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國際產業發展

國際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5 08:16:54

⑴ 想知道美的集團國際貿易業務的貨源以及市場結構,行業國際國內發展趨勢,

可以到一些外貿和外資企業工作
待遇還是比較高的
但是讀的人也比較多
很重要是自己的能力
英語水平
對了還要考點證書!
最後,祝你成功!

⑵ 國際產業轉移概念

國際產業轉移是指某些產業從一個國家和地區通過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等多種方式轉移到另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過程。
當前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特點
1. 國際產業調整轉移日益向高新科技化、服務化方向發展
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產業結構調整轉移的重心。同時,發達國家的金融、保險、房地產、商務服務業等為生產服務的知識密集型新興服務業和發展中國家的商業、酒店業、交通業和通訊業等傳統服務業,成為各自服務業發展的主流。
2. 國際產業間分工、國際產業內分工日益向國際產品內分工延伸,國際產業結構調整轉移日益體現為國際產品內工序環節的調整和轉移
根據工序分工理論,可將價值鏈增值環節劃分為技術環節、生產環節和營銷環節。國際產品工序調整和轉移表現為:在全球的價值鏈分工體系中,以發達國家為主體,由生產環節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環節轉移;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在生產環節中由下游生產環節(終端的加工組裝)向上游生產環節(關鍵零部件的生產)轉移。
3. 發達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日益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兩大主要方向,發展中國傢具備一定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已然發起向發達國家的逆向產業轉移
《2006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05年全球FDI流入為9160億美元,其中流向發達國家為5420億美元,占總量的59%,而且90%是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服務業。南亞、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流入FDI為1650億美元,占總量的18%,其中65%屬於發展中國家間的相互投資,主要集中在汽車、電子、鋼鐵和石化等製造業,發展中國傢具備一定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已然發起向發達國家進行產業轉移。西亞地區流入340億美元,占總量的3.7%,主要集中在石油行業;非洲為310億美元,占總量的3%,主要集中在自然資源。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為1040億美元,占總量的11.4%,其中製造業占流入FDI的40%,服務業佔35%,農業和採掘業佔25%。
4. 跨國公司的技術創新不斷推動原有產業的整合升級和國際轉移
跨國公司的技術創新全球化加速了國際間的技術轉移與擴散,促使各國的相對技術優勢發生變化,強化了國際產業的集聚效應,並不斷提升產業結構的高度和虛擬化程度,新的產業不斷出現,並促使原有產業在結構升級中整合、轉移。
5. 跨國證券投資和並購日益成為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的主要方式,服務業外包發展迅猛
證券投資和跨國並購方式日益成為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方式,目前已分別佔全球資本流動的75%和跨國直接投資的60%。服務業外包發展迅猛,聯合國貿發會《2005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服務外包最多的是美國,約佔全球項目外包市場的2/3,歐、日約佔1/3。承接最多的是亞洲,約佔全球外包業務的45%。印度、墨西哥、東歐分別成為亞洲、北美和歐洲的服務業外包承接中心。
6. 發達國家進行調整和轉移的產業領域重點分明
發達國家均根據自身經濟發展需要,在不同產業領域進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
中國產業發展的突出特點
當前我國產業發展的突出特點主要表現為四個不匹配:
1. 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水平與一、二產業發展升級需求不匹配
我國服務業的發展雖然處於穩步上升態勢,但整體上還與其他新興工業國家存在一定差距,與一、二產業發展升級需求不匹配。同時,從服務業內部增加值構成來看,農林牧漁服務業、郵電通訊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科研和綜合技術服務業等呈逐年上升趨勢;地質勘查和水利服務業、交通運輸和倉儲、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金融保險業等呈下降趨勢,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尤為滯後。
2. 我國產業發展結構與對外貿易結構不匹配
從我國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比較來看,依據2005年數據:一是2005年國內可貿易品中(即國內產業結構),初級產品約佔13.7%,工業製成品約佔42.4%,而出口的初級產品在全部出口產品中只佔6.4%,工業製成品佔了93.6%,我國出口產品結構嚴重傾向於工業製成品,且與國內產業結構不對稱;二是在工業製成品內部,我國出口結構嚴重偏向於機械及運輸設備和雜項製品兩類,其中機械及運輸設備占我國出口產品的比重達到46.2%,雜項製品達到25.5%,而這兩類行業在我國國內可貿易品中所佔的比重僅分別為16.9%和3.2%。由此可見,我國國內產業結構與對外貿易結構呈現「兩張皮」現象,說明內外經濟關聯度不緊密。
3. 外資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態勢與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戰略和外貿戰略難以匹配
高新技術產業是我國未來的主導產業,近些年在製造業和GDP中的比重呈現穩步上升趨勢。但是,從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來看,外資企業占較大比重。這樣,國有或內資企業不能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微觀發展主體中居主導地位,如何促使外資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走向與中國對該產業的戰略規劃相匹配必將成為無法迴避的現實難點。同時,外資(尤其是外商獨資企業)在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中也佔主體地位。這樣,在高新技術產品的對外貿易中,雖然外資日益以加工貿易方式增加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但該產業中高增值環節轉移到國內甚少,國內工序仍多為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低技術環節,這也難以同我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出口產品質量,走向貿易強國的發展戰略相匹配。
4. 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的政策待遇不匹配
長期以來,地方政府將吸引外資作為主要的政績指標之一,由此對外資的超國民優惠政策此起彼伏,大大增加了內資企業的競爭成本,擠佔了內資企業在相關產業的發展空間。以2005年分行業外資工業在我國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來看,外資工業的總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平均比重已逾30%,超過平均比重的行業有16個行業,尤其是在6個比重超過50%的行業中,除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屬於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外,其他均屬於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在上述行業中,外資比重如此之大除其自身優勢之外,超國民待遇「居功甚偉」。

⑶ 國際銀行卡產業在發展階段呈現出哪些特點

國際銀行卡產業在發展階段呈現出以下特點:

1、產品快速發展;
2、風險管理能力增強;
3、多功能支 付;
4、政府政策促進

⑷ 盛菲國際主要是發展哪一塊行業的

賭博的!而且是一個輸不起的平台!你虧錢的時候沒人搭理你,你掙錢的時候就被封號!
開賭場沒啥,有些國家開賭場是合法的,但是既然敢開賭場就要有輸得起的打算!輸不起真讓人看不起!!!

⑸ 全球第一大產業

旅遊產業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
第一,旅遊產業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經歷了長期歷史發展過程
現代旅遊產業產生於19世紀,在20世紀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旅遊產業獲得了相對和平與穩定的發展環境,迅速成為一個新興產業。在1950年,全世界旅遊人數僅有2520萬人,旅遊收入約21億美元。此後,世界旅遊產業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增值水平明顯高於其他產業。例如,1992年美國旅遊業增值為3300億美元,遠遠高於農業的900億美元、汽車工業的550億美元以及金屬工業的400億美元。德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其他發達國家也與美國的情況類似。世界旅遊組織提供的資料表明,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際旅遊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所佔比重達到8.25%,超過石油出口收入的6.5%、汽車出口收入的5.6%和機電出口收入的4.6%。自此,旅遊產業正式確立了世界第一大產業的地位並保持至今。
第二,國際金融危機沒有改變旅遊產業作為世界第一大產業的地位
旅遊產業具有抗沖擊、易恢復的產業韌性,對化解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和擴大內需具有特殊作用。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的報告,盡管國際金融危機對歐美等成熟旅遊市場部分行業、領域造成了嚴重影響,但新興經濟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旅遊產業依然保持了總體增長。旅遊產業成為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率先恢復增長的產業之一,在減緩危機消極影響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全球經濟的復甦作出了新的貢獻。從長遠來看,旅遊產業在創造就業機會、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等方面將繼續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C)預計,2010年旅遊產業將吸引1.8萬億美元的資本投資,佔全球總投資的12%;到2020年,全球國際旅遊消費收入將達到2萬億美元。另據世界旅遊協會預測,從2010年到2020年,全球旅遊經濟預期年增長率可達到4.4%,國際旅遊業人數和國際旅遊收入將分別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長,遠高於同期世界財富年均3%的增長率;到2020年,旅遊產業收入將增至16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10%;提供3億個工作崗位,佔全球就業總量的9.2%,從而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世界第一大產業的地位。
第三,旅遊產業作為世界第一大產業的基本特徵
一是旅遊產業在世界經濟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2009年旅遊產業收入佔全球GDP總量的9.3%;與旅遊產業相關的就業人數約有2億人,佔全球就業總量的8%。旅遊產業還是世界各國稅收的主要來源,2006年全球旅遊產業直接和間接產生稅收總額達1.3萬億美元,佔全球總稅收的11%。無論是總收入、就業,還是投資、納稅,旅遊產業對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是旅遊已經成為人們的基本生活方式。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進一步上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又極大地提高了社會勞動生產率,使人們有更加充裕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旅遊成為人們使用閑暇時間的最佳選擇之一。近年來,國際旅遊在許多國家廣泛開展,並迅速形成一股新的時代潮流。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人們每年參與各種形式的旅遊活動達到40多億人次, 據預測, 2010年、2015年、2020年全球國際旅遊人次將分別達到10億、12億、16億人次。國際旅遊人口將佔世界總人口的3.5%,其中德國、日本、英國、法國、荷蘭、加拿大、俄羅斯、義大利等十大客源國出遊總人數將佔全球出遊人數的49.2%。
三是國際旅遊區域的重心正向東方轉移。上世紀80年代以前,西方發達國家幾乎壟斷了國際旅遊市場,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都佔到世界總量的90%左右。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世界上出現了由歐洲、美洲、亞太地區、非洲、中東、南亞組成的六大國際旅遊市場格局體系,這一市場格局體系的形成標志著旅遊大眾化時代的到來。特別是東亞、太平洋地區的國際旅遊增長率年均達到7.5%,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隨著旅遊重心由傳統市場向新興市場轉移速度的加快,歐美地區國際旅遊市場份額不斷縮小,亞太地區成為國際旅遊的熱點區域。
四是旅遊消費需求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旅遊消費需求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集中反映,受到社會形態、價值觀念、行為取向、政治、科學、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以及個人所處階層、教育、經歷、職業、性格、性別、興趣等的影響和制約。縱觀世界旅遊的發展,人們的旅遊消費需求模式經歷了一個從單一觀光型––觀光、度假型––需求多元化的發展過程。隨著旅遊方式朝個性化、自由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觀光旅遊、度假旅遊和商務旅遊已不能滿足旅遊者的需求,各種內容豐富、新穎獨特的旅遊方式和旅遊項目應運而生、層出不窮。目前,國際旅遊消費需求的基本態勢是:從人們出遊的組織方式來看,在追求個性化的浪潮下,散客旅遊特別是家庭旅遊成為全球流行趨勢;從旅遊動機和目的來看,生態旅遊、文化旅遊、獎勵旅遊、探險旅遊、科考旅遊、潛海旅遊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主題旅遊,構成了人們外出旅遊的主旋律。
五是國際旅遊市場競爭與合作並存。國際旅遊市場蘊藏著無限商機,也成為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之一。一些國家和地區為了增強旅遊競爭力,與鄰國結成密切協作關系,相互借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對共同的客源市場開展聯合促銷,對人員進行統一培訓輪訓,旅遊區域合作、地區旅遊一體化的步伐加快。同時,鑒於旅遊產業的敏感性,世界各國與國際旅遊組織進一步建立健全旅遊合作和發展機制,共同應對自然災害、疾病疫情以及經濟危機等各種突發事件對旅遊產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協調發展。

⑹ 文化旅遊產業在國際上的發展現狀

1、產業化觀念不足
由於我國長期以來實行計劃經濟管理模式,比較重視文化的意識形態功能而忽視文化的經濟功能,導致一些相關管理部門只有文化事業的概念,沒有文化產業的觀念,缺乏對市場條件下如何適應新形勢新時期科學開發、合理利用文化資源的深刻認識。對現代文化旅遊業的產業功能、發展規律以及如何實現文化與旅遊的結合缺少正確認識,對文化旅遊業的性質、地位、特點、規律等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導致對發展文化旅遊業的思路不清晰、對發展文化旅遊業的規劃不重視、對文化旅遊業的開發存在許多誤區。在文化事業、市場經濟和旅遊產業三者之間長期徘徊,缺少新時期文化經濟理念上的創新,更缺少對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對策和措施。造成了「文物資源多,但開發利用不夠;歷史文化深厚,而挖掘整理不足」現象的產生
2、發展規劃不到位
作為一個著力培育、快速發展的新興重要產業,還缺乏必要的具有前瞻性、科學性、系統性較強的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和景區(點)規劃。各景區景點已有的規劃,多數僅只限於滿足於審批項目、爭取資金和近期開發建設,在詳細程度、操作實施、合理利用資源等等方面,均不足以指導景區開發建設和發展提高。更沒有充分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對旅遊消費者出遊動機和消費需求的變化沒有予以充分調研和高度的重視。規劃和開發的旅遊產品特色不明顯,多有雷同,參與性、互動性、娛樂性、刺激性的旅遊性項目少,新、特、大項目則更少。
3、體制機制滯後
文化資源隸屬關系復雜,涉及到文化、文物、旅遊、林業、城市規劃、土地管理等多個政府部門,作為一個社會化大產業,涉及到多個行業。隸屬關系的不同,造成行業規劃不統一,利益不平衡,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問題。特別是在文化旅遊項目開發經營中,存在著條塊分割、政出多門、多頭管理的現象,反映了文化旅遊資源產權不清、行政管理與產品開發體制混淆的現狀,影響了文化旅遊資源整體優勢發揮。
開發主體的事業體制與市場化經營的矛盾十分突出,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相對緩慢。許多景區和景點的管理體制基本上還是計劃條件下形成的模式。在這種經營機制下,景區景點的開發建設資金除靠政府和社會投資外,幾乎沒有能力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和服務功能完善。自身創新的主動性不夠,危機感不強。旅遊的經營還主要是門票收入。
4、品牌競爭力不強
一是文化內涵的挖掘不足。文化資源內涵在表現形式上,通常分為顯性和隱性兩種,顯性的文化內涵很容易利用起來,但隱性的文化內涵只有認真研究,下功夫挖掘,才能被有效發現和充分利用。由於對隱性文化內涵挖掘不足,使我市缺乏對高端旅遊市場有吸引力的品牌。二是旅遊者參與性項目不豐富。文化旅遊要使旅遊者真正參與其中,通過娛樂性的節目,真正領會文化的內涵,才能實現遊客和景區雙贏。三是文化旅遊的表現形式單一。我市文化旅遊的表現形式主要集中在文化資源的靜態展示,缺少大型的、專業化的與文化旅遊相關的文藝表演活動;節慶活動內容單調,組織不力,幾個大型的文化節有下滑的趨勢。四是資金投入不足。各級政府投入不足,民間投入有時又急功近利,致使許多地方資源開發粗糙、格調和層次都比較低,缺乏文化內涵,影響我市文化旅遊整體形象。
5、促銷、包裝缺乏創意
我市的文化旅遊業在資源優勢變為產品優勢上尚未形成規模優勢,在產品變為商品上尚未形成市場競爭優勢,在旅遊產品、旅遊商品和其他文化產品聯動上還沒有摸索出可行的機制,在宣傳、包裝和促銷上還沒有適應現代旅遊消費需求的過硬手段和措施,在聽覺上吸引力不強,在視覺上沖擊力不夠。
6、景區建設差、規模小
景區周邊環境差,是我市文化旅遊景區普遍存在的問題。它不僅僅表現在景區周邊環境衛生、治安管理、綠化美化等方面,還包括了景區周邊建築風格、旅遊商品、飲食攤點等方面。與我市旅遊深厚的資源內涵相比,我市現有的旅遊景點開發的規模偏小、景區內容偏少。特別是能被旅遊者接受的產品來說,與全國、周邊省市的文物景區相比,我市景區不論是規模、數量、還是質量,都有不小的差距。而且景區內容中項目同質化的東西多,吸引人、留住人的地方少。
7、旅遊商品特色不明顯
與深厚的人文資源形成反差的是我市旅遊商品開發不盡如人意,旅遊紀念品缺乏專業性和創新性,沒有特色且外地品種多於本地品種,致使來運旅遊的絕對人數增長較快,但旅遊綜合消費卻相對較低,2007年全省遊客人均消費625元,而運城只有593元。運城市旅遊仍停留在門票經濟階段,還不能滿足遊客的多方需求,也就帶不來較高的旅遊綜合效益。,
8、從業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我市旅遊從業人員中,高中級管理人才還很缺乏。景區景點的旅遊服務人員也缺少正規培訓和專業培訓,導游講解人員對全市根祖文化的內涵理解也亟需強化提高。整體看,目前的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仍停留在一般的接待階段,與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要求相比還不適應。旅遊服務人員的培訓工作還沒有真正在思想上重視和措施上落實。

⑺ 怎樣從國際化角度去分析一個產業的發展

國際化產業分工就是所謂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商品,技術,勞務)在全球范圍內內的自由流通容,消除貿易保護主義,各國竟可能的降低或者取消關稅。
相對於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普遍比較落後,本國的經濟實力有限,技術落後,這樣,西方發達國家就可以輕而易舉的進入發展中國家的國內市場,從而憑借自身在技術和資金上的巨大優勢,排擠和打壓發展中國家的民族經濟,控制乃至壟斷其市場,攫取暴利。
同時還有貿易不公平的問題,也就是剪刀差。發達國家通過對市場的操控太高工業品和技術交易的價格,壓低初級產品的價格,從而進一步壓榨發展中國家,拉大與發達國家的距離。

在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分工使許多發展中國家淪為發達國家的廉價原料來源地,外包生產加工基地,以及商品傾銷市場,發展中國家則被置於產業鏈的最低端

所以許多發展中國家抵制全球化不是沒有道理的,是出於對本國民族經濟的保護,以及民族及經濟的獨立的考慮。

⑻ 國際羊絨產業的歷史

山羊絨是世界上名貴稀有的特種動物纖維,紡織工業的高檔原料,被人們譽為「纖 維鑽石」、「軟黃金」。它是山羊為抵禦寒冷而在山羊毛根處生長的一層細密而豐厚 的絨毛,簡稱羊絨。氣候愈寒冷,羊絨愈豐厚,纖維愈細長。由於亞洲克什米爾地區 在歷史上曾是山羊絨向歐洲輸出的集散地,所以山羊絨在國際市場上習慣被稱為 Cashmere,中國採用其諧音為「開司米」。與其他纖維相比,羊絨具有光澤自然、柔 和、純正、艷麗等優點。

一、世界羊絨業的發展概況
1.產量概況 世界山羊絨的主要生產國家有中國、蒙古、伊朗、阿富汗、哈薩克
斯坦、吉爾吉

斯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國家。中國是世界上羊絨產量最大的生產國,約佔世界 總產量的 70%以上;蒙古生產羊絨約 20%,還有極少的一部分羊絨生產在其餘的國家。 由於山羊絨的重要經濟價值和多種用途,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紐西蘭、蘇
格蘭、美國等也相繼開始發展山羊絨產業。

在中國,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寧夏、山西、河北、陝西、山東和 遼寧等地區是中國山羊絨的主要產區。內蒙古是中國絨山羊數量最多、產絨量最高的 山羊絨優勢產區.約佔世界羊絨產量的 1/3,素有「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內 蒙古」的共識。
2.質量概況 羊絨的價值受三種因素影響:細度、長度和顏色。國際紡織工業部
門對山羊絨的
細度要求以直徑 13.0~16.0μm 的為最好,在國際市場上直徑在 16.0μm 以下、長

度長的山羊絨價格最高,隨直徑加粗單價也隨之下降。顏色分為白絨、青絨、紫絨,
其中白絨最珍貴,僅佔世界羊絨產量的 30%左右。蒙古產的羊絨,顏色以青、紫為主, 約有 5%的白絨、70%的青絨和紫絨,長度為 35~37mm,細度在 13~15μm 之間。阿 富汗、伊朗、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等中西亞國家產的絨,顏色以深色為主,細 度粗,長度短,手感較差。阿富汗山羊絨纖維直徑為 16.5~17.5 μm;伊朗山羊絨 纖維直徑為 17.5~19 μm,只能紡織粗紡的羊絨製品:俄羅斯的頓河山羊絨纖維直徑 19.5 μm;土耳其山羊絨纖維直徑為 16~17μm:澳大利亞野化山羊絨纖維直徑 16.5~

16.9 μm。中國的山羊絨不僅細度好,纖維直徑為 13~15μm,而且白絨的比例較高, 約占 40%。

在中國北部地區,包括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遼寧等地,主要生產 長度 34~42mm 以上的白無毛絨.是針織服裝的主要原料;中部的陝西、山西、山東、 河北等地。產 22~32mm 的無毛絨,適合製作粗紡梭織產品。西藏的紫絨,以細度 14.8μm,長度 34mm 的手感好,顏色純正,風格獨特,受到市場的歡迎。遼寧白絨山 羊的個體產絨量較高。內蒙古的阿拉善絨山羊、阿爾巴斯絨山羊、二郎山絨山羊,以 及赤峰塞罕絨山羊生產的被稱為絨中極品「白中白」(長度 36mm 以上、細度 15.3μm 以下)和西藏選育的藏北自絨山羊生產的白絨,質量尤佳。

二、世界羊絨產業的貿易現狀

英國、義大利、日本、美國等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羊絨進口國。據《中國海關 統計年鑒》統計顯示,2006 年義大利進口原絨 2254 噸,英國進口 408 噸,日本 345 噸,美國由於受經濟增長緩慢的影響,進口原絨較往年減少。對於羊絨出口國家,2006 年蒙古出口原絨 927 噸, 出口金額 2222.4 萬美元:哈薩克出 121 389 噸,出口 金額 151.4 萬美元;比利時出 121318 噸,出口金額為 226.4 萬美元:土耳其出 121119 噸;伊朗出口 115 噸。從全球格局看。近幾年羊絨產業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是美國 本土大生產企業逐步退出;其次日本的很多羊絨產業日漸萎縮。由於本國的高成本, 日本紡織業紛紛將工廠搬到中國生產。1989 年日本進口無毛絨過 1000 噸,2002 年進 口不足 400 噸。傳統的歐洲羊絨生產大國,如英國(曾經是世界上羊絨加工量最大的國 家,每年進口山羊絨佔世界貿易量的 60%)、義大利等國家。由於勞動成本高,也開始

將紡織企業向中國轉移。

由於羊絨生產的資源優勢,中國除國內生產的羊絨大部分在中國加工外,每年從 蒙古等國進口的 3000 噸羊絨也在中國加工。集中了全世界 93%的羊絨原料,主要出口 到日本、美國、義大利、英國、法國等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佔世界出口量的 80%。據 統計,2006 年中國羊絨及其製品出口 15.7 億美元,其中羊絨及無毛絨出口 3201 噸, 金額 2.38 億美元;羊絨衫出 1212087 萬件,金額 6.02 億美元;羊絨圍巾出口金額 為 4.3 億美元;羊絨紗及其他製成品出口金額為 3 億美元。較前幾年相比,中國的原 絨出口比例下降.羊絨製品出口增加。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受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形勢不景氣的影響。1998 年中 國羊絨出口價格下降,出口量也有所下降。1999 年羊絨生產過剩,價格下降到最低點 4.73 萬美元/噸,出口量達到歷史最高點 5074 噸,比 1998 年增長約 1.5 倍。2000 年國際市場有效需求增多,羊絨出口價格比 1999 年上漲 0.71 倍;但由於 1999 年羊 絨價格暴跌引發一些小企業紛紛倒閉,致使出口量下降 38%。這兩年國際市場波動較 大,超過了正常的需求量,造成外商庫存增加。此外,部分企業為了牟取利益,將含 絨量低的劣質羊絨製品出口到國外,引發多起退貨索賠事件,導致外商進貨十分謹慎, 2000 年羊絨出口訂單比 1999 年減少 30%。其中日本、美國、歐洲訂單降幅分別為 50

%、20%和 20%。從 2002 年開始,羊絨產業的出口量和價格呈現穩步發展,上下浮動
不是很大。

中國羊絨貿易受國際、國內政策影響較大。2004 年 1 月 1 日,中國政府取消了山 羊絨 13%的出口退稅政策,使生產羊絨的企業不得不按成本定價,出口價格攀升,從 源頭上整治了山羊絨無序出口的混亂局面,規范了競爭環境。2005 年 5 月 1 日,歐、 美等國家取消對中國紡織品配額限制,實現全球紡織品貿易一體化。但是,歐、美等 一些國家和地區擔心中國紡織品巨大的出口潛力。採取各種貿易救濟措施,對中國 20 種產品進行限制或設限調查。據海關統計,2005 年中國無毛絨、羊絨衫創匯額分別僅 為 3 億和 6 億美元。

三、世界羊絨產業的發展趨勢

在世界貿易環境日益平等的今天,羊絨產業會在更有綜合國際競爭力的地區得到 快速發展。從國內外羊絨產業的現狀和走勢來看,世界羊絨產業的發展將呈現以下特 點:
1.羊絨製品的消費邁向平民化,消費量逐年增加 在歐洲,羊絨製品的消費是高
收入階層的專利。從經濟學角度講,羊絨製品屬於
高檔消費品,無論是增加收入還是降低價格都會使需求量增加。隨著羊絨工業的發展
以及全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羊絨製品正在逐步邁向平民化,消費需求逐年擴大。 很多國家的製造商也在致力於打造低價位羊絨衫,將其毛衣工業設置到低成本國家, 低價位使歐盟的羊絨衫進口迅猛增長。在法國巴黎國際服裝批發商展設立的純羊絨制 品展會上,參展商推出了 100%純羊絨的針織衫,賣給零售商以每件售價 17.5 歐元(約 合 180 元人民幣);零售商隨後將這些衣服賣給消費者的價格為每件 30~40 歐元。同 時,Gap、貝納通、Zara 和 Mango 等時裝品牌推出了售價幾十歐元的羊絨混紡產品。
2.配額制度取消後,羊絨市場將會出現重新整合的發展趨勢 取消配額制度後,
羊絨產業將會在全世界范圍內實現最優化的資源配置,羊絨產
業鏈條將在一個公平、自由、互利的全球市場競爭中重新發揮它的作用。因此,世界
所有羊絨企業都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國際市場上的羊絨衫有 3/4 是中國產品,但是真正掛中國品牌的不足 20%。前幾 年受配額限制,中國出口的羊絨製品大部分以 OEM 的開工進入國際市場,靠「貼牌」 低價售賣產品,使中國羊絨製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售價一直高不起來。2005 年羊絨製品 出口的平均價格為 30 美元,最低 16 美元,是英國蘋果牌羊絨製品的 1/4,是義大利勞 羅比亞娜牌羊絨製品的 1/3。而外國企業的貼牌售價是進口價格的 3~4 倍甚至 10 倍以 上,國外企業每批產品銷售 50%左右就能獲利,即使過季後廉價甩賣依然有利潤。

羊絨市場的競爭是綜合實力的競爭。隨著 2005 年全球紡織品配額的取消,國際市

場空間擴大,中國的羊絨製品生產能力將進一步釋放,中國羊絨業由於其資源優勢和
產品優勢,將吸引更多的國外資本、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等要素,加強與各國的合作.促 進中國羊絨業在質量、管理、環保、品牌等方面的發展,推動產業升級。而外國的一 些羊絨製品企業,即將面臨中國羊絨製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的沖擊,將會尋找勞動力 較中國更為廉價的發展中國家作為合作夥伴,開辟多元化市場。因此,羊絨市場將在 新的貿易環境下,重新整合。
3.中國的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國際市場的羊絨製品在短期內減少 中國是世界羊絨
及羊絨製品主要的生產和出口大國,而低價位是中國羊絨出口的
優勢,人民幣升值意味著羊絨出口價格的相對提高。此時會降低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
上的價格競爭力。羊絨出口企業還會遭受出口收入轉化成人民幣時的匯兌損失,降低 羊絨出口企業的利潤率。另外,2007 年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價格上升、原材料和能源 價格的上漲等導致生產成本增長,這將對出口貿易依存度大的羊絨企業造成短期沖擊, 尤其是嚴重影響那些以低價格取勝、科技含量較低的羊絨製品出口。

綜合以上因素,中國人民幣升值對國內外的生產成本產生了重大影響,將進一步 引導資本向更有利潤空間的產地轉移。因此,國際上的企業將在成本更低的國家投資
建廠。中國的羊絨生產企業短期內會在國內銷售羊絨製品;長期內從降低成本和增加 效益上挖掘潛力,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出口呈恢復性增長。
4.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創建自主品牌將成為世界羊絨市場競爭的主題 在面臨
環保和競爭環境嚴峻的影響下,世界羊絨產業的競爭逐漸由產品質量競爭
發展為個性服務和品牌價值的競爭。義大利、英格蘭、法國等國家不產羊絨,卻擁有
世界羊絨頂級品牌。而中國羊絨行業雖然已有幾十個知名品牌,但「走出國門」的自 主品牌卻寥寥無幾。中國羊絨最大生產企業鄂爾多斯集團一直嘗試在國外打自主品牌, 但在 2006 年出口產品中自主品牌僅占 10%左右,其他都由世界知名的服裝銷售商貼牌 銷售。

⑼ 國際產業轉移的發展歷程

長期以來,國際產業轉移主要發生在製造業領域,但其內涵發生著不斷變化。從資源密集度來看,產業轉移從早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過渡到資本密集型產業,再到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從附加值來看,由低附加值產業(如紡織業)發展到高附加值產業(如集成電路製造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從勞動密集型的紡織化纖業,到資本密集型的鋼鐵、造船、化煉行業,再到兼具資本、技術密集型的汽車、機械、電器製造業,直到目前的技術密集型的微電子和信息技術製造業。 一直以來,外商直接投資是我國接收國際產業轉移的最主要方式。與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狀況相對應,我國吸收國際產業轉移也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和環渤海經濟區,幅員遼闊的中西部地區只佔外商直接投資的15%左右。這一發展狀況客觀上形成了東西部的產業梯度差,並給我國東西部的進一步產業升級帶來了可能和機會。

⑽ 想要了解國際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現狀

隨著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自、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全球競爭與深化合作、國內經濟轉型升級??,電子商務已成為調整產業結構和新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已得到政策上的大力扶持,電子商務產業正在快速增長,其戰略意義日益凸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使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已成為各地政府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從國際上看,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紛紛把電子商務作為有效拓展海外市場、調整國內產業結構和謀求國際經濟合作領域主導權及話語權的重要手段,搶佔新經濟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互聯網資源、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和應用水平等方面均大幅度領先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對全球經濟的控制力進一步增強。
同時,以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金磚四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快速增長,其電子商務也加速發展,已成為全球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位和作用不斷提高。

閱讀全文

與國際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