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農村發展 > 新農村建設實效

新農村建設實效

發布時間:2021-02-19 01:02:14

A. 如何破解農村發展難題,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一是堅持轉變思想,破解制約創先爭優、科學發展的難題,轉變鎮村兩級幹部工作作風,積極發揮「道德講堂」及遠程教育平台,強化了對黨員幹部黨性修養、警示教育、執政為民理念的學習,以學促干,理論指導新農村建設實踐。

二是堅持雙聯行動,破解工作開展難度大的難題。面對新農村建設的新形勢和新任務,認真分析、善於總結,在廣泛借鑒周邊鄉鎮新農村建設亮點基礎上,科學制定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建立幫扶班子,明確幫扶責任,形成齊抓共管、上下共建的良好工作氛圍,為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三是堅持依靠群眾,破解群眾積極性不高的難題。結合學習十八大精神活動,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牢牢把握方向,在新農村建設思路制定上做到「十個防止」,即防止一刀切,做到因地制宜;防止盲目操作,做到規劃先行;防止急於求成,做到循序漸進;防止形勢主義,做到務求實效;防止等、靠、要,做到自力更生;防止消極畏難,做到盡力而為;防止包辦代替,做到突出主體;防止增加農民負擔,做到量力而行;防止舍本求末,做到重點明確;防止忽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做到黨建先行。

四是堅持立足鎮情,破解無序推進的難題。具體選點中按照「村報、鎮選、的程序操作,結合村莊的自然稟賦、經濟水平等多種要素,對試點村嚴格篩選,並且按照重點示範村抓精品、示範村抓標准、試點村抓完善的思路,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從根本上解決無序建設的問題。

五是堅持發展經濟,破解農民增收緩慢的難題。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是關鍵,富民是核心」的要求,始終把農民增收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以點帶面,狠抓內部挖潛、外部拓源,有效拓寬農民增收途徑,切實抓好農業特色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力轉移三大重點工作。

B. 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效

九個方面的明顯成效是: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基本平衡。去年全國糧食總產達10030億斤,實現連續4年增產,單產連續4年創歷史新高。棉花、糖料等產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農民收入保持連續四年較快增長。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140元,比上年增加553元,實際增長9.5%,增收絕對額是歷史上最多的一年。

——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步伐加快。2006年至2007年陽光工程培訓轉移就業農民700萬人,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培訓專業農民153萬人,促進了農民應用先進適用技術能力的提高。

——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去年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1%,比2005年提高5個百分點。近兩年新增農村戶用沼氣900多萬戶,去年完成新建改建農村公路42.3萬公里。

——耕地保護和建設力度加大。國家把確保18億畝耕地目標分解到各省區市,全面啟動116個國家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建設。

——農業法制建設步伐加快。新制定或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動物防疫法等多部涉農法律相繼實施,獸葯管理條例、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等多部行政法規和規章相繼頒布。

——農村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兩免一補」使1.5億中小學生家庭經濟負擔減輕;7.3億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85.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減少669萬人,農村低收入減少709萬人。

——農村經營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已發展到15.1萬個,入社農戶達到3486萬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14%,入社農戶每年每戶比非成員農戶增收約20%;產業化經營組織已發展到13.57萬個,帶動全國35.2%的農戶,平均每戶每年從中增收約1336元。

——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平穩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啟動實施,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農業行業管理體制改革進展順利。

C. 家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具體做法及成效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並不是因為我們的農業比別人發達,而是因為我們從事農回業生產的人數多。答在我們看來美國等一些國家搞大農經濟比較成功,但現在我國的農村人口佔了百分之七十左右,那一條路在我們國家根本行不通,我們要結合自已的實際情況建.

D. 你對新農村建設的建議,方法!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了今後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和行動綱領,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基層幹部群眾對新農村建設有很好意見和建議:

1、基層幹部群眾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通過座談,可以深刻的感受群眾對新農村建設這一重大決策非常擁護,對新農村美好前景非常嚮往,對新農村建設熱情很高,充滿信心。同時認為新農村建設一定要結合本村實際,量力而行,切不可舉債建設,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應把著力點放在集體發展,讓群眾得實惠上。認為今後要更加註重集體經濟的培育和發展,因為這是為群眾舉辦公益事業的前提條件。同時普遍表示不等不靠,在現有條件下,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盡量為群眾多辦些實事、好事。

2、存在的問題和幹部群眾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村集體經濟發展還不平衡,部分村集體經濟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相比還相當薄弱,可支配用於新農村建設的資金太少;農民還不夠寬裕,改善自身生產生活條件的能力不足。二是大多數農村勞動力缺乏一技之長,無固定的就業崗位和現金收入,這部分勞動力主要靠自身的強壯體力去從事一些體力工作獲得收入。三是村級規劃建設缺乏整體和長遠規劃,處於「各自為政、自我發展」的狀態,存在各村都想搞公寓樓、商貿小區、工業小區現象,容易造成土地浪費和重復建設,重現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不良景象。四是村容不夠整潔,缺乏統一的垃圾回收和集中處理設施,垃圾無法處理和填埋,隨意堆放,「三大堆」問題突出。五是要求加強村集體資產管理,對集體資產管理採用股份制和租賃制,切不可一賣了之。六是要求上級給予貧窮落後村更多的資金和政策扶持。認為優惠政策都讓富村爭取去了,結果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落後村老百姓看不到希望。因為落後村的原因,既有人為因素,也有客觀條件的因素。七是要求涉及新農村建設的政府各部門要進一步改善服務,提高效率,減少環節,減免有關收費,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3、對新農村建設的建議。(1)要增加集體和農民收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物質保障。增加集體收入,加快農民增收致富步伐,是建設新農村的核心和物質基礎。基層幹部群眾認為新農村建設和村公益事業的發展離不開集體經濟的發展和壯大,群眾談論最多、最為關心的就是教你怎樣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為新農村建設打好經濟基礎。增加村集體收入,當務之急,一是要放寬村集體土地流轉政策,通過轉讓、出租閑置場地、房屋增加收入。二是發展個體民營經濟,搞好個體民營小區建設,通過村級稅收增長地方留成返還增加集體收入。三是要大力培育各類特色專業村和各種集體經濟合作組織,在組織和服務群眾致富中增加集體收入。當前大部分農民收入特別是現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出賣勞動力,建議縣鄉兩級要加強實用技術培訓,幫助農民群眾掌握一技之長,提高致富素質,為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提供更多機會。

(2)積極作好村集體債務消化工作。當前村級負債面廣量大,影響了村級發展。下一步應採取措施,積極消化村級債務。當前,首先要清理鎖定鄉鎮村債務,並把債務清償工作作為考核鄉鎮村的一項重要指標,制定年度責任制。對責任制完成好的予以獎勵,逐步消化鄉鎮村債務。同時,從完善財務收支管理制度入手,除公益性事業外,禁止鄉村兩級負債搞建設,防止產生新的債務。

(3)科學制定鄉村建設的總體規劃,有序推進新農村建設。在制定規劃時,要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既要注重搞好村內規劃,同時又要注重搞好連村規劃,特別是對於村莊集中、距離較近的村莊規劃,在制訂住宅小區、工業小區、商貿小區建設和自來水、垃圾集中處理場等規劃時,要具有前瞻性,從宏觀上把握好,充分考慮農業工業化、農村城鎮化的長遠發展趨勢和村鎮布局的長遠變化,既要符合實際需要,又要科學合理,防止各自為政,自我發展,造成財富和資源的浪費。

(4)因地制宜,分類突破。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不搞一刀切,推廣一個模式,沿用一套考核指標。要從新農村建設的階段性、層次性、多樣性的實際出發,依據村情選准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和近期努力的重點。對那些基礎較好,班子較強,群眾易發動,對周邊易產生帶動作用,有說服力的村莊,要先行一步,作好一點,作出成效,作出特色,予以推廣,予以示範。特別是對近郊村要提倡先行一步城市化。在操作方式上,可採取兩種類型,一種是政府介入,結合村莊土地連片進行整合;一種是有實力的村直接同投資商合作,進行開發。(5)加大對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幫扶和啟動力度。當前,政府扶持和優惠政策主要是向基礎條件好的村傾斜,給貧困村群眾造成窮村無人問津,窮的越窮,富的越富的感覺,貧困村的農民看不到希望。

E. 為什麼要進行新農村建設

為什麼要進行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什麼重大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城鄉協調發展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保證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參與發展進程、共享發展成果。如果我們忽視農民群眾的願望和切身利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滯後,我們的發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就無法落實。我們應當深刻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聯系,更加自覺、主動地投身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盡快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確保我國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的必然要求。國際經驗表明,工農城鄉之間的協調發展,是現代化建設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國家較好地處理了工農城鄉關系,經濟社會得到了迅速發展,較快地邁進了現代化國家行列。也有一些國家沒有處理好工農城鄉關系,導致農村長期落後,致使整個國家經濟停滯甚至倒退,現代化進程嚴重受阻。我們要深刻汲取國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把農村發展納入整個現代化進程,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工業化、城鎮化同步推進,讓億萬農民共享現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與農業協調發展、城市與農村共同繁榮的現代化道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我們正在建設的小康社會,是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其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大部分地區農村面貌變化相對較小,一些地方的農村還不通公路、群眾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凈水、農民子女上不起學。這種狀況如果不能有效扭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會成為空話。因此,我們要通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的進程。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擴大國內需求,是我國發展經濟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農村集中了我國數量最多、潛力最大的消費群體,是我國經濟增長最可靠、最持久的動力源泉。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使億萬農民的潛在購買意願轉化為巨大的現實消費需求,拉動整個經濟的持續增長。特別是通過加強農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設,既可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消費環境,又可以消化當前部分行業的過剩生產能力,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社會和諧離不開廣闊農村的社會和諧。當前,我國農村社會關系總體是健康、穩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利於更好地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緩解農村的社會矛盾,減少農村不穩定因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F. 新農村建設

永康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與發展研究

【摘要】本文從永康市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市政府採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對永康市新農村建設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永康 新農村建設 現狀分析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全面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目標。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全面實現農村小康的根本舉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項系統工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五句話有機聯系,體現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發展思路。縣級政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橋頭堡,如何破題、如何規劃、如何解決困境、如何真正的把中央的各項精神落到實處,成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將就永康市新農村建設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
一、 永康市新農村建設現狀分析
永康,古稱麗州,中國五金之都,地處浙江中部,俗稱「七山一水二分田」。全境1049平方公里,轄五鎮四街道一開發區一風景區,置729個行政村,內含61個居(委會)民區,人口55萬。從三國東吳赤烏八年(公元245年)置縣,至今已有1750多年歷史。1992年10月撤縣設市。
在十一五規劃中,永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農村現代產業體系、農村新社區、農民素質、公共服務體系和城鄉配套的制度建設」為五個重點,全面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農業鄉高效生態農業轉變、村落向農村新社區轉變、農民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轉變的目標。永康市新農村建設始於2003年,主要是從四個方面入手:
1、 農業生產發展方面。
提出了「調明區域特色、調大種養殖規模、調高科技含量、調整投資方向」的戰略方向。通過增加農業產業投入力度、根據各鄉鎮特點對永康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從而達到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實現農民增收的目的。同時市政府每年撥出200萬元作為農業發展基金,主要用來獎勵農業龍頭企業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村。
2、 實施村莊整治工程。
從村容村貌、環境衛生、道路建設等方面進行改造,以達到溪水凈化、道路硬化、路燈量化、環境綠化、衛生潔化的新農村形象。並制定相關的驗收標准,目前永康市已有7個村莊被評為浙江省級小康示範村、11個金華市級小康示範村。在村莊整治投入方面,永康市2005年投入了4000萬元、2006年預算為8000萬元。
3、培養新型農民。
從2003年開始實施了農村勞動力免費培訓工程,主要是通過對農民進行培訓,增強農民素質、提高農民從業技能,從而達到農村農動力轉移的目的。目前,永康市農村勞動力人口為28萬,從事非農產業的人數為13.8萬,永康市可用耕地面積為24萬畝,根據規劃市政府希望到2010年能從農業從業人口中轉移出10萬左右農村勞動力。在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方面,市政府每年投入都在逐步增加,03年投入60萬元、04年120萬、05年投入500萬、06年投入600萬元。同時,成立了27個農村勞動力培訓基地,農民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學校和專業進行學習。另外,投資10萬元建立了永康市農村勞動力資料庫,把握永康市農村勞動力的具體動態。每年舉辦一到兩期農村勞動力交流大會,鼓勵企業招收本地勞動力,市政府還對招收本地勞動力的企業進行獎勵。
4、進行基層組織制度建設。
為了加強村級組織在民主政治建設,2005年在村級組織中實施「三項制度建設」,即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通過制度建設達到鞏固村級政權、壯大集體經濟。
二、永康市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困境分析
在永康市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王上店村、高鎮村等7個村以通過省里驗收,被評為省級小康示範村),但在政策落實、措施實施、村莊整治、農民增收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困境。
1、 對新農村建設內涵的理解問題。
在政府管理層面上,鄉鎮一級特別是駐村幹部中,有部分幹部對於新農村建設的理解並不到位。他們中很多人對於所駐村的基本情況並不了解,也沒有認識到新農村建設對於解決「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的作用,只是停留在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層面上,更有甚者認為新農村建設不過是一場造勢運動。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沒有具體的認清作為與農民聯系最緊密的基層幹部應該做的事情,沒有從如何增強與農民的聯系與感情方面做好工作。認為新農村建設不過是農民自己的問題,搞好了對自己是一種政績,搞不好就是農民自己的問題。這樣導致市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不能落實到位。其次,部分村領導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我們的調研過程中,有些村長和支書把新農村建設作為一項政府交代的政治任務,認為新農村建設不過是「建新房、刷大牆、大掃除」,把村容村貌搞好就可以了,認識停留在村莊整治層面上。沒有認識到新農村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使農民增產、增收,真正達到提高農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另外,部分村民思想觀念也存在差距,沒有認識到新農村建設是關系他們自身和子孫後代切身利益的問題,在村裡實施村莊整治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抵觸情緒和不配合行為,導致有些措施沒法落實。
2、 新農村建設資金來源問題。
在我們的調研過程中,大多數村莊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都產生了負債。畢竟政府的投入是有限的,有些村集體經濟非常薄弱甚至沒有,如何對這些村進行建設,如何加大這些村的投入力度,如何籌集必須的建設資金都成了各級管理者的必須思考的問題。
3、 資源制約問題。
永康市各鄉鎮的產業狀態、自然地貌等資源情況各有不同,從而對新農村建設產生了制約。如土地問題,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由於國家對土地的控制政策,有很多村在建辦公用房、村民住房、道路硬化工程、綠化工程的時候,都沒有土地可用。另外,有些村莊沒有什麼特色產業、特色農作物,依然依靠傳統的農業耕種為主要收入,如何才能使他們真正實現增收?如何解決這些困難成了當前新農村建設迫在眉睫的問題了。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幾點建議
1、加強宣傳培訓力度,正確理解新農村建設內涵
新農村建設,是中共中央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提出的一個戰略目標。所以如何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刻內涵是開局階段的首要任務,只有準確把握其內涵才能更好的實施新農村建設的任務。因此,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加強宣傳發動工作,要在農村深入開展宣傳工作。要開展多方式、多渠道、多載體的宣傳工作,如通過電視廣播、遠程教育、組織社會主義新農村宣講團等到農村對村民、村幹部、駐村幹部進行宣傳。還可以通過對基層幹部的培訓教育,使他們成為農村新農村建設宣傳的主力軍,對農民進行宣傳,從而把新農村建設的各項精神深入人心,在農民中形成良好的新農村建設氛圍。
同時,應加大培訓力度。可以通過組織部、市委黨校等相關機構,形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訓機制,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特別是鄉鎮一級的駐村人員、村指導員以及村三委的幹部。通過傳達中央的精神和永康市各項規劃與措施,使這些在新農村建設最前沿的人員對新農村建設有一個全面深刻的理解。還可以組織他們到國內外一些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去考察,吸取建設新農村的方法和措施,這樣可以對他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起到啟示作用。
新農村建設宣傳發動必須要把握好的幾個關鍵觀念,首先新農村建設首要考慮的是農民增產增收, 多予少取, 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其次,不能簡單地理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在農村蓋新樓、起新房,否則只能勞民傷財,費力不討好。另外,要以群眾滿意不滿意、群眾需要不需要為基本出發點。
2、 新農村建設需要進行制度設計
首先,要大力加強村組織建設。村三委是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施行者,是第一線的指揮員,新農村建設成敗與否,很多時候由他們所決定。因此,要進一步增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增強村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使這些組織能真正幫助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進一步完善農村「三項制度」建設,保障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健全村民自治機制,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可靠的組織保障。
其次,建設新農村一定要從當地的實際出發,制定好科學的規劃。在規劃過程中,要追求實效,不要搞形式主義;要從自己的實際承受能力出發,不要盲目攀比;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地照搬照用其他地方的經驗;要和農民進行充分協商,不能靠強迫命令;要引導和扶持,不要包辦代替。永康市已在今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了各村改造的規劃圖紙,但有些仍需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另外,要制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責任制度。各級組織要根據永康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明確責任、細化工作、分工合作,以項目為載體,落實項目、資金人力、技術等要素,按目標任務限期完成。
3、擴大新農村建設資金來源渠道
新農村建設資金問題已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關鍵瓶頸。在我們的調研中,王上店、儒家等建設資金,主要是通過村民自願捐贈、市相關單位捐助、村裡集體經濟收入等。但是這些資金遠遠不夠,如何擴大資金的來源渠道,各級政府應多想辦法。其實在永康,農村集體財產出租和土地流轉依然是村集體最大的收入,政府可以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讓村集體可以拿部分土地到參加市場拍賣,所獲資金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來,這也不失為解決問題的一個辦法。同時,還應鼓勵商業銀行特別是農村信用合作社加大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增加貸款規模、給予更優惠的貸款政策等,來為新農村建設提供資金。總之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不要搞負債工程,增加農民的負擔。
4、採取非均衡策略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
永康市5個鄉鎮、4個街道、一個風景區、一個開發區,各個轄區的經濟規模、工業發展、農業狀態各有不同。要充分認識各地區、各行業發展的不平衡性,堅持從實際出發開展新農村建設, 允許起點有差別、過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 提倡多樣化,不搞一刀切。要立足鄉村特點,突出行業特色,尊重各地的傳統、習慣和風俗,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在農業產業化上,目前永康市農業產業規劃中已經初步形成石柱發展糧食和毛芋、芝英發展有機大米、唐先發展葡萄和蔬菜、花街發展小水果、市區發展第三產業的基本格局。但市政府仍需加大對農民的引導,對特色農產品的扶持力度,對農產品的科研投入。在村莊整治上各鄉鎮經濟發展不一,各村的經濟能力也不一樣,所以應根據各自資源特點,允許一部分鄉村通過逐步、逐項、逐年的解決關於綠化、潔化、道路硬化的問題,而不實行統一標准、統一的整治期限,不搞「千村一面」運動。而在勞動力轉移培訓上,還可以加大對工業不發達鄉鎮的傾斜力度,促使這些地方的農村勞動力得到更多的轉移,以改善地方的經濟狀況。另外,市裡應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為各村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長期規劃和短期目標,形成新農村建設的長效機制,使得新農村建設工作有可持續性,而不會因村班子的換屆等原因而導致不能延續。
5、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提高農民素質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但目前農村農民普遍文化程度較低,各項技術技能等相對較弱。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急需培養造就千千萬萬高素質的新型農民。這是新農村建設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也是最為迫切的要求。要通過多渠道、多層次開展農民培訓,加快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永康市最近幾年在逐步實施農村勞動力免費培訓工程,投入力度也逐年加大。但是還要繼續加強資金和人力投入,組織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和農村基層負責人培訓計劃,造就一大批種養能手、經營能人和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帶頭人,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村能人帶領鄉親建設家鄉;尤其要培養一大批忠誠於家鄉事業、懂經營會管理、能夠駕馭全局、為人正直辦事公道的村幹部。進一步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的實施力度,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農民進入非農產業和城市就業的能力和競爭力。真正實現向新型農民、現代化農民的轉變。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個全民參與的工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艱苦奮斗才能實現。經過3年多的建設,永康市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切實的改善,得到了真正的實惠。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全體永康人民的努力下,通過「梯度推進、逐步實施、點面結合」的措施下,永康市新農村建設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真正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美好圖景。

參考文獻:
[1]永康市統計局 2005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6.4.
[2]永康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2006.4. [3]仇保興.村莊整治是新農村建設長期的任務.城鄉建設,2005.12.
[4]全國村莊整治工作會議報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驗.小城鎮建設,2005.12.

更多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題材參看博客:http://my.icxo.com/416503/

G. 建設新農村的重要性

文件指出,「十一五」時期(2006-2010年)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的關鍵時期,是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取得突破進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
這是2004年以來中國連續第三個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顯示了中國領導人解決「三農」問題的決心。
文件全文共分八部分: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強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夯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物質條件;
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培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健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體制保障;
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完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鄉村治理機制;
切實加強領導,動員全黨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文件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農村人口多是中國的國情,只有發展好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的家園,讓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才能不斷擴大內需和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
文件還強調,推進新農村建設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議,不強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強求一律;要引導扶持,不包辦代替。

閱讀全文

與新農村建設實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