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農村發展 > 宗教新農村建設

宗教新農村建設

發布時間:2021-02-18 10:38:47

『壹』 關於新時代宗教內容是什麼

新時代的宗教管理

宗教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深刻的精神意義造福於人類甚至是世界的發展。在中國,宗教同樣具有這樣的實際意義,宗教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局中有著重要地位。但是隨著世界的快速發展,以及人類對宗教認識的不斷進步,宗教在當今社會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不法分子對宗教的曲解,非法宗教活動以及邪教組織不斷出現,對宗教加強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下文提出了兩種可行的宗教管理方法,並且提出了實施的細節內容。

一、 宗教事務社會化管理

今年,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專題調研組由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副主席帶隊,就基層宗教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看到各地在加強和創新基層宗教工作中取得的可喜成績,也發現當前宗教工作還存在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建議從創新管理理念入手,積極推進宗教事務社會化管理。

(一)進一步加強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的教育。

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對宗教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是黨的理論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唯心論(包括有神論),向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進行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科學世界觀(包括無神論)的教育,加強有關自然現象、社會進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禍福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宣傳,是黨在宣傳戰線上的重要任務之一。當前,受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和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宗教活動場所越來越多,信教群眾持續增加,最大限度地把信教群眾團結起來,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只有積極推進宗教事務社會化管理,才能切實維護信教群眾的合法權益,充分調動信教群眾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做好信教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進一步加強對廣大基層民眾的宗教教育

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做好信教群眾的工作。做好信教群眾的引導、服務和管理工作,

大限度地把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宗教信仰長期存在且與迷信參雜不清,在中國農村中存在較為普遍的主要是對佛教、道教、基督教以及中國儒家文化的崇拜,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農村地區人民所信仰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宗教。由於科技的落後和農村地區醫療、教育制度的不健全,不僅影響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技術、手段和工具的先進性,而且嚴重製約了農民對異己力量的認識水平,很多人還不能正確認識生活中的飛來橫禍,相信神秘力量的真實存在。這種情況恰恰反映了中國農村農民的現實精神世界落後於其經濟的發展。因此這種看起來彷彿是宗教信仰實則是迷信活動作為信奉者的一種精神需要,一種行為模式而頑強地存在著,制約著農民、影響著社會。功利主義傾向嚴重,農民的宗教信仰具有濃厚的功利主義色彩。很多農民群眾對待宗教的態度是由半信半疑的嘗試到後來的完全依賴,直接體現了其利己的心態。很多人加入宗教的目的是解決自身問題,如疾病、貧窮和對未來的不確定,並不是為了追求境界,堅持主張信念。對宗教信條和戒律的遵守多數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這種趨利致用的功利心理構成了當前農村宗教活動存在和廣為流傳的精神條件和群眾基礎。

(1) 貫徹和落實宗教政策,提供正確的價值引導

積極挖掘宗教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將其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結合,形成符合和諧社會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引導廣大的宗教信仰者擁護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培養基層人民的法制意識,遵守國家的法律規范。提高廣大基層群眾的文化素質,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普及知識、掃除文盲是農村基層文化建設的迫切要求。弘揚宗教文化中的寬容、仁愛、和諧、奉獻等精神,使廣大的百姓人民增強愛國意識,為社會和諧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2) 發展農村經濟和文化,搞好基層文化建設

大力發展基層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使基層民眾有相對較好的物質生活水平。同時,應積極搞好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興建公共文化活動娛樂的場所,提供文化交流和學習的氛圍,為民眾鑄造一個文化熏陶和精神享受平台,豐富基層文化生活,充實民眾精神境界。

二、 宗教事務法制化管理

(一) 必須處理好依法管理和維護宗教界合法權益之間的關系

以《廣東省宗教事務條例》修訂為例,一是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維護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聽取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意見,協調宗教事務管理工作,鼓勵和支持宗教團體、宗教人士和信教群眾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二是明確申請設立宗教活動場所的主體是宗教團體,防止了非宗教團體利用宗教的名義亂建寺觀教堂,侵犯宗教界的合法權益。三是規定將宗教活動場所並入風景名勝區,應當徵求該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活動場所登記機關的意見。四是規定以宗教活動場所為主要游覽內容的風景名勝區,其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協調、處理宗教活動場所與園林、文物、旅遊等方面的利益關系,維護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權益。五是規定以宗教活動場所為主要游覽內容的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建設,應當與宗教活動場所的風格、環境相協調。六是明確有關宗教人士和國家規定應當免收門票的人員進入風景名勝區前往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免收門票。七是明確宗教教職人員可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八是規定宗教房地產權屬來源證明資料不全的,由宗教團體書面說明產權情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出具證明,經調查屬實並公示無產權糾紛的,在不違反城市規劃並補辦土地使用權手續後,房地產管理部門應當給予登記。九是規定原以個人名義辦理了產權證,現宗教團體申請登記的宗教房地產,經原權屬人出具承認該房地產屬宗教團體的書面意見,並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證明屬實後,房地產管理部門應當給予變更登記。十是規定城鄉規劃應當考慮宗教活動場所的建設需要,保護具有歷史價值的和重點的宗教活動場所。

(二) 必須處理好執法主體和相對人之間的關系

下面以江蘇的宗教管理為例,實現依法管理,首先要有明確的執法主體。行政執法主體不明確或者不合法,就不能保證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不具備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就有可能違法行政、越權執法。針對市、縣兩級宗教事務部門機構薄弱,多數是二級局,沒有列入政府序列的狀況,2001年底,省宗教局給省委書記、省長寫信,請求領導關心,要求在市、縣機構改革中重視解決宗教工作部門的機構和編制問題,確保市、縣宗教事務部門具備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十分重視,批示省編委研究解決。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全省13 個省轄市宗教工作機構全部升格為一級局,列入政府序列,局長由市人大任命;緊接著106 個縣(市、區)的民宗局基本上列入政府序列,85% 的局長由同級人大任命;宗教工作重點縣(市、區)編制5 人,一般縣(市、區)編制3 人的要求基本落實到位。改變了過去不少地方民宗局不是行政執法主體、不具備行政執法資格的狀況,為在宗教事務管理方面切實推進依法行政奠定了基礎。

(三) 必須自理好宗教事務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關系

宗教事務部門要主動與有關部門聯系,宣傳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爭取他們的支持和配合。我們在處理突發性宗教矛盾過程 中經常與公安、綜治等部門聯系,爭取他們的支持和配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要建立有效的機制協調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

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宗教問題勢必會成為熱點問題,指出「完成改革和發展的繁重任務,必須保持長期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這就要求我們要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宗教工作,以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我們一定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貫徹十六大精神,在黨的領導下,樹立與時俱進、執政為民的觀念,認真抓好依法管理,積極推進宗教行政執法,努力開創宗教工作新局面,為實現十六大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貳』 新農村建設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宗教信仰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更負責任,更有愛心。如果是真有信仰的話

『叄』 國家對佛教方面:農村建設佛堂可以批准嗎

農村地屬於集體用地,商業是不行的,土地、宗教部門和規劃部門都不能批的。別被當違建拆除了,可參考最近河南某村建金色偉人像的新聞。。

『肆』 宗教如何服務和諧社會建設

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提高構建社會 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戰 略任務。 《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 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 極作用」,這是一個簡明朴實,卻有著豐富內涵和體現時代 要求的新提法。宗教工作作為黨的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 分,如何在基層宗教工作中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努力 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 貢獻;如何在新農村建設中,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是 我們基層宗教工作部門面臨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 一、立足基層實際,正確認識和把握宗教的特點。 宗教是人類社會長期存在的現象。宗教存在的長期性、 宗教問題的群眾性和特殊復雜性,這三個特點相互聯系、相 輔相成,其中最根本的是宗教存在的長期性。胡錦濤同志曾 強調,對宗教問題要有「四個全面認識」 :要全面認識宗教 產生和存在的深刻歷史根源、社會根源、心理根源,全面認 識宗教在社會主義社會將長期存在的客觀現實,全面認識宗 教問題同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織的復雜 狀況,全面認識宗教對相當一部分群眾有較大影響的社會現 象。只有做到「四個全面認識」 ,才能為處理好社會主義社 會的宗教問題,為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 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宗教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形態,不會在短時期內消亡。 尤其在農村,由於長期的經濟、文化、教育水平相對落後, 相當數量的農民群眾還殘留著封建迷信思想,還存在一定數 量的信教群眾。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和大量外來人 口的湧入, 盂縣已發展為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 有伊斯蘭教、 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多種宗教。就盂縣宗教的發 展現狀來看,它不僅具有宗教的長期性、群眾性、復雜性等 特點, 而且還具有自身特點, 主要表現為盂縣作為一個經濟、 交通比較發達的地區,人們更加容易接受外來宗教,而且各
個地區的流動信教群眾也多,使得宗教工作更加錯綜復雜。 能否充分正確把握好這些特點,對於作好盂縣宗教工作,妥 善解決好宗教領域和宗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打擊非 法宗教活動,有效的抵禦境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 透,從而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都有積極作用。 二、充分認識做好基層宗教工作對於構建和諧社會的必 要性。 根據對我縣農村宗教活動情況的調查,當前在一些鄉 村,非正常宗教活動的三個頑症不同程度地存在,表現為, 佛道教亂建小廟、亂燒香、亂做佛事道場的「三亂」情況依 舊比較突出;基督教私設聚會點情況有發展趨勢和社會化傾 向, 天主教地下勢力的活動依舊存在。 三個頑症具有群眾性、 反復性、少數人非法牟利等特點,在有的地區還比較嚴重, 給和諧社會建設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一是不利於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文明。這些活動往 往帶有很大的封建迷信成份,一些頑症陋習與提升群眾文明 程度和綜合素質相違背,影響了本地經濟、文化的發展。 二是不利於社區、村居的環境整潔、生活安定。不少地 方擅建小廟、亂搭燒香點等違章建築,破壞觀瞻,眾多人群 聚集亂燒香,煙霧繚繞,給環境造成污染,或在居民區內搞 大型聚會點,人聲嘈雜,影響群眾的正常生活。 三是不利於社會穩定。非正常宗教活動處於政府管理盲 區,往往易被假冒宗教教職人員、神漢巫婆等迷信職業者所 利用,與封建迷信活動摻雜,或斂取錢財、或危害人民生命 健康,擾民害民,有的已成為邪教勢力、境外宗教組織滲透 的溫床,不僅擾亂精神文明建設進程,而且給社會治安管理 造成隱患。 新形勢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的資源優勢, 在各鎮(街道)黨政組織的領導下,依靠社會力量,整治非 正常宗教活動,團結引導廣大群眾樹立良好的道德目標,追 求健康的精神生活,鏟除滋生非正常宗教活動的土壤,有效 抵禦境外利用宗教對我進行的滲透活動,已顯得十分必要。 三、充分認識和把握新時期宗教工作的重大作用,服務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不同利益群 體、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價值觀念的人們之間的矛盾 和摩擦大量產生並驅於復雜。特別是在國際國內種種復雜因 素的綜合作用下,近年來的宗教問題日趨敏感,涉及眾多群 眾,量大、面廣、政策性強,這使得基層宗教工作的地位更 加突出,其重要性越來越被工作實踐所證明。 (一)充分發揮基層宗教工作在制止非法宗教活動、抵 御境外宗教滲透,維護社會穩定中的獨特作用,服務於構建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穩定有序的社 會。社會穩定問題既是重大的社會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 題,不僅關繫到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而且關繫到國家和社 會的安定團結。當今世界,宗教問題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 也是社會矛盾集中爆發的方式之一,宗教方面的穩定已成為 各國都予以關注的大問題。沒有宗教問題的正確解決,就沒 有國家的團結、穩定和統一。 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宗教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更加 繁重和復雜。從國際形勢來看,境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對我 國進行的滲透破壞活動在不斷加劇。從本地實際來看,盂縣 目前仍處於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時期,社會生活各 方面的矛盾比較多,許多矛盾也反映到宗教領域。在我們的 日常工作中往往由於忽視宗教問題,而造成傷害信教群眾感 情的事情也有發生。妥善解決這些問題,避免一些社會問題 和矛盾通過宗教而引發,將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 要的作用。從多年來我縣宗教工作實際來看,基層宗教工作 在反對敵對勢力,加強民族宗教工作,增強民族團結,維護 祖國統一,妥善處理民族宗教問題,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和人 民群眾關心的難點和熱點問題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充分發揮基層宗教工作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和完 善社會主義法制中的獨特作用,服務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 會。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人權,是憲法賦予公民 的基本權利。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認真作好基層宗教工 作,是我們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重要內容,是發展社會主義民
主的必然要求。同時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就必須依法 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依照憲法、法律、法規的規定,通 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涉及宗教的事務。 近年來,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 滲透問題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嚴重地干擾了正常的宗教秩 序。實踐證明,對付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 的最有利的武器是法律, 只有高舉法律武器, 運用法制方式, 才能有效的抵禦境外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所以,依法管理 宗教事務,既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社 會主義民主、完善社會主義法制的具體體現,從而實現構建 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 (三)充分發揮基層宗教工作在社會公益事業中的獨特 作用,服務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縱觀歷史,我們可以 發現,宗教歷來注重社會公益事業。從我國歷史進程中的宗 教來看,宗教通過服務社會,造福人類,關心貧困家庭,達 到了實踐宗教教義的目的。從西方近現代社會發展進程來 看, 宗教組織在醫療衛生機構和制度、 學校教育機構和制度、 社會慈善福利機構和制度等的創建和發展方面發揮了十分 重要的作用。宗教界結合自身的實際,發揮優勢,積極舉辦 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在扶貧幫困活動、抗災救災、修橋補路 等方面作出了不少貢獻。近幾年來,盂縣宗教界發揮宗教特 有的優勢,積極開展社會公益事業,宗教界人士積極參與扶 貧幫困,捐資助學等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推動宗教界的自身 進步。 (四)充分發揮基層宗教工作在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中 的獨特作用,服務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宗教作為一種 群眾性的社會現象,是社會建設和管理的重要方面。建立與 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宗教體制,是建立與社會主義經濟、 政治、文化相適應的社會體制的重要方面。加強愛國宗教團 體的建設是宗教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建設的重要方 面。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是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基 本工作,也是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作好這兩項工作,也是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貢獻。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 切積極因素, 發揮各方面地創造力, 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我們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地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 積極調動廣大信教群眾地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有利於社 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盂縣信教 群眾較多,他們是我縣現代化建設的積極力量。他們大多生 活在農村、 社區, 這就決定了宗教工作的基礎性工作在基層, 在農村和社區。作好宗教工作的基礎性工程,對於提高宗教 教職人員及廣大信教群眾的整體素質,維護宗教領域的團結 穩定,調動廣大信教群眾的積極性,促進和諧社會,都具有 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伍』 新農村建設的現狀調查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 陳樓村 甄舒傑 新農村建設是農村第二次飛躍式發展的基礎和關鍵。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統籌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推進農村全面小康。農業的弱質性,人口的眾多性,農村地域的廣闊性是中國"三農"問題的根本特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新農村建設關鍵在農村和諧,難點在農民增收。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及上級各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作為全省經濟薄弱村之一,我陳樓村經濟在糧魚支柱的推動下,基本實現了長足、快速、穩步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經調查表明,制約我村經濟發展的瓶頸以及影響農村穩定和持續繁榮的因素依然很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有許多新的問題和情況亟待解決,新農村建設任重而道遠。 一、農民群眾對新農村建設的期望和要求 1、迫切希望有新的支柱產業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更有效地解決「三農」問題。陳樓村作為經濟薄弱村,目前農民的經濟收入來源主要是靠出外打工、抓魚和糧食,但調查表明,這些收入很少且不穩定,但農民又一時無法找到更好的產業來發展。為此,不少農民都懷著一種「不得已而為之」想法來抓這半畝糧食,其實都迫切希望各級政府能夠多發展一些適合農村發展的新產業來推動經濟發展,通過更多新產業的發展,以此來促進新經濟組織組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村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促進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 2、希望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綜合效益。(1)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業兩個根本性轉變的有效途徑,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希望各級在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方面有更多扶持政策,以推動農村結構調整既要有量的擴張,更要抓質的提高。(2)希望加快對農業龍頭企業培育發展。龍頭企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載體。希望各級部門能夠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集中人力、財力,對有一定規模且科技含量高、牽動力大的龍頭企業進行扶強扶壯,盡快培植起一批以主導產業和骨幹農產品為基礎原料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盡快改變目前這種「種菜無法賣,種糧無法加工」的局面。(3)希望著力推進農村專業經濟組織建設,不斷增強農業抗禦市場風險能力。(4)希望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以促進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3、希望進一步加強村社道路建設。"要想富,先修路",縱觀陳樓村路面,道路硬化率低,農民群眾希望村民自治以後,村級組織應從關心熱點問題入手,發動農民,出資出力,解決村、組道路"雨天泥濘、秋季塵飛"的局面。 4、希望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要求構築政府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發揮公共財政職能,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投入力度,使農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5、希望各級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堅持兩手抓。在落實財力投入的同時,希望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農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層黨的建設,培養農民創造新精神,通過創業改善自己生活,幫助困難群眾致富,共同建設文明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6、希望以實施提高農民素質為依託,培育新農民。"三農"問題的核心是提高農民素質。應依託產業發展對農民進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面向市場為農民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使60%以上的適齡農民成為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較強就業能力的新型農民。 7、希望以創建文明村為先導,塑造新風貌。應著力整治農村環境,植樹造林,美化、凈化村容鎮貌,盡快改變農村的臟亂差現象。同時,扎實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一個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8、希望以抓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重點。抓農村社會治安要以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為突破口,俗話說:"游手好閑",人們都有事幹了,小偷小摸和聚眾賭博現象自然會銷聲匿跡;另外要對外來走村串巷的流動人口加以監管,避免不法行為發生;對村民要適時進行法制教育,嚴禁邪教等違法亂紀行為在農村中蔓延。 9、希望注重農村教育。孩子是社會發展的希望,再窮不能窮教育。從長遠考慮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壯大師資力度,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推進農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規模和現代化水平,節約資源;減免農村義務教育費、以及到城市就讀借讀費,讓城鄉教育同步發展。 10、希望整頓農村葯品市場,進一步加大新型合作醫療的減免力度,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提高醫務工作人員的醫療和職業道德水平,加大對葯品的監督管理,嚴禁假冒偽劣和過期葯品在農村市場橫行。控制葯品價格,讓農民能夠看得起病,放心看病。 二、當前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對策建議。 突出問題:文化生活單調,基層文化建設滯後。農村文化事業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缺乏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民間文化遺產得不到發揮和有效保護。村文化室名存實亡,適合農村的各類科普資料缺乏;村有線電視普及率不足35%,村文化生活匱乏;導致賭博等不良現象突出。廣大農村群眾舊習俗、舊觀念束縛嚴重,思想不解放,幹部群眾創新意識不強,不思進取,小農經濟意識色彩濃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農觀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難以接受新文化、新技術和新觀念,阻礙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因此,應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引導農民樹立科學觀念,消除愚昧、落後的舊思想、舊觀念。應通過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無神論的宣傳教育,幫助農民劃清科學與迷信、文明與愚昧的界限,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從根本上鏟除愚昧、迷信賴以存在和蔓延的社會土壤。村委應努力抓好基層文化陣地建設,以寓教於樂、健康向上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和文化產品,來佔領農村陣地,抵禦和消除不良文化對農村的侵襲。要狠剎封建迷信歪風,對當前小廟小庵的回潮和愈演愈烈的封建迷信歪風,要結合農業農村現代化教育,採取教育與懲戒並重的方法,加大打擊和管理的力度。要敏銳注意各類宗教活動在農村中的新動向,對於非法宗教和宗教不良活動,堅決取締和制止,對於民間假道士等封建迷信職業者,應一打到底,徹底凈化農村社會風氣;並通過不斷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和宣傳教育,使賭博等不良社會風氣有所改變。應著力整治農村環境,植樹造林,美化、凈化村容鎮貌,盡快改變農村的臟亂差現象。同時,扎實開展文明村創建活動,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一個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防止「形式多於內容」。即在新農村建設中,應作出詳細的規劃和年度計劃,並嚴格圍繞所作的規劃、計劃內容來實施,在防止只搞宣傳發動不注重實施行動的傾向。 2、要防止「不聯系實際,想當然」的現象。由於受農業基礎、農業推廣水平等因素影響,在新農村建設工作,在制定具體方案過程,應充分考慮各村的經濟總量、農民收入水平、增長速度等因素,盡可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或方案,以縮短村與村、組與組、戶與戶之間差距,以防止新農村建設乏力。 3、要防止「一手硬,一手軟」的傾向。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是新農村建設中缺一不可的重要內容,在工作中,應做到一手抓經濟一手抓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硬,以促進新農村和諧發展。 四、農民群眾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願望和要求 1、由於農業基礎薄弱,希望繼續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中低產田改造等基礎設施。 2、隨著人口增長,飲水問題不斷突出,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現有水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合理調配使用,以減少用水糾紛。 3、在村組道路建設中,希望上級有關部門能夠適當補助。 4、希望繼續加大「整村推進」和「小康村建設」扶貧項目的實施力度,分步分批實施,最終在所有村、組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項目。 總之,通過各級部門與廣大農民群眾的不懈努力,最終實現「環境優美、村舍整潔、經濟繁榮、民主法治、誠信友愛、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會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

『陸』 如何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

一、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在自身建設上有新提高。要適應新形勢、新變化,積版極探索履行職能的新權途徑、新方法。

二、以人為本,凝心聚力,在構建和諧社會上有新作為。要牢固把握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主題,牢固樹立人本意識、民本意識。
三、抓住重點,關注民生,在推進改善民生上有新突破。始終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作為履行職能的重要基礎和關鍵環節,緊緊抓住少數民族和信教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如實反映他們的意願和呼聲,發揮好黨委政府聯系群眾的紐帶和橋梁作用。
四、發揮優勢,貢獻才智,在新農村建設上有新業績。民族宗教界人才濟濟,匯聚了社會各界的力量。
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推進民族宗教工作上有新特色。充分發揮民族宗教工作聯系廣泛,視野開闊、思路寬廣的優勢,對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力量。

『柒』 農村基層黨組織如何管理宗教工作

內容預覽: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在當今社會,無論專是從世界范圍還是從國內屬范圍看,宗教不僅存在,而且呈持續發展之勢。宗教的長期性、復雜性、群眾性、民族性、國際性,決定了宗教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不但不會自行消亡,而且還會有所發展,在農村甚至呈持續升溫的態勢。宗教的長期存在,決定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具備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的基本功,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使宗教成為社會生活中的和諧因素,使信教群眾成為現代化建設的積極力量。 一、正確把握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增強做好宗教工作的政治責任感。

『捌』 如何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宗教工作

一、樹立創新理念,尋找民族宗教工作的金鑰匙 一是樹立「交朋友、辦實事、抓引導」三位一體的理念,與少數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人士保持良性互動關系。積極推薦少數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人士擔任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立與少數民族代表、宗教界人士定期談話和交流制度,經常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困難,真心實意地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節日組織慰問少數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上層人士活動,把教育引導工作溶入融洽的情感交流之中。通過交朋友、辦實事,使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數民族群眾和信教群眾中入耳、入腦,切實改變糾紛產生後,才臨時抱「佛腳」找民族宗教界人士做工作;不穩定事件發生後,才重視與民族宗教界人士加強聯系的被動局面,努力 形成少數民族和信教群眾積極主動協助黨和政府處理民族宗教問題的良性互動關系。 二是樹立以積極心態看待宗教的理念,推動宗教界發揮積極作用。 宗教同其他社會文化形態一樣,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如果我們用消極的眼光去看待它,或許它就會一直朝著消極的方面發展,並產生消極的作用;如果我們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它,就會推動它朝著積極而有益的方向發展,產生積極的社會作用。因此,要揚棄過去消極看待宗教社會作用的片面思維,運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辯證地看待其社會作用的「兩重性」,正確地把握社會主義條件下宗教與信教群眾之間的關系,支持宗教界對宗教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幫助他們用宗教倫理道德中的積極成份去促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用宗教文化的精華去服務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揮宗教特有優勢,開展社會公益事業,為社會作出更多的好事、善事。 三是樹立社會化的民族宗教工作理念,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全縣上下齊抓民族宗教工作的合力。民族宗教工作具有群眾性、長期性和特殊復雜性,單靠民族宗教部門一家之力,很難有大的作為,必須整合社會資源,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參與民族宗教工作,變民族宗教工作「風雨一肩挑」為「千鈞重擔眾人挑」。建立統一、高效的民族宗教工作領導機制,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領導組,強化民族宗教工作的領導職能;建立快捷、靈敏的信息反饋機制,構建縣鄉村三級宗教工作部門互聯的縱向網路和由統 戰、宗教等部門互聯的橫向信息網路,各個鄉鎮均明確分管領導 和兼職宗教工作幹部,各村明確一名信息聯絡員,做到重大問題、重要情況及時報告和處理;建立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在解決突出問題時,各級黨政組織和統戰、民族宗教部門同步到位、協調行動。

『玖』 如何加強對農村宗族文化引導工作

農村的文化建設是當前我們正處於新農村建設的實踐進程中其中的一個主要方面。由於城鄉差距大,文化基礎設施的落後,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才能為農村文化建設走出瓶頸,也才能滿足村民對提高精神生活質量的需求。而現實的農村文化供給機制卻難以有效地提供足夠有質量的文化產品。如何挖掘、提升農村的傳統文化和利用現有的設施以及群眾追求文化的熱情,在資金投入和綜合設施軟硬環境達不到要時,我們不妨把新農村文化建設和宗族傳統文化作用切實結合,利用好現有的宗祠、家廟等硬性設施,以舊祠堂,新文化,新理念,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宗族文化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
宗族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獨特現象,宗族作為一種社會關系形態,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長久發展,成為漢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即便在現代,仍留有難以割捨的宗族情結和宗族活動。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中國五千年的文明的延續,宗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宗族就是由若干具有親近的血緣關系的家庭結成的親緣集團或社會群體組織。《爾雅·釋親》就是把同一高祖父傳下的四代子孫稱為宗族。在特定的條件下,家族和宗族是同義的,但宗族顯然比家族更為寬泛。
宗族文化從制度文化層面上看,是指為了同宗家族的生產、生活、生存和發展,宗族成員所形成的族規、家法、禮儀、風俗、習慣,以此成為宗族成員的日常生活、生產、教育、交往等行為規范的總和。根據制度文化的結構要素特徵,在我們現有的制度文化背景下,這種宗族文化是屬於非正式約束的范疇,它與正式約束以及實施機制共同構成了社會制度文化的內容。血緣關系的本質特徵決定了 宗族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本質,漢文化圈裡呈現的「尋根問祖」現象正是這種宗族文化本質的體現。
在歷史上宗族文化曾是社會的主流文化形態之一,因為它的背後由中國特有的宗法制度支撐著,而宗法制度是維系中國皇權政治的根本制度。正是如此,宗族文化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極為繁榮。「五四」運動以後,特別是新中國建立後,實行的「人民公社」制度,文革時期的破「四舊」,使傳統的宗族文化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以至於幾乎滅亡。但經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全面推行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的宗族文化得到了重新恢復,並且有進一步發展的趨勢。根據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社會史室主任錢杭博士在《當代農村宗族的發展現狀和前途選擇》一文中研究所得,對現有的宗族活動現象,從表現功能上區分,大致可以把這些宗族活動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對現存社會秩序具有破壞作用的;第二類則是通過有目標的系統重建,表現出對現存秩序的積極維護和主動參與;還有一類在功能表現上處於中性位置的宗族活動。
從我們李姓的宗族活動情況看,大部分可以劃歸「處於中性位置」這類。當然,第一類也偶爾有發生,例如由於對農村征地沒有妥善解決好相關的具體問題,導致群體性的上訪情況出現,嚴重的時候危及到黨政機關的正常工作秩序。第二類是少數的在特定領域產生,如對修宗廟、造橋鋪路、建俱樂部等村裡的公益事業上。如何利用宗族文化的有利方面,因勢利導,進一步推進農村的文化建設,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二、宗族文化對農村文化建設的作用與利用
由上可知,我們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應自覺考慮到宗族文化的影響力,採取指導、引導、輔導等方式,把群文工作融入到村民樂於接受的宗族文化活動之中。這樣農村文化工作更能取得積極的績效。
一是積極參與指導宗族文化活動。在宗族文化中傳統節日的舞龍舞獅、廟會等農村民俗和家族傳統表演形式,是宗族活動充分利用集會來彰顯本族的重要方式,引導注入新的時代內容,摒除庸俗的內容,提升活動文化品位是一件極有意義的建設新農村文化的嘗試。如有些族群活動有萬人參與,整個活動不僅是娛樂的過程,更是凝聚宗族人心的過程,其中的宗族感召力彰顯無遺。其意義已超出了原有的宗族文化范疇,只是以宗族文化為背景,而通過民間藝術活動的載體,來表現農村文化的和諧景象。
我們首先在認知大型宗族文化活動所折射出的「社會和諧、吉祥安寧」的文化信息基礎上,有計劃、有組織地加以規范、引導;再是派出專業人員在傳統道具的工藝製作及表演上加以指導;同時組織專業劇團參與其中,特別是組織文化館為廟會上演傳統摺子戲、反映新農村現建設的現代戲、小品和曲藝等,使我們的主流文化和宗族文化有機的結合,使新農村的文化建設得到進一步健康、和諧地發展。
二是樹立舊宗祠,新文化的理念。宗祠作為宗族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在宗族文化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從傳統意義上看,宗祠習慣上多被稱為祠堂,它是地方性的家廟。是供奉祖先神主,進行祭祀活動的場所,被視為族權的象徵。宗祠還是處理宗族事務,執行族規家法的地方。其意義在於:一方面彰顯了本宗族的血緣關系和宗族的基本行為規范,另一方面也客觀上對本族子弟起到了一定教化作用。所以宗祠是一個宗族的中心,象徵著祖先,象徵著宗族的團結。宗族成員通過祭祀祖先, 通過父系血緣關系把族人凝集在一起。通過處理宗族事務、執行族規家法,彰顯本族倫理。
第一要把宗祠的功能與時代元素接軌。把傳統意義上的祭祀祖先和現今村民集聚休閑、文化娛樂、集合議事溶入此特定的場所。把村中的一些重大活動,如婚嫁喜事、慶典儀式等,也放到宗祠里來進行。或將宗祠作為教育、培訓、演藝的基地。
第二要保護好宗祠文化古跡,彰顯傳統宗族文化和當代文化相結合而產生的文化魅力。對年久失修的宗祠要動員家族的力量進行修復,盡量保持原有風格。特別要對懸字牌匾額,碑記雕塑要做好登記和保護,能修復的盡量修復。
第三要對宗祠進行全面的普查,並加強對這一文化遺產的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目前,我國農村有些地方經濟還相對落後,在新農村建設中,許多山區的村莊無力專門建造新房子供村民開展文化活動,但是大部分村莊都有宗祠。所以我們應該在做好宗祠的文化元素挖掘和保護工作的同時,利用宗祠現有的資源,因地制宜建立俱樂部之類的文化活動場所,使古宗祠這一歷史文化遺產煥發青春,使傳統的宗族文化和現代文化娛樂有機結合起來。政府在加大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力度的同時,也應該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增加圖書資料,特別是農村實用的科技書籍,增添必要的文化、健身休閑器材。我們只要合理利用古宗祠,這樣就很容易解決文化活動場地資金的瓶頸制約和農村文化產品的供需矛盾,使農村文化得到很好的發展。
總之,在當今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如何利用宗族文化的有利方面,因勢利導,從而進一步推進農村的文化建設。宗族文化能體現凝聚人心的作用和表現無私奉獻的精神,特別是在重大的文化、宗教活動及公共的事業上能齊心協力、義無反顧,有很強的戰鬥力。使得他們在從事的生產活動中必然的要和這些有害於自身生存的環境作斗爭,以至他們必然選擇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以增強宗族的凝聚力。以宗族血緣共同體作為文化傳遞的載體,產生的宗教、文化、族規、家法、禮儀、風俗、習慣等一系列生活方式和生活規范。這些方式和規范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有所淡化,但由於歷史的連貫性,其宗族活動仍是農村民眾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農民對宗族這一血緣組織形式的認同,其最基本的理由就是宗族文化所具有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農民對自身歷史感、歸屬感的深刻需求的文化品性。這也是我們從事農村群文工作所思考的出發點,也是我們具體工作的切入點,只有我們找准了這個切入點,農村群文工作才會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才能在保持宗族文化的本體性需求的同時,將其功能目標盡可能充分地納入與社會公共生活准則相適應的軌道中,新農村的文化建設必然會做出成效。

閱讀全文

與宗教新農村建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