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產業推動城市發展

產業推動城市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5 06:45:04

Ⅰ 什麼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新增長點,又是推動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文創產業既是城市發展的新增長點,又是推動轉型發展的新動力。當今世界已進入文化全球化時代,城市的競爭高度往往由城市文化的創造力傳播力決定

Ⅱ 「會議產業」對「城市發展」有哪些積極意義

城市發展會議產業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主要有:
首先,發展會議產業與國家高度重視旅遊業的指導思想是一致的。目前,國務院把旅遊業推到了「戰略性支柱產業」的高度,號召各界大力發展旅遊業,推動旅遊業向高端方向發展。在這種背景下,作為旅遊業高端市場核心組成部分的商務旅遊(會議、展覽旅遊又是商務旅遊的主要組成部分),必然成了業界關注的重點。
其次,能夠滿足會議產業鏈各方的實際需求:
1、會議組織者。各類會議組織者希望各個城市都能夠高度重視會議產業,能為他們在該城市舉辦國際、國內會議提供必要的協調、扶持。
2、會議中心、會議酒店及各類會議服務機構。政府部門加強會議接待場所、各類會議服務機構的管理、協調等,有利於其相互間展開良性競爭,進而促進區域會議產業健康發展。
其三,除了具有較高的利潤額之外,會議產業具有很強的經濟拉動性。會議產業與旅遊業、展覽業一樣,同樣具有很強的經濟拉動作用。雖然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會議對區域經濟的拉動系數有所不同,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會議產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一般可以達到1:5以上。

Ⅲ 第三產業的發展對城市化貢獻是不是最明顯的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稱為城鎮化,是指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
(1)產業結構
世界城市化的歷史表明,產業結構調整是推動城市化的主要動力。城市化的實質是由生產力變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經濟要素從農村向城市轉變的過程。而它表現在生產方式上,就是產業結構的大規模調整,即農業剩餘勞動力向各非農產業部門的轉移。因此,產業結構的變動必然體現為城市化的變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靠第二、三產業比重的上升,二者幾乎同步進行,即工業、服務業就業比重每上升1%,城市化水平也提高1%。如果第一產業比重低,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比重則比較高,則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反之亦反。
長期以來,西部由於受到觀念、制度、資金、技術等因素的制約,產業結構調整十分緩慢。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直接導致了不合理的就業結構。產業結構的不合理,使西部地區大量勞動力滯留於農村,影響了農業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轉變,是西部城市化水平落後的主要原因。
(2)經濟增長
從各國城市化發展的歷史來看,城市化與經濟發展水平間存在很強的正相關關系。經濟發展推動城市化步伐。由於經濟發展使經濟收入增加,人們的需求也隨之提高,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更高層次的需求會隨之產生,但不同層次的需求收入彈性是不同的。在眾多商品中,農作物產品的需求收入彈性較低,人們對該類產品的實際需求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相對減少;相反,製造業產品和服務業的需求收入彈性較高,收入增長導致對它們的需求更快的增長。因此經濟增長會帶來需求結構的變動也必然帶動投入結構(資本與勞動的投入)和產出結構相應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大規模轉移,導致資本與人口在空間的高度集聚,並因此加快城市化步伐。
(3)資金狀況
城市化實際上是經濟發展的結構轉換與升級過程,這一過程的核心問題是區域的工業化過程,這個過程導致對資金的強烈需求。一方面,工業化特別是農村工業化需要足夠的資金積累用於發展製造業及相關的資金密集、周轉時間長的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城市化要為農村人口的轉移提供足夠的城市基礎設施,城市要成為現代化經濟發展的中心就需要建設現代化設施,發展現代服務業,這些都需要足夠的資金投入。
(4)區位因素
世界上的各種資源不是均衡分布的,因此城市總是在那些地理、氣候、圖紙、礦藏條件和原有經濟基礎較好的地區產生和發展;並不斷吸引人口與資本向其中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更好的城市聚集,從而體現出不同的效益差別來。所以,濱海的良港、河流的兩岸、鐵路的沿線,不僅城市數量多,而且規模大、發展快、效益好;相反,「窮鄉」則往往處於「僻壤」。地理位置沿海、沿江的城市或臨近已有大城市的地區總是能得到更快的發展。又因為自然資源的地區分布不均衡,造成了資源供給的地區價格差異,從而影響城市的分布和工業布局。自然資源匱乏或長期難以利用的地區,其城市化水平總是落後於資源豐富、或利用條件較好的地區。 (5)基礎設施狀況
隨著經濟發展,各種資源要素,包括人力資本、醫療衛生狀況、通訊交通設施等在特定區位形成了大量集聚,這些因素在城市化進程中也發揮著積極的決定作用。根據集聚經濟理論,城市經濟具有規模遞增的特點,具有一定規模的城市可以提供較好的基礎設施、較完善的生產、金融、信息、技術、醫療衛生等服務以及較集中、有規模的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因而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城市吸引力,所以又會進一步推進城市化的發展。 交通狀況的改善有助於增加地區的可通達性,縮短城市與農村的空間距離感,從而推進城市化進程。西部資金匱乏,技術落後,且地形復雜,進行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極大,使西部交通建設十分落後。2001年全國鐵路總里程為58,655公也與東部存在十分明顯的差距。交通通訊條件的落後,進一步阻斷了西部地區城鄉之間的聯系,加大了西部地區推進城市化的難度。
(6)政策支持
客觀上說,中國東西部地區城市的非均衡發展,既是歷史過程的沉澱和延續,又是政策戰略導向作用的結果。改革開放以來,非均衡發展戰略的實施使國家在東部投入大量資金,修建各種基礎設施;給予東部企業種種優惠;在沿海地區設立特區、開放城市、保稅區等,極大地推動了東部地區城市化的進程。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深圳從80年代初的小漁村迅速成長為國際性的現代化都市。而西部地區,國家沒有採取這一系列措施,長期以來作為東部地區資源的提供地、產品的銷售市場,城市化進程自然緩慢。
(7)外向化程度
區域的開放程度也是影響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區域的開放度越高,則生產要素的區際流動越迅速,工業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強,從而有助於推進城市化進程。
進口替代內向度高,城市的開放性小,生產要素的區際流動滯緩,城鎮的動力機制較弱,因而吸收勞動力的能力較低。據統計,發展中國家在進口替代階段,工業吸收勞動力的速度一般只有2.5%—3%,與人口增長差不多;而出口導向則外響度高,城市的開放性大,生產要素的區際流動頻繁而量大,城鎮的動力機制較強,因而吸收勞動力的能力較高。發展中國家在此階段,工業吸收勞動力的速度普遍達到5%—6%,幾乎是進口替代階段的兩倍。韓國和台灣就是以出口導向發展戰略來加速工業化,並推動城市化。
(8)科教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創造和成果的普遍推廣和應用,會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加速經濟增長;同時深刻的改變產業結構、勞動組織結構和物質空間結構,影響城市化進程。科技的推廣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會大大提高人口素質,促進城鄉文明的融合;同時深刻改變就業結構、勞動組織結構和物質空間結構,推進城市化進程。而西部在科技進步和教育水平上長期落後於東部地區。2000年西部文盲率和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高於東部,而具有初中教育程度、高中及中專教育程度、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則遠遠低於東部,也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科教水平的落後進一步影響了西部經濟的活力加深了城鄉文明的隔閡,加大了西部推進城市化的困難。
(9)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中國城市化獲得了新的動力。實際上,不論是在發達的西歐工業國還是新興的亞洲工業國,在城市化早期階段,農村及農業的發展以及以此為基礎的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對於城市化的促進作用顯得更為重要。
農業及農村的發展對城市化的促進作用因各國國情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體現。就亞洲國家來看,則體現在一是無論農業的發深度開發還是農村地區工業化的加快,都提高了農村地區對人口容納能力;二是農村經濟的發展縮小了托達羅所謂的農村與城市之間預期收入的差距,同樣起到了緩解人口向城市遷移壓力的作用;三是農業及農村的發展擴大的城市工業及服務業發展的市場及需求。四是建立在農村發展基礎上的小城鎮的發展有利於合理的城鎮體系的形成,從而促進城鎮化的持續發展。
(10)人口密度
根據一般經驗,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相應的城市化水平較高。人口密度較高,人均耕地面積少,農村人口不能依賴土地生存,或者說有限的土地不能提供足夠的生活資料,他們有更強的壓力和動力從事工業生產和服務業,工業和服務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能提供較多的就業,而且城市發達的工業和第三產業,給城市居民提供了較高的收入,收入差距吸引更多的農業勞動者進入城市;城市優越的生活居住條件,也對鄉村居民產生和大的吸引力。這促使鄉村人口大規模的向城市轉移。我國東部地區的人口密度遠高於西部地區,相應的,東部地區的城市化水平也遠大於西部地區。

Ⅳ 產業專業化能促進城市經濟增長嗎

資源型城市是指隨自然資源開發而興起,並以資源開發為主導產業的城市。在計劃經濟時期,資源型城市曾為國家提供了主要生產資料和巨額利稅,創造過歷史的輝煌。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伴隨著資源開采,一些地區資源萎縮而逐漸枯竭,而替代產業尚未形成,從而使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嚴重困難。然而,地區資源枯竭,並不等於地區經濟衰退,關鍵在於能否搞好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因此,有必要加強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研究,為這類地區的轉型工作提供參考,並為其它資源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一、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發展特點作為資源型城市,由於它的特殊情況,形成了自身明顯的發展特點。1、產業結構單一,經濟增長過分依賴自然資源。首先,資源開采企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除進行自然資源的生產、加工外,很難進行相關產品生產。其次,圍繞資源開采企業,形成了一系列為之服務的內向型企業。當資源開采企業資源枯竭時,服務企業也會立即陷入困境。此時,如替代產業沒有跟上,地區經濟就會隨之衰退。2、產業層次低,自我發展能力不強。資源型城市產品結構中的初級產品占絕對優勢,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更高級產業不斷向下延伸,形成資源產業層次低級化的發展趨勢,其利潤向下游產業轉移,使之積累能力不斷下降,缺少自我發展能力。由於產業結構低級,管理方式、開拓能力也不能提升,表現為技術進步速度慢,對外界變化反應遲鈍,對內部成本控制鬆懈等。3、分散、落後的城市布局。城市布局與建設受城市產業發展及城市建設政策的影響。以資源開采為主的城市結構使其城市布局呈現過於分散、落後的特徵,並對城市建設和改造造成很大困難,城市布局迫切需要進一步更新和優化組合。4、地區科技開發能力相對較弱。其原因有三:一是由於資源城市產業專業化傾向過重,造成了人才結構單一,相對資源以外的人才較少;二是由於產業層次低,致使高級人才缺乏;三是由於資源開采地區多處於邊遠、落後地區,導致該地區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具有優勢。當地區內資源開采企業效益下降以後,高級人才流失較多,而相應人員流入較少。5、社會文化觀念落後。由於資源型城市的特殊歷史,形成了此類地區的高度依賴性,計劃經濟下的人財物、產供銷的公有國控,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手腳,抑制了開拓進取精神的形成,造成了人們的封閉落後、僵化保守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適應市場經濟的新思想、新觀念以及新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尚未在地區文化中占據主導和支配地位。通過以上的特徵分析,可以看出,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並非易事,制約因素還很多,需要做長期大量的、艱苦細致的工作。二、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盡管資源枯竭型城市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但畢竟已成過去。隨著資源的逐漸枯竭,這些地區普遍遇到了經濟和社會問題,走上了「源竭城衰」之路,經濟轉型迫在眉睫。1、自然資源逐漸萎縮,像撫順、本溪、阜新、朝陽的煤炭生產,經過幾十年的開采,已進入衰退時期。隨著一批批礦井關閉、破產,生產能力下降,勞動人數急劇縮減,產業經濟效益大幅度下滑。在剩下的可採煤量中,煤層過深,條件復雜,採掘成本過高,經濟可採煤量減少。2、地方工業基礎薄弱,結構性矛盾突出,經濟總量小。由於長期只注重發展資源產業,形成孤軍奮進局面,替代產業沒有形成。僅以阜新市為例,2000年末,全市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4.6%,但GDP僅佔全省的1.4%。1996——2000年5年間,GDP平均增長只有2.7%,比中國西部地區還低。3、地方財政困難。資源產業萎縮後,歷史包袱逐年沉重,經濟效益開始急劇下降,對城市及地區的社會貢獻率也開始降低。礦山由富礦變為窮礦,城市變成真正的窮城窮市,財政入不敷出。如阜新市2000年財政收入只有4.4億元,而財政支出達11.7億元,是十足的「赤字財政」,靠國家補貼來維持低水平的的財政運轉。4、就業問題突出,職工生活困難。資源產業萎縮,必然導致勞動人數縮減,下崗、失業人員增加。截至2001年6月底,阜新市實有下崗、失業人員15.55萬人,到2005年,全市下崗、失業人員將達到17.6萬人。同時,由於產業經濟效益下降,在崗人員的收入也處於低水平。由此造成大量職工處於貧困狀態。2000年,阜新市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4122元,比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分別低1236元和2158元。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准156元的特困居民有19.8萬人,占市區人口的25.6%。5、社會矛盾突出。礦山關閉、企業破產,職工下崗失業,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如刑事案件上升,職工上訪增多,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等。由此可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確是當務之急,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三、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戰略選擇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是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上下各方形成共識,通力合作。在目前,應確立這樣的指導思想,即:從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特點出發,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以解決城市下崗職工就業為突破口,實現從單一資源開發向多元資源開發的轉變,從低水平、低技術資源開發向高水平、高技術資源開發的轉變,努力培育替代產業,逐步實現經濟轉型的目標。(一)經濟轉型應把握的幾項原則1、立足市情、發揮優勢的原則。推進經濟轉型,不能從理想、理論模式出發,而要從市情出發,揚長避短,尋找、創造、發揮優勢,防止重復建設、經濟同構現象,走出獨具特色的轉型之路。2、依靠科技、高位起步原則。要把轉型的基點打在依靠科技上,尤其是高科技。做到高起點、高標准、高技術、高速度、高效益,實現後發優勢。3、市場運作、全面開放原則。要從計劃經濟的思路中解放出來,堅持用市場機制、市場模式運作;打破自我封閉的思維方式,在全面開放中尋求項目、資金、市場、技術和人才。

Ⅳ 怎樣通過文旅產業的發展帶動城市更新進程

城市更新不一定是拆舊建新,也可以是利用城市中的一些現有的資源,讓它重新釋放版和發權揮出它的新價值。我們在做這些與時俱進的改變時,要依據現代人的審美觀而變化。這其中就有一座城市文化積累的元素。文旅產品的內容如果能和原有的建築,跟現代人的審美,包括對未來的前瞻思考能融合在一起,它就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從而煥發新生。
來源:仲量聯行《新文旅時代:消費升級與去地產化趨勢下的產業創新發展》研究報告

Ⅵ 什麼產業能引領城市的發展

旅遊

Ⅶ 產業化與城市化相互促進的關鍵是什麼

最近,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新的投資擴張戰略時有了「產業化與城市化相互促進」這一新提法。對此,我舉雙手贊成。
應當說,產業化與城市化原本就是相互促進的。或許有人會因此譏笑這算不上是「新提法」。其實不然。首先,過去廿年國內非農產業的發展與城市化在進程上是極不對稱的,其中非農產業GDP由1990年的1.36萬億增長到42.39萬億,累計增幅為30倍,但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累計增幅不到1倍,而按照國際經驗,工業化進程中二者的正常數據關系應當是15:1,這也就是說到2011年國內城市人口比重應當達到65%,但公布數據僅為50%。其次,嚴格地講,所謂城市化,不僅是指城市人口比重,更重要的是享受城市生活便利的人口比重。然而,國內城市建成區面積僅占城市面積的10%(北京市不到8%),生活在建成區的人口不到城市總人口的30%。這意味著公布數據當中的50%城市人口比重不能作為單一的衡量城市化的指標,實際情況是仍有65%左右國內人口的生活尚未真正達到城市化的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國內城市人口比重不能與非農產業協同發展的原因是過小的建成區面積嚴重製約了城市吸納外來人口的能力,並形成越來越嚴重的交通擁堵、空氣污染、雜訊污染、土壤污染以及房價上漲,大大提升了城市運行成本,尤其是外來人口的城市生活成本,其中部分外來低收入人口的生活水平已低於人道水平,當然也大大降低了城市效率。說到底,就是城市建設發展過於緩慢。
第一,要解放思想,反對保守主義。毋庸諱言,當今國內的主流經濟思潮是保守主義,認為解決各種結構性問題的關鍵在於把經濟增長速度降下來。諸如抑制通脹必須抑制增長,降低污染必須約束投資擴張,降低房價必須限購限貸,緩解交通擁堵必須限制私車增長,以及諸如此類的政策。這就好比說,要想迴避成年人的煩惱,最好別長大。老年人可以通過減少食量防止疾病,但人還年輕,吃少了生的病更多。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國民收入排在世界120位之後,絕對貧困人口還有1.5億人(按收入計算)到2.3億人(按消費支出計算)。想想看,既然通脹所反映的是供不應求的經濟總量關系,那麼,抑制通脹的根本出路當然是增加供給,也就是促進經濟增長。要想治理工業污染同時又要滿足不斷增長的人民生活需求,不加快投資擴大先進產能怎麼行。要想抑制房價(包括房租)又不錯傷剛性的有效需求,不增加樓市供給如何見效。要想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不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不增加道路總里程,不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所有的努力都是暫時的,最終是無效的。
第二,要將持久地大幅提升非農就業比例作為基本國策。世界上衡量國富國窮的最基本指標是非農就業比例,即第二、三產業就業佔全部就業人口的比重。發達國家的農業就業比重在2%左右,許多中等收入國家也在5%左右,而中國目前的水平高達35%。中國為什麼嚴格地講還是一個窮國,原因就在於35%的就業人口從事著世界上效率最低的農業生產勞動。只有將中國的農業就業比例降到10%以內,也就是將非農就業比例提升到90%以上,中國才能真正變得強大起來,包括國防、環境、人口老化等難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僅從這一點看,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還很大。
第三,要徹底消除出身歧視,真正實現城市的公平正義。提高非農就業比例與加快城市化可以是兩張皮,過去廿年國內工業化與城市化不匹配的標志性問題之一就在於非農就業增加速度遠快於城市人口增長速度。其中,最關鍵的原因不僅僅是戶籍制度,而是出身歧視。只要你出身於農民,就算實現了非農就業,你還是農民,頂多是「農民工」,城市生活基本上與你沒關系。這毫無公平正義可言,也是中國當今社會進步的恥辱。政府當局必須明白,只有平等地對待農業轉移人口,所謂產業化與城市化才可能是相互促進的。
第四,要敢於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綠色高效非農產業。這方面的道理毋庸多言,既然建成區面積過少嚴重阻礙了城市吸納外來人口,甚至連首善之區的北京都無法從容應對暴雨災害,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就是促進產業化與城市化協同發展的重中之重。

Ⅷ 什麼產業既是城市發展的新增長點,又是推動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文創產業既是城市發展的新增長點,又是推動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Ⅸ 什麼產業既是城市發展的新增長點又是推動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第三產業,在三大產業中,第三產業佔比如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

Ⅹ 簡述社會經濟發展推動城市化進程的主要體現

我國城鎮化進程持續快速推進,取得了巨大成就。
10年來,我國城鎮常住人口數量快速增長,城市化率顯著提高。2011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達到6.91億,城鎮化率達到51.27%,較2002年提高12.26個百分點。城鎮常住人口增加了1.89億人,除印度、美國、印尼、巴西幾個國家以外,我國增加的城鎮常住人口規模超過了其他每個國家的人口總量。城鎮常住人口的增加,一方面大大擴展了城市市場需求規模,2011年與2002年相比,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4萬多億元增長到15.9萬億元,增長了近3倍,其中既有城鎮居民收入提高的因素,也有城鎮常住人口總量擴大的因素。這就為製造業、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城鎮常住人口的增加,也為城鎮製造業、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供給。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城鎮就業人員達到3.59億人,比2002年增加了1.07億人,增長了43%。
10年來,城市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城市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高,戶籍制度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2002年以來,城市建成區面積由2.6萬平方公里左右,擴大到4萬多平方公里,擴大了50%以上。到2011年底,全國共有657個設市城市,建制鎮增加至19683個。全國有30個城市的常住人口超過800萬人,其中13個城市超過1000萬人。初步形成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為骨幹、小城鎮為基礎的多層次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教育、衛生、基本社會保障等公共事業持續較快發展,覆蓋范圍不斷擴大。2002年至2010年,城市千人衛生技術人員由5.15人增加到7.62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由196萬張增加到207萬張。全國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由9400萬人增加到22066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由11128萬人增加到28392萬人。全國城市綠化覆蓋率由29.5%增加到38.62%,城市人均擁有公園綠地面積由7.73平方米增加到11.18平方米。到2011年末,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2.6%,提高42.6個百分點。地級及以下城市放開了戶籍管理,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大城市,在農民工勞動條件,保障生產安全,擴大農民工工傷、醫療、養老保險覆蓋面,放開義務教育、保障房等方面,不斷推出新舉措,隨著城市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提高,城鎮戶籍制度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阻礙城鎮化發展的制度藩籬逐步打破。
城鎮化與工業化關系更加密切,製造業、服務業與城鎮發展相互促進。2002年以來,農村鄉鎮企業離土不離鄉的發展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製造業、服務業日益向城鎮集中,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到2010年,地級以上城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56%。縣域經濟也出現非農產業日益向城鎮集中的趨勢。這一發展為城鎮就業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持,為人口和勞動力持續向城鎮轉移提供了重要條件。人力資源的集中、城鎮基礎設施水平的提高,又為製造業、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硬體設施、勞動力供給、市場需求等重要條件。
隨著城鎮規模擴大、水平提高,城鎮居民住行水平不斷改善,以住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活動持續推進。2002年至2011年,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汽車保有量由不足1輛增加到18.6輛,人均住房面積由24.5平方米增加到31.6平方米(住戶調查數據,不包括集體戶,建築面積)。消費結構升級持續擴大了汽車、住房市場,帶動了汽車工業、房地產建築業持續快速發展,帶動了廣泛的關聯產業發展,進而有力地加快了工業化進程。另一方面,住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活動,也不斷擴大了對城市住房、交通及其他配套基礎設施、市場環境的要求,推動著城市建設發展,加快了城鎮化步伐。

閱讀全文

與產業推動城市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