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途徑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只有大力推進以城鄉一體化為目標的新一輪改革,還農村以公平的發展環境、讓農業有公平的產業地位,給農民以公平的國民待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才能真正走向坦途,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才能順利推進。
一、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一是從法律上賦予農戶物權性質的農用土地承包權。給農民50年以上的穩定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允許其自由轉讓、出租、抵押、入股、繼承。二是給農民私有和集體所有的房產頒發房地權產證,允許上市交易和抵押。三是積極推進社區股份使用制,把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量化為其成員的股份,明晰集體資產的產權,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二、推進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建立農產品市場交易制度的關鍵在於消除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產品流通的國家壟斷。逐步建立一批上規模的農產品中轉市場、拍賣市場以及期貨交易市場。從供應鏈的角度構建農產品流通平台,通過標准化和信息化來提高農產品的流通效率。
三、推進農村土地徵用制度改革。一是對「公共利益的需要」做出明確的司法解釋,堅決杜絕借公共利益為由低價侵佔農民耕地;二是對於城市工商企業經營用地等,要在確保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積極探索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解決,而不應再實行國家先徵用後轉讓的辦法,以徹底杜絕土地徵用過程中的尋租現象。三是要充分考慮土地既是農民的生產資料又是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雙重功能,大幅度提高國家征地的補償費、安置費標准,使「失地農民」能夠獲得第二、第三產業就業和在城鎮居住的必要資本,為「失地農民」提供能夠參加失業、醫療、養老保險的費用。四是政府通過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或拍賣獲得的土地凈收益,應按一定的比例返還,用於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和解決「失地農民」的福利;五是在土地征地過程中,政府應給予村集體組織一定比例的非農建設用地,允許其自用或入市交易。
四、推進農村戶籍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最根本的問題是保障公民遷徙和居住的自由,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在全國范圍內徹底取消戶籍制度的身份內涵,取消農業和非農業、城鎮和農村的嚴格戶口限制;第二步是允許國民跨區和跨鄉流動;第三步是建立全國性的勞動就業保障制度。改革必須由國家根據宏觀的社會需要進行強制性制度變遷,徹底消除城鄉居民的身份,賦予農民完整的人權地位,使農民在社會化的競爭中能夠享受制度和人文環境的平等對待。
五、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重新對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農村信用社進行功能定位和調整,建立一個更完善、更有活力的真正為「三農」服務的農村金融體系。一是改革農村信用社,解決農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所有權不清晰、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管理水平較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等問題。二是改革農業發展銀行。將農業發展銀行改建成為農業產業化服務的政策性銀行,保障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資金需求,並利用改革後的農村信用社網路,發展委託業務。三是國家應建立政策性的農業保險公司。切實改變農業保險無人問津的局面,對風險較大的農業項目進行保險,以保護投資者和生產者的利益。
六、推進農村勞動就業制度改革。構建農村勞動力轉移支持體系和保障體系。農村勞動力轉移支持體系包括:1、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採取政策扶持措施;2、建立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培訓體系;3、消除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各種歧視政策與措施。農村勞動力轉移保障體系包括:1、對失地農村剩餘勞動力,在其過去擁有土地使用權的有效期內為農民提供相當於每年土地獲益水平的失業最低生活保障;2、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醫療保險制度;3、農村剩餘勞動力子女教育保障制度。
七、推進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改革原來主要涉及國有單位的福利保障制度,擴大社會保障面,逐步建立農民與市民、各種所有制企業職工平等一致的、覆蓋全社會的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等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編織一張社會安全網。
八、推進公共財政支農改革。認真貫徹中央「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更加自覺地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自覺地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加大對農村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設施、公共安全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努力解決農村「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就醫難」、「就業難」、「通訊難」等實際問題,保證農村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進一步加大政府財政對農業的投入,提高對農業的綜合支持力度,同時,通過運用財政政策工具,吸引和帶動全社會增加對農業的投入。
祝你順利,如果對回答滿意,請採納,這年頭助人為樂也不容易,鼓勵鼓勵熱心人~~~~~~~
⑵ 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社會主義新農村論文
作者:社會主義… 文章來源:社會主義新農村論文 點擊數:83 更新時間:2006-3-31
長期以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和農業的積累與支持,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立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農業豐,則基礎牢;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國家昌。只有近8億農民全員加入現代化進程,才能盤活國民經濟全局,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廣大農村的落後面貌明顯改變,才能實現更大范圍、更高水平的小康。為此,中央審時度勢,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為今後我國農村勾畫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藍圖。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志的社會狀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前提。要通過高產高效、優質特色、規模經營等產業化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建設村鎮、改善環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處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綠化等內容。三是擴大公益、促進和諧。要辦好義務教育,使適齡兒童都能入學並受到基本教育;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農民享受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要加強農村養老和貧困戶的社會保障;要統籌城鄉就業,為農民進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農民、提高素質。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要發展農村文化設施,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強村級自治組織建設,引導農民主動有序參與鄉村建設事業。
具體而言,所謂「新農村」包括5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范疇。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俱全,讓現代農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態環境良好、生活環境優美。尤其是在環境衛生的處理能力上要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徵;使農民具備現代化素質,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要移風易俗,提倡科學、文明、法治的生活觀,加強農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的歷史背景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就提出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當時,我國農村社會生產力低,廣大農民的溫飽還難以保障,發展農業生產主要是解決農民的穿衣吃飯和糧食需求問題,建設新農村就是要維持農村和全社會的安定。正當幾億農民所關心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時,文化大革命爆發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寧要社會主義草,不要資本主義苗」,農業生產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改革開放之後,農村生產力獲得了空前解放,農村各項事業都獲得了飛速進步,農民一直盼望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都成了現實。這個時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兩個文明一齊抓。這是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適應時代進步的要求而提出來的。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又提出「小康社會」概念,其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此次五中全會所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則是在新的歷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導下的一次農村綜合變革。
<一>是基於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難點和關鍵在農村。從總體來看,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舉步維艱、農民收入增長困難重重、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任務艱巨,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尚未消除,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如果這些問題和矛盾不根治、不解決,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就很難贏得主動、就容易出現波折。
<二>是基於我國總體上已經進入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的發展階段,初步具備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經濟實力。200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3萬億元,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5%以上,財政收入達2.6萬億元,這對於建設新農村非常有利,必須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加大對「三農」發展的支持力度。否則,盡快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就會落空。
<三>是基於鞏固農村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加快農村改革,促進農村發展,不僅是廣大農民的迫切願望,是全社會的普遍共識,而且是應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挑戰和參與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客觀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繼續通過改革找出路、通過創新促發展,積極建立起既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又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體制機制,使農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四是基於緩解農村發展的資源、市場、體制三大制約,縮小日漸拉大的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一個基本事實是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明顯提升,工業化、城鎮化速度加快,土地、資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過去7年中減少了1億畝,人均下降到1.2畝,相當於世界平均值的1/3,而農村人口卻沒有減少多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2.57∶1擴大到3.23∶1;農村積累下來的種種矛盾,已經向國民經濟發出了強烈的預警信號。因此,中央審時度勢的提出,要下決心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義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解決「三農」問題是相互統一的。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解決"三農"問題始終是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構建和諧的農村社會與城市不同,應與農村建設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良好、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社會公平、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發展為重、發展為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加快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從而實現農村社會由溫飽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可靠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對農村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既包括物質文明建設,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既要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形勢下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改變我國農村落後面貌的根本途徑,是系統解決"三農"問題的綜合性措施。
四、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十五"發展期間以來,我區在發展農村經濟和推進社會全面進步等方面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取得顯著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來,中央和自治區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出台和落實,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和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村經濟穩步增長,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村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4年,我區農業增加值由達到67.2億元、糧食總產量達到290.5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20元。
(二)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生活環境不斷優化
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區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項目,組織實施了農網改造、林業生態建設、人畜飲水改造、縣鄉道路建設、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小康住宅建設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同時不斷加大農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產田得以改良,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業發展有了後勁,可持續發展有了保證。
(三)科技教育加快發展,農民素質不斷提高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和農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我區逐年加大了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學校舍建設、遠程教育網路建設、電化教育設施投入成為各地農村投資的重點。與此同時,各地不斷加大對農民科技培訓,培養農村科技能人。廣大農民積極學用新型科技,農用新科技在農村得到廣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斷健全,文化生活進一步改善
在國家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大環境下,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廣大幹部群眾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以憲法為核心,農業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重點的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廣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動廣泛開展,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實行村民自治,村務公開,農村基層民主得到發展。與此同時,農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新的提高。隨著農民生活條件的改善,農民更加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在文化、服務、娛樂等方面的支出不斷增加。行動電話、計算機開始進入農戶家庭,擴大了農戶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農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
⑶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2007年《中共中央國來務院關於積極發展源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發展現代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工作內容有:(1)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建立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投入保障機制;(2)加快農業基礎建設,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3)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強化建設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4)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健全發展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5)健全農村市場體系,發展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物流產業;(6)培養新型農民,造就建設現代農業的人才隊伍;(7)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創新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8)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確保現代農業建設取得實效。概括來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⑷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途徑 是什麼
答案不是唯一的,自己考慮一下啊,既然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從現在農村的現狀,阻礙農村發展的各個要素出發,考慮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⑸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是
當前,我國正處在體制轉換、結構調整、社會深刻變革的歷史時期,經濟和社會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農業和農村發展仍處在艱難的爬坡過坎階段,解決深層次矛盾的改革辦法亟需創新進而常態化。在總結提煉黨的「三農」政策實踐基礎上,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快農村改革步伐,重點解決城鄉分割、城鄉要素分配不均、農村管理方式滯後等突出問題,著力構建城鄉互動、平等發展的統籌機制,積極探索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健全促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治理機制,建立促進農村公共事業發展的有效機制,從而切實解決「三農」問題,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建立健全城鄉發展的統籌機制,從根本上改變二元結構
按照城市支持農村的改革思路,逐步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的管理體制。實行城市支持農村,表現在政府行為上,就是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都要切實向「三農」傾斜,實現城鄉產業對接、要素轉移、區域協調、統籌發展。尤其要注重處理實施惠農政策與調動基層政府積極性的關系,對免徵農業稅等政策造成縣鄉財政短缺的狀況,應當提高農產品加工增值地方留成比例,對財政困難的糧食大縣實行100%的轉移支付。進一步完善小城鎮的投融資、用地、戶籍、購房、發展二三產業等相關政策。
加快建立城鄉共建機制,促進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量大,而農村單位人口的受益率低,改革的思路應該是:給農村以資金,給城市以市場,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農村。進一步完善村鎮建設的投融資機制,鼓勵民間資本投向新農村建設,用「以投代補」、「以獎代補」形式,以政府資金投入帶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建立城鄉流通體系的有效機制,加快市場設施建設,架好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兩座橋,藉助投資、管理和技術轉移把城市成熟的商業網路轉移到農村去。建立城鄉一體的戶籍管理制度,盡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取消農民進城就業的各種限制。
建立促進統籌城鄉發展的工作機制和激勵機制。在新農村建設中,需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激勵廣大幹部為民、務實、清廉,自覺遵循黨的工作基本原則,做到關心農民疾苦、尊重農民意願、維護農民權益。改革農村的行政管理體制,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合理劃分農村基層政府的財權和事權,從根本上解決機構臃腫、人員膨脹問題,降低基層行政管理的運行成本,使之更有效地為農業和農民提供公共服務,以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基層民主制度建設的需要。
二、積極探索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夯實新農村物質基礎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是建設新農村的出發點和歸宿。目前,農民收入增長幅度較大,主要是「兩減免、三補貼」等惠農政策的作用,加上氣候條件好和糧價回升等因素,但今後有些增收因素很難繼續發揮作用,農民收入增長還面臨不少困難,如農產品價格低、農用生產資料價格攀升,農民工工資比城市同等勞動力的職工低,同工不同酬,制約著農民收入提高。盡管各地在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上有許多具體措施,從長遠計,解決農民增收問題既要挖掘農業內部的增收潛力,也要在農業外部拓展增收渠道,逐步建立長效機制。
建立符合國情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農業發展到今天,主要還是靠傳統方式進行,要以現代科學技術、物質條件、管理手段、經營形式和發展理念為支撐,建設現代農業,使農業提高素質、效益和競爭力,使農民增加收入。構建多元帶動的利益共享機制,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做大做強農業經濟的市場競爭主體。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廣龍頭帶基地、公司連農戶、產加銷一條龍等多種模式,完善企業和農戶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建立讓農民享受長久利益的土地徵用機制。村鎮建設資金從何而來?在鼓勵民資投入的同時,經營土地也不失為一種辦法,關鍵要處理好地方政府與被徵用地農民的關系。土地和一般商品不同,徵用時往往不能隨行就市,土地不同用途產生的效益是有天壤之別的,不能僅僅依據農業開發的收益來交換農民的土地,而不考慮商業開發帶來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值。採用一次性買斷農民土地的辦法,農民只得了眼前利,卻往往會陷入失地失業的困境。可探索建立一種給農民長久利益的機制:把土地一部分進行現金補償,一部分作為農民的投入入股。
三、建立健全促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治理機制,保障農民的民主權利
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讓農民群眾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微觀的組織基礎。
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土地在生產要素中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促使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和集中,發展適度的規模經營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這從提高土地利用的經濟效率角度講是完全必要的。但土地問題關系農民的生計,不能為了單純追求效率,就強迫大多數農民離開土地而合並土地的使用權。因此,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切實保障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的各項權利,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使農村的土地使用權水到渠成地逐步集中起來,逐步向適度規模經營過渡,使農村的勞動力和人口逐步向二、三產業轉移,向城鎮轉移。
建立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和保障機制。保障農民權益表現在農民工政策上,不是要搞特殊照顧,而是要做到公平對待。要實行城鄉平等的就業制度,建立健全城鄉就業公共服務網路,完善農民工勞動合同制度,建立農民工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和工資支付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
建立懲惡揚善的道德和法律機制。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培養新型農民,引導和教育農民成為有文化、重道德、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
四、建立促進農村公共事業發展的有效機制,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和諧的社會基礎
建立統一的社會救助管理體系與運行機制。傳統的農村社會救助制度,對於救助鰥寡孤獨、賑災濟貧、穩定社會秩序起了重要作用,但不足和弊端也不少。從建構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新型社會救助體系應由貧困性、災害性、疾病性和互助性四個方面社會救助構成。完善對農村困難群體的救助體系,將家庭養老、土地保險與社會養老保險結合起來,逐步擴大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並以立法形式規范社會救助。
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興起於1955年農業合作化運動,到改革開放前90%的生產隊實行了合作醫療。然而,由於集體經濟削弱和醫療管理原因,目前疾病已成為農民貧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切實解決問題,出路在於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加大國家財政對農村合作醫療體系的投入力度,建立大病、重病統籌機制;健全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網路,讓農民得到就近、及時、低廉、有效的治療,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建立長效機制,幫助鄉村醫生盡快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尤其要針對農民工流動性強的特點,引進現代化網路技術,建立全國聯網的「參合」農民檔案,農民走到哪裡,通過網上信息查詢,解決在異地看病就醫的報銷問題。
完善農村教育體系和工作機制。將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的途徑在於教育和培訓。義務教育在各國都是公共財政最優先的項目之一,應把在農村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積極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農村職業教育和農民培訓,相當於農村教育發展的「最後一公里」工程,僅靠以政府牽頭組織的短期、應急、群眾性的科普教育,滿足不了農民的不同需求,還應從教育制度、體制和運行機制上找出根源,與農民成人職業教育相銜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高素質的人力資源。
⑹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發展現代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工作內容有:(1)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建立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投入保障機制;(2)加快農業基礎建設,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3)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強化建設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4)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健全發展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5)健全農村市場體系,發展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物流產業;(6)培養新型農民,造就建設現代農業的人才隊伍;(7)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創新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8)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確保現代農業建設取得實效。概括來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⑺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具體內容
2007年《中共中抄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襲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發展現代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工作內容有:(1)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建立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投入保障機制;(2)加快農業基礎建設,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3)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強化建設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4)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健全發展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5)健全農村市場體系,發展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物流產業;(6)培養新型農民,造就建設現代農業的人才隊伍;(7)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創新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8)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確保現代農業建設取得實效。概括來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⑻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一、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一是從法律上賦予農戶物權性質的農用土地承包權。給農民50年以上的穩定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允許其自由轉讓、出租、抵押、入股、繼承。二是給農民私有和集體所有的房產頒發房地權產證,允許上市交易和抵押。三是積極推進社區股份使用制,把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量化為其成員的股份,明晰集體資產的產權,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二、推進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建立農產品市場交易制度的關鍵在於消除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產品流通的國家壟斷。逐步建立一批上規模的農產品中轉市場、拍賣市場以及期貨交易市場。從供應鏈的角度構建農產品流通平台,通過標准化和信息化來提高農產品的流通效率。
三、推進農村土地徵用制度改革。一是對「公共利益的需要」做出明確的司法解釋,堅決杜絕借公共利益為由低價侵佔農民耕地;二是對於城市工商企業經營用地等,要在確保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積極探索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解決,而不應再實行國家先徵用後轉讓的辦法,以徹底杜絕土地徵用過程中的尋租現象。三是要充分考慮土地既是農民的生產資料又是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雙重功能,大幅度提高國家征地的補償費、安置費標准,使「失地農民」能夠獲得第二、第三產業就業和在城鎮居住的必要資本,為「失地農民」提供能夠參加失業、醫療、養老保險的費用。四是政府通過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或拍賣獲得的土地凈收益,應按一定的比例返還,用於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和解決「失地農民」的福利;五是在土地征地過程中,政府應給予村集體組織一定比例的非農建設用地,允許其自用或入市交易。
四、推進農村戶籍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最根本的問題是保障公民遷徙和居住的自由,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在全國范圍內徹底取消戶籍制度的身份內涵,取消農業和非農業、城鎮和農村的嚴格戶口限制;第二步是允許國民跨區和跨鄉流動;第三步是建立全國性的勞動就業保障制度。改革必須由國家根據宏觀的社會需要進行強制性制度變遷,徹底消除城鄉居民的身份,賦予農民完整的人權地位,使農民在社會化的競爭中能夠享受制度和人文環境的平等對待。
五、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重新對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農村信用社進行功能定位和調整,建立一個更完善、更有活力的真正為「三農」服務的農村金融體系。一是改革農村信用社,解決農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所有權不清晰、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管理水平較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等問題。二是改革農業發展銀行。將農業發展銀行改建成為農業產業化服務的政策性銀行,保障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資金需求,並利用改革後的農村信用社網路,發展委託業務。三是國家應建立政策性的農業保險公司。切實改變農業保險無人問津的局面,對風險較大的農業項目進行保險,以保護投資者和生產者的利益。
⑼ 如何理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和主要途徑
農村人口眾多、經濟社會發展滯後是我國當前的一個基本國情。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上已經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階段。在這個階段,只有實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方略,加快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們才能如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城鄉協調發展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保證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參與發展進程、共享發展成果。如果我們忽視農民群眾的願望和切身利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滯後,我們的發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就無法落實。我們應當深刻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聯系,更加自覺、主動地投身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盡快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確保我國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的必然要求。國際經驗表明,工農城鄉之間的協調發展,是現代化建設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國家較好地處理了工農城鄉關系,經濟社會得到了迅速發展,較快地邁進了現代化國家行列。也有一些國家沒有處理好工農城鄉關系,導致農村長期落後,致使整個國家經濟停滯甚至倒退,現代化進程嚴重受阻。我們要深刻汲取國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把農村發展納入整個現代化進程,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工業化、城鎮化同步推進,讓億萬農民共享現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與農業協調發展、城市與農村共同繁榮的現代化道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我們正在建設的小康社會,是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其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大部分地區農村面貌變化相對較小,一些地方的農村還不通公路、群眾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凈水、農民子女上不起學。這種狀況如果不能有效扭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會成為空話。因此,我們要通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的進程。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擴大國內需求,是我國發展經濟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農村集中了我國數量最多、潛力最大的消費群體,是我國經濟增長最可靠、最持久的動力源泉。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使億萬農民的潛在購買意願轉化為巨大的現實消費需求,拉動整個經濟的持續增長。特別是通過加強農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設,既可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消費環境,又可以消化當前部分行業的過剩生產能力,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社會和諧離不開廣闊農村的社會和諧。當前,我國農村社會關系總體是健康、穩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利於更好地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緩解農村的社會矛盾,減少農村不穩定因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