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物流產業發展規劃

物流產業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0-11-25 05:43:40

Ⅰ 快遞未來發展趨勢

在「十三五」期間基本實現內部作業自動化、服務設施設備智能化。

重點快遞企業要在「十三五」期間基本實現內部作業自動化、服務設施設備智能化,客戶服務、企業運營、行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家郵政局表示,將繼續支持骨幹企業建設工程技術中心,開展智能終端、自動分揀、機械化裝卸、冷鏈快遞等技術裝備的研發應用,同時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利用創新基金,通過貸款貼息、研發資助等方式開展技術創新活動。

加強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市場服務和行業監督中的應用。《規劃》稱,鼓勵快遞企業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推進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車的研發和應用。

(1)物流產業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快遞未來發展的相關情況:

1、落實安全生產制度,促進包裹綠色化發展。《規劃》指出,全面落實收寄驗視、實名收寄和過機安檢三項安全生產制度,加大對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2、《規劃》還提出,加強快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保護消費者隱私,維護消費者權益。其實,國家郵政局早在2015年11月1日就下文稱,除信件和已有安全保障機制的協議客戶的快件、通過自主郵局(智能快件箱)等交寄的郵件、快件外,一律要求通過對寄件人電話號碼及相關身份信息比對核實後方可收寄。

3、施行的《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范(YZ0149-2015)》更是進一步加強了快遞安全的監管力度。

Ⅱ 現代物流的發展趨勢

物流行業是一個新興產業,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物流產業作為國民經濟中一個新興的服務部門,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

物流行業業的發展將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產業部門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物流產業發展的歷史和國際經驗表明,已經進入全面快速發展階段。中國的物流產業仍然處在起步發展階段,但在相當一些領域和地區已經表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和潛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顯示,到「十二五」末期,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並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物流業由注重基礎建設向全面提升服務質量轉變。另外,發改委近期將完成物流標准化、物流園區、煤炭物流、應急物流等4大物流專項規劃。這4
項規劃將和冷鏈物流規劃和商貿物流規劃一起,成為促進物流行業發展的6大專項規劃。

我國物流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2006-2011年社會物流總費用年復合增速17%。但物流效率不高,物流總費用佔GDP比例17.8%,兩倍於歐美日等發達國家。

國內物流行業內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競爭主體資方背景呈現四足鼎立的格局,這四類企業各有特點和市場定位,其規模、服務內容及關注的行業存在較大差別。

隨著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掌握先進的物流技術和管理水平之後,我國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將會持續下降。那這些掌握先進物流技術、管理水平和擁有優質服務的企業將是我國物流行業的勝利者。從這個角度來講,物流行業的前景大有可為。

Ⅲ 物流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近年來,隨著網購電商的崛起,物流業也受到刺激正在飛速發展之中,尤其是其中的快遞業務,更是呈現爆炸式增長。物流業已經成為了經濟重要的增長極,滲透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每一步當中,成為了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根據《前瞻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已經超過220萬億元,在「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8.7%,其中快遞快運、電商物流、冷鏈物流等保持快速增長,成為了投資者青睞的熱點。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逐步從工業化中後期向後期過渡,其突出特點就是向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而物流行業作為重要的生產線服務業,服務型製造的重要轉型方向,中高端產業鏈需要中高端物流服務做先導;消費升級對物流服務的精細化、響應度和一體化水平也有更高要求。
綜上所述,未來物流業的發展趨勢呈現出三大特點,其一是量質齊升,其二是基礎更牢,其三是創新驅動物流業發展。今後伴隨著供給側改革、「互聯網+」及「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物流現代化正呈現出鏈式化、智慧化和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Ⅳ 對我國物流業發展的展望

回顧2009年我國物流業發展,有以下一些新的特點: 第一,國務院發布《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各地區、各部門共推物流業發展。 2009年3月,國務院發布《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把促進物流業發展納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極大地提振了全行業的信心,提升了物流業在國民經濟全局發展中的地位。國家發改委設立專項資金,對列入《規劃》的「九大工程」以貼息貸款方式予以支持。商務部組織開展了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範城市的創建和評審工作,首批46個示範城市名單已經上網公示。財政部設立農村物流服務體系發展專項資金、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和服務業聚集功能區專項資金,對農村物流、商貿物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給予資金支持。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都在結合自身工作職能,研究落實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各級地方政府加大對物流業的支持力度。 第二,物流市場總體上企穩回暖,結構性變化明顯。 2009年,是我國物流業應對危機走向復甦的一年,也是物流格局加快調整的一年,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和結構性變化。社會物流總額增速前低後高,一季度下降3.3%,上半年下降0.8%,三季度轉為增長2%,四季度增長15%。在社會物流總額構成中,進口物流總額同比下降13%;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8%。在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推動下,汽車、家電、電子產品物流高速增長;基礎設施建設、災後重建等物流需求大幅增長;農產品、食品和日用消費品等物流需求穩定增長。 第三,物流企業向規模化經營和專業化服務擴展。 物流企業兼並重組形式多樣,步伐加快。中小型物流企業探索新型聯盟模式,實行組合式營銷。一些物流企業與大客戶結成戰略聯盟,在承包物流業務的同時,參與客戶營銷活動。通過物流資源要素整合,物流企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物流企業走專業化服務的道路。許多物流企業的創新型業務和增值型服務,如供應商管理庫存、供應鏈金融、保稅物流等顯示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第四,產業物流加快融合互動。 2009年,在擴大內需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分別達到12萬億元和27.74萬億元,因此帶來流通業物流量快速增長。傳統的各類批發市場提升改造物流功能,連鎖零售企業重構物流系統,新興的電子商務、網上購物、期貨交割等業態,越來越依賴於第三方物流企業。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物流予以重點關注,提出了具體政策。交通運輸部等六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的意見》。要求各地區把農村郵政基礎設施和郵政「三農」服務網點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規劃,給予政策支持,統籌協調推動。 第五,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 2009年,是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最快的一年。全國鐵路全年完成基本建設投資6000億元,超過「九五」和「十五」的總和;營業里程達8.6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二位。全年全社會公路水路民航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3萬億元,同比增長31%。新增公路通車里程9.8萬公里;新增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96個;改善內河航道里程1192公里;民用機場航站樓總建築面積增加66萬平方米。2009年,我國新修通高速公路4719公里。到年底,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6.5萬公里,繼續居世界第二位。在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背景下,物流園區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第六,物流行業基礎工作扎實推進。 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會同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編制的《2009年-2011年物流標准專項規劃》基本定稿,一批新的行業標准正在抓緊制定。依據《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國家標准》評審認定的A級物流企業已有743家。被評為物流行業A級信用的物流企業已有92家。社會物流統計制度定期發布,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受到國務院領導重視和社會廣泛關注。開設物流專業的各類院校發展到2000餘所,在校生突破100萬人;超過10萬人參加了物流師資格培訓,近7萬人取得高級物流師、物流師和助理物流師資格。物流理論研究邁上新台階,僅第八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就收到論文860篇,研究課題112個,國內外各界近千人參加了年度物流學術盛會。 我國物流業發展 需要特別關注的幾個問題 根據物流業發展環境的變化和自身發展的實際,2010年,我們應該特別關注這樣一些問題: 第一,物流總量持續增長,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隨著世界經濟緩慢復甦,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我國經濟將會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因此,2010年我國物流業增幅將會高於2009年。社會物流總額估計會有15%左右的增長,物流業增加值增長可達10%上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將會繼續有所下降。與此同時,物流業的需求結構、地區結構、行業結構等,都會加快調整的步伐,對物流服務質量的要求將進一步提高。 第二,物流服務的專業化和精細化要求越來越高。 隨著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物流市場的專業細分化速度加快,物流服務需求多樣化和個性化趨勢明顯。從供需結構來看,一般性的服務、傳統的運輸和倉儲服務,難以滿足專業化、個性化需求;專業化、定製化、供應鏈一體化的服務嚴重不足。從發展趨勢看,能夠適應企業專業生產需要的專業物流服務,適應精益化生產需要的精細化服務,將會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物流與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相配套,物流業與製造業、流通業、金融業等多業融合,供應鏈一體化服務需求將會快速增長。 第三,物流企業成本上升壓力加大,兼並重組加速。 按照目前情況分析,國際油價進入上升通道,通脹預期增強,人力成本、土地資源成本繼續升高,物流企業運營所需的各種要素價格呈上漲態勢。加上市場競爭加劇,服務價格難以相應提高。受成本和價格的雙重擠壓,物流企業的利潤空間將進一步縮小。與此同時,私募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更多地向物流企業注資,推動物流企業結構調整和兼並重組。 第四,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城鎮化對物流業的影響。 近年來,特別是2009年,國務院密集出台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劃與政策,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在經濟發展的推動和國家政策鼓勵下,我國每年將有1000萬人口由農村進入城鎮,對物流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應該重視區域物流一體化和城鎮化發展,適時調整物流服務布局。應該更多地關注和支持中西部地區、東北老工業基地、同城化發展地區以及城鄉一體化的物流服務。 第五,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新格局對物流業的影響。 由於國家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促進了綜合運輸體系加快形成。一批客運專線建成投用,鐵路運能將快速釋放,為客貨分線創造了條件。高速公路網逐步形成,公路運輸格局將有新的調整。公路為鐵路和水運集疏運功能進一步顯現,多種運輸方式銜接的聯運、轉運樞紐面臨重新布局。各地貫徹《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物流園區、配送中心建設將會加快進度。如何按照《規劃》的要求,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同時避免重復建設,將是一個新的課題。 第六,「低碳經濟」對物流業的影響。 遏制氣候變暖,拯救地球家園,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我國政府為此作出庄嚴承諾,減排目標將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低碳經濟」的要求已對「綠色物流」形成某種倒逼機制,物流運作模式必須做出重大改變。 1. 企業內部物流向專業化社會化物流轉變的趨勢。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不管大小均形成「小而全」、「大而全」的模式,幾乎所有企業都有自己內部的物流組織,配備相應的設施,盡管企業內部運輸任務十分有限,也得購置一定運輸車輛和裝卸設備等。據悉,工業企業36%生產經營所需原材料靠自己運輸解決,供貨方承擔達46%,真正依靠第三方物流企業完成運輸任務的只佔18%。流通領域內企業貨運自理佔24%,有望與第三方物流合作承擔佔59%;而第三方物流低於16%。商業企業自理和供貨送貨上門分別為76%和17%,靠物流企業完成貨運只佔7%。這樣多數企業內部物流設施保有率較高,使用率很低。這種自我服務的物流組織形式影響了專業化社會化物流的發展,不利於物流裝備充分使用和專業物流人員等資源合理流動,同時企業內部缺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動力和手段,因此,隨著行業生產經營規模擴大,設法精簡或剝離企業內部物流,使之逐步向專業化社會化方向轉變,已成物流業發展的必然。 2. 由專業化社會化物流企業向立體化多式聯運物流體系轉變的趨勢。現有國內專業化物流服務方式非常有限,經 營水平低,物流方式單一,有效手段較少、較原始,組織規模小、缺乏競爭能力。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從事公路物流企業共計274萬戶,注冊卡車542萬輛,平均每家公司只有1.97輛,擁有百輛車的企業屈指可數,只有中遠、中外等少數企業。集中擁有較大運力、高水平設施、發展為相當規模的物流企業極少,同樣存在經營水平低、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缺乏服務規范和內部管理的合理規程等問題。那些物流小企業交運設施總體規模小、物流集散儲運能力差、水平低,易造成貨物損壞,有的小企業維護保養力量有限,交通工具時常帶「病」工作,交通安全問題時而發生,難保高附加值貨物運輸安全。而且,由於物流各地自成體系,由於部門和地區利益格局限制,往往與跨區域的物流缺乏相互溝通協商,聯辦事宜較難,一方面低水平小規模的物流企業還在注冊增加,另一方面相當數量的物流企業運力尚未充分發揮作用,於是成千上萬家物流專業公司盲目的低層次的市場競爭,造成物流資源極大浪費。而立體化多式聯運現代物流體系具有明顯比較優勢,手續簡便、安全迅速、運價合理、服務質量改善,這是一種高效的物流方式,可極大地增強物流系統企業的整體綜合競爭能力。這種先進物流方式不僅對公路、鐵路、航空和航運單一方式都有利,而且也是貨主及承運人共同企盼的。 3. 要從傳統的裝運卸原始物流向現代綠色物流一體化轉變。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迫切。這不僅利於自然、利於社會,而且也是提高物流質量的內在要求。傳統物流只要能把貨物從甲地運到乙地即可,至於運輸方式、手段無人過問。能否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節約型生產消費社會,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能否統籌兼顧、協調發展,這是衡量物流業的重要標准,也是衡量物流系統的重要標准,因此,物流系統內的車輛使用、港口碼頭和場站建設、設施使用等均要以此標准衡量好壞,這既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現代物流自身發展的需要。有人把那些大功率柴油車滿街亂跑、吐著濃濃的黑煙,發出刺耳的噪音,滿車來,空車去,裝卸完了滿地包裝物,污油雜物遍地、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物流系統稱為黑色物流。上海、長三角地區的物流也有此類現象,由於受無序競爭影響,整體競爭能力低下,碼頭、運輸工具等物流資源濫用低效和道路、港口、機場重復建設現象同時存在,這就與生態平衡不協調。建議有關地 區和主管部門應以大局為重,採用市場無形手和政府的有形手共同協調整合物流資源。首先要有統一的物流發展規劃和相關地區的物流定位,明確各自的目標和地區的共同目標;其次要努力創造條件構建綠色物流的共同化平台,使物流信息共享,港口、場站、交通工具以及各種運輸方式充分有效地利用起來,加強物流信息溝通和貨源統一管理,禁止集卡貨車輕駛空放,引進電動車,使用混合氣體的低公害車輛,減少卡車數量,改進包裝(多次使用),減少商品體積,達到節能運轉,提高運輸效率,凈化生態環境,要用技術標准、環保標准和社會責任標准來約束和改造傳統物流業使其向綠色物流改變,這是提高物流內在質量和競爭能力的重要步驟。綠色物流是質量物流,是科學物流,是大勢所趨。

Ⅳ 物流產業的規劃案例

西部地區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研究背景 當前,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物流產業作為國民經濟中一個新興的服務部門,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在國際上,物流產業被認為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和基礎產業,其發展程度成為衡量一國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被喻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在我國沿海發達地區,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山東等地政府極為重視本地區物流產業發展,並已開始著手研究和制定地區物流發展的規劃和有關促進政策。然而,與東部地區相比,我國西部地區物流產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發展也明顯滯後。有數據表明,西部每公里運輸線路年運輸量僅為東部地區的三分之一,運輸業從業人員人均年運輸量僅為東部地區的二分之一,物流運輸成本高於全國其他地區,遠高於東部地區。因此,通過研究這一課題,加快培育和發展西部地區現代物流業,對於推進西部開發、增強西部企業競爭能力,發展西部地區經濟和促進全國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研究思路 本課題主要是對西部地區發展物流產業的環境(包括發展現狀、發展機遇和優勢、發展的必要性)進行了全面分析,對西部地區物流業發展現狀進行了定量研究,找到了西部地區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的阻礙因素和東部省市可參照的物流規劃目標模式,在此基礎上,對西部地區區域物流模式進行了有效整合並提出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Ⅵ 「十三五」規劃環境下我國物流發展趨勢是如何

"十三五"時期是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非常關鍵的五年,也是物流回業發展關鍵的五年。當前,隨著電子商務答的普遍發展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進入了以轉型升級為主線的現代物流發展階段,我國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產業地位將穩步提升,增長速度繼續保持趨穩放緩態勢,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地位也越來越明顯。
"十三五"規劃對於促進我國物流業快速健康發展,加快全國重要區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設進程,探究"十三五"規劃環境下我國物流的發展趨勢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大咨詢針對當今物流業的發展進行分析,相信"十三五"將是中國物流發展的新時期。

Ⅶ 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發展現狀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物流業總體規模快速增長,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發展的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為進一步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物流業規模快速增長。2008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89.9萬億元,比2000年增長4.2倍,年均增長23%;物流業實現增加值2.0萬億元,比2000年增長1.9倍,年均增長14%。2008年,物流業增加值佔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6.5%,佔GDP的比重為6.6%。
2、物流業發展水平顯著提高。一些製造企業、商貿企業開始採用現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實施流程再造和服務外包;傳統運輸、倉儲、貨代企業實行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業迅速成長,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多種服務模式、多層次的物流企業群體。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費用成本呈下降趨勢,促進了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
3、物流基礎設施條件逐步完善。交通設施規模迅速擴大,為物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設施條件。截至2008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8.0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03萬公里,港口泊位3.64萬個,其中沿海萬噸級以上泊位1167個,擁有民用機場160個。物流園區建設開始起步,倉儲、配送設施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一批區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術設備加快更新換代,物流信息化建設有了突破性進展。
4、物流業發展環境明顯好轉。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繼建立了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綜合協調機制,出台了支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規劃和政策。物流統計核算和標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等行業基礎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但是,我國物流業的總體水平仍然偏低,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全社會物流運行效率偏低,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高出發達國家1倍左右;二是社會化物流需求不足和專業化物流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物流運作模式還相當普遍;三是物流基礎設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銜接順暢、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物流園區、物流技術裝備等能力有待加強;四是地方封鎖和行業壟斷對資源整合和一體化運作形成障礙,物流市場還不夠規范;五是物流技術、人才培養和物流標准還不能完全滿足需要,物流服務的組織化和集約化程度不高。
2008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逐步加深,物流業作為重要的服務產業也受到了嚴重沖擊。物流市場需求急劇萎縮,運輸和倉儲等收費價格及利潤大幅度下跌,一大批中小物流企業經營出現困難,提供運輸、倉儲等單一服務的傳統物流企業受到嚴重沖擊。整體來看,國際金融危機不但造成物流產業自身發展的劇烈波動,而且對其他產業的物流服務供給也產生了不利影響。 應該看到,實施物流業的調整和振興、實現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業的轉變,不僅是物流業自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需要,也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1、調整和振興物流業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迫切需要。一是要解決當前物流企業面臨的困難,需要加快企業重組步伐,做強做大,提高產業集中度和抗風險能力,保持產業的平穩發展;二是物流業自身需要轉變發展模式,向以信息技術和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現代物流業發展,通過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樣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提高自身競爭力;三是物流業對其他產業的調整具有服務和支撐作用,發展第三方物流可以促進製造業和商貿業優化內部分工、專注核心業務、降低物流費用,提高這些產業的競爭力,增強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能力。
2、調整和振興物流業是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客觀要求。一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融入世界經濟的步伐加快,全球采購、全球生產和全球銷售的發展模式要求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市場響應速度和產品供給時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增強國民經濟的競爭力。二是為了適應國際產業分工的變化,要求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完善物流服務體系,改善投資環境,抓住國際產業向我國轉移的機遇,吸引國際投資,促進我國製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三是隨著全球服務貿易的迅猛發展,要求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培育國內現代物流服務企業,提高物流服務能力,應對日益激烈的全球物流企業競爭。
3、調整和振興物流業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必要保證。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我國經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居民消費水平將進一步提高,貨物運輸量、社會商品零售額、對外貿易額等將大幅度增長,農產品、工業品、能源、原材料和進出口商品的流通規模將顯著增加,對全社會物流服務能力和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中西部地區要求改善物流條件,縮小與東部地區的物流成本差距,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促進區域間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4、調整和振興物流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調整和振興物流業,有利於加快商品流通和資金周轉,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國民經濟的運行質量;有利於提高服務業比重,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有利於增加城鄉就業崗位,擴大社會就業;有利於提高運輸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廢氣排放,緩解交通擁堵,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有利於促進國內外、城鄉和地區間商品流通,滿足人民群眾對多樣化、高質量的物流服務需求,擴大居民消費;有利於國家救災應急、處理突發性事件,保障經濟穩定和社會安全。

Ⅷ 物流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和效益

在經濟全球化和電子商務的雙重推動下,物流業正在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迅速轉型並成為當前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系統工程思想的指導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強化資源整合和物流全過程優化是現代物流的最本質特徵。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認為,「十二五」期間中國第三產業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6%,2012年服務業佔GDP的比重為44.6%,預計2015年將提升至47%,服務業未來三年的復合增長率約12%。

而高端物流服務增速將可以達到25%以上的增長。供應鏈管理、專業第三方物流和冷鏈服務等高端業態將迎來快速發展期,考慮到物流行業整體增速可以達到10%,以及基礎物流服務增速僅在7%左右,預計「十二五」期間高端物流服務將可以迎來年均25%左右的持續增長。

閱讀全文

與物流產業發展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