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文化產業的市場發展前景如何
文化產業融合化發展是大勢所趨,2014年3月14日,國務院正式出台《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我國首次就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出台的系統性文件。該文件明確定位了文化產業與整體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在今後較長一個時期內都將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乃至推動結構調整、產業轉型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前瞻網2015-2020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指出,《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台,再次反映出當前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邊界已日益模糊,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體育產業、電信產業、製造業和農業等形成融合化發展格局。文化產業中的企業也多為綜合型文化企業,主營業務演變為:旅遊文化業務、演出及影視劇製作、互聯網業務、文化交流或展覽承辦、動漫製作及其他文化相關業務如酒店業務和房地產業務等幾項或多項組合。因此,文化產業與旅遊、體育、信息、建築等產業的融合化將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轉型的主要路徑。
㈡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我國文化產業低水平供求關系與非對稱結構性矛盾
我國的文化市場已有"長足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方面,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條件迅速改善,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需求正在被迅速釋放;另一方面,各種新型文化產業門類不斷產生,文化產業結構性變化頻繁。但是現有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文化產業還處在一種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對稱結構性矛盾的狀況之中。
從絕對值來看,我國居民的文化消費需要與文化產業部門的供給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出入。
從需求方面說,2000年,我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849美元,反映城鄉居民生活水準的恩格爾系數也降至50%以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280元,人均消費性支出是4998元,其中被列入統計的,與文化相關的旅遊、娛樂和耐用消費品、教育、文化服務、通訊等項消費總計949元,佔到可支配收入約19%。按照我國目前大約有4億城鎮人口計算,我國目前城鎮居民文化消費需求大約有379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2253元,人均消費支出中通訊和文教娛樂類支出280元,總計達到2520億元。這樣算下來,我國與文化相關的消費需求應該在6000至6500億之間(6314億元)。
從供給方面看,根據有關統計數據匯總,我們的文化產業各行業近年來(1998或1999年)進入統計的產值大約是6000多億(1998年6240億),其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1812.9億元(1998年),國內旅遊收入2831.92億,圖書報刊355億元,郵電通訊是1235.1億元(1998年),音像製品12.7億。(廣告業等尚未計入。
以上兩個大致相符的數字不過是分別從供需兩個方面描繪了我國文化市場的規模,卻還無法得出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可以令人滿意的結論。略做分析就可以看出,文化市場的現狀只是一種低水平的供需平衡,更何況,由於還存在著各種體制性問題,所以它還只是一個存在結構性矛盾的、非對稱性的平衡。
根據國際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時,消費支出中吃穿用類比重大大下降,住房類基本不變,而文化精神消費類支出開始大大上升;第三產業應該佔到GDP總量的40%左右,其中文化類產品的產值所佔比例也大大增加。我國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是第三產業的比例(33.2%)低於這個標准達6個百分點,其總量大約是5000億人民幣。盡管我們可以去除由於消費習慣和體制因素而出現的誤差,並去除可能用於非文化類消費的支出(如醫療等),餘量也應該有3000至4000億人民幣。
對於這3000至4000億人民幣的市場空缺應該做如何理解?
一種解釋是,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能力被大大壓抑了,因此制約了文化產業的成長。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比如說,根據我國文化產業部門各種散見的數字,我國的電影業、電視業存在大量的經營不善和虧損,許多作品出版後無人問津,庫存積壓嚴重;而一些作品卻不明原因地驟然獲利。有統計表明,電影的生產近年來在走下坡路。1992年我國共生產了170部故事片,為近10年來之最,此後1995年是146部,1996年是110部,1997年是88部,1998年只剩下82部。我們本應不斷增加的觀眾都上哪裡去了呢?近年來,火爆一時的傳統文化娛樂業如歌廳舞廳等經濟效益迅速下滑,成為虧損行業。這些現象說明,我國文化產業部門所提供的產品,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和不斷變化著的文化消費需要。
還可以做另一種解釋,即我國居民事實上已經實現的文化消費有相當一個部分沒有被列入統計。目前音像界有一個被公認的市場容量計算方法,即根據居民的消費類視聽技術設備的擁有量估算音像製品的市場容量。根據這種方法,我國居民目前大概擁有:電視3.5億台、CD機1000多萬台、VCD機3000多萬台、LD影碟機500多萬台、多媒體電腦1500多萬台,等等。如果按照每個硬體每年均需要10件(套)新的音像製品統計,據信每年音像產品的總銷售額應有超過1000億元的規模,但根據有關部門1996年的統計,我國的音像製品只有不足20億元的正版收入,占總量的2-3%;根據1999年的統計,正版收入約有50億元 ,即使由於政府加大"掃黃打非"的力度,正版率有所提高,據信實際市場規模也應該在1500億至2000億左右。這方面的事實說明,有相當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正在流失。我們的文化市場供需之間存在巨大的結構性缺口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文化市場巨大的供求差別已經成為國家文化和經濟安全問題的隱憂。目前我國居民個人金融資產已經達到9萬億元左右,銀行存款約7萬億元,隨著我國在住房、養老、醫療和教育等方面各項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人們對文化、教育和娛樂的消費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個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無法填補的真空。加入WTO後,國外文化產業集團將可能以技術與內容的多重優勢大舉進入,迅速佔領我國的文化市場,文化市場"有限開放"的政策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可能會在不長的時間里遭遇嚴峻挑戰。
近年來,人們頻繁地看到這樣的數字: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超過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加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40%以上的份額。根據媒體的報道,我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允許一些國際知名傳媒集團進入我國媒體市場。這是一個重大的信號,說明文化產業國際化的進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國文化市場已經暴露在國際文化資本的強大壓力之下,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積累的經濟和文化之果已經成為國際文化資本垂涎的目標。
(二)我國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眾多但產業組織集約化程度不高
面對巨量的市場需求,以及國際傳媒文化集團大兵壓境,我國的文化產業在總體上缺乏競爭力,難以滿足人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這一點足令我們憂慮。我國的傳統文化產業誕生於計劃體制之下,長期以來既被行政體制分割又被各種政策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總體格局,表現出經營單位眾多,產業集約化程度不高,資源極度分散和不講經濟效益的突出特點。在文化市場迅速成型的今天,這些特點全部轉化為弱點。
從人員規模看,僅以文化部所屬文化產業機構為例。截至1999年,我國文化部下屬的企事業機構共33.07萬個,這里包括了藝術演出團體、影劇院、圖書館、群藝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從業人員共166.15萬人;當年國內演出場次是42.3萬場;國內觀眾達4.69億人次。文化娛樂業有機構17.47萬個,90.3萬人;文化市場其他經營機構9.7萬個,23萬人 。這些單位的特點是大多機構較小,如文化部下屬每單位平均才有5人左右。
從經營規模看,音像業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國音像製品的生產、復制單位近600家,每年生產正版音像製品(盒帶、VCD、CD和DVD)兩萬種約2億件(盤),平均每家企業年生產34萬件,月生產不足3萬;而銷售單位約有7萬個,每年全部正版音像製品銷售2億件,平均每個銷售點一年不過賣3000來件,日平均竟不足10件。圖書批發零售業是另一個例子。1999年文化部所屬圖書批發零售機構有13056個,2.3萬人,營業收入只有5.45億元,人均2萬3千元左右,每天營業額為60來元。
資源分散和集約化程度低的問題在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業中表現得極充分。我國新聞出版體制與傳統工業經濟管理體制有共同特點:新聞出版單位必須是以一定級別的行政機構為"上級單位",並且建立在其財政撥款的基礎上。這些新聞出版單位一旦形成就被固化,既不能淘汰也不能重組;新的需求一般產生於新的行政機構,通過新的撥款來建立,同樣先天不足。長此以往,新聞出版機構就隨著行政機構的膨脹而膨脹起來。這些新聞出版機構大都規模狹小、重復建設、效益低下,既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近2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各有關方面一直在嘗試對文化管理體制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實驗,但是基本狀況並沒有根本性改變。
據1999年的統計,我國報紙有2038種、期刊8178種、出版社500餘家,電台電視台3000餘座。這是一筆經數十年積累形成的巨大而寶貴的文化資源。在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如果我們自己不迅速對其加以整合、優化,轉變其經營模式,增強其競爭實力,必然成為國際性傳媒巨頭的獵取對象。
(三)我國文化產業的傳統的資源配置機制與市場化要求之間正在形成尖銳矛盾。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開始進入"快車道"。 1998年,我國政府職能部門不再直接辦刊辦報,退出出版經營領域,切斷了新聞出版單位與各個政府機構的傳統依附關系;2000餘家報紙和8000餘家刊物被"逼"上產業化運行的軌道。1999年,開始了傳媒集團和多傳媒文化產業集團的組建;2000年,"傳媒概念"走紅股市,開始嘗試傳媒集團與資本市場的結合。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後浪推前浪,從分行業的、局部的改革,逐步進入整體性改革的階段。
但是,資源配置機制混亂,條塊分割和行業壁壘與市場化要求之間的矛盾仍然困擾著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產業的基礎是市場,現代市場經濟要求公開、公正和公平的競爭,反對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壟斷;我國傳統的文化事業單位是按"條塊"(地方和行業一縱一橫)分割的方式設立的,目前盡管已經在不同程度上開始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實行"專業歸口管理",但是,離真正的市場競爭還有相當的距離。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利用與行政機構的傳統聯系,利用企業特殊的社會公益性質和意識形態功能,壟斷資源,操縱市場,謀取暴利;而另一些文化企業在做大以後,要做跨行業跨地區的資產重組甚至兼並,卻往往遇到阻力。在加入WTO的形勢下,在國際性"傳媒匯流"趨勢的影響下,一些廣電、報刊、出版企業在地方政府的協調下成立了集團公司,實現了"強強聯合"和"資產重組"甚至在當地從事了一些跨行業、跨媒體經營。這當然是一種進步。但我們也注意到,"媒體匯流"在西方是一種市場趨勢,在中國則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將結構調整與體制轉型結合起來,仍然是個問題。
這樣,文化產業的發展就與深層次改革問題相遇了: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既具有一般的行業屬性,又具有社會公益性質。其中的核心產業門類如傳媒產業,既具有大眾傳媒的特點,又是黨和國家的宣傳渠道。如何基於這些特點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既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康發展,又保證先進文化的主導作用,這是一個全新的問題,需要我們以創新的精神大膽開拓。
但是,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是一個更為根本性的問題,也是我黨和國家確保對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領導權的基礎。應該看到,在加入WTO和深化改革的形勢下,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傳統傳媒制度的經濟基礎和技術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的實現方式也已經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從以國家行政機制為中介的非自主方式,轉向以市場為中介的自主選擇方式。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探索在市場競爭條件下發揮傳統政治優勢的新辦法。因此,我們應特別注意研究調控文化市場發展的新體制、引導精神產品流通的新機制,以及活躍文化生產的新組織形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文化的發展。
當然,我們也看到,在出現了全球性的"傳媒匯流"和"放鬆管制"之後,由於文化內容產業發展的不平衡,甚至是西方發達國家也在重新考慮如何以新的產業政策、新的制度性安排對待文化內容產業的問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確保民族文化安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對全球化的共同戰略主題,將會出現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我們的政策制訂人員需要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
(四)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先進性要求與文化原創能力不足之間形成戰略矛盾,資源潛力不能轉化為產業實力
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還是有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是中國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世界上使用華語的人口為世界之最,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除在中國境內,還在東南亞、北美及歐洲的華人區具有廣泛的影響。這應該說是中國的文化企業進行市場開拓的最有利條件,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一直被認為是經濟全球化和國際交往中的最大消極因素。在經濟學的壟斷競爭理論中,保持產品差異被認為是維持產品在市場上的壟斷力量的關鍵。文化產品的差異首先是來自價值觀及表達手段的獨特性的;文化差異也是我們在國際競爭中和在趕超發達國家時可以依賴的比較優勢。
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中國的文化資源異常豐富,舉世公認。幾千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文明發展,幅員遼闊的國土上還留存著許許多多的歷史文化遺址、遺跡,還有各種類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觀;圖書館、博物館里保藏著數以百萬計的藝術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國人的言談舉止、風情習俗、節日慶典中保留著大量有形無形的文化符號;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對傳統文化進行了不間斷的研究和播傳。凡此種種,都為中國文化產品乃至其他可以負載文化符號的耐用消費品的設計、生產、創新提供了不竭的靈感源泉。
但是僅僅滿足於此顯然落後於時代。當今世界,文化已經具有原生形態、經濟形態和技術形態,新興文化產業得益於資本市場和信息技術兩駕馬車拉動,才有了前所未見的高速度,才將大批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和財富。我國正是在上述兩個方面都顯得被動和遲鈍。
比如,文化旅遊是將民族文化資源潛力化為產業實力的重要方式,旅遊業在我國文化產業各門類中還是產業化程度最高的部門,但是,在該領域將文化遺產轉化為產業的成功案例至今還極為鮮見。從多年前全國各地災難性的"人造景觀熱",到近年來有關部門關於文化遺產所有權和管理權能否分離,市場機制如何引入問題上的多次爭論,許多問題還沒有進行徹底討論,並轉化為合理的政策法規。事實已經證明,憑空建造的主題公園永遠不會有信譽,而文物的粗放利用則無異於破壞,正確的道路顯然應該在這二者之間。但是,在如何將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做到既保護了文化遺產,又推動了文化旅遊,我們還未能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方針,因此而貽誤了諸多發展的機遇。
文化遺產數字化是將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新興產業基礎的一個關鍵環節。目前,"文化內容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世界各國為迎接信息時代的到來,正大規模地將文化遺產轉換成數字化形態。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推動"世界的記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公眾公平地享有。1999年,在芬蘭倡議下,歐盟國家開始啟動一項多國框架性合作項目,名為"內容創作啟動計劃",文化遺產數字化被確定為基礎性內容。我國的文化資源數字化進程因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的啟動(1996年)可以說動手並不晚,但直至目前,還沒有形成國家發展戰略,還沒有將其上升為國家文化產業建設的基礎性工程,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深層危機。
向數字媒體轉移是將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為經濟資源的必要步驟,實質上是為空前規模的產業整合準備條件,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國際性信息技術集團和文化傳媒集團早已開始著手整合世界各國的數字文化資源,為開發新的世界市場做好准備;中國文化資源關繫到對中國文化產品市場的佔有,這塊市場也為他們覷覦已久。1999年,美國大片《木蘭》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鍾:中國的文化資源已經經國際傳媒資本之手轉化為文化產品,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界的強大競爭對手;2000年五一節,我國經歷了第一個"假日經濟"高峰,敦煌洞窟壁畫在大量遊人參觀的壓力下"不堪重負",美國的基金會開始與我商談"數字化虛擬洞窟"計劃;同年,日本信息技術企業加速了與我國故宮博物院關於建立數字化多媒體網上故宮博物院的談判進程。這兩件事說明,發達國家已經藉助經濟與技術雙重優勢,開始謀求對我國文化資源的新一輪開發,這一動向值得我們關注。
(五)WTO規制與現行中國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之間的矛盾
WTO是一種法律體系和政策系統。WTO所形成的諸多協定、協議廣泛涉及到文化產業的各個領域,有關文化產業的規章條例主要包括在WTO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規則,即《服務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之中。因此其基本原則也就自然地成為各成員政府制定和執行國內文化貿易政策的文本基礎,這就必然地要給這個國家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帶來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影響。
我國自80年代以來開始進行文化體制改革,90年代開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至今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規和規章構築起來的文化產業政策系統,以及由這個系統建立起來的文化管理機制,包括:《文化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演出市場管理條例》、《電影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音像製品管理條例》等,基本上涵蓋了現行文化產業領域。
然而問題是,現有的文化產業政策文本系統,基本上都是在兩種體制轉型過程中制定和形成的,並不是為加入WTO、或根據WTO原則而制定的游戲規則,因此,很大程度上帶有計劃體制的痕跡,這就出現了現存政策的目的性與WTO對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的要求之間的矛盾。同時,由於我國不同領域里的現行文化管理與文化產業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以政府的名義發布的,因此,行業和部門的利益保護色彩比較濃重。這樣一來,在整個政策的價值規定、功能及政府對社會文化資源的權威性分配中,應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較差。而所有這些都是與WTO貿易自由化原則、透明度原則、市場准入原則等存在著明顯的不一致和內在的規則沖突。
我國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修訂頒布已經在國內法與國際法的規制對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由於這些措施並未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在體制和制度上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如行政壟斷、市場准入、投資主體多元化、文化企業產權關系改革等,因此,舊有的矛盾不僅沒有消除,還進一步激起了新的沖突。同時,由於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統並未因機構的改革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合並而失去政策效能,還出現了新機構執行舊政策,"新瓶裝陳酒"的現象。在有的地方和領域,文化行政權力在資源重組和優化配置的名義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這種權力的高度集中,使得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不僅沒有失去原有的制度基礎,反而獲得了新的支持。
我國文化產業管理部門已經提出"大文化管理"的思路,但是由於缺乏政策系統的創新支持,預期的改革效果並未出現,於是政府也就難以實現從"辦文化"向"管文化"的戰略轉變。對中國來說,順利進入WTO的關鍵是實現制度創新和政策系統創新的有機聯動,倘若在制度和政策的層面上不能實現整體性創新,我國文化產業在21世紀的發展前景也就可能並不是那麼樂觀的。
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而且目前還處在發展和轉型過程中,因此,存在的根本性問題還是體制性的。任何國家的產業政策的基點都是兩個,即以市場為基礎,以政策為導向,更何況我國的文化產業是生存和成長於一個更為特殊的環境中的。在一定意義上,我們今天對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的認識,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的合理性,將影響著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還會進一步影響我國整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發展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共識,但是一個真正合理的產業政策的制定過程才開始,目前我
㈢ 文化產業前景如何~~
中央力推,創投看好,忙於改制的中國文化產業似乎正在走向「春天」。
「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再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而三網融合的推進也將打造新的發展熱點。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安排,我國出版社將在201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轉企改制,同時,報刊的轉企改制工作也將於今年全面啟動。業內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障礙的突破,將會有更多的文化企業進入到資本市場,這不僅有利於文化產業自身的發展繁榮,同時也將帶來新一輪的投資機會。
中國出版傳媒籌謀IPO
「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將於4月份成立,初步計劃公司資本金將達到15億到18億。」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聶震寧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正在與三家戰略投資者進行相關准備。事實上,這只是改制後的中國出版集團上市計劃的第一步。
據介紹,旗下擁有70多家子公司的中國出版集團其上市計劃將分兩步走:首先是成立中國傳媒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將出版主業包括內容發行一起整體打包上市,接下來則是將集團旗下擁有百年歷史榮寶齋推向資本市場。據了解,目前負責榮寶齋上市的中介機構已經進場。
聶震寧表示,即將成立的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將爭取今年登陸A股主板市場,18億的公司資本金有望將該公司打造成國內傳媒板塊的第一大股。而在上市之後,將會進行主業方面的兼並重組。「今年肯定會比去年多。」聶震寧說。
不過作為國有企業,在引入戰略投資者時會更為謹慎。「中國出版集團將佔到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90%以上的股份。」聶震寧表示,有興趣的戰略投資者很多,因此在選擇時,更多會考慮到集團以後的發展目標。據了解,這三家投資者包括一家數字通信類出版企業,一家影視企業以及一家投資基金。「像選擇數字通信類的企業就是因為集團將推出自己的電子閱讀終端。」聶震寧說。
「文化企業轉企改制後將會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注入,同時也將帶來新的管理機制。」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魏鵬舉對本報記者表示,改革是契機,由於傳媒企業的規模效益比較顯著,所以通過資本市場的兼並重組將更有利於傳媒資源的整合,有助於企業進一步的發展。據記者采訪了解,不少改制後的出版企業都透露出了上市的想法。
文化產權要素市場建設加速
就在文化體制改革逐步推進的同時,文化要素市場的建設也在加強。據了解,繼上海、深圳相繼成立文化產權交易所之後,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項目已經上報國務院審批,年內有望落戶北京。專家表示,要素市場的建立完善將加速文化產業與各類資本的有效對接。
此前,北京市發改委主任張工在該市發展改革會議上曾明確指出,2010年要著力加強要素市場建設,支持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等要素市場落戶北京市。而作為文化部與北京市政府合作打造的綜合性文化產權交易服務機構,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將為文化物權、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各類文化產權提供產權流轉平台,打通文化產業與資本市場之間的壁壘。
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籌委會負責人、北京產權交易所業務總監張大為表示,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的籌辦工作已進入快車道,即將確定包括北京產權交易所在內的數家股東單位。
「行政資源的參與和推動,將會帶來更多的資源。」魏鵬舉表示,如果能夠建立一些規則,做一些示範,將有助於推動民企、社會機構的參與。
據悉,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建立後將著手推進文化產權評估體系的建設,解決文化產業投融資過程中版權評估難的問題。
創投看好文化產業前景
「我們非常看好今年文化產業的投資前景。」風投業資深人士、深創投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劉綱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改革的深入,相對開放的政策和逐漸清晰的規則為資本進入文化領域提供了更為廣闊空間,而市場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則意味著成倍數增長的市場空間。
「現在有一些文化企業自身發展也很不錯,我們已經投了一批文化相關的企業。」劉綱表示,文化產業將成為其重點關注的領域。「首先,傳統的文化企業必須要結合新興業態進行發展,才能應對未來的挑戰,其次,我們也會考慮到在改制過程中,企業相關機制的轉化是否到位,比如說員工的j激勵機制。」劉綱表示,經營團隊以及規范化運作仍是關鍵因素。
德勤中國全國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領導人周錦昌則表示,近年來在文化產業方面的國內外投資者明顯增多,「從項目數量,到投資人都是在以倍數增長。」周錦昌說。另外,隨著創業板的推出和中小板的擴容,資本市場的完善也為文化產業投資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另外,記者獲悉,相關政府部門正在積極籌措資金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據悉,作為北京市股權投資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將採取「FOF」(Fund of Fund)的運作方式,直接投資創投而非企業。「相較於直接投資項目而言,這種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將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劉綱表示。
不過業內人士同時指出,在三網融合等新興投資領域,政府的相關監管政策仍需重點關注。「我們認為三網融合、IPTV將是未來發展的潮流趨勢之一,不過現在經營牌照並沒有完全放開。」劉綱表示。隨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專家認為政府的監管重點將更為關注內容方面,運營資格上有望獲得一定程度的放開。
㈣ 文化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縱觀全球,文化產業的發展主要有以下趨勢:一是數字化內容產業引領新世紀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以數字技術為載體的內容文化產業迅速崛起,在世界產業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成為一個高速增長的產業,並引領著當代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這種內容文化產業以創意為動力,將各種文化資源與最新數字技術相結合,建立了新的生產和消費方式,產生了新的產業群落,創造出驚人的經濟社會價值,在IT革命的背景之下,數字內容產業以逐漸成為21世紀經濟舞台上的主角。二是以經營娛樂元素為主的產業形態成為文化產業中最活躍的力量。文化產業的重要內容應該是娛樂業,如電影、演藝、游戲、旅遊等。進入新世紀,文化產業中的電腦動畫和游戲軟體等數字娛樂內容市場高速增長。全球電腦游戲行業已成為與電影、電視、音樂等並駕齊驅的最為重要的娛樂業之一。據專家預測,中國娛樂產業潛在的消費能力將達到5500億元。由此可見,文化娛樂業已成為最具廣闊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 三是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和高新科技迅猛發展,跨媒介、跨行業、跨地區乃至跨國運營的文化傳播集團成為文化產業的主體。文化產業內容與其他行業之間正在進行著不斷的整合。國際上大型文化跨國公司的發展基本模式主要是橫向整合、縱向整合和其他行業在文化產業上建立分支三種。這些跨國公司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已經成為世界文化產業的主體。四是文化產業的風險性特徵更加突出。因為對文化產業來說,經濟價值依賴於文化價值,文化新產品的開發需要直覺和創意,這種直覺性知識是非常冒險的,從這種意義上講,文化產業需要在充滿風險、變化莫測的市場中應對各種風險。五是長期以來,世界文化產品市場基本由美國所有或以美國為依託的超級跨國企業控制著,全球文化產業的集中化趨勢,使得民族國家出現傳統文化邊緣化的風險。近年來,隨著美國化為代表的一極與世界文化多樣化之間的矛盾的加劇,文化安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對美國的文化入侵更是極為敏感,對國內許多文化產業均實行保護補貼。文化市場准入、知識產權和國際文化貿易規則是當前的焦點問題。如何平衡文化產業中的全球化和地方性的關系,成為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㈤ 傳統文化產業發展前景
我國傳統文化產業發展還是很有前景的,我國傳統文化產業發展還是非常有前景的
㈥ 中國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
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可能性有很多,在這里不一一列舉,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方向應該是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簡言之就是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打造文化產品,從原來的各地集中上馬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到現在的文化產業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應該可以說明問題。具體不談了,能談的太多了,有機會再交流。
㈦ 如何看當前文化產業發展態勢
增強我國文化產業整體實力。
目前渠道方面,推出體現民族特色、反映時代精神、電視報刊、電視劇場以及手機電視,擴大中華文化的對外影響的必然要求。現在國際文化市場上主要講述的還是西方的故事,中國作為東方文明古國,基本扭轉文化貿易逆差較大的被動局面,可以把文化產業分為渠道和內容兩個方面——從渠道的角度來講,主要有四條:一是出版物的發行;四是劇場連鎖。從內容生產來講,有電影生產、圖書和報刊出版、舞台藝術表演,就必須堅持「渠道優先、內容強勢」。
建設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集群,是整合地域文化資源,形成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提高我國文化產業的市場集中度。
此外,文化和旅遊、製造業的結合也將成為一大趨勢,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形象。只有牢固樹立品牌意識,完善扶持政策,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示範園區建設,鼓勵和支持各地根據自身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帶和集聚區,形成具有強大帶動效應的區域文化產業孵化器和發展極,給予重點支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精品名牌引領國內市場,進軍國際市場。
未來的骨幹企業,是戰略投資者、電視互聯網,劇場連鎖下一步也要重點發展,如出版物的發行,讓自主創新成為產業發展的最重要的發動機,打造實力雄厚、多種業態,包括圖書和報刊。爭取在未來幾年使我國的對外文化貿易有快速的發展。
在產業融合方面,廣電的兩張網,提高文化產業活力與競爭力。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扶持力度,又可以帶動製造業的升級與發展。
文化「走出去」,優化對外貿易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對外文化交流,即有線電視網路和無線移動網,下一步要建區域性的中心,強化分工配套,使各地園區成為吸納投資的主要土壤和產業擴張的主要增長點。要採取有力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實現文化產業規模化。總之,文化產業要想快速發展,文化產業的行業界限會越來越模糊;廣電的網路也將變小網為大網,促進文化產業的內部分工與協作,提高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速度的必然趨勢。為此,隨著技術改造和規模化發展,將成為整合文化資源的重要平台,要實現全國的互聯互通,建立中國出版物發行的高速公路;二是廣電網路,包括有線和無線;三是電影院線;將文化創意與製造業相結合,把文化的內涵或者文化的元素植入到產品中去,積極鼓勵和支持原創,展示自己的文化,大力發展自主知識產權,增強文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廣電節目生產,還有音樂等等、集聚化發展,理應在國際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內容生產方面,要綜合性和專門化並舉。
從根本上改變我國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的狀況,走出受制於人的困境,必須立足於自主創新,未來將會形成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創新型文化企業,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骨幹企業培育、配套設施建設,會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基礎上,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著名文化品牌和知名文化企業。運用高新技術創新文化生產方式,培育新興文化產業和文化業態,加快構建傳輸快捷、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手機電影、手機報刊,既是引領產業發展方向、推動產業創新,如新型陶瓷產品等建築裝修材料,勢必將提高產品的文化含量與附加值。例如,文化品牌的塑造,知名品牌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符號、新興業態培育和運行機制創新、增強產業集聚效應的戰略舉措,還要加快電影院線的建設、手機圖書等新業態。所以,推動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對原創性強,突出主導產業,加強企業集聚,既要做好宏觀布局,更會加強調控引導,才能真正從「中國製作」走向「中國創作」、具有一定市場佔有率的綜合文化企業集團,希望能夠培育出市值過千億的文化企業「巨無霸」,也是應對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文化激烈競爭,加快民族文化產業振興的迫切需要。要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培育和發展一批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引領文化產業發展、技術先進、能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產業化前景良好的文化企業,出現電視圖書館、覆蓋廣泛的文化傳播體系、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文化藝術精品。比如,隨著文化資源的開發,深度旅遊必將會在中國出現,是拉動對外文化貿易;二是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步伐不斷加快;三是行業界限越來越模糊;四是文化與旅遊及製造業的結合越來越明顯;五是文化產業發展已經從自發轉向自覺。
對中國文化產業的框架結構未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將呈現五大趨勢:一是文化資源進入大調整、大整合的時期。
未來文化產業的發展將會從自發走向自覺,體現在國家層面加緊制定全國性文化產業規劃
㈧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
文化創意產業被認為是世紀全球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有著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世界各國政府都對這一產業的發展給予了特別關注和高度重視。
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效益日漸明顯。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測,到2015年,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將達18000億元,佔GDP的比重將超過5%,文化創意產業將成為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尤其是在一些基礎較好的城市,如深圳、北京和上海,文化產業更是經濟發展的支撐力量。
作為文化創意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載體,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勢頭強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文化產業園區超過2500家,各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已多達500家之上,其中國家已命名的文化創意產業各類相關基地、園區就已超過350個,分布於全國各地。
但是在各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快速發展的背後,一些問題也隨之凸顯出來。如園區太多、資源分散;建設模式雷同,房地產色彩濃厚;園區定位不明確,產業結構雷同;園區之間相互分離而自成體系,缺少必要的分工與合作;園區耗費巨資建成後,租金高,企業入駐率低,難以吸引創意階層,文化氣息淡薄等。
前瞻產業研究院創意產業園建設行業研究小組表示,盡管目前創意產業暴露出了各種問題,但從整個國際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創意產業仍有廣闊前景。因此政府目前暫停審批創意產業園,可以看作是一個調整改善過程,未來即將繼續加大創意園區的開發和建設,但與此同時政府管理將從嚴,向著適合社會產業需求的方向引導。
國家「十二五」規劃中稱,要在政府引導下發揮市場機制積極作用,培育骨幹文化企業和戰略投資者,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進入。
此外,一些地方出台的「十二五」規劃中把發展創意產業園區提到了重要位置,如深圳市的「十二五」規劃中要求大力實施產業集聚,加強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統籌規劃,加快推進國家級創意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培育和推廣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龍頭企業和文化產品。在積極的產業政策推動下,創意產業園區也將迎來美好的發展前景。
㈨ 中國文化旅遊產業未來發展有哪些趨勢
1.文化創意,成為文化旅遊的重點發展方向
文化創意產業被稱為21世紀全球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全世界創意經濟每天創造產值達220億美元,並以5%的年增長速度遞增。如今,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在旅遊領域的拓展和延伸,成為旅遊發展的新引擎,反過來,旅遊的發展也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創造了新機遇、新動力。
2.文化「深度游」成為中國旅遊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專業規劃機構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中國旅遊已經從傳統"走馬觀花"式的觀光游向以文化為主題導向的「文化深度游」、「文化休閑游」轉變,並出現了以世界遺產為核心主題的專項旅遊產品。
文化深度游的一個重要表現是遺產旅遊熱的興起和發展。「遺產旅遊」已經成為世界旅遊業最熱門的項目之一。英國遺產旅遊業發展迅猛,年收入高達260億英鎊,幾乎成為該國旅遊業的支柱。
3.康體保健游已經成為文化體驗旅遊的重要內容
文化性作為旅遊產業的核心特質之一,體現在旅遊產品的各個方面。
隨著中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加,出遊能力漸趨增強,文化體驗游成為遊客熱衷選擇的旅遊產品類型,其中康體保健游因為能夠迎合現代人越來越強的醫療保健意識和康體養生需求,成為廣泛關注和備受推崇的文化體驗旅遊產品類型。
㈩ 21世紀文化的發展趨勢
黨的十六大提出,「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這為我國在21世紀初文化的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文化產業是反映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一種文化生存形態,它不僅是一個國家一切原創性精神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的重要手段和載體,而且也是現代社會物質財富創造的重要來源,是現代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在美國,文化產業的核心版權佔GDP的3.7%。據統計,400家最富有的美國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業,美國的音像業僅次於航天工業居於出口貿易的第二位;藝術品經營業在英國的產業規模,與汽車工業並駕齊驅,英國旅遊業收入的27%來自藝術,在英國文化產業平均發展速度是經濟增長的兩倍;日本的娛樂業產值僅次於汽車工業。加拿大的文化產業的產值一般都超過了一些傳統行業,如農業、交通、通訊及信息技術等。這表明,文化產業是發展潛力巨大、發展速度很快的優質產業。
據有關部門預測,2005年,我國文化的潛在消費能力是5500億元。對此,跨國公司對中國文化市場志在必得,而我國正處在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期,對文化的意識形態性有清醒的認識,但對文化的產業屬性了解不多,鑒於此,如何充分利用我們豐富的文化資源和主場作戰的優勢,不斷發展和壯大自己,在競爭中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最終佔領國內文化市場,是我國文化經營企業當前面臨的新挑戰。
一、文化產業緣何在我國蓬勃發展
1、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改革開放後二十多年,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持續提高,居民消費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20世紀90年代以後,反映居民消費結構的恩格爾系數降到了50%以下,說明我國居民從總體上告別了溫飽,進入了小康。其中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到20世紀90年代末降至40%以下,開始走進了富裕時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物質生活的逐步富裕,人們的閑暇時間將比過去大大增加,隨著人口平均壽命的增加,人們退休後的時間也在增加。閑暇時間的增多,將大大增加文化消費,精神消費的需求。
2、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據統計,人類的科技知識,19世紀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紀中葉是每10年增加一倍,當前則是每3年至5年增加一倍。特別是在信息技術領域方面,新技術的創新是遵循「摩爾法則」,每隔18個月微處理機的能力就翻一番,而其價格卻不變。科技知識更新速度在加快,推動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20世紀以來,印刷復制、錄音錄像、電子排版、網路傳輸、數字化等技術在文化領域的廣泛應用,使文化藝術品可以批量生產,這使得文化有可能成為產業。現代科技在文化藝術領域——從內容到形式,從生產方式到傳播方式的廣泛應用,極大地促進文化藝術的發展和創新,也對文化產業的產生和發展起著直接的推動作用。文化產業發展的歷程表明,藝術藉助科技的發展才能高飛。現代科技文化使文化產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以出版為例,根據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在著作《21世紀的管理挑戰》中的分析「在所有發達國家裡,圖書的出版與銷售,至少與新的電子業增長得一樣快。全球頂尖出版公司的增長,或許比不上頂尖電子公司如英特爾、微軟或德國的思愛普。但是以整個產業而言,出版比電子資訊增長得更快,而且可能獲利更豐。」科技發展表明,21世紀全球最有前途的產業有兩個,一個是高新技術產業,一個是文化產業。
3、經濟全球化拉動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是當今覆蓋面最廣、影響最大、滲透最深、最突出的全球趨勢。全球化是人類不斷地跨越空間障礙和制度、文化等社會障礙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充分溝通和達成更多共識與共同行動的過程。
經濟全球化既包括經濟的全球化,也包括文化的全球化。一方面,在經濟不斷走向全球化的過程中,隨著世界性生產、市場的形成,隨著物品、人群和信息的世界性流動,各種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文化也隨著擴散到世界各地,推動了文化的全球化。譬如,當「麥當勞」、「肯德基」進入中國的消費市場時,也帶來了美國人的快餐文化和飲食觀。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普遍建立,隨著和平與發展時代的到來,隨著電信技術的發展,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直接地推動了文化全球化的進程。在全球化過程中,文化的民族性在削弱,世界性在加強。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也日益增強。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要面向全國,而且必須面向世界,我們要把中國豐富的、獨特的、珍貴的文化資源加以開發、包裝,使之轉化為全世界億萬人都能享受的文化商品。把中國的文化傳播到全世界,以防止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出現發達國家特別是以美國為文化代表的西方文化一統天下的局面。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出現文化單一化的局面,這是一種現實的危險。發展文化產業乃是構築國家文化安全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
4、體制改革啟動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以制度創新適應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從而啟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一個新的世界性發展趨勢。中國的改革開放深刻而廣泛,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市場化為導向的轉變勢必要擴展、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放開文化市場,減少國家的財政補貼,改善文化事業單位的條件,豐富和活躍人民群眾的生活,增加國家的稅收,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中國的文化產業在改革開放大潮的推動下,波瀾壯闊,蔚為壯觀。國家已制定一系列相關政策,允許民間資本和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發展文化產業,不久的將來,中國文化產業將會有一個大的飛躍,從而在國民經濟中取得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發展我國文化產業所面臨的挑戰
中國文化產業正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比之泱泱大國的需要,比起發達國家的水平,比之人民群眾的願望和五千多年歷史文化的深厚積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今後乃至很長一個時期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從目前情況來看,發展文化產業工作有一些不利因素。
1、觀念滯後。在我國已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一部分人的認識仍然停留在計劃經濟時期,強調文化的特殊性多,講文化的產業性少,沒有充分認識到文化產業特有的社會經濟效應,往往把公益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二者混為一談,與此同時,一部分人對加大改革力度,迎接入世後的挑戰的必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認識上的混亂會導致運作上的阻力,這也是目前文化產業化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
2、規模弱小,質量偏低。我國文化產業的組織化、規模化程度低,機構性、功能性缺陷突出,產業各領域關聯度低,缺乏真正有競爭力的、上規模、上水平的大型文化企業。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允許一些國際知名傳媒集團進入我國媒體市場。這是一個重大的信號,說明文化產業國際化的進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國文化市場已經暴露在國際文化資本的強大壓力之下,為弘揚民族文化,發展文化產業,我們應當穩步地加快文化產業化步伐,在國外跨國公司大舉進軍中國市場之前加快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形成產業規模。
3、缺乏一大批善於經營管理的人才。文化產業的日益發展,需要一大批既熟悉市場經濟又懂文化教育的經營者。目前,在一部分文化工作者中缺乏企業戰略眼光和規劃能力,缺乏財務、營銷和管理方面的技巧,缺乏投資和風險管理的能力,而缺乏創新能力和營銷能力,是目前我國文化產業領域中最突出的問題。
4、政府管理職能和管理方式的變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市場准入的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如何熟悉運用世貿規則去規范市場,發展文化產業;如何引導外國資本和民營資本的投向;如何管理外國文化產品和文化經營活動等,對各級政府來說,這些都是全新的課題。如果管理和引導得好,對廣大文化消費者,對從事文化生產和經營活動的投資者,對國家經濟建設,都會帶來很大的好處。否則,會帶來文化市場的混亂。
三、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優勢
中國文化產業已經出現了較好的發展勢頭,已經具備了進一步產業化發展的基礎。
1、資源豐富,潛力巨大。我國文化資源極為豐厚,五千年的文明史為我們累積了難以估計的文化資本。啟動這些文化資本,就有可能創造出優秀的文化藝術產品,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從而在全球的市場競爭中佔有比較優勢。現在的問題是,我國的文化資源雖然很豐富,但是經營管理水平不高,文化資源的商品轉化率很低,文化產品的精神內涵和藝術精緻程度很低,不僅沒有深度開發國內市場需求,而且也很難適應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市場競爭。
2、人口眾多,市場空間大。我國作為世界上的大國之一,土地廣袤,人口眾多,其消費市場之大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所不能比擬的。隨著社會成員人均佔有財富逐步增多,以及閑暇時間的增多,社會需求結構和消費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社會經濟開始向精神——文化消費轉型。精神——文化需求以及由它帶動的需求成為經濟發展的新的空間。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為經濟增長的極其重要的動力。因而發展文化產業就成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的必然需求。
四、發展我國文化產業應注意解決的幾個問題
1、要牢牢樹立起文化產業新觀念。樹立起文化產業新觀念,提高對文化產業的思想認識刻不容緩。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已成為一種世界潮流。當然,文化行業中有一部分屬於公益性文化或准公益性文化,這部分文化必須依靠國家支持和投入。但文化行業中還有一大部分是經營性文化。這種經營性文化應該實行產業化。在發達國家,其文化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文化產業已成為它們的重要的支柱產業。國外許多家企業如:索尼、迪斯尼、時代華納、貝塔斯曼、維亞康姆、新聞集團等公司都把文化、媒體作為主要經營業務。這些公司控制了全球一些最重要的電視、報刊、出版集團等。因此,有經濟學家主張把文化產業列為第四產業,並將成為國民經濟的占據極大優勢的主導產業。
2、制定積極的文化產業政策。黨的十六大提出:「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勢力和競爭力。」面對新的形勢,我們要制定積極的、既與世貿組織原則相適應,又符合中國文化發展要求的文化產業政策。鼓勵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同時加大文化產業管理力度,堅決清除腐朽的、有害的「文化毒品」和「文化垃圾」。加快研究制定國際競爭導向的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調整文化產業的稅收政策和投融資政策,金融機構適當向文化產業傾斜、安排一定的政策性貸款用於發展基礎性和與科技、信息產業相結合的新興文化產業。廣開發展文化產業的籌資渠道,鼓勵和放寬各種社會資金投入國家鼓勵發展的文化行業或產品,推動文化產業的戰略性調整和重組。運用聯合、重組、兼並等形式、組織一批主業突出、品牌名優、綜合能力強的大型集團,推動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地區結構調整,實現跨地區發展和多媒體經營,進一步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應變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3、放寬市場准入,以市場機制為基礎調整和重組文化經濟利益關系。發展文化產業,需要國家採取更加積極的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創辦和經營文化企業,鼓勵個人和社會機構對文化企業進行經濟投資。國家可以通過各類法規和政策,對民間創辦的文化企業進行政治和社會方面的規范與調控。健全文化產業的組織,轉變文化企業的運行機制,培育強大的文化企業集團。鼓勵文化產業單位面向國際市場,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外向型文化產業,以利於引進世界一流的文化藝術產品,出口優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產品。
4、實施人才工程。文化產業是高技術與高文化高度關聯的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能力結構的構成有著特殊的要求。這是一種戰略需求,這種需求能否得到滿足已成為奪取文化產業未來制高點的制勝因素。因此,人力資本在文化產業領域內的流動,將隨著這種需求的日益迫切而加速。尤其是能適應數字技術環境等多種產業需求的文化資本人才、數字藝術軟體開發人才和媒體經營管理人才,將成為各類文化產業集團、文化投資集團爭奪的熱門,在加入世貿組織後,更成為國際文化傳媒集團的爭奪目標。因此,當務之急是改進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建立規范的人才流動管理機制,單位自主用人,人員自主擇業,政府依法管理。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收入分配機制,把按勞分配和生產要素結合起來。允許和鼓勵一些擁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人才佔有企業股份參與利潤分配。
5、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貫徹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既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品德,也有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既有濃厚的人倫道德觀,也有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論;既有孔子的學、問、思、辨、行結合的教育思想,也有近代形成的科學民主精神,等等。毋庸置疑,中華文化中也有守舊落後的一面,諸如「別尊卑,明貴賤」的等級觀念,重人治輕法治以及「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權思想等。但中華文化的主流是培育人的創造性和對人進行教育、引導、陶冶和塑造,以提高人的整體素質,這也是古代四大文明唯獨中華民族長久不衰的真諦。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國文化產品要進入我國文化市場,這是無法阻擋的潮流。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頭腦,堅持發展先進文化,在學習和吸收外來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建設好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迎來一個中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