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調整產業發展結構

調整產業發展結構

發布時間:2020-11-25 07:10:29

㈠ 如何做好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一、增強產業結構調整緊迫感
我國一直十分重視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問題,在不放鬆農業基礎的同時,大力促進工業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從重視調整農、輕、重比例關系,到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向優化升級的方向發展。但也要看到,我國的產業結構仍存在著不盡合理的地方。特別是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沖擊下,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狀況更加凸顯,部分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甚至在有的新興產業領域也存在「一哄而上」的現象。如果不及時有效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不僅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會為未來整個產業的有序發展設置障礙。
客觀地說,產業結構不合理,特別是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並不是今天才有的現象,也不是我們今天才遇到的新問題。在改革開放的這30多年中,我國一直都十分重視產業結構的調整,幾乎在不同的時期特別是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
毫無疑問,造成目前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信息不對稱方面的因素,比如,當企業看到未來的市場需求較好而進行投資時,從某一個企業的角度看也許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是由於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就有可能造成多個企業投資產生的生產能力超過未來市場的需求。當然也與我國的土地市場、資源市場、資本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發育尚不健全、定價機制不盡合理等密切相關。
正因為產業結構不合理的成因異常復雜,所以調整起來的難度就很大,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就十分艱巨。比如,對於一些過剩產能的淘汰,可能會涉及到地方財政收入、職工安置、企業轉產、債務化解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淘汰退出機制,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攻堅戰。
二、順應產業結構調整新趨勢
根據我國目前經濟的實際發展階段、資源和環境約束條件、社會進步程度,特別是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將呈現一種新的趨勢,那就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驅動力,以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為發展的兩個車輪,帶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主要依據有以下幾方面。其一,雖然我國進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階段,重鉛弊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於輕工業和服務業,但是無論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還是以輕工業、服務業為主,將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高效率的集約化的經濟發展方式都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關圓埋鍵所在,而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提高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滲透程度,利用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從長期來看,這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主要動力。其二,經濟發展史和工業化理論表明,良好的產業結構應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因此,我國工業化發展必須同時兼顧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其三,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都面臨調整、改造和升級的繁重任務,利用技術進步和高新技術等手段是推動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製造業和服務業競爭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必須立足於對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的改造與升級,並在此基礎上發展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這也是提高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要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目前關鍵是以技術進步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和勞動生產率高的現代服務業,使之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同時,還要利用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和現代科技成果推動現代製造業的發展,全面提高製造業的經濟效益和產業競爭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使高新技術和現代管理制度在現代服務企業和現代製造企業中廣泛運用,從而使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成為生產率得到迅速提高、管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勞動者素質和產業國際競爭力得到迅速增強的現代新興產業部門。基於此,有必要針對不同的產業選擇不同的著力點,對於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如農業、紡織、輕工、生產生活服務業等,應著眼於提升技術含量,形成特色工藝和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對於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的高科技產業、裝備製造業,則要通過政策引導,支持自主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對於有利於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性產橘激螞業,如航空航天、生物技術、高性能計算機晶元、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不僅要加強政策引導,甚至需要財政直接投入,形成自己的「拳頭」產品。
三、多舉措推動結構優化升級
第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重工業輕服務業的思維方式,仍是制約和限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思想根源。面對我國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依靠加大物質資源投入發展經濟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明顯不能適應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種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第二,積極推進傳統服務業的轉型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要大力發展作為商品生產中間投入和中間需求的生產性服務業,充分發揮其產業帶動能力強、輻射面廣的作用。要重點發展以信息、科技、金融、會計、咨詢、法律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整體水準。要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例如需求潛力大的物業管理、旅遊、社區服務、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在充分競爭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技術和現代經營方式,優化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經營效率。還要優化企業組織結構,依託有競爭力的企業,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資主體的大公司和大集團,促進企業聯合重組,實行網路化、品牌化經營。這里有必要強調的是,發展服務業與推進工業化非但不矛盾,而且能夠在更高程度上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因為一方面,隨著產業內部專業化分工的深化,工業越來越依賴於服務業發展的規模和發展的程度;另一方面,信息化是提升工業科技含量、帶動企業經營管理創新、業務流程再造、組織制度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而且,從產業關聯角度來看,工業的發展對服務業提出了日益增強的個性化需求,工業決定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規模和產品結構;工業作為服務業的中間產品和投入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服務業所需的基礎設施、消費品以及生產資料等基本上由工業提供。比如,從產業鏈構成來看,產業競爭力越來越依賴於設計策劃、技術研發、物流等商務服務業的支撐;單純靠擴大加工規模降低成本的空間已經不大,所以未來工業競爭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服務業的發展。因此,通過發展服務業與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有機結合,能夠大力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第三,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一是努力創造和維護有利於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企業遵循市場機制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積極推進全國統一市場體系的建立,通過深化改革,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封鎖,規避產業結構趨同,構建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三是健全企業市場退出機制,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使各地根據比較利益原則發揮地區優勢,從而避免各地區在同一產業上進行低水平重復和競爭。
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通過制定嚴格的產業投資環境標准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從而在環境保護和產業結構優化兩個目標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與此同時,還應通過財政和稅收等手段來引導投資方向和促進投資結構優化,進而發揮其對產業結構調整的信號和導向作用。

㈡ 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有哪些具體要求

我國調整產業結構的主要舉措有:
1、繼續推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
2、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3、加快發展服務業、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對策措施分析
1、著力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我國應更多地從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的角度考慮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在充分利用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揚長避短,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我國在區域甚至全球中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就業壓力大,工資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從近期來看,我國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具有相對的競爭優勢。但從長期來看胡虛鍵,隨著技術水平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國應以高新技術為載體的新興產業作為自身的優勢產業,並逐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從政策上講,在將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除少數重要產業外,應按照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調整產業結構。同時我們應根據自身綜合實力和比較優勢,在產業全球化中,搶占某個產業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某些生產環節,佔領某些方面的技術和生產的制高點,並以此為基礎,通過前連鎖和後連鎖的作用,帶動其他產業的迅速發展。隨著世界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我國的比較優勢除了有一批具有整體比較優勢的產業外,相當一部分的比較優勢並不一定能完整地佔領某個產業,更為可能的是部分地佔據某些產業中的某些生產環節,我們可以根據產業內分工來開展國際合作與國際競爭。此外,要根據全球化產業結構和競爭力的變化,吸取國際經驗,及時調整產業政策。政府應按照競爭優勢理論,有針對性地制定戰略性產業的扶持政策。

2、不斷優化國有資產的配置。國有企業應該在我國發揮主導作用,但不一定要成為我國經濟組成中的主體。因此我們應通過國有資產的流動和重組,適當收縮國有經濟的戰線,集中力量發展國家的戰略性行業,改革國有資產配置結構,使國有資產投向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更好地發揮有國經濟在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一是對涉及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領域,國有經濟要保持壟斷地位。主要是指重要的國防軍事工業、航空航天工業、物資儲備部門及農業中的某些特殊部門等,對這些產業,國有經濟要始終保持絕對的壟斷地位,以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二是在重要的基礎設施和重要的基礎產業領域,國有經濟要保持優勢地位。如電力生產和運輸、郵政通訊、油氣開發及采礦等產業,在保持國有經濟占絕對優勢地位的前提下,也可以鼓勵非國有經濟逐步進入。三是在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集中發展一些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主要是指包括機械、電子、汽車製造、石油化工和重點工程建設等在內的一些產業,這些產業大多是資金、技術密集產業,對技術能力的要求很高,規模經濟效益比較顯著,在國內外市場上屬於競爭激烈的產業部門,國有經濟應當積極發展一批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從總體上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四是在高新技術產業,要加大國有資本的投資力度,推動其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早期投資大、風險高,目前僅僅依靠非國有經濟是難以達到全面快速發展的目的。但這些產業代表著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方向,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國有經濟要立足於社會整體利益和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應積極投資、開發、引導、帶動其他社會資本投入到該行業之中。五是對一般競爭性行業,國有經濟應與其他所有制經濟進行平等競爭。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大多數行業都屬於一般的競爭性行業,對這些行業,政府應對所有的經濟成份開放,並允許和鼓勵國有經濟與其他所有制經濟進行平等競爭。
3、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所謂公共服務型的政府是指提供私人或者社會不願意提供,或者沒有能力提供的公共產品的組織。公民把自己的一部分權力讓渡給政府,通過納稅將政府養起來,政府必須幫公民做一些公民做不了的事情。政府提供多少東西?怎麼提供?要由褲巧公民通過投票的方式解決。規模大小,幹得怎麼樣,也要通過民主的程序決定。入世後,我國政府部門的服務職能應轉變為提供經濟政策、信息咨詢、技術服務等方面,要從改善企業生產經營的外部環境入手,構建有利於產業、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
4、積極合理地引譽液導外資的流向。在積極引進外資的同時,也要通過有關政策措施的導向,使外商投資結構的變化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步調要求基本上趨於一致,改變外商投資結構的不合理傾斜。一是積極引導外商加大對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投資力度,同時相對減少外商對第二產業的投資力度。從而提高農業的生產力特別是要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促進第三產業的較快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快速提高,以適應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二是在引導外商增加對技術密集型產業投資的同時,相應地減少對一般加工工業的投資。三是引導外商投資更多地流向一些基礎薄弱的第三產業部門。目前,外商對我國第三產業的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業、服務業、商業、交通運輸業等部門和行業,對金融保險業、體育衛生事業、社會福利事業、科研和綜合技術服務業,以及教育文化藝術業等部門和行業,外商投資很少,所佔的比重也很低。但是這些產業的發展既關繫到國內需求的擴大,也關繫到其他產業發展水平的提高。
5、促進科技創新和信息產業的發展。為了加快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形成,政府應該從六個方面去努力:一是加強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力度;二是積極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創新體系;三是不斷加強政府對技術創新的引導;四是促進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戰略和機制的建立和形成;五是加大政府在風險投資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國家風險投資擔保系統;六是促進知識產權和專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護知識產權所有者和專利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信息產業能憑借其廣泛性和強大滲透性,能從根本上提高傳統產業的勞動生產率,節約大量人力、物力和能源的消耗,引起勞動力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並促進傳統產業的根本改造。很多經濟學家通過實證分析認為,當今時代促進勞動生產率提高的諸因素中,靠採用新技術成果的因素只佔到5%—20%左右,而依靠信息技術的因素所發揮的作用佔到了60%—80左右;如1979年到1990年的十年時間內,英國勞動生產率提高的35%歸因於信息技術的運用,德國勞動生產率提高的80%歸因於信息技術的運用。總之,信息技術和科技創新已成為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重要推動力。

㈢ 產業結構調整的意義是什麼

產業結構調整的意義如下:
第一,調整產業結構是我納山國實現經濟穩定持版續發展的一個根本條件。權
第二,調整產業結構,是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主要途徑。
第三,調整產業結構是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四,調整產業結構是擴大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
第五,調整產業結構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一個重要物質基礎。
第六,調整產業結構核茄鍵,也是降低能耗物耗改巧,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抓手。
第七,調整產業結構,是轉變貿易增長方式,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推動力量。
第八,調整產業結構,會形成一種倒逼機制,促進經濟改革的深化。

總之,當前調整產業結構,是一個關系發展、改革和穩定全局的大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絕不能掉以輕心,僅僅停留在文件上或口頭上,而在實踐上則行動不力,甚至仍在盲目追求經濟的高增長。這樣,不僅不利於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甚至會加重產業結構的失衡。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這一點很值得警惕。

㈣ 產業結構調整的意義是什麼

產業結構調整的意義如下:
第一,調整產業結構是我國實現經濟穩定持回續發展的一個根本條件。
第二,答調整產業結構,是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春世主要途徑。
第三,調整產業結構是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四,調整產業結構是擴大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
第五,調整產業結構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一個重要物質基礎。
第六,調整產業結構,也是降低能耗物耗,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抓手。
第七,雹漏調整產業結構,是轉變貿易增長方式,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推動力量。
第八,調整產業結構,會形成一種倒逼機制,促進經濟改革的深化。

總之,當前調整產業結構,是一個關系發展、改革和穩定全局的大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絕不能掉以輕心,僅僅停留在文件上或口頭上,而在實踐上則行動不力,甚至仍在盲目追求經濟的高扒肆肢增長。這樣,不僅不利於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甚至會加重產業結構的失衡。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這一點很值得警惕。

㈤ 如何調整產業結構

調整產業結構的方向有:

1、供給結構的優化

2、需求結構的優專化

3、局陸國際貿正橡屬易結構的優化

4、國際投資結構的優化

產業結構調整包括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兩個方面。

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指各產業之間相互協調,有較強的產業結構轉換能力和良好的適應性,能適應市場需求變桐清頃化,並帶來最佳效益的產業結構,具體表現為產業之間的數量比例關系、經濟技術聯系和相互作用關系趨向協調平衡的過程。

產業結構高級化,又稱為產業結構升級。是指產業結構系統從較低級形式向較高級形式的轉化過程。產業結構的高級化一般遵循產業結構演變規律,由低級到高級演進。

㈥ 如何調整產業結構

一、增強產業結構調整緊迫感
我國一直十分重視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問題,在不放鬆農業基礎的同時,大力促進工業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從重視調整農、輕、重比例關系,到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向優化升級的方向發展。但也要看到,我國的產業結構仍存在著不盡合理的地方。特別是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沖擊下,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狀況更加凸顯,部分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甚至在有的新興產業領域也存在「一哄而上」的現象。如果不及時有效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不僅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會為未來整個產業的有序發展設置障礙。
客觀地說,產業結構不合理,特別是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並不是今天才有的現象,也不是我們今天才遇到的新問題。在改革開放的這30多年中,我國一直都十分重視產業結構的調整,幾乎在不同的時期特別是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
毫無疑問,造成目前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信息不對稱方面的因素,比如,當企業看到未來的市場需求較好而進行投資時,從某一個企業的角度看也許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是由於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就有可能造成多個企業投資產生的生產能力超過未來市場的需求。當然也與我國的土地市場、資源市場、資本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發育尚不健全、定價機制不盡合理等密切相關。
正因為產業結構不合理的成因異常復雜,所以調整起來的難度就很大,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就十分艱巨。比如,對於一些過剩產能的淘汰,可能會涉及到地方財政收入、職工安置、企業轉產、債務化解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淘汰退出機制,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攻堅戰。
二、順應產業結構調整新趨勢
根據我國目前經濟的實際發展階段、資源和環境約束條件、社會進步程度,特別是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將呈現一種新的趨勢,那就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驅動力,以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為發展的兩個車輪,帶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主要依據有以下幾方面。其一,雖然我國進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階段,重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於輕工業和服務業,但是無論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還是以輕工業、服務業為主,將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高效率的集約化的經濟發展方式都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所在,而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提高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滲透程度,利用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從長期來看,這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主要動力。其二,經濟發展史和工業化理論表明,良好的產業結構應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因此,我國工業化發展必須同時兼顧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其三,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都面臨調整、改造和升級的繁重任務,利用技術進步和高新技術等手段是推動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製造業和服務業競爭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必須立足於對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的改造與升級,並在此基礎上發展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這也是提高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要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目前關鍵是以技術進步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和勞動生產率高的現代服務業,使之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同時,還要利用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和現代科技成果推動現代製造業的發展,全面提高製造業的經濟效益和產業競爭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使高新技術和現代管理制度在現代服務企業和現代製造企業中廣泛運用,從而使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成為生產率得到迅速提高、管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勞動者素質和產業國際競爭力得到迅速增強的現代新興產業部門。基於此,有必要針對不同的產業選擇不同的著力點,對於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如農業、紡織、輕工、生產生活服務業等,應著眼於提升技術含量,形成特色工藝和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對於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的高科技產業、裝備製造業,則要通過政策引導,支持自主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對於有利於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性產業,如航空航天、生物技術、高性能計算機晶元、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不僅要加強政策引導,甚至需要財政直接投入,形成自己的「拳頭」產品。
三、多舉措推動結構優化升級
第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重工業輕服務業的思維方式,仍是制約和限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思想根源。面對我國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依靠加大物質資源投入發展經濟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明顯不能適應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種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第二,積極推進傳統服務業的轉型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要大力發展作為商品生產中間投入和中間需求的生產性服務業,充分發揮其產業帶動能力強、輻射面廣的作用。要重點發展以信息、科技、金融、會計、咨詢、法律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整體水準。要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例如需求潛力大的物業管理、旅遊、社區服務、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在充分競爭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技術和現代經營方式,優化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經營效率。還要優化企業組織結構,依託有競爭力的企業,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資主體的大公司和大集團,促進企業聯合重組,實行網路化、品牌化經營。這里有必要強調的是,發展服務業與推進工業化非但不矛盾,而且能夠在更高程度上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因為一方面,隨著產業內部專業化分工的深化,工業越來越依賴於服務業發展的規模和發展的程度;另一方面,信息化是提升工業科技含量、帶動企業經營管理創新、業務流程再造、組織制度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而且,從產業關聯角度來看,工業的發展對服務業提出了日益增強的個性化需求,工業決定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規模和產品結構;工業作為服務業的中間產品和投入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服務業所需的基礎設施、消費品以及生產資料等基本上由工業提供。比如,從產業鏈構成來看,產業競爭力越來越依賴於設計策劃、技術研發、物流等商務服務業的支撐;單純靠擴大加工規模降低成本的空間已經不大,所以未來工業競爭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服務業的發展。因此,通過發展服務業與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有機結合,能夠大力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第三,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一是努力創造和維護有利於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企業遵循市場機制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積極推進全國統一市場體系的建立,通過深化改革,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封鎖,規避產業結構趨同,構建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三是健全企業市場退出機制,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使各地根據比較利益原則發揮地區優勢,從而避免各地區在同一產業上進行低水平重復和競爭。
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通過制定嚴格的產業投資環境標准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從而在環境保護和產業結構優化兩個目標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與此同時,還應通過財政和稅收等手段來引導投資方向和促進投資結構優化,進而發揮其對產業結構調整的信號和導向作用。

㈦ 什麼是調整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調整包括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兩個方面。
產業結構合理畢睜蠢化是指各產業之間相互協調,有較強的產業結構轉換能力和良好的適應性,能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並帶來最佳效益的產業結構,具體表現為產業之間的數量比例關系、經濟技術聯系和相互作用關系趨向協調平衡的過程;產業結構高級化,又稱為產業結構升級。是指產業結構系統從較低級形式向較高級形式的轉化過程。產業結構的高級化一般遵循產業結構演變規律,由低級到高級演進。

原則:
堅持市場調節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強國家產業政策的合理引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早敏水平。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手陪中心環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道路,努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
促進產業協調健康發展。發展先進製造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鄉區域產業結構和布局,優化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結構,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努力擴大就業,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㈧ 如何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

國家進一步調整、優化、升級產業結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主要任務;

2.以增強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為根本目標;

3.以提高產業的創信升塌新能力為核心環節;

4.以體制改革和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滑圓求的政笑李府管理體制為基本保證。

㈨ 產業結構的調整措施

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可以通過積極引進和利用連鎖、現代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特許經營等現代流通方式,加快對傳統商業服務業的改造步伐,提高流通現代水平。在發展連鎖經營方面,推動連鎖經營向多業態、多業種擴展,建材裝飾、中介服務、汽車、通信等行業都要大力推廣和發展連鎖經營。支持和引導大型連鎖經營企業運用品牌、商品和管理等優勢進行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區域聯合重組,推動連鎖企業實現規模化經營。抓住國家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建高仿設工程的歷史機遇,鼓勵優勢連鎖企業進入農村市場、切實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和啟動農村市場。在發展現代物流配送業方面,要重點加快「數緩國際物流中心」、「商業物流中心」、「醫葯物流中心」等全市流通業基礎設施的建設。結合城市發展規劃,通過資產聯合專業化改造,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物流資源,打破行業界限和地區封鎖,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社會化的物流企業,滿足各類企業發展的需要,為客戶提供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務,同時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基礎支持。在發展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建設方面,要加強政府在網路安全,網路薯念模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信用、法制環境、網路支付等方面的投入,爭取我國電子商務平台早日投入運營,以支持大型流通業連鎖集團的集中采購交易和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的發展。積極鼓勵企業運用電子信息技術,實現采購、營銷、物流配送、服務管理工作的數字化、網路化、自動化、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和服務技術。

㈩ 我國調整產業結構的主要舉措有哪些

我國調整產業結構的主要舉措有:

  1. 繼續推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

  2. 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3. 加快發展服務業、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對策措施分析:

  1. 著力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我國應更多地從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的角度考慮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在充分利用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揚長避短,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我國在區域甚至全球中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就業壓力大,工資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從近期來看,我國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具有相對的競爭優勢。但從長期來看,隨著技術水平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國應以高新技術為載體的新興產業作為自身的優勢產業,並逐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從政策上講,在將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除少數重要產業外,應按照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調整產業結構。同時我們應根據自身綜合實力和比較優勢,在產業全球化中,搶占某個產業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某些生產環節,佔領某些方面的技術和生產的制高點,並以此為基礎,通過前連鎖和後連鎖的作用,帶動其他產業的迅速發展。隨著世界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我國的比較優勢除了有一批具有整體比較優勢的產業外,相當一部分的比較優勢並不一定能完整地佔領某個產業,更為可能的是部分地佔據某些產業中的某些生產環節,我們可以根據產業內分工來開展國際合作與國際競爭。此外,要根據全球化產業結構和競爭力的變化,吸取國際經驗,及時調整產業政策。政府應按照競爭優勢理論,有針對性地制定戰略性產業的扶持政策。

  2. 不斷優化國有資產的配置。國有企業應該在我國發揮主導作用,但不一定要成為我國經濟組成中的主體。因此我們應通過國有資產的流動和重組,適當收縮國有經濟的戰線,集中力量發展國家的戰略性行業,改革國有資產配置結構,使國有資產投向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更好地發揮有國經濟在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

    一是對涉及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領域,國有經濟要保持壟斷地位。主要是指重要的國防軍事工業、航空航天工業、物資儲備部門及農業中的某些特殊部門等,對這些產業,國有經濟要始終保持絕對的壟斷地位,以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

    二是在重要的基礎設施和重要的基礎產業領域,國有經濟要保持優勢地位。如電力生產和運輸、郵政通訊、油氣開發及采礦等產業,在保持國有經濟占絕對優勢地位的前提下,也可以鼓勵非國有經濟逐步進入。

    三是在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集中發展一些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主要是指包括機械、電子、汽車製造、石油化工和重點工程建設等在內的一些產業,這些產業大多是資金、技術密集產業,對技術能力的要求很高,規模經濟效益比較顯著,在國內外市場上屬於競爭激烈的產業部門,國有經濟應當積極發展一批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從總體上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四是在高新技術產業,要加大國有資本的投資力度,推動其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早期投資大、風險高,目前僅僅依靠非國有經濟是難以達到全面快速發展的目的。但這些產業代表著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方向,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國有經濟要立足於社會整體利益和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應積極投資、開發、引導、帶動其他社會資本投入到該行業之中。

    五是對一般競爭性行業,國有經濟應與其他所有制經濟進行平等競爭。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大多數行業都屬於一般的競爭性行業,對這些行業,政府應對所有的經濟成份開放,並允許和鼓勵國有經濟與其他所有制經濟進行平等競爭。

  3. 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所謂公共服務型的政府是指提供私人或者社會不願意提供,或者沒有能力提供的公共產品的組織。

    公民把自己的一部分權力讓渡給政府,通過納稅將政府養起來,政府必須幫公民做一些公民做不了的事情。政府提供多少東西?怎麼提供?要由公民通過投票的方式解決。規模大小,幹得怎麼樣,也要通過民主的程序決定。入世後,我國政府部門的服務職能應轉變為提供經濟政策、信息咨詢、技術服務等方面,要從改善企業生產經營的外部環境入手,構建有利於產業、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

  4. 積極合理地引導外資的流向。在積極引進外資的同時,也要通過有關政策措施的導向,使外商投資結構的變化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步調要求基本上趨於一致,改變外商投資結構的不合理傾斜。

    一是積極引導外商加大對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投資力度,同時相對減少外商對第二產業的投資力度。從而提高農業的生產力特別是要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促進第三產業的較快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快速提高,以適應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二是在引導外商增加對技術密集型產業投資的同時,相應地減少對一般加工工業的投資。三是引導外商投資更多地流向一些基礎薄弱的第三產業部門。目前,外商對我國第三產業的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業、服務業、商業、交通運輸業等部門和行業,對金融保險業、體育衛生事業、社會福利事業、科研和綜合技術服務業,以及教育文化藝術業等部門和行業,外商投資很少,所佔的比重也很低。但是這些產業的發展既關繫到國內需求的擴大,也關繫到其他產業發展水平的提高。

  5. 促進科技創新和信息產業的發展。為了加快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形成,政府應該從六個方面去努力:

    一是加強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力度;

    二是積極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創新體系;

    三是不斷加強政府對技術創新的引導;

    四是促進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戰略和機制的建立和形成;、

    五是加大政府在風險投資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國家風險投資擔保系統;

    六是促進知識產權和專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護知識產權所有者和專利所有者的合法權益。

    信息產業能憑借其廣泛性和強大滲透性,能從根本上提高傳統產業的勞動生產率,節約大量人力、物力和能源的消耗,引起勞動力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並促進傳統產業的根本改造。很多經濟學家通過實證分析認為,當今時代促進勞動生產率提高的諸因素中,靠採用新技術成果的因素只佔到5%—20%左右,而依靠信息技術的因素所發揮的作用佔到了60%—80左右;如1979年到1990年的十年時間內,英國勞動生產率提高的35%歸因於信息技術的運用,德國勞動生產率提高的80%歸因於信息技術的運用。

總之,信息技術和科技創新已成為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重要推動力。

閱讀全文

與調整產業發展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