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疆哈密伊吾的石頭,是伊丁石隕石嗎
碧玉抄岩,緻密堅硬的硅質岩石。主要由玉髓和自生石英組成,帶有氧化鐵及有機質混入,故常呈紅色、棕色、綠色、玫瑰色等,因為它是高價位的氧化鐵顯色,所以在空氣中氧化環境下是永不變色的。比雞血石穩定得多。另外主要是硅質礦物,硬度大,不易風化,不易磨損,也不怕酸鹼侵蝕。
② 新疆伊吾縣怎麼樣
新疆伊吾縣是一個讓你難忘的地方,這里自然景觀獨特,旅遊資源豐富,風景秀麗,群峰巍峨,綠洲廣袤,名勝點綴。中國四大鳴沙山之一的伊吾鳴沙山獨領風騷。乃楞格爾草原一望無際,縱馬馳騁,仰望萬里碧空,白雲朵朵;遠眺山巒起伏,雪峰蒼松;近觀炊煙裊裊,牛羊成群,一幅多彩的立體天然畫卷盡收眼底。紅石山,怪石林立,像一座鬼斧神功的藝術陳列館。吐爾庫勒,俗稱幻彩湖,可隨四季更替和風雲變幻而化出不同色彩,班班讕讕,如夢如幻,更為其增添了幾分神秘;峽溝古岩畫,喀爾桑古遺址,草原石人,屯軍遺址等古跡,都具有很高的考古、觀賞價值。淖毛湖盆地47萬畝的中世紀原始胡楊林,樹冠相接,枝葉相連,高高低低、如潮如汐,飄飄灑灑,漫及天涯,注目端詳古樹,有的形如鯤鵬展翅,有的形似駿馬奔騰,有的形像龜茲舞女,千種風姿,萬象風情,好一處生機盎然的大漠仙境;盤羊、鵝喉羚、野驢、野駱駝出沒的淖毛湖戈壁,曾在億萬年前是恐龍的樂園,送去順德國際花卉博覽會參展的特大型硅化木,就發掘於此處,看著它那高大粗壯的身軀,撫摸著它那堅硬光滑的外表,不得不為大自然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而折服。伊吾河,綠色的河,百里河谷,草木清清,流水漾漾,清涼撲面,精神倍爽,令人心曠神怡,留戀忘返。
③ 明年我去支教了。是新疆伊吾縣。是在天山腳下嗎,溫度怎麼樣,
伊吾縣城夏天很好,氣溫舒適,不是太熱,冬天室內都有暖氣,環境小而精緻,很乾凈,整體還不錯,就是購物如衣服等不方便。
④ 伊吾縣北山金礦
一、概述
北山金礦屬新疆伊吾縣淖毛湖鄉管轄。距淖毛湖鄉北東40km。地理坐標東經95°′29″~95°11′10″。北緯43°56′38.2″~43°57′22.7″。從哈密市經伊吾縣至淖毛湖鄉全程240km,多為柏油公路,淖毛湖鄉至礦區40km為簡易公路,大小車輛均能通行,交通較為便利。
工作區屬低山丘陵地貌,地形北高南低,海拔620~662m,相對高差小於50m。無常年性河流,樹枝狀干谷發育,降水量小,蒸發量大。地表多被堆積物覆蓋,覆蓋層厚0.3~1m左右。區內屬典型大陸性氣候,夏季乾燥炎熱,平均氣溫38℃,最高可達50℃;冬季寒冷,平均氣溫-10℃左右,最低-23℃;3~8月屬風季,風力一般6~8級,最大可達12級;此外,尚有塵暴及揚沙。
區內無人煙無水,最近的居民點是淖毛湖鄉,屬伊吾縣重要的農牧業區。淖毛湖鄉地表有常年性河流,水量充足,可保證礦區生產及生活用水。
二、區域地質
北山金礦地處西伯利亞板塊和布克—三塘湖晚古生代早期島弧東段。區域出露地層主要為下泥盆統卓木巴斯套組第二亞組和下石炭統南明水組第一亞組,次為第三繫上新統葡萄溝組和第四系洪積物。卓木巴斯套組第二亞組(
區內岩漿岩岩石類型按產狀可分為兩大類:即中—深成侵入岩和淺成—超淺成侵入岩。中—深成侵入岩,第一次侵入岩規模小,分布零星,以輝長岩、閃長岩為代表;第二次侵入岩規模較大,分布較廣,以石英閃長岩、花崗閃長岩為代表;第三次侵入岩規模較小,主要分布在區域南東部,以花崗岩為代表。淺成—超淺成侵入岩,以岩體規模小、出露零星為特點,岩石類型主要有輝綠(玢)岩,閃長玢岩,斜長細晶岩、花崗斑岩等。
區內構造線主要呈NW—NWW向,以斷裂為主,褶皺次之。斷裂方向主要有三組:NW—NWW組、NE—NNE組、NNW組。其中以NW—NWW組最為發育。沿斷裂帶出現強烈的劈理化和片理化,並控制了一系列岩漿岩體的產出,此外,區域西北和南東側石炭系中見大量火山機構。
區域內主要礦產有金、銅、鐵、硫、明礬石、鈉硝石、沸石等。
三、礦區地質
(一)地層礦區出露地層主要為下泥盆統卓木巴斯套組第二亞組(
第四系全新統(Q4),分布於礦區中部低窪地帶。主要為風積砂和礫石,覆蓋於地表,厚度30~50cm,在礦區圖上未填出。
(二)構造
對卓木巴斯套組第二亞組凝灰岩取樣分析,3個樣SiO2均較低,為48.28~52.82;鹼性中等,K2O+Na2O為4.24~4.72;K2O/Na2O<1,為0.024~0.24(表5-11)。礦區構造形式主要為斷裂,其中NW—NWW組最為突出,其次為NE—NNE組、NNW組。3組斷裂奠定了本區構造的基本格局,其圍限三角區域控制礦區、礦區礦化和異常的展布。容礦斷裂走向復雜多樣,空間分布密集,且多顯示張剪復合性質。本區主幹斷裂和容礦構造具體特徵在本書第三章構造對成礦的控制部分已作討論,這里不再贅述(圖5-10)。
(三)岩漿岩
礦區岩漿岩均為華力西中期第二次侵入產物。岩石類型復雜,主要有閃長(玢)岩、輝綠(玢)岩(見圖版Ⅶ-1),斜長細晶岩,次為石英閃長岩、花崗岩、安山(玢)岩等。岩石化學分析,鹼度中等,里特曼指數為61.68~3.30,大體屬鈣鹼性,K2O/Na2O<1,為0.099~0.32。本區的岩漿岩具特徵的演化規律,由早至晚,由基性至中酸性、酸性,SiO2、K2O+Na2O、K2O/Na2O、Rb/Ba、LREE/HREE及Au豐度均明顯增高(表5-11),表明金的成礦與晚期淺成中酸性—酸性侵入體有關。
表5-11北山礦區各類岩石化學分析結果(wB/%)
四、礦床地質
(一)礦帶特徵
礦帶是指由地表工程式控制制包含1至數個礦體的長條狀地帶。本區共有11個礦帶,其走向不一,延長一般150~220m,最長400m,最短40m,寬一般2~8m,最寬19.6m,最窄0.8m。其中以Ⅰ、Ⅱ、Ⅲ、Ⅳ、V、Ⅵ號礦帶規模較大,沿礦帶黃鐵絹英岩化發育,地表顯示特徵的黃色。各礦帶基本特徵見表5-12。
表5-12金礦帶特徵一覽表
(二)礦體特徵
區內的圈定礦體26個(>1g/t),其中絕大多數產於金礦帶中,賦礦圍岩為黃鐵絹英岩(見圖3-9);4個產於F1斷裂帶中或其旁側的次級破裂帶中,賦礦岩石為碎裂岩或石英碳酸鹽脈。金礦體長一般40~80m,最長達160m,最短30m,視厚度一般1~3m,最厚8m,最薄1m,品位一般為1.10~3.50g/t,最高為7.00g/t,最低為1.07g/t,其具體特徵見表5-13。
(三)礦石類型、結構構造和物質組成
按礦石的礦物組成,可將礦石劃分成5種自然類型,即黃鐵絹英岩型、石英脈型、多金屬硫化物型、硅化碳酸鹽脈型和斜長細晶岩型。其中黃鐵絹英岩型最為重要;石英脈是黃鐵絹英岩經硅化後形成的,多分布於脈中心;多金屬硫化物型多在礦體深部鑽孔或豎井中出現;硅化碳酸鹽脈型主要出現於F1斷裂中,斜長細晶岩型僅分布於斜長細晶岩脈內。
礦石結構以自形—它形粒狀結構為主,次為乳滴狀結構、熔蝕骸晶結構、包含結構和碎裂結構等。
礦石構造主要是星點浸染狀構造,次為細脈、網脈浸染狀構造、塊狀構造。
礦石礦物主要有自然金、黃鐵礦,次為黃銅礦、閃鋅礦、方鉛礦、毒砂、褐鐵礦、銅藍、黝銅礦、黃鉀鐵礬、孔雀石、白鈦礦、白鐵礦、自然銅、鈦鐵礦、氯銅礦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絹雲母、方解石,次為黑雲母、綠簾石、水鋁氧石、金紅石、綠泥石、斜長石、高嶺石、玉髓、黝簾石、電氣石、石膏、沸石、磷灰石、葉綠泥石、榍石等。
礦石的化學成分,依礦石類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黃鐵絹英岩型礦石相對富集Au、Ag、As、Sb、Sn、Ti等,石英碳酸鹽礦石相對富集Au、Pb、Mn、Ni等(表5-14)。
表5-13礦體特徵一覽表
續表
(四)圍岩蝕變和找礦標志
礦區圍岩蝕變類型主要有硅化、黃鐵礦化、絹雲母化、高嶺土化、碳酸鹽化、綠泥石化,綠簾石化等。其中與金關系密切的是硅化、黃鐵礦化和絹雲母化,高嶺土化是近礦標志。
由表5-11可以看出,與凝灰岩圍岩相比,黃鐵絹英岩化過程中帶入的常量元素主要是SiO2、K20,帶出的常量元素主要是Fe2O3、CaO、MgO、Na2O、P2O5。至後期強硅化階段帶入的常量元素僅是SiO2,其餘大多數常量元素均帶出。
為考察圍岩蝕變過程中微量元素的遷入遷出變化,對Ⅳ號脈及圍岩進行了剖面取樣,其結果如表5-15、圖5-11所示。
表5-14礦石化學成分表
表5-15黃鐵絹英岩及圍岩微量元素含量表
圖5-11Ⅳ-1礦脈微量元素含量曲線圖
由表5-15、圖5-11可以看出,多數元素均顯示出特徵的雙峰型分布。但在具體細節上又有不同,其中Au、Ag、As、Sb雙峰最為尖銳,反映含量變化劇烈,最高含量在黃鐵絹英岩中,最低含量在凝灰岩圍岩中,在石英脈中高於凝灰岩,說明該組元素來自於成礦熱液,且始終是帶入元素。Fe族元素、Cr、V、Ti、Co、Mn雙峰最為平緩,反映含量變化較小,其最高含量在黃鐵絹英岩邊部,與黃鐵絹英岩和凝灰岩圍岩之間常具粘土化現象相對應,其在石英脈中的含量低於凝灰岩,這表明該組元素在黃鐵絹英岩化階段可能變化不大或有所增加,在硅化階段明顯帶出。親硫元素Cu、Pb、Zn、Mo和Sn含量曲線介於前兩者之間,但不同之處是除Pb以外,其在石英脈中與凝灰岩圍岩含量相當,僅Pb在石英脈中最高,上述特徵表明,該組元素在早期黃鐵絹英岩化階段帶入,在晚期硅化階段變化不大,與同組元素相比,Pb則相對滯後,在晚期硅化階段趨於富集。
本區的找礦標志主要有與潛火山雜岩建造所屬的晚期中酸性岩體,具多期次活動的構造蝕變破碎帶,黃鐵絹英化、硅化、高嶺土化、褐鐵礦化,Au-As-Sb及Cu-Pb-Zn元素組合以及大功率激電高相位異常等。
五、前景評述
通過對礦區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資料綜合分析,認為礦區具有重要的找礦前景,值得進一步深入開展工作。
(一)已知礦化區深部(礦區東部)
礦區東部地表岩脈類型復雜,礦化蝕變普遍,構造條件有利,已發現Ⅰ—Ⅺ礦帶。已知礦帶產狀普遍較陡,走向延伸不遠,但下延深度大,品位亦有向下變富趨勢,礦脈在剖面上部分枝,下部復合,反映地表剝蝕淺,風化作用破壞不大。據704隊鑽探資料,深部發現花崗閃長斑岩,因此向下有可能出現新類型礦化。
(二)礦區西部
礦區西部NW、NNW向斷裂發育,地表具有較多的閃長(玢)岩、輝綠(玢)岩、斜長細晶岩分布。Ⅵ、Ⅷ號礦帶探槽取樣金均有1g/t以上的品位。應專題組要求,「三〇五」項目辦1999年在此區開展綜合物探掃面,發現一近南北走向,長2km,寬1km,近環狀高相位電性異常,由於本區段無炭質頁岩,推斷異常為硫化物的反映。高精度磁測對應弱磁性背景區,推測深部可能為中酸性岩侵入體。Au、As、Sb等元素具有高值異常。原地礦部遙感中心通過彩色紅外遙感工作,也推斷為一金礦找礦靶區。綜合上述資料分析,我們認為礦區西部具有尋找深部大規模次火山斑岩型金礦的巨大前景,應當機立斷,在現有的工作基礎上,立即投入進一步的深入工作和深部鑽探驗證。
⑤ 伊吾縣是不是新疆人口最小的縣
不是最小的縣吧!
伊吾縣位於新疆東北部、天山北麓東段,縣境東西長215公里,南北寬175公里,國境線長274公里,總面積1951 9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