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工智慧產業將尋求哪三方面的突破
未來將扎實推進理論發展,加強新技術整合能力
如今,「智能+」社會已步步臨近,社會各界也正積極勾勒未來社會圖景。國外人工智慧巨頭動作不斷,在基礎技術、應用領域方面都有諸多突破,可以總結為三點:基礎研究能力強、跨界創新密集、人才紅利持續發揮。
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慧產業進入國際第一方陣,成為我國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技術與應用部分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慧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成為帶動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智能社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到2030年,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我國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人工智慧產業競爭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專家認為,要想讓機器人滲透到人們生活,真正實現智能社會,一定要把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好,建立知識庫、大資料庫、面向各類具體問題的智能系統等。「這不僅要有技術,還涉及整個社會體系、服務體系和治理體系等。」業內人士呼籲,要加快機器人向各領域的應用,實現人機協調、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營造有利於機器人發展的良好生態。
瑞銀研究報告顯示:至2030年AI每年將為亞洲貢獻經濟價值高達1.8萬億至3.0萬億美元,將對金融服務、醫療保健、製造、零售和交通等行業產生巨大影響。這些行業加起來,相當於目前亞洲GDP的三分之二。
據統計,2000至2016年,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累計增長1477家,融資規模達27.6億美元。其中,2014至2016年三年是中國人工智慧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這三年裡新增的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占累計總數的55.38%。另據艾瑞咨詢公開數據,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2016年已突破100億元。
面對優勢,還需戒驕戒躁;面對補足,還需踏實補強;我國應在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浪潮中爭當「弄潮兒」。
未來已來,當時代的鍾聲緩緩敲響,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是最難掌控但必須面對的不確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必須在日新月異的科技大變革中、在國際合作與競爭的征程中加速前進。
② 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出爐提出哪些主要任務
12月14日,工信部正式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提出以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的產業化和集成應用為重點,推進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加快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
業界普遍認為,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計劃》出台後將進一步促進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目前,網路、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已進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而聯想、華為、京東等企業也已開始在人工智慧領域展開積極布局。產業界認為,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和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並不大,在不少細分領域還處在國際先進水平。2017年開始,相應的人工智慧應用在我國已開始涌現,隨著《計劃》的逐步落實,將大大促進我國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水平。
③ 我國重視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體現了怎樣的發展戰略和發展理念
科教興國、人才強國
④ 探究我省推進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發展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推進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發展的理論依據,應該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基礎和標志。
另外這是貫徹創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
⑤ 如何更好發展我國人工智慧產業
按照規劃,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到2030年共分三步走。第一步,也就是到兩年後的2020年,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慧產業競爭力進入國際第一方陣,人工智慧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還要培育若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骨幹企業,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譚鐵牛院士認為,在人工智慧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理性分析發展未來,理性思考發展目標和發展路徑,從而務實推進並確保人工智慧健康可持續發展。
⑥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未來會對行業帶來哪些沖擊
1、汽車
未來五年內,大部分新車將成為更為智能的「互聯汽車」。到2025年,大約有10%的新車將完全實現無人自動駕駛。包括谷歌和特斯拉在內的部分企業眼下正在研發自動駕駛汽車,而日本即將開始對「機器人計程車」進行使用測試,這種計程車將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承擔起運輸任務。
2、金融
金融領域的最大變革在於傳統的投資專家將被機器人金融顧問所取代。到2020年,全球金融市場將會有價值2.2萬億美元的投資活動由人工智慧計算機完成,這些計算機擁有對市場變化發展學習和理解的功能。在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影響之下,金融業的發展模式將由高頻交易和復雜演算法向全自動資金管理轉變。
3、醫療保健
未來的醫院將利用機器人完成各方面的工作,從關鍵性手術到照顧殘障病人等等。2000年時全球大約有1000台手術是由機器人輔助參與的,而到2014年這一數字猛增至57萬台,而在未來還會繼續增加。科技的應用將有效彌受訓補醫療人員的短缺。
4、製造業
目前全世界有10%的製造工作由機器人完成,隨著機器人成本的降低,這一比例在未來十年內將上升至45%。製造機器人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盡管有部分製造工作還需要人工完成,但諸如富士康這樣的公司已經投資研發機器人來替代人手組裝iPhone中的細小零件。
5、農業
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在對於農業發展的改變也顯而易見。未來將會有更多無人駕駛的拖拉機、無人機和擠奶機出現在農場里。到2025年,農民可以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手段來優化農作物的產量。
6、服務業
伴隨著越來越多個人定製化機器人的誕生,服務行業發展前景也將迎來巨大的變革。機器人的加入可以替代人類承擔更多簡單單調、危險又或是繁瑣的工
7、人工智慧
到2024年,人工智慧技術市場價值或達到430億美元。在2040年至2050年之間,完全人工智慧(即一台計算機能夠真正地模仿人類思維的技術)有5成左右的機會可以實現,到2075年這一可能性將上升到9成。
8、航空航天和國防
如今全世界大約有90個國家使用無人機,其中30個國家使用武裝無人機。未來五年內,全球商用和軍用無人機的數量預計將增長2倍。與此同時,陸地用全自動軍用汽車和機器人也正在研發之中。
⑦ 當人工智慧遇上音樂:如何推動音樂產業創新發展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 音樂產業領域也逐漸滲透和融入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信息化技術,人工智慧作為計算機學科的重要分支,涉及諸多交叉性的綜合性學科內容,給音樂注入了許多新的元素和內容,逐漸改變了人們編寫、表演、製作、欣賞音樂的方式。
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漸成熟,使各類音樂公司也競相使用該項技術,同時將軟體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層次。Google的Magenta通過編曲模式的機器學習調整曲調,能把簡單的音符譜成基本的旋律;索尼在巴黎的計算機科學實驗室(CSL)旗下的Flow Machines項目,通過機器學習,創造出風靡一時的「披頭士風格」流行歌曲《Daddy』s Car》,基於巴赫作品MIDI版本的機器學習,自動生成「巴赫風格「的鋼琴曲,將《歡樂頌》改編成多種曲風,包括電子、爵士、Bossa Nova、英式搖滾等。
而在音樂人工智慧行業領域以人工智慧技術融合音樂,將傳統音樂產業行業帶上人工智慧這趟智能快車先行者的蜜蜂雲科技同樣備受關注。據小編對音樂人工智慧行業所知,蜜蜂雲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音樂智能核心演算法研究、晶元及軟體平台、音樂智能硬體開發、音樂信息服務的高新技術科技企業,在音樂人工智慧垂直領域,為學校、藝術機構、消費者、廠商及相關應用產品研發企業提供專屬人工智慧核心演算法、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
同時這也是一家音樂人工智慧領域的先鋒企業,在前期音樂AI在國際上還處於空白階段期間,他們利用AI深度學習,從音樂聽覺、視覺、創作等多維度研究音樂AI,推動音樂AI在不同音樂產業領域的應用與普及,以「創造音樂未來世界」為企業宗旨, 結合目前音樂市場消費者的具體需求,推出音樂AI智能硬體,滿足客戶一切音樂使用場景需求,真正做到創造音樂未來世界,使音樂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塑造性。
音樂智能陪練,為興趣而生
基於人工智慧語音識別、語義識別等技術,利用音樂AI智能硬體幫助被訓練者針對不同樂器標准學習要求進行個人反復練習,直至達成熟練掌握的智能化移動學習平台功能模塊。
目前,蜜蜂雲科技音樂智能陪練在音樂教育領域涉及較多,其中包含孩子學習鋼琴、吉他、尤克里里、貝斯等樂器時,他不止於依賴老師教學,還可通過音樂AI智能硬體智能陪練模塊,其中包含精準糾錯、打分系統,真正做到讓家長解放出來,達到輕松陪練的效果。
音樂創作,為發燒而生
基於從數萬首原始音頻文件中提取旋律、節奏等信息,利用精心設計的LSTM循環神經網路架構,生成音符序列,最後利用音樂領域知識庫,合成各種類型的音樂。
用戶只需通過對音樂AI智能硬體下達歌曲類型指令,即可快速生成各種不同風格的創作曲目,這不再是專業音樂人士的固有權力,讓對音樂感興趣的人也能通過音樂AI創作專屬於自己的歌曲。音樂與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不僅對現有的音樂產業造成了一定影響,甚至還打破了作曲家進行音樂創作的固定模式,帶動整個音樂產業的快速發展。
智能樂器製作,顛覆固有產品模式
基於人工智慧晶元核心技術,利用音樂+AI的融合,對傳統樂器的製作產生較大的沖擊與影響,樂器供應商只需結合音樂AI技術,改變傳統樂器製作模式,根據市場客戶需求,將兩者相結合,最終利用音樂+AI推動整個樂器行業發展模式的革新。
不同領域的應用,使音樂+AI碰撞出別樣的花火
音樂和AI技術的魅力融合,不僅使傳統音樂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革新,同時音樂AI在新興領域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貢獻;例如音樂治療、婦嬰教育等領域的應用,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音樂治療這一版塊,運用音樂的治療方法拓展特殊的教育道路,主要針對的治療對象都是一些腦癱、孤獨症、智力發展障礙等特殊的患人群體。
而音樂治療是基於對數萬潛在人群的調研,從調研報告中獲取基準數據,利用智能硬體,感知並測試人的心情穩定指數,從而根據最終測試的心情數據針對不同的情緒提供不同的音樂解決方案,使腦癱、孤獨症、智力發展障礙等特殊的患人群體真正了解音樂治療的魅力,為他們解決治療的難題。
總而言之,蜜蜂雲科技將音樂與人工智慧技術相融合,在音樂產業領域的應用及積極嘗試和突破性進展令人驚嘆。當代科學技術手段的急速發展和進步對音樂領域所產生的挑戰和沖擊之大,使其對音樂產業的發展帶來了物質技術層面的變化,而且還從產業模式以及思想觀念上對音樂領域的創新起到不可低估的促進發展作用。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浪潮對音樂行業的持續沖擊,音樂科技類公司將更有機會在行業洗牌中取得成功。大膽地說,未來的音樂產業將會由技術所決定,但技術必然也會受到音樂的影響。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將看到全新一代的藝術家,新樂器和新的消費者的口味。
這一轉變的核心,人工智慧將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雖然有一些認為技術會貶低音樂純粹音樂主義者產生一些阻礙,但大多數人都認為技術和音樂之間的關系是良性的。
⑧ 工信部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包括什麼
在6月26日上午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透露,工信部將繼續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邁上新台階。其中包括突破核心技術,增強發展動力。推動產、學、研、用之間融合互動,引導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夯實智能感測器、人工智慧晶元和基礎軟體等產業核心基礎,加快關鍵共性技術研發,促進人工智慧技術與各行業融合發展。
周長奎說,經過多年的持續積累,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其中,國際科技論文的發表量和發明專利的授權量都已經居世界第二位,部分領域核心關鍵技術也實現了重要突破,像語音識別、視覺識別技術處在世界的領先地位,自適應自主學習、直覺感知、綜合推理、混合智能、群體智能等初步具備了發展能力,中文信息處理、智能監控、生物特徵的識別、工業機械人、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也逐步進入到實際應用階段,人工智慧創新創業日趨活躍,一批龍頭骨幹企業加速成長,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關注和認可。
⑨ 中國的人工智慧產業突飛猛進,背後藏著怎樣的秘密
人工智慧產業,是指人工智慧的產業集群、產業園區。
當前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加速發展,從基礎支撐、核心技術到行業應用的產業鏈條正在形成,產業集群初步顯現,一批創新活躍、特色鮮明的創新企業加速成長,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整體呈現蓬勃發展態勢。但產業發展也面臨核心基礎技術薄弱、與實體經濟融合不夠深入等問題。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飛速發展,催生了很多從未有過的職業。過去三年,中國的數據標注產業規模已經增長了10倍。
人工智慧的水平建立在機器學習的基礎上,除了先進的演算法和硬體運算能力,大數據是機器學習的關鍵。大數據可以幫助訓練機器,提高機器的智能水平。數據越豐富完整,機器辨識精準度越高,因此大數據將是各企業競爭的真正資本。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大數據是人工智慧進步的養料,是人工智慧大廈構建的重要基礎。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學習,機器判斷處理能力不斷上升,智能水平也會不斷提高。
⑩ 為我國人工智慧發展提出幾點建議,
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在持續增長 技術應用廣泛
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在持續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達到152.1億元,增長率達到51.2%。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漸成熟,科技、製造業等業界巨頭布局的深入,應用場景不斷擴展,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38.2億元左右,增長率達到56.6%。
2014-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企業間協同發展方面,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目前仍以單打獨斗為主,各企業在相關領域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缺乏技術間的協同,產品間的互聯互通和上下游的互動缺乏有效協調。
從頂層設計與實踐落實兩個方面發力人工智慧發展
我國人工智慧發展有了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報告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慧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到2030年,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
當前,中國人工智慧領域正從頂層設計與實踐落實兩個方面發力。
扎實推進機器人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要繼續推進產業努力邁向中高端。堅持創新驅動,重點解決卡脖子問題,突破人機交互、功能仿生等關鍵技術,推動機器人智能化、高端化發展。
防止行業無序競爭,規范行業發展。政府將繼續加強重點企業培育,促進行業治理。同時加快制定行業急需的技術標准,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增強用戶企業使用中國機器人的信心。
促進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把企業做大做強。壯大一批專注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企業,形成因地制宜、特色突出、錯位競爭的機器人行業發展新格局,順應互聯網時代變革趨勢,支持機器人企業開放式雙創平台,促進形成大中小微企業分工協作的產業生態體系,實現相互借力、共同生存。
加強國際產業合作。在新技術、新材料引領下,機器人產業鏈也在持續拓展延伸,各國間存在價值鏈的比較優勢,我國要加強技術研發、標准制定、成果轉化、檢測認證、人才培養、資格互認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協同合作,充分釋放互補優勢和協同效應,共同促進產業發展。
人工智慧將長期處於繁榮發展階段,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在新一輪改革發展關鍵時期,人工智慧技術成為我國彎道超車的機會,從2013年起,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年均增長率接近30%,為全球產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