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中國工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

中國工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5 09:01:39

Ⅰ 中國新興產業發展趨勢如何

我個人很看好光熱發電。

Ⅱ 中國的新興產業有哪些你認為其中能適應中國發展的是哪些產業

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產業、新醫葯、生物育種、節能環保、電動汽車——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我國在本輪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繼四萬億投資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之後的新一輪刺激經濟的方案。

一如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在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在「產業立國」的新歷史階段,中國的工業化之路也面臨新的選擇,且從已有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來看,從一個經濟大國到一個經濟強國,中國必須要給出新的產業方向定位,並做出切實有效的落實和實施。

這是一個歷史性抉擇,我國不能再與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中國作出如此戰略性選擇,具有國內發展轉型和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雙重背景。 在國務院的決策背景表述中稱,當今世界,一些主要國家為應對這場危機,都把爭奪經濟、科技制高點作為戰略重點,把科技創新投資作為最重要的戰略投資。這預示著全球科技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新密集時代,重大發現和發明將改變人類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新興產業將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Ⅲ 目前我國新興產業的市場前景如何

我國新興產業的市場前景基本都逃不過缺少總體規劃、一哄而上,盲目重復建設,產能過剩,資源嚴重浪費的命運
而真正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卻少之又少,市場短視行為嚴重
真可謂市場前景悲喜參半
嘿嘿

Ⅳ 概括近代中國新興產業發展的結構性特點

你好,概括近代中國新業產業發展的結構性特點是產業結構已基本上改變了一個時期以來嚴重失調的狀況,並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務,進入產業結構升級和高級化的階段。

Ⅳ 六十年中國工業發展

從洋貨遍地,到世界工廠;從一窮二白,到工業大國,中國以60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近300年工業化的歷程。驚人的跨越,見證著艱難而輝煌的歷程,也預示著充滿希望的前景。

60年演繹一個驚人的變遷:人口最多的農業大國已成長為世界矚目的工業大國

打開塵封的記憶,那是一段令人汗顏的歷史:當新中國誕生之時,民族工業景象慘淡。洋火、洋灰等這些從舊時代遺留下來的名稱,可以說明一個國家的工業基本處於空白狀態。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1949年前的100年間,中國工業發展積累下來的固定資產只有可憐的100億元。

從三年恢復,到「一五」計劃,中國工業在艱難中起步。而在此後的風雨征程中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工業始終站在前列,充當著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工業總量規模迅速擴大,工業裝備技術水平迅速提高,國有工業面貌一新,鄉鎮工業異軍突起……

站在新中國成立60年這個新的節點上回望歷史,一個最根本的事實是,中國經濟發展,有賴於工業持續高速增長以及工業化進程的迅速推進。就像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所說:「工業一直是我國改革開放前沿領域,也是國際競爭力提升最快的產業。」

驚人的跨越,鍛造共和國經濟的脊樑:目前中國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種。一個曾經連鐵鍋都要砸掉煉鋼的國度,如今正在為無法消化過剩的生產能力而煩惱;一個曾經的「貧油國」,崛起了一座座石油新城;一個曾把轎車當作奢侈品的國家,如今正在為擴大消費而鼓勵汽車下鄉。

數據的對比,讓我們自豪:1949年我國鋼產量只有15.8萬噸,不到世界產量的千分之一,如今粗鋼產量突破5億噸,佔全球產量的近40%。1949年我國原油產量只有l2萬噸,2008年接近1.9億噸,是1949年的1500多倍。1959年我國汽車產量只有1.6萬輛,而2008年逼近千萬輛大關。

「中國輕工產品目前出口到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已成為許多輕工商品的國際製造中心和采購中心,成為重要國際貿易集散地和供應地。」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步正發說,目前我國自行車、縫紉機、電池、啤酒等100多種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家電、皮革、傢具、羽絨製品、陶瓷、自行車等產品占國際市場份額的50%以上。

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大國,正在向工業強國邁進。

60年磨礪創新利器:一個曾經技術落後的國家在堅忍不拔學習、引進與創造中超越自我、追趕潮流

危機,突破的前夜??一個新的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圍內孕育。正在突破重圍的中國工業,積蓄著新一輪起飛的力量。

新能源汽車,這個新興的概念已經在中國工業結出果實。去年12月,比亞迪推出了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新能源汽車??比亞迪FDM雙模電動車。面對金融危機帶給全球汽車業的變革和沖擊,比亞迪這樣的中國企業選擇「彎道超車」,試圖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先機。

事實上,中國工業從起步開始就蘊涵著自我創造的精神,盡管這條道路充滿艱辛、荊棘遍布。人們不會忘記,1956年,國產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線,被人們親切地描述為「用錘頭砸出來的」。

無數的「第一」,書寫著中國工業艱難創造的傳奇:1952年,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研製成功;1955年,中國第一輛拖拉機製造成功;1958年,中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研製成功;1961年,中國第一台1.2萬噸水壓機研製成功;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而當國門打開之後,引進、消化、吸收的技術不計其數。生物、航天、信息、環保等新興技術的突破,鋼鐵、紡織、煤炭等傳統領域技術改造,正在極大地改變著中國工業。

傳統產業已不再是舊日的面貌。2009年8月的一天,記者在山東兗礦集團興隆庄煤礦10301工作面看到,綜采隊長孫健全正在發布指令:「機尾全部聯動,採煤機送水,轉載機准備啟動……」他對記者說:「一個小時能產2000多噸啊!這些設備都是我們自己研發、設計、製造的,我們現在是遙控操作的『白領採煤工』呢!不光把技術賣給外國大公司,還到國外去幫助開礦。」

新興產業在不斷搶佔領先位置。一流公司做標准,二流公司做服務,三流公司做產品。中國開始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在2000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上,中國自主研發的TD成為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准之一,也是我國通信業百年史上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標准。2009年1月中國移動獲得TD牌照,目前已覆蓋全國38個城市。

而此時,在南方的無錫市,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感測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的科技人員們,正在對繼互聯網、移動通信之後全新技術領域感測網進行攻關。他們要把感測系統和3G中的TD技術結合起來,開辟出「感知中國」的新天地。

我們並不諱言創新能力還有很大差距,但決不停止追趕與超越的步伐。這代表著中國工業前進的方向和未來的希望。

在競爭中抓住難得的機遇,讓信息化為工業化插上騰飛的翅膀

2008年6月29日10時,在原信息產業部所在地北京西長安街和萬壽路兩個辦公地點,歷經10年的信息產業部牌匾被撤下,並更換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這一靜悄悄的更改標志著中國工業內涵的巨大變化。

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正是中國工業由大變強的新出路。

事實上,中國的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從世紀之初就已經起步。「推進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不斷提高我國信息化水平,我們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說。

時針撥回到60年前,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通信基礎十分薄弱。「我剛上班的時候,連電話都沒見過,想都想不到這輩子能開視頻會議,你和我隔這么遠能互相看見談話,變化太大啦!」接受記者視頻采訪的銀川市電信局退休老職工閆茂菊大媽說。

60年來,信息通信網路歷經從電報網到電話網,從模擬網到數字網,從國內網到國際網,從語音網到信息網的一次次跨越。目前,中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國家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架構。

與此同時,信息技術正在越來越多進入到工業生產領域。南通振華重型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港口機械、海上裝備製造企業。走進廠區,新生產出的大型吊機一字排開。新研發的軌道吊格外搶眼,由於融入了信息技術,吊機實現無人駕駛。企業負責人說,這是一個新的嘗試,也將得到市場相關新聞:年中經濟形勢述評:搶占未來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年中經濟形勢述評之四: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Ⅵ 請大家談談未來中國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

任何產業發展的結果都由其內在的規律和外部的大環境所促成,新興產業更不例外,而「新」將使這些產業呈現出這樣2個特點,其一是初期的繁榮,其二是未來的不確定,正所謂大浪淘沙。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興產業中會有不少的成員逐漸地或銷聲匿跡,或改頭換面,或脫穎而出,成為未來的支柱產業。

Ⅶ 國家的八大新興產業是什麼時候出來的,還是一直就有

有七大戰略發展而來,有一個過程:
國家重點扶持的八大新興產業
八大新興產業,指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確定的8個領域(23個重點方向),「新八領域」為「節能環保、新能源、電動汽車、智能電網、新醫葯、新材料、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標志著新興戰略產業框架已成定局。
內容
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頒發後,就會陸續出台各個領域的具體發展規劃,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這一宏大規劃,被業內人士看作繼「4萬億」後中國政府啟動的最大規模的產業計劃。而這一計劃,已瞄準發展結構的根本轉變。 在八大領域中,每一個大的領域中又確定了具體的分項。
在「節能環保」中,將重點突破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循環利用;
「新興信息產業」將聚焦下一代通信網路、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高端軟體;
「生物產業」將主要面向生物醫葯、生物農業、生物製造;
「新能源」中,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將領銜;
此前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主要發展方向確定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
「高端裝備製造業」領域,提出了重點發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和高端智能裝備;
「新材料」中分列了特種功能和高性能復合材料兩項。
意義
八大新興產業的 「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被認為是振興經濟的又一重大舉措,因為幾大部委的領銜介入,此後的政府大規模投資也被市場普遍期待,所以這也被認為是繼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之後又一個大型產業投資計劃。與「4萬億」計劃有本質不同的是,此次投資計劃指向的是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根本變革。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說,「之前的『4萬億投資規劃』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都是在擴大內需,加強基礎建設的角度,結合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而現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則是轉向至新興產業項目。」 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的制定,從時間上來講,也與明年開始實施的「十二五規劃」相銜接。國家發改委也已確定,在「十二五」規劃編制中,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編製作為重點。
在圈定八大產業的同時,會議還確定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主要任務和扶持政策。並特別指出要多層次、多渠道、多方式推進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不但要引導外資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還要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境外投資。
對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國家定調為不但要「引進來」還要「走出去」。對此,趙剛表示,這主要基於兩方面的考慮,「引進來」是鼓勵國外企業來華投資,希望引導其將研發中心向中國轉移,在合作中把握主導權,在掌握核心技術的情況下吸引外資;「走出去」則是希望國內企業在國外建立工廠和研發中心,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打造自主品牌,擴大市場。
此外,在扶持政策方面,會議要求要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制定完善促進產業發展的稅收支持政策;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
中銀國際研究所發布報告認為,綜合考察各戰略性新興行業自身發展規律和未來產業政策的可能走向,節能環保可能是受產業規劃的政策推動最強行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三網融合也將獲得較大的推動。新材料、生物產業、高端製造業產業雖然也將受到顯著的影響,但相對於其他行業,這些行業的發展可能更多取決於行業自身的發展規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部長馮飛預計,未來十年將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十年,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可望達到20%以上。
衍變
2009年底,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確定工作剛剛啟動,當時初步確定的領域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葯、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七大產業。與現在的七個方向相比,「高端裝備製造業」替換了「新醫葯」,將「生物育種」擴展為「生物產業」;以」新能源汽車」包含了原來的「電動汽車」,在其中擴展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一項。從2010年初開始,一份名為《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的文件就開始在多個部委及各地方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廣泛徵求意見。
2010年4月初,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思路研究部際協調小組成員部委開始了全國調研,該小組由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等20個部門組成,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發改委高新司。 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文件起草組也相應成立,負責研究起草《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在徵求意見過程中,先是從原本的7個領域擴展到了9個領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兩大領域。上述方向的不斷變化,折射出的是各個相關領域對於被列入產業規劃的迫切心態。 在徵求意見過程中,海洋產業曾一度被看好,在「九大領域」版本中,海洋工程作為單獨一項,而海洋醫葯等項,則是被分配到其他各大項中(比如海洋醫葯被列入「新醫葯」大項中)。而現在「海洋產業」沒有被單獨列示,「海洋工程」一項也被取消劃入其他領域。
科技部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趙剛研究員認為,規劃出台後實施過程中需要直面幾個核心的問題,第一個就是資金從哪來,政府投入的是引導資金,不可能包辦全程;第二就是技術從哪來,如果技術還是依賴國外,改變不了給別人打工,處於產業鏈低端的局面;第三就是誰來做這個事情,是政府來做還是企業來做;第四,市場角度誰來拉動產業應用。 「在以往的產業實施過程中,恰恰就是這幾個核心的問題都沒有受到充分的關注。」趙剛說。
地方心思 。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出台之後,在推行過程中能否與地方發展的實際相結合,能否成為地方發展真正的內生動力,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實施層面的最大拷問。「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與此前的十大產業振興計劃相比,在推進過程中還是應該有明顯的不同。」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規劃辦中長期科技規劃戰略研究專家胡樹華說。他認為,「十大振興規劃」是為應對金融危機的特殊需要的產物,此後國家可以逐漸放手,讓市場機制去調配資源,而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同,國家應該有清醒的規劃,更要有相適應的實施條例和細則來推進,在組織領導上至少應該成立國務院領導小組。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此間進行的調研過程中曾表示,為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發改委將推動建立健全新興產業發展的投融資體系,完善市場的准入標准,銀行信貸也應向其傾斜,鼓勵中小企業發集合債。

Ⅷ 目前我國的新興產業主要涉及哪些方面主要有那些

一、對目前產業特徵還沒有全面的定義。最早從中央政策上提是去年9月21、22日連續兩天第三次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座談會,在這個會上把這個詞明確地提出來了,聽取了經濟、科技方面一些專家的意見。這個會上,總理提了九大產業,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葯、生物育種、航空、海洋等,最近半年又一些調整,最近發改委的表述又重新確定了七大產業,進行了歸並和集中:節能環保、新型信息產業,生物產業(生物醫葯和生物育種),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車(專門把新能源汽車獨立出來作為一個產業種類),高端裝備製造業(在第一次的版本里沒有的)。這是新的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表述,比較權威的,完整的界定,我們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果從特徵上來講,有這么幾個特點應該把握。1、戰略性,它不是一般的產業,應該有利於我們國家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有利於促進我們發展方式轉變,發展方式轉變一是需求結構的轉變,外貿怎麼從依賴外向型,依賴外需轉向擴大內需。三個產業調整,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調整,涉及到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多依賴科技進步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拉動。它有利於推動我們國家經濟結構下一步調整,有利於我們發展方式的轉變,對下一步國家經濟發展和結構具有戰略意義、全局意義。2、新,鋼鐵、紡織、建材、輕工都沒有,汽車也只是新能源汽車,動力上是強調新能源的,主要產業是新型的,雖然是輕型的,但也需要物質基礎,不是天上憑空掉下來的,沒有基礎,進一步發展也是不可能的,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同時技術提升的空間很廣闊,而且又處於突破的邊緣。新能源方面,我們可能處於一個突破的邊緣,當然,我們現在只強調可能性,未來怎麼走,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對新能源、新技術不是非常有把握,雖然進行了大量的投入,但能否實現呢?政府、企業要進行一定的投入,因為它已經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但又處於可以突破的邊緣,我們在技術上再努一把力,市場規模再擴大了,政府再扶持一下,資金再支持一下,突破成本的瓶頸可能會迎來新的發展空間,有可能會推動新的產業革命的發生。當然,這是我們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所寄予的厚望,能帶來一些變革,新的突破,能帶來一些革命性因素是最好的。3、產業性。這些點,這些項目,這些產業不僅有利於我們生產方式的轉變,也有利於我們生活方式的轉變,新能源就是這樣的,不僅是個生產方式,而且是個生活方式。

Ⅸ 七大新興產業的意義

七大新興產業的 「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被認為是振興經濟的又一重大舉措,因為幾大部委的領銜介入,此後的政府大規模投資也被市場普遍期待,所以這也被認為是繼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之後又一個大型產業投資計劃。與「4萬億」計劃有本質不同的是,此次投資計劃指向的是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根本變革。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說,「之前的『4萬億投資規劃』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都是在擴大內需,加強基礎建設的角度,結合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而現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則是轉向至新興產業項目。」 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的制定,從時間上來講,也與明年開始實施的「十二五規劃」相銜接。國家發改委也已確定,在「十二五」規劃編制中,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編製作為重點。
在圈定七大產業的同時,會議還確定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主要任務和扶持政策。並特別指出要多層次、多渠道、多方式推進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不但要引導外資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還要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境外投資。
對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國家定調為不但要「引進來」還要「走出去」。對此,趙剛表示,這主要基於兩方面的考慮,「引進來」是鼓勵國外企業來華投資,希望引導其將研發中心向中國轉移,在合作中把握主導權,在掌握核心技術的情況下吸引外資;「走出去」則是希望國內企業在國外建立工廠和研發中心,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打造自主品牌,擴大市場。
此外,在扶持政策方面,會議要求要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制定完善促進產業發展的稅收支持政策;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
中銀國際研究所發布報告認為,綜合考察各戰略性新興行業自身發展規律和未來產業政策的可能走向,節能環保可能是受產業規劃的政策推動最強行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三網融合也將獲得較大的推動。新材料、生物產業、高端製造業產業雖然也將受到顯著的影響,但相對於其他行業,這些行業的發展可能更多取決於行業自身的發展規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部長馮飛預計,未來十年將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十年,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可望達到20%以上.

Ⅹ 中國的十大產業有哪些21世紀的新興產業大概有哪些

2010年以來,經濟轉型背景下的戰略新興產業成為資金炒作的熱點,是21世紀最吃香的傳統行業。它們是: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個產業。
新興產業是指隨著新的科研成果和新興技術的發明,應用而出現的新的部門和行業。現在世界上講的新興產業,主要是指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間等新技術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系列新興產業部門。新興產業的出現,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相應的要求。 本世紀40、50年代以來,新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特別是電子,信息技術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標志著人類社會進入了技術革命的新階段。

新興產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就是新技術產業化形成的產業。新技術一開始,屬於一種知識形態,在發展過程中其成果逐步產業化,最後形成一種產業。比如說生物工程技術在五六十年代或者說在更早的時候,它只是一項技術,那麼現在成為生物工程產業,讓這些成果服務於社會。在美國,生物工程產業被譽為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新興產業。同樣,IT產業,由於數字技術的發展,也被認為是一個新的朝陽行業。
第二,就是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形成新產業。比如說,幾百年前,當時用蒸汽機技術改造手工紡機,形成紡織行業,使得整個紡織行業產生了飛速發展。紡織行業相對來講,在當時就是新興產業。現在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比如改造鋼鐵行業,就成了新材料產業,生產復合材料以及抗酸、抗鹼、耐磨、柔韌性好的新興材料。同樣,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的商業,變成現在的物流產業。這些產業改造的核心,使經濟效益比傳統產業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是對我們原來認為是社會公益事業的行業進行產業化運作。在這個方面,我們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在國外,傳媒業是一個重要的行業,是近二十年來產生百萬富翁最多的一個行業。而我們把傳媒當作事業來看待,是貼錢的。如我們的電影產業,我們有幾十家電影廠,我們在不斷地貼錢、不斷地撥款。而美國,就一個好萊塢,通過幾個大的傳媒公司來做,每年是賺幾十億上百億美元的利潤。教育產業,我們一直也是不斷撥款的,正是由於事業化的運作使得本來非常有潛力的產業沒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們沒有把教育產業,特別是高等教育———非義務教育這一塊當作產業來運作。因而我們非但不能使教育產業作為國家創造財富的一個來源,反而使其成為一個需要不斷撥款、不斷消耗寶貴財富的單位。這種運作方式實際上是在消耗社會的財富,而不能創造社會財富,使學校出現很多問題,腦體倒掛,使許多人上不了大學,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社會主義經濟的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說,當前發展新興產業是有重要意義的。
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產業、新醫葯、生物育種、節能環保、電動汽車——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我國在本輪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繼四萬億投資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之後的新一輪刺激經濟的方案。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新能源

新能源發展將突出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電、核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以及地熱利用、煤的潔凈利用等。《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正在制定中。

新材料

新材料對中國成為世界製造強國至關重要。目前,「中國製造」總體水平處在國際產業鏈低端。所以,中國提出下一步要加快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技術和材料等領域的科技攻關。

信息產業

全球互聯網正在向下一代升級,感測網和物聯網方興未艾。其中,美國提出的「智慧地球」,簡單說來就是物聯網與互聯網的結合。我國已啟動感測網方面的研究。信息網路產業將是推動產業升級、邁向信息社會的「發動機」。

新醫葯

把生命科學前沿、高新技術手段與傳統醫學優勢結合起來,研發適應多發性疾病和新發傳染病防治要求的創新葯物,突破應用面廣、需求量大的基本醫療器械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以創新葯物研發和先進醫療設備製造為龍頭的醫葯研發產業鏈。

生物育種

21世紀是生命科學大發展的世紀,生物科技發展將顯著提高農業和人口健康水平。中國要自己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根本要靠科技。但轉基因技術在糧食和食品領域的推廣一直受到輿論抵制。

節能環保

目前全球的節能環保技術主要掌握在日美等發達國家手中,如何實現向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轉讓,已經成為全球氣候談判博弈的焦點和新的國家間貿易談判的焦點。

電動汽車

經過近10年的自主研發和示範運行,我國在電動汽車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大大縮小。當前緊迫的任務是,通過技術經濟、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三個方面的充分論證,盡快確定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技術路線和市場推進措施,推動新能源汽車工業的跨越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國工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