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焦作市寧郭鎮什麼時候建設新農村
2012年以後
㈡ 新都區新繁鎮高寧會新農村建設嗎
答:新都區新繁鎮高寧事實應該會建設新農村。
㈢ 新農村建設與圈地運動
土地是農民來的命根子,自耕地資源關繫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時下以建設新農村為幌子的「圈地運動」在少數地方開始出現,尤其是有的地方不切實際地求新,把新農村建設簡單地等同於建新村、蓋新房,佔用了大量耕地,既違背了農民的意願,也無益於農村的長期建設和發展。
各地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切實按照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部署和總體要求,正確處理好保護耕地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以嚴格保護耕地為前提、以控制建設用地為重點、以節約集約用地為核心,合理安排城鄉各項用地,推進全社會來共同堅守全國耕地不少於18億畝這條紅線。因此在新農村建設中,首先要把保護耕地作為首選目標,防止打著新農村建設的旗號,趁機圈佔土地,沖擊基本農田保護。
其次,要嚴格控制非農建設佔用耕地,堅決杜絕新農村建設中先用後批、邊用邊批、批少用多等違法違規用地行為,堅持制止「以租代征」、以預審代替審批等違法違規用地行為。
三要嚴格落實耕地佔補平衡制度,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為全面加強農村生產力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
㈣ 麥積區渭南鎮青寧村的新農村房是屬於什麼房
看土地性質,如果是集體土地性質的就是小產權房,如果是國有土地就是大產權房!
建議你可以電話咨詢當地房管局的工作人員!
㈤ 黃軒領銜主演,實力演員加盟的《閩寧鎮》能否再次掀起收拾狂潮
我覺得可能會像之前的《大江大河》一樣,也是一部能夠掀起一定收視的電視劇,但如果說是會成為爆劇,我覺得可能性不是太大,問我為啥子呢,因為現在的人,其實更願意的直的還是那些比較仙的電視劇,觀看這么多年的電視劇,爆的劇多數都是古裝劇,而火的也都是古裝劇里的男女主角,所以啊這部劇收視率肯定是有的,畢竟是正午拍的電視劇,但若說是一定會爆,我覺得可能性並不是很高。
所以這么多年了,古裝劇,修仙類的,武俠類的電視劇基本稍微劇情好點都能火起來,而演員也多都能通過這類型的電視劇爆起來,但你說這種接地氣的電視劇有火過什麼人嗎,好像並沒有的,所以這部劇我覺得想要掀起什麼我覺得是不太可能的了,即使有很多的有演技的演員也不太可能。
㈥ 農村建房時常說「寧讓青龍高萬丈,不讓白虎抬頭望」,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建房時常說「寧讓青龍高萬丈,不讓白虎抬頭望」是因為我們北方農村的房子基本上是坐北朝南,東西成排,南北成行的格局。所以蓋房子的時候都是以面南的方向來說左鄰右舍,就是左為東鄰,右為西舍。但是在傳統的講究中,左青龍右白虎,那麼那麼在建房上就是東鄰的房屋比自家高一些不要緊,而西鄰就不能比自家高,否則就有壓一頭的意思。如果農村相鄰的房子,特別是接山房,西鄰更不能比東鄰高,那樣就會引起鄰居之間的糾紛。
至於有沒有道理,那是因為採光問題這一個理由,這足以表明這句話還是有些道理的。然而,現在每個家庭在建房子時的高度有一個統一的規劃。沒有必要強調這種強調。現在建房更加註重安全第一,防水、防震、防火、防盜成為重中之重。對我們來說,了解這些民間相傳的老話也就足夠了。
㈦ 新型農村住宅精粹
a:5:{i:0;a:7:{s:6:"mtitle";s:36:"新型農村住宅精粹內容簡介";s:7:"summary";s:345:"《新型農村住宅精粹》是從各地收集到的大量資料中,精選了具有代表性的新型農村住宅方案80例,按獨立式、並聯式、聯排式匯編出版。可供廣大農民群眾、建築師、規劃師和設計人員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參考;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教學參考。";s:8:"art_link";s:0:"";s:8:"ordernum";s:1:"1";s:6:"imgurl";s:0:"";s:8:"filename";s:38:"2016/01/07/20160107164649-63b4f2bc.jpg";s:6:"isCase";i:1;}i:1;a:3:{s:6:"mtitle";s:36:"新型農村住宅精粹作者簡介";s:7:"summary";s:1728:"駱中釗,福建惠安人,1939年生,1963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專業(6年制)、1984年參加九三學社。
現任北京城市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總建築師、研究員,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幹部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客座教授;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特色村工作委員會首席專家;陝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顧問兼廈門分院名譽院長;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顧問。
退休前曾任建設部村鎮建設試點辦公室副主任、副總建築師,中國建築技術研究院(現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村鎮規劃設計研究所副總建築師。
1993年-1997年任「2000年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村鎮住宅綜合技術」課題負責人,並於1994年負責《2000年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村(鎮)小康住宅示範小區規劃設計導則(試行)》的編制,任第一起草人;以「傳承民居建築文化苦行僧」為題被《中國建設報》授予「2002年中國樓市精英」;任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點亮空間——2006年全國家居設計電視大賽」專家評委;榮獲福建泰寧「榮譽市民」和福建龍岩洋畲村「榮譽村民」稱號。
編著關於村鎮建設、傳統建築文化、家居裝修和建築技術知識等著作40餘冊。主要著作有《風水學與現代家居》、《古今家居環境文化》、《現代村鎮住宅圖集》、《小城鎮現代住宅設計》、《小城鎮建設·設計叢書》、《建築工程施工知識·自學叢書》、《實用家居裝飾叢書》等。";s:8:"ordernum";s:1:"2";}i:2;a:3:{s:6:"mtitle";s:36:"新型農村住宅精粹詳細信息";s:7:"summary";s:406:"作者:駱中釗
出版社:中國城市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1
參考書價:40.8元(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版次:1
頁數:349
字數:122000
印刷時間:2009/1/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包裝:平裝
國際標准書號ISBN:9787507420074";s:8:"ordernum";s:1:"3";}i:3;a:3:{s:6:"mtitle";s:30:"新型農村住宅精粹目錄";s:7:"summary";s:1748:"1.獨立式農村住宅
1.1 魯·01
設計:山東省華盛建築設計研究院王德元王鑫
1.2 魯·02
設計:山東建築大學王崇傑薛一冰王艷張蓓管振忠
1.3 冀·01
設計:北京華特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王學軍
1.4 冀·02
設計:河北省保定市建築設計院騰雲
1.5 皖·01
設計:安徽省建設廳倪虹
1.6 皖·02
設計:安徽省建築設計研究院許錚
1.7 皖·03
設計:安徽省建設廳尹宗軍
1.8 贛·01
設計:江西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總院
1.9 贛·02
設計:江西省豐城市城建局羅桂英陳珺
1.10 寧·01
設計: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廳
1.11 寧·02
設計: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廳
1.12 桂·01
設計: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建築工程公司建築設計所王勇葉炳麟
1.13 蘇·01
設計:江蘇省江陰市建築設計研究院顧愛天
1.14 浙·01
設計:浙江省富陽市建設局
1.15 京·01
設計: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1.16 滇·01
設計:昆明理工大學建築學系
1.17 湘·01
設計:湖南省城鄉規劃設計咨詢中心
1.18 閩·01
設計:中國建築技術研究院駱中釗劉燕輝
1.19 閩·02
設計:福建省龍岩市規劃設計院陳雄超,指導:駱中釗
1.20 閩·03
設計:福建省連城縣建設局 陳建明,指導:駱中釗
2.並聯式農村住宅
3.聯排式農村住宅";s:8:"ordernum";s:1:"4";}i:4;a:3:{s:6:"mtitle";s:30:"新型農村住宅精粹書評";s:7:"summary";s:478:"網友1:這書挺適合農村自建房的,我打算綜合其中幾個方案設計出自己農村別墅來,打算自建房屋的農村朋友可以來參考參考......
網友2:沒啥用處,內容也過時了,我是看著出版日期買的,結果還是買到了5年前的書,郁悶!
網友3:裡面涉及到住宅平、立、剖的相關內容。。還有一些文字說明。。內容還是挺新的。。值得學習和參考。。喜歡";s:8:"ordernum";s:1:"5";}}
㈧ 中國的社會主義現在的新農村是什麼樣子的或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請各位有關人士給詳細解答一 下)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是十六屆五中全會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涵蓋了多方面意義。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增加農民收入。
長期以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和農業的積累與支持,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立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農業豐,則基礎牢;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國家昌。只有近8億農民全員加入現代化進程,才能盤活國民經濟全局,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廣大農村的落後面貌明顯改變,才能實現更大范圍、更高水平的小康。為此,中央審時度勢,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為今後我國農村勾畫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藍圖。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志的社會狀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前提。要通過高產高效、優質特色、規模經營等產業化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建設村鎮、改善環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處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綠化等內容。三是擴大公益、促進和諧。要辦好義務教育,使適齡兒童都能入學並受到基本教育;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農民享受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要加強農村養老和貧困戶的社會保障;要統籌城鄉就業,為農民進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農民、提高素質。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要發展農村文化設施,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強村級自治組織建設,引導農民主動有序參與鄉村建設事業。
具體而言,所謂「新農村」包括5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范疇。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俱全,讓現代農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態環境良好、生活環境優美。尤其是在環境衛生的處理能力上要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徵;使農民具備現代化素質,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要移風易俗,提倡科學、文明、法治的生活觀,加強農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的歷史背景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就提出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當時,我國農村社會生產力低,廣大農民的溫飽還難以保障,發展農業生產主要是解決農民的穿衣吃飯和糧食需求問題,建設新農村就是要維持農村和全社會的安定。正當幾億農民所關心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時,文化大革命爆發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寧要社會主義草,不要資本主義苗」,農業生產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改革開放之後,農村生產力獲得了空前解放,農村各項事業都獲得了飛速進步,農民一直盼望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都成了現實。這個時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兩個文明一齊抓。這是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適應時代進步的要求而提出來的。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又提出「小康社會」概念,其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此次五中全會所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則是在新的歷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導下的一次農村綜合變革。
<一>是基於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難點和關鍵在農村。從總體來看,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舉步維艱、農民收入增長困難重重、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任務艱巨,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尚未消除,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如果這些問題和矛盾不根治、不解決,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就很難贏得主動、就容易出現波折。
<二>是基於我國總體上已經進入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的發展階段,初步具備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經濟實力。200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3萬億元,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5%以上,財政收入達2.6萬億元,這對於建設新農村非常有利,必須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加大對「三農」發展的支持力度。否則,盡快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就會落空。
<三>是基於鞏固農村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加快農村改革,促進農村發展,不僅是廣大農民的迫切願望,是全社會的普遍共識,而且是應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挑戰和參與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客觀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繼續通過改革找出路、通過創新促發展,積極建立起既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又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體制機制,使農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四是基於緩解農村發展的資源、市場、體制三大制約,縮小日漸拉大的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一個基本事實是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明顯提升,工業化、城鎮化速度加快,土地、資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過去7年中減少了1億畝,人均下降到1.2畝,相當於世界平均值的1/3,而農村人口卻沒有減少多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2.57∶1擴大到3.23∶1;農村積累下來的種種矛盾,已經向國民經濟發出了強烈的預警信號。因此,中央審時度勢的提出,要下決心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義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解決「三農」問題是相互統一的。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解決"三農"問題始終是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構建和諧的農村社會與城市不同,應與農村建設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良好、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社會公平、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發展為重、發展為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加快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從而實現農村社會由溫飽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可靠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對農村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既包括物質文明建設,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既要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形勢下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改變我國農村落後面貌的根本途徑,是系統解決"三農"問題的綜合性措施。
四、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十五"發展期間以來,我區在發展農村經濟和推進社會全面進步等方面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取得顯著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來,中央和自治區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出台和落實,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和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村經濟穩步增長,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村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4年,我區農業增加值由達到67.2億元、糧食總產量達到290.5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20元。
(二)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生活環境不斷優化
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區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項目,組織實施了農網改造、林業生態建設、人畜飲水改造、縣鄉道路建設、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小康住宅建設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同時不斷加大農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產田得以改良,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業發展有了後勁,可持續發展有了保證。
(三)科技教育加快發展,農民素質不斷提高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和農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我區逐年加大了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學校舍建設、遠程教育網路建設、電化教育設施投入成為各地農村投資的重點。與此同時,各地不斷加大對農民科技培訓,培養農村科技能人。廣大農民積極學用新型科技,農用新科技在農村得到廣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斷健全,文化生活進一步改善
在國家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大環境下,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廣大幹部群眾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以憲法為核心,農業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重點的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廣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動廣泛開展,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實行村民自治,村務公開,農村基層民主得到發展。與此同時,農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新的提高。隨著農民生活條件的改善,農民更加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在文化、服務、娛樂等方面的支出不斷增加。行動電話、計算機開始進入農戶家庭,擴大了農戶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農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
㈨ 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是哪五大
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北京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雲南的「一顆印」。
1、客家圍龍屋
客家圍屋,又稱圍龍屋、圍屋、客家圍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之一,客家圍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見、保存最多的一種。
客家圍屋是中國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圍屋結合了客家古樸遺風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
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處,都能見到圍屋的蹤跡,包括中國大陸南部的廣東、江西、福建省、香港新界以及台灣的屏東、雲林、台中東勢等。
2、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一種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
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時期,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胡同同時出現了。
據元末熊夢祥所著《析津志》載:「大街制,自南以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這里所謂「街通」即我們今日所稱胡同、弄堂,胡同與胡同之間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
當時,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為先,乃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遷京之官賈營建住。
3、窯洞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窯洞廣泛分布於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
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窯應用較多。
過去,一位農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業。男人在黃土地上刨挖,女人則在土窯洞里操持家務、生兒育女。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陝北人民的象徵,它沉積了古老的黃土地深層文化。
4、干欄式建築
干欄式建築,即干欄巢居,是遠古時代的人群,特別是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築風格,即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築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考古發現最早的干欄式建築是河姆渡干欄式建築,古時流行於南方百越部落的居住區。
這種建築以竹木為主要建築材料,主要是兩層建築,下層放養動物和堆放雜物,上層住人。干欄式建築可以防震等。中國古代史書中又有干欄、干蘭、高欄、閣欄和葛欄等名,當是由古越語言轉譯而來的音變。此外,一般文獻上所說的柵居、巢居等,大體所指的也是干欄式建築。
這種建築適合那些居住於雨水多比較潮濕地方的人,現在主要流行於中國較偏遠的地區,包括廣西中西部、雲南東南部、貴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其他國家也有干欄式建築。
5、雲南一顆印
在雲南中部地區有許多這種形式的四合院住宅。三間四耳是最常見的宅制,既正房三間,左右各有兩間耳房(廂房)。前面臨街一面是倒座,中間為住宅大門。
四周房屋都是兩層,天井圍在中央,住宅外面都用高牆,很少開窗,整個外觀方方整整,如一塊印章,所以俗稱為「一顆印」。
位於滇中高原地區,與當地四季如春,無嚴寒酷暑,風大的氣候環境特點相適應。多採用厚土牆及筒瓦鋪屋頂。通常為樓房,房間分為兩層,牲畜及雜物在樓下,人住樓上。樓下正房是堂屋,作為起居待客之處,堂屋左右做卧室,樓上的中明堂做佛堂。
為節省用地,改善房間的氣候,促成陰涼,採用了小天井。外牆一般無窗、高牆,主要是為了擋風沙和安全,住宅地盤方整,外觀方整,當地稱"一顆印"。