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農村發展 > 易門縣新農村示範

易門縣新農村示範

發布時間:2021-02-05 08:42:35

1. 示範村寨工作專報怎麼寫

開展特色旅遊村寨創建 促進新平鄉村旅遊發展

近幾年來,新平縣旅遊產業的發展,圍繞花腰傣文化品牌,確立了「兩山(哀牢山、磨盤山)一鎮(戛灑鎮)、兩村(戛灑大檳榔園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態村和漠沙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態村)一河(紅河)」的發展思路,加大了自然生態、民族風情、農業觀光等鄉村旅遊產品的開發力度,逐步探索出了一條以農村風貌、農業生態、農民生活、民俗文化、自然生態等為主題內容的鄉村旅遊發展路子,旅遊業成為我縣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興產業,鄉村旅遊的發展積極促進了新平旅遊產品的轉型,有力推進了旅遊產業發展,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我縣開展創建活動情況
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優化旅遊環境,促進全縣鄉村旅遊發展,2009年,縣旅遊產業改革發展領導小組以戛灑為試點,以建設「最美的鄉村」為目標,在戛灑集鎮范圍內,以自然村為單位組織開展了鄉村文化示範工程和花腰傣民族特色村寨創建活動。
花腰傣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工作以戛灑鎮為實施主體,主要在集鎮周邊10公里半徑輻射范圍內的花腰傣民族村寨開展,根據村組條件和基礎,實施分步創建。縣旅遊局、文化局、建設局、縣婦聯四個部門按照職能對創建工作進行指導。以花腰傣民族文化傳承展示、村莊特色民居規劃建設、旅遊接待規范、居家文明建設、參與旅遊節慶活動、特色創新為創建工作內容。2009年內,旅遊局多次牽頭組織相關部門,深入旋渦、逛納徠、平寨、新寨、大檳榔園、蔓里等村,在群眾中開展創建工作的宣傳發動,配合戛灑鎮政府開展創建工作指導。在戛灑鎮的積極努力和多部門的配合下,花腰傣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工作初見成效。旋渦村和逛納徠兩個小組已基本具備遊客住宿、餐飲、休閑、體驗接待功能。其它村組在民族文化傳承與展示、民族手工藝品製作、居家文明建設、群眾思想觀念的引導和轉變方面也凸顯出2009年度創建工作的成效。12月,相關部門人員組成創建工作考評小組,依據年初目標計劃和各部門考評細則對試點村寨實施了考評。
在2009年戛灑試點的基礎上,2010年修改完善了民族特色村寨創建方案,按照「一個目標、一條線路、三個板塊」的旅遊發展思路,以建設「一村一特」和「最美的鄉村」為目標,擴大創建范圍,力爭用3年時間,以「生態優美、村容整潔、特色鮮明」為標准,以自然村為單位,扶持發展一批鄉村旅遊示範村,使一批村寨基本達到特色旅遊村寨創建標准。
通過近二年以來創建工作的開展,花腰傣群眾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參與旅遊產業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增強,為實施鄉村旅遊開發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互動發展,走以旅富農、以旅興農的鄉村旅遊發展路子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目前,我縣的戛灑大檳榔園村、漠沙曼線南薅村已被列為省級旅遊特色村,戛灑曼理村、平寨村和漠沙大沐浴村、曼線南薅村納入2010年開展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活動的重點。
我縣在發展鄉村旅遊過程中,共硬化路面8560平方米,種植各種樹木8000餘棵,栽植花卉20000餘株,新建和改建房屋212間,改廁18間,購置冰箱、彩電等家用電器252台件,累計投入資金達到1165萬元,接待遊客15萬餘人,旅遊收入達1040萬元。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和鄉村旅遊接待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目前我縣有不同規模的農家樂飯店近20家,戛灑躍南村和漠沙大沐浴等村的7個鄉村旅遊經營戶通過了玉溪市鄉村旅遊服務接待設施質量等級評定,其中,四星級接待戶1家,三星級接待戶5家,兩星級接待戶1家。戛灑旋渦村27戶農戶依託新農村發展政策,實現了整村推進鄉村旅遊建設;啟組逛納徠花腰傣民族風情園已完成28幢連體民居建設工程。
二、主要經驗和做法
(一)提高認識,加強對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的組織領導。
為開展好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活動,旅遊產業改革發展領導小組明確整個創建評比活動在縣旅遊產業改革發展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進行。戛灑鎮、縣直各培訓指導責任單位要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落實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和考評細則,認真組織實施花腰傣特色旅遊村寨創建評比活動。
此外,領導小組辦公室多次帶領相關工作人員深入村寨調研,把鄉村旅遊提檔升級和花腰傣特色旅遊村寨創建緊密結合,各有側重開展工作。行業管理按照相關標准,提前介入,積極做好前期行業指導和工作培訓。在鄉村環境和衛生整治、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完善、花腰傣民族特色項目建設、發展「傣家樂」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思路和意見,要求「傣家樂」經營戶下工夫做好民族民俗、農事活動、果蔬採摘體驗,豐富民族特色食品和農村戶外運動項目,力爭做出名副其實的花腰傣民族特色,在總結推廣戛灑躍南鄉村旅遊發展模式的經驗和基礎上,做好花腰傣特色旅遊村寨創建工作。
(二)精心規劃,突出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的資源優勢和特色。
我縣旅遊部門根據縣委、縣政府的旅遊產業發展意見,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和文化特性、旅遊市場的需求、規模和發展趨勢、鄉村旅遊的布局、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問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發揮優勢,認真研究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發展布局,努力提升鄉村旅遊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是突出了鄉村自然景觀的優勢,引導遊客領略獨特的田園風光、山水景觀,開展具有特色的鄉村生態旅遊,滿足遊客旅遊審美的需求。二是突出了鄉村的傳統文化優勢,充分挖掘花腰傣的文化內涵,包裝具有特色的傳統鄉土工藝,使遊客在鄉村旅遊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歷史知識和農業知識等,滿足遊客物質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三是突出了體現地方民族特色,在建築、服飾、飲食、歌舞乃至旅遊活動的設計等方面,盡可能體現出民族風貌、風情、習俗等特色,滿足遊客對跨區域文化差異的了解、感受和體驗,增強鄉村旅遊的吸引力。根據以上規劃思路,確立了以戛灑大檳榔園、曼理、平寨和漠沙大沐浴、南薅為重點,開展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活動。
(三)突出特色,分類整理創建標准。
根據新平鄉村旅遊產品轉型要求,新平重點在「特」字上下工夫,以經濟發展為核心,以保護生態環境、發展鄉村旅遊、塑造濃郁民族文化特色為重點,全面建設「生態優美、村容整潔、特色鮮明」的民族特色村寨為總體目標,弘揚生態理念和民族文化,按照星級分類,把標准整理成容易理解、便於把握的文本,印發到村(組),村(組)可根據基礎條件創建目標,確定需要集中財力、人力、物力主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完善哪些創建指標,力爭創建工作做到點、做到位。創建工作以戛灑鎮為主,旅遊、文化、建設、國土、交通、婦聯、共青團等部門和社團根據創建工作需要做好指導、服務和支持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年度考評細則並實施創建指導工作。
(四)規范服務,努力營造文明和諧的民族特色旅遊村寨環境。
我縣鄉村旅遊突出了農民的主體地位,在市場的引導和現實的教育下,積極培養農民的市場經濟意識和服務顧客的文明意識。一是建立健全規范的旅遊接待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提高民族特色旅遊村寨的綜合服務質量和水平。二是規范農戶家庭的接待服務標准,從接待設施、接待條件、衛生狀況和接待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規范,並且進行了鄉村旅遊星級評定,目前,我縣有7家「農家樂」被玉溪市命名為鄉村旅遊級星接待單位,其中四星級1家、三星級5家、兩星級1家。三是切實加強鄉村環境整治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努力營造整潔的村容村貌,良好的鄉風文明氛圍,促進鄉村精神文明的建設。四是努力加強人才培訓。先後邀請各類專業老師及有實踐經驗的高星級酒店老師,舉辦了三期鄉村旅遊服務培訓班,從規范服務禮儀,提高服務技能等方面,對270多人進行了培訓,其中220人取得了旅遊從業人員上崗資格證書。
(五)深入指導,創建「傣家樂」鄉村旅遊經營模式。
縣旅遊產業領導小組在對哀牢山·紅河谷民族風情旅遊線的民族村寨發展鄉村旅遊進行了調研後,選定了田園風光優美、民族文化風情獨特、群眾參與鄉村旅遊發展積極性高漲的戛灑鎮曼里小組,進村入戶,帶領農戶一起動手用花腰傣手工藝品和生活農具等對房屋進行了內裝飾,指導農戶從鄉村的「土」文化上來打造,營造鄉村生活氣息,凸顯生態、民族的鄉村特色,體現花腰傣餐飲風味,實地創建出一個「傣家樂」旅遊經營模式,為下一步創建更多、更規范、更具特色的「傣家樂」樹立了典範。
(六)考察學習,提升新平鄉村旅遊經營管理水平。
為進一步開拓視野、創新理念,全面提高我縣旅遊行業整體管理水平,加快我縣旅遊景區開發和鄉村旅遊的發展步伐,縣旅遊局和縣旅遊行業協會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法,先後兩次帶領相關旅遊經營戶外出考察學習。2010年5月20日至22日,實地考察了玉溪市靈秀鎮、易門縣馨苑、通海縣里山和三杯杯、華寧縣的華溪等四星級和三星級農家樂。2010年9月16日至21日組織赴廈門、武夷山學習考察。通過考察學習各經營戶深受啟發、觸動較大,開拓了視野、思維,深切感受到與旅遊成熟地區相比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同時也看到了我縣旅遊發展的優勢和機遇,對今後新平縣旅遊行業發展樹立了信心,對於打造我縣自己的品牌和自身的特色有了信心。
通過集中學習考察,為經營戶搭建起了相互溝通和交流學習的機會,相互增進了解,增進友誼,增進合作。
三、取得的成效
開展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發展鄉村旅遊,不僅豐富了游覽內容,還為新平農村脫貧致富開辟了新的途徑,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信息溝通和文化交流,增強了群眾的發展意識,推動了當地和經濟社會發展。
(一)發展農家游有助於促進農民增收和就業。通過外地的經驗和我們自身發展的實踐表明,創建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可以達到「開發一方景區、繁榮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益。農戶把農產品轉變為旅遊商品,將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經過對參與鄉村旅遊開發經營的農戶進行摸底調查,大部分家庭人均純收入在6000元以上,遠遠高於全縣3288元的人均純收入水平。從我縣農業生產和旅遊發展現狀看,當旅遊旺季來臨之際,正是我縣農業生產農閑之時。農民放下手中的農活,敞開農院,廣納全國各地遊客,從事旅遊服務,將農業生產和旅遊經營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做到旅遊服務和農村生產農兩不誤,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不僅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還增加了農民收入。
(二)優化了農村環境,改變了農村整體面貌。自2006年啟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在鄉村旅遊規劃范圍內的有35個村民小組,佔全縣111個新農村建設試點的31.5%,累計整合新農村建設、整村扶貧、異地搬遷、民居抗震減災、旅遊扶持等項目資金2000多萬元參與鄉村旅遊開發,修建了進村道路,整治了村容村貌,興建了水電設施,整修了農家庭院,畜禽分離,使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徹底改變了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糞草隨處堆,畜禽滿街跑」的狀況。戛灑南蚌村啟祖村民小組投入了850多萬元開發「農家樂」旅遊項目,並創新鄉村旅遊的發展經營管理模式,實行統一管理、集中經營,促進鄉村旅遊向規模化、規范化方向發展,為鄉村旅遊提檔升級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有利於降低農業經營風險。開展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強調的是充分利用鄉村地域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眾多的無形資產(如傳統文化、生活習俗)具有投資少、效益高、回收快等特徵,相對於其它產業發展更具有比較優勢,市場風險也相對較小。農戶只需將自家庭院加以硬化、綠化、美化、改水、改廁,並且購置一批廚房餐具,經過必要的標准和服務規范學習培訓,服從旅遊行業管理,便可掛牌對外營業。旅遊旺季時接待遊客,淡季時自用,不僅增強了我縣旅遊的接待能力,還培養了農民良好的生活習慣。此外,農民的雞、魚、肉、蛋、蔬菜等農副產品和手工藝品還可以就地得以消費,減少流通環節成本,增加農民收益。
(四)可以促進非農產業結構的調整。旅遊業的發展需要眾多部門和行業的支持和配合才能順利進行。反過來又可以帶動許多部門和產業的發展。開展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無疑可帶動農村交通運輸、餐飲服務、文化娛樂以及其他農副產品和民族工藝品等行業的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服務產業發展薄弱的方面。
(五)農戶與遊客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活動將吸引大批城市人來農村感受自然、體驗生活,潛移默化的影響使農民轉變觀念。同時,農民足不出戶就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種、養、加工一條龍,吃、住、娛、購多種經營,農民不再將離鄉進城作為感受現代生活的唯一途徑,而是就地可以享受城市帶來的文明成果,有利於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同時,鄉村旅遊為農村帶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拓展了農民視野,轉變了農民思想觀念,改變了農民生活習慣,凈化了農村社會風氣。農戶通過硬化、綠化、美化庭院及改廚、改水、改廁和改造居住條件,從而對於改善鄉村的社區環境、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農村城鎮化都將起到十分有利的推動作用。
(六)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旅遊業每直接增加一個就業機會,能帶動相關的5個就業機會,乘數效應是相當明顯的。我們新平有大量的剩餘勞動力,開展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活動,有很明顯的季節性,農村勞動力可以合理安排勞作與服務,增加更多的收益。
(七)可以更加有效的保護挖掘民族文化,為旅遊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源泉。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失去了民族的傳統文化,就是失去了民族的靈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花腰傣一些古老的習俗、文化,已被越來越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漢化,搶救和挖掘民族文化已成為我們當前的重要任務之一。當然,保護民族文化,關鍵是要創新。創新是事物延續的源泉。如果一個民族的文化從形式到內容幾十年不變,再好的文化也會被淘汰。因此,開展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挖掘改造和提煉,創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又富時代特徵的文化,以此凝聚民族力量,弘揚民族精神,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護挖掘民族文化,為旅遊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源泉。
(八)可以有效聚集人氣,有力的促進小城鎮的發展。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現代人的旅遊已不再是簡單的吃喝玩樂,旅遊者由最初的尋求特、新、奇、異等刺激,越來越注重對文化的追尋和探求。地方傳統民風、民俗、歷史風情是地域旅遊文化的根,是形成景區特色的基礎,民族特色旅遊村寨的創建越來越適合現代人旅遊的需求,將吸引更多遊客進入新平,進入民族特色旅遊村寨,為有效聚集人氣,促進小城鎮的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帶動作用。
總之,就我縣作為一個農業大縣來講,發展鄉村旅遊,開展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有許多好處。從產業發展的長期目標來看,為了延伸產業鏈條,使旅遊產業真正成為強縣富民的支柱產業,所以我門應結合縣情、地情,圍繞旅遊市場發展需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創建民族特色村寨。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我縣的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創建得到了上級黨委政府和省市主管部門的支持幫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旅遊開發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導致了產品策劃、包裝上不了規模、檔次,旅遊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旅遊產業也難以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二是人才匱乏,尤其是經營管理人才奇缺,鄉村旅遊經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差,旅遊線路和產品促銷范圍還叫窄,與周邊縣區的互通互聯有待加強,資源優勢還沒有真正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四是在民族特色旅遊村寨的創建中各村的民族文化傳承表現形式單一,沒有形成各自獨有的特色。

二〇一一年三月九日

2. 雲南省農村信用社2010招聘報考條件是什麼

你好!具體請留意相關的考試公告和崗位要求,往年是有不限制專業的崗位的,還請留意!
一、報考條件:
(一)應屆畢業生
1、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具有良好的個人品質和職業道德,無不良記錄。熱愛農村信用合作事業,能長期堅持基層工作。
2、年齡在25周歲以下、碩士及以上學歷者放寬至30周歲。相貌端正,身體健康。
3、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應屆大專及以上,經濟、金融、財會、計算機、文秘、法律專業畢業。部分招聘單位根據需要可適當放寬專業限制。
(二)大學生村官
1、雲南省2008年選聘且聘用期滿續聘或未就業、2009年選聘且截至2012年3月30日在崗,年度考核為稱職以上等次的大學生村官(不包括已選拔進入鄉鎮黨政班子的大學生村官)。
2、年齡在28周歲(1984年1月1日以後出生)以下;碩士及以上學歷者放寬至30周歲(1982年1月1日以後出生),相貌端正,身體健康。
3、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其中大專學歷要求是經濟、金融、財會、計算機、文秘、法律專業。

3. 易門信用社有幾個網點

你好易來門額信用社有一下19個網源點
農村信用社新建分社 地址:興文街69
農村信用社易門信用社 地址:易興路595
農村信用社易興分社 地址:龍泉中路36
農村信用社匯豐分社 地址: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
農村信用社龍泉信用社 地址:朝陽路256
農村信用社朝陽路分社 地址:象山路12
農村信用社ATM 地址:象山路12
農村信用社獅子山分社 地址: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
農村信用社浦貝分社 地址: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
農村信用社六街信用社 地址: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
農村信用社銅廠信用社 地址: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
農村信用社ATM 地址:龍泉中路36
農村信用社ATM 地址:朝陽路256
農村信用社綠汁信用社 地址: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
農村信用社十街信用社 地址: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
易門縣農村信用合作社小區 地址: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
農村信用社ATM 地址: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

農村信用社小街分社 地址: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
農村信用社老吾分社 地址: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
你可以選擇就近的網點辦理業務!

4. 請教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的歷史沿革

易門縣地處雲南省滇中西部,玉溪市西北,位於北緯24º27ˊ—º57ˊ、東經101º54ˊ—102º18ˊ之間,東與安寧市、晉寧縣相接,南連峨山,西和雙柏隔綠汁江相望,北部與祿豐、安寧兩縣市接壤。縣城龍泉鎮,東南距玉溪市機關駐地紅塔區146公里,東北距省會昆明94公里,里程43公里的高等級公路從縣城至安豐營與安楚公路貫通,可直達昆明、楚雄等地。縣域東西橫距44公里,南北縱距57公里,總面積1571平方公里,居玉溪市第4位。兩條南北走向、貫通全境的山脈之間,鑲嵌著主要山間盆地——柏樹、方屯兩個壩子,面積為46.7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其餘是廣大的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97%。 境內最高點為北部小街鄉甲浦老黑山頂雀窩尖山,海拔2608米,最低點是綠汁鎮南部爐房村旁易門與雙柏、峨山交界處的綠汁江面,海拔1036米。地形特徵為東、北、西三面高山屏立,中部是溶蝕性盆地,東南面為中山河谷地帶,全境狀似馬蹄。江河沿岸受河流切割影響,較陡峭,山谷相間、地形復雜。屬中亞熱帶氣候,受地形地貌的影響,立體氣候明顯,縣內具有熱帶到溫帶的氣候類型。2000年,極端最高溫度31.5℃(8月25日),極端高低氣溫-2.0℃(1月6日),全年平均氣溫16.3℃,日照數為1706小時,降雨量為856.9毫米。 復雜的地形地貌和多類型氣候孕育了豐富的生物、水利、礦產資源。自然植被包括7個地方型植被和13個植被地段,已知其利用價值的植物資源共317種。易門縣是雲南省華山松籽種生產基地縣之一。水果資源有24個種類,以板栗、核桃、優質梨、柑桔為主的具有地方優勢經濟林產品生產基地形成一定規模並產生了經濟效益。高山深箐里,植物群落中,有哺乳動物10種,鳥類15種,兩棲類6種,爬行類7種。水利資源蘊藏量56633千瓦,地下水年增均流量8470萬立方米,大龍口水質優量,日出水量960立方米。礦產資源有銅、鐵、鉛、鋅、白鈣、磁土、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等金屬非金屬。易門是雲南省主要銅礦產地之一,有大小礦點50餘處,由易門礦務局進行開采,鐵礦儲量2400多萬噸,大小礦點10餘個,瓷土儲量100萬噸以上。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屬益州郡所領雙柏縣,轄境包括今易門、雙柏、新平。東漢同於西漢。三國兩晉時期,所屬縣名不變,郡名數次變更,屬建寧郡或晉寧郡。南朝齊梁之際,屬晉寧郡,實為爨氏據有。唐時,屬鉤州所領唐封縣境。南詔興起,屬拓東(今昆明)節度使轄地。大理國時,屬鄯闡府,「使高福世守其地」。元至元四年(1267年),在易門立夷門千戶所,屬巨橋(今昆陽)萬戶府,十三年(1276年),改為置縣,因縣「西有泉曰夷源,訛作易門,」隸屬中慶路所領昆陽州。明朝時,屬雲南府昆陽州,清代因襲未變,民國時屬滇中道。1950年1月,屬滇中專員公署,3月後屬玉溪專員公署,1970年後屬玉溪地區,1998年6月28日起屬玉溪市。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易門縣地處雲南中部,北緯24º27ˊ—24º57ˊ,東經101º54ˊ—102º18ˊ。東鄰安寧市和晉寧縣,南連峨山彝族自治縣,西接雙柏縣,北與祿豐縣接壤。總面積1571平方公里。東西寬44公里,南北長57公里。轄:四鄉三鎮(龍泉鎮、六街鎮、綠汁鎮、小街鄉和浦貝、十街、銅廠三個彝族鄉),55個村(居)委會,756個村民小組,820個自然村。2001年末,有47500 戶,總人口173001人,其中:男89552人、女83449人,農業人口134462人,非農業人口38539人。境內漢族人口居多,還居住著彝、哈尼、回、苗、白等少數民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0人。 [編輯本段]少數民族 易門縣少數民族是居住在自然條件差、氣候惡劣的山區地方,最高海拔2484米(碧多),最低海拔1100米(棚苴)。分布在浦貝、十街、銅廠、綠汁、小街、六街等地。主要有彝、哈尼、回、苗等22個少數民族。 一、行政區域和人口構成 全縣有三個民族鄉,佔全縣四鄉三鎮的42.9%,有33個民族村民委員會,佔全縣55個村民委員會的60 %,有413個民族村民小組,佔全縣747個村民小組的55.3%。2001年末,少數民族人口50735人,佔全縣總人口173001人的29.3%,全縣少數民族人口中農村人口有37835人,佔全縣少數民族人口的74.6%。 二、糧經基本情況 2001年民族地方農民人均生產糧食460公斤,比全縣農民人均生產糧食低9公斤;民族地方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1655元,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低301元。 三、生產條件和基礎設施狀況 1、生產條件:2001年末,全縣少數民族地方有耕地面積102320畝,人均佔有耕地面積1.56畝,比全縣農民人均佔有耕地面積多0.27畝。在總耕地面積中,有33136畝田,69184畝地,其中水澆地32664畝,有效灌溉面積65800畝;水利化程度達64.3%,比全縣水利化程度低9.7%;化肥用量11508.5噸;農葯用量73404公斤;農膜使用量234.2噸。 2、基礎設施:到2001年底,全縣民族地方通公路的村民小組有378個,佔413個民族村民小組的91.5%,還有35個村民小組未通公路;413個村民小組全部通電;自來水受益的村民小組有316個,佔全縣413個民族村民小組的76.5%,還有97個村民小組沒有飲上自來水;通程式控制電話的有93個村民小組,僅佔413個村民小組的22.5%;可接收電視的村民小組326個,佔413個村民小組的78.9%,還有87個村民小組收看不到電視;設置醫療的點數有34個,病床有80張,村醫務人員有109人。各村民委員會都有醫療點和醫務人員。 四、少數民族農村產業經濟基本情況 全縣少數民族地方200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290萬元,按產業劃分,有種植業收入11408萬元,林業收入392萬元,牧業收入5526萬元,採集野生植物收入111萬元,漁業收入56萬元,工業收入287萬元,建築業收入277萬元,運輸業收入1067萬元,商飲業收入255萬元,服務業收入108萬元,其它收入803萬元;出售產品收入10822萬元。 五、少數民族農村糧經作物基本情況 少數民族農村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185605畝,復種指數為183%;稻穀面積19167畝,單產501公斤;包穀面積為27347畝,單產428公斤,小麥面積49553畝,單產90公斤;烤煙面積42115畝,單產148公斤,上等煙葉比例達32.71%,比全縣的少5.77%;甘蔗面積649畝,單產5噸。 六、少數民族農村教育及科技示範 2001年,在校的少數民族學生小學有7309人,佔全縣15538人的47%;初中學生有1970人,佔全縣7570人的26%;高中學生有445人,佔全縣1149人的38.7%;當年錄取的中專學生有175人,佔全縣398人的44%;大專以上學生有88人,佔全縣150人的58.7%;有教學校點68個,其中,一師一校的有15人,教學班級有295個班。科技示範戶有1278戶,其中,種植業799戶,養殖業479戶。持「綠色證書」的有446人。 七、少數民族農村林果產品生產情況 水果面積有7468畝,產量628噸。其中,50畝以上果園有4023畝。林產品面積64151畝,產量220.7噸。其中,50畝以上的連片面積49489畝。 八、少數民族農村工商企業基本情況 2001年末,全縣少數民族地方私營企業13個,從業人數849人,營業收入5132萬元;個體工商戶1214戶,從業人數3496人,營業收入19028.8萬元。 九、少數民族農村畜牧漁業其本情況 2001年內,出欄家禽173138隻;生豬年末存欄65247頭,佔全縣141594頭的46.1%,年內出欄74926頭,佔全縣175655頭的42.6%;牛年末存欄24716頭,佔全縣47685頭的52.2%,年內出欄6779頭;羊年末存欄33136頭,佔全縣48386頭的68.5%,年內出欄18113頭。漁業養殖面積350畝,產量40.6噸。 [編輯本段]易門人物 孫蘭英、楊本聰 、李躍、蘇占臣、岳培堯、岳幼屏、王啟勛

5. 玉溪市易門縣新世界駕校報名費多少

報名費可能會有復些波動吧,建制議最好是去駕校咨詢,這里說個大概給你參考
B2可能六七千。而且學習考試的過程中應該還要花費一些別的錢。
第三條車輛管理所辦理機動車駕駛證業務,應當遵循嚴格、公開、公正、便民的原則。 車輛管理所辦理機動車駕駛證業務,應當依法受理申請人的申請,審核申請人提交的材料。對符合條件的,按照規定的標准、程序和期限辦理機動車駕駛證。對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一次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對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書面告知理由。
車輛管理所應當將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規定的有關辦理機動車駕駛證的事項、條件、依據、程序、期限以及收費標准、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和申請表示範文本等在辦公場所公示。 省級、設區的市或者相當於同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互聯網上建立主頁、發布信息,便於群眾查閱辦理機動車駕駛證的有關規定,查詢駕駛證使用狀態、交通違法及記分等情況,下載、使用有關表格。

6. 玉溪市易門縣的農村信用社卡讀不了lC晶元在昆明市農村信用社可以換卡嗎

玉溪市易門縣的農村信用社卡讀不了lC晶元在昆明市農村信用社不可以換卡的。

7. 新農村合作醫療,在玉溪易門縣83歲老人住院,合作醫療可以報銷多少,是縣級醫院,化驗費可以報銷嗎

所有的檢查費,門診費,床鋪費,自費葯品是不報銷的,除去上述的,其餘的費用應該可以報百分之六十至八十之間

8. 2020易門野生菌子節幾月月號

一般都是在八月中旬或者是七月底左右為易門野生菌子節。

2020年7月31日,以做強「雲菌」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國(雲南)野生食用菌交易會在易門開幕,為加快構建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仿生種植、交易集散、精深加工、餐飲美食、科普展示、主題旅遊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鏈。

做強做優「雲菌」產業品牌、推動鄉村產業興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為推動西部高原特色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交易會在易門e農數字融創廣場設主會場,花果山歡樂谷景區設分會場。上午10時,主會場、分會場同時舉行開幕式。



以野生食用菌為主的食品加工業產值突破10億元,建成全國首個野生菌博物館,成為中國野生菌研發應用基地、雲南省特色餐飲發展示範縣;培育起有色金屬、陶瓷建材、食品加工三大特色產業。

縣域經濟由12億元增加到136億元,易門即將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跨入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

(8)易門縣新農村示範擴展閱讀:

2019年7月20日,為期5天的第十五屆中國(雲南)野生食用菌交易會(以下簡稱菌交會)在易門縣開幕。菌交會期間舉辦的招商引資推介暨投資及外貿項目簽約儀式上,易門縣成功簽約項目24項,涵蓋建材加工製造、高原特色農業、生物資源加工提取、教育、外貿等多個領域。

投資總額達23.6342億元、1.54億美元。易門縣舉辦菌交會以來,野生食用菌交易量由360多噸增加到1600多噸,交易額由700多萬元增加到1.7億多元,以野生食用菌為主的食品加工業產值突破10億元。已建立了一條覆蓋保育促繁、栽培、交易、加工、餐飲、文化。

旅遊等野生食用菌產業鏈,建成了一批特色食用菌生產基地,創建了一批特色食用菌產品品牌。在野生菌生長季節,以撿菌、賞菌、品菌為一體的體驗農旅業產業成為易門新的亮點,以菌火鍋、菌全席為主並獨具地方特色的食用菌飲食文化逐步形成。

9. 易門縣職業高級中學怎麼樣

簡介:易門縣職業高級中學坐落在離縣城8公里的龍泉鎮雙龍村,作為縣政府內開辦的一所中等容職業技術學校,於1983年開班辦學,1993年被評定為「合格職中」,2002年被評定為「雲南省示範性職中」。
注冊資本:275萬人民幣

閱讀全文

與易門縣新農村示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