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在沒有農村戶口能在農村建房子嗎
隨著發展現在農村土地價值的提升,也有越來越多的朋友想在農村蓋房。對於農村建房我們都知道,用作建房的宅基地是歸農民集體所有的,只有集體經濟成員才能獲得宅基地使用權。
部分戶口遷出的農民朋友,自然而然就失去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了。不過,戶口遷出後要想在農村蓋房,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在滿足一定條件下,也是可以回農村老家進行蓋房的。
現在大多朋友都知道隨著城鄉結合的發展,農村戶口也變得格外的重要,都不想把農村戶口遷到城裡。不過因各種原因,很多年輕人不得不把戶口遷到城裡,但父母的戶口還是留在農村的。孩子給老人翻新房屋,這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只要父母任一方戶口還在農村,就可以在農村建房。
如果農村父母不在了,子女不管是農村戶口或是城市戶口都可以繼承,但是宅基地歸集體所有,沒有戶口就不屬於村集體成員,所以城市戶口的子女繼承老宅子,可以使用,但土地確權不發證書。也就是說只要房子不倒塌,就可以一直有使用權。
倘若全家戶口都不在農村了,就失去宅基地使用權了。農村現有的房屋不能翻建等,待房屋不可居住後,宅基地由集體收回。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在很多地區,即便是全家無人戶口在農村了,但在原宅基地上建新房,也是沒人管的,對於你建房是默許的,在這種情況下,非農戶口也是可以在農村老家蓋房的。
所以在符合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是允許返鄉下鄉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不過需注意的是,對於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是嚴格禁止的。
部分把戶口遷出農村的朋友,就不再是村集體經濟組織內成員,原則上宅基地就屬於村集體了。不過因為你的房屋建在宅基地上,你還是可繼續使用農村的宅基地。宅基地上的房屋也還是屬於你的,房屋能維修,不過不能翻新重建。當房屋倒塌之後,宅基地自動交還給村集體。
『貳』 現在農村為什麼不允許建房
目前農村建房不像以前那樣自由了,但並不是不允許建房。很多朋友都在問,現在農村為什麼不允許建房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違法建房
按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宅基地應遵循“一戶一宅”原則且宅基地面積不能超過當地的宅基地面積標准。但現在農村的現實情況是,有很多農房建設並未經批准,“一戶多宅”、宅基地面積超占等違法現象也很多。以前可能因為法律不完善等原因,對種種違法建房行為管理並不到位,但現在各地在宅基地審核方面是越來越嚴格了,違法建房肯定是不允許的。
4、不符合鄉鎮規劃
如果不是以上原因,那可能就是這個原因了。農民建住宅要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如果已經納入規劃,那也是不允許建房的。
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大家要珍惜愛護。像有些人申請了宅基地卻空著不建房,就需特別注意,因為如果宅基地空閑兩年以上,集體有權收回的。
『叄』 現在農村可以隨便建房子嗎
農村不能隨便建房子。
國家政策對於宅基地建房的限制:
1、面積限制
需要按照政府所審批的面積來建房屋,超出的面積是屬於違法的,被執法部門查到,要接受行政處罰的,比如罰款、沒收、拆除等,嚴重的還可能坐牢。
2、不能擅自改變用途
宅基地就是用於蓋房子住的,不能「掛羊頭賣狗肉」,比如建設規模化的工廠更加不能出售。
3、不能非法轉讓
宅基地是村集體所有不能隨便的轉讓給他人(特別是外村人和城裡人),可以經過集體的同意本村相互之間調配。
4、閑置著長期不用,導致房屋坍塌
現在很多人都會把農村的房子修建很好,然後放置閑著覺得不住也是自己的東西,很多房屋都搖搖欲墜,廢棄多年也無人照關,現在規定凡是2年內不修葺老房子的,一律收回。
5、要服從政府的統一規劃
現在很多地方的農村個人自建房,都有建房的模板。就算沒有模板,也會有一些具體規定,比如高度不能超過3層等。任何新建、改建、重建和擴建行為,都要經過規劃許可。未批准建設的房子,屬於違章建築。
(3)現在農村能建房子嗎擴展閱讀:
農村自建房的申請手續流程是:向村委會提出申請,村委會將申請材料報鎮村建與國土,獲得村建國土的批准後,由鎮村兩級共同到農戶建房地點放樣。農戶根據規定放的范圍進行建房。建房結束以後,向村委會申請,聯系鎮村建與國土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發放房產證。
如果沒有經過上述手續的,是正宗的違法建築,如果有人舉報是將會被拆除的。而且在沒有經過審批的農村土地上建房沒有房產證。
下面情況農村建房可以拿補貼:
1、困難戶
像農村低保、五保等對象建房一般由民政部門給與補貼。
2、新農村建設
有些地方實行新農村建設,對按規劃要求做房的給予補貼,一般由政府負責。
3、遷村騰地
有些地方由國土資源部門負責遷村騰地,對遷村騰地中重新建房的給予一定補貼。
4、危房改造補貼
財政部要求,各省(區、市)要依據農村危房改造方式、建設標准、成本需求和補助對象自籌資金能力等不同情況,合理確定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檔次的分類補助標准,切實減輕困難農戶危房改造。
『肆』 現在農村可以隨便建房子嗎
城裡的房子雖然多,但是抵不住價格高,而且環境又不是很好。所以現在很多都計劃著在農村弄套小獨院供以後居住。只是農村雖說空間比城裡大,只是這方方面面的規矩也不少,單是家裡的大門的朝向方位就很是講究,下面來一起看看,免得以後犯了忌諱。
3、忌對尖銳物
農村的房子在建的時候多有屋檐,有些家庭還喜歡在屋頂放置獸頭吉祥物。而在建房的時候,也要千萬注意讓大門避開這些東西。這些東西雖有鎮宅的功效,但煞氣過重,正對著大門,會沖撞了自家的福氣。
4、忌對鬼神
大門不可以正對著陰氣過盛的墳地大家都知道,但是也不可以對著祠堂、廟宇。前者陰氣太重容易觸霉頭,後者則是另一個極端,正所謂物極必反,陽氣過剩,家庭承受不來,反而會折損了錢財和福氣。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涉及侵權,請聯系作者處理!
『伍』 現在農村蓋房子要什麼手續怎審批的
一般經過要先通知【村民委員會】,然後通知【國土管理所】和【政府城建辦】工作人員到現場定點,若符合規劃就到【國土所】領取申請表格,並提供產權證、繼承公正手續、戶口本等要件,到【村社】加註意見,到【國土所】加註意見,到【城建辦】辦理規劃許可證,到【國土所】辦理用地手續。
具體涉及部門如下:
一、《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在鄉、村莊規劃區內使用原有宅基地進行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的規劃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在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後,方可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二、《建設用地許可證》:
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三款和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
1、向村委會申請,村委會對村民擬佔用土地的情況作出書面說明(有的地方可能要求超過一定比例的生產隊成員簽字同意)
2、直接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農用地轉用申請。
3、鄉鎮人民政府(國土資源所或分局)初審後簽署意見,再報縣級國土資源部門審查。
4、國土資源部門審查合格後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批。
5、縣級人民政府審批。
(5)現在農村能建房子嗎擴展閱讀:
不予批准自建的情況:
1、建房地界不清楚、難以劃分的;
2、該宅地基存有爭議的;
3、該地附近有地質有滑坡現象的,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是不要用於住房;
4、國家規定的禁建區;
5、國家界定為基本農田范圍內;
六是位於國家規劃區內的地方。
『陸』 農村自己土地可以建房嗎
農村自己土地可以建房子的,只要不是大面積農田和耕地。土地不能買賣,只能轉讓。按道理來說農民自種果園,政府應當補貼,收費都是不正當的。
(6)現在農村能建房子嗎擴展閱讀:
一、農村個人建房土地辦理土地登記、發證需備資料:
1、戶主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2、土地使用權登記申請表(一份);
3、地籍調查界址確認表(一份);
4、農村私人建房用地呈報表(已經政府批準的一份);
5、土地使用登記表(一份);
6、其他要求提供的證明資料。
二、自建房簡介:
自建房(農民房)是泛指擁有自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自己組織並通過僱傭他人施工,而建造的房屋和建築。
自建房是我國傳統建造方式的主流,尤其是在我國農村地區,農村居民幾乎都是通過自建房方式,來滿足各自的居住需求。不能在規劃區以外或建設用地以外建房。
另外在我國商品房政策推出前,很多單位也曾通過集資自建房的方式,來解決企業員工的居住需求問題。
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逐步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自建房建設水平越來越高,類型越來越豐富,尤其江浙一帶種類多樣。
三、相關新聞:
辦法規定,農村居民建房堅持先規劃、後建設、統一安排、節約用地的原則。選址必須符合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的要求;
城中村內選址的,必須符合經批準的城中村改造修建性詳細規劃。地處洪澇、地震、台風、滑坡等自然災害易發地區的村莊,農村居民選址建房應按村莊規劃中制定的防災抗震措施執行。
農村居民建房應當遵循「一戶一宅」原則,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劃撥宅基地,且每戶宅基地佔地面積不超過175平方米。
農村居民建房應以低層為主,不得超過三層,每戶總建築面積不超過400平方米。農村居民建房應留有適當的院落空間,建築基底面積不宜大於宅基地面積的75%。
農村居民利用已有宅基地或在原有舊宅基地上進行翻修新建的,原宅基地面積超過175平米,超出175平方米部分用地的容積率不得大於1.5,且總建築面積不超過600平方米。
農村居民在2016年12月31日前辦理報建手續的,房屋建成並經驗收合格後,其所在鎮政府應按竣工備案面積給予每平米30元的報建獎勵,該費用納入市本級財政預算。
屬於農村危房改造並辦理報建手續的,由市住房保障與房產管理局將其納入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
補助資金由市住房保障與房產管理局負責撥付到位。已經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的建房戶不再享受每平米30元的報建獎勵。
該辦法同時還明確了農村居民建房審批程序和相關法律責任。鎮人民政府對農村居民建房實行監督、巡查管理,並建立農村村民違規建房舉報制度。設立舉報箱、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
參考資料:
網路自建房
中新網萬寧市農村居民建房從此有規定 快來看看!
『柒』 現在農村蓋房都需要什麼手續
《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也就是說,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政府審核批准。
根據2019年12月12日 ,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印發的《關於規范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的通知》規定,宅基地申請審查程序如下:
1.村民申請。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農戶,以戶為單位向所在村民小組提出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書面申請。
2.村民小組開會討論。村民小組收到申請後,應提交村民小組會議討論,並將申請理由、擬用地位置和面積、擬建房層高和面積等情況在本小組范圍內公示。
3.村級組織審查。公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村民小組將農戶申請、村民小組會議記錄等材料交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村級組織)審查。村級組織重點審查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實有效、擬用地建房是否符合村莊規劃、是否徵求了用地建房相鄰權利人意見等。
4.鄉鎮政府審核。審查通過的,由村級組織簽署意見,報送鄉鎮政府。
PS:沒有分設村民小組或宅基地和建房申請等事項已統一由村級組織辦理的,農戶直接向村級組織提出申請,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並在本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公示後,由村級組織簽署意見,報送鄉鎮政府。
『捌』 現在農村建房不辦手續可以嗎
要先報村裡,然後再報鎮政府,在由他們送縣政府審批
『玖』 農村現在可以建房嗎
現在農村可以建房,只要你符合一戶一宅的政策。得到村、鄉的審批和丈量,在村統一歸化的宅基地內建房,申報縣市級的環保部的審批的,給頒發了農村農民宅基地使用證書的農村戶口的農民,都可以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