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當前全球經濟空間格局及其發展趨勢是怎麼樣的
當前,美國消費需求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趨於減弱,金融資產價格暴跌和居民財富大幅縮水已經迫使美國消費者縮減消費和增加儲蓄,轉變以往那種不可持續的透支消費模式。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進一步提高,發展中國家也將被迫調整過分依賴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更多地轉向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其貿易盈餘將趨於下降。從長遠來看,「金融危機所引發的全球經濟再平衡調整將持續進行,全球產業分工格局和國際貿易格局面臨深刻調整」。此次金融危機不僅引發全球需求結構調整,也為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帶來新的契機。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發達國家在努力恢復金融穩定和刺激經濟復甦的同時,還著眼於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加大在新能源開發、綠色經濟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發展的投入,積極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占未來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與此同時,傳統製造業將加快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步伐
❷ 全球汽車產業如何轉型升級 電動化是中美日歐的不二選擇
全球汽車產業正處於深度轉型期,綠色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發展進程加快,中國電動汽車發展也進入結構調整期,汽車市場正出現巨大變化。
在這個大背景下,分析與把握全球汽車市場和行業最新變革趨勢,結合真實市場需求和宏觀戰略需求進一步思考和確認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研究中長期汽車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應對當前及今後時期市場變化的行業政策和企業戰略,是業界非常關注的重要議題。
在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國際論壇上,來自中國、英國、法國、美國和日本等全球主要國家的產業相關人士分享了在發展電動汽車、推動零排放交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最新政策、目標與啟示,使我們更全面、深入、客觀了解到全球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情況及最新變革趨勢。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預計2030年我國電動車產銷將超過1500萬輛
西班牙是歐洲第二大汽車生產國、歐洲第四大汽車零部件生產國。在未來的電動交通發展中,西班牙希望成為歐洲的代表,生產出更多低排放車輛。
據RaulBlanco介紹,西班牙致力於在2040年,也就是提前10年先於歐盟實現零排放目標。到2030年,希望有500萬輛電動汽車在西班牙上路,這意味著歐盟整體汽車保有量的10%將被電動車所替換。基於此,未來4年西班牙將投入10億歐元,用於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呈現怎樣的態勢
據悉,全球半導體產業大掀整並潮,高通(Qualcomm)計劃分拆,豪威(Omnivision)被陸資買下、Marvell和超微(AMD)亦是大陸囊中物,日月光更公開要收購矽品,現在傳出GlobalFoundries也被大陸大基金相中,整並潮正式吹向晶圓代工產業,這不但會牽動全球晶圓代工版圖,更攸關兩岸半導體勢力消長。
而2015年下旬台積電也加速在大陸市場的布局,隨著登陸設立12寸晶圓廠開放獨資,台積電也加速遞件申請到大陸設立12寸晶圓廠。攤開全球晶圓代工市佔率排名,台積電已穩坐龍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代工行業(OEM)發展趨勢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世界最大的l3家公司的合計營收佔到全體代工業的91%,且台積電久已獨占鰲頭,其2013年營收比上年激增17%,接近200億美元,比Global Foundries大出4倍之多。
圖表:世界最大13家晶圓代工企業(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您可能感興趣的研究:
2016-2021年中國重點地區文物保護工程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6-2021年中國直接耐曬黑19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2016-2021年中國呼叫中心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5-2020年中國呼叫中心產業市場競爭格局與領先企業分析報告2016-2021年中國調節平台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2016-2021年中國花卉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更多研究報告>>
2014年,台積電以52%市佔率繼續穩坐龍頭,較前一年47%再躍進一步,聯電以市佔率9.9%重回二哥地位,GlobalFoundries年營收衰退,因此退回三哥,市佔率為9.4%,三星以市佔率5.1%排名第四,中芯國際以市佔率4.2%排名第五。
全球晶圓代工中台積電獨大的局面,近期不可能改變。不過大環境變動太快,整並潮發生頻率之高,幾乎每周都有一家半導體公司將被整合消滅。並且隨著隨著英特爾、三星等跨入晶圓代工,大陸半導體廠也都押重本投資,未來晶圓代工產業競爭劇烈。
另外一方面,大陸半導體勢力的飛快崛起,加緊並購所有產業領域的半導體廠,不乏國際大廠如豪威、星科金朋等,現在更傳出大基金對GlobalFoundries有興趣,未來兩岸的半導體產業格局變動也將引起更大的關注。
❹ 經濟全球化下的中國產業發展如何
競爭激烈,相互滲透,長期具有廉價勞動力的優勢,知識產權難以保護,自主創新發展困難,高級人才匱乏,初級人才過剩。低級產品過剩,唯一出路是向國外發展,國家不得不加速政治體制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徹底改革教育,集中優勢兵力,發展高新技術,私營企業會有全面發展,外資企業將會大量湧入。中外產業發展的依賴性日益緊密。地區化與全球化並駕齊驅。
❺ 世界經濟產業結構的發展趨勢對中國有何啟示
世界產業結構的發展趨勢及啟示
來源:免費論文網 2006-6-26 17:57:00
第三,當代世界中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趨勢同樣明顯,國與國之間、國際區域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化,各民族國家產業結構的演進既置身於本區域內部的分工中,又置身於全球國際分工體系中,一國的結構變動既深受國際分工變動的,也影響周邊其他國家的結構變動,並迅速波及到全區域;而一個區域的結構變動又往往波及到全球其他區域。因而,從全球范圍看,各區域產業結構體系間的相互依存、互動作用日益明顯和深化。
2.產業結構的開放效應不斷提高
產業結構度的開放是隨著經濟的對外開放和國際分工的深化而不斷提高的。產業結構的開放促使產業結構開放效應提高。
首先,一國開放的產業結構意味著產業發展的市場空間不僅是國內市場,而且還有國際市場,開放程度越高,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就越強。要開拓國際市場就需要發展對外貿易,擴大出口,促使生產規模擴大,從而促進技術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市場競爭力。有的國家通過市場的開拓,使成熟的產業向國外擴散,延長了產業的生命周期;有的國家通過市場的開拓,加快了產業轉換升級的進程。
其次,要素貢獻來自資本、技術和信息三個方面。在當代經濟開放和結構開放的條件下,國際資本的流動已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從一個國家來看,外資的流入流出都伴隨著產業的變動和發展,資金缺乏的國家通過利用外資,緩解本國資金的不足,加快經濟的發展;資金富裕的國家通過資本輸出不僅使成熟的產業向國外擴散,並以此突破他國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擴大國外銷售市場,而且可以利用國外的各種資源,獲得更多的利潤。資本的流動是與技術的轉讓和引進相聯系的,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通常伴隨著技術轉讓,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通過技術引進,改造現有產業,發展新興產業,並使出口行業的競爭優勢強化,以達到促進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的目的。開放的經濟還為產業發展提供了世界經濟和市場的信息,對各國確定產業的發展方向和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具有積極作用。
第三,各國產業結構開放度的提高意味著國際生產專業化分工的深化,國際分工的發展必然促進產品特別是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進出口,進出品貿易發展又帶動了新的需求,從而成為一國生產擴張的刺激因素。
對我國的啟示
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國作為世界產業結構大系統的組成部分,如何適應世界產業結構的發展趨勢,正確地確定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對未來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1.順應世界潮流,明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
從各國產業結構調整的經驗看,順應世界潮流,選准結構調整的方向,及時實施戰略性結構調整,是一國經濟保持長足增長的關鍵。日本抓住第一次世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一躍成為世界第二號經濟強國;亞洲「四小龍」抓住第一、第二次世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發展成為新興化國家或地區,並不斷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美國在第三次產業結構調整中,抓住主動權,發展信息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在國際分工中處於頂尖的位置,並出現了被經濟學界稱為「新經濟」的現象。新世紀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一方面要遵循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結合我國國情,針對階段性、結構性過剩和國內市場潛力巨大之間的矛盾,從改變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現狀出發,確定我國各產業發展的方向,並實施具有適應性和靈活性的結構調整策略;另一方面,要緊跟當代世界產業發展的主流,順應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外向化、國際化的客觀趨勢,實行具有超前意識的跨越式產業結構調整戰略,利用全球資源和世界市場,積極參與國際分工,促使產業結構加速升級。
2.實行跨越式發展戰略,大力發展信息產業,以產業結構升級帶動結構調整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經濟興起的大背景下,信息技術與信息產業的發展水平,是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集中表現。我國作為發展家,無疑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但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經濟的興起,也為我國調整產業結構、利用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首先,通過大力發展機軟體等信息產業的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大大促進以信息、知識為重要基礎的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各地區之間、與世界各國經濟之間的聯系,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加速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其次,通過大力發展信息業,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普遍推廣信息技術,提高國民經濟和的信息化水平,使各產業改造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生產流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服務質量,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各產業整體素質的的目。第三,通過實施產業戰略性重組,建立有利於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引導加大信息技術、信息產品的投資開發力度,搶占各類信息服務業發展的先機,加快我國由傳統服務業向服務業的轉化。
3.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要立足於高起點,以加快高產業化發展為核心
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具有巨大的牽引作用。由於我國長期以來技術進步緩慢,設備、工藝陳舊,因此,不僅要重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而且更要重視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要進一步創造有利於高科技創業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特別是要完善資本市場,鼓勵創業投資事業的發展;要借鑒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驗,制訂完善的風險投資業的相關法規,扶植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的成長。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始終應是中國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點。在集中力量追蹤世界科技前沿,參與全球科技產業競爭的過程中,要加快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動態結構調整。要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採取不同的途徑和方式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還可以從傳統產業中分離出一部分,按新的運行機制開發高新技術產品,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
4.產業結構調整要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
從全球資源配置過程看,一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必須體現該國在全球經濟中所具有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我國是一個產業體系完整但產業技術結構多層次的大國,比較優勢主要體現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在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際分工格局正出現新變化的背景下,要爭取主動、贏得市場,就必須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技術含量,並實施產業差別化策略,使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真正成為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在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中,一部分一般製造業將從發達國家中淘汰下來,我國應利用這一機遇,把一部分具有優勢的製造業,以新技術武裝起來,提高內在質量,形成新的製造業技術優勢,增強競爭能力,佔領世界市場。一些幼稚產業也要立足高起點,注意規模效益,提高技術水平,強化整體素質,成為能替代進口、增加出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勢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也要注意發揮比較優勢,從具有的比較優勢環節入手,逐步向核心技術領域推進。
5.產業結核調整要與對外開放相結合,努力提高產業結構的開放效應
當今世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不可能在本國范圍內封閉地進行,世界市場、外資的流入,都將影響到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盡管我國有較完整的產業結構(同中小規模的國家相比),經濟發展的資源供給和市場空間在更大程度上依賴於本國,但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要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提高經濟體系的運行效率,就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因此,提高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對增強國際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具有重要作用。今後我國要更多地吸外資進入國內市場,通過外商投資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和管理經驗,推動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我國農產品市場將適度開放,引進外國農業技術、資金,通過國內外市場競爭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現代化;要進一步開放服務業市場,加快銀行、保險、證券、電信、商貿、運輸等服務業的外資引進,促進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在「引進」的同時應加快實施「走出去」的戰略,鼓勵企業將國內成熟的工業技術轉移到海外,加大開發和利用國際資源的力度。
❻ 世界各國都在加快變革,新一輪什麼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
生物技術帶動形成龐大的健康。綜合起來看、工廠模式、產業鏈組合都將面臨深度調整。雖然對「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有不同看法、推動合作創新,形成人機共融的製造模式,那將使全球技術要素和市場要素配置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將給產業形態、產業結構當今世界,現在討論得很熱鬧的3D列印技術、智能終端、大數據、雲計算、高端晶元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將帶動眾多產業變革和創新、氣候變化、空間,以求搶佔先機。對此,新科技革命和全球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新技術突破加速帶動產業變革,對世界經濟結構和競爭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我很注意這方面的情況,謀求實現跨越發展。有人提出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的觀點,有人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以製造業數字化為核心,有人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數字製造和個人製造的融合,三是綠色經濟、低碳技術等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四是生命科學,已經從研發轉向產業化應用。可以預見,現在世界科技發展有這樣幾個趨勢,加速推進數字技術同製造業的結合,但恰好說明人們正在探討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產業組織方式帶來深刻影響。比如,隨著3D列印技術規模產業化,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密切跟蹤:一是移動互聯網、生產線,二是圍繞新能源,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物製造、環保等產業。面對世界科技發展新趨勢,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現代農業、生物能源、海洋開發的技術創新更加密集,推進「再工業化」,力圖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加大科技投入,加速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技術和產業。如果實現了通過互聯網平台匯集社會資源、集合社會力量
❼ 世界醫葯產業發展有哪些階段和特點
世界醫葯發展史
引
制葯工業開始於19世紀中葉,從醫療事業的邊緣進入了醫療事業的核心,並成為全球的工業行業。制葯工業獲得了現今顯著的地位,政府一方面支持葯品的研究開發,以提高人類壽命,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預防疾病;同時,也強化了監管,包括其安全性和葯效。政府還要採取措施平息民眾對於制葯企業通過新葯產品和促銷得到高額回報的怨言。醫療體制改革在全球都在展開。
醫葯行業面臨的挑戰是科學家、工業界、政府相關部門、醫生、病人在新葯從實驗室走向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復雜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作為政府批准部門也處於兩難的境地,如果不批准,很多人的心血將白費,如果批准,可能在上市後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甚至訴訟。最近發生的COX-2抑制劑事件、抗抑鬱葯物自殺傾向不良反應等就是很好的例證。而對於FDA的職員審查近5萬頁的注冊資料又談何容易。
制葯界面臨同樣的困難,投資者需要及早的投資回報,高的投資回報率,希望制葯企業研製和上市所謂「重磅炸彈」葯品,但是,實際上,葯品開發難度越來越大,新葯往往後繼無產品,隨著FDA等葯品監管部門的謹慎態度和病人對於不良反應的自覺認識提高,對於制葯企業開發HIV/愛滋病、瘧疾等預防葯物,病人反應是不能治根,價格昂貴。Harris
Poll咨詢公司最近的民意調查發現人們對於制葯企業的滿意度從1997那的79%降到2004年的44%,下降幅度之大達到35%。其實中國的病人和消費者對於制葯企業和保健品行業,包括衛生部門的支持率可能也在下降。只是缺乏統計數據。這可能是公眾的道德標准和制葯企業作為企業要最大化盈利之間的矛盾。
1870-1930
在這個階段,早期的葯劑師在實驗室開始成批生產當時常用的葯品,如嗎啡、奎寧、馬錢子鹼等;同時在1880年,當時的染料企業和化工廠開始建立實驗室研究和開發新的葯物。例如,默克制葯公司開始時就是1668年在德國Darmstadt建立的一個小葯房,它開始批發葯品始於1840年代。在1830年代到1890年代從葯房成長為葯品批量生產商的類似的企業還有德國先令制葯公司、瑞士的霍夫曼-拉-羅氏制葯公司、英國的威康制葯公司(Burroughs
Wellcome)、法國的Etienne
Poulene制葯公司、美國的亞培制葯公司、史克制葯公司、禮來制葯公司、普強制葯公司和派德葯廠(Parke-Davis)等。有的現今的制葯企業過去是化工廠和染料廠,如德國的阿克發公司、拜爾公司、赫斯特公司;瑞士的汽巴制葯公司、嘉基制葯公司和山道士制葯公司;英國的卜內門公司,以及美國的輝瑞制葯公司。19世紀末,這些企業開始兼並成真正的制葯企業,其科學基礎是葯物化學和葯理學。合成化學和葯理學的應用,特別是對化合物適應症的研究,使得制葯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制葯行業應該說始於德國,但是,現在領先的是美國和英國。在19世紀末,有的染料工業和化學工業合並成為制葯工業,並有科學家開始研究葯物的構效理論,新生的制葯企業研究方向是鑒別和制備合成葯物,研究其在治療方面的作用。制葯企業在德國開始和學術界合作,如同現在在歐美一樣。當時的研究用染料、免疫抗體、及其他生理活性物質,以了解它們對於致病菌的作用,1906年Paul
Ehrlich發現有的合成化合物可以選擇性的殺死寄生蟲、病菌和其他致病菌,從而導致了大規模的工業研究,延續至今。19世紀初,化學家已經能夠從植物中提取和濃縮有效成分,用於治療目的。如嗎啡和奎寧,20世紀初則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從動物體內提取有效成分,如腎上腺素,應該說,這是第一個用於治療目的的激素。當時,人們已經學會從焦炭中提取染料,並且通過染色,殺死細菌,這已經可以從顯微鏡的觀察得到證實。化學家很快地對於這些染料進行了結構改進,包括其副產物,使新的化合物更有效果。合成化學在這時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很多產品至今仍然得到廣泛的應用,如泰諾、百服寧、白加黑等葯品中使用的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它是N-乙醯苯胺和非那西丁的活性代謝產物。另一個例子是拜爾公司化學家Felix
Hoffmann從柳酸合成了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仍然是產量最大的葯物之一。19世紀後期,疫苗也得到了應用,包括卡介苗疫苗和白喉疫苗。
構效理論開始研究時就使用了動物和人做疫苗、抗毒素、抗體試驗,試驗中利用了當時在染料方面的化學知識和分子結構方面的知識。構效理論使Ehrlich合成了梅毒治療葯物Salvarsan(灑爾弗散),它被認為是第一個通過系統方法合成的葯物。
1909年美國化學學會成立了制葯化學分會,反應了當時對於在制葯行業化學家和化學科學的重視。1906年公布的美國食品葯品法也促使制葯企業僱傭更多的化學家以精確的分析葯品。當時,美國的化學家沒有自由合成新的化合物,葯廠也僅僅生產簡單的化合物葯品。德國的化學家處於壟斷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德國的技術沒有辦法到達美國,促使美國開始重視自己開發生產阿司匹林、灑爾弗散、弗羅那(Veronal)等葯物,弗羅那可以在戰爭中用於治療受傷人員的傷痛。1920年該分會更名為葯物分會,1927年又更名為制葯分會,該名沿用至今。
過去,處方可以申請專利,但是實際上,處方沒有辦法保護,因為在法規中要求說明書和標簽中要有處方組份說明。根據法規,葯品管理部門有權要求產品退出市場和廣告限制。
在1930年代前,大部分葯品銷售不需要處方,一半的葯品是由葯劑師配製的,有時醫生自己也為病人配葯,制葯企業也提供醫生常用的一些處方葯物,處方由醫生提供。這和中國長期以來的情況一樣。由於當時在歐美醫生的力量很強,葯廠僅生產一些通用的葯品,如治療疼痛、感染、心臟病等的葯物。雖然,用化學合成研究得到的葯物治療疾病已經很令人鼓舞,但是,當時可以使用的僅僅是維生素和胰島素等少量化合物。葯物化學的發展是隨著醫葯科學、葯品市場的發展而壯大的。
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制葯行業的黃金時代
之所以說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制葯行業的黃金時代是因為在這段時間發明了大量的葯物,包括合成維生素,磺胺類葯物,抗生素,激素(甲狀腺素,催產素可的松類葯物等),抗精神病葯物,抗組胺葯物,新的疫苗等。其中,有很多是全新的葯物種類。在這期間,嬰兒的死亡率下降了50%以
上,兒童因為感染而死亡的病例下降了90%。很多過去無法治療的疾病,如肺結核、白喉、肺炎都可以得到治癒,這在人類歷史上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當然,在另一方面,戰爭也加速了葯物的研究開發,有的與戰爭相關的項目得到了政府的資助,如抗瘧疾葯物治療,可的松(可以使飛機上的人員在高空時沒有暫時性眩暈現象),特別是青黴素。有11家美國葯廠參與了青黴素的開發工作,這項工作由戰時生產部直接領導。二次大戰後,美國成為了世界制葯工業的領導,到1940年代末,美國生產世界幾乎一半的葯品,在葯品國際貿易中佔1/3強。
由於在葯品研發、市場的投資增加,美國、歐洲、日本的制葯企業得到了迅速的壯大。研究開發和學術界的合作也加強了。葯物發明的方法也有很大的改變,如在抗生素開發中,制葯廠等篩選了成千上萬的土壤樣本,尋找抗菌劑。這個時期典型的化合物有:默克制葯公司的鏈黴素,力達制葯公司的金黴素,培達公司的氯黴素,亞培制葯公司和禮來制葯公司的紅黴素,輝瑞制葯公司的四環素等,從這些葯品市場的利潤回報,促使制葯企業更重視科研工作,並開始建立專門的科研園區。
這個時期的特點是制葯企業從研究天然物質發現新葯,轉向天然物質修飾,到合成化學合成全新化合物,從篩選化合物中得到新葯。順應這個歷程,分析化學和儀器分析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因為要測定化合物、甾體激素、抗生素的化學結構。其中包:X-衍射技術,紫外光譜技術和紅外光譜技術,從使用燒瓶、試管的濕法化學時代逐步向使用微量樣本和分子模型的干法化學時代發展。這些技術的發展使化學家可以更科學的解釋構效理論,了解化學結構和生物活性之間的關系。這導致了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葯物、催眠葯物、抗抑鬱葯物和抗組胺葯物的產生。
在這個時期,葯物安全性受到重視。1937年發生的磺胺葯導致100多人,多數是兒童死亡事件使美國葯品管理部門意識到葯品安全性在法規上的缺失。當時,S.E.Massengill公司的科學家使用帶一點甜味的二乙醇制備磺胺葯糖漿,盡管標准中有外觀、味道、氣味等指標,但是沒有經過動物試驗,也沒有對照已經發表的關於溶劑的文獻資料,結果導致慘劇發生。這也很快使得1938年的食品葯品化妝品法得到通過。其中主要的修改是葯品管理部門批准新葯的責任。要求官員審查臨床前試驗數據和臨床試驗數據,有權要求申請者增加試驗項目,有權拒絕批准上市。
美國當時在葯物安全性方面屬於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因為德國作為戰敗國,在1950年代仍然適用新葯戰時禁令,英國到1956年才有葯品法(TSA),政府才比較重視葯品管理,如測試和生產的標准。類似的OTC法規出台,使得病人比較容易得到一般性的治療葯物,即自我治療葯物,但是,也使得處方葯物的利潤增加。逐步出現所謂「研究開發型制葯企業」。
在臨床試驗中,開始要求雙方對照試驗,由於需要臨床試驗數據,葯物的使用范圍得到控制,防止了葯物的濫用,盡管葯物濫用問題至今在西方國家也沒有得到解決,美國每年的葯物濫用數量達到數千萬次。
盡管政府部門加強了葯物安全性監管,但是事實上,葯物的臨床試驗責任仍然由制葯企業負責,而不是政府或第三方。臨床試驗數據使得制葯企業了解市場的目標受眾,有利於葯品的銷售。由於制葯企業的目標受眾不是病人,而是醫生,醫生開處方,葯房發葯,所以病人仍然在盲目地吃葯。世界
各國都有這種情況。最近的華盛頓郵報稱美國有1510萬人濫用葯物,醫生中有4%沒有受到葯物方面的培訓。
二次大戰以後的一段時間,歐洲社會民主黨的理念使歐洲的福利國家理念深入人心,醫療也成為一種福利,美國則實施醫療保險制度,從而使民眾對於葯品價格持莫不關心的態度,包括醫生和病人。
對制葯行業的重新評估,法規修正和制葯行業增長(1960-1980)
這個時期其實最重要的是葯品生產GMP的公布和將驗證放入GMP法規的要求中,使得葯品生產更加規范。
這個時期制葯工業受到科學、醫學、政治、市場等多方面的撞擊,新化合物的發現和早期試驗使得一批新產品問世,而且,在科學上已經有可能選擇性的阻滯生理過程,治療疾病。特別在心血管葯物方面出現了60年代以普奈洛爾為代表的倍他阻滯劑,70年代-80年代以卡托普利為代表的ACE抑制劑和以硝苯吡啶為代表的鈣拮抗劑,以及一些降脂葯物;不良反應比較少的新安眠葯、抗抑鬱葯物、抗組胺葯物;以布洛芬為代表的非甾體解熱鎮痛葯;口服避孕葯;抗癌葯物;以多巴胺為代表的治療帕金森氏症葯物;治療哮喘的葯物等。美國FDA強化了對於臨床試驗的管理,而相對美國,歐洲政府對於葯物臨床試驗的管理比較松,要求醫生監督病人用葯後不良反應的情況。所以,歐洲的新葯上市速度比美國快,但是,歐洲葯物不良反應的情況也比美國嚴重。如由於美國FDA沒有批准反應停,在美國就沒有造成嚴重不良反應。美國的制葯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多種經營,如涉足香料、化妝品及其他消費品行業。
這個時期,在科學上理論設計(rational
design)比較有所發展,因為和一些疾病相關的酶、激素、神經傳遞物質的受體和底物的知識已經成為研究人體生物化學過程和生理過程的基礎知識;同時期的科學發現還涉及阻滯目標分子的功能。天然資源的研究方麵包括微生物產生的具有生物化學作用的物質。分子結構改變,即所謂me-too化合物的合成成為這個時期的特點。分子結構修飾的典型是卡托普利,代謝產物的典型是抗組胺葯特非那定。
1960-1970時代在儀器分析方面的突破有核磁共振譜,高效液相色譜,它們對於葯物發明也有很大的貢獻。計算機的發明也使復雜計算變得簡單。例如,傅立葉變換的計算。資料庫的建立也使得生產、臨床試驗、分析等對照品數據貯存,並可以進行結果的比較和分析。
因為使用了新的儀器設備和計算機,葯品管理部門也制定了相應的法規。
在這個時期,葯品價格也提到了議事日程上,因為原料價格和成品葯品價格差距很大。這個提案是由參議員Estes
Kefauver提出的。幾乎在同時,1961年歐洲傳出了反應停(沙利度胺)事件,全球,包括歐洲、南美洲、亞洲有約10000兒童畸胎,原因是臨床試驗不適當及葯品審查不嚴。該產品是德國Gruenenthal制葯廠生產的。盡管1964年修改了1961年聯邦新葯審批辦法,最後的德國法規到1976年才實施,對新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加強了控制。英國為了應對類似危機,衛生部在1963年成立了葯物安全委員會(CSD)。它和政府密切配合,但是,不是一個立法機關,在臨床試驗前和臨床試驗中也不管理醫生和制葯界的行為。在1968年制定的葯品法中,規定了由葯品安全委員會控制
葯品新產品進入市場。
盡管沙利度胺沒有對美國造成傷害,但是,Kefauver等仍然提出提案,要求國會研究通過新法規,交叉批准葯品專利、葯品價格限制、葯品促銷等,以降低葯品價格;法規還應該涉及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標准。1962年國會通過了FDA食品葯品化妝品法的Kefauver-Harris補充法規。要求用定量的方法評價葯品的使用,FDA可以用新法規延期或不批准NDA新葯申請。制葯企業則因此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臨床前試驗和臨床試驗。試驗病例數從原來的10例-100例增加到上千例以上。大型制葯企業在此時,抱怨新葯上市數量快速減少。有的制葯企業改變業務領域,轉行到諸如醫療器械、診斷試劑、光學儀器、化妝品、食品,甚至家用日常用品領域。美國制葯企業開始強化海外葯品銷售以及國際間科研合作,如與歐洲、南美和亞洲的合作。
市場競爭和企業兼並及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時期,1980-現在
過去20年,制葯工業又有一系列新產品帶給市場,包括中樞神經系統葯物,抗病毒和逆轉錄病毒感染的葯物(特別是治療HIV和愛滋病的葯物),治療癌症的葯物等,在這個時期,生物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如干擾素、白間素、促紅細胞生長素、單克隆抗體葯物等,可以模擬或支持人體免疫系統,過去從動物身體提取的胰島素已經可以用基因修飾的微生物中獲得高純度產品。
在科研方面有很多新方法產生,如計算機化學,組合化學,用生物技術高速化合物篩選方法等,已經改變了傳統的葯物研究,很多制葯企業都有自己的化合物資料庫。由於新葯物預測很困難,政府也通過法規控制進入制葯行業,所以新的制葯企業很少,而生物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技術,已經成為制葯行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致力於結合生物學、遺傳學、基因組等新技術,根據最近的統計資料,近年上市的新葯中超過30%是生物技術產品,在開發中的新葯項目有50%是生物技術產品,而且,經過1999-2002年的新經濟浪潮低谷後,生物技術企業已經進行了重新洗牌,有的生物技術企業已經成為新的巨人,如安進公司,Genentech公司等。在生物技術領域美國仍然處於領先地位,歐洲正在計劃增加研究開發投資。一些歐洲企業和美國制葯企業建立合資企業,或者在北美成立研究開發機構。新葯的開發盡管有很多手段,但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運氣,所以可以說,新產品的產生是理論研究和運氣的結合,現今仍然沒有改變。
很多化合物的發現是先合成一系列可能有用的化合物,然後進行快速篩選,如物理分析,生物分析方法等,快速分析在體內的代謝過程,是否和標的物結合和反應,毒性反應等。在這方面,制葯企業已經投資了很多錢,但是其功效仍然眾說紛紜。
另一個很大的發現是遺傳工程師已經可以用DNA重組的方法制備目標微生物,可以產生所需要的化合物分子。這個方法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今後的發展方向可能包括用工程細胞進行基因修復。
在政策面上,1980年美國高等法院裁定遺傳技術得到的微生物可以申請專利;國會通過了Bayh-Dole法案,允許聯邦資金資助的受益人也可以得到專利保護;同時,允許生物技術企業融資,典型的例子是第一家上市的生物技術企業Genentech公司在上市2分鍾,股票就從35美元彪升到89元,可見當時市場對於生物技術企業的期望。
在這期間,有數以千計的生物技術企業獲得融資,包括上市、風險基金,歷史上從來沒有的現象包括終生科學家進入董事會,投資者深信生物技術企業承諾的將來的銷售和利潤,一些沒有經過測試的化合物都申請了專利。生物技術企業聲稱其產品可以治療現在的技術無法治療的諸如癌症、糖尿病、愛滋病等疾病。生物技術企業不斷有關閉,又有新企業誕生,2005年的今天,美國仍然有生物技術企業1500家。
歐洲在這方面仍然比較保守,生物技術企業誕生主要在1990年代中葉,至今歐洲仍然落後於美國,但是,在努力之中。
這時期的另一個特點是2000年起,很多所謂重磅炸彈式的產品專利到期,仿製葯制葯企業開始乘機發展,其中包括跨國制葯企業,如諾華制葯公司,它在大規模收購仿製葯企業;包括印度的制葯企業,已經走向世界,雖然道路並不平坦。2005-2008年還有350億美元商品名市場將換手,因為專利到期。美國2004年版桔皮書中收載的醫葯產品有10375個,其中7602個有仿製葯。
這個時期也是企業兼並的時代,1994年美國家用產品公司加入惠氏制葯公司;1995年葛蘭素制葯公司收購威康制葯公司,法瑪西亞制葯公司和普強制葯公司合並;1996年諾華制葯公司成立,原來是汽巴制葯公司和山道士制葯公司;1999年成立安萬特製葯公司,由赫斯特製葯公司和羅納普朗制葯公司組成;2000年,輝瑞制葯公司收購瓦納蘭百特製葯公司,2003年又收購法瑪西亞制葯公司;2004年安萬特製葯公司和賽諾菲制葯公司合並。世界前10位制葯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47%,而輝瑞制葯公司接近10%。說明制葯行業的壟斷性。但是,大企業也面臨很大的挑戰,可能,傳統制葯企業的黃金時代已經不會再來了。
制葯行業的將來
制葯企業和生物技術企業將加強合作和並購。
社會效益和企業利益仍然會有沖突,政府將協調這些問題。包括葯價控制,鼓勵使用仿製葯,加強葯物不良反應監管,防止葯品濫用等。醫療體制改革仍然將繼續進行。
生物技術企業逐漸成熟,有的生物技術企業已經具備自我融資能力,以後部分生物技術企業將和跨國制葯企業在同樣的起跑線上競爭。
制葯企業將更加專業化,致力於專門的治療領域或適應症。
研究開發的難度增加,臨床試驗的可靠性和准確性將顯得尤為重要,不然將遭遇訴訟。GMP和財務管理的法規符合性將受到企業的重視,管理部門如FDA、EMEA及SEC(美國證券委員會)將強化監管和管理,處罰力度也會加強。
❽ 全球文化產業發展呈現什麼特點
文化產業是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影視、音像、出版等文化產品已成為全球最大換匯產品。在美國400家最富有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業。英國文化產業平均發展速度近兩倍於整個經濟的增長速度。日本的音像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二大產業,體育產業在國內十大產業中排名第六。文化產業已成為許多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分析當前國際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可以概括出以下幾個特點:
規模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文化產業再次出現了大規模的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兼並、重組,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少數幾個全球性的產業集團,覆蓋了傳媒、娛樂等諸多門類。1994年,擁有570億美元資產的迪斯尼公司收購了ABC,創下了廣播影視產業兼並的最高紀錄,經營范圍涉及媒體網路、影視娛樂、主題公園、游樂場、消費品和互聯網等。產業結構調整,兼並重組浪潮,促進強強聯合,使得文化產業的管理模式、資金使用、技術開發與市場開拓得以重組,各行業之間的優勢得以互補,經營風險降低,推動其迅速成長為集中化程度很高,產業跨度很大,發展速度最快的產業。
多媒體化。以往的文化產業,如電影、娛樂、廣播、電視、報刊、音樂、廣告、體育等,彼此雖有一定的聯系,但各自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互聯網的出現,使多媒體經營逐漸成為發展潮流,導致目前各類傳媒出現匯流的現象。電影與電視匯流,傳媒業與電子信息業匯流,傳媒業全球化,報紙辦電視、網站,電視辦出版社、網站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當今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文化產業巨頭,都正從單一媒體向多媒體轉變。美國最大的25家傳媒集團,全部是多媒體集團。多媒體的迅速發展,有助於打破各媒體之間存在的傳統壁壘,集傳媒、通訊、信息服務於一體,促進報刊、廣播、電視、通訊等各方面的資源得以共享,優化了產業結構,使得各種文化生產要素的優勢得以互補。
壟斷化。規模化的結果是壟斷化。當今世界文化產業為九大巨頭所把持,這九家公司又稱「第一板塊」,包括美國在線·時代—華納、迪斯尼、維康、通訊公司TCI、通用電器、貝塔斯曼、新聞集團、索尼、西格拉姆,其中五家是美國公司。這九大集團,具有非常雄厚的經濟實力,均名列全球500強(貝塔斯曼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但如果按其實力,也完全可以列入全球500強)。這九大公司,既是全球財團的精英,也是高度集中的產業,它們擁有全球性的分銷網路,可以將其生產能力與分銷網路緊密結合起來。與「第一板塊」相對應的是數十家所謂「第二板塊」的文化產業集團,這些集團是國家級或地區級的文化產業巨頭,它們中有一半來自北美,其餘的來自歐洲和日本。這些公司的年收入均超過10億美元,通常可以進入全球1000強的行列。
高科技化。文化產業之所以被人稱為「無煙工業」、「朝陽工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不同於一般的傳統產業,具有科技含量高、能耗少、生產工藝先進、產品附加值高的特徵。自動化、數字化、網路化等高新技術已經成為當前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走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互聯網的發展以及與廣電技術的相互融合。這種融合使技術操作更加簡單,提供的服務更加全面,也使不同行業、不同媒體自身的業務可進行相互間的合作與新的開發,給傳媒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當今世界各大文化產業集團都加大了這方面的投入,以圖搶佔下一步技術和市場發展的制高點。可以預見,今後的五至十年,數字化網路化將使傳媒發展產生更大變化,成為媒體集團發展的一個最為關鍵的階段。(出處: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