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村危房拆除,宅基地還屬於戶主嗎
根據之前土地管理相關規定,農村的宅基地屬於村集體所有,農村家庭以戶為單位,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而最近相關文件指出農村的危房被拆除之後,就不能繼續在原來的宅基地上蓋房子了,因為要把宅基地恢復成農田耕地。按照這項新的文件規定,農村的危房被拆除之後宅基地就不能被村集體收回,恢復成耕地之後的使用權到底歸誰其實並沒有法律明文規定,一般都是有原來的戶主繼續使用。
最有一類跟上面兩種情況不同,是在一戶一宅之內的危房,正常居住因為各種原因成為危房,這一類危房是可以依法申請危房改造建設,只要按照正規的流程申請把危房拆除並且在原來的宅基地上重新建設即可。綜合以上可以看出,村集體是不會收回宅基地的,但是按照相關規定,拆除的危房宅基地還是會歸原來的戶主使用,只是不能在繼續建設房屋而是恢復農耕經營使用。
『貳』 農村村民未經審批佔地建房應該罰款還是拆除
農村村民未經審批佔地建房應該拆除。
1、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六條規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2、第七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破壞種植條件的,或者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並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_
『叄』 農村建房要滿足這三個條件,否則誰建就拆誰,你怎麼看
在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村地區的經濟水平也在逐漸的提高著,農民們的就業機會多了,工作收入也增加了,口袋裡有餘錢自然要給自己建個安身的房子,這也就導致了原來農村地區開始了建房熱,農民們大規模的建房子,也使農村地區的房子出現了混亂的場景。
想要在農村地區建房的農民們,需要清楚的是,隨著我國政策的改變,農民們在建房這個問題上也要有所改變,需要嚴格遵守我國規定的制度,在建房之前要通過審核,並且要遵守一戶一宅規則,同時不在耕地上建房,滿足這三個條件再動工,否則就算是建好了,也會被稱為拆掉。
『肆』 農村違法建房歸誰管
當地規劃區、當地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
對於農村違法建築,政府可以限期拆除。如拒不自行拆除,縣級政府俯依法強制拆除或者申請法院強制拆除。
《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八條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後,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採取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條 依照本法規定,責令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對繼續施工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有權制止。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對責令限期拆除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伍』 農村的自建房真的要拆了嗎
城裡的房子雖然多,但是抵不住價格高,而且環境又不是很好。所以現在很多都計劃著在農村弄套小獨院供以後居住。只是農村雖說空間比城裡大,只是這方方面面的規矩也不少,單是家裡的大門的朝向方位就很是講究,下面來一起看看,免得以後犯了忌諱。
3、忌對尖銳物
農村的房子在建的時候多有屋檐,有些家庭還喜歡在屋頂放置獸頭吉祥物。而在建房的時候,也要千萬注意讓大門避開這些東西。這些東西雖有鎮宅的功效,但煞氣過重,正對著大門,會沖撞了自家的福氣。
4、忌對鬼神
大門不可以正對著陰氣過盛的墳地大家都知道,但是也不可以對著祠堂、廟宇。前者陰氣太重容易觸霉頭,後者則是另一個極端,正所謂物極必反,陽氣過剩,家庭承受不來,反而會折損了錢財和福氣。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涉及侵權,請聯系作者處理!
『陸』 農村自建房遇拆遷怎麼辦
城鎮居民在農村買地建房遇拆遷要拿補償是不可能的。根椐國家集體所有土地管理有關規定,屬於集體所有農村土地是不允許出賣給城鎮居民,城鎮居民在農村買地建房是違反規定,怎麼可能拿補償?
『柒』 農村建房由政府管還是哪些部門
農村建房由村民向本村村委會提出,經村委會審核後,提交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審核通過後,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批。
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7)農村建房誰見誰拆擴展閱讀:
自建房(農民房)是泛指擁有自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自己組織並通過僱傭他人施工,而建造的房屋和建築。自建房是我國傳統建造方式的主流,尤其是在我國農村地區,農村居民幾乎都是通過自建房方式,來滿足各自的居住需求。不能在規劃區以外或建設用地以外建房。
另外在我國商品房政策推出前,很多單位也曾通過集資自建房的方式,來解決企業員工的居住需求問題。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逐步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自建房建設水平越來越高,類型越來越豐富,尤其江浙一帶種類多樣。
農村居民如何申請辦理宅基地及建房手續
(一)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的條件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是農村居民年齡必須年滿十八周歲且符合分家條件;二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及村鎮建設規劃;三是農村居民建房限額標准,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的限額面積為180平方米,使用農用地的限額面積為140平方米;四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一戶一基」;五是農村村民在出租,出賣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六是嚴禁非農戶和其他人員在本村購買宅基地。
(二)農民建房應當遵循的原則
農村居民建房應當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能夠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能夠佔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使用國有土地的必須辦理出讓手續。
(三)農民建房申請宅基地的審批程序新
1、農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
2、村集體經濟組織對申請建房戶在醒目的地方進行張榜公示(15個工作日以上);
3、國土資源管理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等進行初審;
4、公布期滿無異議後,將符合「一戶一基」條件的用地戶按規定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人民政府審批(佔用農用地的按規定報市政府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5、宅基地批准後,國土資源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批放宅基地,並發放選址意見書,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一書兩證」)。
6、村民住宅建成後,國土資源所到實地檢查是否按批准面積和要求使用土地,對符合要求的建房戶核發集體土地使用證書。
7、村民憑土地使用證及規劃許可證申請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捌』 農村建房歸哪個部門管,農民蓋房要找哪些人批准
我國《土地管理法》明確提出,農村村民住宅用地,需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申請宅基地的報批程序是怎樣的?
以長沙為例, 長沙規定,從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受理建房申請,至發放《村民住宅建設用地許可證》,審批時限控制在20個工作日,縣(市、區)可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具體申報宅基地程序如下:
(1)村民申請宅基地,首先應向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書面申請。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張榜公示7個工作日。公示期滿無異議的,由申請者向鄉(鎮、街道)國土資源所提交用地申請和相關材料,相關材料包括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村民建房的審查意見(包括是否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表決同意建房、表決結果是否在本村公示7日以上、是否符合「一戶一基」政策等)、村集體經濟組織關於申請建房村民屬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證明材料等。
(2)鄉(鎮、街道)國土資源所實地審查申請人員是否符合建房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擬建房位置是否避開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隱患點,是否做到耕地佔補平衡等,並經鄉(鎮、街道)相關部門初審後上報鄉鎮(街道)人民政府核准,符合條件的發放《村民住宅建設用地申請表》。
(3)鄉(鎮、街道)國土資源所收到村民提交的《村民住宅建設用地申請表》後,上報至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經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後報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宅基地經依法批准後,由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核發《村民住宅建設用地許可證》。
(4)房屋開工建設前,鄉(鎮、街道)國土資源所應到實地放樣定樁。涉及切坡建設的必須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承諾按要求採取防護措施。
(5)房屋竣工後30日內,村民應向所在地鄉(鎮、街道)國土資源所申請驗收;鄉(鎮、街道)國土資源所實地檢查是否按批準的面積和要求使用土地,是否對原宅基地拆除到位;驗收合格後,村民應當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不動產登記。
『玖』 農村建房當初沒辦手續,怎麼辦,會被拆嗎
在我們的關於征地拆遷的實踐中,經常聽到當事人說遇到征地,自己的房子沒有房產證,被認定為違法建築。是不是沒有房產證,就一定會被認為是違法建築呢,是不是沒有證就拿不到賠償款?在一般情況下,房屋拆遷是以房產證作為依據的,但對於農村宅基地房子,因為這類房屋比較特殊,所以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農村耕地不得隨意建房,私建房屋是違反規定的。很多人認為它是自己的土地,為什麼沒有控制權。你知道,耕地屬於農業用地,私房建設不經許可,就屬於破壞耕地,其實是違法的;另一方面,規劃和保護的地區也是不能建房的。
總之,在宅基地上建設房屋,如果沒有辦理手續是否會被認定為違章建築,這是一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問題。在很多地方,拆遷方抓到了那些被拆遷人沒有相關手續這一點,以降低賠償或不予賠償,而被拆遷人也因為這點而向拆遷方妥協,其實這樣是很吃虧的。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必要知道自己房子的具體情況,有不懂的方面也可以咨詢律師,不要讓我們的到手的補償白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