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省能源產業發展問題

省能源產業發展問題

發布時間:2020-11-24 22:12:34

⑴ 山西省是我國能源資源大省,為進一步發展山西經濟,使資源大省轉變為經濟大省,調整產業結構勢在必行。下

1、C
2、D
3、B

⑵ 高中地理:對山西省煤炭區域能源開發和產業發展不利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的內容:①擴大煤炭開采量②提高晉煤外運能力:三條外運鐵路主幹線(大秦線、神黃線、焦日線)③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建設坑口電站;發展煉焦業。
不利的自然因素有
1、外運能力差;
2、煤炭儲存地質復雜:影響煤炭開采量;
3、自然環境得不到保護:煤炭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煤炭的加工轉換必須考慮環境保護問題。

⑶ 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態勢

新能源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把發展新能源作為順應科技潮流、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加之,我國提出區域專業化、產業集聚化的方針,並大力規劃、發展新能源產業,相繼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新能源產業園區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新能源產業園區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隨之顯現出來。如新能源產業園區地區間分布不均衡;產業發展門類齊全、產業規模參差不齊;專門的新能源產業園區不足,綜合性的國家級或省級園區佔主導;圍繞新能源產業研發、製造及新型材料的發展相對成熟,新能源產業的應用相對較弱等。
新能源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十分迅速。據調查,「十一五」期間,我國新能源呈跳躍式發展, 我國新能源年利用量總計3億噸標准煤,占當年能源消費總量的9.6%。各種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規模明顯增長,體現了我國新能源加速發展的趨勢。
「十二五」時期,我國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還將顯著上升,新能源將發揮調整能源結構、減排溫室氣體、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將在做好生態保護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充分發揮水電在增加非化石能源供應的作用,按照集中與分散並重的原則,高度重視電網接入和電力市場消納,繼續推進網電規模化發展,提高網電在能源供應中的比重。按照集中開發與分布式利用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推動太陽能的多元化利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大型光伏電站, 重點支持與推廣與建築結合的分布式並網光伏發電系統的應用。提高太陽能發電的經濟性和統籌各類生物能資源,合理選擇利用方式,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源。
按照2015年非化石能源達到能源消費11.4%的目標以及培育和發展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部署, 我國在「十二五」期間將加快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產業。
《上海市戰略性新型產業「十二五」規劃》指出,目標到2015年,上海要成為我國新能源技術領先、應用率先、產業高端的主要基地,產值達到1200億元。
如果說「十一五」是新能源發展的起步階段, 那麼,新能源將在「十二五」走向大規模應用,並將更加重視分布式能源的發展。
成思危院士在會上以」新能源與綠色經濟「為題做主旨報告,他在報告中透露,目前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投資或將達5萬億人民幣。
2014年年報披露進入掃尾,119家新能源上市公司中已經有117家公布2014年年報,雖然相差兩家,但是2014年新能源行業中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水平,明顯好於2013年。2014年117家公司共實現465.3億元凈利潤,而2013年,這117家公司共實現凈利潤293.18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58.71%。

⑷ 山西省是我國能源資源大省,為進一步發展山西經濟,使資源大省轉變為經濟大省,調整產業結構勢在必行。下


小題1:C
小題2:D
小題3:B

⑸ 我國的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國生物質能來源產業經過十餘年源的發展已取得顯著成績,但也存在著生物質利用效率低,產業發展規模不大,生產成本過高,工業體系和產業鏈不完備,研究開發能力弱,技術創新不足等問題。需要制定並實施國家生物質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加大對生物質能源發展的政策扶持,加強生物質能源技術研發和產業體系建設,逐步開放市場,加強國際合作等,促進我國生物質能源更好更快發展。

⑹ 新能源有什麼發展趨勢

2018年新能源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 「531」新政利大於弊,未來光伏、風電成長空間巨大

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針分析

堅持高質量發展的總要求,進一步完善新能源發電項目競爭配置機制,進一步優化風電光伏發電的建設布局,推動風電和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平價上網,支持風電光伏分散式發展,持續強化可再生能源消納工作。是管理層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擬定的現行方針。

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穩步擴大,發電裝機達到7.06億千瓦

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穩步擴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在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5596萬千瓦,佔全部新增電力裝機的69%。而截至到2018年9月底,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06億千瓦,同比增長12%。這其中,包括水電裝機3.48億千瓦、風電裝機1.76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65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1691萬千瓦。

以風電、光伏為例,在風電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風電新增並網容量1261萬千瓦,同比增長30%,風電發電量26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從新增並網容量區域分布來看,新增比較多的省份主要是內蒙古(193萬千瓦)、江蘇(156萬千瓦)、山西(117萬千瓦)、青海(110萬千瓦)、河南(86萬千瓦)、湖北(79萬千瓦),合計佔到全國新增容量的59%。

在此基礎上,風電熱門市場海上風電也在快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海上風電新增並網容量102萬千瓦,主要集中在江蘇(92萬千瓦)和福建(9萬千瓦)兩省,累計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05萬千瓦,主要集中在江蘇(255萬千瓦)、上海(30.5萬千瓦)、福建(19萬千瓦)。

更為值得欣喜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達到1565小時,同比增加了178小時。其中,棄風電量為222億千瓦時,同比減少74億千瓦時。全國平均棄風率為7.7%,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7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曾經困擾行業的棄風限電情況,正在全面改善。

在光伏方面,我國光伏發電市場也總體穩健,截止到今年9月份,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16474萬千瓦(光伏電站11794萬千瓦,分布式光伏4680萬千瓦)。在此背後,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454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新增1740萬千瓦,同比減少37%,分布式光伏則新增1714萬千瓦,同比增長12%。

從新增裝機布局看,華東地區新增光伏裝機為858萬千瓦,佔全國的24.8%;華北地區新增光伏裝機為842萬千瓦,佔全國的24.4%;華中地區新增裝機為587萬千瓦,佔全國的17.0%。而與風電一樣,全國來看,光伏遭遇棄光的情況也得到了明顯緩解,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光伏發電平均利用小時數857小時,同比增加57個小時;棄光電量40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1.3億千瓦時,棄光率為2.9%,同比降低了2.7個百分點。

在業界看來,光伏裝機增長重心正在向我國東部,電力市場消納條件比較好的地區轉移。同時,分布式光伏的增長更快,意味著管理層支持風電光伏分散式發展的政策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531」新政長期積極影響大於短期陣痛

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光伏行業密集出台了《關於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關於下達
「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

特別是4月13日,國家能源局對《關於完善光伏發電建設規模管理的通知》及《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兩個文件徵求意見。彼時,業內普遍認為,這兩個文件是對光伏行業進行規范管理的長效機制,管理層對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項目的管理辦法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但緊隨其後,對於光伏行業影響似乎更為重大的一項政策,業界稱為「531」新政的《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頒布。

從「531」新政的內容來看,「暫停普通地面電站指標發放」、「分布式光伏規模受限」、「調低上網電價」等內容,看似是扼住了光伏行業命運的喉嚨。按照新政,地面電站、分布式電站和扶貧電站均由國家層面直接安排和管理。其中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僅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建設規模,進一步下調光伏標桿上網電價,降低補貼強度。

這一變化曾令業界嘩然,前瞻數據亦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454.4萬千瓦,同比下降19.7%。其中,雖然分布式成為「逆」勢攀升的典型代表,但光伏電站新增裝機卻同比減少了37.2%。

此外,「531」新政發布後,在資本市場上,以光伏產業上市公司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上市公司股價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光伏組件企業形勢尤為嚴峻,凈利潤率降至1%以下,部分企業甚至出現虧損。而大部分光伏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營收、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毛利率、現金流等財務指標上均出現了下滑。

不過,慌亂過後,越來越多的業界人士認為,「531」新政的頒布實為利大於弊。

雖然短期內光伏企業將面臨不小的挑戰,但在全球氣候變化、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共識,為了增強光伏發電的競爭力,盡早實現平價上網,「531」新政的頒布有助於提高行業門檻,進一步淘汰落後產能,產業結構也將不斷優化,具有積極意義。

如今,各界應該看到的是,在「531」新政的引導下,光伏產業正在加速淘汰落後產能,上下游越來越多的企業則更為積極地通過技術的革新,實現降本增效,主動迎合市場需求。

11月中旬,A股光伏板塊集體回暖,部分個股甚至呈現大幅上漲。在業界看來,這很大程度上,源於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的會議釋放了較為明確的光伏「十三五」裝機規劃上調信號。對於2018全年光伏發電量,業內人士預計可能接近40GW,比「531」剛出台時業內預計的「30GW以內」要好得多。不過,關於「十三五」全國光伏裝機規劃究竟上調至多少,目前仍是未知。而可期的光伏政策環境迎來邊際改善,有效扭轉此前「531」新政帶來的市場對光伏產業的悲觀預期。

目前,業內普遍預計2022年能夠實現平價,而現在正是平價上網的「最後一公里」。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相關報告,新政對於光伏企業的壓力將逐漸退去,光伏成本和價格仍將處於「快速下降通道」。接下來的光伏市場將呈現無補貼項目與補貼項目共存狀態,同時增強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心,待相關政策細化後,其有望重新激發下游應用端的投資熱情。隨之而來的還有行業信心,業界專家指出,2019年將有新一輪補貼指標,業界千呼萬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將正式實施。

風電競價預示平價上網已經來臨

今年,風電行業也迎來了《國家能源局關於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指導方案(試行)》兩項新政,《通知》要求,新增核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這意味著,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時代的告終,風電平價上網已經到來。

目前,我國風電行業實現快速規模化發展,但存在較為嚴重的棄風限電、非技術成本高等問題。業內專家表示,此次印發的《通知》及《指導方案》,意在解決這兩項不必要的成本,為實現風電平價上網掃清了障礙。

在風電新政發布後,有專家表示,風電建設管理辦法是地方政府自主確定年度建設規模,並通過行政審批確定具體建設項目,但在具體的指標分配上仍存在標准不統一、不透明、難以公平等問題。這會導致將風電資源配置給不具備技術能力和資金實力的企業;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消納條件不能得到有效落實,風電項目建成後不能及時並網。還有可能衍生變相向企業收費等問題,從而增加風電開發過程中的非技術成本。

《通知》提出,尚未配置到項目的年度新增集中式陸上風電和未確定投資主體的海上風電項目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並確定上網電價,各項目申報的上網電價不得高於國家規定的同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同時,《指導方案》也將解決棄風限電,消除非技術成本作為項目競爭的前提條件。《通知》及《指導方案》將解決棄風限電,消除非技術成本作為地方政府配置風電開發指標規則和依據,消除不必要的成本,有利於發現風電的真實成本,加速風電平價上網到來。

與「531」新政相似,風電新政從長遠來看能夠解決我行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但同樣,會對行業造成短期的陣痛,《指導方案》對競爭要素提出了要求。包括:對開發企業的能力,包括投資能力、業績、技術能力、企業誠信履約情況進行評價;對設備先進性,包括風電機組選型、風能利用系數、動態功率曲線保障、風電機組認證情況進行;對技術方案,包括充分利用資源條件、優化技術方案、利用小時測算、智能化控制運行維護、退役及拆除方案、經濟合理性等評價。

因此,風電企業要不斷提高技術研發能力,具備各環節的優勢資源整合能力,包括設備製造能力、EPC總包資質、工程建設優勢與項目運營等方面。具備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風電企業將會生存下來,經不住市場競爭考驗的企業或將被淘汰。

12月初,廣東省能源局印發《廣東省能源局關於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試行)》和《廣東省能源局關於廣東省陸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試行)》,以促進海上及陸上風電有序規范建設,加快風電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市場化發展。這也是全國首個風電競價細則。

12月1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於寧夏風電基地2018年度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評優結果的公示》。共有24家企業32個風電項目參與配置競爭,其中16個項目擬滿額配置,4個項目擬減額配置,平均承諾電價為0.4515元/千瓦時。

而這兩項地方政策的公布,都預示著未來電價仍有下降空間,風電平價上網正在加速到來。也為未來風電市場以及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新能源消納有待進一步改善

除上述光伏、風電兩項重要政策外,今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簡稱《計劃》),其中提到,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產業規模和技術裝備水平連續躍上新台階,為緩解能源資源約束和生態環境壓力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是,新能源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日益凸顯,特別是新能源消納問題突出,已嚴重製約電力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為解決風電等清潔能源消納問題,建立清潔能源消納的長效機制,《計劃》中制定了,優化電源布局,合理控制電源開發節奏;加快電力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調節功能;加強宏觀政策引導,形成有利於清潔能源消納的體制機制;深挖電源側調峰潛力,全面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完善電網基礎設施,充分發揮電網資源配置平台作用;促進源網荷儲互動,積極推進電力消費方式變革;落實責任主體,提高消納考核及監管水平等相關措施。

同時,《計劃》中已經對我國未來光伏和風電的利用率以及棄用率提出了目標。2019年,要確保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高於90%(力爭達到92%左右),棄風率低於10%(力爭控制在8%左右);光伏發電利用率高於95%,棄光率低於5%;全國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國核電基本實現安全保障性消納。

2020年,要確保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力爭達到95%左右),棄風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力爭控制在5%左右);光伏發電利用率高於95%,棄光率低於5%;全國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國核電實現安全保障性消納。

未來,對於光伏和風電行業的發展,有專家指出了以下幾點,抓緊制定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政策,分省確定電力消費中可再生能源最低比重指標;嚴格執行風電投資監測預警和光伏發電市場環境監測評價結果等監測辦法,在落實電力送出和消納前提下有序組織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平價等無補貼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率先在資源條件好、建設成本低、市場消納條件落實的地區,確定一批無須國家補貼的平價或者低價風電、光伏發電建設;按照《關於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進一步完善交易機制的通知》開展各種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擴大跨區消納,進一步加強可再生能源的送出和消納工作。

風電、光伏未來仍是能源轉型主力軍

根據有關目標,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中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比重指標要達到9%,但2017年,作為絕對主力的風電和光伏發電量只佔全部發電量的6.5%,距離目標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在此基礎上,相關規劃顯示,2016年至2020年,我國風電新增投產要達到7900萬千瓦以上,2020年達到2.1億千瓦,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左右;太陽能發電新增投產6800萬千瓦以上,2020年將達到1.1億千瓦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未來,國家限制煤電、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不會改變;水電資源總量存在制約,開發成本不斷攀升,未來增長空間有限;核電建設受到整體社會氛圍制約,發展存在不確定性;生物質、潮汐、地熱等發電形式由於資源、成本、技術限制等多方面原因,發展規模也不大;綜合各個因素,風電和光伏將是未來低碳發展和能源轉型的主力軍。

⑺ 企業集團在投資新能源產業方面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鑒於新能源發電是未來趨勢,因而大力扶持新能源發展,成為了我國能源產業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在政策引導下,新能源發展迅猛,裝機容量節節攀升,但市場消納能力不足,導致大量設備淪為擺設,制約著新能源產業進一步發展。

事實上,新能源的發展確實令人振奮。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行業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為77.42GW,新增裝機容量34.54GW,兩項指標均位列全球首位;同期,風電累計裝機達1.49億千瓦,同比增長13.2%。但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市場消納能力不足瓶頸顯現,致使棄光、棄風等問題愈演愈烈,嚴重阻礙了新能源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在解決新能源消納難題背景下,新能源技術裝備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只有當技術瓶頸突破後,才能更好地解決新能源波動和間歇特性危及電網安全的問題,減少棄風棄光棄水現象。

此外,綠色發展是未來主要方向和重點工程,構建綠色製造體系是必然之舉,新能源技術裝備有望占據主流。能源結構調整,也給新能源技術裝備發展帶來市場紅利,利於行業進一步升級發展。

總的來說,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未來會在生產端、消費端填補傳統能源供應缺口,電網、新能源技術裝備等都將配合新能源發展。因此,新能源產業維持中高速增長,將帶動新能源技術裝備壯大變強,前景向好。

⑻ 能源產業發展問題

新能源是核能、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總稱,因其開發使用過程無污染排放,也被稱為清潔能源。當前,美國、日本及歐盟各國均把發展新能源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經濟危機的重要舉措。我國能源供給以煤為主,目前新能源加上水能占能源消費的比重不到8%,能源開發使用過程對環境的污染十分突出。我國新能源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工程技術可行,具備大規模集約化發展的條件。加快發展新能源,不僅能夠優化能源結構,增強能源可持續發展能力,減少污染排放,緩解環保壓力,還能夠吸納大量勞動力就業,既是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內需的重要切入點,也是促進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建議針對當前新能源發展存在的問題,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促進新能源加快發展,盡快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加快發展核電。我國目前核電裝機容量只有910萬千瓦,不到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的2%,遠低於世界17%的平均水平。核電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可以大規模產業化發展的清潔能源,應當採取有效措施,解決技術路線、投資體制、燃料保障等問題,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礎上,切實加快發展步伐。一是加快推進AP1000三代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再創新工作。AP1000是能夠充分保障安全性的未來核電主力機型,建議在加快推進示範引進項目的同時,集中核電科研力量和設備製造能力,加快消化吸收再創新工作,盡快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機型,為核電規模化發展創造條件。二是允許在沿海有條件的地方繼續開工建設一批二代加壓水堆技術機組,以確保在CAP1400機型未定型時期,核電能夠適度快速發展。三是加快核電體制改革。放開核電建設業主領域,讓具備條件的電力企業成為核電發展的業主,形成「專業化、多業化」核電發展模式,依託國核技、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發展核電設計工程公司,培育核電設備製造商。四是增強鈾資源保障能力。加大鈾資源國內勘探開采力度,給予有資質的核電企業核燃料自主采購權,鼓勵企業參與海外鈾礦投資和開采活動。加快推進鈾濃縮等重大核工業項目建設,增強核燃料後處理和再利用能力。五是加強綜合協調。國務院應加強核電裝備國產化、核電建設、核電生產運營和核電體制改革等方面工作的統一領導。

二、大規模發展風電。我國風電資源非常豐富,資源量估計在10億千瓦左右。近年來,在國家有關政策鼓勵下,全國各地發展風電的積極性很高,風電發展勢頭很猛。截止2008年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221萬千瓦,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風電大國。當前,風電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接入電網困難、上網優惠電價難落實、電網接入標准不統一等。建議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風電發展存在的問題,促進風電健康發展。一是研究解決電網接納風電的有關問題。建議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就電網容納風電比例、調峰及調頻等問題進行研究,解決大規模風電並網對電網網架、電源結構、工程技術、調度管理等方面的工程問題,出台風電進入大電網的技術標准和容量配額標准。二是完善鼓勵風電發展的政策。合理考慮電網配套建設風電接入網的投資需求,提高政府對電網企業風電接網費用補貼標准。建立綠色風電交易機制,完善風電價格形成機制,鼓勵國內外組織、單位、個人認購。制定並嚴格執行風電全面中央所得稅和增值稅先征後返政策。三是加快風力發電機、葉片關鍵零部件的科技攻關力度,增強風電設備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降低風電開發成本。

三、大力開發太陽能。我國2/3國土面積年日照時數在2000小時以上,屬於太陽能利用條件較好的地區,理論上每年可以獲得17000億噸標准煤的太陽能,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我國太陽能市場十分廣闊,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和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已經成熟,具備大規模推廣的條件,建議加快產業化發展步伐。

在太陽能熱利用方面。目前我國已成為太陽能熱水器第一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截止2008年底,我國太陽能熱水器推廣面積約1億多平方米,佔世界總量的76%,覆蓋數千萬家庭,惠及1億多人。當前,應當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將太陽能熱利用作為啟動內需的重要內容來抓,繼續推動太陽能熱水器下鄉。對熱能消耗大、佔地面積大的政府建築和商業建築,要逐步推廣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鼓勵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價格,促進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在太陽能光伏發電方面。我國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日益成熟,成本急速下降,具備了大規模產業化發展條件。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最大的問題,是市場應用嚴重滯後,光伏發電應用市場和光伏發電產業規模很不相稱。2008年我國光伏產品產量達到250萬千瓦,佔全球總產量的35%,成為全球光伏產品第一製造大國,但95%以上產品出口國外,我國光伏發電規模僅佔光伏產品產量的2%。制約光伏發電產業化發展的因素,主要是對光伏發電重視不夠,未被提升到戰略高度,中長期規劃目標定得太低,激勵政策沒有達到風電的支持力度。當前,應當採取更加優惠的政策,促進光伏發電產業上規模、上檔次,切實加快發展步伐。一是明確加快發展目標。建議按照「能發展多快就發展多快」的思路,將光伏發電規劃目標調整為,2009—2012新增35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5000萬千瓦。二是實施重點實驗示範項目。盡快啟動無電地區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解決我國1000萬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啟動大規模光伏發電(10萬千瓦級以上)試驗示範項目建設,啟動城市大規模光伏分布式發電(1萬千瓦級以上)實驗示範項目建設,力爭2010年建設投產。啟動城市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示範項目。啟動採用光伏發電作為應急電源的試驗示範項目。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實行發電企業、輸供電企業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最低限額制度,採取特許權項目等方式培育光伏發電市場。加大財政預算內資金和國債資金對光伏發電項目的投入,加大對光伏發電項目稅收優惠力度,降低光伏發電項目資本金比例,優先保證光伏發電項目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優惠政策。四是確保光伏電力接入電網。電網企業應盡快制定光伏電上網的機制、標准和配套措施,為光伏電力順利上網創造條件。要按照發展規劃中光伏電力項目的布局,提前安排電力輸送通道的建設,開展規模化電力儲能研究,保障光伏電力上網和銷售補貼政策落實到位。五是支持企業自主開發,解決大規模多晶硅太陽能發電等技術難題。

四、加快發展沼氣利用項目。在廣大農村地區利用畜禽糞便發展沼氣,既能有效解決農村生活能源問題,又能獲得農業生產所需的有機肥料,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具有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同時,利用城市垃圾,也可以大規模開發利用沼氣。目前。能夠規模化發展的沼氣技術是戶用沼氣技術和大規模沼氣發電技術。

在戶用沼氣方面。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大力支持下,農村戶用沼氣得到很快發展。截至2007年底,農村戶用沼氣發展到2650萬戶,年產沼氣102億立方米,相當於替代1600萬噸標准煤,為農戶帶來直接實惠130億元。目前,國家還在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戶用沼氣加快發展。但是,戶用沼氣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主要是戶用沼氣項目後期服務不到位,「管建不管用」,沼渣出渣難,導致許多沼氣產氣率低、使用周期短,大大影響了戶用沼氣使用效果。此外,部分農村地區家庭不再畜牧養殖,減少了沼氣原料來源,制約了沼氣發展。建議在進一步加快戶用沼氣建設的同時,切實加強沼氣後期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廣先進實用的戶用沼氣出渣技術,盡快改變出渣難等問題,提高沼氣使用效率。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手動沼渣沼液出料泵」,解決了負壓抽料易堵塞的世界難題,去年以來在黑龍江省推廣使用,取得了較好效果,有效解決了沼氣出渣難等問題,建議盡快在全國推廣使用。

在大規模沼氣發電方面。大規模沼氣發電技術是在歐美國家廣泛使用的成熟技術。我國近年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開發了北京德青源、山東民和牧業等沼氣發電項目,目前均已成功入網發電,取得了很好的試驗示範效果。隨著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和大規模畜牧養殖發展,大規模沼氣發電項目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據了解,當前制約大規模沼氣發電項目的主要障礙是電網接入困難問題,如北京德青源項目因為電網接入困難延遲了一年才並網發電。同時,國家對大規模沼氣發電的支持力度比較弱,沒有形成政策合力,沼氣發電設備主要依賴進口,也嚴重製約大規模沼氣發電的產業化發展。為此,建議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促進大規模沼氣發電產業加快發展。一是解決好沼氣發電的上網問題。明確沼氣項目接入電網的設施投資由電網企業承擔,國家用可再生能源基金對電網企業建設接入網設施給予補助。二是提高上網電價補貼。考慮到沼氣發電項目雙向清潔功能和運行成本較高的實際情況,建議將沼氣發電電價補貼由目前的0.25元/千瓦時提高至0.5元/千瓦時。制定並嚴格執行沼氣發電全免中央所得稅和增值稅先征後返政策。三是鼓勵沼氣的高效利用。開展沼氣提純用於車用燃氣的試點,啟動一批沼氣發電上網和高效利用的大型示範工程。四是加強沼氣發電科研能力建設。建立國家沼氣工程技術中心和產業化基地,加快關鍵裝備研發,加快沼氣裝備國產化步伐,重點扶持自主創新能力強、有國際競爭力的沼氣工程設計、建設和運營企業,促進沼氣工程建設綜合實力提升,加快沼氣發電產業化發展。

五、利用荒山荒地大規模種植油料能源林,大力發展生物柴油。這是目前可規模化實施的石油替代戰略。據調查,我國荒山荒地資源有30億畝以上,利用荒山荒地種植木本油料植物發展生物柴油,工程技術可行、市場需求廣闊、經濟效益可觀、生態功能顯著,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吸納就業能力強等特點。據調查測算,種植1億畝油料能源林和建設配套的煉油裝置,3—5年建設期內共需投資800億元,能帶動1250萬農民就業,成林後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12億噸,同時每年只需投入400億運營費,可以獲得1000萬噸清潔柴油,成為不枯竭的綠色油田,單位生產成本僅為4500元/噸,即使按照目前的柴油批發價6000元/噸計算,也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對廣大農村地區來說,更是一個典型的以工代賑擴大就業、脫貧致富的項目,值得大力推進。

建議按照政府投資和吸引社會投資相結合的思路,大力推進油料能源林建設和生物柴油產業化發展,爭取在未來五年內建成2億畝油料能源林,形成2000萬噸生物柴油生產能力。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建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牽頭,國家能源局、國家林業局等部門具體負責,制定利用荒山荒地大規模種植油料能源林、促進生物柴油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二是增加政府投入。建議國家財政單列專項資金,從2009年開始5年內投資建設1億畝油料能源林示範工程,並配套建設1000萬噸生物柴油煉油儲油裝置,項目建成後納入國家石油儲備資金管理,實行滾動發展。三是鼓勵各方參與。鼓勵中石油等中央企業參與油料能源林建設,形成大批以油料能源林種植、生物柴油生產為主的縣,探索建立產業化經營、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生產、產加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四是強化技術創新。建立油料植物良種培育國家實驗室,加快油料植物種子繁育、栽培領域重大問題科技攻關,培育出適應性強、產量高、出油多的優良樹種。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對生物柴油原料生產、加工、銷售和使用的各個環節均予以政策優惠。對生產、使用生物柴油實行中央級財政所得稅減免、增值稅先征後退等稅收優惠政策。建立國家生物柴油收儲體系,實行生物柴油原料保護價收購政策機制,保障林農基本權益。

與省能源產業發展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