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發揮群眾在脫貧攻堅中的首創精神和主體作用
第一,要充分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切實維護農民主體地位。農民主體地位是農民在農村改革發展中發揮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前提。尊重和維護農民的主體地位,一方面要向農民群眾廣泛宣傳黨的各項農村政策,通過建立和完善農村民意表達機制,廣泛徵求農民群眾對農村改革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把他們的合理意願和要求體現到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決策中。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使他們能夠完全自主地根據市場情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和創造,切實維護農民的意願和創造。我國30年農村改革發展的一條成功經驗,就是充分尊重農民的願意和創造。要鼓勵農民圍繞農村改革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膽探索、大膽實踐,允許農民大膽探索、大膽實踐,凡是法律沒有明確禁止的,都要允許農民去試、去干、去闖,並及時總結和推廣他們創造的新鮮經驗。要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自主創業的潛能,營造鼓勵農民幹事業、幫助農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並為農民群眾施展才華、創業致富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持和幫助。要大力支持農民按照自願、民主原則發展多種形式的專業合作社,積極引導工商業資本、民間資本、外資投向農業和農村,促進農村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
第三,要充分尊重農民合法權益特別是物質利益,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特別是物質利益。農民合法權益包括農民的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特別是農民的物質利益,是農民積極性的支撐,是農民發揮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的內在動力,是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在動力。因此,充分發揮農民在農村改革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必須充分尊重和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在經濟上切實尊重和維護農民物質利益,在政治上切實尊重和保障農民民主權利,使農民願意在農村改革發展中發揮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
第四,要大力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增強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本領。農民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民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發揮的程度。只有大力提高農民的文化、科技和經營素質,才能促進農民在農村改革發展中更好地發揮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要大力發展農村教育,加強農民培訓,讓農民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科學技術和經營技能,使農民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增強他們在農村改革發展中發揮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能力和本領。
2. 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提出日期:2015年11月29日。
實施日期:2015年11月29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是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15年11月29日頒布的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脫貧攻堅的綱要性文件。
(2)新農村攻堅月實施方案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實施精準扶貧,不斷豐富和拓展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不斷開創扶貧開發事業新局面。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