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農村發展 > 省新農村建設規劃

省新農村建設規劃

發布時間:2021-02-03 06:46:44

Ⅰ 國家規定新農村建設規劃多少平方米一人

我們浙江的規定是:戶人口3個 批100平米。4個 批120。。

Ⅱ 新農村建設規劃

堅持以人為本,農民主體。始終把維護農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把群眾認同、群眾參與、群眾滿意作為根本要求,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依靠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建設美好家園。
堅持城鄉一體,統籌發展。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覆蓋,著力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堅持規劃引領,示範帶動。強化規劃的引領和指導作用,科學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切實做到先規劃後建設、不規劃不建設。按照統一規劃、集中投入、分批實施的思路,堅持試點先行、量力而為,逐村整體推進,逐步配套完善,確保建一個成一個,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推進。
堅持生態優先,彰顯特色。把農村生態建設作為生態強市建設的重點,大力開展農村植樹造林,加強以森林為主的農村生態屏障的保護和修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規劃建設要適應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突出鄉村特色,保持田園風貌,體現地域文化風格,注重農村文化傳承,不能照搬城市建設模式,防止「千村一面」。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針對各地發展基礎、人口規模、資源稟賦、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切實加強分類指導,注重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現階段應以舊村改造和環境整治為主,不搞大拆大建,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防止中心村建設佔用基本農田。
堅持以縣(區)為主,合力推進。縣(區)級黨委、政府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承擔主要職責,以縣(區)為單位整體謀劃、整合資源、統籌推進。市、縣(區)、鄉(鎮)各級加強政策扶持和指導督查,形成上下聯動、分工負責的工作格局。(規劃建設科)
質優價廉太陽能路燈廠家,你可以到潢川利民科技一對一根據你們當地的情況,專門定製生產適合你們當地情況的太陽能路燈。這樣不僅大大的提高了利用率,也節省了不少的金錢和人力。當然你如果感興趣,也可以申請潢川利民科技的代理,技術方面廠家會全程負責,你只需要跑單子就行,賺錢也非常容易。個人代理的就是潢川利民科技的產品,一年跑兩三個單子,就生活富裕。

Ⅲ 全國新農村建設有哪些文件

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政策文件)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了今後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和行動綱領,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重大政策。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中央部署,切實加強"三農"工作,農業和農村發展出現了積極變化,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糧食連續兩年較大幅度增產,農業結構調整向縱深推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稅費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干群關系明顯改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好形勢,對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但必須看到,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仍然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農業基礎設施脆弱、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決好"三農"問題仍然是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重大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按照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的戰略部署,始終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實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加快農村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加速推進現代化,必須妥善處理工農城鄉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農村人口眾多是我國的國情,只有發展好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的家園,讓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才能不斷擴大內需和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當前,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初步具備了加大力度扶持"三農"的能力和條件。"十一五"時期,必須抓住機遇,加快改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局面,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十一五"時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的關鍵時期,是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取得突破進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十一五"時期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當前,要完善強化支農政策,建設現代農業,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良好開局。

(3)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繁重的歷史任務,必須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必須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不斷創新農村體制機制;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切實讓農民得到實惠;必須堅持科學規劃,實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逐步推進;必須堅持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依靠農民辛勤勞動、國家扶持和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使新農村建設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中,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議,不強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強求一律;要引導扶持,不包辦代替。

(4)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順應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變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重點在"多予"上下功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國家財政支出、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要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不斷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2006年,國家財政支農資金增量要高於上年,國債和預算內資金用於農村建設的比重要高於上年,其中直接用於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要高於上年,並逐步形成新農村建設穩定的資金來源。要把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重點轉向農村。提高耕地佔用稅稅率,新增稅收應主要用於"三農"。抓緊制定將土地出讓金一部分收入用於農業土地開發的管理和監督辦法,依法嚴格收繳土地出讓金和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土地出讓金用於農業土地開發的部分和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安排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都要將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作為重要內容,建設標准農田。進一步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金融機構要不斷改善服務,加強對"三農"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實行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多種形式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推進征地、戶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鄉統一的要素市場,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Ⅳ 新農村規劃

轉載:http://tieba..com/f?z=875086229&ct=335544320&lm=0&sc=0&rn=30&tn=PostBrowser&word=%B0%B2%C7%F0&pn=0 關於新農村建設 。設計農村蓋樓

一、新農村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對全省農民住房全部拆除,合村並點,讓農民全部住進蓋高樓,建立新型農村社區(俗稱萬人村),實行城市化管理。自2009——2010已在各市全面推開,農村住房改造規模空前,史無前例。
二、新農村建設的運作方式:各鄉鎮政府的「合村並點蓋樓計劃」經上級政府批准後,自行組織實施。鄉鎮政府在獲取批准後,在丈量村民住宅和評估村民房產價值後,在規定時間內拆除農民住房。蓋樓即新農村房地產開發權由地方政府授權相關人組織實施。
三、待拆除的農民房產估值一般為每平方300——400元,地方政府組織開發的樓房一般是每平方600——700元或更高一些。農民要想住同樣面積的樓房就需要每平方倒貼300——400元或更高。
四、省市級政府對縣鄉政府的激勵措施:1、每從農村農民住房中騰出1畝地,補貼20萬元。2、騰出的土地可以流轉,招商、拍租,以獲取收益。3、農民被集中規劃到大型社區後,可以將農民承包的耕地因地制宜地集約經營,即將土地轉包給種田大戶,規模化經營,失地農民可以到土地承包大戶當「農業工人」。
五、農民的真實情況:
1、處於被動消極甚至抵制狀態。
2、大部分表示無力承擔購買、搬遷、裝修樓房費用,必須借貸,不能承受這樣的經濟壓力。
3、大部分認為不符合農村生產生活現實,對大量農民住房強行拆除屬於歷史上罕見的敗家子行為,是對農村農民財產和經濟的嚴重侵犯與剝奪,令人難以容忍。
4、新農村建設是擾民勞民傷財的行為,是對農民的敲詐。
5、政府組織開發的樓房屬於劣質樓房,其安全和使用年限遠沒有農民自己蓋的房子質量高,壽命長。一旦地震「萬人村」就會變成「萬人坑」。
6、相當多的基層政府為了政績和經濟利益,在輿論宣傳方面弄虛作假,欺下媚上;在操作上則是強迫農民就範。
7、農民人心惶惶,極度不安,產生了很大的焦慮和恐懼心理。極度憤懣而又無可奈何。對未來的生活迷茫而不知所措。

新農村建設的本質探討:
1、 脫離了黨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方向,沒有認清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在於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切實增加農民收入。錯誤地認為新農村就是農民住樓,就是搞城市化。
2、 背離了黨中央倡導的科學發展觀,違背了農村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當前山東農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極不平衡,農村生產力總體水平並不高,農村經濟十分薄弱,物質和精神文化尚處於較低的層次,在這種情況下,搞這樣的全體農民住樓運動,違背了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背離了科學發展觀。
3、 脫離了實事求是的原則,背民心離民意,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害無益。山東農民生活還沒有達到小康水平,農民生活還很不富裕,經濟承受能力非常有限,經不住折騰。在這樣的新農村運動中,不僅會使農民返回赤貧狀態,而且還會使大部分農民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大大降低農民的經濟能力,屬於一次性把農民的口袋掏空,是涸澤而漁的行為,最終致使農村經濟陷於長期滯停狀態,釜底抽薪,農村經濟將徹底傷失可持續發展力。
4、 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埋下社會動盪的根源。假如在合村並點之後,農村土地實行集約經營,意味著大批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不僅進一步削弱農民生存和增收的基本物質條件,而且,集約經營的土地由於機械化作業,大量出現「農民工人」的虛夢將落空,致使大部分農民成為無業流民,從而為中國社會的穩定帶來可怕的隱患。凡是稍微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明白,中國農村的穩定是中國社會穩定的支柱。
5、現階段的新農村建設之所以被基層政府急不可耐地貫徹執行,讓農民住樓、改善居住環境的背後,凸顯的是巨大的經濟利益,是經濟利益的驅動使然。一是從合村並點、拆遷民房中騰每出1畝地,補貼20萬元,這裡面有巨大的經濟利益。二是騰出的土地可以流轉,招商、拍租,也可以獲取巨大的收益。三是,農民們住樓時繳納的每平方差額費用將是巨大的經濟收入。所以為農民蓋樓、讓農民住樓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這才是問題的本質。關鍵是政府所追求的經濟利益,完全是取之於農民,是與民爭利的行為。
由上觀之,盡管新農村建設方式也許是出於急於建設新的農村,但有可能在具體操作上存在與民爭利、擾民的現象,有操之過急之嫌。在執政觀念上還需要進一步領會黨中央關於新農村的真正內涵。此舉應當因地制宜,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進行,切不可一哄而上,嚴重影響干群關系,影響國家穩定的大局,應當切實從發展生產力的角度維護和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涸澤而漁的方式不可取。 現在村裡三、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沒幾個,都是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都沒有很好的經濟來源,也沒有上萬元的存款,用什麼來補上舊房換樓房的差價?他們只想安逸平淡地終老,要這偏遠的豆腐渣樓房給誰?子女肯定不要!他們都老了,也沒有爬樓梯的能力了。在農村,老百姓可以自己種點兒地,自給自足,地里拾一把柴草就可以做飯,到了樓房裡光是水電費、物業管理費也交不起!農田被收回,老百姓承包不起大片的土地,只能給「地主」當「長工」,到時候,都是機械化,10個人可以干100個人的活,有90人失去了經濟來源,每月一千元的工作,500元都搶著做。十幾個人的小廠也全部被強行拆遷,因為他們沒有國有土地使用權,屬於違法建築,一律拆除,他們都是投入了全部身家,甚至有些是東湊西借還有貸款,政府根本就給不了多少補貼,規劃的新場地動輒幾十萬、上百萬,還要蓋廠房,他們根本就用不起,也就倒閉了,大量的農民沒了第一職業和第二職業,也沒了經濟收入。現在像我這樣會用電腦的農民又有幾個?希望有良知的政府官員給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一條活路吧!!!

Ⅳ 河南省新農村建設規劃 農村住房如何規劃

這也是國家城鎮化建設、全民奔小康的一部分,也就是把鄰近的幾個村莊合並在一起,統內一規劃建成萬容人居住的居民小區,把人口集中在一起,所有耕地國家收回承包給種植大戶,村民幫其打工。也就是建設所謂的「萬人村」,配套工程有學校、醫院、休閑娛樂場所等等! 具體的規劃還沒有見到正規文件……可能不同的地方會有所不同吧!大致就是這樣的了!

Ⅵ 山東新農村建設規劃

可以在國外建山東農業,實現技術輸出與農業大發展,山東每年出去5萬人,3年15萬,滿3年回國。山東要先行啊!

Ⅶ 河南新農村建設規劃是怎麼回事

日前發布的《河南省2006-2020年新農村建設規劃綱要》稱,2020年,河南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8000元左右(扣除通貨膨脹因素),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低於36%。這意味著15年以後,河南農民人均純收入要在2005年2870.58元的基礎上增長近4倍。作為我國農業第一大省,建設新農村,河南任務艱巨而緊迫,也正因為如此,才有專家這樣評價《綱要》的出台:沒有河南新農村建設的成功,也就不會有中國整個新農村的建設。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性和現實基礎

今後十五年,是河南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原崛起的重要時期,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時期。河南省擁有近7000萬農村人口,建設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重點、難點在農村,必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既要充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又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盡快改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局面。河南正處在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最好時期,必須抓住機遇,發揮優勢,積極進取,奮力開拓,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

到2020年,河南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目標是:農村經濟全面繁榮,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0%左右,農村工業化、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民生活更加殷實,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0元左右,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低於36%,穩定農村低生育水平。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村容村貌有較大改觀,大部分地區生態環境狀況明顯改善,林木覆蓋率達到30%以上。農村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農村醫療體系和各項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健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民主政府建設水平全面提高,農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得到保障。初步建成農村生產發展,農民生活寬裕,鄉風民風文明,村容村貌整潔,管理科學民主,社會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任務

一是圍繞生產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積極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構建經濟發展新格局。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基本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堅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發展農業,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實現農業的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二是圍繞生活寬裕,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實現農民生活水平新提高。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實現農民收入多元化。廣泛利用各類資源,積極發展多種經營,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挖掘農村內部增收潛力,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拓寬外部增收空間。三是圍繞鄉風文明,發展農村教育文化事業,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提高農民素質。鞏固和提高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建立健全農村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合農村各種教育資源,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實施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適應分工分業發展要求的新型農民。四是圍繞村容整潔,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優化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形成農村新面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活條件。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五是圍繞管理民主,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切實保障農民民主權利,建立村級管理新機制。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增強農民法制觀念;實施農村「平安工程」,保持農村社會穩定。

Ⅷ 做新農村規劃得看什麼規范啊

新農村建設向何處去?首當其沖抓什麼?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規劃是龍頭。
應該說,自從中央提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決策之後,各級政府重視村鎮規劃的意識日益增強,編制鄉鎮、村莊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建設規劃的進度加快,力度加大。據了解,某省對去年一年全省村莊規劃編制的情況進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檢查,編制規劃的進度飛速增長,基本實現省里下達的目標,但按照規范逐一對照,規劃編制的質量卻遠遠達不到要求。他們發現,一些市、縣,鄉、鎮,為了應付指標,不少送檢的村莊規劃編制沒有很好地執行國家和省有關技術標准,規劃編制「克隆」現象比較普遍;有的規劃脫離實際,沒有地形圖。沒有體現地形地貌和地方特點,特色不明顯;有的規劃沒有解決好村莊道路、污水排放、垃圾堆放、古樹名木保護等問題;有的規劃用地指標未得到合理控制,人均建設用地指標偏大,且存在大量佔用耕地現象;有的規劃成果不符合編制要求,未履行法定程序,沒有徵求村民意見,沒有經過審批,沒有報縣政府批准,不具合法性等。由此可見,規劃要真正合法和能有效地指導建設,就勢必先規范化。
所謂規劃,就是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規矩,制定科學、合理、符合大多數群眾意願、比較長遠的發展計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村莊規劃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今年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啟動之年,也是抓好新農村規劃編制、實施和管理的關鍵一年,按質保量編制好新農村建設的規劃至關重要。
如何才能使新農村建設的規劃做到規范化,筆者認為,首先是規劃要有前瞻性,要結合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確定5至10年的規劃期限,分長期布局、中期建設、近期治理三階段實施;其次是規劃要具有科學性,要嚴格遵照法律、法規、政策、技術規范與標准,按法定程序及時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批;再次是要尊重民意,要尊重地方民俗風情和生活、生產習慣,規劃方案應廣泛發動農民群眾參與,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和村民自治作用。

閱讀全文

與省新農村建設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