》與《新聞報》。《新聞報》的競爭手段有三:(1)迅速介紹商情,以經濟新聞為重點;(2)運用東借西還的資金周轉方式,不斷添置新式印刷設備;(3)不惜巨資,建立無線電收報台,直接收聽外國電訊,贏得新聞出版時間。到1929年,兩大報業並駕齊驅。
「外報的畸形繁榮,是外國資本輸入的一種表現。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旨在攫取巨大利潤,並往往與西方文化滲透並進而互為表裡。」[7] 民族資產階級報刊是中國近代報刊的主流,主要有兩類:一是商業報刊,它晚於傳教士創辦的宗教文化報刊,大多是脫胎於外國人創辦的報刊,但比較注重經營管理;另一類是資產階級政黨報刊。從文化底蘊上看,西方宗教文化無法與具有深厚傳統的中國文化匹敵,所以隨著歷史的推移,這些外國人辦的商業報紙逐漸轉移到中國民族資本手中。在中國創辦中文報紙的外國資本,為了溝通語言、迎合習俗、拓展業務,他們紛紛僱傭中國人參與報業采編出版等業務。後來華人資本的壯大以及其從業經驗的豐富,逐步控股外國報業資本,《申報》的發展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申報》和《新聞報》作為英、美報紙,主要是為帝國主義在華的經濟活動提供講壇,為推銷他們的商品做廣告宣傳。但是,他們以贏利競爭為動力在新聞業務和生產工具的不斷變革,他們的報業資本以及先進經營理念的滲入,對後來中國本土報業的發展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如1874年創辦的《循環日報》,在版式上基本仿效外國中文報紙,廣告占報紙版面3/4左右。同時,它以印刷業為依託,進行各種文化事業經營,例如在1880年11月24日《循環日報》上所刊的「中華印務局告白」稱:「啟者:本局設在港中環百步梯,除發行《循環日報》外,兼印售月份牌、黃遵憲《日本雜事詩》、王韜《蘅華館詩集》,代售《米利堅志》、《法蘭西志》等書籍。」又如《時務報》本是一家政論性很強的報刊,但又兼顧新聞性和娛樂性,以此吸引讀者。尤其是時務報館除定期出報外,還推行許多新式文化事業和實業活動,凸現報紙的綜合社會功能。如出版中外時務書籍,代售書報,協辦學堂,兼辦實業等等。它作為一份紳士辦的報紙,完全自籌資金,經營上自負盈虧。盡管沒有像《申報》《新聞報》那樣走企業化大報的道路,但其運作尤其是它的銷售發行具有明顯的產業特色,《時務報》的發行主要是通過報館在各地建立的代售點,18個省內達138處,就連日本和新加坡也設有海外銷售點。當然,在這一階段,商業報紙的運作開始採用企業化模式,但還沒有形成報業集團。而到了在20世紀30年代,著名報人成舍我考察西方報業集團,回國後在中國搞報業托拉斯,成立新聞公司,目標是辦成包括十家大報以及通訊社、新聞研究中心、定期新聞研究刊物、新聞畫報等的報業集團。這是中國現代新聞史上有意識、有組織地組建報業集團的萌芽,也是西方報業經營理念東漸的結果。
三是技術層面:西方報業印刷技術的引進。這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印刷術的傳入。首先以鉛活字印刷術為首的近代印刷術在西方國家出現,並且逐漸傳入中國。1807年,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奉到達中國,隨即展開了廣泛的翻譯、出版活動。從1815年起,澳門東印度公司印刷所陸續出版了馬禮遜編寫的中、英文大型工具書《中國語文詞典》,這部書是含有中英文兩種文字的工具書,如用中國傳統的雕刻版,則大量細小的英文字無法雕刻,從當時的技術工藝來看,雕版既無法與鉛活字拼接?獸祱栮浴?????????,也不能採用機械印刷。因此,要出版這部書只有採用中文鉛活字排印。為此,澳門東印度公司印刷所製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中文鉛活字。當時還沒有發明中文字模,無法大批量生產中文鉛字,於是採用古老的辦法,用刀在一枚枚的鉛合金上刻制。這樣一項浩繁的工作,決非一人或幾人能完成,於是僱傭大量中國人參與其事,包括刻制、排字、審稿、校對、印刷等,才得以順利完成。1815年,傳教士米憐奉馬禮遜之命帶領中國刻工梁發在馬六甲建立了印刷所,這個印刷所早期使用雕版刷印,他創辦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就是採用雕版刷印。19世紀初,西方近代印刷術與印刷油墨同時傳入中國。到1913年,國人自辦的第一家專業油墨製造廠上海中國油墨廠成為我國製造現代印刷油墨的開端,產品分為印書油墨和印報油墨,印刷上海《申報》、《時事新報》、北京《國民公報》、《大國民報》等。另外,通過西方傳教士,石印術也傳入中國,1833年廣州出版了石印中文月刊《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繼之有石印中文月刊《各國消息》的出版。1874年,石印技術傳入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是1876年點石齋石印書局成立。
第二,印刷設備的引進。由於動力的採用、捲筒紙輪轉鉛印機以及自動鑄排機等的發明使用,近代印刷術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百餘年時間里進入了成熟階段。19世紀歐洲主要國家及美國已建立起近代工業體系,動力、冶金、機械、化學、造紙等工業的發展,為印刷技術的進步提供了有利條件,在這一進程中,印刷生產擺脫了傳統的手工業模式,實現了工業化生產,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到19世紀70年代,上海、廣州、天津、漢口等地的出版社(商)的印刷設備一直來自外國。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上海申報館購置歐式手搖輪轉機,每小時可印幾百份報紙。1906年,由英國人發明的電氣馬達作動力的單滾筒機進入中國,開始新聞紙兩面印刷。1912年申報館購置雙輪轉機,每小時可印2000張。1916年,申報館購置法式滾筒紙印刷機,每小時可印8000張。1925年上海時報館購置德國的彩色滾筒印刷機,是當時先進的凸版印刷機械。在中日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期間,印刷機械開始作為民族工業出現,如1895年上海李涌昌機器廠創建,至1912年先後又有6家規模大體相似的印刷機械廠建立,這些印刷機械廠以維修為主,兼生產一些小型印刷設備。印刷術及設備的引進,積極推動了中國近代報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① 張桂珍《國際傳播與國際關系》見劉繼南主編的國際傳播:現代傳播文集[C]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7頁
②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頁
③ 倪延年、吳強《中國現代報刊發展史》[M]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6頁
④ 蔣曉麗《全球化語境下的華文傳媒言述方式的嬗變》西南民族學院學報[J]2000(10)第104頁
⑤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M]三聯書店1955年版第110頁
⑥ 徐寶璜《新聞學》自序[M],見《新聞文存》第281頁,中國新聞出版社1987年版。
⑦ 胡太春《中國報業經營管理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頁
㈣ 傳媒行業發展前景好嗎
傳媒產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由於傳媒產業涵蓋了文字、圖形、語言、影像聲音等形式,因此我們平日生活中接觸到的游戲、電影、文學作品等也都屬於是傳媒產業的范疇。由此可見,傳媒產業的體量龐大。與發達國家傳媒產業鏈上的公司相比,我國企業在營收規模以市值上還有很大不足。
總體來看,傳媒產業市場規模依舊不可小覷,預計到2020年將會超過2萬億。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分析,當下我國傳媒產業的發展方向已經聚集在在線視頻、泛娛樂化、付費內容這幾個領域。
如今傳媒產業最具發展前景的網路傳媒,由於具有機動性、靈活性、便捷性等特點,正日漸成為未來傳媒產業的主流平台。而諸如報紙、音像製品等傳媒手段已經日漸沒落。
㈤ 媒體行業未來會是怎樣的發展趨勢
傳媒產業中,數字營銷是近年來崛起的新生力量。當人們關注廣告的途徑從報紙、雜志、電視轉移到各類數碼產品的時候,數字營銷就以專注數碼媒體的特質,迅速佔領了廣告、娛樂新聞的每一個角落。畢竟,眼下廣告行業也需要從傳統的渠道,向互聯網領域轉型,而想要實現轉型,就離不開數字營銷參與者的推動。
據《中國傳媒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分析,當下我國數字營銷正在逐漸擠壓傳統渠道的市場份額,這也說明數字營銷行業的崛起,是大勢所趨。
目前我國傳統媒體以及一些廣告代理商都處於轉型階段,在向數字營銷領域滲透的過程中,其傳統的企業運作模式需要變革。不過這一過程是漫長的,這一時期,市場上的廣告業務將會由誰來承接?無疑,數字營銷企業將會充分填補這一市場空白。
㈥ 對於國內傳媒產業的發展現狀有哪些基本的了解你認為傳媒產業在未來的發展趨勢是
國內的傳媒產業一直都是比較吃香的,我的意思是,目前,信息網路空前發展,傳媒作為一個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在當今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從另一方面講,正是因為,大家都比較看好這一領域,所以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壓力也是極大的,首先就是就業,想想中國有多少個傳媒大學?就算有些學校不是傳媒大學,但其專業中也有影視傳媒方面的,這樣的話每年就有多少大學生畢業!!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進高企的……
㈦ 為什麼大力發展傳媒產業
一、2010年中國傳媒業發展情況概覽
自2004年至今,中國傳媒產業產值實現了翻番。而移動傳媒與互聯網發展快速,正在逐步成為傳媒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和動力,而相較於此,報業、期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盡管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長,但在總體產業格局中的比重正在下降,整個中國傳媒產業結構也正發生著改變。
1、報紙
我國目前共出版報紙1937種,平均期印數20837.15萬份,總印數439.11億份,總印張1969.4億印張。與前一年相比,種數下降0.31%,平均期印數下降1.5%,總印數下降0.86%,總印張增長2.01%。
近幾年,我國報紙廣告整體呈現上揚態勢,盡管前兩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有所下降,而伴隨經濟形勢的好轉,廣告市場也逐漸回溫。根據中國政法大學傳媒與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報業廣告實收平均增長率僅為2.75%。這一數據在2010年前三個季度分別達到了23.53%、19.46%和13.78%。根據慧聰鄧白氏的調研數據,2009年,我國報紙媒體的全年廣告投放額突破900億,達到了911億元。截至2010年8月,報紙媒體的廣告額已經達到了637.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達到18.2%。
在廣告經營增長的同時,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報業廣告市場並未與整體廣告市場同步增長,二是廣告結構惡化。2010年我國報業廣告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支柱行業的廣告集中度下降,房地產、IT等優質的廣告資源比重下降。如央視CTR的調研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報業廣告刊登額比2009年同期增長21.9%,其中,零售業增長35.7%,汽車大增50.9%,而作為報業第一大廣告行業的房地產廣告僅增長1.6%,其在報紙媒體的廣告投放份額已經從200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4%。這些情況會影響到報業廣告的進一步回升和增長。
2、期刊
2009年全國共出版期刊9851種,平均期印數16457萬冊,總印數31.53億冊,總印張166.24億印張,定價總金額202.35億元。與上一年相比,種數增長3.16%,平均期印數下降1.85%,總印數增長1.53%,總印張增長5.23%,定價總金額增長7.96%。定價總金額較"十一五"第一年的152億多元增長了近33%,總印數增長近11%,總印張增長超過21%。
但與此同時,期刊業的廣告經營額與發行收入出現下降趨勢,2009年期刊廣告經營總額為30.37億元,較上年的31.02億元下降2.1%,發行收入為166.3億元,較上年的167.1億元下降了4.8%。此外,我國期刊業年總產值和年廣告總收入在我國整個新聞出版行業10000億元的年產值中,佔比不到4%。同時,期刊結構目前無法適應市場的需要。在9800多種期刊中,科技期刊有4900多種,大學學報2000多種,行業期刊有1000多種,這意味著超過三分之二的期刊不面向市場,而真正面向市場的消費類期刊不到1000種,這與發達國家的期刊結構差距較大,我國的期刊結構亟待轉型。
3、廣播電台
根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廣播綜合覆蓋人口率達到96%以上。2009年,中國廣播電台整體廣告收入為81.46億,增長12.79%。其中,實現自營廣告收入71.87億元,同比增長低於整體增速,同比增速下降(08年同比增速為8.79%);在全國廣告收入中佔比由上一年的3.60%下降至2009年的3.52%。
盡管傳統媒體廣告正在逐漸被分流,但就廣播電台來說,隨著私家車數量的迅猛增長,逐漸受到了廣告商的青睞,甚至獲取了電視廣告的部分分流,其增速領跑其他傳統媒體。不少廣播電台獲得了新的發展,如浙江電台交通之聲今年廣告額破億,成為浙江首個廣播億元頻道。
2010年,中國廣播業的一大進步是順應媒介融合的發展方向,進行積極地探索,尤其是在媒介內容產品的生產、數字化發展、跨媒體經營等方面不斷嘗試。在全媒體應用方面不斷升級,逐步由內容生產者和製作者向信息集納者轉變。北京廣播電台先期已經開播了DBA視頻頻道並上線手機WAP網站,2010年3月,北京廣播電台又開通了問城網,並在實現北京全境廣播數字化的基礎上,推出推送式廣播服務,使終端產品大大豐富。
4、電視台
據國家廣電總局初步統計,2010年1-10月全國廣播電視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目前雖然電視廣告播出時間縮短,但是我國電視業經濟效益卻保持增長態勢,2011年中央電視台黃金資源廣告招標額超過12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5%,創17年來的新高。據預測,2010年我國廣播電視收入將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行業內外對後金融危機時期廣電產業發展預期普遍看好,電視廣告收入還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2010年,我國三網融合正式啟動,今年試點實行了"不對稱進入"格局,以廣電為主,政策全力支持廣電進入電信,廣電獲得了先期發展權,傳統廣電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正在提速。
5、互聯網媒體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4.2億,較2009年底增加了360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1.8%。中國成為世界上互聯網使用人口最多的國家,互聯網普及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手機網民成為拉動中國總體網民規模攀升的主要動力,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管理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10年9月底,我國手機網民的規模達到了2.92億,在互聯網用戶總數佔比超過一半以上。網民的快速增長帶動了我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2009年中國網路廣告市場規模達到20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預計2010年該數字有望達到300億元。隨著3G網路的普及和技術環境的進一步優化,互聯網和移動傳媒正呈現出爆炸式的發展態勢。目前互聯網使用終端多樣化的程度越來越深,我國互聯網媒體的產業化進程加劇。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不斷融合,帶動了我國整個傳媒產業的發展。
二、2010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的主要成就
(一)傳媒單位文化體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將經營性媒體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並支持媒體企業發展,是近年來和今後一段時期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主題之一,其目的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重塑市場主體,解放和發展媒體生產力。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特別是對文化建設提出了新要求,為深入推進傳媒體制改革,發展傳媒產業指明了方向。
不可否認,只有新的體制和機制才能順應新的時代要求,激發生產活力。我國是傳媒產業大國,但要成為傳媒產業強國還需要在深化體制改革上做文章,以往事業身份的傳媒機構通過改制重組,引入現代企業運營管理理念和機制,才能徹底擺脫舊有體制的束縛。
在出版領域,我國出版社機構陸續完成轉制任務。此外,49家黨報黨刊集團也實現了宣傳編輯和經營業務的分離,經營部分正在轉企改制。目前,中國已組建了29家出版集團公司、24家國有新華發行集團公司、3家期刊經營集團、49家報業經營集團,市場主體更加明確,有效開辟了市場化融資渠道。《中國文化報》作為全國第一家部委主管整體轉制的報紙,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公司建立了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包括董事會、經營班子、監事會,一開始就明確了轉制後的企業與主管單位和出資人之間的責、權、利關系。2010年10月,遼寧日報集團所屬遼沈晚報社獲中宣部批准,成為全國都市報作為非時政類媒體整體轉制的試點單位;這一舉措也拉開了我國非時政類媒體轉制的大幕。
廣電領域的改制主要以"制播分離"為切入點,將廣播電視頻率頻道資源、編播管理、新聞采編、播出總控等保留事業體制,作為政府出資主辦的事業單位,履行廣播電視運營的管控職責;將廣播、電視中市場屬性較強的節目製作(除新聞外)、推廣發行、廣告經營和衍生業務及其他經營性業務,從事業體制中剝離出來,轉制為企業。2010年,央視提出"破中心、立頻道"的戰略思路,節目的製作與管理將更加直接,頻道制會更加科學化;2009年末,國家廣電總局正式批准原遼寧電視台、遼寧人民廣播電台和遼寧教育電視台合並為遼寧廣播電視台,同時開始全面實施制播分離、產業延伸的廣播電視體制的全面改革;此外,湖南廣電集團借鑒上海文廣"一分為二"式的制播分離理念,引入社會資本發展多元產業,並積極謀劃上市融資。
2010年,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東方網、北方網、千龍網、大眾網、浙江在線、四川在線和華聲在線等10家新聞網站完成轉企改制,成為首批選定登陸A股的新聞網站上市對象。
截至2010年10月底,國內A股市場共有40多家傳媒類上市公司,累計融資金額達到300多億元。這4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是通過借殼上市進入資本市場,與此同時,上報IPO的文化企業已達上百家,其中絕大部分為傳媒企業。無法迴避的是,轉型同時也伴隨著"陣痛"。目前,絕大多數媒體改制的難點還在於員工對過去"事業"身份的留戀。只有積極主動地適應並創造性地改革內部人事機制,在維護轉制員工合法權益的同時突出激勵性管理,才能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人事制度和人力資源保障。
(二)媒體數字化轉型邁出新步伐
隨著印刷成本和發行成本的日益提升,國內媒體也深刻的認識到,向下一代數字媒介終端整合已不僅僅是發展的要務,而是未來生存的保障。傳統媒體與數字化終端和移動網路的融合,成為中國傳媒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
總體來看,中國傳統媒體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基本是從編輯製作手段的數字化起步,向終端平台的數字化發展。其具體途徑為:一是利用網路和數字技術來改造傳統媒體,使其更加適應數字時代受眾閱讀和視聽需要;二是主動向數字媒介終端延伸,開辟新的媒介"藍海":
2009年12月28日,CCTV的中國國家網路電視台正式上線,並於2010年正式取代央視網成為網路傳媒產業的一支航母級新軍;而作為首家登陸iPad的中國媒體,《中國日報》也開啟了中國媒體新一輪數字化轉型的熱潮。此後,國內眾多媒體紛紛針對ipad推出應用程序;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藉助三網融合的東風,集成手機電視集成播控平台,對傳統廣播內容進行可視化開發,開拓視頻新天地;《光明日報》著眼於切實提高新媒體的駕馭能力,自主研發移動新媒體"光明雲媒",國內首次在手機等移動終端上實現了傳統紙媒的版面設計;在出版領域,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與江蘇移動合作、開發電子書項目,通過打造數字化管理、數字化信息服務、數字化內容出版三大平台,並以數字化資源建設為基礎,藉助數字化戰略形成了競爭新優勢,推進傳統出版的數字化轉型;新華社藉助新的媒介技術,開播了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英語電視台,大大提升了中國新聞的海外影響力,它借著數字化戰略轉型的機會,向全媒體華麗進軍。
(三)資本運作和多元化經營取得新業績
通過資本市場的資金融通、體制培育和資產重組三大功能,藉助資本運營的手段可以使傳媒業盡快實現市場化和規模化經營,同時使我國傳媒企業的經營運作逐步進入科學化的軌道。而多元化投資作為一種增加企業收益機會、分散經營風險的有效市場策略也正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傳媒機構所運用。
報業方面,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秉承"傳媒控制資本,資本壯大媒體"的發展理念,依託傳媒主業,首創了"一媒體一公司"的運營模式,做強主業。"以報為本,多元發展"培育了資本經營,房地產和高新技術三大重點多元業務,收獲頗豐;2010年8月,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分拆采編和經營,以42億報刊經營業務資產整體注入粵傳媒,至此廣州日報社傳媒類主營業務的整體上市;2010年,河南日報集團總收入中的報刊經營收入比重由以前的90%以下降至50%左右,在優化產業結構方面走在全國報業集團前列。
㈧ 媒介產業
媒介產業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適應傳播活動的需要所形成的龐大的知識產業系統,它包括傳統的知識傳媒產業和電子媒介產業。後者由於電子媒介的應用與普及,使傳播事業迅猛發展,媒介產業規模日趨龐大,主要包括:信息製造機構——報刊、書籍、廣播、電影、電視等。
媒介產業"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所謂媒介產業,主要是指由傳播媒介等信息傳播行業所組成的產業群,它主要包括印刷媒介的報紙、期刊、圖書和電子媒介的廣播、電影、電視、電信、衛生以及其它傳播媒介部門 。
㈨ 行業媒體推動產業發展
潘沐閑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大眾媒體傳播已經不能滿足行業和企業的宣傳需要,一種專業的以服務行業和企業為己任的媒體——行業媒體出現在公眾面前,成為行業和企業宣傳的重要載體,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
隨著珠寶首飾行業的快速發展,珠寶行業媒體也應運而生,它們是珠寶圈內信息交流的平台。行業媒體的信息及時、准確、專業、有深度,是珠寶首飾企業在建立分銷網路、樹立企業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的最佳選擇。對行業信息的傳遞起到了很好的溝通交流作用,為行業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1.珠寶行業媒體的發展階段
1.1雛形和興起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珠寶行業迅猛發展,珠寶首飾企業在生產、銷售和產品市場上有很多信息需要溝通,急需專業媒體來引導宣傳行業,這就催生了建立在珠寶首飾行業基礎之上的媒體。媒體只立足珠寶首飾行業,專門報道這個行業的生產發展、新工藝、新設計、新產品、銷售價格、市場需求等信息,形成早期的珠寶行業媒體。如《中國寶玉石》、《中國黃金報》、《中國寶石》、《寶玉石周刊》就是在這情況下出現的,它們為推動珠寶首飾行業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2專業化發展階段
20世紀90年代末到2006年之間,珠寶行業發展到另一個高峰期,這樣導致從生產商到經銷商之間,從經銷商到消費者之間,都有龐大的信息需要傳遞,現有的媒體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和行業機構宣傳的需要了。這就促使《鳳凰珠寶》、《深圳珠寶》、《時尚珠寶》、《財富珠寶》、21世紀珠寶網、中國黃金資訊網等興起。這些媒體增加了一些行業新聞和產品信息,專業性、技術性更強;行業媒體開始了網路信息化的資訊平台的建設,都開始注重打造自己的優勢地位。
1.3縱深多元化發展階段
2006年後至今,一方面網路信息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紙質報刊雜志成本高,而且發行覆蓋面總是有局限性。加上其他方面資本的不斷湧入,僅僅靠廣告收入來維持經營變得艱難,這就促使各行業媒體不斷地向多方面發展。
有些資深的廣告媒體公司注重行業資料庫的建立和積累,注重廣告信息發布的平台效應,並且開始建立珠寶網站平台,為行業客戶提供新的服務方式,公司媒體形成了,如中港珠寶網、國際珠寶網、中國玉石網等,還有一些珠寶公司,如七彩雲南、東方曉鳴、海潤珍珠等都辦起了企業刊物,這對宣揚企業文化、樹立企業形象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這個時候具有行業特色的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網、深圳珠寶網、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網及各省市珠寶協會網站等協會機構網路平台紛紛建立,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的珠寶通訊、省級珠寶協會主辦的相應的珠寶雜志等應運而生,它們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行業信息交流的最主要的平台。
為了突破受眾狹窄、發行量低、滿足大眾消費者的市場經濟需求,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和中國最具實力的時尚傳媒集團共同創辦了《芭莎珠寶》,作為中國雜志市場第一本國際化高級珠寶時尚雜志,它將珠寶與時尚、服裝相結合,創造了珠寶的時尚風潮,它開啟了珠寶的行業媒體新時代。
2.珠寶行業媒體在行業發展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行業媒體和行業的關系,是一個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和促進的關系。行業媒體依附於行業而發展,行業發展有賴於行業媒體的傳播和啟蒙功能,行業發展催化著行業媒體的作用。到現在為止,珠寶專業媒體、時尚媒體、協會媒體、公司媒體的多元化發展為行業的全面發展、信息的及時溝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們為推動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的發展,促進國內外交流,引導珠寶首飾的消費,繁榮中國珠寶市場都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2.1直擊珠寶行業問題,平衡報道
針對行業內所發生的問題進行平衡報道,具有準確把握行業輿論,正確引導消費者的作用。
2.2重大事件背景下的專業化報道
作為以珠寶首飾行業為報道中心的行業媒體,有一項重要職責,就是要凸顯珠寶首飾行業價值,促進珠寶首飾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對珠寶行業每年所發生重大事件,如珠寶首飾展覽會、珠寶專業論壇、首飾設計大賽等進行專業化的全方位的報道。
2.3為珠寶首飾行業發展積極諫言
通過新聞評論為珠寶首飾行業發展諫言,從而起到促進行業發展甚至影響相關決策的作用。
2.4為企業提供廣告的平台
珠寶行業媒體在珠寶產品向珠寶文化產品的轉型當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珠寶企業在行業媒體打廣告,是為了樹立企業形象,在行業能有好的形象,就會降低對外合作、人才集納成本。另外,珠寶企業在行業內的形象與影響力,是其樹立大眾形象和影響力的基礎。
3.珠寶行業媒體存在的問題
3.1雜志本末倒置,內容反而變成了其次
對於靠版面費和廣告費生存的行業媒體來說,采寫新聞和訪問變為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廣告頁面越來越多,深度報道越來越少。
3.2遵循單一的版面模式:「廣告——論文——廣告」的版面模式
偶爾登篇新聞,距離真實發布日期大概已經半個多月了,新聞也成了舊聞。廠商的平面廣告拚命地在觸犯廣告法的邊緣,拐彎抹角地標榜自己是「行業第一」。內容版面創新不足,可讀性不強。
3.3定位模糊
某些珠寶雜志並沒有完全找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專業和時尚之間徘徊,讓專業人士覺得輕浮,消費者覺得缺少時尚。更有雜志為了完成廣告任務,將其他行業的廣告也牽強附會地排在珠寶雜志裡面。
3.4缺少專業的采編隊伍
中國是珠寶產業大國,每年珠寶首飾出口數量非常大。但是,中國境內的珠寶英文媒體卻很少。
4.珠寶行業媒體的發展前景,要突出特色,打造行業媒體的權威性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珠寶企業應對媒體已經理性化、成熟化。珠寶行業媒體能否指導、服務好行業和企業,需要看其是否有全方位的指導、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素養,能否真正成為行業的喉舌。在創新中增強引導力,在競爭中把握先機,在策劃中彰顯個性,對行業媒體提升價值、擴大影響、打造權威性至關重要。
一要站在珠寶首飾行業的高度和廣度去挖掘報道行業,即要站得高、看得遠。在當前激烈的媒體競爭中,要想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每個媒體都應該有自己的特點,沒有差異化的媒體,肯定舉步維艱。在宣傳報道上,要以世界的角度、以國際眼光看問題,注重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系、局部市場與市場全局的聯系、不同行業產業部門之間的聯系,從而在聯系比較中來觀察、判斷問題,才能把握世界珠寶首飾行業的發展趨勢。
二要建設一支具有相當水準的采編隊伍。媒體沒有高水準的采編隊伍,就如同打仗沒有精良的部隊一樣。要培養記者對珠寶首飾行業的敏感度,快速、准確地捕捉國家政策和行業發展動向。
三要重視服務,為珠寶首飾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媒體要有全新的宣傳機制和運作方式,努力使媒體成為政策和信息上傳下達的渠道。
四要打造行業媒體優勢,提升珠寶首飾行業形象。舉例說,以「打造第一本國際化高級珠寶時尚雜志」為宗旨的《芭莎珠寶》,立足高端、品牌、品位、思想、文化、奢華、高貴、時尚,通過一年的醞釀創新,辦出了自己的特色。專注於經營管理、營銷技巧、研究理論等的《中國寶石》,也為許多業內人士所喜愛。《21世紀珠寶網》、《中國黃金報》則建立起信息、資訊平台,發揮著自身的優勢。作為行業信息化快速平台的《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網》、《中國黃金資訊網》等行業主流網站,發揮著平面媒體所發揮不到的作用。
五要不斷創新,在管理機制、用人機制上不斷創新,把業務范圍拓展得更廣、更穩健,全面打造行業媒體優勢,把媒體辦得生機勃勃、富有活力,爭取創造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六要在擴大受眾量方面多做一些改進,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服務。只有吸引住更多的受眾群體,贏得消費者的歡迎,媒體才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著行業的生存狀態和發展模式,也強化著行業媒體和行業之間的關系。作為珠寶行業媒體,從某種程度上代表著珠寶首飾行業的形象,展示著整個行業的精神。
行業和行業媒體的發展是互動的,行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環境,行業輿論引導正確,行業的發展就有一定的保證。反過來,輿論環境不寬松,甚至出現誤導,行業發展就會受到明顯的影響。行業的發展是媒體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源泉,行業媒體只有從行業發展中吸取營養,強身健體,積極為行業發展服務,才能體現出行業媒體的真正價值。
圖7-2-3 2009年珠寶行業宣傳工作研討會
㈩ 我國媒介產業經營的歷程是什麼 簡答題
可以去中國經濟信息網產業研究中心去找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