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行動是什麼時候開始提的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法由來
中新網2005年11月21日電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載文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位列中共中央對未來五年科學發展的十大方略之首。對這個在毛澤東時代就多次出現在中央文件中的名詞,許多人在似曾相識之感中確信,盡管是同一提法,但其內涵已大大豐富了。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胡錦濤用這短短20個字概括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國內外觀察家對此評論說,這不僅勾勒出一幅令人嚮往的現代化的美麗圖景,也契合中國傳統文化對於鄉村社會的想像。
文章中指出,這一思路的形成,發韌於中共十六大。國家發改委產業研究所所長馬曉河對《瞭望新聞周刊》說,十六大上,中央提出解決「三農」問題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十六屆三中全會將統籌城鄉放在了「五個統籌」之首;一年後,胡錦濤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提出了著名的「兩個趨向」論斷,指出中國已進入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階段;在五中全會上,則正式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馬曉河說,在「統籌城鄉」、「兩個趨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者之間,有非常明晰的邏輯關系。統籌城鄉是戰略思路,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是戰略取向,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則是戰略的具體化。
他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並不是「三農」政策的一個方面,更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那樣,僅僅是搞「新村建設」,讓農民住進小區。而是當前「三農」工作的一個抓手,是「十一五」乃至更長時間中國農村發展的總目標、總思路。
文章還援引權威人士的話透露,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法醞釀過程中,中央曾派考察團到拉美考察城市化問題,到韓國考察「新村運動」。拉美一些國家由於城鄉差距過大在城市中形成大量貧民窟的現象,顯然是中國必須設法避免的,十一五「建議」中特別強調城鎮化必須「健康」發展,即含此意。
韓國「新村運動」的實踐,則讓中國的高級智囊們形成了一種認識,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高速發展的同時是可以避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鄉發展差距拉大的。
有統計資料顯示,2004年韓國的人均GDP達到14000美元,城鄉居民收入是1∶0.94,而從上世紀70年代到現在,韓國城鄉居民的收入始終是1∶0.8~0.9。以支持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內容的「新村運動」,是帶來城鄉和諧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章稱,據權威人士透露,赴韓國考察「新村運動」的專家們回來後形成了「關於韓國『新村運動』的考察報告」和「關於在我國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建議」兩份報告,為中央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② 新農村建設國家到底是怎樣規定的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理論背景編輯本段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決定,提出實施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為內容的新農村建設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是統籌城鄉發展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基本途徑,是縮小城鄉差距、擴大農村市場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
要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落實科學發展觀,明確任務、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強力推進,用科學規劃引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近年已經成為國家公務員考試中申論寫作的熱點之一,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 二、用全新視角看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編輯本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重大決策,位列我國未來五年科學規劃的十大方略之首,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必須以全新的視角、系統的思維審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背景、新內涵和新特徵。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背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一個新概念,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使用過類似提法,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後面臨的嶄新課題,是時代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化有了一定發展基礎之後都採取了工業支持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戰略。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新階段。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重大戰略性舉措的實施正當其時。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內涵
十六屆五中全會對新農村建設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描繪出一幅新農村的美好藍圖。這20字方針,既是我國新農村建設長期的奮斗目標,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必由之路,各個方面相互聯系、互為因果,主要包括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村鎮、構築新設施、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等方面的豐富內涵。發展新產業,就是要打牢物質基礎,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這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著力點。建設新村鎮,就是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使農村的發展得到合理規劃。構築新設施,就是要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包括清潔安全飲水、道路交通、電力、信息網路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培育新農民,就是要加強基礎教育和職業培訓,推進農村科技推廣和醫療衛生體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講文明」的新型農民。樹立新風尚,就是要加強和完善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倡導新風尚。我們必須全面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新農村之「新」的內涵,切實做好「新」的文章。
③ 農村今後還會再拆遷嗎為什麼呢
農村拆遷還是要繼續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農村的發展和建設,比如修建公路,修建地鐵,都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
關於農村拆遷,也意味著農村的村莊被並入城鎮,這也是農民朋友們關心的問題。顧名思義,集中人口有助於管理,幫助每個人交換他們的需求,使生活更加方便。此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更好地發展養老事業,在一些當地村莊,社區服務實行了互助養老的形式,這極大地促進了農村養老問題的解決。土地資源的價值是毫無疑問的。因此,在新農村建設中,這些問題的解決使得土地資源得到保護和珍惜,土地將充分發揮其自身價值。
④ 為什麼現在不搞新農村建設了,聽說新農村建設停止了是真的嗎
新農村建設是停止了。明年搞社區,城鎮化發展。
⑤ 為什麼現在提出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一個新概念,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使用過類似提法,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後面臨的嶄新課題,是時代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化有了一定發展基礎之後都採取了工業支持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戰略。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重大戰略性舉措的實施正當其時。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
⑥ 關於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新農村建設一般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中國大地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把祖國大地建設得無比美好,隨著許多新農村建設改造工作的完成,農村的面貌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仍然存在一些因素制約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1 勞力缺失
現在農村的經濟模式大多數是:留守老人和兒童在家,年輕人出外打工,而且越有文化的年輕人,越是選擇留在外面,好像無工不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有的農村經濟發展狀況還不足以提供足夠多的崗位來滿足年輕勞動力的就業需求,農村現有的經濟發展模式也不足以讓許多的年輕一代在農業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很多年輕人選擇外出工作,所以,現階段著力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勢在必行。
2 重工輕農
農村的一個主要體現,就在於一個「農」字,農業為本的思想古已有之,現狀則是嚴重的重工、商,輕農業。甚至,所謂的新農村改造,農村城鎮化,更使人們逐步脫離土地,驅使勞動力思想上的對農業的輕視,加速務農人員的流失。
3 觀念落後
在農村,由於農村的特性,人老後不能像城市職工一樣,有退休金、保險等保障,只能靠兒女的孝心來維持老後的生活,使老人不能保證生活的穩定及質量,更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不得不生,生了也不一定會養。
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事實無疑是一個隱形的強大的社會地雷。這些都制約了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減慢了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些具體的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好這些矛盾,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6)現在還提不提新農村建設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
⑦ 新農村建設停了嗎為什麼現在搞美化農村
各地標准和說法抄不一,襲有的是新農村建設,有的是美麗鄉村,都是為了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美化鄉村的,目的一樣。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主要靠當地財政解決。所以進度和規模等不一樣,財政困難的就沒有能力開展。
⑧ 針對中國現在建設新農村,談談你的建議(200字左右)
在工作推進過程中,中央要求必須做到「五要五不要」:第一就是要追求實效,不要搞形式主義。中國過去在基層和社會各個方面形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做法,往往一件大的事情提出來之後,有一些地方追求表面的變化而不追求實效。新農村建設,中央要求一定要追求實效,而不是追求形式主義。第二是明確強調要從自己的實際承受能力出發,不要盲目攀比。前些日子大家在電視里也看到,在報道新農村建設中,有很多典型的農村建的非常漂亮,居住的房子甚至比城裡都漂亮,普通農民住的房子可能比部長們住的都好,這樣一些典型確實是他們長期艱苦奮斗的結果,造成這些典型也有它的特殊歷史背景和條件,每個農村都去學不現實,容易造成勞民傷財。第三是要因地制宜,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各地農村發展狀況是不一樣的,如何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這一條對中國確實是關系重大,尤其是新農村建設中。為什麼提新農村建設,而不是新城市建設?既然是新農村建設,建完了應該還是農村,應該還是方便農民的生產生活,還能體現農村的特點,保留住農村的那些優良傳統。還有一條就是一定要和農民進行充分的協商,先搞哪些,後搞哪些,而不能靠強迫命令的辦法。第五個就是一定要引導和扶持,不要包辦代替,有些地方當地政府實力比較強,或者當地有幾個企業大老闆願意出錢,幫農民把房子都蓋了,當然也好。但是中央更關心的,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育新型農民,要在農村建設中提高農民素質,這就不能搞包辦代替,而是要引導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