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農村發展 > 鄉賢新農村建設座談會

鄉賢新農村建設座談會

發布時間:2021-02-19 06:41:41

① 今天下午被領導叫去,說是要派我去搞新農村建設,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原本是處級後備幹部去的,但我們單位

不知道你在單位的具體了際關系等情況,我認為是份內工作,去年4月上旬以來,承蒙組織的信懶和重託,我有幸成為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工作隊長中的一名,具體聯系全州縣18個鄉鎮的274個行政村(含8個區定貧困村、7個支教點)的農建、扶貧、支教、新農村建設、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等工作,管理31個市直後盾單位、97個縣直後盾單位和18個鄉鎮黨委所派出549名(其中市直派駐村指導員24名,縣直派駐村指導員251名,鄉鎮派駐村指導員274名)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和7名市派支教隊員。
由於本人以前從未接觸過農村工作,再加上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工作是一樣新生事物,剛接觸這項工作時我真有點大姑娘上轎第一回的感覺,心裡沒底,思想上沒准備。但通過三個月的工作實踐,使我深刻體會到農村工作的復雜性和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性。下面,我結合本人三個多月以來的農村工作實踐,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深入農村要過「三關」
一是思想關。針對各位指導員都是從各級機關,各級部門,不同崗位上抽調出來的,以前從事的都是機關工作,現在下派到最基層的農村擔任指導員,一時換位思考和角色轉變難的實際,我通過在走訪和召開會議不斷進行宣講,讓各位指導員明白:我們雖是上級機關派來的,但並不是什麼領導,從事和面對的是基層工作,不要把自己當成領導,只會發號施令,指手畫腳,要遵從當地農民的意願、習俗,尊重村幹部的工作,具體工作要做,但更要考慮全村的發展,更要注重長遠。工作重點要放在理思路、出點子、搞協調和督促落實上,要做到參與而不包辦,幫忙而不添亂。
二是生活關。進駐農村,遠離城鎮生活,吃、住、行都存在諸多困難,這一點對我們每位指導員來講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加上全州相當一部分村是貧困村,生活上我們指導員大都自己找生火做飯。住房上,多以木板房、土壞房為主,為促使新農村指導員能安心基層工作,除經常下鄉看望他們之外,我還親自與他們所在單位主要領導聯系,幫助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
三是寂寞關。由於方言影響,交流存在困難,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新農村指導員面臨和周圍人談不在一起。玩不在一起的局面。遠離親人、同事和熟悉的環境,孤獨和寂寞的侵擾新農村指導員將不可避免。困難是顯而易見的,關鍵是如何面對困難。為此,我經常召集市派指導員集中討論:我們是來干什麼的?政府對我們的期望是什麼?把這些問題討論清楚了,面前的這些困難也就不成為困難了。

二、進入工作要有「三心」
當前,農村基層幹部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衰退,究其原因,是農村基層幹部的觀念、能力和作風不適應新時期農村工作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造成干群之間隔閡加深,不是群眾疏遠了幹部,而是幹部脫離了群眾。群眾抱怨幹部「不象話」,幹部埋怨群眾「不聽話」。一些幹部下村「一溜煙」,圍著公路轉,隔著玻璃看,群眾想說個話都難;一些幹部到村委會坐一坐,從來不進農家門;一些幹部不尊重群眾意願,工作搞強迫命令的「蠻干」,搞「路邊花」的「虛干」,搞毫無效益的「白乾」,如此等等。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們的基層幹部丟掉了密切聯系群眾的好傳統,淡漠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所以群眾才對幹部有怨言。干群之間隔閡加深,直接導致了言路不通,感情不通,政令不通。要尋找改善干群關系的「金鑰匙」,本人認為關鍵是「虛心、真心、決心」六個字。
(一)用虛心吸引群眾。通過三個多月的不斷實踐,我切身體會到,現在群眾獲取知識、政策、信息的渠道很多,思想活躍,要搞好新形勢下的農村工作,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切忌總認為自己比群眾高明,更不可信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在群眾面前,要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良好作風和虛心求教的真誠態度,無論你懂不懂的事情,都要虛心向群眾請教,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這樣就會拉近與群眾的距離,消除群眾對你的陌生感,增強群眾對你的信任感,促進與群眾的融洽感。如果你一來就在群眾中指手劃腳,說長道短,長篇大論,高高在上,就會造成群眾與你的距離感,增加群眾對你的反感,失去群眾對幹部的信任感,這樣就失去了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把群眾緊緊吸引在你的周圍,幹部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有了凝聚力,才會有號召力和戰鬥力,做起工作來才會如魚得水,得心應手。為此,我在自覺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的同時,更為注重深入實踐調研,主動向群眾學習、向基層幹部學習農村工作的具體方式、方法。不斷積累農村工作經驗,在服務群眾中提高農村工作的能力。嚴格約束自己,做到了不圖虛、不爭功。努力為群眾多辦實事、做好事。並針對新農村指導員對農村工作不可能人人都很熟悉,個個都很精通的實際,加強具體指導,幫助他們把握農村工作的規律,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用真心對待群眾。我深知群眾是最善良的,哪怕是真誠的一句安慰,實際的一點行動,他們都會看在眼裡,銘記心裡,真誠感激。做群眾工作,與群眾交往,要以心換心,不要在群眾面前說大話、放空炮、亂表態,要事實求是,腳踏實地,要視群眾為朋友,真誠溝通、真心交往,誠心對待。當群眾遇到困難時,堅決要把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要積極幫助他們想辦法、出主義、解難題。這樣才能獲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比如在當前農村的人口與計劃生育這個老大難問題上,我要求指導員工作重心前移,把強大的政策宣傳工作作為突破口,耐心細致做群眾的思想工作,讓群眾知政策、懂政策、怕政策、守政策。對個別群眾對有的工作和政策不理解的,要做深入細致的宣傳解釋工作,舉一反三、不厭其煩、耐心說服,盡量多做工作,少採取強硬措施,產生的效果為歷年少見。
(三)用決心鼓舞群眾。當前,我們的農村基礎建設還比較落後,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群眾在生產生活方面還面臨著諸多困難,群眾要求我們辦的事情還很多,但無論是辦得到或辦不到的事情,我們都要高度重視,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對能辦的事情要盡快辦理,對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做好疏導解釋工作,對通過努力創造條件才能解決的問題,要力所能及,切忌對群眾的要求採取漠然視之的態度,要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向群眾宣傳貫徹好中央的精神,把群眾的思想統一到各級黨委政府的要求上來,把群眾的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目標上來,結合村情組情,科學作出新農村建設規劃,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讓群眾對建設自己美好的家園充滿信心和決心。

三、接近群眾要有「三貼」
(一)在感情上要與群眾要貼心。為達到與老百姓貼心的目的,在具體工作中我要求指導員做到以下兩點:首先,自己做到在思想上尊重指導員、在感情上貼近指導員、在生活上關心指導員、在工作上依靠指導員,善於聽取指導員的意見和建議,關心指導員的生活、工作情況。其次,就是要牢固樹立為群眾服務的思想,始終不脫離群眾,心裡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真正做到聚民智、順民意、解民憂、幫民富、保民安,有效地形成改變農村面貌的工作合力,在工作中力求與群眾零距離接觸,不打官腔,不擺架子,扎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同時要求駐村指導員還應注意在衣著與生活細節上貼近與農村群眾之間的距離。要少一點高貴,多一點朴實,少一點嬌氣,多一點粗糙,這樣群眾才會接受你,歡迎你。比如夏季,頭戴一頂草帽,身穿圓領汗衫,臉上帶著微笑去進村入戶,就會使農村群眾多一份親情感。此外,還要求市、縣指導員要以一位鄉鎮、村幹部來要求自己,自覺地融入到鄉鎮、村幹部中去,不以市、縣幹部自居,積極參加鄉鎮、村組織的各項活動。通過三個多月的實踐,我深刻體會到許多時候只要我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能得到群眾的體諒和歡迎,是能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雖然我們在剛下農村時,農民對我們抱有老大的不信任感。但是我們放下機關幹部的架子,做到心到、情到和力到,平等地對待每一位農民,尊重他們的人格,下村入戶到與他們平心氣和地談心,與他們交朋友,通過最傳統、最實在的方式方法來宣傳黨的政策方針,使群眾感覺到指導員是他們的貼心人。生活上不吃、不拿、不要,工作上能與群眾打成一片,處處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替群眾說話與傳聲,增進了感情與友誼。對一些不符合政策法規的事,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進行曉之以理的說服,讓群眾從內心裡接受。農村群眾有牢騷和情緒不怕,怕只怕我們這些機關幹部在深入基層群眾第一線和思想上的「不到位」。有道是:人心齊,泰山移。只有和群眾貼心、同心、齊心,才能找出解決農村問題的症結所在,才能做好群眾的知情人,才能激發廣大農民的「雙轉」熱情。
(二)在語言交流上要貼切。 與群眾交流必須實事求是,真誠和善。除了噓寒問暖、與農民促膝談心外,還可考慮根據實際情況把工作職責、任務使命和權力責任適當說清楚。有些群眾對新農村指導員工作不太了解,需要說明解釋;有些對上級下派的新農村指導員及其工作隊寄予希望過大,一旦新農村指導員盲目答應的事情沒有辦成功則會遭到群眾的質疑,所以在進村入戶當中一定要注意把握語言的藝術性。
(三)在行動上要和老百姓貼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多為所在村的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是駐村工作中必須要做的。但關鍵要因地制宜,要換位思考,要多從老百姓的角度思考。比如市排水管理處派駐才灣鎮村秦家塘村的駐村指導員龔偉國剛進村時工作無從著手,但他通過與群眾「三同」,通過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村民的意見,分析本村的資源優勢,採取「公司+農戶」的方式,幫助該村引進甜玉米種植的項目,落實種植面積1500多畝,預計每年可為當地群眾戶均增收300元以上,深受群眾歡迎。又如市民政局派駐文橋鎮白毛村的指導員鄧丕旺,根據白毛村山多樹木多水源豐富的特點,採取長短項目相結合,多方爭取資金4萬元,在所駐村著力實施了養鴨、木材加工和葯材種植項目,目前養鴨項目初見成效。辦了實事,群眾得到了實惠,得到了切實的利益,就會更歡迎指導員,更擁護區黨委、市委和縣委的決策,心與黨會貼得更緊。再如縣國稅局新農村指導員周微入駐後,在調查研究與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多方聯系,爭取資金,組織實施了村灌溉設施和村中心道路修建工程等實事項目,受到了群眾的贊譽和歡迎。辦實事不是駐村工作的全部,有些不拿錢拿物的「軟投入」也應去做,能夠多做的還要多做。例如,我們的新農村指導員常到困難戶家中坐坐,他會感受到政府的關心;常到老黨員那裡看看,他會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常到養殖戶的豬場雞捨去轉轉,他會感受到上級的支持。一次,我去走訪受洪災影響的幾戶農戶,幾句關切問候的話語,農戶們就覺得新農村指導員真好,能考慮他們的利益。這些沒有送錢送物的軟性投入,收到了和辦實事一樣的效果,和辦實事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說明實事要辦得貼近老百姓,「軟投入」的工作也要做,做好了,同樣能達到駐村工作的目的。

四、搞好工作要有「三法」
(一)謀劃工作要有想法。如何抓好著眼點。打開新農村指導員工作的局面。經過不斷的調研和摸索,我認為關鍵要從小事做起,從創新載體,明確職責任務開始,為此我結合「爭先創優做明星,打造桂北先鋒行」、爭創「五好」支部和「雙聯雙促」結對幫扶等活動的開展,在全縣新農村建設指導員中創造性地提出了「六個一」。即1、抓好一個村級班子;2、健全一套規章制度;3、理清一條發展思路;4、幫扶一戶貧困農戶;5、辦成一件實事好事;6、紀實一本駐村日記。按照「六個一」的標准,明確要求農村工作指導員要做到四點:1、善知農事。要了解農村的風俗民情,知道村民的所想、所盼,掌握基本的「三農」知識;2、能抓要事。要突出工作重點,善於抓村班子建設,抓創業承諾制的落實,抓上級布置的階段性中心工作,抓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每年要為聯系村辦好1件實事;3、樂辦小事。要根據老百姓的要求,力所能及的為群眾提供一些「小」服務,真心實意的解決一家一戶碰到的「小」困難,如每月與村干交流談心不小於2次,每年為黨員(群眾)上黨課或技術課不小於4次,努力實現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每個季度至少要公布1次;每月深入村組走訪、慰問群眾6戶以上,確定一戶貧困農戶為幫扶對象,走訪慰問困難戶、主動幫助聯系咨詢、代辦證件等,以真事暖民心、聚民心;4、敢管難事。碰到難事、棘手的事,不迴避、不推諉,要敢抓敢管。並明確農村工作指導員要念好學、勤、實、公「四字經」:所謂學,就是適應新時期農村發展的需要,強化學習,積累經驗,提高素質,不斷滿足群眾對我們工作的新要求;所謂勤,即重心下移,不折不扣的落實農村工作指導員駐村制度,保證每周2至3天的駐村時間;所謂實,即要求真務實,講實效、干實事,以扎實的作風,實實在在的為村裡做點事;所謂公,即幹部一定要有公心,公平、公正的履行好職責,維護好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望和形象。
(二)開展工作要有方法。本人認為,抓工作首先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不管輕重,事無巨細,眉毛鬍子一把抓,群眾反映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設想給予一攬子解決。這樣不僅不可能,反而會沖淡主要任務,貽誤大局。這就有一個「方法」的問題。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有的可以「介入」,有的則應「超脫」。問題中屬於縣委、政府布置的任務的,就堅決「介入」,主抓、狠抓;不屬於所布置任務或是與之聯系不緊密的,就可以「超脫」,緩抓或不抓,也可以反映給鄉鎮黨委、政府或有關部門去處理。即使是屬於所布置任務的問題,也不能齊頭並進,也要有先有後,分個緩急。看準了這個主要問題,我就首先「介入」其中,把抓好各鄉鎮新農村指導員工作組長和黨委書記為首要任務來抓。通過多次督促檢查和通報,促使各各鄉鎮新農村指導員工作組長和黨委書記對這項工作的重視。保證了農村指導員積極性的發揮。在這方面做的好的,如市博物館,針對所駐前進村靠近縣城、矛盾糾紛多的特點,充分當好調解員、滅火器。當好了中間角色,調解和化解了各種矛盾,深受黨委、政府和群眾的歡迎。
(三)實施工作要有做法。農村工作,看似單純,實際復雜。工作隊長在縣里開展工作,面廣量大,一個人面對548名指導員不能單打獨斗,很多工作最終還是要依靠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依靠鄉鎮黨委、政府採取措施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教育農民及村幹部提高理論素養,掌握種植養殖的技術,改變落後的生活習慣,組織新農村指導員、村幹部、黨員、群眾來開展和實施,為此我在親自抓的同地,積極協調,經常向縣委領導匯報,得到領導重視,開展起來也就比較容易。像我縣各鄉鎮指導員組長,能否依靠他們去開展工作,我當初心裡沒有底兒。經過實地觀察和了解,我感到,各鄉鎮新農村指導員工作組長和黨委政府雖然合力欠強,但個人能力水平還是有的,是可以依靠的。這樣,我在開展工作時,就盡可能與各鄉鎮及新農村指導員工作組長多商量,並把需要交給他們去完成的工作交給他們去辦。而對於各鄉鎮新農村指導員工作組長所反映的指導員駐村問題,我認為市委要求指導員原則上住在村裡,主要工作在村,就是要求我們能夠認真駐下來。駐下來並不是目的,而是要切實幫助所駐村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扎扎實實為群眾解疑難,辦實事,引導、組織群眾脫貧致富,改變村容村貌。要做好這些,只靠「駐下來」是不行的,很大程度上還要靠「跑出去」。例如,呈報項目,籌措資金,申請貸款,請技術人員來講課,外出參觀考察等,都需要跑出去才能辦得到,有時跑一次兩次不行,還需要跑三次四次。有時雖徒勞無功,但是,本人以為,這樣的「跑」是必要的,不去跑一跑,有些事就沒法辦成,駐村工作就要打折扣。因此,我鼓勵該跑的時候,也要捨得花時間、花力氣去跑。由於得到了認可,各指導員工作干勁非常之大,如文化局派駐的新農村指導員,在本單位拿不出錢的情況下,通過跑,不僅幫所駐村跑來了資金,也跑來了項目,解決了用水難、行路難等實實在在的問題。

五、落實工作要有「三實」
一是踏實干。實踐證明,凡是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埋頭苦幹,扎實工作的同志,都能夠取得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都能夠贏得群眾真心實意的尊重和贊譽。對於那些工作漂浮,不願意吃苦,不關心群眾,不解決實際問題的幹部,群眾十分反感。為此,在具體工作中我要求各新農村指導員除深入農村進行走訪調查,了解不同類型農戶的不同情況和要求,主動與他們溝通思想,進一步增進與農民群眾的感情,密切與農民群眾的關系外,還要求他們要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研究和解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根本性問題,努力為他們辦實事、做好事。簡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三個三」。即力戒「三浮」,力戒浮在面上,力戒浮在紙上,力戒浮在會上。大量的功夫在室外,不能僅僅是走一走,看一看;要做到「三深」,就是要深入農戶、深入實際、深入人心。要與各類村民打交道,善於結交村裡各類朋友。農村的特徵之一是外出人員多,要加強與外出人員的聯系,這樣才能更加貼心;常懷「三心」,就是工作要安心,事業要用心,指導要盡心。
二是出實招。我在讓各新農村指導員明白全州縣是農業大縣,不發展沒出路,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難上難這樣一個道理的同時,深入做好了兩個方面的工作。新農村指導員方面:要求新農村建設指導員與基層幹部一起,求真務實,大膽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發展路子和具體辦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出實招首先要從思想觀念入手。要更多地給村幹部和農民群眾帶去新的信息、新的觀念,用新的視角和新的理念,幫助村幹部和農民群眾打破舊的思維框框,樹立牢固的市場觀念和創新意識,促使廣大群眾走出封閉保守,轉變生產經營觀念,增強農民群眾適應市場、自我發展的能力。善於總結提煉群眾的創造,善於把自己建設性的意見轉化為班子的集體決定,轉化為農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努力以親民、愛民、為民的實際行動,贏得農民群眾的信賴和支持。後盾單位方面:要求農村工作指導員的派出單位、幫扶單位,結合本單位和各幫扶村的實際,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在定點幫扶工作中,通過提供人、財、物、技術、信息等支持措施,幫助包扶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穩定致富增收。同時要求各部門各單位要全力支持農村工作指導員的工作,幫助他們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幫助他們落實好扶貧項目,及時對他們的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做好後盾。
三是求實效。新農村指導員駐村的關鍵就是力求實效,為此,通過制定各項制度,將多項指標量化,有效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落實。今年以來,通過市、縣、鄉各駐村指導員、支教隊員、農建隊員的努力,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據統計,市、縣、鄉三級新農村建設指導員走訪農戶數達17600戶,召開各種座談會843次,撰寫調研文章150多篇,宣傳政策法規3135次,提出合理化建議370多條。幫助落實水、電、路及廁所改造、砌圍牆等基礎設施項目182個,爭取落實幫扶資金290.5萬元,爭取捐贈物資15.4萬元。組織農村勞動力崗前技能培訓6820人次,多渠道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2019人。組織所駐村群眾修建道路60.35公里(其中新硬化道路39.95公里,其它道路20.4公里),新增有線電視受益人口2649人,新增移動通訊機站二個,新增程式控制電話的受益人口已達1.1萬人,新增照明用電受益人口8823人,新建橋梁3座、公廁14座,資助貧困生115人, 捐贈教學用品類課桌743套,電腦8台,報刊書籍7200多冊,其他教學設施7.2萬元。多方爭取建設資金66.7萬元,組織村民自籌資金133.5萬元,已完成了71座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建設任務。此外,駐村指導員還配合縣委開展各項中心和臨時工作,如:參與夏季計生集中宣傳服務、城鄉清潔工程和抗洪搶險救災活動等。組織種養能手和村幹部外出考察取經2750餘人次;建立健全各項制度150多項,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250人,發展黨員125人,調解糾紛561次,化解矛盾157件,從而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維護了農村的安定和穩定。

② 陳集鄉的新農村建設

2008年陳集鄉被納入全抄縣新農村建設的試點後,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先後多次召開了鄉國土資源規劃建設部門的座談會和鄉村兩級幹部會議,貫徹落實相關會議精神,就全鄉的新農村建設選址和後續發展規劃,共謀話題,並擬定了實施方案和可行性計劃。成立了領導組和工作組,會上要求所有幹部要改變工作思路和理念,樹立大局意識,加強新農村建設業務的學習,要自求發展,自加壓力,尋求創新改革之策,雖然沒有先前的經驗,但要敢闖敢試,要探索和積累別人的好經驗、好做法。領導組成員要做到善於思考,科學決策,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要加強與同試點的交流。對可能引起的各種矛盾糾紛要做到防患於未然,要耐心細致的做群眾工作,爭取群眾最大的支持和理解。陳集鄉作為試點鄉一點要先走一步,大膽實踐,做好示範創造經驗。隨後相關領導帶隊赴馬湖鄉小陶村和白龍鎮清水村新農村示範點進行了實地參觀考察。經過認真的分析研究決定將陳集村揚庄組作為新農村規劃點,由於事先宣傳工作到位,工作思路清晰細致,目前整個搬遷動員工作開展順利,試點的200多農戶正陸續與村委會簽定協議。

③ 在古代「鄉賢」是什麼意思

鄉里中德行高尚的人。

④ 鄉賢會是政府機構嗎

鄉賢會不是政府機構。
經浙江省龍游縣塔石鎮政府批准,在龍游縣政法委的領導下,衢州市第一個以鄉賢文化為宗旨的村級鄉賢會在龍游縣塔石鎮雅村村成立。

⑤ 如何看待新聞聯播推出「走基層·我眼中的鄉賢」系列報道

「生於其鄉,而眾人共稱其賢者,是為鄉賢。」鄉村是許多人的故土和家園,提起村裡誰有品德有才學,誰被推崇被敬重,誰就是「鄉村賢達」。幾千年來,一代代鄉村賢達行為世范,孕育了深厚的鄉賢文化。

鄉賢文化既體現了熱愛家鄉、建設故里、樂於擔當的情懷,又飽蘊見賢思齊、助人為樂、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傳統中國的鄉賢即鄉紳,主要由科舉中取得功名退職還鄉的官員或未出仕的鄉村賢達組成。他們在垂範鄉里、化育鄉鄰、維護鄉村秩序、促進基層社會平穩發展等方面曾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⑥ 珠龍鎮的新農村建設

珠龍鎮地處南譙區西北部,下轄7個村委會,1個社區,面積118平方公里,總人口2萬餘人。自新農村建設工作啟動以來,珠龍鎮黨委、政府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政治高度,統一思想認識,精心組織,周密部署,以高標准、嚴要求的姿態,切實抓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和成效如下:
強化領導,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鎮黨委、鎮政府及時把新農村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成立了由黨委書記為第一組長,鎮長為組長,一名班子成員為專職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珠龍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加強了開展工作的力度,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事務。與此同時,示範村也相應成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由村黨組織書記任理事長,村委主任為副理事長,兩委其他成員、村民代表、黨員代表為成員,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新農村建設。
搞好科學規劃,確保新農村建設有序推進
我們堅持規劃先行,按照「以人為本、科學編制,突出重點、協同配套,合理布局、成片推進,因地制宜、彰顯特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扎實推進、講求實效」的發展思路,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訂了珠龍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工作措施和工作重點,使工作開展起來有章可循,循序漸進。鎮里和示範村深入到黨員、農戶、在外鄉賢中,從調查研究入手,採取走訪調研與個別座談相結合的形式,召開「兩委」研討會與村民代表會,全面摸清民情民意,掌握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及黨員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結合珠龍鎮實際,對珠龍鎮新農村建設規劃、村莊布點規劃和產業規劃進行編制。在制定村莊布點規劃中,鎮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實地戡察,珠龍鎮由原來的263個自然庄,規劃為34個居民點。在制定產業規劃時,結合各村實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特色經濟。同時為了確保各項規劃得以貫徹落實,珠龍鎮還根據有關規定建立並嚴格落實相關制度。如對農村建房工作,嚴格按照市裡規定,所有農房及附屬設設必須經鎮規劃小組集體研究審批方可建設,此舉杜絕了農村亂建行為,確保了村莊布點規劃得以落實。
全面宣傳發動,努力營造建設新農村的氛圍
新農村建設開展以來,珠龍鎮和示範村採用召開動員會、座談會、「兩委」會、村民代表大會等形式,級級動員,層層發動,運用廣播、宣傳車、懸掛橫幅、張貼標語、設置專門宣傳欄等媒介,全方位宣傳在新形勢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性,使廣大幹部群眾深刻了解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和建設內容,充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推進城鄉協調發展的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效保證。我們還組織示範村有關人員到烏衣、腰鋪等地方參觀學習新農村建設,開闊視野、拓寬思路、統一思想、學習經驗。現在示範村珠龍村的黨員、幹部和群眾的思想認識已逐步統一到珠龍鎮的總體工作部署上來,形成一個上下通力合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大力發展生產,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農村的生產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問題,基於這一認識,珠龍鎮圍繞各村的實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農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如珠龍村重點發展葡萄、奶牛產業,全村種植葡萄面積達120畝,發展奶牛生產農戶達13戶,奶牛飼養理達80多頭。興珠村重點發展草坪生產,全村草坪面積達2500畝左右。官塘村提出發展草坪和養殖的規劃,現在全村共發展養殖大戶15戶,其中胡賢勇戶年出欄生豬達600餘頭。
珠龍鎮還積極爭取項目,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目前,佔地2000畝的區高科技農業示範園落戶珠龍鎮北關村,將為珠龍鎮農村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的村容村貌
珠龍鎮堅持四個結合,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是結合「村村通」工程建設,加快農村道路建設。珠龍鎮自2006年以來共建設「村村通」水泥路21.9公里。二是結合項目建設,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條件。2006年以來,珠龍鎮共新建和改造重點水利設施14處,建設自來水5處,投入20萬元,新建和改造街道下水道、路燈等配套設施,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三是結合新型農村能源建設,改善村居環境。市級示範村珠龍村全面推廣新型農村能源——沼氣,全村新建170餘個沼氣,既提供了能源,又美化了村居環境。四是結合集鎮建設發展和旅遊資源開發,加強新農村示範區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珠龍鎮集鎮建設「南移東擴」思路,為進一步加快珠龍鎮清流關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珠龍鎮計劃在北關村葉崗建設一個新農村示範清流新區,佔地600畝,計劃在近幾年內新建清流花園、葉崗花園2個住宅小區,總面積64580平方米,可入住400餘戶農戶,同時建成配套的門面房、商場、農貿市場和政府辦公用房、醫院、文化活動中心、村委會辦公房、幼兒園等社會事業設施。現在,清流新區建設已全面啟動。
建設農村政治文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在發展生產、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珠龍鎮還注重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落實村務公開等民主管理工作,發展農村基層的政治文明,使鄉風更加文明、管理更加民主。鎮、村制訂完善了《村務公開制度》、《村財務管理制度》、《集體資產處置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對農村基層組織和幹部的具體工作行為提出了具體要求,鎮里還專門將這些制度集中印發紅本,喻義為農村基層組織和幹部在開展工作時不可跨越的紅線,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提供了制度保證。
堅持示範帶動,努力探索新農村建設新思路
珠龍鎮在抓好珠龍鎮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同時,對示範村進行了重點推進。鎮上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對市級示範村珠龍村新農村建設進行指導、幫扶,全力推進新農村示範工作。如鎮農業、農經、土地、城建等相關部門指導幫助珠龍村完成產業發展規劃、示範點村莊規劃等規劃編制工作;鎮主要領導和土地、城建部門幫助協調解決新農村農民統建房試點工作,鎮上還投入30多萬元幫助解決規劃點配套設施建設;業務部門指導村裡開展「四清四改」工作,改善村容村貌。現在珠龍村干山頭規劃點18套農民統建房已全部建成,相應的水、電、路等配套設施也一應俱全,全村村容更加整潔,管理更加民主。
在抓好珠龍村示範點建設的同時,鎮上又選擇北關村建設清流新區示範點,這個示範點,我們想結合集鎮建設、旅遊資源開發和招商引資為一體,通過市場化運作,開展新農村示範建設。目前該項目已通過區項目評審領導小組審批,同意立項,現正在對外招商。清流新區示範點的建設將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更大的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同時也通過這個示範點的建設,努力探索新農村建設的新思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基礎。
珠龍鎮新農村建設雖取得一點成績,但上級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還有一定不足,與兄弟鄉鎮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今後,我們將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落實新農村建設各項要求和任務,認真學習兄弟鄉鎮的經驗,全力推進珠龍鎮新農村建設工作。

⑦ 嶴底鄉的經濟建設

嶴底鄉是一個欠發達鄉,多數村民為了謀生很早已經離開居住地外出求回發展。跟隨著改革答開放的步伐,許多外出村民開始走上勤勞致富的道路,其中不乏能人志士。2009年正月,嶴底鄉開展了「鄉賢聚力共建新農村」活動。由鄉黨委、政府、各村組織召開鄉賢座談會,介紹情況,建言獻策,謀劃發展。活動激發了各鄉賢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熱情,在得知呈岸村、林路村需要修建道路改善交通的情況後,眾多鄉賢紛紛出資以表達對家鄉的熱愛。

⑧ 如何理解鄉賢在鄉村建設中的作用

鄉賢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鄉賢文化是紮根於中國家鄉的回母土文化。
在漫長的中答國歷史進程中,一些在鄉村社會建設、風習教化、鄉里公共事務中貢獻力量的鄉紳,都被稱為「鄉賢」,由此而形成了鄉賢文化。[1]
唐朝《史通雜述》記載:「郡書赤矜其鄉賢,美其邦族」。明朝,朱元璋第16子朱曾撰《寧夏志》列舉「鄉賢」人物,開始建鄉賢祠。凡進入鄉賢祠的人既要有「惠政」,又要體現地方民眾的意志;清代,不但建有鄉賢祠,還把鄉賢列入當地誌書。[2] 「鄉賢」是中國各地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3]
重構傳統鄉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獻精神的鄉賢。從鄉村走出去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學,或經商,而回鄉的鄉賢,以自己的經驗、學識、專長、技藝、財富以及文化修養參與新農村建設和治理。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文化道德力量可教化鄉民、反哺桑梓、澤被鄉里、溫暖故土,對凝聚人心、促進和諧、重構鄉村傳統文化大有裨益。[4]
鄉賢文化是凝聚中國海內外人士的文化紐帶。鄉賢文化是一個地域的精神文化標記,是連接故土、維系鄉情的精神紐帶,是探尋文化血脈、張揚固有文化傳統的精神原動力。[

⑨ 鄉紳鄉賢歷史地位與作用

鄉賢文化是中華優抄秀傳統襲文化的組成部分,鄉賢文化是紮根於中國家鄉的母土文化。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進程中,一些在鄉村社會建設、風習教化、鄉里公共事務中貢獻力量的鄉紳,都被稱為「鄉賢」,由此而形成了鄉賢文化。[1]
唐朝《史通雜述》記載:「郡書赤矜其鄉賢,美其邦族」。明朝,朱元璋第16子朱曾撰《寧夏志》列舉「鄉賢」人物,開始建鄉賢祠。凡進入鄉賢祠的人既要有「惠政」,又要體現地方民眾的意志;清代,不但建有鄉賢祠,還把鄉賢列入當地誌書。[2] 「鄉賢」是中國各地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3]
重構傳統鄉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獻精神的鄉賢。從鄉村走出去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學,或經商,而回鄉的鄉賢,以自己的經驗、學識、專長、技藝、財富以及文化修養參與新農村建設和治理。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文化道德力量可教化鄉民、反哺桑梓、澤被鄉里、溫暖故土,對凝聚人心、促進和諧、重構鄉村傳統文化大有裨益。[4]
鄉賢文化是凝聚中國海內外人士的文化紐帶。鄉賢文化是一個地域的精神文化標記,是連接故土、維系鄉情的精神紐帶,是探尋文化血脈、張揚固有文化傳統的精神原動力。[

閱讀全文

與鄉賢新農村建設座談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