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

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0-11-25 05:03:39

Ⅰ 十二五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網路一下:「新興產業創業網」網路頻道有各省的十二五規劃全文!

Ⅱ 「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介紹

2012年7月9日,國務院以國發〔2012〕28號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規劃》。該《規屬劃》分背景,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重大工程,政策措施,組織實施6部分。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是: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

Ⅲ 十二五發展戰略規劃

華彩咨詢十二五發展戰略規劃十步法
一、五年規劃體系溯源
眾所周知,五年規劃這個體制,是從蘇聯傳過來的,蘇聯當時為徹頭徹尾地實施計劃經濟,為了實現理論對實體的高屋建瓴的把握和指導,有意識地消除在供需過程裡面的浪費,信息不對稱,通過對系統完全地人為干預和設計,來實現系統的高效和完整,通過各級環節相互咬合的運作,使供與需之間處在均衡的狀態。可是這種努力,因世界的多變性,因系統中充滿了的不確定性,往往會最終遭到失敗。但盡管如此,當社會主義國家徹頭徹尾地用計劃經濟體制進行社會生產的大統籌的時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外在的不確定性、波動性,取得了經濟建設和民生發展的巨大成就。但事實上,這種人為設計的社會系統從來不可能像機械繫統那麼完整,那麼貼合,所以計劃經濟無論它有如何強大的力量,系統本身的不確定性是沒法克服的。而且當一國作為一個小系統,雖然你進行的是計劃經濟,而你周邊的很多大系統,搞的是市場經濟,並且小系統和大系統之間,又要發生物質交換,又要發生經濟交流,在這個情況下,就會輸入很多不確定性,輸入很多風險,進一步會對你的計劃體制產生破壞,使你內部的可控性變得脆弱,這也是最終計劃經濟體制無法在蘇聯運行下去的一個內在原因。
中國就是從蘇聯把五年計劃這種治國方法學過來了,並且在中國生根發芽。剛開始有周恩來、陳雲等老一輩領導人推動它的落實,後來成為整個國家每一屆新政府形成以後,換屆選舉以後,或者連任以後,一個總體的施政綱領。五年計劃既是給各級官員、部委交一個底,這五年統籌的打法是什麼,本屆政府要實現怎麼樣的目的,也是給全國人大代表,各級政府一個總體的概念,給企事業單位一個總體的概念,給國民一個總體的概念。圍繞著這么一個五年規劃的成立去排除與這五年規劃不相吻合的一些波動性。在一段時間裡面,建立起來相對的穩定性。
1.企業的五年規劃就是對國家層面大五年規劃的一個有效的承接
2.五年規劃體制有利有弊
第2節戰略規劃中必須關注的幾個要點
在具體做規劃時,有幾個實用技術請務必注意,這方面很多公司因為不注意不重視犯過沒必要,但代價很沉重的錯誤:
使用搖籃法;做五年規劃,就得先做十年乃至二十年戰略規劃,象中航工業這樣需要獨自打造一個飛機製造工業體系的,或中國汽車產業主力軍,恐怕還得打造三十年乃至更長的戰略規劃。一個很長的戰略規劃未必能夠按你所想逐一實現,但它提供了一些基本判斷和方向,換言之,它是一個搖籃。如果大趨勢,方向和你的十年二十年戰略吻合,那麼,你的五年規劃短期只要做些滾動修正,再規劃時公司也有一個大的搖籃,指出相對清晰的一個方向;但如果環境和趨勢巨變,構成長期戰略規劃不再可靠,那麼這個搖籃就被放棄,立即需要打造一個新搖籃,作為搖籃里的孩子的五年規劃也就不言而喻的要推翻重來。所以有很多企業五年規劃就做五年,這是不可取的。另外,你得非常清楚,搖籃戰略主要是賭方向,賭趨勢。五年規劃裡面既有核心能力培養,也有符合搖籃戰略的期權能力培育。
戰略規劃至少要實現四個層次的目標:明確短中長期發展目標和發展模式;明確10-20年的方向;確定十二五戰略總體規劃(包含集團整體,總部,子集團,業務單元);確定具體的經營計劃和預算,尤其要戰略短期內能解決某些熱點問題(大紅棗效益)激起變革熱情。簡單的說就是:長遠規劃導方向,短期規劃促變化,促成變化跳台階,蛙跳發展謀新篇。
在戰略規劃的同時,大力調整大家對戰略的認識,對戰略管理的理解,對規劃和實施中差異的感知和把握,對戰略規律的把握應用上下功夫,在相關的心智模式的調整上下功夫。一句話,不僅要改變企業在戰略規劃的物理結構,還要力圖改變企業在戰略規劃上的心理結構。
採用常態戰略規劃課題+本集團個性化戰略課題的方法。戰略既有大家都一樣的內涵,比如遠景,目標,發展路徑,資源配置。也有每個公司各自的問題,是家務事,但不能不說重要,因為戰略就是事關全局的東西,沒有標準的戰略,只有結合各個企業的戰略。比如有些企業總經理和董事長不合的問題就是個戰略性大問題,國資委一刀切的政策恰和對某個企業傷害很大,需要戰略營銷,這就是個大問題。
集團戰略規劃遵循以下十個步驟,當然步驟之間還會有一定的交叉和來回震盪,這都是經常做規劃的人,需要注意的。
集團戰略規劃十步法;
第1步:戰略診斷
操作指南:對戰略本身的評價;對戰略方法論的評價;對戰略敏感度分析;領導人因素;企業組織智商分析;戰略認識論的評價;戰略偏好即文化分析。
第2步:分析與預測
要對戰略經營環境,即各種環境因素的狀態及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對公司當前內部資源及能力進行剖析,明確公司可以把握的機會和環境因素變化可能產生的威脅,相對於現實競爭者的優勢和劣勢。在構建公司核心能力目標的前提下,使公司制定的戰略適應環境的變化。而且這種機制有對月、季、半年和全年計劃執行及環境變化的評估,每年對公司戰略規劃(如三年或五年)進行滾動式修訂,使公司戰略和年度計劃具有對環境的內在的自適應機制,並在年度計劃運行控制過程中及時跟蹤環境的變化。
第3步:戰略任務
操作指南:歷史回顧;現狀及展望;八個層次的戰略任務;戰略任務的關聯性分析;戰略任務底限描述;戰略任務對戰略方法論的要求
第4步:重大戰略課題研究
比如說整個集團的發展方向可以採用怎樣的模式,我們的資本運作該怎麼來做,我們現在在產業組合上,碰到哪些問題等等。既有公共的課題,也很可能有該集團特有的一些問題,比如說該集團認為總是收購的企業歸屬感沒法保證,怎麼辦?還有經常出現低成本收購高成本整合的問題,這種問題怎麼保證等等,像這一類的課題既有共性的也有個性的。一連串課題的研究打開了整個集團戰略規劃的大門
再次是對所有已涉及的產業板塊以及可能潛在要進入的一些產業板塊進行研究,尤其是對它的關鍵成功要素進行把握。
這時候母公司就再也不能裝聾作啞,認為子公司它這個產業是很個性化的,我可以不去懂它的行業特點,我們只要做好行政就可以了。這樣一些迷思必須把它去掉,母公司必須要知道,如果過去你裝聾作啞的,沒有去理解子公司的特點造成了你集團戰略與子公司戰略之間的兩張皮現象的話,那麼今天你必須深入去理解子公司的行業特點,關鍵成功要素。我未必知道你的細節,但是你的大的規律、趨勢,我必須知道。
操作指南:
常見課題:治理,決策,分配,領導力,組織,文化,執行力
體制性課題:政體,國體,向上營銷,軟實力,治理,激勵,供應鏈控制,其他
發展性課題:多元化,金融,產融結合,並購,聯盟,國際化,
管理性課題:組織,流程,團隊,運營,文化
約束性課題:弱點,盲區,非優勢領域,不適應,能力衰退,壁壘消失,特殊關系,特殊任務,特殊政策,特殊事件
其他影響戰略成功的重大因素課題
創新,遠見,戰略賭注與安全網,優勢剖析,理解與認識
第5步:戰略思考
確定企業的使命和目標。它們是企業戰略制定和評估的依據。一個良好的宗旨陳述應包括五方面的內容:應該明確企業是什麼和希望成為什麼;在戰略上允許企業創造性地發展,而在戰術上限制企業進行一些冒險行為;使本企業或機構有別於其他同類型的企業或機構;應指出作為評價企業現在和未來活動的框架;陳述應該准確明白,易於被整個企業或機構所理解。
操作指南
經營哲學刷新
盲區,假設,隱形前提,邊界,局限,
新模式,新戰略構建,新趨勢,
戰略認識論調整
戰略焦點,敏感度,偏好,任務
戰略實施
戰略強度,復雜程度,轉型程度,實施難度,長度的認識
規律與本質
一般,特殊,本企業,近年
戰略敏感度管理
戰略偏好管理
第6步:集團整體體戰略方案設計
從實際操作角度分析,集團整體戰略方案設計應注重以下八個方面:
1.公司戰略規劃的滾動實施和公司動態成長的結合
2.領導層對未來的設想與企業核心價值的結合
3.戰略規劃和戰略管理體系之間的有機結合
4.形成產業整合優勢與子公司高質量運營的結合
5.公司戰略規劃與國家產業改革政策的結合
6.發展思路與市場競爭環境的結合
7.遠景、發展戰略與核心能力的結合
8.員工發展與公司戰略方向的結合
整個集團將往哪裡去,最終應該成為怎樣一個角色,各個子公司在其中大略扮演怎樣的角色要有一個說法。
在形成多個可選擇的整體戰略方案時,我們注重用構建的方式,用規律的指導,把握核心趨勢,同時用可參考標桿。
在這一步操作時,我們特別建議進行多個層次的戰略研討會。
第7步:集團,總部,子集團,業務單元戰略規劃
總部和子孫公司共同負責研討和選擇集團整體戰略,主要涉及集團公司或者多元化經營公司的根本和長期的決策,注意一般這里需要應用情景規劃,
第8步:集團,總部,子集團,業務單元經營計劃體系
整體包括:
遠景,發展哲學及長期目標體系
發展模式
資本運作戰略
產業組合戰略,公司應該進入多少行業,公司應該進入什麼行業或者說將自己的資源投入什麼行業,重點支持什麼行業;
橫向戰略--打造強勢集團;
集團能力體系,集團整體能力,總部能力,子集團能力,孫公司能力
集團層面戰略戰略
集團層面組織,流程及其他支撐體系
這個選擇做完了以後我們進而來形成根據以上形成總部的戰略,當然這個戰略仍然不是那麼事無巨細的戰略,大約是個戰略的梗概、一個骨幹。
(2)總部戰略規劃所包含內容:
總部在集團中職能定位
總部組織建設
總部能力拓展
總部戰略管理焦點
總部資源與平台搭建
職能戰略
組織,流程與其他支撐體系
要保證經營戰略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各種職能戰略的配合實施,從資源配置和管理控制的角度充分保證經營戰略的實施。其基本作用表現為從各自的角度對經營戰略起全面支持作用。
(3)子集團層次戰略規劃所包含內容:
基於集團戰略的板塊戰略
板塊戰略指引下的產業整合
公司整合
產品與服務整合
板塊發展戰略
業務單元組合
各個業務單元經營重點
各個業務單元經營戰略
職能戰略
組織,流程與其他支撐體系
(4)孫公司層次戰略規劃所包含內容:
業務單元戰略是在企業總體戰略的指導下,經營管理某一個戰略單位的戰略規劃,是總體戰略之下的子戰略,為企業的整體目標服務。因此,業務單元戰略更加考慮企業如何在特定的市場上獲取競爭優勢。比如,如何發現新的商機,以及在什麼樣的市場和什麼時候推出什麼樣的產品,提供什麼樣的服務等等。業務單元戰略要思考企業在市場中的自我定位以及取得競爭優勢的方法和在不同產業發展階段中所採用的不同策略等等。該層次的管理者需要努力識別最穩固的同時也最有盈利性的市場區域,以發揮其競爭優勢。如果從戰略構成要素的角度來看,核心競爭力的營造與競爭優勢的建立是該層次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戰略實施保障工程
戰略實施與管理
第9步:集團各層次長中短期經營計劃
戰略規劃和年度經營計劃的轉換和控制機制
在集團公司戰略規劃架構下,每個目標被分解為層層銜接的行動計劃,每個策略細分為子策略,子策略有子目標,子目標有子計劃,所有計劃都分派給既定團隊或業務組。所有的子計劃匯合而成公司的主計劃。子公司、分公司的主計劃匯總而成集團公司的主計劃。如果主計劃不能實現組織的宗旨和所有戰略目標,那麼應該有選擇地反饋回部門和團隊,尋求修改子計劃,或管理層重新整體平衡公司戰略,優化業務計劃,直至組織宗旨和各層目標得以保證。每個部門每個團隊都必須根據被賦予的戰略指令來制定其目標和活動計劃。強調戰略規劃從業務主管和團隊領導開始,他們負責擬定其責任范圍的長期業務計劃,目標是培養主管對其負責的業務活動有一個長遠的考慮。人員計劃是比較敏感的,各部門的長期人員計劃由部門經理來擬定。長期計劃的第一年從預算開始,強調主管們同時做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以保持長、短期計劃的一致。
年度經營計劃把公司戰略規劃具體化公司在做到實現目標、控制風險和分配有限資源的基礎上,在年度內具體落實公司的戰略經營計劃,特別是依據年度經營計劃和年度可分配資源建立的公司全面預算控制體系,把各項目標及資源落實到各項職能和事業部,並通過進行月、季、半年的定期滾動的風險評估和計劃及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審核,把年度經營計劃進一步落實並納入控制,由此形成實現公司戰略目標的有效的控制體系。
把戰略規劃和年度內經營風險的評估結合起來,並綜合考慮年度內可支配的資源分配與資源變化預測,制訂出符合戰略規劃目標的年度經營計劃,包括年度目標體系、戰略措施、主要資源分配計劃、職能計劃和事業部計劃。在此基礎上編制支持實現年度計劃各項指標的預算控制體系。為使年度經營計劃及目標得到有效執行,在年度計劃的運行控制進程中,對半年、季度和月計劃按預算進行評估和指導,根據年度內環境的變化,定期對年度經營計劃的階段性目標和預算進行修正,年度末對年度計劃執行情況進行審核。為保證戰略規劃的有效性,公司需在對戰略經營計劃進行審核與回顧的基礎上,重新評估公司的戰略經營環境和內部資源,從而對公司的戰略規劃或規劃進行修正,如此循環往復,使戰略規劃管理形成對環境的自適應性機制。

Ⅳ 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應該包括些什麼內容

集團發展戰略規劃類似於一個五年規劃,可以參照。
十二五發展規劃十步法
1.調研診斷
正確的方法
全面地調研
客觀評估
情況梳理與診斷
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診斷具體包括:對規劃本身的評價、對規劃方法論的評價、對規劃敏感度的評價、領導人因素分析、企業組織智商分析、規劃認識論的評價、規劃偏好(即文化)分析等;診斷的關鍵在發現問題和情況梳理;
2.分析與預測
把握國家政經周期
理解區域規劃
明確產業政策
發掘培養企業核心能力
新的路徑、體制分析
華彩咨詢運用自身對國家政經周期的整體把握以及對區域層面的規劃趨勢進行研究分析,對企業的經營環境,即各種環境因素的狀態及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對企業當前外部資源及內部能力進行剖析,發現企業可以在十二五期間把握的機會,洞悉環境因素變化可能產生的威脅。在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整體思路下,構建公司核心能力目標。重點分析一下幾點:新的路徑與體制,組織運作模式;新的業務組合與利潤模型;新的價值設計,組織,生產,溝通,交付方式;影響未來的重要動力,趨勢,思想的揭示與預測。
3.十二五規劃的戰略任務
回顧與展望
優勢與劣勢
現實與願景
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戰略任務包括對企業發展歷史的回顧,總結優勢和不足、分析高績效領域,對企業現狀分析及展望,發現企業的成長趨勢、環境對企業戰略的主要制約或者支持,市場競爭對戰略的要求等;在以上基礎上提煉八層次戰略任務:如克服危機、抓住機遇、強化及製造競爭優勢、對產品及服務進行結構性創新、對公司發展路徑進行創新、對行業進行創新、基於整體市場和生活方式進行創新、引領和創造未來。
4.重大戰略課題研究
企業在產業布局中的地位
企業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
提升創新能力
節能低碳的經濟發展
十二五規劃編制過程中,一系列重大戰略課題的研究是其中的研究重點:比如產業集群布局及產業集聚效應研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提高創新能力思路及對策研究,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發展的目標、思路及措施研究,先進製造業發展的目標、重點及對策措施研究等宏觀課題,也包括我們現在在產業組合上碰到集團企業管理的微觀課題,比如說企業認為總是收購的企業歸屬感沒法保證,怎麼辦?還有經常出現低成本收購高成本整合的問題,這種問題怎麼保證等等。
5.十二五發展規劃思考
十二五發展規劃思考是確定企業的使命和目標,是企業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和評估的依據,應包括五方面的內容:應該明確企業是什麼和希望成為什麼;在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規劃中實現企業創造性地發展,並且在戰術上限制企業進行一些冒險行為;使本企業或機構有別於其他同類型的企業或機構;指出作為評價企業在十二五期間發展經營的框架。
6.十二五發展規劃方案設計
從實際操作角度分析,十二五發展規劃方案設計應注重以下八個方面:規劃的滾動實施和公司動態成長的結合;領導層對未來的設想與企業核心價值的結合;規劃和戰略管理體系之間的有機結合;形成產業整合優勢與子公司高質量運營的結合;公司十二五規劃與國家產業改革政策的結合;規劃的發展思路與市場競爭環境的結合;遠景、發展規劃與核心能力的結合;員工發展與公司十二五發展規劃方向的結合。
7.集團,總部,子集團,業務單元的規劃
在集團整體十二五規劃的框架下,進行集團層面、總部層面、子集團層面和業務單元層面的規劃,整體包括:遠景,發展哲學及長期目標體系、發展模式、資本運作戰略、產業組合戰略、橫向戰略、集團總部層面戰略等等;
8.集團各層次經營計劃體系
在十二五發展規劃架構下,要實現發展規劃和年度經營計劃的轉換和控制機制,為保證發展規劃的有效性,公司需在對發展經營計劃進行審核與回顧的基礎上,重新評估公司的發展經營環境和內部資源,從而對公司的發展規劃進行修正,如此循環往復,使企業實施發展規劃的同時形成對環境的自適應性機制。
9.規劃實施保障工程
規劃實施就是將規劃轉化為行動。主要涉及以下一些問題:如何在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各層次間分配及使用現有的資源;為了實現企業目標,還需要獲得哪些外部資源以及如何使用等。規劃推動是通過管控體系實施,協助集團戰略在落實中的動態管理和糾偏;通過整體戰略績效引導到下屬個層面的績效產業導向中去;通過引導文化再造或轉型,進而影響下屬企業的目標體系和經營方式,進而整體上推動規劃實施。
10.規劃實施與管理
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實施與管理需要企業管理能力體系進行支持和落實,具體包括決策能力、規劃能力、執行能力、控制能力等。同時在規劃實施進程中需要進行監控,因為企業發展的環境是不斷在發生著變化的。對行為的控制,就是要建立起有效的業績評估機制和激勵機制,使員工和團隊能夠更加有效地、自發地、能動地從事日常工作,實現戰略目標。

Ⅳ 國家十二五規劃全文

國家十二五規劃概要
【十二五規劃概要】
國家是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而2006-2010年這個時間段剛好是我們國家提出來的「五年計劃」的第11個,所以我們也就叫他做「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簡稱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它的時間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1-2015年。規劃編制工作大體包括前期調研、編制起草、論證銜接、審批發布四個階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區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領域、本地區的規劃統一匯總到國務院,編制全國的十二五規劃,將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上討論建議稿,而後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國兩會上審議通過付諸實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區的十二五前期課題調研均已啟動。
【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
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司長李守信介紹開展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工作的有關考慮。
第一,開展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的重要意義。啟動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在即。目前,我們需要充分和扎實做好各項前期准備工作,搞好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即將進入的十二五時期,我國仍將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於挑戰。因此,十二五規劃將是我國妥善應對國內外發展環境重大變化的五年規劃,是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十七大提出的新的發展要求的五年規劃,也是承諾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五年規劃。科學制定並實施好十二五規劃,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提高規劃編制的透明度、民主參與度,廣泛凝聚社會各界的智慧,對重大問題形成共識,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對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進行公開選聘研究單位。每個五年規劃的編制工作一般都要經過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規劃框架和起草規劃草案幾個階段。前期重大問題研究是基礎,是否能夠做到充分和扎實,直接影響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響到最後形成的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性和權威性。
第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為了做好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課題公開選聘研究單位工作,發展改革委在課題內容安排上作了改進。按照黨的十七大的總體部署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充分討論和廣泛徵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包含8個領域39個題目的《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選題指南》,供大家申請課題時參考。《指南》選取的這些題目,重點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關於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研究,發展目標研究等;另一方面是關於需要推動解決的制約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統籌城鄉發展等,研究重點是尋找破解這些問題路徑、方向,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策舉措。項目單位在申報課題時,可以依據自己的研究優勢,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題目,也可以圍繞《研究指南》確定的領域,自行確定研究題目,但是一定要圍繞規劃編制工作需要,突出關系全局發展的問題,突出戰略發展的問題,突出宏觀性、政策性方面的問題。要能直接為提出十二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規劃《綱要》服務,從國家中長期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把問題分析透徹,把解決思路梳理清楚,並提出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政策措施。
第三,公開選聘工作的有關安排。具體安排大家可以參考國家發展改革委《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公告》或登陸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查詢。目前,發展改革委課題申請對象僅限於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行業協會及國際組織,以及其他經審查符合條件的機構或組織,不面向個人。請有意申請課題的單位,一定要在規定日期前報送課題申請書,以免錯過評審。發展改革委將主要依據申請單位選題是否准確,針對性如何;課題方案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如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學,是否適合選題要求;以及研究單位的資質、研究人員的素質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等,來確定最終入選課題。為進一步將課題研究與規劃編制工作結合起來,增強研究成果的針對性、實用性,發展改革委將在研究期間,組織有關專家聽取2-3次課題成果匯報,請各課題負責人能夠帶頭做好研究工作,按要求進行匯報。希望各單位能夠繼續本著為國家未來發展出謀劃策的意願出發,並撰寫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實際可操作性的研究報告,高水平、高質量地完成研究任務。
【十二五規劃研究重大選題一覽】
一、發展環境
1.世界經濟走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2.我國宏觀經濟走勢及政策取向。
二、思路目標
3.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研究。
4.十二五規劃發展目標研究。
5.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思路與對策研究。
三、產業結構
6.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研究。
7.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研究。
8.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
9.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研究。
10.糧食安全問題研究。
11.能源發展戰略研究。
12.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研究。
四、城鄉區域
13.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思路研究。
14.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研究。
15.統籌城鄉發展問題研究。
16.優化生產力布局戰略研究。
17.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研究。
五、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對策研究。
20.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戰略研究。
六、改革開放
21.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
22.深化國有經濟改革研究。
23.健全現代市場體系研究。
24.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問題研究。
25.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26.資源要素價格改革思路和對策研究。
27.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研究。
28.完善金融體系及防範金融風險研究。
29.構建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研究。
七、人民生活
30.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31.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研究。
3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33.構建住房保障體系的思路與對策。
34.實施擴大就業戰略研究。
八、資源環境
35.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研究。
36.節能減排問題研究。
37.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戰略研究。
38.建立完善生態環境與資源補償機制研究。
39.我國災害應急體系建設研究。
【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選題參考】
一、宏觀經濟環境
1.十二五世界製造業及工業製成品貿易發展態勢研究。
2.十二五我國工業、通信業發展環境研究。
二、思路目標
3.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領域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及發展目標研究。
4.2020年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發展展望。
三、行業發展和結構調整
5.十二五促進我國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對策研究。
6.十二五原材料工業(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發展和結構調整的思路、目標、重點及對策研究。
7.十二五裝備工業(航空、汽車、船舶等)發展和結構調整的思路、目標、重點及對策研究。
8.十二五消費品工業(輕工、紡織、食品、生物醫葯等)發展和結構調整的思路、目標、重點及對策研究。
9.十二五電子製造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的思路、目標、重點及對策研究。
10.十二五軟體業發展思路、目標、重點及對策研究。
11.十二五通信業發展思路、目標、重點及對策研究。
12.十二五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思路及政策措施研究。
13.十二五促進高技術工業發展的思路及政策研究。。
14.十二五工業園區發展思路及模式研究。
四、技術進步與自主創新
15.十二五 加快提升我國工業競爭力的對策研究。
16.十二五 工業技術改造思路和重點領域研究。
17.十二五提高工業和通信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8.十二五工業、通信業標准化戰略與對策研究。
19.十二五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領域人才培養戰略研究。
五、可持續發展
20.工業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問題研究。
21.推進工業領域循環經濟發展的戰略及措施研究。
六、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
22.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戰略研究。
23.推動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對策和途徑研究。
七、改革開放
24. 深化工業行業管理體制改革和加強行業管理問題研究。
25.「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發展戰略和實施機制研究。
26.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
27.工業和通信業利用外資和「走出去」戰略及對策研究。
28.十二五保障工業行業產業安全的戰略及政策研究。
八、綜合管理
29.十二五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規劃體系研究。
30.十二五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監測體系研究。
【政府十二五規劃思路和方法】
「五年規劃」是我國國民經濟計劃的一部分,主要是對全國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是中國經濟是否能夠延續2009年的復甦趨勢的關鍵性一年,也是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年,因此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
國家每個五年規劃的編制工作一般都要經過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規劃框架和起草規劃草案幾個階段。前期重大問題研究是基礎,是否能夠做到充分和扎實,直接影響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響到最後形成的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性和權威性。在十二五規劃中,把結構調整定為首要目標,社會建設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各級地方政府,尤其是中小城市地方政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本地區的十二五 規劃工作。
1、對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區域基本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分析。區域發展戰略規劃必須立足於本地區目前經濟增長深層次問題,明確的區域定位和整體發展戰略、明晰的產業組合及布局規劃、找到牽引產業集群的切入點,因此在制定十二五規劃之前,應對本區域基本情況進行全面透徹的研究分析,通過對區域經濟基礎、發展環境、社會文化和戰略地位等關鍵因素進行對比分析,找到本地區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及區位優勢,以及如何根據發展機遇、比較優勢、競爭優勢及區位特徵,確立本地區的獨特地位。
2、明確區域定位及整體發展戰略。定位是規劃的關鍵,必須以「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高度統一的科學發展觀,以「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五個統籌」原則為指導,結合本區域基本情況,著眼長遠,立足中期,明確區域定位及區域整體發展戰略。
3、分析區域產業組合及布局規劃。區域的產業布局應以國家產業發展戰略為基礎,充分抓住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結合區域優勢,根據區域經濟圈的產業布局,充分考慮周邊區域的戰略定位和競爭影響,開展錯位競爭與優勢互補,合理定位,抓住機遇,引領發展,成為本經濟圈的核心。
4、通過區域營銷策劃增強區域品牌。為了把「規劃」落到實處,實現區域發展戰略,必須把加強和全面推行區域營銷作為區域發展經營的綱領,不斷提升區域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1世紀的城市競爭實際上是包括產業在內的全方位競爭,產業聚集必然導致城市間在資金、技術、知識和知名度等方面的激烈競爭。城市競爭力固然取決於自身的內在質量,但也需要外在的包裝宣傳。區域營銷突出了城市的定位和主導產業,有利於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區域營銷是城市發展的新課題,需要各界人士,包括政府、商界、學界、市民等共同參與。
5、制定招商引資、產業園區規劃及方案。招商引資和產業園區的發展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引擎,是規劃能否落到實處的關鍵。招商引資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多個咨詢領域,因此招商引資規劃必須根據本地區產業選擇和布局,組織有關專家及人員,換位思考,精心設計項目。
【中國十二五規劃謀三大轉型】
2010年是中國十一五收官之年,起草和編制下一個五年發展規劃已列入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從國務院多部門前期調研透露的信息看,未來五年中國將開啟經濟與社會的雙重轉型,以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為主線,部署中國經濟社會從外需向內需、從高碳向低碳,從強國向富民的三大轉型。
十一五結構調整目標料難實現,轉變發展方式進展緩慢,投資和出口仍是中國經濟的主要推動力,經濟增長嚴重依賴要素投入,增長效益提高不明顯。貿易順差巨大,國際收支失衡,龐大的外匯占款導致貨幣發行量激增,引發資產價格泡沫風險。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後,國際經濟環境發生了自二戰以來最深刻的變化,外需難以恢復到危機前水平。因此,十二五期間必須有效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減少經濟增長對外部需求的過多依賴。同時工業佔GDP的比重也達到極限,十二五期間工業化亦很難再提速,規模擴張的工業化模式必然要讓位於質量提升的增長模式。
如果說改革開放是中國的第一次轉型,那麼下一個五年將要開始第二次轉型。十二五中國應謀劃從經濟大國轉變為經濟強國,必須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及社會結構轉變,從而為中國下一個30年的發展尋找新動力。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提出,城鎮化將是十二五期間帶動經濟增長、抵禦國際經濟不穩定、改變國內不平衡發展現狀的重要動力,城市化將是中國短期宏觀經濟政策和未來中長期政策的重要結合點。報告還特別強調,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在十二五期間的重要性,將是實現擴大消費、改革二元結構等目標的前提之一。另外,體制改革亦要在十二五提上日程。近年來結構調整進展緩慢,也大多是停止在體制改革的門檻前,邁不過去,十二五不但要經濟轉型,還要社會轉型,轉型關鍵在於機制,從微觀上是企業機制,從宏觀上是政府的行為機制。而在政府機制方面,中國最大的特點是政府掌握世界上任何一個政府沒有的資源,政府行為正確與否對一個社會發展影響非常大。十二五推進改革已成為共識,但要突破深層次體制障礙,對已經形成的經濟關系和利益格局進行調整,在當前轉型的大背景下,難度更大。
由於篇幅太長 所以只截取一部分 以上內容由中國產業競爭情報網提供

Ⅵ 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項重大工程有哪些

航天航空科技肯定會占這20項中的其中一塊。未來軍事科技競賽,主要將聚焦於航天和海洋領域。國家會關注這一塊,當中也會刺激到一些新的航天材料和高端裝備的研發,但整體會以一個大的航天工程規劃來公布。這方面個股可留意「航天科技、航天電器」等。

另外,低空民航也值得注意,當然這個不太可能會成為上述的20項。其中個人比較看好000099中信海直,主營做直升機運輸的。正如我剛說了,未來海洋和航天是強國兵家必爭。當中有軍工概念,nansha等周邊局勢的緊張,國家財政收入的逐年遞增等有利於軍工投入。此外,地圖測繪、航空拍攝、醫療急救、其他民用、石油勘探等,都讓直升機運營這塊有發展空間。尤其是石油勘探,未來肯定將向海洋進展,因為國內內陸的石油已根本不夠國內所需,未來國家石油開發必向nansha等海洋區域進發,因此這又具備了海工概念。加上今年政策有意放鬆低空民航,所以可留意這一領域。

至於七個新興產業,我目前覺得:
一、新材料和生物技術目前比較虛,暫未看到什麼實質的東西;
二、節能環保思路比較清晰,能實現的規劃預計較多,可多關注;
三、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部分領域會有戲,畢竟中國的製造業有一定底子;
四、新能源有部分發展過熱,產能有所過剩(如風能、太陽能);信息技術中的雲計算,也有這樣的苗頭,例如各大城市建設的雲計算高新區什麼的,就幾棟房子沒看到啥真技術。這兩部分要注意篩選和觀察。

供參考。謝謝!

Ⅶ 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包括哪些內容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怎麼做

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有比較深刻的認識,綠維創景旅遊規劃設計專家認為,在當前的國際競爭的背景下,文化軟實力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文化產業的廣闊前景要求我們站在人均GDP3000美元、即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高度上,審時度勢,在科學分析國際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態勢的基礎上編制文化產業「十二五」規劃。加之,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中國保持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平穩增長的任務非常艱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對保持國民經濟平穩增長、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內外統籌,實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大作用。新的時代起點上,國家級文化產業專項規劃對於文化產業來說尤為重要。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出台一部獨立的指導整個文化產業發展的全國性的文化產業規劃。雖然文化產業規劃被包含於文化發展規劃中只要措施得力,也一樣可以促進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但文化發展規劃往往面面俱到,考慮到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平衡問題,不可能詳細具體地針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各個方面開出「葯單」,而專項規劃則可以彌補上述之不足。更何況新的時代背景和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已經開始呼喚國家級文化產業專項規劃的出台。

Ⅷ 「十二五」規劃中「十大產業是什麼

十二五規劃十大產業
1.信息服務行業
2.文化傳媒業
3.旅遊業
4.生物專制葯產業

5.新材料產屬業

6.信息技術產品製造業

7.房地產

8.航空工業

9.汽車製造業

10.金融業

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 、行業「十二五」規劃,地區經濟發展,其核心是產業發展。地區經濟發展、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政府咨詢區域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2011-2015年)規劃綱要,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Ⅸ 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2010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

「十二五」時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深刻認識並准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科學制定「十二五」規劃,對於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對於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1)「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實施正確而有力的宏觀調控,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使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我們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巨大沖擊,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良好態勢,並為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我們戰勝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勝利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經過五年努力奮斗,我國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創造的精神財富影響深遠。

(2)「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內外環境。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仍是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出現新變化,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國際環境總體上有利於我國和平發展。同時,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全球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准等的競爭更加激烈,氣候變化以及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復雜。我們必須堅持以更廣闊的視野,冷靜觀察,沉著應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經濟分工中的新定位,積極創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從國內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人均國民收入穩步增加,經濟結構轉型加快,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資金供給充裕,科技和教育整體水平提升,勞動力素質改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復雜局面能力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我們完全有條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再上新台階。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主要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我們必須科學判斷和准確把握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加快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是時代的要求,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我國是擁有十三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註重以人為本,更加註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註重統籌兼顧,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基本要求是:

——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統籌城鄉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壯大創新人才隊伍,推動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節約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堅定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改革,加快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分享發展機遇。

(4)「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十二五」規劃要具有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重大部署緊密銜接,與到二0二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緊密銜接。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居民消費率上升,服務業比重和城鎮化水平提高,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貧困人口顯著減少,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社會建設明顯加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穩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社會管理制度趨於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財稅金融、要素價格、壟斷行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互利共贏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

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奮斗,要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二、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必須充分挖掘我國內需的巨大潛力,著力破解制約擴大內需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5)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是「十二五」時期的重要任務。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預見性,防範各類潛在風險,避免經濟大的起落。把短期調控政策和長期發展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各項政策協調配合,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6)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逐步使我國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大力發展服務業和中小企業,增加就業創業機會。要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著力提高城鄉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要增加政府支出用於改善民生和社會事業比重,擴大社會保障制度覆蓋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費預期。要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發展新型消費業態,拓展新興服務消費,完善鼓勵消費的政策,改善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積極促進消費結構升級。要合理引導消費行為,發展節能環保型消費品,倡導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文明、節約、綠色、低碳消費模式。

(7)調整優化投資結構。發揮投資對擴大內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資合理增長,優化投資結構,完善投資體制機制,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有效拉動經濟增長。「十二五」前期要確保國家擴大內需的重點在建和續建項目順利完成並發揮效益。發揮產業政策作用,引導投資進一步向民生和社會事業、農業農村、科技創新、生態環保、資源節約等領域傾斜。堅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引導投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嚴格執行投資項目用地、節能、環保、安全等准入標准,有效遏制盲目擴張和重復建設。促進投資消費良性互動,把擴大投資和增加就業、改善民生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最終需求。明確界定政府投資范圍,加強和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管理,防範投資風險。規范國有企業投資行為,注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鼓勵擴大民間投資,放寬市場准入,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社會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

三、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強農惠農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8)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目標,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加大糧食主產區投入和利益補償。嚴格保護耕地,加快農村土地整理復墾,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准農田。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健全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現代種業,加快農業機械化。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促進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規模種養,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流通業,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發展節水農業。推廣清潔環保生產方式,治理農業面源污染。

(9)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按照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要求,搞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以水利為重點,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推進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完善農村小微型水利設施,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繼續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氣建設,繼續改造農村危房,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和均衡發展水平,推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免費進程。加強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建設。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准。深入推進開發式扶貧,逐步提高扶貧標准,加大扶貧投入,加快解決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貧困問題,有序開展移民扶貧,實現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

(10)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民職業技能和創收能力,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鼓勵農民優化種養結構、提高效益,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和價格形成機制,健全農業補貼等支持保護制度,增加農民生產經營收入。引導農產品加工業在產區布局,發展農村非農產業,壯大縣域經濟,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

(11)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在依法自願有償和加強服務基礎上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加快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完善城鄉平等的要素交換關系,促進土地增值收益和農村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按照節約用地、保障農民權益的要求推進征地制度改革,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和宅基地管理機制。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以縣為單位建立社區銀行,發展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和小額信貸,健全農業保險制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集體林權和國有林區林權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經營制度。認真總結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經驗,積極探索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新途徑。

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全文在我空間http://hi..com/soany/blog/item/632847cba1164010bf09e627.html
我已經發了一份到你郵箱!

閱讀全文

與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