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產業發展上海

產業發展上海

發布時間:2020-11-25 08:05:42

『壹』 了解上海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行業發展新情況

圍繞科教興市主戰略,上海各區縣的優勢科技產業在合理布局與快速發展之中,頻現具有區域特色的新亮點。內涵:源自地域優勢崇明、南匯等區縣獨特的地域優勢,使其科研產業發展有一種「量身定製」的鮮明內涵。定位於「生態島」的崇明,隨著越江通道工程的啟動,翻開了歷史的新頁。該縣已確定生態、觀光農業,清潔型先進工業,度假旅遊、戶外運動產業,現代辦公、會展、科研產業和生態型房地產業為未來的「五大產業」。今年將進一步致力於用科技手段推進生態島建設,發展有機生態農業,開展科技綠化造林、灘塗濕地環境保護和合理利用等研究。年底,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將正式完工,因港而動的南匯提出「以港興區」。其目標是要打造一個以國際一流現代裝備製造業為主,綜合發展先進製造、現代物流、出口加工、內外貿易、教育培訓等產業的現代化綜合型濱海城市。據悉,今年南匯用於基建的財力投入安排將超過22億元,以加快集聚核心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同時依託深水港發展裝備製造業和物流產業。目前,南匯區已在積極推進科技孵化平台建設、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知識產權培育與保護等六項工程。地位:依託科技戰略浦東新區、長寧區等依託明確的科研戰略,已在科研產業領域占據優勢地位。 「聚焦張江」戰略的實施,使浦東成為軟體、微電子和生物醫葯發展的「風水寶地」。據統計,世界500強著名跨國公司中已有180多家進入浦東,有30多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落戶浦東;僅在張江高科技園區就已落戶了70多家研究機構。去年「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在浦東新區安家,使浦東新區的半導體照明產業產值佔全市57%。今年浦東新區又啟動「慧眼工程」,舉數千萬資金資助科研項目,並請資深專家指導科技型企業發展,以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骨幹企業。歷經10年發展、3年飛躍,位於中心城區的長寧區已成為多媒體製作、軟體產品、通信產業和電子商務發展的「旺地」。依託高校科研優勢的東華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由風險投資企業為主運作的多媒體專業孵化器,政府搭台並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無形資產」佔30%形式入股的上生慧谷生物科技園等,提升了「數字長寧」這張名片的含金量。目前長寧區「3+6」的科技產業發展格局正在形成:「3」即東、中、西三大都市型科技園區;「6」即多媒體內容製作群、軟體企業群、主題科技商務樓群、都市科技工業園群、技術創新基地群和產學研聯合體群。結構:在集群中優化早已形成特色產業優勢的寶山、金山等區,在集群中進一步優化結構,同樣「老樹綻新花」。圍繞著寶鋼精品鋼基地和長興造船基地建設,寶山區不但聚集起國內外鋼鐵和造船延伸產業的企業、人才,還大力提升現代生產服務業,賦予「工業重鎮」新的內涵。過去分布相對零散的鋼鐵延伸業,集中到寶山工業園;技術創新延長了企業的產業鏈,相配套的信息服務業和物流業也同步跟進;重視周邊環境整治,更是著眼可持續發展。未來,精品鋼製造業、船舶製造業、納米技術、生物醫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將成為寶山區的五大支柱產業。以實現產業優化為抓手,以吸納大公司、大項目落戶為重點,金山東西兩翼沿杭州灣畔正在掀起新一輪石油化工建設和發展高潮。東翼正在建設的上海化學工業區,預計今年總面積將達到29.4平方公里,目前區內90萬噸乙烯工程已正式開工;西翼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將在2010年達到20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和300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特色:在創新中顯現以創新思路拓展發展,使楊浦、黃浦等區的科研產業顯現出與眾不同的亮色。建設樓宇型科技園區,是位於市中心寸土寸金地段的黃浦區探索「科技樓宇經濟」的特點。目前該區將上海科技京城定位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新技術服務業的基地,形成了一園、三基地、八中心的樓宇型科技園區。據統計,上海科技京城入駐企業1300多家,注冊資金達到35億元,創下單幢樓宇年度上繳稅收超過3億元的紀錄。此外,黃浦區還在新黃浦金融大廈內,與有關部門合作開辟了3萬平方米的都市工業設計孵化基地,初步建立了具有世界水平的技術研發平台。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融合、聯動發展」,是楊浦打造知識創新區的亮點所在。據不完全統計,楊浦已有1500多家科技企業,預計3-5年內,各園區內的科技企業將達到5000到10000家,具備原創性知識產權的達30%以上。據悉,去年啟用的知識產權園,又將於本月建立專利交易技術中心;而今年將進入實質性運轉的版權公共服務平台,還將園區建設與版權產業緊密結合,力圖把版權產業推向新高潮。

『貳』 上海的主導產業是什麼對經濟的發展起主要主要是哪些

上海目前階段的主導產業是先進製造業.
主導產業是具有一定規模,能夠充分發揮經濟技術優勢,以技術優勢改變生產函數並對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演進有強大的促進和帶動作用的產業。它一般具有如下幾個顯著的特徵:第一,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獲得與新技術相關聯的新的生產函數,能夠實現「產業突破」。第二,具有持續的部門增長率,並高於整個經濟增長率。第三,具有很強的擴散效應,能廣泛的採取多種手段帶動或啟動其他產業的增長;對其他產業的增長產生廣泛的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第四,具有顯著的產業規模和良好的發展潛力,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和主導。第五,在時間上具有階段性,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而不斷轉換。基於主導產業的上述五個特徵,政府在選擇主導產業時,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主導產業必須與區域經濟發展階段與發展水平相適應。第二,應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市場潛力大,輸出前景光明。第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第四,產業關聯效應強。

『叄』 請問上海的經濟發展中支柱產業是什麼

信息產業
信息產業是上海六大支柱產業中優先發展的產業

『肆』 上海適合發展什麼產業為什麼

《上海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於2006年1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1號文件正式發布。規劃綱要圍繞國家戰略,立足上海實際,對上海未來15年的科技發展作了戰略部署。今天,《規劃綱要》全文向社會正式公布。整個規劃呈現四大亮點:

確立標桿:以知識競爭力為測度的區域科技創新標桿。「知識競爭力」是國際上衡量一個地區將知識資本和人力資本轉化為知識經濟產出以及社會財富的能力。將「知識競爭力」作為測度上海科技創新的標桿,為動態觀測、持續跟蹤全球主要都市(地區)競爭力的變化及差異提供了一個國際化的視角。參照「知識競爭力」這一標桿,根據自身基礎和上海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責任與使命,上海確立了中長期科技發展的目標。

突出主線:「以應用為導向的自主創新」的發展思路。定位上,在確保一定科學發現作為必要戰略儲備的前提下,重點關注技術創新的效率和效益;路徑上,在若干優勢領域內聚焦有限目標,持續增強上海自主創新能力;抓手上,將戰略產品研發和示範工程建設作為上海科技創新的兩個重要突破口;載體上,將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產學研聯合攻關。

聚焦重點:以四大戰略需求為標志的科技引領工程。上海重點圍繞健康(Healthy)、生態(Ecological)、精品(Advanced manufacturing)和數字(Digital)上海建設的戰略需求,實施引領工程(「引領」與英文Head相對應,四個字母分別為四個上海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規劃綱要按照「11個應用方向——33個戰略產品與功能——相關關鍵技術」的脈絡部署。

突破瓶頸:以三機制一體制為重點建設科技創新體系。規劃綱要針對制約上海創新能力發揮的瓶頸,提出以「三機制」與「一體制」為核心的上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任務,即重點圍繞核心資源形成機制、企業動力激活機制、市場價值實現機制以及科技統籌管理體制的建設。

『伍』 上海的發展對全國意味著什麼

美國引發的全球金融大海嘯帶給中國經濟的一大反思就是:改革開放30年我們積累了巨大的財富,解決了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也領會了勤勞致富、科技治國的深刻含義。但是,由於我們經濟還處於發展階段中,無論是個人的收入能力還是產業和貿易結構的定位方式都無法通過現有內需能量來支撐我們企業日益膨脹的產能,所以,中國的財富先天就帶來匯率風險和市場風險的缺陷,只不過政府以穩定的匯率和結售匯制度的方式承擔了大部分的匯率風險,今天在美聯儲啟動印鈔機購買美國國債的時候,我們更加意識到挽救美國金融危機的救市成本也在讓中國這個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債權國在承擔。於是,如何管理好我們自己創造的財富就成為中國政府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今天,「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一攬子政策的申請已獲國務院同意」這則消息的公布,向海內外釋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以它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宏偉目標和挑戰現有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的膽略將努力把中國在不遠的將來打造成為能和現在製造大國相媲美的金融強國。 今天,在周邊市場外需癱瘓的倒逼機制中,我們意識到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缺乏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學生的創業、中小企業家的商業開拓無法在一個缺乏規避風險和分散風險的環境中完成。美國之所以在國際市場中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專利和經濟運行的標准,完全仰仗於它金融創新及其由此推動的技術創新的能力。只不過「次貸危機」暴露了美國的金融創新能力偏離了實體經濟支撐的巨大缺陷,而我們無法否認美國實體經濟面的核心競爭力今天依然是它對沖風險的殺手鐧。所以,今天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起飛,中國財富的積累已經讓我們具備了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條件,但關鍵是我們的金融創新能力無法勝任這樣的社會使命,這也是今天需要發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以此來推動創造中國品牌和中國標準的新型企業的誕生、成長和發展的真正用意所在。同時中心的建設也能培養出一大批能夠管理金融風險、開拓多元化金融市場、駕馭各種國際金融業務的高端金融服務人才,從而使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更具有國際競爭力、高附加價值性和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性。 上海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一扇具有代表性的窗戶,從裡面既能看到中國經濟利用世界的舞台發展壯大的成果,也能看到今天她直面受到危機所帶來的巨大挑戰。從已有的產業模式中去挖掘利潤降低成本的那種被動應對危機的方法,效果會變得越來越有限。為了增強中國大眾抗擊風險戰勝危機的信心,我們必須要主動出擊,尋找新的增長點,先聲奪人,開出中國經濟自身所擁有的一片新的發展天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就是一個水到渠成、轉危為安的切入點。事實上,截止到2008年12月底,上海已經有外資法人銀行17家、法人銀行分行和保留分行31家,單一分行33家,支行64家。而且,2008年上海外資法人銀行資產、貸款、存款和利潤四項指標增幅分別高於全國外資銀行增幅7.28、4.25、2.96和16.85個百分點。四項指標分別佔全國外資銀行的63.06%、60.95%、78.34%和63.44%。這些數據都表明,上海產業結構的轉型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起步完全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必然選擇。 當然,從今天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先行先試」的一些新開創的業務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所面臨的挑戰並不少: 首先,在中國產業結構轉型沒有到位,外貿產業的發展還需要一個穩定的金融要素價格體系(利率和匯率等)、結售匯體系以及外資管理體系的情況下,如何吸引大批的海外投資機構和企業參與到人民幣投融資和貿易結算的行列中,現有的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如何提升自己管理國際金融業務的能力和服務意識,都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追求和其他國際金融中心運作形式上的「貌似」並不困難,但關鍵是能否做到在外部沖擊面前能否掌控風險保持收益的「神似」,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至少,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在監管制度的建立、激勵機制的設計和金融產品的創新以及一流人才的集聚等方面,去不斷追求國際金融中心所必需要發揮的六大基本功能——那就是金融產品的價格發現,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保障,社會全體的風險分散,金融市場參與者挖掘和披露真實的信息,金融體系對投融資雙方的公司治理機制,以及金融活動所帶來的價值創造的能力。而絕不能在「先行先試」的保護傘下,鑽制度的漏洞以犧牲大眾投資者和企業的利益為代價來獲取自己的暴利。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政府部門要鼓勵制度、技術和產品創新,對所出現的問題要敢於承擔一定的風險,通過制度的創新來接解決發展中的問題,而不能一出問題就打退堂鼓,就把金融創新的節奏放慢下來。面對問題,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些問題都是中國金融創新、積累國際金融中心運營經驗所需要付出的學費,歐美在金融創新的歷史上也經歷過無數次的波折,結果在危機過後金融創新能力不但沒有削弱反而變得越來越強。 第二,金融中心的建設和推進會帶來集聚效應,在某種程度上會推高上海的商務成本,如果不能及時改變產業結構的調整,完全有可能造成其他金融中心發展過程中也經歷過的產業空心化的問題。所以,上海航運中心建設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配套發展,既反映了上海產業的比較優勢,也反映了國家對上海健康平衡發展的長遠戰略。具體而言,上海應該通過大力發展船舶融資、海上保險、國際結算、資金管理、外匯交易和中介服務等,來謀求上海整個產業結構向高附加價值升級和轉型的效果,從而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的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提供厚實的物質基礎。 第三,為了打造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創造人民幣國際化的良好生態環境,上海最最短缺的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所需要的軟實力!它體現在行政部門的高效有序的服務意識上,也體現在全體參與者對金融中心建設的認同感,更反映在一個國家和民族對金融業所帶來的財富效應和形影不離的金融風險的正確理解和包容的良好心態。否則,沒有這些方面的逐步改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就將停留在一個形象工程的水平上,它無法在伴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打造出一大批一流的、能夠創造出中國品牌的企業家,也無法通過人民幣國際化的金融服務提升我們金融體系整體管理財富的能力,更無法讓我們的國民真正享受到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對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所帶來的便利性和財富效應的好處。 事實上,根據08年《全球國際金融中心指數》所羅列的指標,建設金融中心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確立一個完善的金融生態環境。它包括一流的金融人才團隊、高附加價值的金融創新服務以及社會整體認知風險的金融文化水平這三大因素。這里,根據國際金融機構對影響金融中心建設的諸因素所做的重要性評價,按序排列如下,可以看出,下面絕大部分的要素都是對金融生態環境建立的具體要求: 1,金融業務順利展開所需要的寬松的制度環境。這對實體經濟發展放在首位的東亞國家來說是最大的挑戰。國際資本的自由進出就意味著能夠容忍投機資本的沖擊,意味著有充分的自信能夠化解沖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2,要能夠成為各個洲際或國家及地區金融服務的中樞,即非常便捷的能夠把每一筆交易都及時地通過有效的「網點」,在成本最低、質量最高的地方迅速完成。 3,要具有良好的外部網路效應——隨時能夠匯集需要服務的廣大客戶。上海被海內外金融機構看好的很大原因是未來中國實體經濟的繁榮所需要的龐大的金融業務的支撐。 4,在開展一切金融業務的活動中,要能夠享受完全同等的國民待遇。這需要中國社會上下要擁有一個包容的胸懷。 5,改善經營環境過程中所需要政府的迅速和及時地回應,政府的行政效率,決定金融中心的發展能量。 6,要具備合理的企業稅制度。這並不意味著稅負越低越有吸引力。倫敦的企業稅負一點兒也不低,但是人們還是願意聚集那裡,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倫敦得到了比付出更多的回報。 7,要使開展金融中心業務所需要付出的運營成本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其中,當然包括最關鍵的人力資本的成本因素。 8,能夠及時提供最好的專業化後勤服務。一旦出現故障,就能夠迅速的得到援助,迅速解決,使金融活動的損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9,保證一流的生活的環境和質量。金融人才由於超強的工作壓力,在閑暇時間能否通過舒適的生活環境來緩解身心疲勞這一點,也看得較為重要。比如,在日本,很難簽發為外國金融人才提供後勤服務的專職保姆所需要的入國簽證。這一問題在日本國際銀行協會撰寫的「東京應該作為全球范圍的金融中心」 報告中還被重點指出,並告誡政府這一困難將嚴重阻礙東京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步伐。 10,是否具有容易融入的文化和可以交流的語言也是金融人才評價自己的能力能否正常發揮的一個重要因素。東亞在文化上有著很大的親和感,但語言的交流還有很大的障礙,日本反省自己金融主導權弱化的一大原因是他們缺乏能夠流利地用英語交流的專業金融人才。 11,開展金融業務所需要的房地產質量和數量。如果沒有一個現代化的金融街乃至金融城,很難形成金融業務所需要的集聚效應,從而發揮不了其規模經濟性的比較優勢。 12,最後才是考慮個人所得稅的優惠程度。所以,中國政府在吸引人才政策上,更應該關註上述金融人才所需要的投資環境。 總之,這些成為全球化金融中心的條件,倫敦做到了,紐約也基本做到了,而東亞國家,包括OECD成員國日本和韓國在內,都還有很多缺陷,真是因為彼此之間不分上下的緣故,才使得具有全世界三分之二外匯儲備的亞洲國家,今天爭奪金融主導權的競爭變得如此白熱化。而且,它會隨著對美國次貸危機給東亞製造大國所帶來的負面沖擊的反思不斷深入,也會隨著美元的疲軟和歐美市場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而變得越來越激烈。因此,只有發揮和協調好上述金融體系的六大基本功能,上海,才能以它優良的投資環境來吸引來自全球的高端金融人才,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建立起一個具有支撐亞洲乃至世界的強大實體經濟所需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從而才能使人民幣在國際舞台上擁有較高和較穩定的金融主導權。

『陸』 上海、廣州產業發展優勢區別

廣州走的是實業
上海會不會金融多點

『柒』 上海各行業發展的如何

現在上海不是開始自貿區了,馬上估計都要拉下香港了。
上海自貿區並不是一個簡單回的自貿區,因為它是首個答"國內自貿區",與傳統的"多國自貿區"有本質區別;可能大家也知道,上海自貿區是一個真正的自貿區,它裡面有很多遠超其他海關特殊區域的寬松制度;但是大家卻不一定知道,上海自貿區同時也是一個政治意義要遠大於經濟意義的自貿區,一個以改革為核心、決心撬動利益集團的自貿區。
1、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前景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保稅區發展前瞻及招商引資策略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國內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包括保稅區、自由貿易港等,近年來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上海自貿區作為一種特殊的海關監管區域,其經濟前景十分看好。前瞻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保稅區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2537億美元,同比增長29.9%。其中出口875億美元,同比增長47.4%;進口1662億美元,同比增長22.3%。

『捌』 你知道上海近年來著力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哪些新舉措

上海市政府與國家電網公司在滬正式簽署《智能電網建設戰略合作協議》。上海電氣集團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和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共同簽署了《關於推進鈉硫電池產業化的合作意向書》。

發展智能電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是實施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舉措。上海將努力成為智能電網功能應用示範基地、關鍵技術研發基地和主要裝備製造基地。上海已經將發展智能電網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方面,對智能電網應用、研發和產業化給予全面支持。上海將全力配合國家電網公司開展的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各項工作,充分依託中國科學院的科技支撐作用,推動上海智能電網在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實現突破。

協議雙方將在加快國家電網公司上海智能電網研究與發展中心建設、加快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推動電力光纖設施建設服務三網融合發展、推動鈉硫電池產業化、進一步擴大和完善智能電網示範應用等五個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上海將重點發展新能源接入與控制、電力儲能、電力電子應用及核心器件、智能變電站系統及智能設備、智能配電網與智能用戶端、高溫超導、相關的IT通信及軟體信息服務業等7方面產業和技術。到2012年,上海將力爭培育3-5家智能電網行業龍頭企業,形成有競爭力的智能電網產業集群,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左右。

上海新能源、民用航空製造業、先進重大裝備等9大高新技術產業重點領域加速發展,去年9大重點領域產業規模達到7364億元,比上年增長13%以上;今年力爭超過8400億元。這是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昨天與全國政協「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題調研組座談時披露的數據。

上海明確把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作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具體實踐,已承擔大型客機、核高基、核電、高檔數控機床等5個民口專項和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5個軍口專項中的上百項任務,在國家下達給上海的100多個國家級技改項目中,70%以上屬於高新技術領域。對於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海將重點發展和關注「9+2」。即培育9大重點領域,重點關注節能環保、生物育種等產業。

『玖』 上海以什麼產業為主,發展趨勢是哪些行業

上海以金融業、航運業、現代服務業、旅遊業為主。
發展趨勢除了以上行業,還在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

閱讀全文

與產業發展上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