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宣傳材料
廣濟村委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宣傳材料
[ 錄入者:jcdj | 時間:2008-04-21 17:02:45 | 作者: | 來源: | 瀏覽:293次 ]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深刻分析當前國內形勢,全面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確定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我們黨歷來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採取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農業結構調整向縱深推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稅費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農村呈現良好的發展局面。我國開始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的歷史階段。
一、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推進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繁重的歷史任務,必須堅持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必須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不斷創新農村體制機制;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農民生產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切實讓農民得到實惠;必須堅持科學規劃,實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逐步推進;必須堅持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依靠農民辛勤勞動、國家扶持和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使新農村建設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中,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議,不強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強求一律;要引導扶持,不包辦代替。
二、新農村建設的全新表述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在於「五句話、二十個字」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生產發展:就是要打牢物質基礎,既要有較快的增長速度,更要注重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大力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業設施建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深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農業標准化,健全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動植物病蟲害防控體系;合理利用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生活寬裕:就是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著力點。
堅持以人為本,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採取綜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廣泛開辟增收渠道。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擴大養殖、園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綠色食品的生產。積極開拓農民外部增收潛力,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積極發展鄉鎮企業、農村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引導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切實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繼續完善現有農業補貼政策。通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率持續達到5%以上。
鄉風文明:就是要在農村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風貌,培養較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大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開展健康的文化體育活動;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斷建立健全農村養老、醫療、低保等社會保障體系;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鄉規民約,破除陳規陋習,依法管理宗教活動。
村容整潔:就是要改善農村人民環境,使農村的發展得到合理規劃。
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農村道路、安全飲水、農村能源、改廚改廁等設施的投入,完善電力、廣播、通訊、電訊、電力等配套設施建設。使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供水系統快捷衛生,電力設施安全齊備;加強農村環境建設,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溝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加強危舊房屋更新改造,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生活環境;搞好鄉村建設規劃,因地制宜地建設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情的民居民宅,美觀實用,節約土地。
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強和完善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
發展和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堅持群眾路線,學會與群眾商量辦事,不斷增強做好新時期農村工作的本領;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制度,搞好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和財務公開,逐步建立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機制,教育引導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不斷增強集體經濟服務功能,積極發展「民管、民辦、民受益」的各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加強農村法制建設,加大法制宣傳和教育力度,依法辦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實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
三、新農村建設的「四位一體」
新農村建設的「新」在於「四位一體」全面推進的全新思路。新農村建設不是簡單的修路、建房,而是按照統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這一主線,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全面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的發展,努力建設繁榮、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農村。在具體思路上,不僅注重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改善村容村貌,更注重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不僅重視在經濟上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更重視在政治上尊重農民的民主權利,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不僅強調立足於促進農業和農村自身的改革與發展,更重視工業支持農業、城市帶動農村;不僅立足於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更注重謀劃長遠,提出了保障新農村建設持續進行的政策框架。
四、我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圍繞「繁榮農村、富裕農民、提高農村綜合文明程度」這個目標,以發展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工業與農業、城鎮與農村、城鎮居民與農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結合現代新昆明南城、西城建設,突出統籌城鎮和鄉村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和社會事業發展等重點,推進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重點,著力推進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五、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基本原則
以發展為中心的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調整農村生產關系,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尊重農民意願的原則。以人為本,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切實讓農民得到實惠。
統籌協調的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統籌區域經濟、社會環境及城鎮和鄉村發展整體性,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堅持生產與生活條件同步改善,建設與管理同步推進。
科學規劃的原則。要尊重農村建設的規律,統籌兼顧合理布局,揚長避短、突出特色,搞好總體規劃和具體布置,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
從實際出發的原則。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協商,不強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強求一律;要引導扶持,不包辦代替。
分類指導原則。要根據鄉(鎮)、村的資源、區位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採取多種方式,探索實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多種建設方式。
發展各方面積極性的原則。黨委和政府要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切實加強農村公共事務管理和服務,要把廣大農民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依靠農民辛勤勞動、上級扶持和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使新農村建設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六、我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目標
經過十年的努力,2015年,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農村經濟穩步健康發展,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良,農村社會事業和社會保障全面發展,村容村貌整潔,農民素質及農村綜合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水平邁上一個新台階,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5年翻一翻,達到6456元,與現代新昆明建設同步,使廣大農民實實在在享受到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實惠,廣大農村初步呈現環境優美、和諧安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面貌。
七、我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任務
堅持以產業化發展為支撐,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的,以深化農村配套改革、完善政策體系為保障,以農民為主體,以調動農民積極性為根本,以建立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機制為動力,努力形成資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鄉發展格局。針對我縣各鄉(鎮)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實際,以昆陽、晉城、新街、二街、上蒜、寶峰等中心鎮為重點,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扎實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思路,著力推進「三個集中」,即:工業向園區集中,耕地向規模經營集中,農民向集鎮集中,努力提高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以建設小康、文明、生態、和諧村為載體,著力培育產業、發展經濟,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態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努力使產業發展形成新格局、農民生活有新提高、公共服務形成新體系、鄉村面貌呈現新變化、鄉風民俗形成新風尚、民主管理形成新機制。
「十一五」期間,在做好規劃,統籌開展城鄉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力就業和社會保障、社會事業等關乎農村發展的基礎性建設的同時,確定35個村重點推進。2010年,按照城鎮發展規劃,使昆陽、晉城周邊農村融入城鎮,成為城鎮社區;25%的村發展成為符合現代新農村的要求的小康示範村;大多數村有實質性進展,取得明顯成效,農民純收入顯著提高。2006年,按照典型示範、逐步推開、每年集中扶持一批的工作思路和「有特色,有普遍性意義,農民有要求,有增長」的試點要求,按區域(城鎮、壩區、山區、半山區),分層次(條件好、條件一般、條件較差),積極與市級對接,重點選擇10個村,圍繞提高農民收入、村莊規劃、環境整潔、人蓄飲水、「一池三改」、鄉風文明等農民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問題,開展新農村建設綜合試點工作,取得經驗後在全縣推開。
八、生態環境建設的「一池三改」
加大扶持力度,以建設生態村模式為重點,以戶為基礎,村為載體,著力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扎實推進「一池三改」(沼氣池、改灶、改圈、改廁),積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能源,加快推進農村沼氣、省柴節能灶、秸桿汽化等農村能源建設,推動家居生活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自2007年起,與新農村規劃建設相銜接,在上級補助的同時,縣財政對「一池三改」的農戶每戶再補助500元。
九、村莊整治的「四清四化」
加快村容整治步伐,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現象。從今年起,按照整潔、衛生、文明的要求,廣泛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四清四化」活動。(「四清」即:清理土堆、石堆、柴草堆,做到堆放有序;清理雜草、糞便、垃圾,做到定點存放、定期處理;清理亂挖亂圍,平整地面、拓寬公共空間;清理人畜居舍混建,實行有效分離。「四化」即:修整村街巷道,清除亂搭亂建,做到村莊整潔,道路硬化;改水、改廁、整治臭水溝、死水塘,做到環境凈化;在村莊四旁、主要街道兩側和空地栽樹種花,進行綠化;鼓勵有條件的村莊安裝路燈,實現村莊亮化)。力爭到2010年,全縣大多數村莊較好地改變「臟、亂、差」現象。
十、廣濟村建設重點及建設項目
(一)主要內容:
1、在增加農民收入,培育產業方面:
①引進2--3個蔬菜新品種,進行推廣種植,增收效益明顯;
②建一個5畝蔬菜育苗基地,並實施規范化管理示範;
③成立廣濟村蔬菜種植協會;
④協助當地5個冷庫進行技改和達標,鞏固和發展蔬菜基地建設;
⑤進行廣濟村產業結構規劃。
2、在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①拆除小廁所485個,修無公害公廁10個;
②修建新村至老村長220米,寬8米主的幹道一條;
③支砌通過村中富有塘主要排洪溝道,長600米,寬2米,並且溝兩邊布置綠化帶;
④支砌村邊公路(昆洛路)旁溝,長150米寬1米1條;
3、加快公其事業方面:
①建村文化娛樂場所一個,700 m²;
②全面排查一次五保戶,特困戶,確保救濟。
4、在村莊改造和環境整治方面:
①廣泛開展「四清四化」村莊環境整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②協調縣規劃局對村莊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完善32畝新村建設土地手續;
③粉刷村莊外牆,共計 間。
5、在農民基本素質方面:
①組建優良蔬菜科技示範60戶,輻射帶動農戶600戶;
②示範戶先進實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100%,建立入戶欄案和入戶掛牌數到位率達100%;
③舉辦各類適用技術培訓20期,培訓1000人次;
④進行建設1700平方米科普活動中心,擴建科普活動室60平方米,新建科普宣傳欄120平方米。
6、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方面:
①加強村民自治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兩公開、四民主」機制;
②繼續創建「五個好」村黨支部,深入實施「雲嶺先峰」工程。
對不起,改造前的沒有,多了發不出去!
B. 新農村蓋房材料有哪些
鋼筋、水泥、混凝土 這是最基本的
後期還有隔音磚 你蓋房子人家到時候會給你列材料清單的 根據清單買就可以
C. 新農村宣傳畫文化牆用什麼材料,工具,以及作畫步驟,請詳細列出來謝謝,
最好使用防水的顏料,我們都是用的丙烯顏料在家防水清漆,效果很好
D. 新農村戶戶通路為什麼我們村裡新農村建設道路偷工減料有的群眾沒有得到馬路通到家門口
新農村戶戶通路為什麼我們村裡新農村建設道路偷工減料有的群眾沒有得到馬路通到家門口?
這位知友,新農村建設道路偷工減料可以向上級或主管部門舉報,讓那些黑心的承包者得到應有的懲罰,對於"馬路通到家門口"的問題就有些牽強了,村中柏油路不會通到每家農戶門前的,如果村子有條件的話,可以考慮門前道路硬化,方便村民出行。
E. 求歌頌贊揚農村建設,農民居民生活幸福的文章
「文化隊伍下鄉來,一路巡演一路歡,「三個代表」結碩果,情滿農家笑顏開……」「咱村來了工作隊,自帶爐灶和衣被,一心為民不擾民,只辦好事不收費,聯縣駐村進農家,人也明白地也肥」……讀著老百姓自己編唱的 「三字經」、「七字歌」、「快板書」等順口溜歌頌新生活,令人耳目一新,反映了當前農村的新氣象、新面貌。讀了之後第一感覺就是近年來黨的富民政策給農民朋友帶來的實惠。如贊頌「一免三補」政策:「國家惠農政策好,皇糧國稅都取消,種糧購機有補貼,農民種地情緒高」等等,這是駐馬店撤地設市十年來農民生活巨大改變的一個縮影。順口溜把黨的富民政策以農民朋友喜聞樂見的方式及時播報,唱出了農民朋友的心聲。
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廣大農民用最朴實的順口溜,詮釋了他們對新農村風貌的理解:反映這一時代變化的「順口溜」是「種田不交糧,免費上學堂。雖離城市遠,公路挨廚房。村村起高樓,家家酒飄香。老農樂翻天,亘古破天荒。」讀著這些朗朗上口的順口溜,新時期農村的氣像躍然紙上、農民朋友幸福安康的生活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自然而然的想起了農村十年前的樣子:道路到處是坑坑窪窪,泥濘難走,一到收大糧時,老百姓一大早顧不上吃飯去排隊等候,公路上交公糧的農民排成了長龍,有時等了一天了也沒能驗收上,有的即使驗上了也是等級低下,老百姓雖說心中有苦卻也心甘情願。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種地交皇糧是理所應當的事。記憶更深的是農民有病看不起的事,老百姓什麼都不怕就怕得病,因為吃苦受累他們認為作為農民是應該的,可是一旦得了病沒錢看的時候,真叫人慾哭無淚,最讓人受不了的是親眼看著自己的親人因看不起病在自己的面前死去。。。。。。然後十年後的今年天,讓老百姓想不到的是自己再也不用交公糧了,並且種地、買機器還有了補貼,自己再也不愁沒錢看病了,因為看了病可以報銷了。更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自己老了還有養老保險金了,突然間感覺自己和城裡人一樣了,好象現在的農村也是城區了。所民他們樂呀,用自己的獨特的文化唱出了自己的喜悅。唱出了對黨的擁護,對新政策的歌頌,對改革開放的贊美!
F. 新農村綜合體和幸福美麗鄉村什麼區別
新農村綜合體:所謂綜合體,應圍繞產業發展,根據依山就勢、因地制宜、錯落有專致、相對集中、屬功能完備、生活便捷等原則,建設包括民居、綠化帶、健身設施場所和交通、通訊、郵電、商業、銀行等服務設施,新農村綜合體一般都具有小城鎮功能,各項服務設施完備,居民生活方便,在保持一定農村風格下,同時具有城鎮的服務功能。
幸福美麗鄉村:根據依山就勢、因地制宜、錯落有致、相對集中等原則,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目的是在盡可能保留鄉村山清水秀、民風民俗、建築風格的基礎上,促進村民居住條件改善,產業發展好,環境優美,村民富足。其他的服務設施不一定有。就那句話: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希望對你有用,祝健康愉快,歡迎多交流!
G. 新農村建設以後,農民種地用什麼肥料
新農村建設以後,農民種地將減少化肥使用,大力推廣有機肥、腐植酸肥料、生物菌肥,以減輕化學肥料對於土壤的污染。
H. 新農村蓋房選用的保溫材料效果怎麼樣
做了保溫效果肯定不一樣,我家農村的房子做了3cmEPS泡沫板外牆保溫,表面做塗料,花了1萬多,夏天的時候鄰居來的時候經常說,你家咋這么涼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