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實施後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
東莞、長江三角洲、天津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模式三地發展模式特點在我國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灣地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形成有很強的外資直接投資推動、政府間接培育、中央政策鼓勵大量引進外資,地方政府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利用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外資的特點。但不同區域由於地方發展歷史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發展軌跡,呈現出較有代表性的三種模式。東莞衛星平台式集群模式。其特點:發展基礎來自對國際產業轉移的承接,「台灣接單(含研發和運籌),東莞生產,香港出口。最大的特點是,在更大范圍、更大規模上,更低成本地嫁接了台灣IT產業發展的模式,即透過企業間十分發達的網路化聯系實現靈活的生產協作,大中小企業合作,上下游聯動,形成了典型的衛星平台式集群結構。長江三角洲大、中企業聚集模式。起步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成型於21世紀初,起步晚,但起點高,並以大中企業的聚集為主。發展機制可歸結為台灣產業界與電子信息業世界著名跨國公司戰略布局互動的結果。產業群的發展趨勢是,大型跨國公司逐漸成為集群的核心。特點是價值鏈分工以若干個大企業為核心,新企業的衍生多為基於這些大企業的縱向衍生,同時也伴有少量橫向衍生的模式。集群中輔助性企業都以這些大企業為核心進行衍生,在企業之間以市場交易的方式配置資源,在核心大企業之外存在大量輔助性企業,它們大多與某一大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成為其外圍。天津:單核狀集群模式。天津信息產業集群形成的直接動力是來自美、日、韓的跨國公司,產業群成長的根本動力是建立在供給與需求機制上的跨國公司與當地國有企業之間產業鏈的融合。產業群的形成使得天津信息產業的發展速度明顯快於其他產業,並成為天津市的主導產業。天津的電子信息產業群呈現出明顯的單核狀結構特徵。產業群的單核企業為大型跨國公司。其中摩托羅拉、IG、三星、羅姆電子等跨國公司成為支撐產業發展的主導企業。
2. 電子信息產業的介紹
電子信息產業是來信息技術產自業的權威管理部門--信息產業部在統計和分析時通常採用的詞,電子信息產業具體細分為投資類產品、消費類產品和元器件產品三個大類。出於部門隸屬淵源的原因,電子信息產業有時人們分析時也用電子工業一詞代替。到2009年2月為止,電子信息產業成為中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2015年9月1日,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發布2015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名單。據統計,本屆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實現利潤總額1416億元,比上屆增長18.6%;總資產合計達到2.7萬億元,比上屆增長13.7%。呈現企業規模、效益穩步增長態勢。另一大亮點是,電子百強企業積極推行國際化戰略,面向全球市場配置資源,跨國經營層次水平不斷提升,產業話語權顯著增強。據統計,本屆電子百強企業共完成出口交貨值5195億元,比上屆增長13.6%,占行業總量比重達到10%。
3. 為什麼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國的重點產業
①要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突破關鍵技術,提高電子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②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要擴大內需,開發農村市場,同時引導企業開拓新興國家市場,拓展電子信息產品應用和產業發展空間;③要加大投入,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電子信息產業;④要加強宏觀調控,對電子信息產業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繼續保持電子信息產品出口退稅力度,進一步發揮出口信貸和信用保險的支持作用:⑤要促進企業加強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削減成本;⑥要引導企業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⑦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加快推進電子信息產業改造傳統產業步伐,推動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4.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哪些問題和不足
前瞻網摘要:受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影響,轉型升級逐漸成為當前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的主題。對於企業而言,產業鏈延伸與整合將是應對當前形勢,實現成功轉型升級的一大方
我國是電子信息產品製造第一大國,但是行業規模與實力並不成正比。從國際產業價值鏈分工來看,我國仍處於全球價值鏈中的中低端,且以生產組裝為主。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長期存在缺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弱、發展受制於人等問題。在我國國民經濟經濟調結構、轉方式,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尤其艱巨。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資料顯示,受全球產業調整及部分主要行業衰退的負面影響,今年三季度以來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在增加值、銷售產值、出口、投資等關鍵指標方面均呈現小幅波動和不斷下調的情形,未能突破產業發展瓶頸。
此外,成本的壓力與盈利水平的降低也是行業面臨的一大難題。2013年1-8月,全行業實現利潤1914億元,增長25.0%;全行業實現利潤率3.3%,低於去年年底0.8個百分點,低於工業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以上。企業經營成本方面,1-8月全行業主營業務成本51684億元,增長10.2%,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9.7元,高出工業平均水平近4元。
預計2013年第四季度,在歐美經濟持續低迷的形勢下,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同比增速還將下調至11%左右。
二、電子信息製造企業轉型的方向:產業鏈延伸
當前國內外經濟發展新特點將倒逼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加速轉型升級。褪去「世界工廠」的外衣,我國勞動力以及土地等要素優勢加速消失,產業轉移出現新態勢。一方面,我國傳統代工製造業逐漸向要素更加廉價的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轉移,另一方面,國內東部發達地區的電子信息製造業加速向中西部轉移。
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發展模式會轉變。對於企業而言,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認為,產業鏈延伸與整合將是應對當前形勢,實現成功轉型升級的一大方向,具體來看,主要縱向內涵式延伸、橫向外延式延伸兩種模式。
縱向延伸:從縱向上來看,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產業鏈主要由五個環節構成:研發設計廠商、材料零部件供應商、信息設備製造商、營銷商和消費者。企業在發展本行業的基礎上開發上下游工業,通過產業鏈的深化提高附加值。目前,國內很多彩電企業都加快向模組、面板、晶元、操作系統等領域的延伸和拓展,這些都將成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橫向延伸:簡單地說,橫向延伸就是實現多元化發展,在現有生產過程和產品基礎上向以外其他產業延伸。海爾是我國電子信息製造企業多元化戰略成功的典型。集團從一個生產冰箱的小企業發展到擁有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在內的96大門類15100多個規格的產品群,並出口到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具有高美譽度的大型國際化企業集團,這與企業所制定的多元化戰略是密不可分的。
未來幾年是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產業和企業發展又處在一個新階段的關口。能否成功轉型,實現產業升級,將決定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的長遠發展及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
5. 2019電子信息行業發展趨勢圖
這個太專業了,還是去問問調查數據的吧
6. 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電子信息產業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內來,產業規模、產容業結構、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01—2007年銷售收入年均增長28%,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約6.3萬億元,工業增加值約1.5萬億元,佔GDP比重約5%,對當年GDP增長的貢獻超過0.8個百分點,出口額達5218億美元,佔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36.5%。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計算機、數字電視等領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但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下半年以來,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增速不斷下滑,銷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重點領域和骨幹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利用外資額明顯減少,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同時,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深層次問題仍很突出。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強技術創新,促進電子信息產業持續穩定發展,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貢獻。
7. 近年來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有哪些進展
電子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電子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信息通訊技術(電信技術)專業則涉及信息的通訊、中轉和加工處理,其中信息通訊必須用到無線電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重要領域有數字信息處理、電子和光信息技術、高頻技術和通訊網路等。基於數字信息處理技術(數字技術)的重要性,電子計算機和電腦程序起了主導作用。自動化技術專業講述過程式控制制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包括所需的硬體和的製作和使用。自動化技術和傳導技術的問題的解決以系統理論和調節技術、測量技術、過程式控制制電腦和通訊技術等方法的運用為前提。微電子技術專業對於上述三個專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以上領域的經濟和技術開發倚賴於電路板、半導體元件和高復性集成轉換電路等內容的運用。目前就業的渠道主要有:網路的開發與設計,網路設備的研發,電子信息產品的設計,通信網路的維護與管理,信息系統集成等。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應用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比如,做電子工程師,設計開發一些電子、通信器件;做工程師,設計開發與硬體相關的各種;做項目主管,策劃一些大的系統,這對經驗、
知識要求很高;還可以繼續進修成為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等
8. 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新特點是什麼
一、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凸顯新特點
1、新的產業分工體系形成
產業分工進一步細化,開始向工序分工轉變。產業鏈和產品工序的作用日趨明顯,產業由梯次轉移向直接投資轉移。例如,由於SMT技術的發展,原來的整機廠板子都不再生產,而是開始投資研發,加大新機型組裝和銷售力度。
2、技術、品牌、資本、規模和市場份額的作用加大
市場、資金和技術的國際化使得國際競爭由資源、產品的競爭轉向技術、品牌、資本和市場份額的競爭,核心技術和品牌成為競爭的關鍵。電子信息產業的利潤主要取決於核心技術、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生產規模。中國2003年半導體產業的銷售總額僅為200億元,利潤只有3%;而跨國巨頭英特爾公司的銷售額超過2300億元,其利潤高達18%。就整機廠家來說,中國微波爐第一大戶格蘭仕由於依靠定牌加工(OEM),自身收益也只有3%~5%。
3、跨國公司主導地位突出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了幾萬個跨國公司,但在各行業有影響的只有幾千個,主要以世界500強為主。在電子信息產業領域,這些跨國公司的兼並之風席捲全球,主導競爭潮流已成定勢。2004年全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為1.4萬億美元,而全球排名前40家電子企業的銷售額就達到1萬億美元,佔全行業的71.4%。
4、空間集聚效應增強
規模經濟和技術外溢效應導致產業在空間分布上高度集中,以產業鏈為基礎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已成為全球基本格局,按照產業鏈形成了許多產業基地。以前跨國公司都喜歡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而現在正向中國集聚。
5、柔性製造技術正在興起
隨著技術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個性化逐漸成為潮流,人們對電子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這也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特點。為了適應多樣化、批量小、總量大的市場需求,柔性生產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從而使得滿足不同消費群要求的眾多產品應運而生。
6、電子及通信正處於重點技術轉型期
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成為主流。數字電視、第三代移動通信和新一代互聯網等對未來發展影響重大的信息網路系統和技術日益成熟,並成為未來網路建設和業務發展的重點。在通訊領域,數字技術正在全面取代模擬技術;在廣播電視領域,已開始由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轉變,數字電視廣播已在全球很多國家試播,數字音頻廣播也已進入商品化階段。
7、核心產業的作用日益重要
軟體、集成電路、新型元器件、電子材料和專用設備儀器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產業,其實力水平是決定一個國家電子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占據主導地位是由於他們掌握並壟斷著核心軟體和關鍵基礎元器件的設計和生產。
8、產品界限和產業界限日趨模糊
數字技術促進了音視頻、通信、計算機三大類產品間的互相融合。電信網、電視網和計算機網交叉經營、資源共享且相互滲透已是大勢所趨;計算機、手機、傳真機大量進入家庭,使消費類產品和投資類產品邊界模糊。數字化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PC和TV的融合,使家用電視機、計算機、通訊終端融為一體的信息家電出現。 9、產品本地化產銷形成氣候
出於開拓國際市場的需要,國際跨國公司都在大力促進本地化戰略,通過獨資、合作等方式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以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
9. 論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虛擬社會是未來幾年的大方向
網路帶寬的高速發展和電腦硬體的更新換代還有一個英國的教授在幾年前就已經在手臂上植入一塊晶元可以用大腦控制電腦,還可以用電腦復制神經信號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那些網友小說上說的虛擬現實在未來十年內應該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