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發展文化產業的要求與意義
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有這樣幾方面意義和作用。
一是可以直接創造經濟效益,運作得法的話,效益還相當顯著。比如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影視劇的發行、放映和貼片廣告;再比如雜技、魔術、話劇、歌舞等的商業演出;還有圖書的出版發行(這方面比如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參展第59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開幕當天就簽訂了10項原創圖書的版權輸出合同,金額達到100萬美元);還有動漫作品的發行上映和品牌運作(這方面比如三辰集團在製作發行《藍貓淘氣3000問》的基礎上,弘揚「藍貓」品牌,開展衍生品生產,每年盈利數千萬元),等等。文化產業屬於無煙工業,同樣也可以吸納就業、提供稅源,隨著人們收入不斷增長、物質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滿足,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強烈,文化產業所蘊含的商機,也越來越巨大。
二是可以更廣泛更充分地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發展文化產業,對文化產品進行深度開發,進行規模化、批量化生產,對各種文化服務項目進行細分和充分挖掘,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行市場化運作,能夠更好地營造文化氛圍,從數量上和質量上更充分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這方面很好理解,如今,電視機、手機、計算機日益進入家庭,相關的服務項目開發與生產也日益跟進,就使得更大范圍的群眾更充分地享受到了文化權益,精神得到陶冶,素質得到提升,人們的整體生活質量越來越高。
三是可以更好地弘揚文化。文化越是得到廣泛的傳播,才越能夠得到弘揚,越能增進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之間的交流。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觀念都有差異,通過文化的交流能增進了解、互信、合作、和平。從中,文化也得到弘揚、創新、發展。要更好地實現這些,單靠發展文化事業,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使文化產品和服務日益豐富,日益廣泛地進入不同地域、不同國度人們的生活中。例如,美國通過把多部「大片」輸入到中國,我們就了解到好萊塢電影的運作,了解到美國人那種前瞻未來、探索創新的文化特點,日本的《聰明的一休》、《櫻桃小丸子》等動畫片在中國的放映,也是我們了解到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風情。新時期,各國、各地區對通過文化產品輸出來弘揚本國文化的認識越來越堅定。在中美關於恢復中國世貿組織締約國地位的談判中,美國就要求中國承諾,允許每年以分賬形式進口20部電影,此外還要求中國對外國服務提供者從事圖書、報紙和雜志的批發、零售業務等逐步開放市場。據2006年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的統計,國內票房前十名中,美國片和國產片數量各為五個,就在前不久,美國還向世貿組織投訴中國限制其音像光碟等文化製品進口,這幾年韓劇和韓國的歌星、演員也紛紛搶灘中國大陸。這都反映出各國注重拓展文化產業的國際市場,他們的文化產品輸出過程中,也就有效地弘揚了他們本國的文化。我國也不例外,今年4月份,河北省在首都國際機場舉辦的「文化國門•河北華章」大型文化展示活動期間,外國公眾對中國尤其是河北的剪紙、蘆葦工藝畫等民俗藝術品就表現出了濃厚興趣,收藏、購買的意願強烈,這也是我國發展文化產業的潛力所在,我國近年來大量原創圖書版權的輸出、民俗藝術品的出口等,也都發揮了弘揚中華文化的作用。
我所感受到的,發展文化產業主要有以上幾方面意義和作用。肯定還不乏更多種的、更深入的積極意義。明確了其意義和作用,我們各有關方面的行動,就加快跟上吧。
要求
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我們要抓住機遇發展文化產業,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在調整結構、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推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當今綜合國力競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發展戰略。文化產業作為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附加價值高、發展潛力大的「綠色產業」,相對於傳統產業具有較強的拉動性和「溢出效應」,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朝陽產業」。特別是上個世紀中葉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帶來的科學技術的重大發現發明和廣泛應用,推動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催生了人類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促進了全球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衛星電視、互聯網、移動設備等新技術、新媒體更是直接拉動了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
近年來,我們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製取得重要進展,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實力和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文化產業規模逐步壯大,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國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據統計,2008年至2009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文化產業逆勢上揚。2009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達8400億元,比2008年增長10%。隨著網路、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動漫遊戲、數字音樂、數字出版等新興文化產業迅速崛起,拓寬了文化產業的領域,豐富了文化產品和服務種類,文化產業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文化產業迎來了嶄新的發展階段,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產業從質量到數量均處於弱勢地位。全球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趨勢與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特點,既讓我們看到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廣闊空間和有利條件,也讓我們看到當前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緊迫性。我們必須下更大力氣,付出更多努力,把文化產業發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去審視、去培育,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觀念,乘勢而上,採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文化產業科學發展的深層次問題,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促進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使之成為拉動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的重要著力點。
第一,發展重點文化產業。要以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產業為重點,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實現跨越式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要著重發展文化科技、音樂製作、藝術創作、動漫遊戲等企業,增強影響力和帶動力,拉動相關服務業和製造業的發展。
影視製作業要提升影片、電視劇和電視節目的生產能力,擴大影視製作、發行、播映和後產品開發,滿足多種媒體、多種終端對影視數字內容的需求。出版業要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加快從主要依賴傳統紙介質出版物向多種介質形態出版物的數字出版產業轉型。出版物發行業要積極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經營,形成若干大型發行集團,提高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第二,培育骨幹文化企業。要著力培育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的骨幹文化企業,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在重點文化產業中選擇一批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文化企業或企業集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聯合或重組,盡快壯大企業規模,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文化領域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要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面向資本市場融資,培育一批文化領域戰略投資者,實現低成本擴張,進一步做大做強。
第三,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要加強對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布局的統籌規劃,堅持標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進各種資源合理配置和產業分工。要對符合規劃的產業園區和基地,在基礎設施建設、土地使用、稅收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要建設若干輻射全國的區域文化產品物流中心,建設一批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演藝娛樂和動漫等產業示範基地,支持和加快發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群。
第四,不斷加大文化領域各類人才培養力度。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加快完善體制機制,培養和吸引優秀人才,突破人才瓶頸,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要按照「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把那些思想政治堅定、組織領導能力強、具有開拓精神、熟悉文化工作的優秀幹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要創造條件、完善措施,繼續推動文化領域人才培養工程,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師、一批各專業領域的領軍人物、一批懂經營善管理的文化經營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現代傳播技術的專業技術人才。
Ⅱ 談談你對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推進文化強市戰略的認識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發展文化產業,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製取得重要進展,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實力和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文化產業規模逐步壯大,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進出口貿易逆差逐步縮小,我國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總的看,我國文化產業呈現出健康向上、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正在成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引擎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可以成為強市的推動力。
Ⅲ 文化產業前景如何~~
中央力推,創投看好,忙於改制的中國文化產業似乎正在走向「春天」。
「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再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而三網融合的推進也將打造新的發展熱點。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安排,我國出版社將在201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轉企改制,同時,報刊的轉企改制工作也將於今年全面啟動。業內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障礙的突破,將會有更多的文化企業進入到資本市場,這不僅有利於文化產業自身的發展繁榮,同時也將帶來新一輪的投資機會。
中國出版傳媒籌謀IPO
「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將於4月份成立,初步計劃公司資本金將達到15億到18億。」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聶震寧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正在與三家戰略投資者進行相關准備。事實上,這只是改制後的中國出版集團上市計劃的第一步。
據介紹,旗下擁有70多家子公司的中國出版集團其上市計劃將分兩步走:首先是成立中國傳媒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將出版主業包括內容發行一起整體打包上市,接下來則是將集團旗下擁有百年歷史榮寶齋推向資本市場。據了解,目前負責榮寶齋上市的中介機構已經進場。
聶震寧表示,即將成立的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將爭取今年登陸A股主板市場,18億的公司資本金有望將該公司打造成國內傳媒板塊的第一大股。而在上市之後,將會進行主業方面的兼並重組。「今年肯定會比去年多。」聶震寧說。
不過作為國有企業,在引入戰略投資者時會更為謹慎。「中國出版集團將佔到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90%以上的股份。」聶震寧表示,有興趣的戰略投資者很多,因此在選擇時,更多會考慮到集團以後的發展目標。據了解,這三家投資者包括一家數字通信類出版企業,一家影視企業以及一家投資基金。「像選擇數字通信類的企業就是因為集團將推出自己的電子閱讀終端。」聶震寧說。
「文化企業轉企改制後將會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注入,同時也將帶來新的管理機制。」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魏鵬舉對本報記者表示,改革是契機,由於傳媒企業的規模效益比較顯著,所以通過資本市場的兼並重組將更有利於傳媒資源的整合,有助於企業進一步的發展。據記者采訪了解,不少改制後的出版企業都透露出了上市的想法。
文化產權要素市場建設加速
就在文化體制改革逐步推進的同時,文化要素市場的建設也在加強。據了解,繼上海、深圳相繼成立文化產權交易所之後,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項目已經上報國務院審批,年內有望落戶北京。專家表示,要素市場的建立完善將加速文化產業與各類資本的有效對接。
此前,北京市發改委主任張工在該市發展改革會議上曾明確指出,2010年要著力加強要素市場建設,支持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等要素市場落戶北京市。而作為文化部與北京市政府合作打造的綜合性文化產權交易服務機構,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將為文化物權、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各類文化產權提供產權流轉平台,打通文化產業與資本市場之間的壁壘。
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籌委會負責人、北京產權交易所業務總監張大為表示,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的籌辦工作已進入快車道,即將確定包括北京產權交易所在內的數家股東單位。
「行政資源的參與和推動,將會帶來更多的資源。」魏鵬舉表示,如果能夠建立一些規則,做一些示範,將有助於推動民企、社會機構的參與。
據悉,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建立後將著手推進文化產權評估體系的建設,解決文化產業投融資過程中版權評估難的問題。
創投看好文化產業前景
「我們非常看好今年文化產業的投資前景。」風投業資深人士、深創投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劉綱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改革的深入,相對開放的政策和逐漸清晰的規則為資本進入文化領域提供了更為廣闊空間,而市場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則意味著成倍數增長的市場空間。
「現在有一些文化企業自身發展也很不錯,我們已經投了一批文化相關的企業。」劉綱表示,文化產業將成為其重點關注的領域。「首先,傳統的文化企業必須要結合新興業態進行發展,才能應對未來的挑戰,其次,我們也會考慮到在改制過程中,企業相關機制的轉化是否到位,比如說員工的j激勵機制。」劉綱表示,經營團隊以及規范化運作仍是關鍵因素。
德勤中國全國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領導人周錦昌則表示,近年來在文化產業方面的國內外投資者明顯增多,「從項目數量,到投資人都是在以倍數增長。」周錦昌說。另外,隨著創業板的推出和中小板的擴容,資本市場的完善也為文化產業投資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另外,記者獲悉,相關政府部門正在積極籌措資金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據悉,作為北京市股權投資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將採取「FOF」(Fund of Fund)的運作方式,直接投資創投而非企業。「相較於直接投資項目而言,這種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將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劉綱表示。
不過業內人士同時指出,在三網融合等新興投資領域,政府的相關監管政策仍需重點關注。「我們認為三網融合、IPTV將是未來發展的潮流趨勢之一,不過現在經營牌照並沒有完全放開。」劉綱表示。隨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專家認為政府的監管重點將更為關注內容方面,運營資格上有望獲得一定程度的放開。
Ⅳ 傳統文化產業發展前景
我國傳統文化產業發展還是很有前景的,我國傳統文化產業發展還是非常有前景的
Ⅳ 珠海市文化產業現狀
目前,珠海市文化產業的產業基礎已經初具規模,而且正在發展中;從此次在珠海舉辦的2005年文化產業論壇來看,珠海的文化產業也具備了良好的大環境。接下來就看珠海能否帶頭將珠三角地區發展成一個文化產業群。
就珠海目前在珠三角地區所處的態勢來看,要發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產業,珠海就必須通過整體創新,加大市場拓展,增強成本控制能力,加強文化產業之間的聯動努力發展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加快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多我優」的強勢型文化產業鏈。
文化產業需要創新意識(清華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博士後皇甫曉濤)
我國現在不僅缺乏客觀的產業資本載體,更為缺乏的是文化資本主體的創造性。我國文化產業缺乏創新意識,比如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只注重故事情節,而很少對文化符號的外延的擴展。現在文化體制改革中,我們不僅只追求知識經濟的文化技術,還要吸取歐洲創意文化觀念,轉變傳統文化產業。
有些地區的居民存在著這么一種觀念:文化產業發展是富裕地區的專利,在不發達地區搞文化產業過於奢侈。但實際是,文化產業是時代大勢所趨,不是局部環節,不是早為晚為的事情。對於欠發達地區,文化市場開拓和文化產業裝備可以從基礎設施開始進入資本市場,或者轉變成為文化符號,以符號運營進入資本市場。
盜版是對版權的毀滅性打擊(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沈仁干)
在中國,版權在促進文學、藝術、文化與教育事業方面作用逐漸被人們認識,但作為無形產業權的版權可轉為現實生產力,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則尚未得到普遍的認同和受到應有的重視。
我國當前版權市場潛力巨大。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與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但文化產品與服務遠遠不能滿足廣大公眾的需求。
我國版權法律法規逐步健全。國家已於2001年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其相關條例,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版權法律制度,提高了保護水平,強化了執法手段。同時,我國於2001年成為WTO的成員,《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也在我國生效。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廣大公眾的版權意識仍然淡薄。從政府官員到企業的管理人員,其版權產業的觀念以及對版權產業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認識都有待進一步增強與提高。為侵犯版權者提供保護的部門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仍然存在。
外國版權產品於服務大量流入,特別是盜版製品的走私入境。在目前我國經濟體制轉型時期,盜版問題顯得特別突出,這對版權是毀滅性的打擊,嚴重阻礙了我國版權產業發展。
媒體品牌戰略創造產業價值(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范以錦)
范以錦曾經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媒體多品牌戰略形象地稱為「龍生龍,鳳生鳳」的滾動發展模式,在昨天論壇上的主題演講中,范以錦將媒體的品牌戰略與文化產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指出創新的媒體品牌戰略為文化產業創造價值。
范以錦指出,從報刊媒體背後可以看出產業升級、技術革命進步的影子,同樣,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創新,只有把握改革創新的潮流才能最終領跑市場。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報刊媒體要作為其中的產業支柱發揮重要的作用。
要是報刊媒體的品牌戰略能更多地創造產業價值,應該主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從單一的新聞競爭轉到塑造媒體品牌的競爭上來;二是從單一媒體品牌的競爭轉到媒體多品牌的競爭上來。與珠三角的產品一樣,珠海本地的報刊媒體品牌的樹立、品牌的識別都沒有問題,現在就是要看其在品牌戰略發展中如何走得更好,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其文化產業價值。
珠海適合發展「活動經濟」(北大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大文化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陳少峰)
珠海適合發展「活動經濟」
珠海市是以休閑娛樂活動為主要特點的城市,其定位恰好符合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主流的新趨勢:活動經濟。活動經濟應該成為珠海今後文化產業的核心。
活動經濟是之人為組織的,能帶來經濟上的規模消費收益的各種交流、展覽、演出、體育、觀光和娛樂體驗活動。活動經濟的主要收入是運輸公司、旅遊、餐飲和區域性的規模消費。最大的收益者是區域。
應發展數字娛樂設備產業
現在的趨勢是「娛樂無邊界」,人們希望隨時隨地可以娛樂。珠海必須對原有文化產業進一步梳理,進行新的產業布局。珠海可以發展數字產業,來提升製造業。
具體來說,我建議珠海大力發展手機內容產業和數字娛樂設備產業。
應發展中小型、密集型會展活動
珠海過去工業發展規模不大,正好為文化產業的發展留下了一個空間。
我建議珠海應大力發展中小型、密集型會展活動;發展特色主題活動和特色休閑活動。
從珠海現有的環境,加上港珠澳大橋投建等大項目帶來的巨大的區位優勢,珠海的文化產業發展在珠三角具有獨特的競爭魅力。
Ⅵ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我國文化產業低水平供求關系與非對稱結構性矛盾
我國的文化市場已有"長足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方面,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條件迅速改善,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需求正在被迅速釋放;另一方面,各種新型文化產業門類不斷產生,文化產業結構性變化頻繁。但是現有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文化產業還處在一種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對稱結構性矛盾的狀況之中。
從絕對值來看,我國居民的文化消費需要與文化產業部門的供給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出入。
從需求方面說,2000年,我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849美元,反映城鄉居民生活水準的恩格爾系數也降至50%以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280元,人均消費性支出是4998元,其中被列入統計的,與文化相關的旅遊、娛樂和耐用消費品、教育、文化服務、通訊等項消費總計949元,佔到可支配收入約19%。按照我國目前大約有4億城鎮人口計算,我國目前城鎮居民文化消費需求大約有379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2253元,人均消費支出中通訊和文教娛樂類支出280元,總計達到2520億元。這樣算下來,我國與文化相關的消費需求應該在6000至6500億之間(6314億元)。
從供給方面看,根據有關統計數據匯總,我們的文化產業各行業近年來(1998或1999年)進入統計的產值大約是6000多億(1998年6240億),其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1812.9億元(1998年),國內旅遊收入2831.92億,圖書報刊355億元,郵電通訊是1235.1億元(1998年),音像製品12.7億。(廣告業等尚未計入。
以上兩個大致相符的數字不過是分別從供需兩個方面描繪了我國文化市場的規模,卻還無法得出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可以令人滿意的結論。略做分析就可以看出,文化市場的現狀只是一種低水平的供需平衡,更何況,由於還存在著各種體制性問題,所以它還只是一個存在結構性矛盾的、非對稱性的平衡。
根據國際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時,消費支出中吃穿用類比重大大下降,住房類基本不變,而文化精神消費類支出開始大大上升;第三產業應該佔到GDP總量的40%左右,其中文化類產品的產值所佔比例也大大增加。我國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是第三產業的比例(33.2%)低於這個標准達6個百分點,其總量大約是5000億人民幣。盡管我們可以去除由於消費習慣和體制因素而出現的誤差,並去除可能用於非文化類消費的支出(如醫療等),餘量也應該有3000至4000億人民幣。
對於這3000至4000億人民幣的市場空缺應該做如何理解?
一種解釋是,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能力被大大壓抑了,因此制約了文化產業的成長。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比如說,根據我國文化產業部門各種散見的數字,我國的電影業、電視業存在大量的經營不善和虧損,許多作品出版後無人問津,庫存積壓嚴重;而一些作品卻不明原因地驟然獲利。有統計表明,電影的生產近年來在走下坡路。1992年我國共生產了170部故事片,為近10年來之最,此後1995年是146部,1996年是110部,1997年是88部,1998年只剩下82部。我們本應不斷增加的觀眾都上哪裡去了呢?近年來,火爆一時的傳統文化娛樂業如歌廳舞廳等經濟效益迅速下滑,成為虧損行業。這些現象說明,我國文化產業部門所提供的產品,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和不斷變化著的文化消費需要。
還可以做另一種解釋,即我國居民事實上已經實現的文化消費有相當一個部分沒有被列入統計。目前音像界有一個被公認的市場容量計算方法,即根據居民的消費類視聽技術設備的擁有量估算音像製品的市場容量。根據這種方法,我國居民目前大概擁有:電視3.5億台、CD機1000多萬台、VCD機3000多萬台、LD影碟機500多萬台、多媒體電腦1500多萬台,等等。如果按照每個硬體每年均需要10件(套)新的音像製品統計,據信每年音像產品的總銷售額應有超過1000億元的規模,但根據有關部門1996年的統計,我國的音像製品只有不足20億元的正版收入,占總量的2-3%;根據1999年的統計,正版收入約有50億元 ,即使由於政府加大"掃黃打非"的力度,正版率有所提高,據信實際市場規模也應該在1500億至2000億左右。這方面的事實說明,有相當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正在流失。我們的文化市場供需之間存在巨大的結構性缺口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文化市場巨大的供求差別已經成為國家文化和經濟安全問題的隱憂。目前我國居民個人金融資產已經達到9萬億元左右,銀行存款約7萬億元,隨著我國在住房、養老、醫療和教育等方面各項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人們對文化、教育和娛樂的消費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個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無法填補的真空。加入WTO後,國外文化產業集團將可能以技術與內容的多重優勢大舉進入,迅速佔領我國的文化市場,文化市場"有限開放"的政策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可能會在不長的時間里遭遇嚴峻挑戰。
近年來,人們頻繁地看到這樣的數字: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超過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加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40%以上的份額。根據媒體的報道,我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允許一些國際知名傳媒集團進入我國媒體市場。這是一個重大的信號,說明文化產業國際化的進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國文化市場已經暴露在國際文化資本的強大壓力之下,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積累的經濟和文化之果已經成為國際文化資本垂涎的目標。
(二)我國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眾多但產業組織集約化程度不高
面對巨量的市場需求,以及國際傳媒文化集團大兵壓境,我國的文化產業在總體上缺乏競爭力,難以滿足人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這一點足令我們憂慮。我國的傳統文化產業誕生於計劃體制之下,長期以來既被行政體制分割又被各種政策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總體格局,表現出經營單位眾多,產業集約化程度不高,資源極度分散和不講經濟效益的突出特點。在文化市場迅速成型的今天,這些特點全部轉化為弱點。
從人員規模看,僅以文化部所屬文化產業機構為例。截至1999年,我國文化部下屬的企事業機構共33.07萬個,這里包括了藝術演出團體、影劇院、圖書館、群藝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從業人員共166.15萬人;當年國內演出場次是42.3萬場;國內觀眾達4.69億人次。文化娛樂業有機構17.47萬個,90.3萬人;文化市場其他經營機構9.7萬個,23萬人 。這些單位的特點是大多機構較小,如文化部下屬每單位平均才有5人左右。
從經營規模看,音像業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國音像製品的生產、復制單位近600家,每年生產正版音像製品(盒帶、VCD、CD和DVD)兩萬種約2億件(盤),平均每家企業年生產34萬件,月生產不足3萬;而銷售單位約有7萬個,每年全部正版音像製品銷售2億件,平均每個銷售點一年不過賣3000來件,日平均竟不足10件。圖書批發零售業是另一個例子。1999年文化部所屬圖書批發零售機構有13056個,2.3萬人,營業收入只有5.45億元,人均2萬3千元左右,每天營業額為60來元。
資源分散和集約化程度低的問題在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業中表現得極充分。我國新聞出版體制與傳統工業經濟管理體制有共同特點:新聞出版單位必須是以一定級別的行政機構為"上級單位",並且建立在其財政撥款的基礎上。這些新聞出版單位一旦形成就被固化,既不能淘汰也不能重組;新的需求一般產生於新的行政機構,通過新的撥款來建立,同樣先天不足。長此以往,新聞出版機構就隨著行政機構的膨脹而膨脹起來。這些新聞出版機構大都規模狹小、重復建設、效益低下,既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近2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各有關方面一直在嘗試對文化管理體制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實驗,但是基本狀況並沒有根本性改變。
據1999年的統計,我國報紙有2038種、期刊8178種、出版社500餘家,電台電視台3000餘座。這是一筆經數十年積累形成的巨大而寶貴的文化資源。在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如果我們自己不迅速對其加以整合、優化,轉變其經營模式,增強其競爭實力,必然成為國際性傳媒巨頭的獵取對象。
(三)我國文化產業的傳統的資源配置機制與市場化要求之間正在形成尖銳矛盾。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開始進入"快車道"。 1998年,我國政府職能部門不再直接辦刊辦報,退出出版經營領域,切斷了新聞出版單位與各個政府機構的傳統依附關系;2000餘家報紙和8000餘家刊物被"逼"上產業化運行的軌道。1999年,開始了傳媒集團和多傳媒文化產業集團的組建;2000年,"傳媒概念"走紅股市,開始嘗試傳媒集團與資本市場的結合。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後浪推前浪,從分行業的、局部的改革,逐步進入整體性改革的階段。
但是,資源配置機制混亂,條塊分割和行業壁壘與市場化要求之間的矛盾仍然困擾著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產業的基礎是市場,現代市場經濟要求公開、公正和公平的競爭,反對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壟斷;我國傳統的文化事業單位是按"條塊"(地方和行業一縱一橫)分割的方式設立的,目前盡管已經在不同程度上開始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實行"專業歸口管理",但是,離真正的市場競爭還有相當的距離。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利用與行政機構的傳統聯系,利用企業特殊的社會公益性質和意識形態功能,壟斷資源,操縱市場,謀取暴利;而另一些文化企業在做大以後,要做跨行業跨地區的資產重組甚至兼並,卻往往遇到阻力。在加入WTO的形勢下,在國際性"傳媒匯流"趨勢的影響下,一些廣電、報刊、出版企業在地方政府的協調下成立了集團公司,實現了"強強聯合"和"資產重組"甚至在當地從事了一些跨行業、跨媒體經營。這當然是一種進步。但我們也注意到,"媒體匯流"在西方是一種市場趨勢,在中國則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將結構調整與體制轉型結合起來,仍然是個問題。
這樣,文化產業的發展就與深層次改革問題相遇了: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既具有一般的行業屬性,又具有社會公益性質。其中的核心產業門類如傳媒產業,既具有大眾傳媒的特點,又是黨和國家的宣傳渠道。如何基於這些特點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既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康發展,又保證先進文化的主導作用,這是一個全新的問題,需要我們以創新的精神大膽開拓。
但是,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是一個更為根本性的問題,也是我黨和國家確保對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領導權的基礎。應該看到,在加入WTO和深化改革的形勢下,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傳統傳媒制度的經濟基礎和技術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的實現方式也已經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從以國家行政機制為中介的非自主方式,轉向以市場為中介的自主選擇方式。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探索在市場競爭條件下發揮傳統政治優勢的新辦法。因此,我們應特別注意研究調控文化市場發展的新體制、引導精神產品流通的新機制,以及活躍文化生產的新組織形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文化的發展。
當然,我們也看到,在出現了全球性的"傳媒匯流"和"放鬆管制"之後,由於文化內容產業發展的不平衡,甚至是西方發達國家也在重新考慮如何以新的產業政策、新的制度性安排對待文化內容產業的問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確保民族文化安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對全球化的共同戰略主題,將會出現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我們的政策制訂人員需要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
(四)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先進性要求與文化原創能力不足之間形成戰略矛盾,資源潛力不能轉化為產業實力
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還是有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是中國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世界上使用華語的人口為世界之最,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除在中國境內,還在東南亞、北美及歐洲的華人區具有廣泛的影響。這應該說是中國的文化企業進行市場開拓的最有利條件,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一直被認為是經濟全球化和國際交往中的最大消極因素。在經濟學的壟斷競爭理論中,保持產品差異被認為是維持產品在市場上的壟斷力量的關鍵。文化產品的差異首先是來自價值觀及表達手段的獨特性的;文化差異也是我們在國際競爭中和在趕超發達國家時可以依賴的比較優勢。
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中國的文化資源異常豐富,舉世公認。幾千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文明發展,幅員遼闊的國土上還留存著許許多多的歷史文化遺址、遺跡,還有各種類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觀;圖書館、博物館里保藏著數以百萬計的藝術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國人的言談舉止、風情習俗、節日慶典中保留著大量有形無形的文化符號;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對傳統文化進行了不間斷的研究和播傳。凡此種種,都為中國文化產品乃至其他可以負載文化符號的耐用消費品的設計、生產、創新提供了不竭的靈感源泉。
但是僅僅滿足於此顯然落後於時代。當今世界,文化已經具有原生形態、經濟形態和技術形態,新興文化產業得益於資本市場和信息技術兩駕馬車拉動,才有了前所未見的高速度,才將大批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和財富。我國正是在上述兩個方面都顯得被動和遲鈍。
比如,文化旅遊是將民族文化資源潛力化為產業實力的重要方式,旅遊業在我國文化產業各門類中還是產業化程度最高的部門,但是,在該領域將文化遺產轉化為產業的成功案例至今還極為鮮見。從多年前全國各地災難性的"人造景觀熱",到近年來有關部門關於文化遺產所有權和管理權能否分離,市場機制如何引入問題上的多次爭論,許多問題還沒有進行徹底討論,並轉化為合理的政策法規。事實已經證明,憑空建造的主題公園永遠不會有信譽,而文物的粗放利用則無異於破壞,正確的道路顯然應該在這二者之間。但是,在如何將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做到既保護了文化遺產,又推動了文化旅遊,我們還未能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方針,因此而貽誤了諸多發展的機遇。
文化遺產數字化是將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新興產業基礎的一個關鍵環節。目前,"文化內容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世界各國為迎接信息時代的到來,正大規模地將文化遺產轉換成數字化形態。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推動"世界的記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公眾公平地享有。1999年,在芬蘭倡議下,歐盟國家開始啟動一項多國框架性合作項目,名為"內容創作啟動計劃",文化遺產數字化被確定為基礎性內容。我國的文化資源數字化進程因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的啟動(1996年)可以說動手並不晚,但直至目前,還沒有形成國家發展戰略,還沒有將其上升為國家文化產業建設的基礎性工程,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深層危機。
向數字媒體轉移是將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為經濟資源的必要步驟,實質上是為空前規模的產業整合準備條件,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國際性信息技術集團和文化傳媒集團早已開始著手整合世界各國的數字文化資源,為開發新的世界市場做好准備;中國文化資源關繫到對中國文化產品市場的佔有,這塊市場也為他們覷覦已久。1999年,美國大片《木蘭》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鍾:中國的文化資源已經經國際傳媒資本之手轉化為文化產品,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界的強大競爭對手;2000年五一節,我國經歷了第一個"假日經濟"高峰,敦煌洞窟壁畫在大量遊人參觀的壓力下"不堪重負",美國的基金會開始與我商談"數字化虛擬洞窟"計劃;同年,日本信息技術企業加速了與我國故宮博物院關於建立數字化多媒體網上故宮博物院的談判進程。這兩件事說明,發達國家已經藉助經濟與技術雙重優勢,開始謀求對我國文化資源的新一輪開發,這一動向值得我們關注。
(五)WTO規制與現行中國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之間的矛盾
WTO是一種法律體系和政策系統。WTO所形成的諸多協定、協議廣泛涉及到文化產業的各個領域,有關文化產業的規章條例主要包括在WTO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規則,即《服務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之中。因此其基本原則也就自然地成為各成員政府制定和執行國內文化貿易政策的文本基礎,這就必然地要給這個國家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帶來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影響。
我國自80年代以來開始進行文化體制改革,90年代開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至今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規和規章構築起來的文化產業政策系統,以及由這個系統建立起來的文化管理機制,包括:《文化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演出市場管理條例》、《電影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音像製品管理條例》等,基本上涵蓋了現行文化產業領域。
然而問題是,現有的文化產業政策文本系統,基本上都是在兩種體制轉型過程中制定和形成的,並不是為加入WTO、或根據WTO原則而制定的游戲規則,因此,很大程度上帶有計劃體制的痕跡,這就出現了現存政策的目的性與WTO對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的要求之間的矛盾。同時,由於我國不同領域里的現行文化管理與文化產業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以政府的名義發布的,因此,行業和部門的利益保護色彩比較濃重。這樣一來,在整個政策的價值規定、功能及政府對社會文化資源的權威性分配中,應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較差。而所有這些都是與WTO貿易自由化原則、透明度原則、市場准入原則等存在著明顯的不一致和內在的規則沖突。
我國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修訂頒布已經在國內法與國際法的規制對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由於這些措施並未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在體制和制度上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如行政壟斷、市場准入、投資主體多元化、文化企業產權關系改革等,因此,舊有的矛盾不僅沒有消除,還進一步激起了新的沖突。同時,由於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統並未因機構的改革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合並而失去政策效能,還出現了新機構執行舊政策,"新瓶裝陳酒"的現象。在有的地方和領域,文化行政權力在資源重組和優化配置的名義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這種權力的高度集中,使得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不僅沒有失去原有的制度基礎,反而獲得了新的支持。
我國文化產業管理部門已經提出"大文化管理"的思路,但是由於缺乏政策系統的創新支持,預期的改革效果並未出現,於是政府也就難以實現從"辦文化"向"管文化"的戰略轉變。對中國來說,順利進入WTO的關鍵是實現制度創新和政策系統創新的有機聯動,倘若在制度和政策的層面上不能實現整體性創新,我國文化產業在21世紀的發展前景也就可能並不是那麼樂觀的。
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而且目前還處在發展和轉型過程中,因此,存在的根本性問題還是體制性的。任何國家的產業政策的基點都是兩個,即以市場為基礎,以政策為導向,更何況我國的文化產業是生存和成長於一個更為特殊的環境中的。在一定意義上,我們今天對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的認識,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的合理性,將影響著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還會進一步影響我國整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發展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共識,但是一個真正合理的產業政策的制定過程才開始,目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