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理論的負債管理理論
該理論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末期,盛行於60年代。
負債管理理論是以負債為經營重點,即以借入資金的方式來保證流動性,以積極創造負債的方式來調整負債結構,從而增加資產和收益。這一理論認為:銀行保持流動性不需要完全靠建立多層次的流動性儲備資產,一旦有資金需求就可以向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通過增加貸款獲利。
負債管理理論歷史上依次經歷了由存款理論向購買理論和銷售理論發展的三個階段:
該理論曾今是商業銀行負債的主要正統理論。其主要特徵是它的穩健性和保守性,強調應按照存款的流動性來組織貸款,將安全性原則擺在首位,反對盲目存款和貸款,反對冒險謀取利潤。
基本觀點:
①存款是商業銀行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是其資產業務的基礎;
②銀行在吸收存款過程中是被動的,為保證銀行經營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銀行的資金運用必須以其吸收存款沉澱的余額為限;
③存款應當支付利息,作為對存款者放棄流動性的報酬,付出的利息構成銀行的成本。
局限性:
①沒認識到銀行在擴大存款或其他負債方面的能動性;
②沒認識到負債結構、資產結構以及資產負債綜合關系的改善對於保證銀行資產的流動性、提高銀行盈利性等方面的作用。
該理論是繼存款理論之後出現的另一種負債理論,它對存款理論作了很大的否定。
基本觀點:
①商業銀行對存款不是消極被動,而是可以主動出擊,購買外界資金;
②商業銀行購買資金的基本目的是為了增強其流動性;
③商業銀行吸收資金的適宜時機是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直接或間接抬高資金價格,是實現購買行為的主要手段。
局限性:
助長商業銀行片面擴大負債,加深債務危機,導致銀行業惡性競爭,加重通貨膨脹負擔。
該理論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的一種銀行負債管理理論。
基本觀點:銀行是金融產品的製造企業,銀行負債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迎合顧客的需要,努力推銷金融產品,擴大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和收益水平。該理論給銀行負債管理注入了現代企業的營銷觀念,即圍繞客戶的需要來設計資產類或負債類產品及金融服務,並通過不斷改善金融產品的銷售方式來完善服務。它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業和非金融業相互競爭和滲透的情況,標志著金融機構正朝著多元化和綜合化發展。
局限性:
未能很好地解決如何使銀行盈利性與流動性和安全性統一的問題。
『貳』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基本原則。
①總量平衡原則。即資產與負債規模版相互對稱,統一平衡。權
②結構對稱原則。即資產和負債的償還期及利率結構對稱。
③分散性原則。即資金分配運用應做到數量和種類分散。
『叄』 商業銀行為什麼要進行資產負債管理
商業銀行進行資產負債管理,
能加強風險控制,
堵塞漏洞,
提高盈利能力。
『肆』 商業銀行負債管理分類及其作用
管理辦法:一是計量和管理各類市場風險,即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匯率
風險:二是實現科學的預期獲利,即實現有戰略目標的持續穩定增長,在判
斷市場利率走勢的基礎上,在銀行的短期和長期贏利目標之間尋求平衡:三
是優化經濟資本配置,資產負債總量管理的核心內容??即資產總量平衡,
資產負債總量分析、資產負債結構管理、資產負債的效益性管理、我國商業
銀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管理的實踐、商業銀行採用的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指
標、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對銀行的影響、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管理、資產負債外
管理、擔保管理,
『伍』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是指商業銀行在可容忍的風險限額內實現既定經營目標,而對自身整體表內外資產和負債,進行統一計劃、運作、管控的過程,以及前瞻性的選擇業務決策的管理體系。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方法有:
一、資金總庫法
資金總庫法,又稱資金匯集法,或者資金集中法。這一方法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由銀行將來自各種渠道的資金集中起來,形成一個「資金池」或稱作資金總庫,將「資金池」中的資金視為同質的單一來源,然後將其按照資產流動性的大小進行梯次分配。
資金總庫法按照流動性高低分配資產,具體步驟如下:
1、一級儲備
2、二級儲備。
3、各類貸款
4、其他有價證券
二、資金轉換法
資金轉換法又稱資金配置法。這種理論認為,資產的流動性和分配的數量與獲得的資金來源有關。也就是按照不同資金來源的流動性和法定準備金的要求,決定資產的分配方法和分配比例,建立資產項目與負債項目的對應關系,把各種資金來源按照周轉速度和法定準備金的要求,分別按不同的比重分配到不同的資產形式中去。
資金分配法的優點: 它減少了投資於高流動性資產的數量,相應增加了投資於長期資產的資金規模,從而提高了銀行的盈利水平。它通過流動性和資金周轉速度兩個尺度將資產和負債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兩者在規模和結構上保持一致,相對於資金總庫法有了很大的改進。
資金分配法的缺點: 由於它把資金周轉率而不是把存款變化的實際情況作為流動性的依據,造成了高流動性需求而影響了銀行收益;此外,它將資產和負債視為互不聯系的獨立個體,將流動性的取得完全局限於負債方面,將資金運用的項目全部作為完全不流動的資產,這在實踐上也束縛了商業銀行經營的主動性。
三、線性規劃法
線性規劃法主要內容是:首先建立目標函數,然後確定製約銀行資產分配的限制因素作為約束條件,最後求出目標函數達到最大的一組解,作為銀行進行資金配置的最佳狀態。
線性規劃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建立目標函數。
2、確定約束條件。
3、求解線形規劃模型。
四、缺口管理法
(一)缺口管理的含義
缺口管理法是指銀行根據預測利率的變化,積極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擴大或縮小利率敏感性缺口,從而維持銀行收益的穩定或增長。利率敏感性缺口表示方法很多,常見有兩種,一種稱資金缺口(Dollar Gap),它是敏感性資產與敏感性負債相減後的差額,如為正數稱正缺口,負數則稱為負缺口,零則稱為零缺口。另一種稱利率敏感性比率,它是利率敏感性資產與敏感性負債之比,如比值大於1則與第一種方法正缺口相同,等於1則與零缺口相同,小於1則與負缺口相同。
(二)缺口管理方法
缺口管理法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為保守型,另一種為進取型,兩種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
1、保守型。
保守型管理法指商業銀行管理者為避免利率升降給銀行帶來凈利息損失而盡力保持敏感性資產與敏感性負債相匹配,即缺口值接近零或敏感性比值接近1。但在銀行具體實踐中要想保持零缺口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的安排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資產負債的調整也大多取決於金融市場的總體狀況,銀行管理者很難按此目標進行操作
2、進取型。
進取型管理方法是指商業銀行管理者根據預測的利率升降情況積極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擴大或縮小利率敏感性缺口,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該方法關鍵是要對利率走勢進行准確預測,否則風險必將更大。如預測利率上升,則要擴大正缺口值,縮小負缺口值,反之,則要縮小正缺口值,擴大負缺口值。
『陸』 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崗是做什麼的
很多崗位的工作內容,各銀行是不一樣的,尤其是有些崗位,這家銀行有那家銀行又沒有,而且同一崗位,所在行級別不一樣工作內容也不一樣。
你說的「資產負債管理崗」崗位,很多行都是分開的,有資產管理崗,有負債管理崗,但把二者合為一崗的很少有,有的話應該隸屬於財務計劃部。
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管理崗」應向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提交分析報告,包括委員會例會報告、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委員傳簽報告等。研究宏觀經濟形勢、金融市場走勢和同業運行情況,關注央行貨幣政策和銀監會監管政策變化,研究政策影響和對策建議,為我行決策提供依據。分析全行資產負債運行情況,對資產負債政策執行效果進行評估,並提出政策調整建議。
主要職能為:制定全行年度經營計劃;規劃和組合全行資產負債比例和結構;統一管理和配置全行資金及資本資源;負責對全行流動性風險、利率、匯率風險進行計量、監測和控制管理;對全行資產負債運行狀況進行監測、分析;制定全行經營管理政策和考核政策並組織實施;承擔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秘書工作。
會計崗位具體做什麼的?
1.固定資產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固定資產的核算與管理辦法;
(2)參與編制固定資產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計劃;
(3)負責固定資產的明細核算和有關報表的編制;
(4)計算提取固定資產折舊和大修理資金;
(5)參與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
2.材料物資核算崗位職責一般包括:
(1)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材料物資的核算與管理辦法;
(2)審查匯編材料物資的采購資金計劃;
(3)負責材料物資的明細核算;
(4)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材料物資計劃成本目錄;
(5)配合有關部門制定材料物資消耗定額;
(6)參與材料物資的清查盤點。
3.庫存商品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l)負責庫存商品的明細分類核算;
(2)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庫存商品計劃成本目錄;
(3)配合有關部門制定庫存商品的最低、最高限額;
(4)參與庫存商品的清查盤點。
4.工資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監督工資基金的使用;
(2)審核發放工資、獎金;
(3)負責工資的明細核算;
(4)負責工資分配的核算;
(5)計提應付福利費和工會經費等費用。
5.成本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擬定成本核算辦法;
(2)制定成本費用計劃;
(3)負責成本管理基礎工作;
(4)核算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
(5)編製成本費用報表並進行分析;
(6)協助管理在產品和自製半成品。
6.收入、利潤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負責編制收入、利潤計劃;
(2)辦理銷售款項結算業務;
(3)負責收入和利潤的明細核算;
(4)負責利潤分配的明細核算;
(5)編制收入和利潤報表;
(6)協助有關部門對產成品進行清查盤點。
7.資金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擬定資金管理和核算辦法;
(2)編制資金收支計劃;
(3)負責資金調度;
(4)負責資金籌集的明細分類核算;
(5)負責企業各項投資的明細分類核算。
8.往來結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l)建立往來款項結算手續制度;
(2)辦理往來款項的結算業務;
(3)負責往來款項結算的明細核算。
9.總賬報表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l)負責登記總賬;
(2)負責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有關財務會計報表;
(3)負責管理會計憑證和財務會計報表。
10.稽核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l)審查財務成本計劃;
(2)審查各項財務收支;
(3)復核會計憑證和財務會計報表。
繼續追問: 太感謝了 但這些職責是籠統的劃分嗎?還是比如哪個銀行 補充回答: 國有商業銀行或股份有限公司銀行,一般都是按上述業務劃分的。
『柒』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基本原則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基本原則。
①總量平衡原則。即資產與負債規模相互對稱專,統一屬平衡。
②結構對稱原則。即資產和負債的償還期及利率結構對稱。
③分散性原則。即資金分配運用應做到數量和種類分散。
『捌』 簡述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基本內容
銀行經營管理的理論經歷了一個管理重心由資產轉向負債,又由負債轉向全面綜合管理的變化過程。資產管理理論強調的是使資產保持流動性,在負債一定的情況下,通過調整資產結構來滿足流動性要求。而負債管理理論強調的是通過擴大負債去獲得銀行的流動性,銀行在經營中就沒有必要經常保持大量高流動性資產,而應將它們投入高盈利的貸款或投資中,在必要時,銀行擴大貸款規模也可以用借款來支持。資產管理和負債管理均有失偏頗,資產管理過於偏重安全和流動性,不利於實現盈利性目標,負債管理過於偏重資產擴張和追求盈利,將流動性過高地依賴於外部環境,具有較大風險。七十年代後,金融市場利率大幅度上升,波動加劇,銀行倒閉現象增加,促使人們重新審視以往的經營管理策略,向資產負債綜合管理轉變。 資產管理理論具體包括商業貸款理論、轉換理論和預期收入理論,總體而言,認為商業銀行的負債規模與結構是既定的因素,資產規模與結構只能被動地適應負債的規模與結構,銀行是在承認現有負債水平和結構的前提下,通過資產安排和調整來解決盈利性、流動性和安全性問題。
1. 商業貸款理論 這是銀行業早期的經營管理理論,其影響一直持續到20世紀20年代。它認為,為了保持充足的流動性並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商業銀行只能發放短期的、自償性流動資金貸款。所謂自償性貸款是指工商企業用於購買原材料或庫存商品,隨著產銷過程或商品周轉過程的完成,從銷售收入中產生自身償還能力的貸款。為了保證貸款與商業周轉或生產物資儲備相聯系,銀行通常要求借款企業以真實票據作抵押,一旦企業不能償還貸款,銀行可以處理低壓的票據,以保證資金的收回。因此,這種理論又被稱為"真實票據理論"。
資金分配法示意圖
20世紀20年代以前,商業銀行的負債絕大部分是活期存款,金融市場不發達,商業銀行缺乏其它途徑的資金來源,同時也缺乏多樣化的金融工具供投資選擇。在這種背景下,商業貸款理論為銀行業保持流動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依據,使銀行減少因盲目擴大貸款規模、任意延長貸款期限而造成的經營風險,強化了自我約束機制。當然,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種理論顯然是不成熟的。第一,對銀行資金來源的相對穩定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從單筆存款來看,活期存款確實可能隨時被客戶提取,但銀行整體業務來看,由於不斷有客戶存入存款,銀行形成了龐大的資金蓄水池,總是有一定的穩定余額供銀行長期使用,銀行不必使每筆貸款的期限都與活期貸款相匹配。從這種意義來說,這種理論限制了銀行發放長期貸款,追求更高利息收入,從而影響了銀行的盈利性;第二,對貸款償還能力的認識有待深入。關於這一點,請參閱預期收入理論的觀點;第三,它使銀行的信貸行為客觀上起到了加劇經濟周期波動的作用。經濟膨脹時期,真實票據數量增多,銀行貸款急劇增大,容易導致虛假繁榮,經濟萎縮時期,真實票據數量減少,銀行貸款急劇收縮,抑制經濟的復甦。對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必然反過來影響銀行的經營狀況。
2. 轉換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銀行保持流動性的關鍵不在於貸款期限與存款期限一致,而在於銀行所持有的資產的變現能力,只要資產在需要時能夠迅速地、不受損失地轉換成現金,就可以保持充足的流動性。進一步來說,如果安排一定數量資金,購買足夠的易於轉讓的資產,就可以消除保持流動性的壓力,其餘資金可以追求較高的收益。
轉換理論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金融市場取得了快速發展,尤其是政府幹預經濟的職能得到了強化,財政赤字加大,國債市場迅速擴大和完善。在這種背景下,轉換理論提供了保持流動性的新方法,兼顧了流動性和盈利性的雙重要求。銀行在資金安排中,可以購入一定數量的具有信譽高、價值穩定、二級市場發達特點的政府債券,其餘資金可以用來發放期限較長的貸款。
轉換理論使銀行的流動性大量地依賴於證券市場,該理論的有效性取決於證券市場是否具有足夠的廣度和深度。此外,當經濟出現緊縮時,資金普遍短缺,證券供給會大大超過需求,價格下降,銀行不僅會蒙受資產損失,流動性也可能受到威脅。
3、預期收入理論
這種理論產生於20世紀40年代,幾乎與轉換理論相伴產生。轉換理論解決流動性問題,預期收入理論則為貸款安全性提供依據。它認為,任何貸款均不具有自償性,即使貸款的價值轉化成庫存商品,貸款的償還能力仍然依賴於銷售收入的實現。保持安全性的關鍵不在於貸款的用途和期限,而在於借款人的預期收入,因為任何貸款的償還能力都是以借款人使用資金後的未來收入為保證。如果一項投資的未來收入較高,即使是長期貸款,也不會影響安全性,相反,如果一項投資的未來收入沒有保證,即使是短期貸款,也存在發生壞賬的危險。
預期收入理論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產生了重大影響。首先,與商業貸款理論相比,它對貸款償還能力來源具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促使商業銀行不僅在發放貸款前注重審查企業信譽和投資項目的預期收入,而且在貸款發放後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甚至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其次,根據該理論,銀行除發放短期貸款和經營短期債券外,對任何未來收入有保證的項目都可以發放貸款。在這一理論引導下,銀行開始發放中長期設備貸款、消費貸款、房地產抵押貸款,甚至辦理設備租賃業務,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逐步走向業務多樣化。
突出體現資產管理理念的管理方法是20世紀50年代流行的資金分配法。其主要思想是:把現有資金分配到各類資產上時,應使資產的期限與相應資金來源的周轉率相適應,即銀行資產與負債的償還期保持高度的對稱關系,周轉率較低的存款主要應分配到長期、收益高的資產項目上,周轉率較高的存款主要應分配到短期、流動性高的資產項目上。因此,這種方法也被稱為期限對稱法。例如,資本金的周轉率最低,主要用於購置經營場所和設備;定期存款周轉率較低,主要用於發放貸款或投資與高收益證券,少量用於准備金;活期存款周轉率最高,償還期可視為零,根據對稱原則,應主要分配於一級准備金和二級准備金,少量用於發放貸款。這種關系可以用上圖表示。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銀行的經營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第一,為了避免大危機重演,美國實現寬松的貨幣政策,金融市場上資金相對寬裕;第二,同業拆借市場迅速壯大,歐洲貨幣市場迅速崛起,為大型商業銀行提供了融通大宗資金的良好渠道;第三,1961年花旗銀行首創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其它銀行紛紛效仿,這一金融創新非常成功,為商業銀行提供了有效的融資工具,使商業銀行意識到,只要產生了必要的資金需求,銀行似乎總是能夠在市場上購買到資金。
在這種背景下,負債管理理論開始流行。它的核心思想是:銀行沒有必要經常保持大量的高流動性資產,必要時,可以通過對外舉債來解決流動性問題。銀行的經營重點是追求利潤的最優化,只要有良好的貸款項目和投資目標,就應該積極地擴展資產規模,利用發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同業拆借等主動負債方式籌集資金,而不是僅僅依靠吸收存款這種被動負債方式。
負債管理理論的意義在於:第一,它更加深刻地認識了銀行流動性的本質和來源,為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管理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新方法;第二,它使商業銀行的經營行為更富於進取性。在資產管理理論看來,銀行的信貸規模完全由存款決定,多存才能多貸,資產規模與結構只能被動地適應存款的數量和結構,而負債管理理論強調根據資產的需要來調整或組織負債,為擴大信貸規模、提高盈利能力創造了主動條件。當然,必須看到,實施負債管理策略需要一定條件,即金融市場上資金寬裕,利率比較低並且穩定。如果中央銀行實行緊縮政策,市場資金普遍缺乏,銀行增加主動負債,必然導致成本增加,出現財務危機。因此,總體而言,負債管理提高了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
『玖』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應遵循什麼原則
1、規模對稱原則
也叫總量對稱,要求銀行的資產規模和負債規模相互對稱,統一版(動態)平權衡。原則是:根據存款和其他負債增長的客觀可能性,合理確定資產規模,以供給制約需求。
2、結構對稱原則
要求資產各項目與負債各項目之間相互對稱和統一平衡。長期資產主要由長期負債和資本金支持,短期負債主要用於短期資產,其中的穩定余額部分也可用於長期資產。
3、償還期對稱原則
即速度對等原則,銀行的資金運用應由資金來源的流通速度所決定,銀行資產和負債的償還期應保持一定程度的對稱關系。
4、目標替代原則
即目標互補原則,是指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大基本目標的均衡協調,不是各佔一定比例的絕對平衡,而是可以相互替代和補充的。
5、資產分散化原則
指銀行在進行資金分配時,應盡量將資金投放在貸款和證券等不同的資產形態上,同時貸款和證券的種類、對象也要盡可能的分散,以避免風險過於集中。
『拾』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對象呈現出什麼意思
商業銀行的資產抄負債業務是商業銀襲行通過對外負債方式籌措日常工作所需資金的活動,是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的基礎,主要由自有資本、存款和借款構成,其中存款和借款屬於吸收的外來資金,另外聯行存款、同業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項或發行債券等,也構成銀行的負債。
商業銀行負債業務主要包括:
(1)存款負債。
(2)其他負債。
(3)自有資本。
一,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的種類
1、現金資產:金額不大,作用特殊;
2、證券資產:二級准備金,越來越重要;
3、貸款資產:主要資產,問題最多;
4、匯差資產:起伏變化大,應加強管理;
5、固定資產:不是日常性經營管理的對象,但也應引起重視。
二,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的種類
1.傳統劃分為:
A,自有資金
B,存款負債
C,其它負債
2.現代劃分為:
A,被動負債
B,主動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