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農村發展 > 農村信用社利率市場化

農村信用社利率市場化

發布時間:2021-02-23 18:03:59

1. 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是什麼

利率市場化是政府或貨幣管理部門逐步放鬆乃至放棄對利率的直接控制或內限制,讓資金市場供容求關系去決定利率水平的一個利率決定機制的變遷過程,以達到資金優化配置的目的。中國利率管理體制的改革已經歷經了20多年,其目標是建立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並且已在放鬆利率管制、推動利率市場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1993年《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最先明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設想;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九五」時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2. 利率市場化有什麼好處和缺點

利率市場化:指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經營融資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場供求來決定,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的市場化。實際上,它就是將利率的決策權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自己根據資金狀況和對金融市場動向的判斷來自主調節利率水平,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
積極影響:
1. 讓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
金融機構採取了差異化的利率策略,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加大金融機構對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融資變得多元化,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2. 增加金融機構獲利能力
貸款利率市場化以後,一些金融機構可能會上浮貸款利率,那麼,就能夠獲得更多貸款利息收入,為銀行增加更多獲利能力。同時,銀行在給中小企業貸款的時候,可能會更加嚴格貸款條件,對於發展前景更好的中小企業優先貸款,這樣也可以進一步減少不良貸款。同時,還可以增加金融機構之間的市場競爭,進一步提高金融機構服務水平,促進金融服務創新。
3. 提高信貸質量
貸款利率市場化之後,金融機構會給優質客戶創造更多收益,而使那些質量不高的客戶收益下降,風險較大且信譽度低的客戶將退出信貸市場。
4. 更有效地吸引閑置資金。
利率市場化或再擇機有序放開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場化以後,可以更加有效地吸納閑散資金,把社會上閑置的資金很好地利用起來,如果利率上漲,可以更加吸引大客戶閑置資金,利率市場化以後,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自身特點來決定利率,那麼適當地提高存款利率,就可以在短時期內吸引到更多數量的閑置資金,以備今後發展。更好地把閑置資金利用起來,利率市場化可以起到積極作用。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更好地創造價值,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
5. 有利於信譽好的客戶
利率市場化後,銀行也更加嚴格審核貸款人的信用狀況,信用好的貸款者將更多受到青睞,利率市場化後,銀行存款利率一般會提高,貸款利率則會下降,老百姓將會得到更多的實惠,同時,促進信用體系先前邁進一步。
6. 將推進存款保險制度
利率市場化後,商業銀行之間競爭會增強,一些銀行可能面臨新的風險,為了維護整個市場穩定,或將推進存款保險制度。
7. 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進一步提高
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不再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設立上限,有利於農村信用社自主定價,有利於統一各類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政策,營造更加公平競爭環境,有利於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進一步創新與提高。
8. 加速銀行升級
利率市場化,資產定價將更加透明,商業銀行利息差有利於競爭,經營模式轉型壓力增加,加速傳統銀行業務向投資銀行、財富管理轉變,促進銀行進一步升級。
不利因素:
1、商業銀行經營壓力增加
利率市場化以後,並不意味著所有金融貸款利率都會升高,中小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經營壓力可能會有所增加。
2、利率波動的風險
利率市場化之後,利率對經濟環境變化的敏感性增加,無論是國際金融市場利率上升或下降,各種市場經濟變化,甚或是銀行客戶變更還貸或取款時間等,都可能會對利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3. 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進程

自1996年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正式啟動以來,經過7年的發展,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並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1996年6月1日人民銀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 1997年6月放開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1998年8月,國家開發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次進行了市場化發債,1999年10月,國債發行也開始採用市場招標形式,從而實現了銀行間市場利率、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發行利率的市場化。

1998年,人民銀行改革了貼現利率生成機制,貼現利率和轉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的基礎上加點生成,在不超過同期貸款利率(含浮動)的前提下由商業銀行自定。再貼現利率成為中央銀行一項獨立的貨幣政策工具,服務於貨幣政策需要。

1998年、1999年人民銀行連續三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幅度。2004年 1月1 日,人民銀行再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到[0.9,1.7],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到[0.9,2] ,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再根據企業所有制性質、規模大小分別制定。擴大商業銀行自主定價權,提高貸款利率市場化程度,企業貸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擴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變。在擴大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同時,推出放開人民幣各項貸款的計、結息方式和5年期以上貸款利率的上限等其他配套措施。

進行大額長期存款利率市場化嘗試,1999年10月,人民銀行批准中資商業銀行法人對中資保險公司法人試辦由雙方協商確定利率的大額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額3000萬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 年),進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嘗試。2003年11月,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可以開辦郵政儲蓄協議存款(最低起存金額3000萬元,期限降為3年以上不含3 年)。
確定是哪兒都能找到利率市場化,原因是利率市場化很容易找的,而且利率市場化現在也不是太難找。關於找具體的利率市場化,我建議你到這里看看利率市場化,之所以這里的利率市場化比較全,其他地方的利率市場化網,可能不如這里的利率市場化全面,確定是哪兒都能找到利率市場化,原因是利率市場化很容易找的,而且利率市場化現在也不是太難找。關於找具體的利率市場化,我建議你到這里看看利率市場化,之所以這里的利率市場化比較全,其他地方的利率市場化網,可能不如這里的利率市場化全面

4. 利率市場化破冰 農信社應如何應對

《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要著力深化金融關鍵領域的改革,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2012年6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並同時宣布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這意味著,政府對商業銀行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終於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各銀行金融機構將逐步全面進入「利率競爭」 時代。面對這種政策環境和經營形勢的變化,農村信用社如何調整戰略,積極應對,是一個非常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的話題。
一、利率市場化對農信社帶來的挑戰
利率市場化的實質是變革融資活動的風險定價機制,使利率水平及其風險、期限結構由資金供求雙方在市場上通過競爭決定。它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的必然,也是適應經濟金融全球化的需要,將對農信社的生存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主要表現在:
1、經營成本增加。利率市場化的趨勢是銀行存貸利差的逐步縮小,這意味著農信社的經營成本將增加。每年將增加利息支出,如果考慮貸款利息下調減少利息收入,財務成本增加的壓力將更大。
2、優質客戶爭奪更加激烈。利率市場化後,各銀行機構對優質客戶的搶奪將更加激烈。存款方面,目前,各大銀行都對利率實行了上浮,下一步,銀行之間的競爭必然圍繞優質存款客戶開展,對優質客戶提供更有吸引力、更具差異化的利率政策必將成為利率市場化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同時,商業銀行不斷向縣域和農村地區設點,搶占市場。貸款方面,在存貸款利差收窄後,為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大型商業銀行將有更大的意願向能接受更高利率的中小企業放款,搶佔中小企業市場份額。農信社主要的優質客戶集中在縣域和農村,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是主要客戶,優質客戶競爭壓力將伴隨利率市場化的推進而逐步加大。
3、對風險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利率市場化對農信社的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決定農信社盈利能力的,一方面是客戶基礎和結構,更重要的還有農信社的風險管理能力。利率市場化後,利率波動的頻率將加大,幅度將提高,利率的期限結構變得更為復雜,利率水平表現出較大的多變性和不確定性。無論是資產負債結構的安排,還是市場營銷策略的設計,都會使農信社不得不考慮利率風險的承受能力,利率風險的管理難度逐步增加。
二、當前農信社對利率市場化的應對之策
農信社對利率市場化不能逃避,必須調整經營策略,趨利化弊,積極應對。
1、轉變經營思想和機制。利率市場化將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和金融業務進一步市場化,市場環境變化將更迅速和激烈,要求農信社的經營管理機構能隨時應對市場變化做出迅速和正確的決策。目前許多農信社的經營管理機構還不能適應這種要求,主要表現在決策管理部門與市場經營的脫節,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種經營與管理緊密結合的扁平型經營管理模式,減少管理層次,實現業務處理的專業化、流程化、集中化管理,真正實現管理與經營緊密結合,使農信社的決策管理部門能與市場融合,對市場的變化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2、提升核心競爭力。面對利率市場化後金融競爭加劇的趨勢,農信社要想搶占市場,獲得發展,必須要大力提升核心競爭力。一是要加快推進經營模式轉型。將經營模式從獲取利差業務模式向開展綜合服務業務轉化,發展中間業務、電子銀行產品等非利差收入業務;將利潤結構從利差收入為主過渡到多元化收入為主,分散和轉移因利率價格變化帶來的風險。二是要加快推進產品創新。要加大創新力度,不斷開發適合客戶金融服務需求的金融產品。存款業務方面,重點研發具有農信社特色的理財產品;貸款方面,以行業協會、專業市場為突破口,針對不同的行業客戶開發有特色的貸款品種。三是要打造品牌。利用品牌提升競爭力,要嚴格按照企業文化視覺識別系統要求,統一宣傳口徑,統一網點標志。
3、培育核心客戶群。應對利率市場化競爭,農信社要明確戰略和市場定位,在「農」字上下功夫,培育核心客戶群。對存款客戶,要把握城鎮化的歷史機遇,在「農民」向「城鎮居民」轉型的關鍵時期加大土地款資金營銷,夯實客戶基礎。對貸款客戶,要注重將信貸資源向本地區優勢行業以及其他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高的行業傾斜,向農業產業化的企業傾斜,向城區、城郊結合部、誠信度高的區域傾斜,針對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不斷調整信貸投向,改善客戶結構,在「朝陽行業」逐步建立農信社核心客戶群。
4、建立完善、高效的風險管理體系。一是風險管理理念必須向長期穩健型轉變。要提足撥備、控制杠桿,關鍵是將風險作為績效考核指揮棒的內在要素,推進RAROC和EVA考核,從會計利潤最大化觀念向股東利益最大化轉變,從短期行為向長效發展轉變,根本上確保穩健經營。二是優化風險管理架構。傳統的行政式管理架構要向垂直、矩陣式管理轉變,提高風險管理的獨立性,縮短風險管理傳導和決策鏈條,提高風險管理效率。三是提高風險管理技術。要積極推進新資本協議的實施,廣泛推廣VaR等風險量化管理技術;要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強化主動負債管理,強化缺口管理機制;要加強利率風險研究和管理,盡快彌補當前風險管理短板。

5. 存款利率市場化是什麼意思

一、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提出

黨和國家非常重視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1993年,黨的十四大《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我國利率改革的長遠目標是:建立以市場資金供求為基礎,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調控核心,由市場資金供求決定各種利率水平的市場利率體系的市場利率管理體系。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中央銀行按照資金供求狀況及時調整基準利率,並允許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在規定幅度內自由浮動。

2003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黨的第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進一步明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建立健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市場利率。」

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據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我國經濟金融發展和加入世貿組織後開放金融市場的需要,人民銀行將按照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存款先大額長期、後小額短期的基本步驟,逐步建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調控和引導市場利率,使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

三、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進程

自1996年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正式啟動以來,經過7年的發展,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並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1996年6月1日人民銀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 1997年6月放開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1998年8月,國家開發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次進行了市場化發債,1999年10月,國債發行也開始採用市場招標形式,從而實現了銀行間市場利率、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發行利率的市場化。

1998年,人民銀行改革了貼現利率生成機制,貼現利率和轉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的基礎上加點生成,在不超過同期貸款利率(含浮動)的前提下由商業銀行自定。再貼現利率成為中央銀行一項獨立的貨幣政策工具,服務於貨幣政策需要。

1998年、1999年人民銀行連續三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幅度。2004年 1月1 日,人民銀行再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到[0.9,1.7],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到[0.9,2] ,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再根據企業所有制性質、規模大小分別制定。擴大商業銀行自主定價權,提高貸款利率市場化程度,企業貸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擴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變。在擴大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同時,推出放開人民幣各項貸款的計、結息方式和5年期以上貸款利率的上限等其他配套措施。

進行大額長期存款利率市場化嘗試,1999年10月,人民銀行批准中資商業銀行法人對中資保險公司法人試辦由雙方協商確定利率的大額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額3000萬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 年),進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嘗試。2003年11月,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可以開辦郵政儲蓄協議存款(最低起存金額3000萬元,期限降為3年以上不含3 年)。

積極推進境內外幣利率市場化。 2000年9月,放開外幣貸款利率和300萬美元(含300萬)以上的大額外幣存款利率;300萬美元以下的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銀行統一管理。2002年3月,人民銀行統一了中、外資金融機構外幣利率管理政策,實現中外資金融機構在外幣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開了英鎊、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幣小額存款利率管理,由商業銀行自主確定。2003年11月,對美元、日元、港幣、歐元小額存款利率實行上限管理,商業銀行可根據國際金融市場利率變化,在不超過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確定。

回顧1996年以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中國人民銀行累計放開、歸並或取消的本、外幣利率管理種類為119種,目前,人民銀行尚管理的本外幣利率種類有29種。今後,隨著金融機構改革和利率市場化的穩步推進,人民銀行將不斷擴大金融機構的利率定價自主權,完善利率管理,並通過中央銀行的間接調控,引導利率進一步發揮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和調控宏觀經濟運行的作用。

6. 農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是多少

農村信用社定期存款利息各檔期全部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0%
現行存款利率是2012年7月6日進行調整並實施的。年6月8日起對利率市場化進行了推進改革。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允許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不同。以一年為例,銀行可以自主將一年期存款利率定位不超過3%的1.1倍。最高的可達1.1倍,即一年期存款利率3.3%。各銀行根據本銀行的情況實行基準利率1-1.1倍之間的利率標准。在具體執行中,中小銀行如城市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等執行110%即上浮到上限的利率水平,大銀行(工商、農業、建設、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均沒有上浮到上限,則在100%-110%之間。
2014年初,由於各種理財產品的推出,銀行之間、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之間競爭激烈,年初農業銀行將存款利率上浮到10%,建設銀行也進行上浮10%的試點。工行對一年期存款利率也上浮到了10%的上限。
活期存款:
央行基準利率0.35%(2014年未作調整的大銀行0.35%,上浮10%後利率0.385%)
整存整取:
三個月央行基準利率2.6%(2014年未作調整的大銀行2.85%,上浮10%後利率2.86%)
半年央行基準利率2.8%(2014年未作調整的大銀行3.05%,上浮10%後利率3.08%)
一年央行基準利率3.0%(2014年未作調整的大銀行3.25%,上浮10%後利率3.3%)
二年央行基準利率3.75%(2014年未作調整的大銀行3.75%,上浮10%後利率4.125%)
三年央行基準利率4.25%(2014年未作調整的大銀行4.25%,上浮10%後利率4.675%)
五年央行基準利率4.75%(2014年未作調整的大銀行4.75%,上浮10%後利率5.225%)

7. 農村信用社如何應對利率市場化

《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要著力深化金融關鍵領域的改革,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2012年6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並同時宣布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這意味著,政府對商業銀行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終於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各銀行金融機構將逐步全面進入「利率競爭」 時代。面對這種政策環境和經營形勢的變化,農村信用社如何調整戰略,積極應對,是一個非常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的話題。
一、利率市場化對農信社帶來的挑戰
利率市場化的實質是變革融資活動的風險定價機制,使利率水平及其風險、期限結構由資金供求雙方在市場上通過競爭決定。它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的必然,也是適應經濟金融全球化的需要,將對農信社的生存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主要表現在:
1、經營成本增加。利率市場化的趨勢是銀行存貸利差的逐步縮小,這意味著農信社的經營成本將增加。每年將增加利息支出,如果考慮貸款利息下調減少利息收入,財務成本增加的壓力將更大。
2、優質客戶爭奪更加激烈。利率市場化後,各銀行機構對優質客戶的搶奪將更加激烈。存款方面,目前,各大銀行都對利率實行了上浮,下一步,銀行之間的競爭必然圍繞優質存款客戶開展,對優質客戶提供更有吸引力、更具差異化的利率政策必將成為利率市場化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同時,商業銀行不斷向縣域和農村地區設點,搶占市場。貸款方面,在存貸款利差收窄後,為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大型商業銀行將有更大的意願向能接受更高利率的中小企業放款,搶佔中小企業市場份額。農信社主要的優質客戶集中在縣域和農村,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是主要客戶,優質客戶競爭壓力將伴隨利率市場化的推進而逐步加大。
3、對風險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利率市場化對農信社的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決定農信社盈利能力的,一方面是客戶基礎和結構,更重要的還有農信社的風險管理能力。利率市場化後,利率波動的頻率將加大,幅度將提高,利率的期限結構變得更為復雜,利率水平表現出較大的多變性和不確定性。無論是資產負債結構的安排,還是市場營銷策略的設計,都會使農信社不得不考慮利率風險的承受能力,利率風險的管理難度逐步增加。
二、當前農信社對利率市場化的應對之策
農信社對利率市場化不能逃避,必須調整經營策略,趨利化弊,積極應對。
1、轉變經營思想和機制。利率市場化將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和金融業務進一步市場化,市場環境變化將更迅速和激烈,要求農信社的經營管理機構能隨時應對市場變化做出迅速和正確的決策。目前許多農信社的經營管理機構還不能適應這種要求,主要表現在決策管理部門與市場經營的脫節,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種經營與管理緊密結合的扁平型經營管理模式,減少管理層次,實現業務處理的專業化、流程化、集中化管理,真正實現管理與經營緊密結合,使農信社的決策管理部門能與市場融合,對市場的變化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2、提升核心競爭力。面對利率市場化後金融競爭加劇的趨勢,農信社要想搶占市場,獲得發展,必須要大力提升核心競爭力。一是要加快推進經營模式轉型。將經營模式從獲取利差業務模式向開展綜合服務業務轉化,發展中間業務、電子銀行產品等非利差收入業務;將利潤結構從利差收入為主過渡到多元化收入為主,分散和轉移因利率價格變化帶來的風險。二是要加快推進產品創新。要加大創新力度,不斷開發適合客戶金融服務需求的金融產品。存款業務方面,重點研發具有農信社特色的理財產品;貸款方面,以行業協會、專業市場為突破口,針對不同的行業客戶開發有特色的貸款品種。三是要打造品牌。利用品牌提升競爭力,要嚴格按照企業文化視覺識別系統要求,統一宣傳口徑,統一網點標志。
3、培育核心客戶群。應對利率市場化競爭,農信社要明確戰略和市場定位,在「農」字上下功夫,培育核心客戶群。對存款客戶,要把握城鎮化的歷史機遇,在「農民」向「城鎮居民」轉型的關鍵時期加大土地款資金營銷,夯實客戶基礎。對貸款客戶,要注重將信貸資源向本地區優勢行業以及其他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高的行業傾斜,向農業產業化的企業傾斜,向城區、城郊結合部、誠信度高的區域傾斜,針對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不斷調整信貸投向,改善客戶結構,在「朝陽行業」逐步建立農信社核心客戶群。
4、建立完善、高效的風險管理體系。一是風險管理理念必須向長期穩健型轉變。要提足撥備、控制杠桿,關鍵是將風險作為績效考核指揮棒的內在要素,推進RAROC和EVA考核,從會計利潤最大化觀念向股東利益最大化轉變,從短期行為向長效發展轉變,根本上確保穩健經營。二是優化風險管理架構。傳統的行政式管理架構要向垂直、矩陣式管理轉變,提高風險管理的獨立性,縮短風險管理傳導和決策鏈條,提高風險管理效率。三是提高風險管理技術。要積極推進新資本協議的實施,廣泛推廣VaR等風險量化管理技術;要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強化主動負債管理,強化缺口管理機制;要加強利率風險研究和管理,盡快彌補當前風險管理短板。
(作者:饒貴添)

8. 中國在哪些方面利率市場化

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一)改革進程 確定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長期、大額,後短期、小額。1、 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九五」時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路。2、 1996年6月1日,放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實現由拆借雙方根據市場資金供求自主確定拆借利率。3、1997年6月,銀行間債券市場正式啟動,同時放開了債券市場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利率。4、1998年,將金融機構對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浮動幅度由10%擴大到20%,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擴大到50%。5、1998年3月,改革再貼現利率及貼現利率的生成機制,放開了貼現和轉貼現利率。6、1999年10月,對保險公司大額定期存款實行協議利率,對保險公司3000萬元以上、5年以上大額定期存款,實行保險公司與商業銀行雙方協商利率的辦法。7、1999年允許縣以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將對小企業貸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規定擴大到所有中型企業。8、2000年9月21日,實行外匯利率管理體制改革,放開了外幣貸款利率;300萬美元以上的大額外幣存款利率由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確定。9、2002年,擴大農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農村信用社利率浮動幅度;統一中外資金融機構外幣利率管理政策。10、2002年3月,將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對中國居民的小額外幣存款,納入中國人民銀行現行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管理范圍,實現中外資金融機構在外幣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在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方面,中國央行作了大量的放權工作:1996年以後,先後放開了銀行間拆借市場利率、債券市場利率和銀行間市場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的發行利率;放開了境內外幣貸款和大額外幣存款利率;試辦人民幣長期大額協議存款;逐步擴大人民幣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2000年7月1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曾經公布:中國將用3年時間完成利率開放的整體計劃,先放開外幣利率,後放開人民幣利率;先放開貸款利率,後放開存款利率。2004 年1月1 日,央行再次擴大了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3 月25 日實行再貸款浮息制度;10 月29 日放開了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上限,城鄉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上限擴大到基準利率的2.3 倍,實行人民幣存款利率下浮制度,實現了「貸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階段性目標。2005年1月31日,央行發布了《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報告》,《報告》指出,利率市場化最為核心的問題是變革融資活動的風險定價機制,讓商業銀行成為真正地買賣風險或定價風險的金融機構。具體來說,就是逐漸過渡到中央銀行不再統一規定金融機構的存貸款利率水平,而是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直接調控貨幣市場利率,進而間接影響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2005年3月16日,央行再次大幅度降低超額准備金存款利率,並完全放開了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利率。目前,尚未進入市場化改革進程的惟有存款利率的上限、貸款利率的下限和法定存款准備金利率等少數利率品種。近期,央行行長周小川公開坦陳,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相較其他改革慢了一些,央行希望這個過程走得快一點,並且正在積極推動商業銀行朝這個方向發展;而目前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條件越來越成熟,商業銀行應該進一步學會對自己的存貸款價格做出決策。

9. 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狀況

一、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提出

黨和國家非常重視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1993年,黨的十四大《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我國利率改革的長遠目標是:建立以市場資金供求為基礎,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調控核心,由市場資金供求決定各種利率水平的市場利率體系的市場利率管理體系。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中央銀行按照資金供求狀況及時調整基準利率,並允許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在規定幅度內自由浮動。

2003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黨的第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進一步明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建立健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市場利率。」

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據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我國經濟金融發展和加入世貿組織後開放金融市場的需要,人民銀行將按照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存款先大額長期、後小額短期的基本步驟,逐步建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調控和引導市場利率,使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

三、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進程

自1996年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正式啟動以來,經過7年的發展,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並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1996年6月1日人民銀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 1997年6月放開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1998年8月,國家開發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次進行了市場化發債,1999年10月,國債發行也開始採用市場招標形式,從而實現了銀行間市場利率、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發行利率的市場化。

1998年,人民銀行改革了貼現利率生成機制,貼現利率和轉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的基礎上加點生成,在不超過同期貸款利率(含浮動)的前提下由商業銀行自定。再貼現利率成為中央銀行一項獨立的貨幣政策工具,服務於貨幣政策需要。

1998年、1999年人民銀行連續三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幅度。2004年 1月1 日,人民銀行再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到[0.9,1.7],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到[0.9,2] ,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再根據企業所有制性質、規模大小分別制定。擴大商業銀行自主定價權,提高貸款利率市場化程度,企業貸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擴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變。在擴大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同時,推出放開人民幣各項貸款的計、結息方式和5年期以上貸款利率的上限等其他配套措施。

進行大額長期存款利率市場化嘗試,1999年10月,人民銀行批准中資商業銀行法人對中資保險公司法人試辦由雙方協商確定利率的大額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額3000萬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 年),進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嘗試。2003年11月,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可以開辦郵政儲蓄協議存款(最低起存金額3000萬元,期限降為3年以上不含3 年)。

積極推進境內外幣利率市場化。 2000年9月,放開外幣貸款利率和300萬美元(含300萬)以上的大額外幣存款利率;300萬美元以下的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銀行統一管理。2002年3月,人民銀行統一了中、外資金融機構外幣利率管理政策,實現中外資金融機構在外幣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開了英鎊、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幣小額存款利率管理,由商業銀行自主確定。2003年11月,對美元、日元、港幣、歐元小額存款利率實行上限管理,商業銀行可根據國際金融市場利率變化,在不超過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確定。

回顧1996年以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中國人民銀行累計放開、歸並或取消的本、外幣利率管理種類為119種,目前,人民銀行尚管理的本外幣利率種類有29種。今後,隨著金融機構改革和利率市場化的穩步推進,人民銀行將不斷擴大金融機構的利率定價自主權,完善利率管理,並通過中央銀行的間接調控,引導利率進一步發揮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和調控宏觀經濟運行的作用。

10. 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

市場化和人為控制是種矛盾。
東西漲價,漲到一定程度,大家都不買了,那麼東西就會自然降價。這種調節方式就要市場化,是按供求關系去調節。
人民幣是錢,也可以看成是種資產,貨物。只要是貨物,那麼就有供給和需求。按照供求關系去調節人民幣利率那麼就是市場化。
對外貿易的供求關系則由匯率調節。美國式的浮動匯率就是市場自由調節。

通俗點講,改革就是讓市場決定利率,不是人為的去控制它。

閱讀全文

與農村信用社利率市場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