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鄭州新農村商報有唐偉這個記者嗎
應該是有的,因該沒有第二個重名的又是記者的
1 當搖錢樹變計時炸彈--《明日風專尚(娛樂名人)》屬2008年04期2 記者 唐偉;山坡長滿搖錢樹山溝變成聚寶盆[N];新農村商報
2 新農村商報:大難顯大愛危情見真情 - 新聞中心 - 河南能源義煤集團
2010年6月1日 - 新農村商報:大難顯大愛危情見真情發布時間 2010-06-01義煤集團玉樹救災側記唐偉 張曉林 北京時間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了...
希望對朋友您有幫助.
如對您有用,請【採納一下下啦】,給個【贊同】表示鼓勵啦!!!么么噠..謝謝!!!
⑵ 國際商報與新農村商報有什麼關連陳景民究竟是國際商報記者還是新農村商報記者請介紹!
無恥之徒!無恥之徒!無恥之徒!商務部國際商報社山西記者站記者趙穩成。2016年5月28日16時河南省洛陽市伊濱區上庄村,趙穩成酒後毆打一位同村的60歲老人。且氣焰十分囂張,態度極其惡劣。被110帶到到派出所後,不但絲毫無悔過道歉之意,竟還無恥的抵賴動手毆打老人的事實,在有目擊證人證實其侵犯行為的同時,他竟然大放厥詞,說你們有監控錄像嗎?並且利用自己的記者身份,疏通關系為自己脫罪,最終在拘留當晚「借病」離開派出所,逃之夭夭。被打老人已受傷住院。而事發至今肇事者仍未露面承認錯誤,本人及其家人無一人前去探望傷者。如此素質低下,不負責任之人,試問有何資格去做一名能為百姓發聲的記者!即便是記者,也只能是禍害相鄰,為記者隊伍的敗類,抹黑之徒!
趙穩成,祖籍洛陽。70年人,中國詩人陣線會員,媒體從業者,河南日報,國際商報,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科技報,太陽詩刊等媒體曾多次集中報道過該作者的作品,現為國際商報編輯記者。
⑶ 達州在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1、鶡冠子
鶡冠子(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賨人,曾流寓楚國,游歷西南各地。戰國著名思想家、道學家、兵學家,「西南道學鼻祖」,與諸子百家齊名。壯年病,雙耳失聰,「居深山,以鶡為冠」,故名。終生不仕,唯著書立說,以大隱著稱。
2、春申君
春申君(約公元前320—公元前238年),本名黃歇,相傳為今四川達州人,萬源市、達川區留有出處。楚國丞相,封為春申君,與平原君、信陵君、孟嘗君並稱戰國「四君子」。
楚王賜其淮北12縣地,即今河南、安徽一帶,後改為江東,即今無錫、江蘇、上海一帶。因故,今上海簡稱「申」。春申君明智忠信,寬厚愛人,以禮賢下士、招致賓客、輔佐治國而聞名於世。
3、馮 緄
馮緄(102―167),宕渠人,馮煥之子,東漢名將、車騎將軍。少學《春秋》《司馬兵法》,樂善好施,舉為「孝廉」。其父蒙冤,勇為辯護,調京任右郎中、御史中丞等。奉令督揚州、徐州軍事,升任隴西太守、遼東太守,弭除邊患。
回朝任京兆尹,升任廷尉,繼任太常。漢桓帝永壽初年(155),拜為車騎將軍,率兵10萬之眾平定長沙等地叛亂,回朝轉河南尹。任內,曾整修宕渠縣治地—賨城,並改名為「車騎城」。逝後,漢桓帝命蔡邕為其撰寫碑文,名《車騎將軍馮緄碑》。今存,收錄於《全三國文》。
4、王 平
王平(?—248),又名王子均,宕渠人,三國時蜀國名將。公元228年正月,任蜀國北伐先鋒馬謖副將,駐守街亭,馬謖舍水上山,舉動失宜,王平連勸不聽,被魏將張郃斷其水源,慘敗。唯王平所率千餘士兵鳴鼓自持,突圍而出。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拜王平為參軍,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公元243年,任北伐前監軍兼鎮北大將軍。傳說其認字幾個,卻聽書不忘,能口授著書。248年病逝軍中,准勒石立闕紀念。今屹立於渠縣土溪鎮青神鄉平六村的 「王家坪無名闕」視為「王平闕」。
5、李 雄
李雄(274―334),字仲俊,李特第三子,宕渠人,十六國時期成漢開國皇帝、少數民族著名政治家。李特在四川起兵時,被封為前將軍。其弟李流病死後,將軍權交給侄子李雄,李雄自稱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攻克成都,於304年稱成都王,建元建興。
306年稱帝,國號「大成」,史稱成漢,改元晏平。314年,漢中楊虎和梁州張咸先後投奔李雄,成國疆土不斷擴大。334年,李雄病卒,謚號武皇帝,廟號太宗,葬於安都陵。治蜀安邦30年,功勛彪炳史冊。
⑷ 四川省達州市歷史上有什麼大人物
相傳公元815年,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詩人,世稱元九)貶謫通州(今達州)任司馬,初到任時,通州:「人稀地僻、蛇蟲當道」,元稹勵精圖治,清正廉潔,政績斐然,為當地百姓幹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元稹調任河南,民眾便於正月初九元稹離任當天,全城父老登上城南翠屏山和城北鳳凰山,
萬民送別,依依不捨。達州從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傳統習俗。
每年元月初九這一天,達城萬人空巷,男女老幼競往城外登山,登高遠望,紀念這位好官,而且風
雨無阻,不達山頂決不罷休,一直延續今日。人們藉此登高眺遠,祭天祈福,期待一掃去歲頹勢,迎來新年萬事暢達。當代達州籍著名詩人樑上泉有這樣的詩句:達
州原是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懷元九,詩魂常伴鳳凰游。
李長祥(明末清初抗清將士)
《天問閣文集》的作者李長祥,字研齋,又字子發,自號石井道人,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生於達州市鳳凰山麓。明思宗崇禎十六年(1643年)舉進士,選庶吉士,入仕於朝。明亡後,在抗清斗爭中,李長祥與鄭成功、張煌言,屢仆屢起,抗節不撓。魯王監國四年(1649年)進為兵部侍郎,為南明時期的重要人物之一。抗清失敗後,李長祥遷居毗陵(今江蘇省常州市),築讀易台,作文賦詩,以抒情懷,高風勁節,流露其間。清代著名史學家全祖望,在其所著《鮚埼亭文集外編》中,用詳實而生動的筆墨,大量地描述了明末的忠義之士,其中《前侍郎達州李公研齋行狀》一篇,就是記載李長祥的事跡。同時接下來提到的唐甄就是李長祥的外甥。
唐 甄(中國100名傑出思想家之一)
中國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論家。初名大陶,字鑄萬,號圃亭。達州(今通川區蒲家鎮)人。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清順治
十四年(1675)中舉人。曾在山西長子擔任過10個月的知縣,因與上司意見不合被革職。後曾經商,因賠本乃流寓江南,講學賣文維持生活。著作主要有《潛
書》。唐甄對
君主專制制度進行大膽的揭露和批判。他認為皇帝也是人,沒有什麼神秘,並指出皇帝是一切罪惡的根源,「自秦以來」的皇帝都是賊,他們為了奪取皇位常常無故
殺人,殘害百姓。唐甄憤然地說:「川流潰決,必問為防之人,比戶延燒,必罪失火之主,至於國破家亡,流毒無窮……,非君其誰乎」《潛書·遠諫》。唐甄提出
了「抑尊」,即限制君權的主張,要求提高大臣的地位,使他們具有同皇帝及其他權貴作斗爭的權力,以
「攻君之過」,「攻宮闈之過」,「攻帝族、攻後族、攻寵貴」之過,使皇帝有所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